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类文阅读理解题(含解析)_第1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类文阅读理解题(含解析)_第2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类文阅读理解题(含解析)_第3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类文阅读理解题(含解析)_第4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类文阅读理解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类文阅读理解题(含解析)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类文阅读理解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吴用智取大名府

宋江见说,便要催趱军马下山,去打北京。吴用道:“即今冬尽春初,早晚元宵节近,北京年例大张灯火。我欲乘此机会,先令城中埋伏,外面驱兵大进,里应外合,可以救难破城。"

宋江道:“若要如此调兵,便请军师发落。”吴用道:“为头最要紧的是城中放火为号。你众弟兄中谁敢与我先去城中放火?"只见阶下走过一人道:“小弟愿往!”众人看时,却是鼓上蚤时迁。时迁道:“小弟幼年间曾到北京。城内有座楼,唤做翠云楼,楼上楼下大小有百十个阁子。眼见得元宵之夜,必然喧哄,乘空潜地入城。正月十五日夜,盘去翠云楼上,放起火来为号,军师可自调人马劫牢,此为上计。"吴用道:“我心正待如此。你明日天晓,先下山去,只在元宵夜一更时候,楼上放起火来,便是你的功劳。”时迁应允,听令去了。吴用次日却调解珍、解宝扮做猎户,去北京城内官员府里献纳野味。正月十五日夜间,只看火起为号,便去留守司前截住报事官兵。两个听令去了。再调杜迁、宋万扮做粜米客人,推辆车子去城中宿歇,元宵夜只看号火起时,却来先夺东门:“此是你两个功劳。"两个听令去了。再调孔明、孔亮扮做仆者,去北京城内闹市里房檐下宿歇,只看楼前火起,便去往来接应。两个听令去了。再调李应、史进扮做客人,去北京东门外安歇,只看城中号火起时,先斩把门军士,夺下东门,好做出路。两个听令去了。再调鲁智深、武松扮做行脚僧行,去北京城外庵院挂搭,只看城中号火起时,便去南门外截住大军,冲击去路。两个听令去了。再调邹渊、邹润扮做卖灯客人,直往北京城中寻客店安歇,只看楼中火起,便去司狱司前策应。两个听令去了。再调刘唐、杨雄扮做公人,直去北京州衙前宿歇,只看号火起时,便去截住一应报事人员,令他首尾不能救应。两个听令去了。再调公孙胜先生扮做云游道士,却教凌振扮做道童跟着,将带风火轰天等炮数百个,直去北京城内净处守待,只看号火起时施放。两个听令去了。再调张顺跟随燕青从水门里入城,径奔卢员外家,单捉淫妇奸夫。再调王矮虎、孙新、张青、扈三娘、顾大嫂、孙二娘扮做三对村里夫妻入城看灯,寻至卢俊义家中放火。再调柴进带同乐和扮做军官,直去蔡节级家中,要保救二人性命。调拨已定,众头领俱各听令去了。各各遵依军令,不可有误。此是正月初头。不说梁山泊好汉依次各各下山进发。且说北京梁中书唤过李成、闻达、王太守等一干官员,商议放灯一事……梁中书见说大喜。众官商议已定,随即出榜晓谕居民。

…………

吴用道:“小生替哥哥走一遭。”随即与铁面孔目裴宣点拨八路军马:第一队,双鞭呼延灼引领韩滔、彭玘为前部,镇三山黄信在后策应,都是马军。前者呼延灼阵上打了的是假的,故意要赚关胜,故设此计。第二队,豹子头林冲引领马麟、邓飞为前部,小李广花荣在后策应,都是马军。第三队,大刀关胜引领宣赞、郝思文为前部,病尉迟孙立在后策应,都是马军。第四队,霹雳火秦明引领欧鹏、燕顺为前部,青面兽杨志在后策应,都是马军。第五队,却调步军头领没遮拦穆弘,将引杜兴、郑天寿。第六队,步军头领黑旋风李逵将引李立、曹正。第七队,步军头领插翅虎雷横将引施恩、穆春。第八队,步军头领混世魔王樊瑞将引项充、李衮。这八路马步军兵,各自取路,即今便要起行,毋得时刻有误。正月十五日二更为期,都要到北京城下。马军、步军一齐进发。

…………

未到黄昏,一轮明月却涌上来,照得六街三市,熔作金银一片。

(1)请简述文章开头段落的作用。

___

(2)结尾对月光的描写有何作用?

___

(3)文章描写了吴用调兵遣将的过程,请概括吴用的性格特征。

___

(4)简要概括文中吴用智取大名府的“智"体现在哪里。

___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青梅煮酒论英雄

玄德也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关、张二人曰:“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学小人之事,何也?”玄德曰:“此非二弟所知也。"二人乃不复言。

一日,关、张不在,玄德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入园中曰:“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玄德惊问曰:“有甚紧事?"许褚曰:“不知。只教我来相请。”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操。操笑曰:“在家做得好大事!"諕得玄德面如土色。操执玄德手,直至后园,曰:“玄德学圃不易!”玄德方才放心,答曰:“无事消遣耳。"操曰:“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面有梅林。’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今见此梅,不可不赏。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玄德心神方定。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玄德曰:“备肉眼安识英雄?”操曰:“休得过谦。"玄德曰:“备叨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知。”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操曰:“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玄德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操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玄德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玄德曰:“舍此之外,备实不知。”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筯,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大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筯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闻言失筯缘故,轻轻掩饰过了。操遂不疑玄德。

(1)选文中的“玄德"指的是,“关、张”分别指的是、。第二段中画线句子隐含一个成语,即“"。

(2)选文第一段写关、张二人有什么作用?

___

(3)曹操特意请玄德喝酒,是不是为了笼络玄德?由此可以看出曹操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

(4)其实曹操心中对天下英雄已有评定,为何却一定要玄德来品评?玄德所说的英雄是否果真是他心目中的英雄?

___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水浒传》主题阅读

材料一

作家晓华:12岁时读《水浒传》,让我喜欢探索冒险

著名文学评论家、作家晓华曾在师范学校任教二十年,担任过大专班的写作老师,她对读书与写作有着怎样独特的体会?留给她印象最深的书是什么呢?作为“青春共读七十年·追梦奋进新江苏”书评大赛的评委,晓华跟大家分享了她的读书故事。晓华著有文学评论集《涌动的潮汐》《自我表达的激情》(与汪政合写)等,作品曾获第一、二届紫金山文学奖,《批评家》优秀论文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和第三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文学评论家"提名。

晓华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在70年代中期,她接触到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有一天,家里的书架上突然多了这几本大部头的书,我觉得很好奇,就捧着天天读,那一年我12岁。”晓华说。《水浒传》中的人物同情弱者、蔑视权贵、敢于牺牲,这些英雄行为和她从小受到的教育很契合,也让当时还是小女孩的她十分崇拜。

她告诉记者,现在想来,她对生活与历史的理解,对长篇小说的认识,甚至一些性格的养成都与《水浒传》有关。大家都认为晓华的性格开朗活泼,办事风风火火,喜欢冒险,胆子大,也许这都与《水浒传》带给她的英雄情结有关。

后来做了老师,晓华对阅读效果与阅读情境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她认为,之所以对《水浒传》印象深刻,跟当时的阅读情境,也就是所处的具体环境在价值观、氛围和趣味上都比较一致,阅读效果当然就事半功倍,“因为你的日常生活都在为你的阅读做准备"。

(摘自《扬子晚报》)

材料二

98版《水浒传》剧组再聚首:因敬畏经典而成就经典

央视98版电视剧《水浒传》的演员、主创共八十多名剧组成员近日齐聚中央电视台,参加《中国文艺·向经典致敬》节目的录制。总导演张绍林感叹:“历时四年创作,我们做到了每一个镜头都不含糊,这皆源于对经典的敬畏。”

1998年开播的《水浒传》,曾让“大河向东流"唱遍中国大江南北。该剧曾囊括第18届飞天奖优秀长篇电视剧,第16届金鹰奖最佳长篇连续剧、最佳导演等奖项。2018年,这部至今仍在被点播回放的作品已经播出整整20年。26日,包括李雪健、周野芒、臧金生、丁海峰、李明启、王思懿在内的大多数演员,包括导演、编剧、作曲在内的众多幕后主创,齐聚央视,回望这部经典之作。

“当时改编名著压力很大,我们的想法就是尽可能用电视剧的语言展现这部经典,别挨骂。”张绍林表示,“后来想想这个要求实际上很高,水浒人物和故事人们都很熟悉,我们要让电视剧中的人符合大家心里的形象,故事上还要做到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创新。这就要求要尊重原著的思想内涵、人物的定式走向,同时要在细节上丰富加工,当时的要求是‘远看是水浒,近看是新的水浒’,改编时真的很谨慎,小心翼翼。"对于这部心血之作,张绍林称最满意的是四年中坚守初心,不放过任何一个画面。

(摘自“中国新闻网”)

材料三

《水浒传》精彩片段

两个承局催得林冲穿了衣服,拿了那口刀,随这两个承局来。一路上,林冲道:“我在府中不认的你。"两个人说道:“小人新近参随。”却早来到府前,进得到厅前,林冲立住了脚。两个又道:“太尉在里面后堂内坐地。"转入屏风,至后堂,又不见太尉,林冲又住了脚。两个又道:“太尉直在里面等你,叫引教头进来。”又过了两三重门,到一个去处,一周遭都是绿栏杆。两个又引林冲到堂前,说道:“教头,你只在此少待,等我入去禀太尉。"林冲拿着刀,立在檐前,两个人自入去了。一盏茶时,不见出来。林冲心疑,探头入帘看时,只见檐前额上有四个青字,写道“白虎节堂”。林冲猛省道:“这节堂是商议军机大事处,如何敢无故辄入,不是礼!"急待回身,只听的靴履响、脚步鸣,一个人从外面入来,林冲看时,不是别人,却是本管高太尉。林冲见了,执刀向前声喏。太尉喝道:“林冲,你又无呼唤,安敢辄入白虎节堂!你知法度否你手里拿着刀,莫非来刺杀下官有人对我说,你两三日前拿刀在府前伺候,必有歹心。”林冲躬身禀道:“恩相,恰才蒙两个承局呼唤林冲,将刀来比看。"太尉喝道:“承局在那里?”林冲道:“恩相,他两个已投堂里去了。"太尉道:“胡说!甚么承局敢进我府堂里去。左右,与我拿下这厮!”说犹未了,旁边耳房里走出二十余人,把林冲横推倒拽,恰似皂雕追紫燕,浑如猛虎啖羊羔。高太尉大怒道:“你既是禁军教头,法度也还不知道。因何手执利刃,故入节堂,欲杀本官?"叫左右把林冲推下。

(选自《水浒传》第七回)

(1)结合材料一,简述阅读经典名著对于青少年成长的作用。(写出三点即可)

___

(2)结合材料二,说说你对“因敬畏经典而成就经典”的理解。

___

(3)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三的内容。

___

(4)有人认为,《水浒传》中打打杀杀的场面太多,青少年不宜阅读。你不同意这种观点,请结合材料内容阐述理由。

___

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林黛玉进贾府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珮;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选自《红楼梦》第三回)

(1)选文在描写王熙凤出场时,采用“人未到,笑声先到"的“先声夺人”的笔法,写出她的与众不同。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多选)()

A.突出王熙凤热情大胆而又泼辣的性格。

B.突出黛玉对王熙凤“放诞无礼"的不好印象。

C.显示王熙凤在贾府中的特殊地位。

D.表现王熙凤在贾母面前的受宠程度。

E.反映贾府“敛声屏气,恭肃严整”的森严气氛。

F.与其他人物出场形成鲜明的对比。

(2)选文在“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之后描写黛玉的心理有什么作用?

___

(3)王熙凤的感情变化非常快,这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

___

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局长回家

谷永建

王老汉今天格外高兴。在县城当局长的儿子前脚刚迈进家门,闺女杏儿后脚也跟了进来。

兄妹俩围着父亲家长里短地唠了一阵子闲话,王老汉抬头看看天色尚早,说了句:“你们先聊,我每天遛弯可是雷打不动的,我现在出去转转。”说完,倒背双手,四平八稳地迈步出了家门。

“他大叔,听说你家局长回来了,得陪你住几天吧?"没走多远,迎面碰上了老邻居徐嫂。

王老汉迈着方步,一仰头,说:“他是局长哩,天天忙得脚不沾地,哪有闲工夫在家陪我这个老头子啊。”

“他大叔,你儿女双全,儿子又当上了局长,你好有福气啊!"徐嫂赔着笑脸又问,“我孩子上学那事你给他说了吧?可全拜托你啦!”说话间,前院的石头也闻讯赶来,恭恭敬敬地说:“叔,我工作那事您没忘吧?"

王老汉瞧瞧徐嫂,又看看石头,笑道:“放心吧,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乡亲,这事我要办不成,往后咋还在村里混?”

“三姑父,您好啊,刚准备去您家呢,您姑爷从福建带的大红袍给您尝尝。"远房几代的侄女满脸堆笑地边说边晃荡着手里的茶罐。

“三老太爷啊,这么早就散步啦,昨晚孩子他爹让我今早捎两瓶酒给您,我也不懂,说是三十年陈酿。”

只一会儿的工夫,王老汉就被人香饽饽般围在了正中间,他一脸得意地和人们聊着天。

“爹,你过来我有话要和你说。"杏儿不知啥时候走了过来,隔着人群气鼓鼓地冲王老汉喊道。

“哟!杏儿,咋的了?谁惹你生气了?”

“哼!还不是你那当局长的儿子,我那亲哥哥!"杏儿的脸一别,喘着粗气说。

“你哥咋了?”王老汉一脸纳闷,不解地问。

“正好大家伙都在,你们给评评理,我哥这事做得对不对?"杏儿绷着脸说道,“刚才我对哥诉苦,说我单位效益不好,你手里有权,门子广,路子宽,给我换个工作吧。你猜他怎么说?他说他是领导,违背原则的事情坚决不能干。想找工作可以,但必须考试成绩合格,通过正常的程序公开录取。我明白凭我肚子里的这点墨水,肯定过不了关,于是我就缠着他,说了一大箩筐的好话,可他就是死活不松口。你们说说,他这样做还像个当哥哥的吗?”杏儿说到这里,眼圈都红了。

“臭小子,官不大架子不小,亲妹的事竟然也不管!"王老汉的火气一下子涌到了脑门子上,瞪眼吼道,“杏儿,你等着,我给你说理去!”王老汉有点愠怒了。“爹,你千万别去,我丢不起这个人。"杏儿一把拽住王老汉的衣襟,“看来哥是铁了心不管我的事了,既然这样,以后他是他我是我,他眼里没有我这个妹妹,我也不认他这个哥哥!”杏儿说完,一咬嘴唇扭头就走。

王老汉愤怒了,在后面急得直跺脚,“杏儿,你吃完饭再走啊!"

“吃啥吃,气都气饱了!”杏儿头也不回,声音里带着哭腔。

望着杏儿远去的背影,徐嫂、石头还有远房侄女以及侄孙女面面相觑,一个个都愣住了。徐嫂叹口气说:“啧啧,瞧见没,人家还真是铁面无私,连他亲妹妹的事都不管,我们这些人别再碰钉子去了!"说完,摇着头悻悻离去。

晚上,杏儿的电话响了,“好妹妹,哥得谢谢你啊!幸亏你演了一场好戏替我解了围,不然,在爹和乡亲们面前,哥这工作不好做啊!”

杏儿担心地说:“只是爹还在生气呢。"

“你放心,爹那边我去做工作。”

杏儿挂了电话,禁不住“咯咯"地笑出声来。

局长站在高楼上,看着远方。远处的天空,之前的暗云渐渐散去,皎洁的月亮静静地倾泻着温柔的光,星星又在苍穹里闪烁,那河边的景观带在霓虹灯下越发靓丽。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有改动)

(1)根据选文内容,补全王老汉的情感变化过程。

高兴→→→愠怒→

(2)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①说完,倒背双手,四平八稳地迈步出了家门。(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___

②他是局长哩,天天忙得脚不沾地,哪有闲工夫在家陪我这个老头子啊。(从修辞角度)

___

(3)本文运用了对比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试举一例简要分析。

___

(4)结尾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

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青花瓶

曹春雷

①那件青花瓶,一直放在老钱公司的接待室里。每次有客人来,老钱都向人家介绍一番。是明朝的,老钱特意强调,并指着瓶面上形似龟裂、蟹爪或冰裂的纹路说,这叫裂纹釉,是当年一种特殊的工艺。

②老钱与这件瓷器是有缘分的。那年老钱去北京,到宾馆附近的古玩市场闲逛,一眼就看中了这个瓶子,确认是真品,讨价还价买回来后,放在公司接待室里。作为一个文化产业公司,总得营造一点古朴的文化气息。

③为确保瓷器不被盗,老钱在接待室安装了摄像头,随时都能用手机查看。公司保安室的电子屏上也能监控到。

④没想到的是,青花瓶没被偷,却被打碎了。

⑤那天,老钱正在办公,秘书急匆匆跑进来,说,青花瓶被打碎了。老钱顿时铁青了脸,站起来,大步往接待室去,心里有火苗在蹿。

⑥叫春叶的保洁员正站在那里,脚下是碎瓶。看到老钱来,她哭着说,我看到上面有灰尘,想拿起来擦擦,没想到就……

⑦对春叶的家庭,老钱知道一些。丈夫因病去世,自己抚养一个读高中的儿子。除了在老钱这里做保洁员,晚上还去夜市摆摊。

⑧沉默片刻后,老钱说,别哭了,把碎了的青花瓶收拾到我办公室来。

⑨春叶低着头,捧着那些碎片跟着来了。老钱示意她放在办公桌上。春叶放下,然后退回去两步,小声啜泣。

⑩老钱说,别哭了,告诉你一个秘密,但你得保证,别对外人说。听了老钱的话,春叶停止啜泣,抬起头来,望着老钱。老钱说,其实呢,这件青花瓶是件仿品,我去找专家鉴定了,市场价也就三四百元。

春叶更迷茫了,眼里噙着泪。

你回去工作吧,老钱摆摆手。春叶转过身去,忽又转回来,大声说,我赔钱吧,我赔得起。

老钱说,不用,回去好好工作就是了。春叶深深地鞠了一躬,说,您是好人。离开时,步伐轻松多了。

老钱从抽屉里找出一张纸来,是关于这件青花瓶的鉴定,撕了,扔进废纸篓。上面标注的价值,是一长串的数字。

桌上的碎瓷片,让老钱想起多年前的一个水缸。

那时候,老钱还是个孩子,常到村里奎叔家找虎子玩。奎叔脾气好,每次见老钱,都笑眯眯的。那次,老钱在院子里和虎子玩打瓦,就是将一个碎瓦片竖在那里,在远处用石头扔,看谁砸得准。老钱扔了一个大点的石头,没砸到瓦片,却砸到了水缸。水哗哗地淌了出来。

老钱张着嘴,不知所措。奎叔正好从院外回来看到了,却说,没事,岁岁(碎碎)平安嘛,水缸本来就有裂纹了,我正打算买新的呢。后来,老钱再去奎叔家玩,却大半年没见他再买新的。老钱稍大点才知道,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奎叔,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买一个新缸的。

老钱望着眼前碎了的青花瓶,想,岁岁(碎碎)平安嘛。然后,自个儿笑了起来。

(1)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呆呆地迟疑地迷茫地B.呆呆地迷茫地迟疑地

C.迷茫地呆呆地迟疑地D.迟疑地呆呆地迷茫地

(2)本文以“青花瓶”为线索贯穿全文,请梳理文章内容,完成填空。(用六字短语填空)

展示花瓶工艺→→→春叶打碎花瓶→→眼望碎瓶发笑

(3)结合全文来看,文章第①~③段有什么作用?

___

(4)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老钱这一人物形象。

___

(5)学完本文,你在为人处世方面得到了什么启示?(至少答出三点)

___

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看看正走动了,早望见前面烟笼雾锁,一座猛恶林子,有名唤做“野猪林",此是东京去沧州路上第一个险峻去处。宋时,这座林子内,但有些冤仇的,使用些钱与公人,带到这里,不知结果了多少好汉在此处。今日这两个公人带林冲奔入这林子里来。董超道:“走了一五更,走不得十里路程,似此沧州怎的得到。”薛霸道:“我也走不得了,且就林子里歇一歇。"

②三个人奔到里面,解下行李包裹,都搬在树根头。林冲叫声:“呵也!”靠着一株大树便倒了。只见董超说道:“行一步,等一步,倒走得我困倦起来,且睡一睡却行。"放下水火棍,便倒在树边,略略闭得眼,从地下叫将起来。林冲道:“上下做甚么?”董超、薛霸道:“俺两个正要睡一睡,这里又无关锁,只怕你走了。我们放心不下,以此睡不稳。"林冲答道:“小人是个好汉,官司既已吃了,一世也不走。”董超道:“那里信得你说。要我们心稳,须得缚一缚。"林冲道:“上下要缚便缚,小人敢道怎地。”薛霸腰里解下索子来,把林冲连手带脚和枷紧紧的绑在树上。两个跳将起来,转过身来,拿起水火棍,看着林冲,说道:“不是俺要结果你,自是前日来时,有那陆虞候①传着高太尉钧旨,教我两个到这里结果你,立等金印②回去回话。休得要怨我弟兄两个,只是上司差遣,不由自己。你须精细着,明年今日是你周年。我等已限定日期,亦要早回话。"

③林冲见说,泪如雨下,便道:“上下!我与你二位,往日无仇,近日无冤。你二位如何救得小人,生死不忘。”董超道:“说甚么闲话!救你不得。"薛霸便提起水火棍来,望着林冲脑袋上劈将来。

④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③在林子里听你多时!”

⑤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起禅杖,轮起来打两个公人。林冲方才闪开眼看时,认得是鲁智深。林冲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智深听得,收住禅杖。两个公人呆了半晌,动掸不得。林冲道:“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候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不依他。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

⑥鲁智深扯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林冲,叫:“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自从你受官司,俺又无处去救你。打听的你断配沧州,洒家在开封府前又寻不见,却听得人说监在使臣房内。又见酒保来请两个公人,说道:‘店里一位官人寻说话。’以此洒家疑心,放你不下,恐这厮们路上害你,俺特地跟将来。见这两个撮鸟带你入店里去,洒家也在那店里歇。夜间听得那厮两个做神做鬼,把滚汤赚了你脚,那时俺便要杀这两个撮鸟,却被客店里人多,恐妨救了。洒家见这厮们不怀好心,越放你不下。你五更里出门时,洒家先投奔这林子里来,等杀这厮两个撮鸟。他倒来这里害你,正好杀这厮两个。"

⑦林冲劝道:“既然师兄救了我,你休害他两个性命。”鲁智深喝道:“你这两个撮鸟,洒家不看兄弟面时,把你这两个都剁做肉酱!且看兄弟面皮,饶你两个性命。"就那里插了戒刀,喝道:“你这两个撮鸟,快搀兄弟,都跟洒家来!”提了禅杖先走。两个公人那里敢回话,只叫:“林教头救俺两个!"依前背上包裹,提了水火棍,扶着林冲,又替他拕了包裹,一同跟出林子来。

⑧林冲问道:“师兄,今投那里去?”鲁智深道:“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洒家放你不下,直送兄弟到沧州。"

(节选自《水浒传》,有删改)

【注】①陆虞候:陆谦。②金印:宋时的犯人脸上刺字,叫作“打金印”。③洒家:当时普通男性的自称。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

___

(2)对于两个谋害林冲的公人,鲁智深与林冲的处理方法有何不同?这分别反映了两人怎样的性格特征?

___

(3)第⑥段中,鲁智深的一番话,属于哪一种记叙顺序?在文中有何作用?

___

(4)下列对选文的分析无误的一项是()

A.两个公人要结果了林冲,全是因为受上司差遣,身不由己,所以二人并无过错。

B.第③段写林冲“泪如雨下"的神态和乞求饶恕的语言,表明他的贪生怕死和软弱无能。

C.由第⑥段可知,两个公人用开水烫伤了林冲的双脚,可见二人的凶残本性。

D.第⑦段中,两个公人搀扶林冲,替林冲背包裹的行为表明他们已经幡然醒悟,决心痛改前非。

(5)读完《水浒传》,许多读者认为“逼上梁山”在林冲身上得到了鲜明的体现。请你结合选文内容和《水浒传》中与林冲相关的情节,谈谈对这一看法的认识。

___

参考答案

1.【答案】(1)文章第1段是“智取大名府"的开端,用宋江的急脾气来反衬吴用的沉着镇定和深谋远虑;描写“冬尽春初,早晚元宵节近”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提供了背景;正是借元宵节看灯的习俗,梁山好汉才有机会成功围攻大名府。

(2)运用环境描写,营造了一种光明、朗阔的环境,用明月高照来暗示战争形势必定大好。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故事的结局作了铺垫。

(3)①知人善任。从他对梁山人员的调配可知,他善于利用梁山好汉各自的长处来做到人尽其才。②深谋远虑。他把每一步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考虑到了,可见他的深谋远虑。他让马军、步军齐进发,城里城外相互照应,也能体现出他的深谋远虑,考虑周全。③足智多谋。对人员角色的扮演更是结合人物自身的特点,且能人尽其才,恰到好处。

(4)①智在合理利用天时:正值元宵节看灯,大家都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城内的看守也会有所松懈,大量的人马才可以混进城去。②智在用人:梁山好汉各有所长,吴用能让人尽其才。③智在计谋:大名府元宵节放灯,先设埋伏在城中,外面再驱兵进入,里应外合。

2.【答案】(1)刘备;关羽;张飞;望梅止渴

(2)写关、张二人对刘备不留心天下大事,却在后园种菜的行为的不理解,衬托出刘备的韬光养晦和机智。

(3)不是。他只是为了试探玄德。由此可以看出曹操老奸巨猾的性格特点。

(4)曹操以此试探玄德是否才略过人,将来是否会变成他的对手。玄德所说的英雄不是他心目中的英雄,他是故意装拙,以期骗过曹操,让曹操不再对他起疑心。

【解析】(4)应结合二人的性格特点、身份地位和时代背景来思考。

3.【答案】(1)示例:有利于激发青少年的阅读兴趣;有助于提升青少年对生活与历史的理解;有利于青少年良好性格的养成。

(2)在阅读、改编经典名著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心怀敬畏之心,唯有如此,才能汲取营养,成就自己的事业。

(3)(林冲)误入(闯)白虎堂(或“林冲被诱入白虎堂"“高太尉诱林冲入白虎堂”)。

(4)示例:《水浒传》中确实有很多打打杀杀的场面,但这并不能成为“青少年不宜阅读"的理由。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表现了他疾恶如仇的鲜明个性,使青少年认识到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有助于培养优秀的品质。生动的描写,鲜明的人物个性,也能激发青少年阅读《水浒传》的兴趣。作家晓华12岁时读《水浒传》获益良多,最终成为著名作家。由此可见,《水浒传》适宜青少年阅读。

【解析】(1)本题考查概括内容。阅读材料一,从中找出阅读经典名著对于青少年成长的作用的语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如“有一天,家里的书架上突然多了这几本大部头的书,我觉得很好奇,就捧着天天读”“她对生活与历史的理解,对长篇小说的认识,甚至一些性格的养成都与《水浒传》有关"。

(2)本题考查理解与表达能力。阅读材料二,明确“敬畏经典”与“成就经典"的意思。“敬畏经典”,即以敬畏之心阅读、改编经典名著;“成就经典",即取得卓越成就。

(4)本题考查理解与表达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审题。“《水浒传》中打打杀杀的场面太多,不适合青少年阅读”,这是你反对的观点,要据此表明自己的看法。“结合材料内容阐述理由",这是答题的要求。回答时,要有明确的观点和具体的材料,同时要做到语言通顺。

4.【答案】(1)A;C;D;F

(2)描写黛玉的心理,既侧面反衬出王熙凤在贾府中的特殊身份和地位,也表现了黛玉心细、谨慎的个性。

(3)她知道黛玉是老祖宗疼爱的外孙女,便格外亲昵,着意恭维;她想到老祖宗见到黛玉会因女儿亡故而伤心,便“用帕拭泪”;可是听到老祖宗笑着阻止,“忙转悲为喜"。这些均表现了王熙凤见风使舵、八面玲珑、机巧善变、邀宠取幸的性格。(意对即可)

5.【答案】(1)得意;纳闷;愤怒

(2)①运用动作描写,刻画出王老汉悠闲自得的情态,突出他心情的愉悦。

②运用夸张、反问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王老汉因儿子是局长而自豪的心理,暗含炫耀的意味。

(3)示例:在得知王老汉当局长的儿子回来时,徐嫂等人对王老汉百般巴结;在听到杏儿与王老汉的对话后,徐嫂等人自知所求无望,摇头悻悻离去,甚至还冷言冷语讥讽。这样前后对比,突出徐嫂等人尖酸、自私的形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