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1-6年级教材必背古诗词114首汇总_第1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1-6年级教材必背古诗词114首汇总_第2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1-6年级教材必背古诗词114首汇总_第3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1-6年级教材必背古诗词114首汇总_第4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1-6年级教材必背古诗词114首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教材古诗词114首

一年级上册(6首)................................................................4

1、咏鹅.......................................................................4

2、江南.......................................................................4

3、画.........................................................................5

4、古朗月行(节选)..........................................................5

5、风.........................................................................5

6、悯农(其二)..............................................................6

一年级下册(7首)................................................................6

1、春晓.......................................................................6

2、赠汪伦.....................................................................6

3、静夜思.....................................................................7

4、寻隐者不遇.................................................................7

5、小池.......................................................................7

6、池上.......................................................................8

7、画鸡.......................................................................8

二年级上册(7首)................................................................9

1、梅花.......................................................................9

2、小儿垂钓...................................................................9

3、望庐山瀑布................................................................10

4、登鹳雀楼..................................................................10

5、江雪.....................................................................10

6、敕勒歌....................................................................11

7、夜宿山寺..................................................................11

二年级下册(7首)...............................................................12

1、咏柳......................................................................12

2、村居......................................................................12

3、赋得古原草送别...........................................................12

4、绝句......................................................................13

5、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13

6、悯农(其一).............................................................14

7、舟夜书所见................................................................14

三年级上册(9首)...........................................................15

1、所见......................................................................15

2、夜书所见..................................................................15

3、赠刘景文..................................................................16

4、山行......................................................................16

5、望洞庭....................................................................17

6、饮湖上初晴后雨...........................................................17

7、望天门山..................................................................17

8、早发白帝城................................................................18

9、采莲曲....................................................................18

三年级下册(9首)...............................................................19

1、三衢道中..................................................................19

2、惠崇《春江晓景》........................................................19

3、绝句.....................................................................20

4、忆江南(其一)...........................................................20

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0

6、清明......................................................................21

7、元日......................................................................21

8、滁州西涧..................................................................22

9,大林寺桃花...............................................................22

四年级上册(10首)..............................................................23

1、鹿柴......................................................................23

2、题西林壁..................................................................23

3、暮江吟....................................................................23

4、雪梅......................................................................24

5、嫦娥......................................................................24

6、出塞......................................................................25

7、夏日绝句..................................................................25

8、凉州词....................................................................26

9、浪淘沙♦其七...............................................................26

10、别董大...................................................................27

四年级下册(10首)..............................................................27

1、清平乐•村居...............................................................27

2、宿新市徐公店.............................................................28

3、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28

4、卜算子.咏梅...............................................................29

5、峰........................................................................29

6,独坐敬亭山...............................................................30

7、墨梅......................................................................30

8、塞下曲....................................................................30

9、芙蓉楼送辛渐.............................................................31

10、江畔独步寻花............................................................31

五年级上册(11首)..............................................................32

1、蝉........................................................................32

2,乞巧......................................................................32

3、己亥杂诗..................................................................33

4、题临安邸..................................................................33

5、示儿......................................................................34

6、长相思....................................................................34

7、枫桥夜泊..................................................................35

8、山居秋暝..................................................................36

9、渔歌子....................................................................36

10、观书有感•其一............................................................37

11、观书有感•其二............................................................38

五年级下册(11首)..............................................................38

1、村晚......................................................................38

2、稚子弄冰..................................................................39

3、四时田园杂兴(其三H--).................................................39

4、游子吟....................................................................40

5、鸟鸣涧....................................................................40

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41

7、凉州词....................................................................41

8、乡村四月..................................................................41

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42

10、从军行...................................................................43

1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43

六年级上册(10首)..............................................................44

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44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45

3、宿建德江..................................................................45

4、过故人庄..................................................................45

5、七律•长征.................................................................46

6、春日......................................................................47

7、回乡偶书..................................................................48

8、书湖阴先生壁.............................................................48

9、江南春....................................................................49

10、浪淘沙...................................................................49

六年级下册(17首)..............................................................50

1、寒食......................................................................50

2、十五夜望月...............................................................50

3、迢迢牵牛星...............................................................51

4、长歌行....................................................................52

5、竹石......................................................................52

6、石灰吟....................................................................53

7、马诗......................................................................53

8、采薇......................................................................54

9、春夜喜雨..................................................................54

10、送元二使安西............................................................55

1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55

12、江上渔者................................................................56

13、泊船瓜洲................................................................56

14、游园不值................................................................57

15、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57

16、浣溪沙•..................................................................58

17、清平乐•春归何处..........................................................58

一年级上册(6首)

1、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注释】

1.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咏鹅》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

2.项:颈的后部。

3.掌:诗中指鹅的脚掌。

2、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注释】

汉乐府:原是汉初采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汉惠帝时,有乐

府令一官,可能当时已设有乐府。武帝时乐府规模扩大,成为一个专设的官署,掌管

郊祀、巡行、朝会、宴飨时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歌谣,以供统治者观风察俗,了解

民情厚薄。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后人称为乐府诗。

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可:在这里有“适宜”、“正好”的意思。

【译文】

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

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

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3、画

【唐】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注释】

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

惊:吃惊,害怕。

【译文】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到近处却听不到水的声音。

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4、古朗月行(节选)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注释】

瑶台:假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译文】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明月叫作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云彩中间。

5、风

【唐】李娇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注释】

解落:吹落,散落。解:解开,这里指吹。

三秋:秋季。一说指农历九月。

能:能够。二月:农历二月,指春季。

过:经过。

斜:倾斜。

【译文】

风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6、悯农(其二)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注释】

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餐:一作“飨”。熟食的通称

一年级下册(7首)

1、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

1.春晓:春天的早晨。

2.晓:天亮。

3.不觉晓:不知不觉地天亮了。

4.闻:听。

5.闻啼鸟:听见鸟叫。

2、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

1.汪伦: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这首诗就是赠给他的。

2.踏歌: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

3.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3、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

1.静夜思:在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

2.疑:怀疑,以为。

3.举头:抬头。

4、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注释】

1.寻:寻访。

2.隐者:古代隐居在山林中的人。

3.童子:这是指隐者的弟子。

4.处:地方。

作者简介:贾岛(799-843),字阖仙,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唐代诗人。

5、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

1.泉眼:泉水的出口,因为小,故称泉眼。

2.晴柔:晴天柔和的风光。

3.尖尖角:还没有放开的嫩荷叶的尖端。

6、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注释】

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艇:船。

白莲:白色的莲花。

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7、画鸡

【明】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译文】

它头上的红色冠子不用裁剪是天生的,身披雪白的羽毛雄纠纠地走来。

一生之中它从来不敢轻易鸣叫,但是它叫的时候,千家万户的门都打开。

【注释】

裁:裁剪,这里是制作的意思。

将:助词,用在动词和来、去等表示趋向的补语之间。

平生:平素,平常。

轻:随便,轻易。

言语:这里指啼鸣,喻指说话,发表意见。

—:一旦。

千门万户:指众多的人家。

二年级上册(7首)

1、梅花

【唐】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注释】

1.凌寒:冒着严寒。

2.遥:远远的。

3.为:因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译文】

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

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2、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译文】

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

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摆了摆手,不敢回应路人生怕惊动了鱼儿。

【注释】

蓬头:形容小孩可爱。稚子:年龄小的、懵懂的孩子。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

线。

莓:一种野草。苔:苔罅植物。映:遮映。

借问:向人打听。

鱼惊:鱼儿受到惊吓。应:回应,答应,理睬。

3、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3.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4.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4、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

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4.穷:尽。

5、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释】

1.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

的心情。

2.绝:绝迹。

3.鸟飞绝:天空中一只鸟也没有。

4.径:小路。

5.踪:踪迹。人踪灭,没有人的踪影。

6.蓑笠(su6l):蓑衣,斗笠。

6、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注释】

1.敕勒: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2.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3.穹庐: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4.苍苍:青色。

7、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译文】

山上寺院好似有百丈之高,站在上边仿佛都能摘下星辰。

不敢高声说话,唯恐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注释】

宿:住,过夜。

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危:高。百尺: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

星辰:天上的星星统称。

语:说话。

恐:唯恐,害怕。惊:惊动。

二年级下册(7首)

1、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2、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莺。

【译文】

农历二月,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轻拂堤岸的杨柳陶醉在春天的雾气中。

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赶紧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注释】

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醉:迷醉,陶醉。

春烟:春天水泽、草木等蒸发出来的雾气。

散学:放学。

纸莺: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莺:老鹰。

3、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

L离离:繁盛的样子。

2.原:原野。

3.荣:繁盛。

4.远芳侵古道:伸向远方的一片野草,侵占了古老的道路。远芳:牵连一片的草。

5.晴翠接荒城:在晴天,一片绿色连接着荒城。

6.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两句借用《楚辞》"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的典故。王孙:贵族。这里指的是自己的朋友。萋萋:草盛的样子。

4、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鹤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释】

1.鹭:一种水鸟名,鹭鹭。

2.西岭:指岷山。

3.千秋雪:终年不化的积雪。

4.泊:停靠。

5、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唐】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1.晓:早晨。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西湖南北山两

大著名佛寺。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2.四时:春夏秋冬四季。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3.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4.别样: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6、悯农(其一)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注释】

L悯:怜悯。

2.粟:(su)

7、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译文】

漆黑的夜晚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像萤火虫一样发出一

点微亮。

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好像无数星星洒落在河面上。

【注释】

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簇:拥起。

三年级上册(9首)

1、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槌。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隙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于是马上停止唱歌,静悄悄地站立在树旁。

【注释】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噫亮。

林撷(yue):指道旁成荫的树。

欲:想要。

捕:捉。

鸣:叫。

立:站立。

2、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译文】

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秋风吹来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注释】

萧萧:风声。

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挑:挑弄、引动。

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岫岫。

篱落:篱笆。

3、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译文】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光景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注释】

刘景文:刘季孙,字景文,工诗,时任两浙兵马都监,驻杭州。苏轼视他为国士,曾

上表推荐,并以诗歌唱酬往来。

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擎:举,向上托。

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菊残:菊花凋谢。

犹:仍然。

傲霜:不怕霜冻寒冷,坚强不屈。

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须记:一定要记住。

最是:一作"正是"。

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4、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3.径:小路。

4.白云生处: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5.斜:此字读xid,为伸向的意思。

6.坐:因为。

5、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3.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

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两说均

可。

4.白银盘:形容洞庭湖。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这里

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译文】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6、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激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注释】

1.澈港:波光闪动的样子。

2.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3.奇:奇妙。

4.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7、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

1.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

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

2.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3.至此回:长江东流至天门山附近回旋向北流去。

4.回:回旋。

5.出:突出。

6.日边:天边。

8、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1.白帝:四川省奉节县东白帝山,山上有白帝城,处长江上游。

2.江陵:湖北省江陵县,处长江中游。3.啼:叫。

9、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译文】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

间,相互映照。

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注释】

罗裙: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

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

芙蓉:指荷花。

乱入:杂入、混入。

看不见: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绿叶红花,哪是少女的绿裙红颜。

闻歌:听到歌声。

始觉:才知道。

三年级下册(9首)

1、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鹏四五声。

【译文】

梅子成熟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再走山间小

路。山路上古树苍翠,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鹏的欢鸣声,比来

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注释】

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

山而得名。

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小溪,小河沟。泛,乘船。尽,尽头。

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去L再的意思。

阴:树荫。

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黄鹏:黄莺。

2、惠崇《春江晓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注释】

1.惠崇:宋初僧人,擅长诗歌和绘画。这是苏轼为惠崇画的《春江晓景图》所

做的题画诗。晓:早晨。

2.篓蒿:生长在河滩上的一种草本植物,可以食用。芦芽:芦笋。烹调河豚时,

用篓蒿和芦笋做佐料,味道十分鲜美。

3.河豚:一种有毒的鱼,经过加工后可以食用。河豚欲上时:河豚春天要从海

里回游到江河,初春正是河豚将要逆流而上的时候。

3、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4、忆江南(其一)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注释】

1.谙:熟悉。

2.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3.蓝:蓝草,一种植物,它的叶子可以用来制作青色的颜料。

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

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2.忆:想念。

3.山东: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

4.异乡:他乡、外乡。

5.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6.逢:遇。

7.倍:格外。

8.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9.茱萸(zhUy):一种香草。古时重阳节人们插戴茱萸,据说可以避邪。

【译文】

独自在他乡作外乡客,每逢佳节到来就不禁加倍思念亲人。

遥想兄弟们登高的地方,插遍茱萸只少我一个人。

6、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

1.断魂:形容凄迷哀伤的心情。

2.借问:请问。

3.遥指:远远地指着。

7、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

1.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2.一岁除:一年过去了。

3.屠苏:屠苏酒。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

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全句说,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意思是说,

喝了屠苏酒,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

4.瞳瞳:光辉灿烂。全句说,初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

5.总把新桃换旧符:总拿新门神换掉了旧门神。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时候逢

到新年,家家户户都用两块桃木板子,画上两个神像,挂在大门上,说是可以驱除魔

鬼。

8、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鹏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注释】

1.滁州:现在安徽省滁县。

2.西涧:在滁县城西,俗名上马河。

3.怜:爱。

4.深树:枝叶茂密的树。

5.野渡:郊野的渡口。

9、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译文】

四月正是平地上百花凋零殆尽的时候,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放。

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惋惜,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注释】

大林寺:在庐山大林峰,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中国佛教胜地之一。

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

尽:指花凋谢了。

山寺:指大林寺。始:才;刚刚。

长恨:常常惋惜。春归:春天回去了。觅:寻找。

不知:岂料,想不到。转:反。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

四年级上册(10首)

1、鹿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