动画场景设计中传统建筑风格的融合_第1页
动画场景设计中传统建筑风格的融合_第2页
动画场景设计中传统建筑风格的融合_第3页
动画场景设计中传统建筑风格的融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动画场景设计中传统建筑风格的融合

作为动画片场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建模元素,传统建筑在无论主题中如何频繁出现。作为一种民族的符号,传统建筑元素在动画场景设计中的使用,既可给本国的观众以亲切感,也可以起到弘扬本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不过,在动画场景设计中对传统建筑的运用却往往并非对其原型简单地复制,而是会有所变化。原因在于动画片之所以吸引人,是它能让观众暂时远离尘世的喧嚣,进入完全幻想的世界。“大自然的一切现象及变化;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内容;梦幻的境地,未来的幻想等,只要是人们所要表现的内容,不论它多么复杂,变化有多奇特,动画都能有层次,由浅入深、形象地表现出来。”相对于现实世界,这些发生在科幻、神话或魔幻色彩世界里的故事往往更易引发观众兴趣,为其带来精神世界的满足。这也正为动画片的一大魅力和优势。所以,以表现奇幻的、具有丰富想象力场景的动画片占大多数。为追求视觉效果上的新鲜感,动画片在场景设计中常使用大量别具一格的手法和创意,对传统建筑元素的运用也同样不会照搬原样,而是会根据实际需要作出一定的改造,其手法之一便是将各种不同的传统建筑风格杂糅。这样,既保证了动画片的亲切感,也可以获得视觉新鲜感。而这种杂糅所带来的新鲜感又决不等于简单的1加1等于2,而是大于2,使观众获得介于似与不似之间的奇妙感受。杂糅必然会面对一些问题,如在本国的建筑中杂糅进别国的元素,是否与动画片的民族化相矛盾,两种或数种风格迥异的建筑杂糅到一起是否会显得不伦不类,艺术美感又如何保持等等。获得2001年柏林金熊奖《千与千寻》(或译作《千与千寻的神隐》,以下简称《千》)的经验值得我们注意。作为一部奇幻题材的剧场版动画片,《千》除了具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外,其场景设计亦相当细致精美,令人惊奇,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仔细观察,它们却非出自完全脱离实际的凭空想象,而是在充满浓郁日本风格的同时,又杂糅了其他不同的建筑风格。下面我们就这种“杂糅”风格场景设计方法谈点粗浅的看法。一、日本建筑元素与“油屋”在现代空间上的表现《千》中出现了大量传统建筑元素,主要为日本和欧洲两种。这两种风格在各场景中或单纯出现,或合二为一。不过该片场景并没有因出现欧洲传统建筑元素而失去本民族特色或显得杂乱无章。总体看来,仍以日本风格建筑为主。这是因为动画片场景的整体形象是于时间的流动中带给人们,主场景出现的频率最高,因此整片风格由主场景决定。该片的主场景为汤婆婆的“油屋”浴场。我们对“油屋”稍加观察便可以发现,它的设计受到日本战国时代天守阁的影响很大,两者有诸多特点颇为相似。如巨大的体量,高耸提拔的态势,建筑脚下的壕沟、护城河,建筑用桥梁与陆地连接,墙上的装饰性很强的弓形山花“千鸟破风”和其上造得好似歇山式山花的凸碉“唐破风”等等,可以说“油屋”从外形上上看,便是座从天守阁“改造”而来的巨型商业建筑。“油屋”内部虽与天守阁有很大不同,但其内部的几个被重点刻画的场景如锅炉房、澡堂、员工们的起居室等也均为日式风格。这样从整体外形到局部细节,都让日本风格在“油屋”中占据主导地位,从而也使“油屋”作为出镜率最高的主场景,为全片的日本风格奠定了基础。(见图1)除了用主场景确立全片主导风格外,为了获得视觉效果的相对统一,《千》会让各风格单纯的场景相对封闭,即便它们与其他场景连通或同属于某个大场景,也有意识地将它们隔开,独立于画面中。这样便可以直接避开风格的冲突,观众也会意识到这是两个不同的空间。如影片开头树林中的红色建筑内部与外部便完全是两种不同的风格,汤婆婆的御殿相对于“油屋”等等也是如此。但单一场景出现两种风格的情况更多。这时便会以某种建筑风格为主,避免由于比例相当使不同风格的元素在同一镜头中发生冲突。如汤婆婆御殿中的装饰和陈设,尽管有不少东方风格,但更多的还是以欧式为主。不过相对“油屋”而言,该场景和处于外墙底部弯曲的管道等加在一起,又不过是整个建筑的一小部分,无法动摇“油屋”总体上为日本风格的地位。又如连接异时空的那栋房屋是以日本建筑为主,其尖尖的大屋顶、翘起的鸱尾、墙面较高处凸出的阁楼,落地式格扇窗,特别是建筑上的“千鸟破风”均为日本建筑元素。在“千鸟破风”下墙面凸出部分,上面有只欧式的大钟。不过这部分相对于整个屋顶而言,所占面积比重较小。二、《千》建筑中的元素整合任何经典建筑的外观都经历了从发展到成熟的过程,日积月累,在建筑形式、材质、构件、体量、布局和群体等多方面有着固定的组合、规格和性格,这些特点深入人心,不可轻易动摇。尤其当一座建筑需要杂糅两种不同风格时,对经典毫无章法地改动往往会出现怪胎。如若将中国建筑的大屋顶硬加到哥特教堂的塔顶之上,再将格扇窗换到教堂的底部,尽管可以做到主次分明,但无论在质感还是尺度上,都给人感觉不伦不类。不过,虽不同体系的传统建筑在各方面均有较大差异,却也并非完全格格不入,在某些方面它们可能会有相似或共通之处。这就要求场景设计师对各建筑风格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从而能在设计方案时找到在某些方面具有共同特征的不同风格建筑元素,并将之整合到一个场景中去。《千》就做到除注意应分出主次和遵循一些基本的美学原则外,还刻意选择在形式和质感等方面具有共同特征的元素混合。形式主要指的是外形或外观的近似,如油屋对岸入口处的日式建筑在屋顶上加的钟楼显然属西方的元素,但其外形和日本寺庙前常见的石灯笼较为接近,故不会感觉其有何扎眼。这便是对欧式的元素用日式的外观进行了包装,将原本方形的镂空部位用圆形的钟加以填补,让钟的外形和石灯笼的功能巧妙地转换与结合。又如汤婆婆的御殿入口处天花板用东方元素的藻井装饰,不过其方格网的形状与该处欧式石砌墙面及地面纹样的方格形一致,因而很好地融为一体。另外,御殿外墙面上的装饰为凤凰、仙鹤等图案,该形象与屋内欧式风格的老鹰差异较大,但由于它们同样被设计为石质材料制成的浮雕,因而显得相对统一。其原因也在于东方建筑中确有过以石刻雕塑形式表现凤凰与仙鹤等形象。反之则不然,即将仙鹤与凤凰和此呈对称姿态的老鹰用东方壁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可达成质感和形式上的统一,但其结果却会让人感到古怪。(见图2)三、场景中的过渡以上两点所谈主要为单个场景,但动画片中的场景相互之间不可能完全孤立,当有两个及两个以上场景同时出现时,倘若风格差异较大,便可能带来视觉上的不协调感。《千》从几方面解决了这一问题。一是点缀。《千》使用某一特定的日本传统建筑元素反复穿插在两种风格的建筑中,让其成为调和两场景的视觉线索。在该片中常被使用的这种元素有红灯笼、油屋的“logo”——“油”字、汤婆婆的脸部浮雕等等,它们无论在日式还是欧式的建筑中均会出现,有效地调和了不同风格的建筑。二是巧妙地过渡。这也分为两种方法,首先是通过对两个场景之间一些细节的修饰,使场景风格在不经意间完成过渡。如千寻乘电梯上油屋顶层的过程中,刻意表现电梯外场景的变化,以削弱底层东方风格浴场与顶层欧洲风格豪华居所之间的对比。最明显的是电梯门框从木质门框变为石质墙面和多利克立柱。同时,门两旁墙面的装饰也从工笔翠竹壁画悄悄变成了写实花卉浮雕。(见图3)其次是增加用于过渡的场景。如从油屋底层完全日式的浴场来到汤婆婆的御殿,首先看到的是一个东西方风格杂糅的大厅,进入正门再经过摆满了景泰蓝花瓶的长廊后才会进入完全欧式的场景。倘若删除这大厅和过道,在情节上毫无影响,但在视觉上便会感觉画面场景风格切换有些突然。三是注意布局。即注意合理安排不同风格场景间的空间关系,需考虑画面构图时背景中建筑风格的相对协调。虽然动画场景设计是个整体空间概念,不过其最终体现影片画面中却是我们日常所理解的“背景”。因此,各场景的设计不仅要追求其单独出现在画面上的协调,同时也应将其相互间的空间布局对构图的影响加以考虑,避免由于场景布局不合理导致建筑风格在背景画面中分量均等。如油屋前商业街中的各建筑大多由上半部的漂亮欧式山墙和下半部为日式店面组成。这样的组合在构图中便可分为两部分处理。白天以色彩缤纷的华丽山墙形成构图的焦点;到了夜晚,灯光摇曳的店铺和一串串点燃的红灯笼则成为新的视觉中心,山墙则完全退出构图,这时画面除了具有魔幻色彩之外,也完全转为日本风格。又如千寻一家在影片一开头即将进入商业街时,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座座东方风格的古建筑,只能于它们的后排隐约看见几栋欧式建筑。当角色进入商业街后,背景中的欧式建筑渐渐完整展现出来,东方风格的古建筑陆续退为构图后景。如果不在画面中让两种风格相互渗透,它们之间的转换会让人感觉过于跳跃。四、《千》全片各场景的衔接日本建筑向来以质朴、纯净为特色,西方传统建筑又多用石材的本来色彩,二者皆不张扬。而《千》各场景整体而言,色彩却相当鲜艳,更多的是日本桃山时代建筑的奢华风格。显然,该片场景色彩并未简单遵循传统建筑的本来面貌,而是刻意挑选甚至大胆改动。其意图一是为了影片主体服务,二便是为了统一形式迥异的建筑元素。最为突出的是在各场景中均大量使用夺目的红绿二色造成强烈对比,其中又以红色为主,达成色彩的面积调和。这样让该片场景形成浓艳的色彩风格,从而达成整体上的统一。除了点缀、形式过渡和注意空间布局等方面外,色彩对《千》全片各场景的衔接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汤婆婆御殿中的拱券门,厚重的石头门框,以爱奥尼亚式柱子作为装饰的大门,墙角不起承重作用的多利克式立柱,写实风格的彩色浮雕,屋里温暖的壁炉,欧式风格的墙纸和地毯,鹰的浮雕和“油”字的结合等等,这些与东方式的壁灯,一排排画有龙的高大景泰蓝瓷器,华丽的藻井等放在一起并不显得难以协调,其原因在于繁杂艳丽的色彩中凸显红绿二色形成共时性调和,大大削弱了它们形式上冲突。(见图4)又如由于在欧式的商业街和华丽游船上点缀了红灯笼,这使它们与街道尽头统领全局的巨大红色石灯笼以及油屋墙面的红色形成呼应,使影片自商业街到神秘的油屋都没有太大建筑风格的反差。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动画场景设计中本民族的传统建筑风格并不需要一味排斥别国的元素,而是可以融合。通过将主场景总体上确定为本民族的风格,其他场景以某一种风格为主,在形式和质感等方面寻找具有共同特征的元素杂糅,同时注意场景之间联系和转换时背景中建筑风格的相对协调,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