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韩军《老王》课堂实录_第1页
特级教师韩军《老王》课堂实录_第2页
特级教师韩军《老王》课堂实录_第3页
特级教师韩军《老王》课堂实录_第4页
特级教师韩军《老王》课堂实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特级教师韩军《老王》课堂实录(完整)师:今天学《老王》。先学字词。

生:愧怍翳

生:镶嵌

生:骷髅

师:伛,yú。

师:杨绛有两段话。(幻灯展示)

生:(读)“生死有命是老话。人生的穷通寿夭确是有命。一般人都知道人生有命,命运是不容否定的。杨绛”

师:人有命运吗?

生:有。

师:老奶奶是清华、北大教授,连她都说人有命运。

师:杨绛又说了一段话。

生:(读)“每个人的出身和遭遇、天赋的资质才能,却远不平等。有富贵的,有贫贱的,有天才,有低能,有美人,有丑八怪。凭什么呢?人各有‘命’。‘命’是全不讲理的。杨绛”

师:她是不是迷信啊?

生:不是。

师:请在课文中找出一句最重要的话。

生:“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运的人的愧怍。”

师:不幸的人是谁?

生:老王。

师:(故意说错)“是一个幸“福”的人对一个不幸的人的愧怍”。老师说对了吗?

生:不对。

生:是幸“运”不是幸“福”。

师:哦!那杨绛老奶奶为什么不写幸“福”呢?(幻灯片,一个大大的“运”字。)

生:“运”。

师:“运”字,是《老王》的核心字!运,强调时机、机遇、运气。“福”,强调跟物质生活和享受相连的状态,充足、充裕、美好、齐备、顺利等等,就是‘福’。杨绛在《老王》中强调运,时机、命运。

如果把“幸运”分成十大要素,大体就是“身份的运、婚姻的运、工作的运、住房的运、亲人的运、层次的运、身体的运、寿命的运、族群的运、时代的运”。具体看老王如何不幸运?先看他的“身份”。他是干什么的?

生:蹬三轮的。

师:他是个体户,还是属于国营、集体单位的呢?

生:个体户。

师:相对国营、集体来说,那他是不幸运的。他为什么没有加入国营、集体呢?

生:“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

师:脑袋慢,没抓住时机,运气差,这是“时运”!

他身体是否很棒、很健全?

生:不。老王有一只田螺眼。

生:“他那只好眼也有病,天黑了就看不见。”

师:他住的房子很华美吗?

生:(读课文)“在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

师:败屋。他有亲人吗?

生:他有个哥哥,死了。侄儿,没出息。

师:无亲。他结婚了吗?

生:(读文中的话)“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

师:无妻。

师:老王属于社会上层,中层、下层?

生:底层。

师: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

生:体力劳动者。

师:老王是长寿还是短寿?

生:短寿。

师:少数民族也是祖国大家庭的成员,但少数民族,有时容易受到歧视。一个人,生为多数族群,还是少数民族更好些?

生:多数族群。

师:老王是哪个民族?

生:回族。

生:(读课文)“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

师:他活在安定的年代还是动乱的年代?

生:动乱。

生:他赶上了文化大革命。

师:一个人如果生活在一个动乱、动荡的年代,能侥幸活下来,也算运气。老王从文革活下来了吗?

生:丧命了。

师:综合看,老王是否幸运?

生:不幸运。

(伴随教学,幻灯依次展示出,“个体、运差、眼疾、败屋、无亲、无妻、短寿、少数、丧命”)

师:这十大“幸运”要素,老王没有一项具备,无一项拥有。老天哪!居然有如此背运的人、悲惨的人!让杨绛惊奇、惊悚、惊叹。

师:他“无保障、无运气、无健康、无华屋、无关系、无温暖、低层次、短寿命、少数族、丧动乱”,(悲情地吟唱)老王呀,好不凄惨哪!

再看杨绛,与老王比,她是一个幸运的人吗?

生:(读幻灯片)“杨绛生于1911年,至今103岁,身体健康。毕业于东吴大学。清华大学、北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作家,戏曲家,翻译家,著作等身,发行到国内外。丈夫是知名教授钱钟书,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著作等身,被称为“文化昆仑”,有一女儿钱媛。”

师:我们结合刚才杨绛的简介,读课文,用十大幸运要素,来衡量一下。

(学生在老师启发下,总结出,杨绛是教授,有好单位,时运好,身体健康,住楼房,有亲人,有丈夫,还长寿,是汉族,从文革中活过来了。幻灯打出:生:应该。

师:健全、完美的社会应该是这样。这不仅仅是“命运”问题。我们还应该深思和追问,是什么造就了个人的命运!政府对残疾的单干户,照顾应更全面,给予更多阳光。

师:再对一个词“咬文嚼字”——“取缔”。

生:政府还取缔了老王“拉客”的工作。

师:“取缔”三轮车拉客,咀嚼“取缔”二字,有无商量的余地?政府什么作风?

生:不商量!不讲理!

师:政府考虑过老王这样的人的生活了吗?“取缔”后,就截断了老王生活的全部经济来源。如果你是市长,你应该怎么做?

生:给工作,给工资,给房子,有养老,有医疗。

师:我们再来“咬文嚼字”——“我不是要钱”这五个字。

老王与杨绛夫妇是朋友,“不是要钱”,一方面表明是一种友情,另一方面是老王“不敢”要钱。那是一个荒唐的时代,单干户如果从事经营,发生金钱来往和经济交易,就是搞“资本主义”,就犯法。

“改革开放”后的今天,单干户干活收钱,是自由的。鲁迅的《一件小事》,写的是北洋时期,鲁迅坐三轮车,拉车的可以大胆收钱。《骆驼祥子》是民国时期,祥子也可以自由收钱。为什么解放后就不能单干、不能收钱了呢?改革开放前的社会的确需要健全、完善。

生:不健全。

师:这就是造成命运不平的根本原因。以致最后走向了“文化大革命”。所以我们要改革、要开放。

听说现在改革开放了,北京换了市长了,也听说老王在天堂里安装上电话了。你们就是北京市年轻的新市长,请给老王打一个电话,表达对老王的愧怍。

《遥问天堂——新市长的一个愧怍的电话》

谁先来说?

(师扮老王)

(生与师打电话,课堂进入高潮。)

生:喂,老王!我是北京市市长。我想向你的悲惨表达歉意!我们工作不周到。

师:你知道哪里做错了吧?

生:应该给你提供工资、住房、药费等保障。

师:还取缔单干户拉客吗?

生:不取缔了,还要发展呢!

师:我这里还有药费单据,能报销吗?如果你们弥补不了我老王,你们就好好对待现在活着的单干户、残疾人,给他们提供工资、住房、医疗、养老等保障吗?

生:过去我们的工作做得不到位,我们现在已经吸取教训了,已经对单干户、残疾人,提供了非常好的生活保障了。

师:我听说现在北京的房价特别高,单干户、残疾人,还有下岗工人等社会弱势阶层,都买不起呀!你们怎么照顾?

生:我们专门给他们提供了廉价的住房。让他们交很少的钱,就能住上漂亮的房子。

师:是吧!我现在真想回去,再活一回。

(又一学生扮演市长,给老王打电话。)

生:老王,你好!我们过去亏待你了,对你照顾不周,请你原谅!

师:我能不能说点个人问题(害羞状),单干户,下岗职工,农民工,老弱病残人员,他们的个人问题,如何解决?

生:这个问题,我们也考虑到了。我们政府出面,开办婚姻介绍所,当红娘,专门给你们解决个人问题。

师:有这种电视节目吗?

生:噢!我们可以为你们社会弱势人员开设《非诚勿扰》节目,让你们上电视找对象。

师:你们想得的确周到了。可是,你们欠了我一件大事!

生:什么大事?

师:我死时,你们欠我一个追悼会。我记得毛主席说(展示幻灯):“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成为一个制度。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你们遵照毛主席的话,给我补开一个追悼会吧。

展示悼词(学生朗读):

“叹老王,好苦命只眼看世瞧不清。

败屋憩身睡可宁,绝了血缘亲人哪,无妻伴你走一生,谁给你温一碗饭哪,谁给你把那破衣烂衫缝一缝!

三轮单干养活命,垂垂年老又得病,为回民,少数民族,孤独寿终!无人送葬自送自呀,一丈白布,把自个埋在了野沟中!

叹老王,遭乱世,茫茫天宇,孤雁伶仃,只叶飘零。

苍天呀,咋就这么不平等。

活着的人,谁该愧怍、谁该反省?!”

(师谱曲、深情演唱。悲天悯人、痛彻心扉。)

师:下课!

点评:

欲求灵药换凡骨先挽天河洗俗情

以前听过韩老师两次课,每次都感人肺腑,余味无穷。这次近距离接触韩军老师是在我们学校,郑州六十一中会议室。他于百忙之中接受学校领导邀请现场作课《老王》。切入之巧妙,情感之细腻,眼光之独到,挖掘之深入,让人为之震撼,为之叹服!结束后仍沉浸在课堂氛围之中,久久不能自拔。余颇为受益,不揣浅陋,谈谈自己观课感受,请大家批评指正。

韩老师讲课朴素严密,环环相扣,抽丝剥茧,曲径通幽,渐入佳境。没有任何花哨的铺垫,先以字词入手,学生认读,简单辨析词义。接着插入作者杨绛其它作品中的两段话:一、生死有命是老话,人的穷通、寿夭确是有命。一般人都知道人生有命,命运是不容否定的。二、每个人的出身和遭遇,天赋的资质才能,却远不平等。丰厚了文章的底蕴,也为理解文章精髓作了铺垫。然后让学生找出课文中一句最重要的话:“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由此引出“运”字,作为本文文眼。把“老王”与作者“杨绛”的身份、时运、健康、住房、亲人、婚姻、层次、寿命、族群、时代等逐一对比,引出对老王命运的追问,也引起同学们思索与共鸣。再趁热打铁进行片段作文练习,以杨绛的口吻,写一封愧怍的信,遥寄给天堂中的老王。当堂练习,现场精彩展示,学生兴致高涨,潜力被激活挖掘出来,赢得了师生的阵阵掌声。最后又设计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环节。以北京市市长口吻,给老王打电话,表达自己的愧怍之情。学生与老师分串角色,进行互动,气氛活泼热烈,趣味盎然又令人深思回味。韩老师设计独特,思路跳跃,似天马行空一般。

这节课最大的成功归因于他的思想性和独创性。正如李渔所说:“不效美妇一颦,不拾名流一唾。”思人所未思,发人所未发。不唯权威,不唯教参,而是深入文本,潜心揣摩,进行创造性解读。所以能以独特的视角去阐述自己的阅读体验。没有停留在对老王这个人物的描写层面,而是抓住“运”这个核心,继而探讨造成这种命运的深层原因。其中有他个人的原因,如脑袋慢等,也有客观原因,如政府管理的缺失。这样的追问看似离经叛道,但细思又顺理成章,不得不让人佩服教者的勇气和独特视角。对文本的深度剖析使课堂有了很强的生命张力。而看似沉重的话题,又衬以写信和打电话这种活泼的活动形式,使课堂生动而不呆板,深刻而充满活力。激启学生表达欲望,挖掘潜能。学生们激情的展示把这节课推向高潮,展示了高效课堂的内涵。

韩老师视野开阔,学养深厚,教艺精湛,富有悲天悯人情怀。这样的人格魅力也是这节课精彩生成的有力保障。衣着简朴,面带微笑,态度和蔼,与学生沟通都稍微俯下身去,拉近了师生距离。整节课妙语连珠,趣味横生,嬉笑怒骂,可圈可点。最令人叫绝的是两个设计:一、运用山东快书形式总结人物命运:无工资、无住房、无医疗、无养老等,并且能模拟快板发出响声,让人叹服。二:自作给老王悼词:叹老王,好命苦,只眼看世瞧不清……活着的人,谁该愧怍,谁该反省?又自己抑扬顿挫地吟唱,声音凄怆,百转千回,让人凄凉万分,感叹不已。下面师生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