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修辞学的起源、本质与发展潜能_第1页
认知修辞学的起源、本质与发展潜能_第2页
认知修辞学的起源、本质与发展潜能_第3页
认知修辞学的起源、本质与发展潜能_第4页
认知修辞学的起源、本质与发展潜能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认知修辞学的起源、本质与发展潜能

在广义上,感知,包括感知、知识的表达、概念的形成、范畴和思维,以及客观世界及其关系的动态理解过程。这是通过精神活动组织客观世界的经验,并通过日常生活将其概括和简化(赵燕芳,2001)。认知修辞学的历史可追溯到古希腊,当时的诡辩家Protagoras和Gorgias都坚信修辞具有认知性。Protagoras认为,人类仅从自己的观点去了解事物,所认识到的不一定是其真实面目。Gorgias则宣称所有关于“已被认可事实”的断言都是虚假的,即使是真的,也无从证明。总之,这两位学者都认为:“人是衡量万物的标准。”(Manisthemeasureofallthings.)(Abelso:Epistemology,1994)。因此,“已被认可的事实”是在人们的交流中创造出来的,产生于说话者/作者,听话人/读者,以及特定的修辞情境。这些观点可看作是认知修辞学的萌芽。到了17、18世纪,理论家Descartes,Locke以及Vico关于知识产生的研究对认知修辞学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自此以后,认知学变得日渐“孤立”,似乎与人类的实际活动毫无关联。到了现代,人们愈来愈关注知识是如何产生的,对认知语言学的认识也日渐深入,许多修辞学家对认知修辞学发生了极大的兴趣,对其进行了重新认识,并逐渐认识到认知修辞学是修辞学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1953年,新亚里士多德的代表人物唐纳德·布赖恩特(DonaldBryant)发表了著名的论文:《修辞学:功能与范围》(Rhetoric:ItsScopeandFunction)。在文章的后部分,他将修辞学作为一种探索方式。在他看来,修辞活动是准认知性的,在寻求演讲的相关论点和题材时,构思(Inventio)有探索知识的作用。耶鲁大学的哲学教授莫里斯·内坦森在《修辞的范围》(TheScopeofRhetoric)中重新探讨古希腊修辞传统中辩证与修辞的关系。他认为,亚里士多德将修辞作为“辩证法的对应部分”,把修辞论证作为一种三段论证,已经暗示了修辞是一种认知方式。随后,美国学者RobertScott顺应认知学的潮流,于1967年发表了著名的文章,《论修辞的认知性》(OnViewingRhetoricasEpistemic)。文中他主要抓住修辞的目的是“为了让‘被认可事实’在实践中更加有力”进行论述。他认为,为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展开论辩。在辩论的过程中,人们对“已被认可的事实”的认识更加清晰,新的知识也不断产生。因此,修辞不仅具有“说服”功能,还具有更有意义的功能——认知功能:从论辩中认知事物。修辞具有认知性,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也就是说,除了进行“劝说”,修辞还能产生知识。此后,认知修辞学开始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得到发展,许多学者在将此运用到自己所研究的领域的过程中,获得了许多有关认知修辞学的有价值的见解,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大大推动了认知修辞学的发展。因此,笔者认为,认知对于修辞学来说是相当重要的。认知修辞学将成为当代修辞学理论的发展趋势,它不仅为我们研究修辞学提供了新的视角,使我们对修辞学的研究不再囿于传统意义上的“说服”功能,而是扩大到了认知领域,也为人类认识世界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一、修辞是认知方式的表征NathanT.Floyd在Rhetoric&Epistemology(1995)中提出:认知修辞学是修辞理论的主干,由篇章传达出来的“事实”既可存在于产生话语的修辞情境之外,也可蕴涵于说话人或作者的意图或话语中。Scott也对认知修辞学的定义进行了探索。为了给认知性修辞勾画出大致轮廓,Scott提出了两个重要的预设。预设一:修辞是一种工具,当重要的价值观发生明显的冲突而无法确定孰对孰错时,人们便使用修辞。Scott认为,修辞最初担当的是“劝说”的角色,是知识的一部分,是演讲者和听众的“互动”。预设二:修辞知识是由社会性互动构建起来的,知识存在于人类的“事务王国”里,是在某一特定时间里的“互动”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因此,修辞不仅可增强“已被认可事实”的说服力,还可以创造新的“知识”。Scott提出这两个预设的目的在于从可能性的角度给“知识”下定义,也为认知修辞学的定义奠定了基础。Scott在1967年的论文《论修辞的认知性》(OnViewingRhetoricasEpistemic)中第一次系统地对认知修辞学的本质作了阐述:“人类必须将真理看作是非固定的、非终结的,而应视作是从我们身处其中并与之相适应的环境中不断被创造出来的……那么在人类的的事务中,修辞学是一种了解事务的方式:它是认知性的。”传统修辞学将“事实”预设为是一定的,已知的,且是可传达的,修辞是传递“事实”的工具。例如,Plato宣称“事实”是生活中惟一的“现实”,“事实”是“神圣”的,是存在于“神脑”中的想法。因此,他认为“事实”是“先存的”,是通过哲学论辩获得的,如:“问——答”的辨证模式就是通向“事实”的途径。Scott则反驳说,“事实”是有条件的,而非“先存的”。人们必须将“事实”看作是逐步产生的,而不应视作已有的,最终的结果。因此,“事实”不是对事物的“预先知道”,而是通过人们的认知活动逐步获得,从而了解世界。Scott指出,如果接受“事实”是先存的、已知的,在交谈中就只有两类话语:在同等人之间提出一些平淡的事实和已知者向未知者劝说其接受“事实”(JohnSchroeder,1995)。在1967年的论文里,Scott并不认为“创造知识”的所有活动都具有修辞性,但他认为所有的“知识创造物”都含有修辞成分。在无法确定“可能性”时,修辞是一种认知方式。故修辞学是认知性的。Scott第一个从“认知”的角度给修辞下定义。这篇论文发表以后,许多理论家都引用他的成果作为自己研究工作的基础。10年后,为了证明认知修辞学的认知本质,Scon又发表了一篇重要的论文:论修辞的认知性:10年之后(OnViewingRhetoricasEpistemic:TenYearsLater)。他在文中论述说,“认知是多元的”。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是多样的,有些是修辞性的,但并不是所有途径都跟修辞相关。为证明修辞具有认知性,他还引用了JeanPiaget的话:“每门学科最终都会总结出各自的认识论”。同时,他认为最好是将修辞看作是认知方式的一种,而不是认知的惟一方式。在第三篇重要的论文《修辞具认知性:有何启示?》(RhetoricisEpistemic:WhatDifferenceDoesThatMake?)中,Scott既论述了将修辞视为说服艺术的传统观念,也论述了他将修辞视为认知方式的新观点。他认为,传统的观点有缺陷,而新的认知修辞观要求人们参与“认知”。这种认知活动部分是对已知的“知识遵循”,然而这些被遵循的知识是创造出来的,决非“先存的”。当修辞在论辩中充当“认知”的角色时,Scott的观点能得到最好的证明。正如他所说,“假如论辩是批判性的,那么它就不纯粹是要使先存的事实变得更有说服力”(转引自JamesGolden,GoodwinBerquist,&WilliamColeman,1983)。自然地,当修辞的定义涉及辩论过程时,它作为认知的方式就突显出来了。在辩论中,演讲者想要“说服”听众接受观点,而听众要对其观点进行“判断”以确定是否接受,这是一个批判性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知识得以创造和检验。作为一种认知方式,修辞不仅仅是要宣布“事实”,而是要创造知识。RichardRieke十分赞同Scott的观点,他说,“从他的文章中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修辞不可避免地与知识的产生相关;它不仅是一种认知方式,而是与所有认知方式相关联。”更确切地讲,可以完全摒弃将世界分为绝对和偶然的观点。所有的知识都可看作是偶然的,而修辞作为偶然的基本原则,可被认为是对一切知识都至关重要——无论是科学性的、人文的还是别的什么知识”(转引自JamesGolden,GoodwinBerquist,&WilliamColeman,1983)。显然,从这个角度看,“事实”就是修辞创造出来的,它依附于情境或篇章。在特定的情形或环境下,为了特定的人,人们在特定的时候带着审视的目光运用修辞去组合知识、交流知识。因此,从哲学角度讲,“先存的”知识是不可能存在的。另一位理论家Toulmin对修辞与认知的关系作了详尽的研究。他最著名的成就莫过于图尔明式论辩。他对建立在诡辩基础上的正式逻辑提出了质疑,认为诡辩对于推动知识不是必要的,正式的逻辑系统未能充分证明人类的推理过程,因此不是一种认知方式。于是他开始着手构建一种新的论辩模式。根据他的模式,论辩的语境及语场决定其本质是紧凑还是松散。这是一种动态的模式,揭示了论说者的推理过程。换言之,他的模式是认知性的。1972年,Toulmin又写了一篇题为《人类的理解》(HumanUnderstanding)的论文,文中论述到,在任何一个研究领域里,只要进行推理,就会集中使用概念。他认为,应当从一个人进行智力活动时的理性思维角度去看待他的实际思想。要弄清一个人“论辩话语”掩盖下的概念思维,我们应当弄清他的“认知自画像”——影响其对人类理解的态度的知识结构。实际上,对人类的理解关键在于勾画出既理想而又可信的“认知自画像”。从这个角度说,修辞是一种认知活动,它是真实的、实际的、极具影响力的。理论家ChaimPerelman的理论也值得认知修辞学的借鉴。他关于“论辩”的观点与Toulmin极其相似。他认为,论辩的范围远远超过了口头陈述,书面记录可视作修辞的一部分,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或公开陈述。Perelman不仅拓宽了修辞和论辩的范围,还引进了新的术语,其中广受瞩目的重要术语之一是“一般听众”。他认为,“一般听众”由具有理性思维的人组成,他们以“经验”为基准,知道如何判断和检测论辩的有力处和缺陷。在对演讲者做出回应时,一般听众想要寻证的是对客观事实的肯定陈述,这些陈述须是真实的甚至是必要的。如果演讲者得到听众认同,他就已为建立人们固定的价值观做出了贡献。这样,他成功地参予了修辞作为认知的过程。Cohen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在论文中也得出了修辞学具有认知性的这一结论。他认为,当人们理解到了事实的真实面目和我们想象中的“事实”之间存在差异时,很明显就会产生各种问题。为了消除这些差异性,即为了解决认知问题,人们会对事件看法的部分或全部进行重新调整。假如这种意义上的行为就是修辞性的,要证明修辞是一种认知方式就毫不费劲。因为,在重新调整看法时,无论是用写实的方法还是用比喻的方法,我们都在进行创造,这些创造具有象征性,并能展示理性思维自身的创造性。正是这种理性被我们称为“知识”和“创造活动”,也就是修辞的认知过程。二、是人类传统的变化,是修辞、被服修辞学对认知的贡献在于使人们认清了人类行为如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为证明人们可以通过修辞获取知识,Scott首先描述了“现有知识”和社会构建。他指出,从修辞角度去认知世界即是在创造“知识”。社会并不只是在遵循所有人类传统,而人类传统也并不只是单纯地存在,而是要不断地得到充实并长久地持续下去。因此,传统在变化,人们对传统的认知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在不断地“创造”。他还说,“社会中所不能被摒弃的是对此社会规则的遵循义务。这种义务和修辞是一种互补关系:义务产生了修辞,修辞产生了义务。”修辞“力图获取的是关于说服与被说服意味着什么的理解。这一理解既笼统又具体:笼统在于,作为社会化的一个人,必须与人共处——这对他做人是必不可少的;而具体则在于,一个人必须不时地面对具体的情景,在这种具体情景中他必须以行动来履行某些社会义务”(Scott,1976)。三、认知修辞学与“知识”为修辞认知论推波助澜的首先是哲学界的研究者们。从历史上来看,哲学是以研究知识、真理为内容,哲学领域不允许修辞的存在。代表真理的哲学是客观的,所以,修辞学成为西方哲学界假想的敌人,然而,当代许多哲学家用新的眼光来看修辞,认为修辞不仅与认知有缘,而且哲学研究离不开修辞,哲学辩论从本质上讲就是修辞性的。其他一些理论家成功地延续了认知修辞学这一趋势,显示出了认知修辞学这一边缘学科的巨大潜力。Meckon于1971年在修辞认知论的基础上提出了ArchitectonicRhetoric,他认为所有的学科,无论是学科与学科之间,还是学科内部,都能分享“理解”和“知识”。在某种程度上,这就是我们今天交流的方式,即我们一直以来交流的方式。JamesA.Berlin的社会认知修辞学也顺从了这一潮流。他尤其对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相互作用感兴趣,并进行了专门研究。他认为修辞学的目的是要研究具有历史意义的活动的产生和发展。他的观点与Scott后期关于知识的论点十分相似,都以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基础。AndreaLunsford和LisaEde在其论文《论古典修辞学和现代修辞学的区别》(OnDistinctionbetweenClassicalandModernRhetoric)中对古典修辞学重新定义,赋予其认知特性,他们认为对亚里斯多德的传统评论忽略了其哲学著作。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古典修辞学和现代修辞学实际上十分相似,两者都将人视为将话语和理智统一起来的语言使用者,并都认为修辞和听众处于一种认知状态。在两种修辞学所处的时期,修辞学都有一种潜力,使不同领域能共享“知识”。新修辞学的代表人物Berlin认为,新修辞学的方法是最具智慧而又实际的,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最大兴趣。他的研究证明新修辞学是最清楚的教学表达,并将此称为“认知修辞学”。他认为,对于新修辞学来说,知识不是用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