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万胜-药品不良反应课件_第1页
刘万胜-药品不良反应课件_第2页
刘万胜-药品不良反应课件_第3页
刘万胜-药品不良反应课件_第4页
刘万胜-药品不良反应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物不良反应会宁县老君坡镇卫生院刘万胜2015年5月药物不良反应现状

我国不合理用药者约占到患者总数的11%到26%每年死于药物不良反应的达20万人。2005年上半年国家ADR中心收到ADR报告3.6万2007年、2008年收到ADR已超过50万份2011年已达60万份。WHO统计发展中国家住院病人的不良反应死亡者占0.24%-2.9%,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住院的病人可达0.3%-5%。

沙利度胺事件—反应停事件药物治疗史上最悲惨的

药源性事件!21位演员中,18人因药物致聋!!苯甲醇----儿童臀肌挛缩症

苯甲醇具有局部麻醉作用,能减轻肌肉注射时的疼痛感,上世纪70-80年代被临床普通使用。反复使用苯甲醇作为青霉素的溶媒肌肉注射引起臀肌挛缩。基本概念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

ADR)药物不良事件(adversedrugevent,ADE)

药物治疗期间所发生的任何不利的医疗事件,该事件并非一定与该药有因果关系。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简称ADR(Adversdrureactions)非预期不良反应(unanticipatedadversereaction)

为药物的一种不良反应,其性质和严重程度与药品说明书或上市批文不一致,或根据药物的特性无法预料的不良反应。群体不良反应/事件

在同一地区,同一时间段内,使用同一种药品对健康人群或特定人群进行预防、诊断、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多人药品不良反应的事件。

药源性疾病(DrugInducedDiseases,DID)

在预防、诊断、治疗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与用药有关的人体功能异常或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临床症状。与ADR不同的是,引起药源性疾病并不限于正常用法和用量,还包括过量、误用药物等用药差错所造成损害。

用药差错

有相当一部分药品不良反应是由于用药不当或人为失误造成的,因此是可预防的。其中主要包括:

①误诊;②处方药物不对,或者药物适当但剂量不对③病人有未发现的疾病、遗传因素或过敏症可造成对药物的不良反应;④自我药疗;⑤不遵守规定的药物疗程;⑥病人服用多种不同药物(多重用药),可造成相互作用。

药品不良反应主要临床表现与分类

(一)药品不良反应主要临床表现

副作用(sideeffect)毒性作用(toxiceffect)后遗效应(residualeffect)变态反应(allergicreaction)继发反应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ticreaction)过度反应首剂效应停药综合征药物依赖性(drugdependence)致癌、致突变、致畸作用阿托品治疗胃肠道痉挛时引起口干特非那丁的心脏毒性镇静催眠药品引起次晨的宿醉现象青霉素引起过敏反应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引起肠道菌群失调肝细胞缺乏乙酰化酶服用异烟肼出现多发性神经炎长期使用杜冷丁后的依赖性首次服用降压药导致血压骤降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停药后病情恶化沙利度胺引起海豹肢畸形胎儿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效应变态反应继发反应特异质反应药物依赖性首剂效应致畸作用停药综合症13药品不良反应A型B型C型不良反应与药理作用的关系常见(大于1%)剂量相关时间关系较明确可重复性在上市前常可发现如,感冒药-嗜睡罕见(<1%)非预期的较严重时间关系明确青霉素钠-过敏性休克背景发生率高非特异性(指药物)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潜伏期较长不可重现机制不清副作用、毒性反应、继发反应、后遗效应、首剂效应和撤药反应等均属此类。过敏反应、特异质反应属于此类(二)药品不良反应分类A型药品不良反应(量效关系密切型)

B型药品不良反应(量效关系不密切型)

C型药品不良反应药品相互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二)药品不良反应分类

1、量效关系密切型(A型反应)ADR与剂量有直接关系,可根据病人的治疗需要和耐受程度,调整剂量防治是药物药理学作用相对增强的结果,或由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毒性作用可在动物毒理学研究中发现,临床可以预见和预防发生率高(>1%),死亡率低可继续用药(二)药品不良反应分类

2、量效关系不密切型(B型反应)

正常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病人敏感性增高,对药物反应发生质的改变,与遗传药理学变异或获得性药物变态反应有关。难以在首次用药时预见,只有在病人接触药物后才能发现,立即停止并避免再用该药。如特异质反应、药物变态反应,药后效应型如致癌性,免疫抑制、抗生育、致畸性、对乳汁的影响等发生率<1%,但死亡率高。(二)药品不良反应分类

3、迟现型(C型反应)一般用药后很长一段时间后出现,潜伏期较长,药品和药品不良反应之间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又称为迟现性不良反应。其特点是发生率高,用药史复杂,难以预测。有些与癌症、致畸有关,发生的机制大多不清,有待进一步研究。

4药品相互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4.1药剂学的相互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注射液混合,可产生沉淀,有时沉淀不明显,难免发生事故。例如: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用50%乙醇作溶剂,当与其他注射液混合时,由于乙醇稀释,可析出不易查觉的沉淀,导致ADR。

奥美拉唑用5%GNS,止血敏配伍时极不稳定,易分解变色,产生沉淀,导致ADR。

碱性药物酸性药物

4.2药动学的相互作用:

1.影响吸收的相互作用:普鲁本辛可降低胃排空速度,灭吐灵可加速胃排空速度。当与扑热息痛或阿司匹林合用时,药物到达肠道时间因普鲁本辛而延缓,因灭吐灵而加速,影响药物的吸收。

2.竞争血浆蛋白结合的相互作用:氟西汀与血浆蛋白结合力强,能取代已经与血浆蛋白结合的洋地黄毒苷,两药同服,能导致洋地黄毒苷游离,血浆浓度增高,超出安全范围,引起药源性疾病。

4.3药效学的相互作用:1.改变受体或组织敏感性:利尿药可使心脏对强心苷敏感性增强,合用时易出现心律失常。2.影响受体以外部位:麻醉性镇痛药、乙醇、抗组胺等可加强催眠药的作用。利尿药、麻醉药、中枢神经抑制药和心得安等能加强降压药的疗效。

.药物方面因素.机体方面因素.其他因素(用药途径、联合用药、用药时间)影响药物ADR产物产生的因素

.甲型不良反应发生机制:药代动力学因素:①药物的吸收②药物的分布③药物生物转化④药物的排泄机体因素:靶器官敏感性增强(介入疗法)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机制

.乙型不良反应发生机制:药物因素:添加剂氧化、分解聚合产物。机体因素:遗传性代谢酶缺陷其他原因:如过敏反应、致癌、致畸等多可归于乙型不良反应。.甲型不良反应:由于药物药理作用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与剂量有关,且多数可以预测,发生率高,但死亡率低.乙型不良反应:与正常药理作用无关,为一种异常反应,通常难以预测,常规毒理学筛选也不能发现,发生率低但死亡率高联合用药各有利弊

利:提高疗效、减轻副作用,同时治疗多种疾病,延缓机体耐受性或病原耐受性的产生弊:药物联用品种数与药物相互作用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呈正相关有害的药物相互作用

合用药物总数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关系

合并用药数(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国外资料2-546-102011-152816-2054国内资料2-31.8-2.74-63.9-6.17-107.3-8.3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

识别要点1.药物治疗与药物不良反应的出现在时间上应有合理的先后关系(时序性)2.符合药物的药理作用特征,并可排除药物以外因素造成的可能性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