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乡旅游小镇(近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1页
九乡旅游小镇(近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2页
九乡旅游小镇(近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3页
九乡旅游小镇(近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4页
九乡旅游小镇(近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期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结果,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表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表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社会环境简况 23表三、环境质量状况 30表四、评价适用标准 40表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43表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62表七、环境影响分析 64表八、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97表九、结论与建议 98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基础信息表;图1-1:九乡旅游小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图;图1-2:九乡旅游小镇总体规划功能分区图;图1-3:项目地理位置图;图1-12:九乡旅游小镇规划区污水管网布置图;图1-14:项目区总平面布置图;图1-15:项目游客集散区及景区办公区分项布置图;图2-2:项目区水系图;图2-3:项目与九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置关系图;图2-4:项目与九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叠虹桥、三脚洞景区位置关系图;图2-5:项目与九乡峡谷洞穴国家地质公园位置关系图;图3-1:项目现状监测布点图;图3-2:项目区植被现状分布图;图3-3:项目周边保护目标分布图;图7-1:项目区域地质图;图7-2:叠虹桥、三角洞景区建设用地分布图;图7-3:项目施工期水保措施布置图;附件1:项目委托书;附件2:昆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宜良九乡旅游小镇的立项批复(昆发改规划【2018】102号附件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叠虹桥、三脚洞详细规划的复函(建城函【2018】63号附件4:昆国土资关于九乡旅游小镇土地规划情况的审查意见;附件5:昆明市规划局关于对“九乡旅游小镇发展总体规划”的意见;附件6:昆明市林业局关于对“九乡旅游小镇发展总体规划”的情况说明;附件7:昆明市环保局关于对“九乡旅游小镇发展总体规划”的审查意见;附件8:昆明市园林绿化局关于“九乡旅游小镇”是否符合红线管控的意见;附件9:市文体局关于九乡旅游小镇项目规划和建设符合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证明;附件10:九乡集镇污水处理厂环评批复;附件11:关于九乡集镇污水处理厂相关情况的说明;附件12:水土保持方案批复;附件13:宜良县规划局关于九乡旅游小镇项目初步选址意见;附件14:宜良县林业局关于九乡旅游小镇项目选址意见;附件15:九乡风景名胜区管理局选址意见;附件16:宜良县农业局选址意见;附件17:宜良县水务局选址意见;附件18:宜良县人民政府关于九乡旅游小镇总体规化的批复;附件19:宜良县人民政府关于九乡旅游小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附件20:全本信息公示截图;附件21:噪声现状监测报告;附件22:大气环境现状监测报告;附件23:环评工作进度及内部审核单;附件24:技术评估会议纪要;附件25:修改清单;1表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保投资/2016年10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等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特色小镇建设的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美丽浓厚的人文底蕴、完善的服务设施、优美的生和服务链于一体,产业、城镇、人口、文化等功能2性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统领我省发展全局的高度作在上述政策引导下,宜良世博九乡旅游有限责平、全国一流、全省一流特色小镇创建名单,九乡旅游小镇成功入选,是云南省80个全省组成部分(一镇为九乡旅游小镇,两带为麦田为叠虹桥景区、三脚洞景区、马蹄河景区、柴石滩景区也是服务于九乡各景区之间的游客集散中心;同时自身也是九乡旅游区的主要色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以文化旅游产旅游小镇总体规划范围东至大围山,南至小马表1.2-1:九乡旅游小镇规划建设用地统计一览表序号用地名称用地代号面积(公顷)比例(%)备注(亩)1居住用地R32.86492.90一类居住用地R17.883.32118.20二类居住用地R224.98374.702公共设施用地C60.8225.66912.30行政管理用地C16.34225.60教育机构用地C25.782.4486.70文体科技用地C37.483.16112.20医疗保健用地C40.630.279.45商业金融用地C531.13466.95集贸市场用地C60.760.323生产设施用地M0.780.33农业服务设施用地M40.780.335对外交通用地T2.5938.85公路交通用地T0其他交通用地T22.350.9935.2536道路广场用地S50.3621.24755.40道路用地30.00450.00广场用地20.368.59305.407工程设施用地U0.56公用工程用地U10.51环卫设施用地U20.058绿地G54.0822.81811.20公共绿地G153.7022.65805.50防护绿地G20.380.165.709预留发展用地YL34.24513.60建设用地/235.05100.003555.90其他用地E152.45——2286.75水域E1——170.10农林用地E2——2116.65规划总用地——389.51——5842.65注:本次规划总用地面积389.51hm2,其中建设用地总面积235.06hm2。区以办公、文化娱乐、商业金融、餐饮、居住为主,进一综合山地公园;景区办公及生活区配套以行政区职工中心;行政中心区利用宜九公路西部的行政配套中心;回迁安置区以易地搬迁及精准农民保障用地;旅游发展区结合旅游小镇开发建设,发展形成旅游特色街区;游客聚散区以建设游客中成九乡旅游区的主要游客集散地及综合旅游服务中心;休闲庄园区结合景区发展及小镇建设,在小镇南部建设以休闲庄园为主的旅游地年至2019年;中期规划为2020年至2025年;远期规划为2026年至2030年。近期规划用地规模为117.86hm2,发展方向:老集镇片区以风貌改造和景观提质为主,旅游新镇片区建473.73hm2,发展方向:进一步完善老镇区基础设施、居住配套,另外结合旅路西侧布置商业、办公及旅游发展用地。远期用地规模控制在197.92hm2,发展方向:结合旅游小镇未来发展,加强山体、林地、水域等环境的人次约为0.77万人/d;中期(2025年)游客人次约为1.23万人/d;远期(2030年)游客人园规划(2012-2030年)》等规划;建设单位目前已完成《宜良县九乡旅游小镇总体规划评价项目(即九乡旅游小镇近期工程)属于近散区主要包括游客中心、商业街、游客中心南段停车站只建设站点,不包含索道线路、设施的建设评价。)、博物馆北停车场、星级酒店、预留包括办公楼、食堂、倒班宿舍、职工住宅区及相关配套设施等。项目工程总投资199923万万人/d。该项目建成后拟引进商业经营内容则不在本次评价范围内,入驻时须另行办理环保手续;其次该项目预留用地暂未明确建设内容,后期建设5名录中的“120旅游开发”,但不涉及缆车、索道建设(仅建设索道站点报告表。接受委托后,我公司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建设地点:该项目位于昆明市宜良县九乡老集镇区南端评价项目属于已完成详细规划的游客集散区、景区办公生活区用地区块。项目总用地面积游客中心南段停车场、博物馆、索道换乘站、博物馆表1.4-1:项目主要工程内容一览表基本情况及规模基本情况及规模1栋2F独立建筑(地上2层地下一层建筑高度22.5m,占地面积36979.63m2,总建筑面积22382m2。游客中心建设内容包括球幕影游客中心院、餐厅、办公室、纪念品销售区、导游服务台、卫生间、配套服务用房、设备用房及地下车库等。设计接纳游客数为0.77万人次/d。商业街占地面积107342.05m2,总建筑面积63936.47m2。商业街区游客集散区主体工程建设内容商业街项目6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客栈群、阿路龙索道站(不包含索道设施建设)、火车北站、快捷酒店、商业零售区、米轨小火车维修库房(米轨小火车的日常保养及维修,不涉及喷漆等工序)。游客中心南段停车场占地面积70884.98m2,建筑面积44300m2。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机动车库(小车位1200个,大车位62个)及设备用房。索道换乘站1栋3层建筑(H=19m占地面积19910.66m2,总建筑面积11465.78m2。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控制室、设备间、办公室、管理室、票务室、候车大厅、进出站口、卫生间等,主要为景区内观光米轨火车、索道及人行步道系统提供综合换乘。博物馆1栋单层建筑(H=20m博物馆占地面积24564.17m2,总建筑面11776m2。共设置一个展馆,以奇石展览为主。博物馆北停车场占地面积27437.43m2,总建筑面积32327.27m2。设计停车位1115个,其中地上停车位48个,均为大巴停车位;地下停车位1067个。星级酒店占地面积39315.31m2,总建筑面积40000m2。建设内容包括星级酒店1栋、度假洋房12栋及地下车库等(含餐饮服务)。预留用地预留用地主要包括两个占地区块,分别为JX17-13、JX17-10,总占地面积约60130m2。预留用地暂未明确设计内容,后期建设前须另行办理环保手续。景区办公生活区景区办公区位于游客集散区北侧,占地面积37973.17m2,总建筑面积31325.71m2。主要建设内容为商务酒店、办公楼、倒班楼、职工食堂及辅助设施等。职工住宅区占地面积30691.53m2,总建筑面积43019.1m2。建设职工住宅楼12栋,设计总户数420户,服务人口1470人。配套工程游客集散区道路项目区共设置1条宽6-7m支路、1条宽3-5m步行道,道路占地0.777hm2。米轨小火车米轨小火车占地面积1.991hm2,轨道长度2730m,座位数120个,设计速度10km/h。水体景观总占地面积4.52hm2,设计深度1.5m,日常平均水深1.0m。公共厕所项目区共设置公共厕所9个,其中游客集散区设置8个;景区办公7生活区1个。公用工程给水生活用水由九乡集镇政管网引入,主要由两个自来水厂供给,近期由九乡集镇自来水厂供;远期通过新建的牛角尖山自来水厂供给。项目绿化用水主要采用九乡集镇污水处理厂中水,不足部分采用自来水;景观用水采用自来水补充。排水项目采取雨污分流制,雨水经雨水管网收集后排至地表水体;项目污水通过隔油池及化粪池进行预处理;最终通过管网收集后依托九乡集镇污水处理厂处理。消防工程中设置有室内消火栓系统、室外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及灭火器设施等。供配电由九乡变电站引入10kV高压电源进行供电,可满足一、二级负荷供电要求;其次设施备用柴油发电机房。环保工程化粪池化粪池总容积为550m³,化粪池具体布置位置及数量待下一步设计确认,均设置于各个建筑区附近绿化带内。危废暂存间布置于米轨小火车修车库,危废暂存间占地面积5m2,并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修改单要求。。隔油池根据项目施工设计方案,项目共设餐饮服务5处,分别为游客中心、星级酒店区、商业街区、商务酒店及景区办公区食堂。隔油池个数按5个设置,其总容积应不小于50m³,满足污水1h水力停留时间要求。雨污管网雨污分流,雨水经雨水管外排周围水体;餐饮废水通过隔油池处理后与其他生活污水一并进入化粪池处理,最终进入九乡集镇污水处理厂处理。汽车尾气设置机械排风系统,排口设置于绿化带内。绿化项目绿化面积为486220m2,绿地率达48.85%。垃圾收集项目区内共设置4个垃圾集中收集点,采用加盖垃圾收集桶收集项目内产生的生活垃圾。油烟废气游客中心、景区办公生活区、星级酒店、商务酒店处餐饮废气分别设置油烟净化器处理,油烟废气通过专用烟道引至屋顶1.5m高排放。商业街区餐饮服务点需预设专用烟道,餐饮废气由相关经营单位自行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处理。依托九乡集镇污水处理厂及收集管网九乡集镇污水处理厂位于九乡旅游小镇规划区西南角的龙河山庄以8工程远期新增处理规模至1500m3/d。建设内容包括球幕影院、餐厅、办公室、纪品销售区、导游服务台、办公配套用房等功外露台及配套办公设备用房等,出屋面层局表1.4-2:游客中心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总用地面积m236979.63/2总建筑面积m222382/2.1地上建筑面积m215827地上两层2.2地下建筑面积m26555地下一层3机动车停车位辆67/小客车车位辆64均为地下停车位3.2货车停车位辆34建筑密度%22.72/5容积率/0.61/9栈群、阿路龙索道站、火车北站、快捷酒店、商业零售区22222222快捷酒店位于火车北站东侧,总建筑面积4987.61m2,按地上四层建筑设计,共有客房商业零售区位于客栈群西侧,总建筑面积为8762.61m2,按地上三层设计。共设置5栋产零售、手工艺品、民俗礼品、民族服饰、花卉售卖等旅表1.4-3:商业街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总用地面积m2107342.05/2总建筑面积m263936.47/2.1客栈群m211502.6共11栋,均为1-2层建筑。2.2阿路龙索道站m24407.98三层设计,其中一二层为商业,三层为索道站。2.3火车北站m233375.67按地上三层,地下两层设计。2.4快捷酒店m24987.61按地上四层建筑设计。2.5商业零售区m28762.61按地上三层设计,共设置5栋商业建筑。2.6修车库m2900地上单层建筑3地下停车位辆660辆/4建筑密度%/5容积率/0.33/6建筑高度m20/7绿地率%25该绿化率为该地块估算最低值米轨火车、索道及人行步道系统的综合换乘。共卫生间及设备用房;二层设置米轨站台、索道上下客区及缆车库房;3层设置候车区及咖表1.4-4:索道换乘站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总用地面积m219910.66/2总建筑面积m211465.78/2.1地上建筑面积m211321.78两层设计,连接叠虹桥景区。2.2地下建筑面积m23建筑密度%27.58/4容积率/0.57/5建筑高度m/6绿地率%25该绿化率为该地块估算最低值表1.4-5:景区办公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总用地面积m237973.17/2总建筑面积m231325.71/2.1倒班宿舍m26729.92地上4层地下1层设计22职工食堂m22848地上2层地下1层设计2.3办公楼m29635地上5层地下1层设计2.4商务酒店m212112.79地上5层地下1层设计3建筑密度%/4停车位个355地上停车场155个,地下停车位200个5容积率/0.7/6绿地率%32/职工住宅楼12栋,设计总户数420户,为景区员工提供福利性住房。住宅户型面积统计见表1.4-6:户型面积统计序号户型编号建筑面积户型描述套数面积总计1A183.31两室两厅一卫988164.862A285.44两室两厅一卫988372.723B三室两厅一卫9811265.94C1三室两厅两卫637451.715C2三室两厅两卫637536.34合计///42042791.53表1.4-7:职工住宅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总用地面积m230691.5346亩2总建筑面积m243019.1/2.1地上建筑面积m242902.71其中住宅m242791.53配套设施m2含公厕、值班室2.2地下建筑面积m2含弱点机房、水泵房3建筑占地面积m26135/4绿化面积m2122905容积率/6建筑密度%7绿地率%40.048住宅面积m242791.53其中80m2建筑面积m216537.58115m2建筑面积m211265.998户120m2建筑面积m214988.059总居住人口人总停车位个420均为地上车位表1.4-8:本次评价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总用地面积hm299.5291492.93亩2总建筑面积m2300532.33/2.1其中地上建筑面积m2174115.452.2地下建筑面积m2126416.883绿化面积m24862205建筑密度%6绿地率%48.857总停车位个3819含地上及地下停车位管网对规划区供水;远期通过新建的牛角尖自来水厂共同供水。镇区现状水厂供水规模为2000m³/d,水源取自甸尾河,取水点建有原水提升泵站,通过长约2.5km的DN200原水管道输送至九乡集镇水厂。项目景观用水采用自进入项目区内雨水管网,雨水经雨水管网收集后污水:项目生活污水通过污水管网进行收集,收集后通过网的设计根据消防流量进行校核。沿道路在适当位置布置室外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m,消火栓应靠近交叉路口。道路应便于消防车的停根据九乡旅游小镇总体规划,拟在旅游小镇区域设置3处10\0.4KV变配电所作为小镇主要电源,电源引自九乡现有35KV变电站。根据用电负荷预测值,变配电室变压器选择集管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九乡集镇龙河山庄以南,总处理规模为1500m3/d,以及人工湿地4320m2。分两期实施,近期处理规投运。本次评价项目拟于2018年10月开工建设,于2019年底建成运行,因此,该项目废南地块西侧紧邻宜九公路自北向南依次为预留商业街、客栈群、游客中心、南段停车场、星依次为博物馆北停车场、博物馆、索道换乘站等,观光火车道位于南地块的中间区域,将商环岛,方便游客出行;各个区域根据地形及景设置施工营地,作为部分现场办公及监理需求并可重复使用;建筑材料分类堆放,按照施工措施。由于工程建设所需混凝土、预制构件均合场和构件加工。项目施工人员不在项目区内合法开采手续的料场购买。项目使用商品混凝土,施工场根据项目土石方平衡分析,项目开挖土石方全部回填处置,表土量根据工程进度安排,农林景观覆土采用20时表土堆场位于南地块西北角预留用地区,表1.6-1:表土堆场规划情况表名称地形平均堆高坡比容量(m3)堆存量(m3)松方(m3)①临时表土堆场平地4560040005320②临时表土堆场平地0.214840060007980③临时表土堆场平地4456003250043225④临时表土堆场平地0.174468003400045220⑤临时表土堆场平地0.954380002350031255合计2.6114400100000133000表1.6-2:临时排土场规划情况表名称地形占地(hm2)平均堆高(m)坡比容量(m3)堆存量(m3)松方(m3)①排土场平地0.33900050006650②排土场平地3351002320030856③排土场平地3309002100027930④排土场平地0.463138009400合计2.96888005860077938表1.7-1:项目施工进度表21建设内容基础开挖及回填建筑物上部结构及附属工程施工道路及配套设施施工景观绿化竣工验收该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99.529hm2,占用原拆迁的建筑类型包括框架结构建筑、砖混建筑(1)游客根据《九乡旅游小镇总体规划》中旅游人数预测,项目近期(2019年)游客人次约项目建设完成后,设置管理及服务人员约为150人,均在项目区内食宿;工作制度为表1.10-1:环保投资估算表时期污染控制类型投资内容投资额(万元)施工期废气施工扬尘强化施工管理;洒水抑尘;易撒易漏物质加盖篷运输。20临时挡墙和挡板围护等措施车辆清洗池(2座)0.522废水施工废水设临时沉淀池(15m3)处理后用于施工和降尘5生活污水基坑涌水设临时沉淀池(10m3)处理后用于施工和降尘1地表径流临时排水沟(12.8km)及临时沉砂池(35座)土石方、建筑垃圾土石方设置临时堆场堆存,全部用于场地内回填;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可利用部分,剩余按照建设部门要求清运处理。20生活垃圾袋装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置5施工机械、车辆采用低噪声设备,设置围挡、合理布局、合理安排施工时间.计入主体工程运营期废气餐饮废气设置油烟净化器5套,处理达标后经专用烟道引升至楼顶1.5m高处排放30汽车尾气设置机械排风系统,排口设置于绿化带内。计入主体工程公厕、垃圾收集房异味定期清扫及消毒处理,可有效减少异味的产生。计入主体工程废水生活污水通过隔油池(总容积50m3)及化粪池(总容积550m3)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依托九乡集镇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30中水系统依托九乡集镇污水厂中水系统,回用中水用于项目绿化依托生活、餐饮垃圾分类收集,交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5化粪池污泥交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置5废机油、废电池设置危废暂存间(5m2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0.5设备、交通噪声吸声、消声、围挡、减振、屏蔽及管理措施其他绿化绿化总面积486220m25462.6水保投资包括工程措施及临时措施投资383.38合计5999.98与项目有关的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地及水域,存在的相关污染主要为农业及生活23表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社会环境简况2.1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级城市,离中心城市正处于45分钟经济圈内,交通便捷,四通八达,是昆明通往滇东南的交通要塞和商品聚散地。昆河铁路、南昆铁2.1.2地形、地貌、地质与溶洞相沟通,显示出溶洞分布区内地势上升,河流24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2g,地震动参数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地震基本烈度得稳定水位,稳定混合地下水位埋深在0.3m~16m之间,地下水位高程在1865.63m~期260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5%,年平均日照2177.3小时。全25最大流量320m3/s.,枯水季节流量可达1.23m3/s.,平均年水产量1.165亿m3,流域面积26设施,不得安排旅宿床位;机动车辆等设施不得入内三级保护区是二级保护区外围的一定区域,主要是其地表范围。三级保护区保护面积各项建设与设施,并应与风景环境相协调;限制农耕27该项目位于九乡集镇南侧,根据《九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9-2025年)》2.1.8九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叠虹桥三角洞景区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三级保护区。特级保护区和一级保护区为风景名胜区的“核二级保护区范围划定为三脚洞至大哲村片区,甸尾河二级保护区保持洞穴过程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自然与完整联系和景观视觉范围的自然地质景观游赏无关的建设,限制机动交通工具入内,控制化肥,农28建设规模,引导镇区发展风景区旅游服务相关配套设施,加强对云南九乡峡谷洞穴国家地质公园于2013年正式揭牌开园。根据《云南九乡峡谷洞穴国家地质公园规划(2012-2030)》,九乡国家地质公园经国土资源部批准认定的总面积为状态;不允许观光游客进入,只允许经过批准的科研、管理人员进29具有本地建筑特色,建筑外观尽量使用当地乡该项目位于云南九乡峡谷洞穴国家地质公园外围西侧,距离三级保护区边界月350m。宜良县文物保护单位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口洞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汤池涌金根据《宜良县九乡旅游小镇总体规划(2017-2030)》,九乡旅游小镇规划范围内及外围500m无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普查登记文物,规划符合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相集镇污水处理厂位于九乡旅游小镇规划区西南角的龙河山庄以西的地块,总处理规模为303.1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3.1.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该项目位于宜良县九乡集镇区南端,属于九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范围规划范围。根据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类,项目区属于环境空气功能区中的一类区,执行GB3095-2012(2)监测点位:布设大气监测点位1个,位于项目南侧地块(拟建索道站位置点表3.1-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统计单位:μg/m3监测布点检测项目日均值浓度范围标准值单项指数达标结果项目南侧地块SO250022~0.3达标NO212~150.15~0.187达标PM1027~31500.54~0.62达标根据上表监测结果统计可知,项目所在区大气环境质量中的PM10、SO2、NO2日均浓度值均能够达到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级标准值要求,项目所在区环境空3.1.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项目所在区域主要地表水体为麦田河、柴石滩水库,均属于珠江流域南盘江水系。根入南盘江口)河段主要功能为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功能区划为Ⅳ类水体;柴石滩水库主31要功能为一般鱼类保护、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功能区划为Ⅲ类水体。麦田河及柴石滩水表3.1-2:麦田河2018年第三季度水质监测结果(单位:mg/L,pH无量纲)监测时间监测因子pHCODCr氨氮BOD5总磷石油类溶解氧粪大肠菌群201L6.93202018.88.01L8210200.70.030.01L7.5390标准值(Ⅳ类)6~93060.30.520000达标情况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环境质量标准》中Ⅳ类水质标准要求,地表水环境3.1.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现场调查,本次评价项目占地范围内无地下水饮用水源分布;根据项目地质勘查报告,项目区地下水类型有上层滞水、孔隙型潜水及岩溶裂隙水三类,主要受季节及大气3.1.4声环境质量现状该项目位于昆明市宜良县九乡集镇区南端,按声环境功能分区属2类区,执行32表3.1-3:项目区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单位:dB(A监测时段点位2018.10.82018.10.9昼间夜间昼间夜间项目区东侧(1#)52.545.752.145.3项目区南侧(2#)51.744.851.345.1项目区西侧(3#)45.8项目区北侧(4#)52.645.951.945.3东北侧大围村(5#)54.246.353.846.5西侧九乡派出所(6#)54.847.554.247.0《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60506050达标情况达标达标达标达标根据上表统计结果可知,项目区各声环境监测点均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3.1.5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区土地利用现状根据《九乡旅游小镇总体规划》及现场踏勘,项目区位于九乡风景名胜区叠虹桥、三角洞景区三级保护区范围内,项目原始占地类型为梯坪地、林地、园地、坡耕地、草地、评价区动植物调查方法查和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实地调查。野外调查中注意走访与收集相关资料;并在调拟建项目位于昆明市宜良县九乡,从实地调查的情况看,由于受到人为活动的长期影响,主要是周边农业、旅游业的影响,评价区的植被类型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原生植被大量消失或改变,次生植被及人工植被及耕地大量增加。实地调查表明,目前评价区的自33表3.1-4:评价区植被类型一览表植被属性植被型植被亚型群系暖性针叶林暖温性针叶林云南松林灌丛暖温性灌丛栎类灌丛人工植被人工经济林耕地植被旱地植被评价区的自然植被具有显著的次生性质。评价区范围内涉及的自然植被类型较少,包),评价区中的暖温性针叶林均为云南松林一种类型,面积26.81hm2,占评价区面积的26.93%。评价区的云南松林主要分布于项目区规划的博物馆和绿化区域内,海拔主要树种有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尤加利树EucalyptusrobustaSmith、栓皮栎Quercuscryptomerioides、棠梨树PyruscalleryanaDecne、毛杨梅Myricaesculenta、旱冬瓜Alnus灌木层种类较乔木层多,盖度不等,介于20%~60%。主要种类有丝线吊芙蓉Rhododendronmoulmainense、长尖叶蔷薇Rosalongicuspis、梨叶悬钩子Rubuspirifolius、红毛悬钩子Rubuspinfaensis、三股筋香Linderathomsonii、刺蒴麻Triumfettarhomboidea、荚叶Helwingiajaponica、西南栒子Cotoneasterfranchetii、臭荚蒾Viburnumfoetidum、展毛poliophyllus等。34有野艾蒿Artemisialavandulaefolia、芒萁Dicranopterisdichotoma、具芒碎米莎草Cyperusmicroiria、石松Lycopodiumjaponicum、金发草Pogonatherumpaniceum、小飞蓬Conyzacanadensis、大羽鳞毛蕨Dryopteriswallichiana、粘冠草Myriactiswightii、间型沿阶草Ophiopogonintermedius、两面针Zanthorμlumnitidum灌丛是以灌木型的植物为优势的植被类型。在云南大部分地区,灌丛几乎都是当地森林在遭到长期人为破坏、砍伐、砍柴、耕作、火烧、放牧等干扰之后,群落的高度通常降木树种的幼树,如华南石栎Lithocarpusfenestratus、旱冬瓜Alnusnepalensis、山鸡椒Litseacubeba、椤木石楠Photiniadavidsoniae等。主要灌木种类有丝线吊芙蓉Rhododendronmoulmainense、皱叶酸藤子Embeliagamblei、针齿铁仔Myrsinesemiserrata、毛狗骨柴Diplosporafruticosa、金发草Pogonatherumpaniceum、紫茎泽兰Ageratinaadenophora、阿tsao-ko、大羽鳞毛蕨Dryopterisbusu、两面针Zanthorμlumnitidum(Roxb.)DC.等。评价区的人工经济林主要集中在绿化区域内,其面积约21.5hm2,占评价区面积的35评价区的农田植被主要分布在游客中心、商业街区、及绿化区域,主要种植玉米、苦金发草Pogonatherumpaniceum、紫茎泽兰Ageratinaadenophora、牡蒿Artemisiajaponica调查表明,评价区分布野生维管植物包括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被子植物。根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1999),本评价区未发现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也未发现名木古树。根据《云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1989),本评价区评价区的资源植物种类和数量不是十分丰富,利用程度不一。主要利用类型有以下几虽然评价区药用植物种数较多,却没有特别珍贵的药用种类,均为滇中地区常见种类,整狗牙根Cyrodondactylon、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龙葵Solanumnigrum、灰灰菜Chenopodiumalbum、假酸浆Nicandraphysaloides、独行菜Lepidiumapetalum、苦荬菜Ixerispolycephala、倒提壶Cynoglossumamabile、落葵Basellaalba、曼陀罗Daturastramonium、白酒草Conyzajaponica、马鞭草Verbenaoficinalis、土荆芥Chenopodium蛇莓Duchesneaindica、柳叶菜Epilobiumhirsutum、辣子草Galinsogaparviflora、仙鹤草六棱菊Laggeraalata、画眉草Eragrostispilosa、凤尾蕨Pterisnervosa、牛膝Achyranthesbidentata、水葫芦Eichhorniacrassipes、水蓼Polygonumhydropiper、鸭趾草Commelina36commumis、两面针Zanthorμlumnitidum(Roxb.)DC.等。总体来说,这些药用植物,种类虽多,但是由于数量少,没有资源优势,当地利用并评价区分布的用材树种主要是人工种植的类型,主要有滇朴CeltiskunmingensisC右,较为常见的有刚竹Phyllostachyssulphurea、灰金竹Phyllostachysnigra、桃Amygdaluspersica、无花果Ficuscarica、樱Cerasusserrula、独行菜Lepidiumapetalum、灰灰菜荠菜Capsellabursa-pastoris、酸浆Physalisalkekengi、野葵Malvaverticillata。本区植物资源,多数种类都仅仅是当地老百姓自己偶尔评价区野生绿化及花卉植物种类不多,性状主要包括乔木、灌木、草本,主要有冲天红花檵木Loropetalumchin评价区还有少量种类的野生蜜源植物,如密蒙花Buddlejaoficinalis、槐树Sophora红车轴草Trifoliumpratense、雀稗Paspalumtunbergii、蚊子草Eragrostisminor、狗牙根三、评价区植被及植物资源小结37植物等。药用植物资源所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饲料植物和食用植物。但是,评价区的资源植物种类虽然相对较多,但是资源数量和质量都较差,植物资源没有规模化被开发利用评价区动物资源评价区分布的哺乳动物没有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也没有云南省级保护动物。在评价评价区内留鸟以农耕地和村落栖息的雨燕科、燕科、鹡鸰科、文鸟科和雀科鸟类最常见,以林缘、灌丛、草地、农耕地栖息的雉科、鸠鸽科、鹎科、伯劳科、卷尾科和鶲科鸟orientalis、小白腰雨燕Apusafinis、蓝喉拟啄木鸟Megalaimaasiatica、灰背燕尾Enicuruscanorus、普通夜鹰Caprimulgusindicus、家燕HirundoPassermontanus等。评价区人为活动频繁,生态系统和食物链结构较为单一,不属于这些鸟类的主要活动场所,不是它们的栖息地,也不是它们的繁殖地,仅少数个评价区分布爬行动物没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保护种类。在评价区中各种蛇类主要分布38评价区分布两栖动物均为地栖型或水栖型蛙类,没有树栖类型,没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保护两栖动物在评价区分布。两栖动物主要为蛙类,常见的有华西蟾蜍Bufoandrewsi、华西雨蛙Hylaannectans、滇蛙Ranapleuraden和斑腿泛树蛙Polypedatesleucomystax等。仅在局部人为影响较少的天然林斑块生境中,野生动物的鸟类和哺乳类较多。主要可见小水土流失现状根据项目水土保持方案,项目所在地宜良县属于滇黔桂岩溶石漠化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根据云南省水利厅公告第49号“云南省水利厅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理区。按全国土壤侵蚀类型区划标准,项目区属以水力侵蚀为主的西南土石山区,土壤侵蚀模数容许值为500t/km2·a;项目区原生生态环境现状小节桉树等。项目所在区域人类活动频繁,受到较大程度的人为开发,人类活动影响,评价区域内野生动物种类及种群数量都较少。野生类不多,且种群数量较小。主要以啮齿目、雀形目等较适应人类活人工种植蔬菜及常见绿化树种,生物多样性一项目评价区域位于九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叠虹桥三级保护区范围,项目用地不占用基本农田,不涉及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重要湿地,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布。根据《九乡旅游小镇修建性详细规划》,本次评价项目占地范围内,不涉及393.2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基本情况,以及建设项目工程特点,确定项表3.2-1:项目环境保护目标情况保护因素保护目标位置人数保护标准方位距离环境空气九乡集镇东北侧354m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级标准大围村东侧85m九乡派出所西侧35m35人大山村西南侧大湾村西侧770m麦田村东侧950m510人声环境大围村东侧85m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区标准九乡派出所西侧35m35人大山村西南侧地表水麦田河西侧1682m小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标准柴石滩水库南侧2550m水库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生态环境九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项目用地范围内,位于九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三级保护区内按《风景名胜区条例》进行保护九乡国家级地质公园目用地范围内,位于九乡国家级地质公园三级保护区内按《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进行保护植被、地貌项目用地范围内与周围环境相兼容备注保护目标与项目位置关系按占地范围边界进行测量。40环境质量标准4.1环境质量标准4.1.1大气环境质量标准表4.1-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单位:μg/m3)污染物名称TSPPM10PM2.5NO2SO2GB3095-2012一级标准值年平均40402024小时平均5035501小时平均---200根据《云南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2010-2020)》,项目区“迤泽河—麦田河”(昆河及柴石滩水库分别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表4.1-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L,pH无量纲)项目pHCODNH3-NBOD5TP溶解氧粪大肠菌群Ⅲ类标准6~9≤10000个/LⅣ类标准6~9≤0.3(湖、库0.1)≤20000个/L4.1.3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表4.1-3:地下水质量标准(单位:mg/L,pH无量纲)项目pH硫酸盐铅氨氮挥发性酚类氟化物总硬度Ⅲ类标准6.5~8.5≤250≤0.01≤0.5≤0.002≤1.0≤45041表4.1-4:声环境质量标准(单位:dB(A标准类别昼间夜间2类区60504.2污染物排放标准表4.2-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单位:mg/m3)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控限值监控点浓度颗粒物周界外浓度最高点污染物排放标准表4.2-2: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标准规模小型大型《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2.0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6075表4.2-3:《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单位:mg/L)项目pHCODCrBOD5氨氮动植物油总磷GB/T31962-20156.5~9.5≤500≤350≤400≤45≤100≤8.0期噪声执行GB22337-2008《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2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见42表4.2-4: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单位:dB(A)标准昼间夜间GB12523-20117055表4.2-5: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单位:dB(A)标准昼间夜间GB12348-20082类≤60≤50运营期一般固体废物处置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总量控制指标43表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4445Q=0.123×(v/5)×(W/6.8)0.85×(P表5.2-1:不同车速和地面清洁程度时的汽车扬尘(单位:kg/km·辆)P(kg/m2)车速(km/h)0.40.550.02830.04760.06460.08010.09470.15930.05660.09530.12910.16020.18940.31860.08500.14290.19370.24030.28410.4778200.11330.19050.25830.32040.37880.6371对较短,在施工过程中用的推土机、挖掘机及运输卡车,按耗油150t/a计,约排放有害物质46项目施工期间废水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根据建设单位介绍,该项目施工期平均施工人员约为200人,施工期场地内不设食堂,置旱厕,留守人员用水量以100L/d计,非留守人员用水量以10L/d计,则项目施工人员用水通过设置临时沉淀池(容积15m3,施工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共用1个沉淀池)沉淀处理项目施工场地内不设混凝土拌合站,使用商品混凝土。施工废水主要产生于基础开挖、结构阶段混凝土养护废水以及少量车辆冲洗水。根据《云南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用水定额按0.8m3/m2计,则该项目施工期间施工用水量204473.6m3。根据经验类比,施工收集处理,可大大降低废水中SS含量,经沉淀处理后的施工废水回用于建筑材料和施工场池,收集暴雨径流使其经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施工过471890.45m间,水位受大气降水影响较大。其余占地范围内未揭露地下水。根据土工试验结果,揭露片区地下水流量约为10m3/d,因此项目施工期基坑表5.2-2:施工机械噪声值单位:dB(A)施工阶段声源声级dB(A)土石方阶段挖掘机85~90推土机78~90结构施工振捣机80~100装修阶段80~10048压缩机75~86运输车辆噪声混凝土罐车、载重车80~85轻型载重卡车65~75司,2017年11月项目建设期土石方主要来源于表土剥离、场地平整、基础开挖回填、绿表5.2-3:项目土石方平衡及去向(单位:万m3)编号填填0102挖030405060700102030494050600表中土石方均为自然方;土石方平衡计算公式为:开挖+调入+外借=回填与循环利用管理》研究分析,单位建筑面积的建筑垃圾产生量约为20~50kg/m2,本次环评取30kg/m2计算,则项目施工期建筑垃圾产生50及时收集并统一清运,禁止与生活垃圾混合项目区共涉及22户需要拆迁,拆迁面积2775.71m2,根据相关资料,民用房屋建筑拆迁垃圾产生量按1.3t/m2计,项目拆迁垃圾产人,其中20人负责项目区施工过程中的值班,长期住在项目区内。其余180人按每人每天产生垃圾量0.15kg计算,产生的生活垃圾约为27kg/d;20名值班人员按每人每天产生的垃圾量0.5kg计算,则值班人员每人每天产生垃圾10kg/d。因此,项目施工期生活垃圾产生总量为工程施工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工程施工对景观环境的影响51(1)由于工程建设活动在景观影响敏感区域实施,工程施工对局部植被的破坏,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拟建场地原有环境特色的改变,对拟建场(2)项目步道建设将切割连续的自然景观,使其空间连续性破坏,与周围天然地形形机动车产生的汽车尾气;三是垃圾收集系统酒店区、商务酒店及景区办公区。餐厅设置情况及就餐人数见表5.3-1。项目餐厅、厨房均采用电及灌装液化气,炒菜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通过表5.3-1:餐厅设置及就餐人数情况序号名称就餐人数灶头数量1游客中心可容纳850人就餐≥62商业街区可容纳1000人就餐≥63星级酒店可容纳300人就餐44景区办公区食堂可容纳150人就餐45商务酒店可容纳150人就餐4油烟废气中含油质、有机质及加热分解或裂解产物,根据《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星际酒店及景区食堂餐厅属于大型饮食业单位。餐厅食用油用量平均按0.01kg/人•天计,一般油烟挥发量占总耗油量的2~4%,平均为3%;烹饪时间按6h/d计算,则项目各个餐厅产生的表5.3-2:各个餐厅油烟产生及排放情况序号名称耗油量(kg/d)挥发系数(%)油烟产生量(kg/d)风量及产生浓度油烟排放量及浓度1游客中心8.530.255风量:5000m3/h浓度:8.5mg/m30.0064kg/h1.28mg/m32商业街区30.3风量:5000m3/h0.0075kg/h1.5mg/m352浓度:10mg/m33星级酒店330.09风量:2000m3/h浓度:7.5mg/m30.0037kg/h1.85mg/m34景区办公食堂30.045风量:2000m3/h浓度:3.75mg/m30.0018kg/h0.9mg/m35商务酒店30.045风量:2000m3/h浓度:375mg/m30.0018kg/h0.9mg/m3注:中型饮食单位油烟净化器效率按75%计;大型饮食单位油烟净化器效率按85%计。根据表5.3-2可知,未经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前,餐厅油烟排放浓度超出《饮食业油烟排净化器处理后,项目各餐厅油烟废气可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根据项目设计资料,该项目共有机动车位3819个,以小车为主。车辆在进出停车场的过程中,有汽车尾气产生。有代表性的轿车在低速行驶时每分钟污染物排放速率为NOx0.082g/min和CO9.13g/min(采用类比资料,以小轿车在低速行驶时排放尾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计算小车进出停车场一次发动机工作2分钟;高峰小时进出停车场的车辆以泊车35kg/h。停车场每日废气污染物的排放按1个高峰小时计算,则年排放量为NOx0.113t/a和CO12.78t/a。项目运营期异味来源于各功能区配套建设的卫生间、厕所、化粪池及垃圾收集设施处会根据工程分析,项目用水环节主要为游客中心、商业街区、办53游客中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球幕影院、餐厅及游客服务用水量按10L(人·次)计,则游客中心餐饮用水量为8.5m3/d心服务区用水量为44m3/d。综上统计,项目游客中心总用水量为80.5m3/d,额”参数核算,该项目商业街区用水量及废水产生量表5.3-3:商业街区用水量及污水量统计表用水项目用水规模用水量标准水源用水量污水产生量m3/dm3/am3/dm3/a商业零售区8762.61m28L/m2▪d新鲜水70.125586.556.0820469.2客栈群250床130L/床•d32.511862.5269490快捷酒店46床150L/床•d6.92518.55.522014.8餐饮服务10L/人•d新鲜水365082920合计新鲜水43617.595.634894准用水定额》(DB53/T168-2013)中“表10城镇公共服务用水定额”,博物馆用水定额为3L/项目星级酒店设计床位300床;度假洋房设计床位40床。用水量根据《云南省地方标准54用水定额》(DB53/T168-2013)中“表10城镇公共服务用水定额-五星旅游饭店”取值,按项目景区办公区设置办公楼、食堂及职工倒班宿舍,项目运营期劳动定员150人。根据中“表10城镇公共服务用水定额-三星旅游饭店”取值,按250L/项目职工住宅区属于员工福利住房,设计总户数420户,服务人口约1470人。根据《云该项目职工住宅区用水定额按100L/(人•d)计,则职工住此外,项目区公共区域共设置了9个公共厕所,根据人流量规划,预计每天使用公厕人数约该项目游客集散区中心景观面积为45200m2,景观水域的平均观水总量为45200m³。晴天需补充景观用水,景观用水使用以中水及新鲜水,景量按照0.1%计算,则景观水体补充水量为45.2m³/55天绿化用水量为1458.7m3/d。根据宜良县多年降水日为271天,雨天天数为94天,因此年绿化用水量为39.53万m3/a,绿化用水拟利用九乡集镇污表5.3-4:建设项目用水量及污水量统计表用水项目用水规模用水量标准水源用水量污水产生量m3/dm3/am3/dm3/a游客中心新鲜水281022022.48176850人新鲜水8.53102.56.824825500m28L/(m2/d)新鲜水441606035.212848商业零售区8762.61m28L/m2▪d新鲜水70.125586.556.0820469.2客栈群250床130L/床•d32.511862.5269490快捷酒店46床150L/床•d6.92518.55.522014.8商业街餐饮新鲜水365082920博物馆2000人/d新鲜水621904.8星级酒店340床500L/床·d新鲜水6205049640景区办公区新鲜水54754380商务酒店207床250L/床·d新鲜水51.7518888.7541.4职工住宅区新鲜水5365542924公厕3850人7L/人•次新鲜水26.959836.7521.567869.4水体景观45200m3容积0.1%计新鲜水45.212249.200绿化用水486220m22L/(m2·次)972.44263531.200合计新鲜水1634.34500875.9493.36180076.4备注晴天天数为271天,雨天天数为94天。根据计算,项目运营期废水产生量为493.36m³/d。运营期预处理,项目外排废水执行GB/T31962-2015《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表1中A等级标准。达标废水通过管网引至九乡集镇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项目晴天水565758废水处理方式及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污水处理厂处理。根据污水停留时间计算,该项目隔油池总容积应不小于50m3;化粪池总59表5.3-5:化粪池处理后的污染物排放情况表名称污染物浓度(mg/L)CODCrBOD5NH3-N动植物油总磷化粪池处理前(废浓度(mg/L)40025028300358年产生量(t/a)72.0345.025.0454.026.3化粪池处理后(废浓度(mg/L)32025200205年排放量(t/a)57.6227.014.536.023.60.9消减量0.542.70.54化粪池去除率(%)204033.342.8637.5项目运营期噪声主要为双轨观光小火车运行噪声、应急发电机工作噪声、进出车辆噪声、地下车库排风机噪声、基础设施(水泵)噪声及社会生活噪声。噪声强度在65~表5.3-6:运营期噪声产生情况一览表序号噪声源噪声源强(dB(A))备注1双轨观光小火车60~702应急发电机位于地下,仅在停电时使用3排风机80~90地下停车场排风系统风机4进出车辆65~75非稳态源5社会生活60~70非稳态源6水泵等设施75~85稳态源,位于地下层该项目运营期固体废物主要有生活垃圾、隔油池废项目游客中心设计旅游人次0.77万人,则游客垃圾产生量为1.54t/d;博物馆设计游客人次60商业街区的总建筑面积为63936.47m2,类比于同类项目,商业区生活垃圾产生量以项目职工住宅区设计总户数420户,服务人口约1470人。生活垃圾产生量按照0.5kg/为30.74m3/d,隔油池进水含有的动植物油浓度约为35mg/L,出水含有的动植物油浓度约为维修站废机油、废电瓶表5.3-7:固体废物产生量一览表序号类别产生量t/a属性去向1生活垃圾1781.23一般废物经垃圾收集点统一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处置2隔油池废油0.17一般废物委托有相应处置资质的单位处理613废机油2危险废物设置5m2危废暂存间暂存,定期委托有相应处置资质的单位处理4废电瓶0.2危险废物5化粪池污泥一般废物定期清掏,委托环卫部门清运表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项目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处理后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大气污染物施工期扬尘TSP少量少量机械尾气CO、NOxCO9~10t、NOX1.7~2.0t扩散后对环境影响较小运营期游客中心油烟8.5mg/m³0.093t/a1.28mg/m³0.014t/a商业街区油烟mg/m³1.5mg/m³0.016t/a星级酒店油烟mg/m³0.033t/a1.85mg/m³0.008t/a景区办公食堂油烟mg/m³0.016t/a0.9mg/m³0.004t/a商务酒店油烟mg/m³0.016t/a0.9mg/m³0.004t/a汽车尾气NOx/扩散后对环境影响较小CO12.78t/a/异味H2S、NH3少量少量水污染物施工期施工废水经临时沉淀池沉淀后回用施工现场洒水抑尘。生活污水CODcr、SS4.48m3/d地表径流少量通过排水沟外排基坑涌水少量沉淀处理后回用降尘运营期生活污水废水量180076.4m3/a180076.4m3/aCODcr400mg/L72.03t/a320mg/L57.62t/aBOD5250mg/L45.02t/a150mg/L27.01t/a氨氮28mg/L5.04t/a25mg/L4.5t/a300mg/L54.02t/a200mg/L36.02t/a总磷8mg/L1.44t/a5mg/L0.9t/a噪声施工期施工机械、运输车辆75~100dB(A)昼间≤70dB(A夜间≤55dB(A)运营期车辆噪声、社会生活、设备60~90dB(A)厂界噪声:昼间≤60dB(A夜间≤50dB(A)固体废弃物施工期施工开挖废弃土石方85.76万m3全部回填处理建筑施工建筑垃圾9800t委托资质单位清运至当地建设部门指定地地点处置。拆迁垃圾废水泥块等3608t施工人员生活垃圾37kg/d委托环卫部门清运运营期建筑物区生活垃圾1781.23t/a委托环卫部门清运隔油池废油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机修房废机油2t/a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废电瓶0.2t/a化粪池污泥委托环卫部门清运不会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大的不良影响,同时由于绿化等措施可对项目区生态环境进行修该项目为旅游小镇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21号令《产业7.1.2与《九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9-2025年)》相符性分析该项目位于九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的叠虹桥景区三级保护区范围,位置关系详见图表7.1-1:与《九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9-2025年)》的相符性分析九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项目实际情况相符性特级保护区总面积2.38km2。特级保护区即核心保护区,目标是保护其自然状态,保护洞穴演化过程。在此区域内除配置必要的研究和安全防护设施外,不得进入游览线以外的区域进行游览,不得搞任何建筑设施,不得建设与保护无关的设施,严禁机动交通及其设施进入。该项目不占用特级保护区相符一级保护区保护面积30.17km2。一级保护区是保护其自然状态,展现洞穴、峡谷形成过程的产物。保护措施是确保国家级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的视觉范围,保持自然状态和完整性;在特级保护区外围形成缓冲区,可以适当安置必须的步行游赏道路和相关设施,不得建设与观赏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无关的设施,不得安排旅宿床位;机动车辆等设施不得入内;限制农牧,控制化肥农药使用。该项目不占用一级保护区相符二级保护区保护面积60.13km2。二级保护区是保持洞穴过程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自然与完整联系,景观视觉范围的自然延展,防止洞穴过程的改变和水质污染,保护自然生态。保护措施是可以安排少量的游宿设施;限制与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游赏无关的建设;限制机动交通工具入内;控制化肥、农药使用。该项目不占用二级保护区相符三级保护区保护面积74.46km2。目标是对二级保护区形成缓冲,提供适宜的开发辅助空间。保护措施是有序控制各项建设与设施,并应与风景环境相协调;限制农耕和放牧;控制农药、化肥使用。项目用地均位于三级保护区内,该项目属于九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基础设施建设,与风景环境相协调。相符7.1.3与《九乡风景名胜区叠虹桥、三角洞景区详细规划》相符性分析云南省住建厅于2016年6月组织专家对《九乡风景名胜区叠虹桥、三角洞景区详细规划,项目用地均位于三级保护区内,项目与叠虹桥、三角洞表7.1-2:与《九乡风景名胜区叠虹桥、三角洞景区详细规划》相符性分析九乡风景名胜区叠虹桥、三角洞景区详细规划该项目实际情况相符性景区范围:详细规划景区范围依据《九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9-2025)》中划定的叠虹桥景区、三角洞景区范围,局部根据地形地物对景区界线进行细化。景区规划总面积为65.7km2。项目位于宜良县九乡老集镇区南端,属于《九乡国家级风景名划定的叠虹桥景区。/特级保护区面积1.78km2(该区域指核心资源分布的溶洞区域,为地下部分。严格保护核心资源分布的溶洞区域,包括麦田河流域横剖面的多层溶洞系统中的底层洞穴、张口洞穴生物遗址、惊魂峡、神女宫、雌雄瀑布、神田、地门和盲鱼洞等洞穴内的主要区域及三脚洞的底层洞穴。严格控制游人于现状游路设施区域内活动,不得接近钟乳石;不得新建建筑设施。该项目不占用特级保护区符合一级保护区面积12.71km2。保护麦田河流域的自然状态,保护洞穴、峡谷的自然状态,确保地质景观的视觉范围保持自然状态和完整性。除必要的游览道路和观景设施、游览服务设施外,严禁新建与风景游赏无关的建筑;除整改保留适量传统民宿接待外不得新增旅宿床位。外来机动车不得入内。限制农牧,控制化肥农药使用,禁止开山采石,严禁毁林开荒。该项目不占用一级保护区符合二级保护区面积25.59km2,保持洞穴过程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自然与完整联系和景观视觉范围的自然延展,防止洞穴发育过程的改变。保护措施是可以安排少量的游宿设施,限制与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游赏无关的建设,限制机动交通工具入内,控制化肥,农药使用,禁止开山采石,限制农耕和放牧。按规划建设基础设施、旅游设施、文化设施。严格控制建设强度,建筑设施材料、色彩、体量必须遵循规划要求。限制机动交通工具,控制化肥,农药使用。禁止开山采石,限制农耕和放牧。保持自然景观风貌,保护自然生态。该项目不占用二级保护区符合三级保护区面积25.62km2。形成二级保护区缓冲区,提供适宜的开发空间。区内控制性建设,各类建设与保护和观赏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及其环境相协调,控制农药化肥使用,限制开山采石,限制农耕和放牧。三级保护区包括234.57hm2集镇建设用地,该部分用地按集镇建设规划进行控制。同时,其建设活动要与风景区相协调,项目位于三级保护区内,该项目属于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与风景环境相协调。项目不进行开山采石、农耕和放牧,在绿化用地管理过程中将控制化肥和农药符合并由景区管理机构对所有项目建设实施前置审查。控制镇区建设规模,引导镇区发展风景区旅游服务相关配套设施,加强对镇区空间格局、建筑风格、高度、密度、体量和色彩的控制,与风景区整体环境相协调。的使用。综上分析,项目建设符合《九乡风景名胜区叠虹桥、三云南九乡峡谷洞穴国家地质公园于2013年正式揭牌开园。根据《云南九乡峡谷洞穴国家地质公园规划(2012-2030)》,九乡国家地质公园经国土资源部批准认定的总面积为洞穴国家地质公园位置关系见图2-5。项目与《云南九乡峡谷洞穴国家地质公园规划表7.1-3:与《云南九乡峡谷洞穴国家地质公园规划(2012-2030)》相符性分析云南九乡峡谷洞穴国家地质公园规划该项目实际情况符合性特级保护区主要为国家级地质遗迹分布点,共有5个保护点,即张口洞重要遗址、神田、聚仙谷峡谷、卧龙洞洞穴次生化学沉积景观、盲鱼洞。该区域管理目标为严格维持自然演化状态;不允许观光游客进入,只允许经过批准的科研、管理人员进入开展保护和科研活动,区内不得设立任何建筑设施。该项目不占用特级保护区符合一级保护区分为三个片区,面积约为4.25km2。一级保护区可以安置必要的游赏步道和相关设施,但必须与景观环境协调,要控制游客数量,严禁机动交通工具进入;严禁建设与地质景观游览无关的任何设施,不得建设旅游接待设施,不得使用有污染水体的游船;保护原有的地质水文结构,不得砍伐植被,不得新增耕地,严禁使用化肥农药。不得设置变电所、通讯塔、污水处理厂等大型市政设施。该项目不占用一级保护区符合二级保护区面积16.14km2。设施应与景观环境协调,按规划建设的项目在规模、体量、色彩、风貌等方面,要与外部环境相协调,并具有本地建筑特色,建筑外观尽量使用当地乡土材料,不得对公园风貌造成破坏。该项目不占用二级保护区符合三级保护区面积32.97km2。保护目标是缓冲人为活动对二级保护区的影响,保护或培育自然风貌和景观视觉效果,保护洞穴系统的水文地质系统与库区集水区的自然状态,提供地质公园的设施建设用地。三级保护区属一般保护区,保护管理措施是:不得拓展现有耕地范围,严禁砍伐森林植被,防火防灾,限制化肥农药使用,严禁狩猎,限制社区居民用采石活动,控制建筑用地规模和位置,严禁损坏公园风貌的建设活动,建设环卫处理设施,严禁各类垃圾堆积量。该项目部分用地占用三级保护区,占用面积约0.25km2,该部分占地主要建设水体景观及保护现状林地。项目保留现有林地景观及水域景观,项目建成后绿化用地控制化肥及农药使用;项目不进行采石活符合动;项目建成后属于与景区旅游服务的配套设施,从建筑体外墙及形状上都与周围景观相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将改善区域的自然景观。村,西至大山村,北至铺子村林厂岔口,规划总面积为38表7.1-4:与《宜良县九乡旅游小镇总体规划(2017-2030)》的相符性分析宜良县九乡旅游小镇总体规划项相符性分析相符性城镇性质定位九乡旅游小镇是集喀斯特地质景观游览、彝族特色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以文化旅游产业推动宜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特色小镇。项目用地属于九乡旅游小镇范围,位于九乡老集镇区南端,主要建设游客中心、商业街、博物馆、景区办公区等。要求其建筑物高度、色彩、建筑风格等体现彝族特色;博物馆主要有石文化馆、彝族风情馆、地球馆、张口洞古人类馆等丰富了喀斯特地质景观游览、彝族特色文化体验,实现以文化旅游产业推动宜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特色小镇。相符用地规模九乡旅游小镇用地包含旅游产业用地、集镇生产生活用地及生态保护用地三类,规划总用地面积为3.89km2,建设用地面积为2.68km2。1.51km2,弹性预留建设用地面积为1.17km2。项目仅为《总规》中的游客聚散区近期、景区生活办公区,主要建设设游客中心、商业街、博物馆、景区办公区、景观水域,最大程度的保留了现有林业植被;建设用地均属于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用地相符撑随着九乡旅游区及小镇的发展,将重点建设九乡旅游区游客接待中心、旅游备品快买商街、九乡主题酒店、九乡集镇提升改造、九乡文创旅游园、科普展览馆、旅游发展项目、游览索道、观光火车、特色商业街等重点旅游配套项目。项目主要建设游客中心、商业街(商铺及客栈等)、博物馆、景区办公区等,满足重点建设游客接待中心、旅游备品快买商街、九乡主题酒店等重点旅游配套项目。相符第十六结构规划结合小镇传统空间结构、自然地物特征及总体布局,形成“2轴、3片区”的总体格局:2轴:宜九线道路景观轴、九石阿线旅游发展轴;3片区:老集镇片区,旅游配套行政办公及回迁安置片区,游客聚散片区3个功能片区。项目游客聚散区两侧分别为宜九公项目主要属于游客聚散片区。相符第十七划办公及生活区:配套以行政办公、餐饮娱乐、居住生活等功能为一体的景区职工中心。游客聚散区:建设游客中心、特色商业街、接驳中心等项目,形成九乡旅游区的主要游客集散地及综合旅游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景区办公生活区,配套景区办公楼、食堂、值班宿舍等;游客聚散区主要建设游客中心、特色商业街、博物馆等,形成九乡旅游区的主要游客集散地及综合旅游服务中心。相符分区禁建区:规划区内禁建区包括水域、坡度大于35%区域、基本农田、植被覆盖率≥70%的林地等,面积为0.95km2。限建区:规划区内限建区包括公园、滨水绿化带、防护绿化带、坡度大于25%小于等于35%的区域,面积为0.84km2。适建区:坡度小于等于25%无不良地质灾害的区域,面积为1.73km2。已建区:主要是指九乡镇区已建设的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为0.38km2。项目建筑物均位于适建区;保留现有植被区域属于限制建设区及禁建区。相符7.2与相关法规及条例的相符性分析7.2.1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风景名胜区条例》符合性分析表7.2-1:与《风景名胜区条例》符合性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风景名胜区条例》规定项目实际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