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h1n1流感中医辨证病机特点分析_第1页
甲型h1n1流感中医辨证病机特点分析_第2页
甲型h1n1流感中医辨证病机特点分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甲型h1n1流感中医辨证病机特点分析

盔甲s11的流畅感是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盔甲c11。为进一步探讨甲型H1N1流感中医辨证规律及病机特点,收集2010—2012年甲流流行期间病例284例,采用证素辨证的方法对症状、体征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数据1.1型钢s11感染病例收集2010年10—11月、2011年11—12月、2012年1—2月流感多发季节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市第六医院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病例284例(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136例、北京市第六医院148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2.34岁,平均发病时间26.31h。1.2诊断标准所有患者根据《甲型H1N1流感治疗方案(2010年版)》标准诊断。1.3标准物质的包含(1)年龄18~70岁;(2)发病时间(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5℃伴咽痛、咳嗽症状)≤72h。1.4并发症的病因(1)年龄<18岁或>70岁;(2)妊娠妇女;(3)胸部影像学(胸片或CT)证实支气管炎、肺炎、胸腔积液、间质性肺病;(4)有严重的疾病基础: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严重肝功能不全、严重肾功能不全、慢性充血性心衰;(5)免疫缺陷患者,如恶性肿瘤、器官移植和艾滋病(AIDS)或近3月内服用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6)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2学习方法2.1临床资料记录运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记录患者就诊时的临床资料,采用自拟《“流感”(时行感冒)发病关键病机研究临床观察表》记录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症状及体征等。2.2阈值:不同权值下各证素的权重对每个患者相关临床资料根据提示的证素分别进行加权求和,对证素做出判断。证素的诊断标准以20作为通用阈值,即各症状对各证素的贡献度之和达到或超过20时,即可诊为这些证素;并根据权值之和区分证素的轻重,即总权值<14,该证素不能成立;总权值在14~20该证素属一级,较轻;总权值在21~30该证素属二级,明显;总权值在21~30该证素属三级,严重。对权值>20的证素有机组合,得出证名。2.3数据库的建立及统计分析采用MicrosoftOfficeExcel2003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3结果3.1综合征分布284例病例证素分布情况见表1。3.2冷和热物质的分布284例病例寒、热证素程度分布见表2。3.32风袭表证根据证素组成,甲流的证型为:风热犯表(卫分证或卫气同病)170例(59.85%)、风寒束表证55例(19.32%)、湿热犯表证27例(9.47%)、表寒肺热证18例(6.44%)、风袭表疏证10例(3.41%)、卫表不固证4例(1.52%)。4病证素:外风甲型H1N1流感(甲流)2009年3月在墨西哥爆发,历经4月余蔓延至全球130多个国家,可谓传染性极强,且患者症状类似。《素问·刺法论》言:“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故甲流应属中医学“疫毒”范畴。“证素辨证”是在认识中医学各辨证体系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是一个清晰化的辨证体系,也是奠定中医学研究规范化、客观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基础,有利于推进中医学的发展。从“证素辨证”的角度对甲型H1N1流感(甲流)的辨证及病机进行研究,以进一步认识甲流的辨证规律及病机特点。本研究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参照文献对甲流患者进行证素分析。通过分析认为,甲型H1N1流感的病位证素主要有表、肺。其病性证素包括:(1)外风:甲型H1N1流感的病性证素有外风、热、寒、湿、痰、气虚等。85.21%的病例外风证素成立。风为百病之长,风邪是六淫致病的主要因素。寒、热、湿等邪气多依附于风邪侵犯肌体,所以在外邪所致疾病中,风邪常为其先导。(2)热邪:热在病例中分布较广,且症状相对较重。“热”无论是分布还是权值的级别均多于或重于寒。甲流为疫毒之邪致病,传变迅速,首先寒邪可入里化热,使得表寒不明显;其次,热不是秋冬季节气候特点,故推断为病毒本身特点;再次,发病人群多为青壮年,为阳热之体,与寒邪相和,症状加重。(3)寒邪:大部分患者寒与热的证素积分均成立,但是不可否认,寒的证素仍然是存在的。据统计,三次甲流蔓延尤以立冬前后为最重,且气候寒冷地区远比气候温和地区严重。结合气候分析,本病例收集的时间集中在当年10月至次年2月,即秋、冬季节,也是甲流流行的季节。秋季为“燥”主气,但“燥为寒之次”,为寒之初始,故仍为寒;冬季寒主气,人体易感寒邪,故寒这一证素考虑为时令特点。(4)湿或痰:痰或湿的证素积分分布广,而且“明显”“严重”分别占41.55%、19.37%,可见甲流湿邪较重,由此得知,疫毒袭表易夹湿邪。北方秋冬季节干燥,可推出湿邪非来自气候。但“痰”“湿”源于人体还是病毒本身特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5)气虚:仅33.45%的患者气虚的证素成立,其中证素积分属“轻”者占20.77%。可见气虚的证素在甲流患者中不是很明显。而《灵枢·百病始生篇》云:“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猝然逢疾风暴雨不病者,盖无虚……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结合患者年龄特点可以理解气虚较轻且分布少的原因。本研究中,甲型H1N1流感患者多为青壮年,“筋骨强劲,肌骨隆盛”,故气虚表现不甚明显。将每个患者的证素有机组合,形成证名。重复结合患者证素分析,大部分风热犯表证、风寒束表证夹有痰或湿的证素,少数患者兼有气虚;一部分患者呈现湿热蕴结肌表的症状,但湿、热是否是直中肌表,还是热邪犯表与宿主体内的湿邪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