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义视角下社会冲突干预机制建设的理论误区_第1页
功能主义视角下社会冲突干预机制建设的理论误区_第2页
功能主义视角下社会冲突干预机制建设的理论误区_第3页
功能主义视角下社会冲突干预机制建设的理论误区_第4页
功能主义视角下社会冲突干预机制建设的理论误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功能主义视角下社会冲突干预机制建设的理论误区

近几十年是中国社会全面转型和快速转型的时期,出现了大量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在此期间,许多矛盾和冲突在无限期内发展,给各方、社会和国家带来了严重的后果。针对这种发展态势,中央政府加大了整治力度,一方面采取措施积极改善各种基本社会关系,以期从源头上遏制和减少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另一方面则从法律法规和机构两个层面加强了各种干预机制的建设。规则的专门化和机构的正规化是目前干预机制建设的重点。1这种选择性偏向显示了制度设计者强烈的功能主义理论倾向。2功能主义理论将社会冲突看作是一种失序状态,一种行为与规范的偏离状态。按照这种理解,可以根据受到冒犯的规范的不同而将冲突分成不同的类型,而且可以通过针对性地设置不同的干涉机制来提高冲突处理的效率。但是,功能主义理论显然忽视了冲突不仅仅是一种状态,而且还是一个主体之间互动的过程,一个明显具有阶段特征的过程。这可能意味着,有效的冲突干涉机制必须既能满足冲突的类型要求,也能满足冲突的阶段要求。本文选择冲突升级理论来分析社会冲突的过程特征,以期发现它对冲突干涉机制的理论要求。由于并不完全反对功能主义视角的冲突机制建设,本文不会从冲突的过程视角全面阐述冲突干预机制的构建,而只想为制度设计者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一争议的两个阶段冲突是人类社会的正常现象,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关于冲突的研究既非始于现代冲突理论的鼻祖马克思,亦非任何一门社会科学之专题。因此,关于冲突升级的理论也是五花八门的。虽然就这些理论进行回顾、梳理和讨论可以加深对冲突升级的内在逻辑的理解,但就本文的布局而言,这并不必要。为了节省篇幅,本文直接从弗里德利希·格拉斯尔的九阶段冲突模型着手讨论冲突的发展阶段。1格拉斯尔将社会冲突界定为“行动者(个体、群体、组织等)之间互动(沟通或行动)的一种类型,其特殊之处在于,至少有一方行动者体会到在所思/所想/所知/所觉/所愿方面与其他行动者无法就正是后者致使他(们)受到损害这一点上达成一致。”2从这个主观主义的定义出发,格拉斯尔以两方冲突为分析原型并根据冲突的激烈程度将冲突分为九个阶段,由此建构了他的九阶段冲突激化模型。第一阶段:立场固化(Verhärtung)。这一阶段开始于争议双方改变关切之事的自然流程受到了阻碍之后,利益和意见凝结成为立场之时。3围绕着特定的立场开始形成支持群体,每一方的成员都会发展出对情景的共享解释,并创建一个共同的、选择性的、影响所有重要信息接受的“过滤器”:对方的反面信息会通过“过滤器”,正面的信息却不会。第二阶段:辩论(Debatte)。当争议一方或者双方都对通过诚实和公平的讨论来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丧失了信心之时,争议转入了第二个阶段。争论不再只集中于在哪个立场更有优势,而且也集中在是谁最成功地推行了他们自己的立场以及争论的结果如何影响他们的名誉。为了赢得凝聚力,他们越来越倾向于将自己锁定在不灵活的立场上,群体逐渐发展成界限分明的团体。当合理的和与问题有关的争论还无法保证成功时,双方开始求助于一些“类似合理”的论点,例如:为了逃避责备而对现有问题的根本原因进行争论;为了表示对手的荒谬,强烈夸大了对方现有立场的含义和后果;为了己方立场的合法化而指出它与公认的权威或传统相符;等等。4第三阶段:行动(Aktionen)。当一方感到进一步的对话是没有效果并开始在不与对方商议的情况下采取行动时,争议进入了第三阶段。双方都视对方为竞争对手,而视自己为自己无法控制的外界环境的囚徒。因此,他们开始倾向于拒绝对事件的发展负责任。通过单方面的行动,双方都希望迫使对方屈服。在双方内部,要求与共同的态度和解释保持一致的压力不断增强,印象、态度和解释逐渐被简化为最简单的共有分母,人们失去了长远目光和区分鉴别能力。对方的观点和要求很少再被考虑。因为口头交流已经减少而且靠不住,双方几乎没有机会获得真实的回馈信息。第四阶段:印象与联合(Images/Koalitionen)。当双方开始对对方的社会名誉、态度、立场以及人际关系发动隐藏攻击时,争议迈入了第四阶段。行动不再针对具体问题,而是失败或胜利。保护自己的名誉成为一个主要的问题。在第二和第三阶段中形成的“对方印象”(other-image)现在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补充,负面印象现在成了在任何时间遇到对方时都占据视野的屏风,阻碍双方去认识对方真实的复杂性和个别特性。没有一方会接受对方对他们的印象定义,但都试图让对方承认他们的对方印象。争议的原因不再被认为是由于互不相容的立场,而是根植于对方的特殊性格。第五阶段:丢面子(Gesichtsverlust)。5如果某个人的基本名誉不断受到蓄意的冒犯,尤其是在公共场合,争议就转入第五阶段。双方都感到他们突然看穿对方的面具,而且发现了不道德、疯狂或罪恶的内在思想。双方不再是程度上的差别,而是天使与恶魔之分。自己的一方是世界上善的力量的代表,而另一方则代表破坏性的、低等的及残忍的力量。争议不再和具体问题有关,而是关于神圣价值是否流行。对方印象的这种转换彻底增强了负面期望和怀疑的作用。单个的负面事件成了判断对方真实本质的决定性证据。第六阶段:策略性的威胁(Drohstrategien)。当争议双方开始放出最终的和策略性的威胁以强迫对方做出一定的让步时,争议进入第六阶段。策略性的威胁可分为三个阶段:(1)展示己方有能力采取独立行动,因此不会后退;(2)威胁更加具体和坚定,以示自己不可能后退;(3)发出最终声明,强迫对方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决定。这种动态过程的一个结果是双方都开始失去对事件进程的控制。为了增加威胁的可信度,公开的声明以及轻微的侵略性行动被认为是必要的,而另一方则会把此类行动当作对方的侵略意图的有力证据。由于誓言采取威胁手段,双方选择可以替代的行动过程的可能性受到了严重限制。第七阶段:有限的破坏性打击(BegrenzteVernichtungsschläge)。当双方积极地寻找方法破坏对方惩罚潜力时,争议转入第七个阶段。由于双方都预期对方有可能采取具体的破坏性行动,如何确保自己的生存成了一个根本的问题,为此,打击敌人的反制潜力是必要的。对方被看作是纯粹的敌人,不再具备任何人类的特质,伦理规范被排斥在更需紧急关怀的事物之外,一切暴力都被合法化。这是在战争状态中。双方都只关心如何传达自己的信息,而对这些消息如何被接受或者对方对此如何反应则不感兴趣。第八阶段:击碎敌人(Zersplitterung)。第八阶段始于一方发起以粉碎敌人为目的的攻击行动。攻击加大了强度,并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和权力的基础为目标。维持对方凝聚力的系统会遭到打击,以期对方的认同被瓦解后对方因为自己内部的矛盾和原有的离心力量而四分五裂。当一方遭受的打击威胁着它的内部统一时,它将被迫以强力镇压内部矛盾,而这会增加内部的紧张和压力,从而导致产生更加强大的压力来进一步攻击对方。维持自己的生存是唯一没有被放弃的价值标准,此外的一切都是许可的,甚至是被鼓励的。第九阶段:一起坠入深渊(GemeinsamindenAbgrund)。在冲突的最后一个阶段,想要消灭敌人的动机达到如此强烈的程度以至于自卫本能也被忽略了。消除敌人甚至是建立在破坏自己作为组织、团体或者个人的真实存在代价之上。堕落、破产、判刑、身体损伤,任何事情都不再要紧,唯一关心的就是能够确定在通向深渊的赛跑中敌人也会坠落。上述描述可以看出,冲突激化阶段之间存在着质的不同,而不仅仅是量的差异。为了清楚揭示社会冲突的内在升级逻辑,格拉斯尔在他的模型中完整演绎了冲突升级的所有可能阶段。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冲突都会演绎完整上述九个阶段,有些冲突甚至可能直接进入较高的冲突阶段。也正因为如此,才称之为“模型”,而不是直接冠名为“理论”。如果将格拉斯尔冲突激化的九个阶段理解为有着不同激烈程度的社会冲突的九种形态,我们或许可以观察到,人类社会绝大部分的社会冲突在前面几个阶段就不了了之了,发展到互相毁灭的社会冲突少之又少,因为现实中的行动者会实际地权衡争议标的和冲突代价之间比例关系,也会受到权力、资源、能力等多种现实因素的制约。但也正因为格拉斯尔排除了对争议标的(冲突的客观原因)、现实世界中权利和资源的不平等,使他的冲突激化模型获得了理论的光彩和广阔的应用空间。社会冲突中的行动者以平等的身份为自己的理解、立场、声誉、社会地位而努力和斗争,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现代社会至少在规范和法律层面是追求平等和公正的。二调解与仲裁的形式社会,尤其是一个追求公正的社会显然既不能接受借助权力和暴力解决冲突的做法,也不能容忍双方无法自行解决的冲突都继续存在。因此,任何社会都设置自己的干涉机制,用以处理各种冲突,防止矛盾激化。社会冲突的干预,就是第三方以解决冲突的名义介入冲突。第三方可以是独立的个人、地位更高的人、小组、委员会或机构。无论第三方以何种方式介入冲突,他必须拥有一定的资源,即必须拥有暴力手段(即强制性手段)、权威和共同争议物三种资源中的一种或多种。为了防止第三方在干涉过程中成为牟取私利的“偷笑的第三者”,第三方被要求是中立和公正的。6从各国的社会实践看,冲突的干预机制是多种多样的;根据第三方干涉程度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冲突干预机制有斡旋、调停、调解、仲裁、行政裁决、法院判决等形式。其中,斡旋、调停和调解都是当事人自愿采取的争端解决方法,三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在斡旋中第三方进行活动以促成当事方进行直接谈判,第三方不直接参与谈判;在调停中,第三方直接参与谈判,提出解决争端的方案和条件作为当事方谈判的基础;调解是指将争端提交一个由若干人组成的委员会,委员会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提出报告供当事方达成协议;调解与仲裁的区别主要是,调解结果不具有执行力,而仲裁结果可以申请强制执行;仲裁与法院判决的差别在于,仲裁以当事人双方自愿参与为前提,法院则可以缺席判决。学术界为了分析方便,将法庭作为社会冲突的正式干预机制,而将其它的干预机制界定为替代机制,亦即非正式干预机制。关于社会冲突的正式和非正式干预机制的优缺点,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赞赏正式干预机制的学者认为,由法庭处理程序至少有四个方面的优越性,即更大的法律安全性7、优越的程序正当性8以及由此导出的、当事人所感受到的机构和程序的合法性。9法庭机制也有利于保护冲突中弱势方的利益。一旦冲突双方拥有的交涉权力不一样大,那么法律作为背景、法庭程序作为回复争议原状的过程工具就格外重要,因为法律原则上本来就要保护那些此外就没有或者很少有权力资源的人们。10但批评者认为,法官的决定过程也有一些负面特征,如墨守规则、责任分配、强制接受仅有的几种解决可能性限制,等等。支持非正式干涉机制的学者认为,非正式的干预机制也有一些明显的优点,如冲突处理时间距离发生的时间比较接近,冲突处理的的地点距离发生的地点较近,处理所涉及的议题比较宽、冲突处理的方式和方法更为灵活、对冲突的原因和背景的了解和加工更完整、更有可能利用当事人各自的专门知识、当事人在程序过程中的参与更全面(行动自由、承担责任)等优势;只要冲突方愿意,干预冲突解决的第三方优先处理关于双方未来利益的争论;11可以降低过程风险;准入要求较低:缺少过程程式、较少的担心、较低的社会成本、较短的程序时间。但批评者认为,非正式处理程序也有一些致命的缺陷,如处理结果缺乏执行保障;强势一方贯彻自己利益的手法可能更灵活;议题的宽泛可能导致当事人节外生枝;对争议背景的深入了解可能使当事人纠缠于一些细枝末节;缺少严格的程序限制可能使处理拖延得非常长,等等。事实上,以上两种见解并不像它们表现的那样对立,两派学者对处理结果的评价标准是一致的,即接受或准备接受结果被当作合法性的基础。12不同之处在于当事人的要求不同:偏向于正式机制的学者普遍认为争议当事人更多重视中立、平等和公正等,而偏向于非正式机制的学者则认为当事人会更重视冲突处理的内容和议题等。这两类当事人都是存在的。哥德瓦尔特也认为,在正式与非正式干涉机制之间根本不存在普遍性偏好。13但这不是说,所有干涉机制都可以同等有效地处理同一类冲突。正确的理解是,不同的干涉机制有其特别适于解决的冲突类型:如由于法庭判决受到已经公开的法律对冲突判定的限制,法律模式只能解决最少复杂性的案件,更为复杂的案件得由非正式的处理模式来消化,而如果冲突的结果肯定是开放的,也就是说,还没有法律规范对此类冲突做出过说明,甚至连判例都没有,法院模式肯定是不合适的。哥德瓦尔特因此建议,应根据争议的复杂性程度高低而采取不同的程序及程序组合。13综合相关的论述,可以简单地认为,某一冲突干涉机制能否有效地解决某一冲突取决于该机制的制度供给(主要包括程序类型和资源组合)是否能够满足该冲突对制度的需求(主要包括当事人的主观选择、冲突类型及下面要阐述的冲突阶段);如果供给和需求相吻合,那就可以说冲突干涉机制与冲突是相型配的;如果一个社会中不同的冲突对制度的需求能在冲突干涉机制系列中找到相应的制度供给,那么就可以认为该社会的冲突干涉机制建设是基本成功的。三调整干预方案借助格拉斯尔九阶段冲突激化模型,文章在第一部分展示了社会冲突的内在发展规律。从冲突激化的九个阶段中,我们可以解读出这样一些发展趋势:(1)引发冲突的原始事件会逐渐退居后台;(2)冲突参与方都觉得自己是受害者,而且逐渐失去了控制局面的能力;(3)冲突参与者的压力、失望、恐惧和愤怒会逐渐增加;(4)情感和权力因素的卷入程度越来越高;(5)双方之间的信任程度越来越低,而互相敌视程度则逐渐增加,从对方变为对手最后成为敌人;(6)聚集在冲突双方周围的人群之间也越来越对立,冲突造成的负面影响不断扩大和加深;(9)信息的交流越来越少,越来越容易被曲解和误解;(8)对冲突进程的真实理解越来越困难;(9)采取强硬、过分和不公正行动的心理准备不断增强;(10)妥善解决问题的希望越来越小,直至绝望。这些发展趋势必然会影响到第三方干预工作的开展,不同的冲突阶段对于干预机制有着不同的内在要求。然而,无论采取哪种干预方式,任何有效的干预都必须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即查明事实(复原引起争议的原始事件)、找到评判事实的规范、提供适当的处理程序。在冲突的第一阶段,虽然双方已经形成了对立的立场,但双方仍然互相信任对方有诚意解决争端,因此,处理的关键是发现事实,解构各自的立场,在发现一致的基础上推动双方和解或接受调解。在第二阶段,立场和声誉开始联系在一起,争论过程中出现了情绪和非理性因素,这一阶段干预的重点应该使双方回归理性讨论,加强信任,就事论事。第三阶段,由于双方刻板印象形成,对继续对话失去信心,权力因素开始渗入冲突,因此,这一阶段干预的关键是在要求双方停止采取行动和抛开刻板影响的前提下,重新回归事实争议。第四阶段,由于偏见和刻板印象已经定型并成为双方相互攻击的靶子,双方开始攻击对方的身份、态度、行为、立场和社会关系,保护自己的名誉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因此,这一阶段仅仅靠调解已经不能解决问题,而要辅之以社会治疗(Sozio-therapeutik)。第五阶段,由于双方的形象和做法都被“恶魔化”,人格被贬低,对方在冲突中的行动被理解成恶意的阴谋,互相诋毁和报复成为公开的事,因此,进行干涉的第三方必须要求双方立即停止互相攻击,在剖析冲突激化历史的基础上对双方进行社会治疗,最终促使双方回归到事实层面处理冲突。第六阶段,威胁成为表达自己决心和迫使对方让步的策略,任何一方主动让步的可能性已经不存在,双方之间的沟通降到最低限度,重启沟通成为冲突干预的难点之一,这也意味着,干预冲突的第三方必须有较高的权威或足够的权力,干涉的关键是命令双方停止威胁、重启沟通、回到事实本身。在第七个阶段,对方成了必须严厉打击的敌人,不再具备人类特质,理解对方的信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打击敌人的反制潜力、确保自己的生存是双方的目标,只要己方的损失较小就是胜利,到了这样阶段,调解不再是有效的干预机制,只有有着强制执行力的第三方的决定才能中止冲突进程,同时采取措施确保双方最低限度地和平相处。第八阶段,双方的目标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和权力基础,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维护自己的生存安全成为唯一的价值目标,冲突干涉机制必须有凌驾于双方之上的超然权力和强制执行力才能控制局面。第九阶段,双方都已走上了同归于尽之路,立即介入并以暴力手段将双方暂时隔离是干预机制的首要任务,然后才是公正判决和强制执行。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到,在前三个阶段,冲突双方还都比较理性,也比较信任对方,因此,一般能以调解等非正式方式解决冲突,而且结果是双赢的(win-win),即双方都能从冲突中解脱出来,彼此之间的社会关系也有可能修复。但从第四个阶段开始至第六阶段,双方在对方眼中逐渐成为不道德的“异类”,关于事实真相的立场争论退居次要地位,虽然还不一定需要仲裁和法庭判决这样更为正式的干预机制,但调解的结果也只能是一个单赢格局(win-lose),即一方有所赢就意味着另一方有所输。从第七阶段开始,双方则都不存在赢的可能,所面临的只是一个双输局面(lose-lose):仲裁和司法程序也只能就事实真相进行仲裁判决,但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