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排水总平面设计施工说明编写-设计施工说明_第1页
给水排水总平面设计施工说明编写-设计施工说明_第2页
给水排水总平面设计施工说明编写-设计施工说明_第3页
给水排水总平面设计施工说明编写-设计施工说明_第4页
给水排水总平面设计施工说明编写-设计施工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给水排水总平面设计施工说明编写设计施工说明设计说明1。1设计依据:1。1.1已审批的初步设计及审批意见(还应加写批文文号)1.1.2建设单位提供的本工程用地红线附近的市政给水、污水及雨水管道实况资料和图纸1.1。3总图专业提供的作业图1.1。4国家现行的给水、排水、卫生和消防等工程设计规范,主要有:《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埋地聚乙烯排水管道技术规程》CECS164:20041。2工程概况1.2。1本工程位于北京市市西部**路与*大路交汇处的东北部地段规划用地4。037ha,总建筑面积约24.8万平方.1。2.2本工程的综合小区,由三栋中高区住宅、四栋塔式高层住宅(24层)、一栋高层办公楼(24层)、以及商业裙房、地下车库及地下二三层专业人防等组成。1。2。3最高建筑为办公楼,建筑高度为90m。1。2。4设计标准:1)耐火等级均为一级;2)抗震设防均按8度设防;3)人防设防:地下二层为专业队及人员掩蔽部,按五级设防;地下三层为人防车库及物资库,按六级设防。设计范围1.3.1本工程建筑红线内的给水排水和消防管道工程由我院设计。1。3.2本工程室外园林内水景、道路雨水管及浇洒绿地均由中外建园林设计公司免费设计,并根据我院提供的总平面图自行确定接管点,但排水管道应符合本设计所给的标高及管径。1.3。3本工程室外热水及热水回水直埋管由供货厂家负责设计及安装。1。3。4本工程建筑红线内最后一个污水检查井和雨水检查井至城市污水检查井至雨水检查井之间的管道,本工程水表井至城市自来水接管井之间的管道,由市政有关部门设计、施工。给水排水管道系统1。4。1给水系统:1)本工程设有两种室外给水系统(1)公共建筑的生活用水与消防用水采用合用管道系统、用水量:最高日为63m3/d,最大小时为132m3/h,平均小时为22m3/h。(2)住宅用水为独立管道系统。用水量:最高日为953m3/d,最大小时为91m3/h,平均小时为40m3/h。⑶本小区室外消防用水量为30L/s(火灾持续时间按3h计,则一次灭火用水量为324m3)⑷本小区生活用水总量(含10%的不可预测水量):最高日为1742m3/d,最大小时为246m3/h,平均小时为115m3/h。2)本工程从西侧和南侧的城市自来水管分别接入DN200小区给水引入管各一根。3)每个引入管进入红线后,又分别设2个总水表,其中一个水表为公建及室外消火栓用水,另一块水表为住宅用水,两种水表各自连通在小区内形成双向供水。4)城市自来水压力按0。18MPa。1。4。2消防给水设施1)在本工程公建与消防采用合用给水管道上,全小区共设有地上式消火栓14套。2)本小区共设有室内消火栓给水水泵接合器4处(每处为3套DN100水泵接合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泵接合器3处(每处2套DN100水泵接合器)。3)每组消防水泵接合器的位置,均满足距离附近室外消火栓的距离不超过40m的规定。1。4.3高压生活给水、生活热水和消防给水管道:1)本工程集中采用二次加压生活给水、生活热水和消防给水管道系统.2)生活给水二次加压设施设在D2栋楼的地下室、生活热水和消防给水的二次加压设施设在E栋楼的地下层。1.4。4污水管道1)本工程采用生活污水与雨水分流制管道系统,与城市排水系统相一致。2)本工程污水管道因城市污水检查井允许接管标高所限,共设有两个排出口:本小区南半区各单体建筑的污水设一个管道系统,排入南侧城市污水管9号检查井;而北半区各单体建筑的污水另设一个管道系统,排入西北侧的城市污水管1号检查井。3)全小区共设三座化粪池,两座隔油池,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公建内餐厅厨房污水经隔油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道。1.4。5雨水管道1)本工程小区花园的雨水采用地面径流方式排入花园草地。2)道路及小区广场设雨水口,收集雨水,排入小区雨水管道。3)本工程设一个雨水排出管,从本小区西北方西侧排入城市雨水管道7—1号检查井。施工说明2.1市政接管管径标高确认2。1.1建筑室外污水管道、雨水管道,在施工前应对本工程允许接入市政上述两种管的市政检查井的接管标高、管径进行实测,确认与设计标高无误差后,再进行施工.2。1.2如市政检查井实测标高与设计标高有误差时,应通知设计院,设计院按实测标高对设计标高进行调整修改,以修改后的管道标高进行施工.2。2管材及接口2。2。1室外给水管DNV75mm采用内外壁涂塑钢管,丝扣连接;DN275mm,采用球墨铸铁给水管,管内壁衬水泥砂浆,承口橡胶密封圈接口,管道耐压力不小于1。0MPa.2.2.2热水及热水回水管采用不锈钢管,并采用直埋保温管方式敷设,直埋保温管待供货厂家确定后,由厂家根据热水及热水回水管的平面布置进行热工计算设计,并提出安装技术要求,管道工作压力为1。0MPa。2。2。3二次加压消防给水管采用热镀锌无缝钢管,沟槽式或法兰连接,管道工作压力为1。6MPa。2。2。4室外污水、雨水管均采用UPVC加筋双壁波纹管,承插连接,橡胶圈密封接口。2。2.5建筑物排出管至室外第一个检查井采用承插式抗震排水铸铁管,水泥捻口。2.2。6阀门:DNW50mm时,采用铜截止阀;DN>50mm时,给水管和消防水管采用铜芯闸阀或双向式蝶阀,耐压不小于1.0MPa。2。2。7消防水泵接合器的耐压不小于1。6MPa,地上式消火栓的耐压力不小于1。0MPa。2。3管道敷设和连接:2。3.1给水管1)给水管弯转处利用组合弯头,弯曲管等管件不能完成弯转角度要求时,可在直线管段利用管道承插接口偏转进行调整,但承插口的最大偏转角不得大于1°,以保证接口的严密性。2)当给水管敷设在污水管的下面时,应采用钢管或钢套管,套管伸出交叉管的长度每边不得小于3.0m,套管两端应采用防水材料封闭。2.3。2排水管(污水管、雨水管、废水管)1)排水管道应直线敷设且不得出现无坡、倒坡现象。2)两检查井之间的管段坡度应一致,如有困难时,后段坡度不应小于前段管道坡度。3)排水管道转弯或交汇处检查井内流槽应保证水流转角等于和大于90°,但当管道小于300mm时,且跌水高度大于0。30m时,可不受此限。4)排水管道在检查井内均采用管顶平接方式,排水管的承口应为水的逆流方向敷设.5)排水管在检查井内的跌水高度大于1.0m时,如管径DNW400mm时采用管道内跌,如管径〉400mm时采用井外跌竖槽式跌水。6)管道与检查井的连接,应符合规程要求,并确保安全、牢固、不渗漏水。2。4管道基础2。4.1给水管道1)如为未经扰动的原状土层,则天然地基进行夯实2)如为回填土土层,则在回填土地段做300mm厚灰土垫层3)如为岩石或多石层,则在岩石或多石地段做150mm厚砂石垫层4)如为软泥土则应更换土壤或每2。5~3。0m做混凝土枕基排水管道1)沟槽槽底宽度:DW450mm时,管道每边净宽不小于300mm;D>450mm时,管道每边净宽不小于500mm。2)管道基础应严格按照《埋地聚乙烯排水管道技术规程》CECS164:2004的规定施工。施工要求1)管道基础应坐落在良好原状土层上如为刚性接口,其地基承载特征值fak不得低于90kPa;如为柔性接口,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不得低于60kPa,否则应进行地基处理。2)如采用机械开挖管道沟槽时,应保留0.20m厚的不开挖土层,该土层用人工清槽,不得超挖,如若超挖或发生扰动,应换填10~15mm天然级配砂石料或颗粒小于40mm碎石,整平夯实进行地基处理。3)砂石基础的压实系统,按国标图集04S516《混凝土排水管道基础及接口》要求施工。回填土密实度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规定施工。2。4.4地基土被扰动,应采取如下处理措施1)扰动150mm以内,可原状土夯实,压实系数大于0.95。2)扰动150mm以上,可用3:7灰土、卵石、碎石、毛石等填充夯实,压实系数大于等于0。95。管道防腐2.5。1管道防腐施工应在管道试压、试水合格后进行。2.5。2镀锌钢管、焊接钢管埋地敷设时,管外壁刷冷底子油一道,石油沥青二道。当埋于腐蚀性土壤或焦渣层内时,应做加强防腐:在管外壁刷冷底子油一道,石油沥青一道,玻璃布一层,冷底子油一道,石油沥青一道,总厚度不大于6mm。2。5.3热镀锌钢管的焊缝处,应涂刷二道防锈漆,并包扎纤维布一道后,再刷石油沥青二道.球墨铸铁给水管:无防腐处理或防腐破坏时,则外壁刷冷底子油一道,石油沥青二道。阀门井和检查井2.6。1本工程全部排水检查井均采用砖块彻筑的。2.6。2排水管埋深小于1。0m,且管道小于等于300mm时,采用①700砖彻直筒型检查井。2。6.3单侧或双侧有接入管1)管道小于等于400mm时,采用①1000检查井2)管道小于等于600mm时,采用①1250检查井3)管道小于等于800mm时,采用①1500检查井跌落井采用竖管式收口式跌水井2。6.5给水阀门井采用收口式阀门井。2。6。6各种砖彻的阀门井、检查井、跌水井、雨水口、洒水栓井、消火栓井、水泵接合器井、水表井等均按国标图集中有防地下水型进行施工。2.7管槽回填土2.7。1全部管道均应试压、试水和防腐施工合格后,方可进行回填土施工.2。7。2从管底基础至管顶上部500mm以内,必须用人工回填,严禁用掘土机回填。2.7。3管顶500mm以上用机械回填土时,应从管轴线两侧均匀进行,并夯实、碾压。沟槽内的回填土应分层夯实。2.7。5管道接口处的回填土应仔细夯实,不得振动管道的接口.2。8给排水构筑物2。8.1住宅用水表井:按图标图集05S502《室外水表井及安装图(无旁通有止回阀)》进行施工;公建用水表井按图标图集05S502《室外水表井及安装图(有旁通有止回阀)》进行施工。2。8.2室外消火栓:分别按国际图集01S2012.8.3消防水泵接合器:2.8。4雨水口:设于有道牙的路面时采用边沟式雨水口,而设于无牙道的路面时采用平箅式雨水口。在车行道上的所有检查井、阀门井井盖、井座均采用重型铸铁双层井座和井盖,人行道下和绿化带的井盖,井座采用轻型球墨铸铁单层井座、井盖。2.8。6在路面上的井盖,上表面应同路面相平,无路面井盖应高出室外设计标高50mm,并应在井口周围以0.02的坡度向外做护坡.2。8。7化粪池采用钢筋混凝土化龚池、施工按国标图集U3S7a2《钢筋混凝土化龚池》进行,池容积为书砂采用12号;池容积为Iao耐采压13号'其人孔采用重型球墨铸铁双层井盖、井座.通气管室外埋设部分采耳涂塑钢管,进入建筑物内改为聚氛乙烯硬塑料管.管道试压和试水2.9。1室外给水管道试压应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XGB50268-2008第10.2.10条及第10。2.13条的规定进行,试验压力为0。9MPa,各座建筑之间敷设在室外的室内二次加压给水、热水、热水回水、中水及二次加压消防管道的试压要求按各座建筑要求进行。2.9.2室外排水管的试水要求,应按《埋地聚乙烯排水管道技术规程》CECS164:2004中的“附录D闭水法试验”的规定进行。给水管道试压合格交付使用前,应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第10.4.1条及第10。4。4条的要求,对管道进行冲洗消毒.2。11其他:2。11。1图中所注尺寸:除距离、管长、标高以m计外,其余均以mm计。2。11.2图中所注标高:给水管和其他压力管道为管中心标高,排水管和其他重力流管道为管内底标高。2.11。3本工程图纸中所标注标高均以海拨标高计。2.11。4本工程所采用的管道、阀门及附件等,均应符合国家现行的“产品标准”的质量要求。2。12除以上说明外,在施工中,还应遵照下列规范、规程:《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埋地聚乙烯排水管道技术规程》CECS164:20042。13以上说明未及者按有关施工安装及验收规范办理参考图集:《室外给水管道附属构筑物》05S502《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施工》04S520《建筑小区塑料排水检查井》08SS523《排水检查井》02(03)S515《雨水口》05S518《砖砌化粪池》02S701《小型排水构筑物》04S519(隔油池)《室外消火栓安装》01S201《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99(03)S2031。本工程以黄海高程为基准,本图中管径以毫米计,其余以米计.排水管标高以管内底计,给水管标高以管中心计.2。室外给水系统:室外给水由两路市政直供,成环状,进水总管上设水表井及管道倒流防止器。大于等于DN100埋地给水管采用球墨铸铁管,承插连接;小于DN100的埋地给水管采用衬塑镀锌钢管,沥青玻璃布两道防腐.3。室外消防系统:室外消火栓水源接自室外给水管,采用地上式支管浅装SS100/65-1。0,安装详见国标01S201/6;水泵接合器采用地上式SQS100-B,单组布置,砖砌井室,顶面不过汽车,安装详见99S203/12.4。室外排水系统:室外雨污分流,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生活废水直接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