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实验报告_第1页
传感器实验报告_第2页
传感器实验报告_第3页
传感器实验报告_第4页
传感器实验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单臂电桥1、试验目的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单桥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状况。2、试验措施在CSY-998传感器试验仪上验证应变片单臂单桥的工作原理3、试验仪器CSY-998传感器试验仪4、试验操作措施所需单元及部件:直流稳压电源、电桥、差动放大器、双孔悬臂梁称重传感器、砝码、一片应变片、F/V表、主、副电源。旋钮初始位置:直流稳压电源打倒±2V档,F/V表打到2V档,差动放大增益最大。试验环节:(1)理解所需单元、部件在试验仪上的所在位置,观测梁上的应变片,应变片为棕色衬底箔式构造小方薄片。上下二片梁的外表面各贴二片受力应变片。(2)将差动放大器调零:用连线将差动放大器的正(+)、负(-)、地短接。将差动放大器的输出端与F/V表的输入插口Vi相连;启动主、副电源;调整差动放大器的增益到最大位置,然后调整差动放大器的调零旋钮使F/V表显示为零,关闭主、副电源。(3)根据图1接线R1、R2、R3为电桥单元的固定电阻。R4为应变片;将稳压电源的切换开关置±4V档,F/V表置20V档。启动主、副电源,调整电桥平衡网络中的W1,使F/V表显示为零,等待数分钟后将F/V表置2V档,再调电桥W1(慢慢地调),使F/V表显示为零。(4)将测微头转动到10㎜刻度附近,安装到双平行梁的右端即自由端(与自由端磁钢吸合),调整测微头支柱的高度(梁的自由端跟随变化)使V/F表显示值最小,再旋动测微头,使V/F表显示为零(细调零),这时的测微头刻度为零位的对应刻度。(5)往下或往上旋动测微头,使梁的自由端产生位移记下V/F表显示的值,每旋动测微头一周即ΔX=0.5㎜,记一种数值填入下表:位移(mm)00.511.522.533.54电压(mV)51.063.375.588.2102.3113.7127.3139.9155.1(6)根据所得成果计算敏捷度ΔS=ΔV/ΔX(式中ΔX为梁的自由端位移变化,ΔV为V/F表显示的电压值的对应变化。敏捷度:ΔV=155.1-51.0=104.1ΔX=4-0=4ΔS=ΔV/ΔX=104.1/4=26.025(7)试验完毕,关闭主、副电源,所有旋钮转到初始位置。注意事项:(1)电桥上端虚线所示的四个电阻实际上并不存在,仅作为一标识,让学生组桥轻易。(2)如指示溢出,合适减小差动放大增益,此时差动放大器不必重调零。(3)做此试验时应将低频振荡器的幅度关至最小,以减小其对直流电桥的影响。试验心得:通过本次的试验,让我们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以及单臂单桥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状况。得知应变片在一定的区间范围内的形变与电压成线性关系,并可以计算出对应电桥的敏捷度,为后来的应用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试验分析:本试验规定直流稳压电源可以做到精确稳定可靠地工作,为电桥、运放以及电压表提供稳定的电压,最大程度地减少了由于电压不稳问题所引起的误差,使试验得到的数据能都尽量的精确客观地反应实际状况;对运放则规定其输入阻抗要高,放大倍数大。使电阻应变片所引起的微弱信号得以有效地放大,从而得到有效的试验数据。运放取电桥两臂中间的电压相对变化值来放大,由此来反应电阻应变片的是阻值变化状况,并在试验一开始可以通过电位器W1来调整电桥的平衡,当把W1的调到使电桥平衡,当试验只用一片电阻应变片构成单臂电桥时,此时运放工作在同向或反向放大的状态,当使用两片电阻应变片时,组建成差动半桥,此时运放工作在差动放大状态,因此它既能作差动放大,又可作同相或反相放大器。试验二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比较一、试验目的:验证单臂、半桥、全桥的性能及互相之间的关系。二、所需单元和部件:直流稳压电源,差动放大器,电桥,V/F,测微头,双平行梁,应变片有关旋钮的初始位置:直流稳压电源打到±2V档,V/F表打到2V档,差动放大器增益打到最大。三、试验环节:1、按试验一措施将差动放大器调零后,关闭主副电源。2、按试验一图接线,图中R4=Rx为工作片,r及W1为电桥平衡网络。3、调整测微头使双平行梁处在水平位置,(目测),将直流稳压电源打倒±4V档,选择合适的放大增益,然后调整电桥平衡电位器W1,使表头显示零,(需预热几分钟表头才能稳定下来)4、转测微头,使梁移动,每隔0.5㎜(旋转一圈)读一种数,将测得数值填入下表,然后关闭主副电源。位移(mm)00.511.522.533.54电压(mV)010.824.134.045.356.468.880.8194.65、保持放大器增益不变,将R3固定电阻换为与R4工作状态相反的另一种应变片,即取二片受力方向不一样的应变片,形成半桥,调整测微头使梁到水平位置(目测),调整电桥W1使V/F表显示为零,反复(4)过程同样测得读数,填入下表:位移(mm)00.511.522.533.54电压(mV)026.250.373.699.4123.2148.2172.0197.16、保持差动放大器增益不变,将R1,R2两个固定电阻换成另两片受力应变片(即R1换成,R2换成,)组桥时只要掌握对臂应变片的受力方向相似,邻臂应变片的受力方向相反即可,否则互相抵消没有输出,接成一种直流全桥,调整测微头,使梁到水平位置。调整电桥W1同样使V/F表显示为零。反复(4)过程将读出的数据记入下表:位移(mm)00.511.522.533.54电压(mV)58.3100.8142.2183.7224.1263.2300.4345.0381.2单臂:ΔV=94.6-0=94.6ΔX=4-0=4ΔS=ΔV/ΔX=94.6/4=23.65半桥:ΔV=197.1–0=197.1ΔX=4-0=4ΔS=ΔV/ΔX=197.1/4=49.275全桥:ΔV=381.2-58.3=322.9ΔX=4-0=4ΔS=ΔV/ΔX=322.9/4=80.725四、注意事项:1、在更换应变片时应将电源关闭2、在试验过程中如有发现电压表发生过载,应将电压量程扩大3、在本试验中只能将放大器接成差动形式,否则系统不能正常工作4、直流稳压电源打在±4V,不能打的过大,以免损坏应变片或导致严重自热效应5、接全桥时请注意区别各片子的工作状态方向五.实验心得:通过本次的试验,让我们理解不一样电桥的特性和实现措施,以及理解单臂电桥特性、差动半桥特性和差动全桥特性和他们各自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状况。得知单臂电桥的敏捷度最低,差动半桥的敏捷度是单臂电桥的2倍和差动全桥的敏捷度为单臂电桥的4倍;后来的应用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试验三差动变压器(互感式)的性能一、试验目的:理解差动变压器原理及工作状况二、所需单元及部件:音频振荡器,测微头,双线示波器,差动变压器,振动平台有关旋钮初始位置:音频振荡器调至4KHZ左右,双线示波器第一通道敏捷度500mv/div,第二通道敏捷度10mv/div,触发选择打到第一通道,主副电源关闭三、试验环节:1、根据图接线,将差动变压器(2组Lo的同名端相连),音频振荡器(必须在LV端接出),双线示波器连接起来,构成一种测量电路,启动主副电源,将示波器探头分别接至差动变压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音频振荡器幅度旋钮,使音频LV信号输入到Li的电压Vp-p为2V2、转动测微头使测微头与振动平台吸合,再向上转动测微头,使振动平台刚好吸合3、往下转动测微头,使振动平台产生位移,每位移0.5㎜,用示波器读出差动变压器输出端的峰峰值填入下表,根据所得数据计算敏捷度SoS=△V/△X(式中△V为电压变化,△X为对应振动平台的位移变化),作出V-X关系曲线。位移(mm)00.511.522.533.54电压(mV)2510231020701790151012701000760480位移(mm)4.555.566.577.588.5电压(mV)320560720112013601600184020702310四、思索:根据试验成果,指出线性范围线性范围:320-2500mV五、注意事项:(1)差动变压器与示波器的连线应尽量短些,以免引入干扰(2)差动变压器的两次次级线圈必须接成差动形式(即同名端相连,这可通过信号相位有否变化来判断)六.试验分析:由于差动变压器制作上的不对称以及铁心位置等等原因,存在零点残存电动势,使得传感器的输出特性在零点附近不敏捷,给测量带来了误差。差动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类似一般电源变压器的作用原理,差动变压器在使用时采用了两个二次绕组反向串接,以差动方式输出,当衔铁处在中间位置时,两个二次绕组互感相似,因而由一次侧鼓励引起的感应电动势相似,由于两个二次绕组反向串接,因此差动输出电动势为零。试验五差动变面积式电容传感的静态特性1、试验目的理解差动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的原理及其特性。2、试验措施在CSY-998传感器试验仪上设计差动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3、试验仪器CSY-998传感器试验仪4、试验操作措施所需单元及部件:电容传感器、电压放大器、低通滤波器、F/V表、激振器、示波器有关旋钮的初始位置:差动放大器增益旋钮置于中间,F/V表置于V表2V档,试验环节:(1)按图接线。(2)F/V表打到20V,调整测微头,使输出为零。(3)转动测微头,每次0.5mm,记下此时测微头的读数及电压表的读数,直至电容动片与上(或下)静片复盖面积最大为止。位移(mm)00.250.50.7511.251.51.752电压(mV)010702160323042705320633074108420退回测微头至初始位置。并开始以相反方向旋动。同上法,记下X(mm)及V(mv)值。位移(mm)00.250.50.7511.251.51.752电压(mV)0-890-1960-3030-4180-5260-6320-7420-8630(4)计算系统敏捷度S。S=ΔV/ΔX(式中ΔV为电压变化,ΔX为对应的梁端位移变化),并作出V-X关系曲线。S1:ΔV=8420ΔX=2S1=ΔV/ΔX=8420/2=4210S2:ΔV=-8630ΔX=2S2=ΔV/ΔX=-8630/2=-4315V-X关系曲线S1:V-X关系曲线S2:试验结论:试验中可以发现当差动电容的动片位置上下移动时,与两组静片之间的重叠面积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极间电容发生变化使电路输出变化,实现传感功能,通过试验加深了对差动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的理解.工程部维修工的岗位职责1、严格遵守企业员工守则和各项规章制度,服从领班安排,除完毕平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