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作业专题9第27讲“自由放任”的美国与罗斯福新政_第1页
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作业专题9第27讲“自由放任”的美国与罗斯福新政_第2页
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作业专题9第27讲“自由放任”的美国与罗斯福新政_第3页
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作业专题9第27讲“自由放任”的美国与罗斯福新政_第4页
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作业专题9第27讲“自由放任”的美国与罗斯福新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1.(2020·百校联盟)美国联邦商务委员会1926年关于国家财富及收入的报告显示,国内占人口总数1%的最大资本家占有财富的59%,占人口总数12%的小资本家占有财富达3%,而占人口总数87%的广大人口(包括产业工人、小农、小店主)仅占有8%的财富。这一现象反映了()A.生产结构出现严重失衡 B.人们生活水平急剧下滑C.生产和消费间矛盾激化 D.经济运行风险不断增加解析:根据美国联邦商务委员会1926年关于国家财富及收入的报告可知,当时少数的资产阶级占有大量的社会财富,而广大产业工人、小农、小店主收入微薄,这种悬殊的贫富差距会限制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生产的相对过剩,引发经济危机,故选D项。答案:D2.(2021·华大新高考联盟)努力工作、个人奋斗、节制物欲、反对浪费的清教传统对美国民众的价值观影响深远,但在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投机活动受到推崇、享乐之风盛行、精神文化浮浅粗鄙的趋势。这种价值观念()A.反映出人们对经济“繁荣”缺乏理性认识B.客观反映了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C.说明凯恩斯主义已被社会大众普遍接受D.反映了民众寻求慰藉及时行乐的心理解析:材料“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正处于经济虚假繁荣时期,因经济存在虚假繁荣,因而股票价格飞涨,投机活动受到推崇,这是因为人们没有认识到当时的经济繁荣是虚假的,故选A项。答案:A3.(2020·河北张家口一模)193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估计,自1929年以来,新增借书人大约在200万到300万之间,而总的图书流通增长了将近50%。有顾客说:“图书馆简直是天堂,不仅可以休憩打盹,还可以用知识填补焦虑。”这反映了当时()A.社会休闲方式多样化B.阅读是缓解经济危机的手段C.民众寻求慰藉的心态D.读书改变命运成为社会共识解析:据材料“图书馆简直是天堂—不仅可以休憩打盹,还可以用知识填补焦虑”,可知经济危机期间很多人通过阅读缓解自己的焦虑,故选C项;材料只是提到阅读,并没有提到其他社会休闲方式,排除A项;阅读只能缓解人的焦虑,不能缓解经济危机,排除B项;读书改变命运成为社会共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答案:C4.(2020·四川德阳三模)1932年,美国法西斯协会、黑衣社、银衣社、白衣社、褐衣社、民兵团、美国民族主义党、美国自由同盟、全国社会主义同盟、三K党等法西斯组织和右翼团体十分活跃。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德、意法西斯的影响B.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C.三权体制受到冲击D.新政维护了工农利益解析:1929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美国经济,加深了社会危机,因此法西斯组织和右翼团体十分活跃,故选B项;经济决定政治,德、意法西斯的影响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体制,排除C项;罗斯福新政1933年开始实施,排除D项。答案:B5.胡佛总统多次强调应由私人慈善机构解决失业救济问题,为此他批准了“邻居互助计划”。1931年12月8日,胡佛在第三个年度国情咨文中说:“应该最少最少地介入……即使介入也是暂时的和迫不得已的。”这一观点体现的原则是()A.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B.竞争和经营的自由化C.重商主义和殖民主义D.无政府主义的方法论解析:天赋人权、主权在民是启蒙运动倡导的原则,故A项错误;由材料“应该最少最少地介入……即使介入也是暂时的和迫不得已的”可知胡佛倡导自由竞争,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自由主义而非重商主义,故C项错误;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错误。答案:B6.(2021·福建莆田质量检测)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一幅漫画《这只蓝鹰如此翻飞?》。该漫画表明罗斯福新政()A.扭转了经济危机 B.遏制法西斯势力C.遭到反对与不满 D.开创经济新模式解析:据图蓝鹰翻飞姿势可以看出部分人将罗斯福新政比作法西斯专制,可见其不满罗斯福新政时期国家干预经济模式的不满,故选C项;罗斯福新政扭转了经济危机,但材料体现的是有些人对罗斯福新政的态度而不是作用,排除A项;罗斯福新政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但材料体现的是一些人的态度而不是新政的影响,排除B项;罗斯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但漫画只能看出部分人对新政的不满而不是赞美,排除D项。答案:C7.《美国史》:“另一个棉花丰收的前景迫使AAA(农业调整署)发起一次把庄稼犁入土中的计划。农业部长亨利·A·华莱士悲叹道:摧毁一片正在生长的庄稼是一次‘对我们的文明令人震惊的注解’‘我只能默许其为一次对旧时失误产量垃圾的清扫’。”农业调整署的“计划”意图是()A.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B.通过减耕增产调控市场C.行政干预调整劳资关系D.增加就业稳定社会秩序解析: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为摆脱危机,政府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调控市场,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以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农产品过剩,与材料中“AAA(农业调整署)发起一次把庄稼犁入土中的计划”“为一次对旧时失误产量垃圾的清扫”相符,故选A项;减耕增产,与材料中“把庄稼犁入土中”不符,排除B项;材料内容是对“农业调整”,材料未涉及劳资关系,排除C项;材料内容是对“农业调整”,材料未涉及增加就业,排除D项。答案:A8.(2020·广东汕头高考三轮冲刺试题)1935—1936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连续宣布《国家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煤炭矿工工资和工时法》《纽约州妇女最低工资法》等法律违宪;对此,罗斯福抱怨说:“美国的三权分立政体,好比三匹马拉动的一辆马车……现如今,其中的两匹马在协力前行,但第三匹马却拒绝跟进!”据此可知()A.罗斯福企图扩大政府行政职权B.美国社会对工人运动严重恐慌C.经济危机迟迟得不到有效遏制D.三权分立原则面临着制度危机解析:根据材料“现如今,其中的两匹马在协力前行,但第三匹马却拒绝跟进”并结合所学知识,罗斯福为应对危机,颁布一系列法律,而这些法律都是要求加强政府干预经济的职能,也就能扩大政府职权,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围绕新政措施,总统和联邦最高法院进行博弈,不涉及美国社会对工人运动严重恐慌,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罗斯福有效应对了经济危机,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围绕新政措施,总统和联邦最高法院进行博弈,但这种博弈始终没有突破三权分立体制,排除D项。答案:A9.(2020·湖南怀化一模)从1935年开始,美国联邦法院先后宣判多部新政法律违宪,但在1937年后联邦法院判决支持了国会的每一项经济立法。联邦法院态度的转变表明美国()A.制衡机制已经失灵 B.总统能够左右立法C.新政成为社会共识 D.逐步走出经济危机解析:题干提及美国联邦法院和国会、总统一起在1937年后都转而支持新政,说明新政已成为社会共识,故选C项;美国的三权分立原则在新政期间仍然有效,排除A项;立法权属于国会,与行政权独立制衡,排除B项;美国走出经济危机是在1940年后,排除D项。答案:C10.(2020·吉林三模)1933年,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上,把传统的信教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和集会结社自由改为新的“四大自由”——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这表明罗斯福()A.主张社会财富应当平等分配B.意图限制公民的政治权利C.否定了传统的自由主义思想D.关注到社会弱势群体的诉求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罗斯福对传统的“四大自由”有所调整,突出了“免于匮乏”“免于恐惧”这两个自由,反映在应对经济危机方面,罗斯福关注到了社会弱势群体特别是贫民的诉求,故选D项;罗斯福新政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并非“平等分配”,排除A项;根据材料“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可知罗斯福注重维护公民的政治权利,排除B项;罗斯福实质是对传统的自由主义进行调整,并非“否定”,排除C项。答案:D11.(2020·福建龙岩二模)下表为1933—1939年美国参加罢工的工人人数及其所占全国工人总数比重的统计表。对表中变化趋势解读正确的是,美国()年份1933193419351936193719381939人数(万)11714711218868117比重(%)A.国家干预经济取得成效 B.阶级矛盾十分尖锐C.民主政治制度日臻完善 D.贫富差距逐步扩大解析:材料中可见罗斯福新政开始后美国罢工工人人数整体呈降低趋势,可知罗斯福新政取得了一定成效,故选A项;材料中可见罢工情况整体有所缓解,可知阶级矛盾也在趋向缓解而非十分尖锐,排除B项;材料中并不涉及民主制度的相关情况,且工人罢工多数是因为经济诉求,排除C项;如果贫富差距逐渐扩大,则罢工人数及比例会整体上升,而材料中显示的罢工情况整体减少,排除D项。答案:A12.(2020·天一大联考高三全真模拟)“在‘新政’期间,国家不再干预劳资纠纷,而是以‘总资本家’的身份,在激进劳工运动的配合下,迫使垄断资产阶级承认劳工组织工会、进行集体谈判的权利,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劳工处境。”美国政府的根本目的是()A.摆脱经济大危机的困境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挽救垄断资本主义制度D.缓和资本主义劳工矛盾解析:材料美国政府改善劳工的处境,根本目的是维护资本家的利益,挽救垄断资本主义制度,故选C项;摆脱经济大危机的困境是其直接目的,排除A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为了达到根本目的而采取的手段,排除B项;缓和资本主义劳工矛盾是其直接目的,排除D项。答案:C二、非选择题1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胡佛反危机措施的核心是倡导地方和民间团体推行“自愿联合政策”。为此,他批准了“邻居互助计划”,通过法令倡导轮流工作法,前者要求就业者或半就业者帮助四邻中的生活困难者,后者强迫公务员每年实行为时1个月的无薪休假,以扩大就业面。——王斯德《世界现代史》材料二我们现在的任务不是探测或开发自然资源,或者去生产更多的商品,而是更冷静、更平稳地管理好已有的资源和工厂,为我们的剩余产品重新开辟海外市场,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更公平地分配产品和财富,使现存的经济组织服务于人民。——《罗斯福选集》材料三他(罗斯福)所开创的复原、救济和改革立法等等统称为新政……所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制造购买力和刺激工业活动,从而使病入膏肓的资本主义制度重新站稳脚跟。其中主要的新鲜举措是政府掏钱,或曰“赤字财政”……为了工业生产的“往水泵里先行注水”的这一准备工作,新政政府着手搞一个庞大的借债和开支方案。——[美]R·R·帕尔默《世界现代史》(1)根据材料一,归纳胡佛政府应对危机的手段,分析“自愿联合政策”的实质。解析:第(1)题,第一小问手段依据材料一“倡导地方和民间团体推行‘自愿联合政策’”归纳得出。第二小问实质依据材料一“倡导地方和民间团体推行”“自愿联合”“通过法令倡导”等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得出。答案:(1)手段:地方政府具体干预;民间互助合作。实质:反对联邦政府直接干预,仍是自由放任政策。(2)材料二表明罗斯福认为美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政府“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的主要措施。解析:第(2)题,第一小问由材料二“为我们的剩余产品重新开辟海外市场……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可得出产品剩余;由材料二“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可得出消费不足;由材料二“更公平地分配产品和财富”可得出社会分配不均。第二小问措施依据材料二,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分别指出其在工业、农业和社会就业保障等方面的措施即可。答案:(2)问题:产品剩余,消费不足;社会“分配不均”。措施: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调整企业生产;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3)材料三中作者为何将罗斯福的经济政策称为“新鲜举措”?“往水泵里先行注水”主要体现了新政中的哪一个方面的内容?解析:第(3)题,第一小问“新鲜举措”,依据材料三“其中主要的新鲜举措是政府掏钱,或曰‘赤字财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得知,所谓“新鲜举措”实际上是指罗斯福新政改变了之前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开创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第二小问“内容”,依据材料三“新政政府着手搞一个庞大的借债和开支方案”并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分析得知,“往水泵里先行注水”指的是罗斯福政府授权联邦银行增发货币以解决货币短缺的问题。答案:(3)原因:罗斯福新政开创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例,改变了之前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内容:“往水泵里先行注水”指的是罗斯福政府授权联邦银行增发货币以解决货币短缺的问题。(或“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14.(2020·河南六市重点高中3月联合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罗斯福并不比胡佛更懂得宏观经济学的奥妙,更不能未卜先知,他和胡佛一样都信奉“自由经济”,而不像一些人所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凯恩斯主义者。罗斯福比胡佛优秀的地方主要在于不是抱着自由主义的教条不放,而是千方百计去减轻灾难,顺时而变。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做点什么总比什么都不做好”。——摘编自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罗斯福新政评价及启示》评析材料中的观点,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解析:首先通过阅读材料,获取材料中的观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观点进行评析,最后升华结论。解答本题,据材料“罗斯福并不比胡佛更懂得宏观经济学的奥妙,更不能未卜先知,他和胡佛一样都信奉‘自由经济’,而不像一些人所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凯恩斯主义者”得出观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