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阳谷县2024届化学九上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24176bba4642ff5c9bd6ba2c248952f/524176bba4642ff5c9bd6ba2c248952f1.gif)
![山东省阳谷县2024届化学九上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24176bba4642ff5c9bd6ba2c248952f/524176bba4642ff5c9bd6ba2c248952f2.gif)
![山东省阳谷县2024届化学九上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24176bba4642ff5c9bd6ba2c248952f/524176bba4642ff5c9bd6ba2c248952f3.gif)
![山东省阳谷县2024届化学九上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24176bba4642ff5c9bd6ba2c248952f/524176bba4642ff5c9bd6ba2c248952f4.gif)
![山东省阳谷县2024届化学九上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24176bba4642ff5c9bd6ba2c248952f/524176bba4642ff5c9bd6ba2c248952f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阳谷县2024届化学九上期中联考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实验操作符合操作规范的是()A.为了便于观察,给试管加热时,试管口应对着自己B.为了证明一瓶药品是蔗糖还是食盐,可品尝一下其味道C.实验室用剩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但可丢入垃圾堆中D.过滤时,漏斗中的液面应低于滤纸的边缘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 B.闻气味C.点酒精灯 D.过滤3.如图为小科与妈妈在牛排馆用餐的对话:小科叙述中的“?”可能是A.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B.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加入二氧化锰C.加热到发红的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D.向灼热的氧化铜通入氢气4.AgNO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用棕色试剂瓶保存。AgNO3受热分解,放出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A.SO2 B.NO2 C.NH3 D.N25.葡萄糖(C6H12O6)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药物,主要功效是补充能量,治疗低血糖、高血钾、水肿等。下列关于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A.葡萄糖中含有24个原子B.葡萄糖中碳、氢、氧元素质量之比为1∶2∶1C.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D.葡萄糖由6个碳元素、12个氢元素和6个氧元素组成6.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丹桂飘香,香满校园分子不断的运动BH2O2能杀菌消毒而H2O则不能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C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原子的大小发生改变DNaCl和KCl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构成两物质中的阴离子相同A.A B.B C.C D.D7.我市盛产茶叶,“雪青”“清润茗芽”等绿茶享誉省内外。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单宁酸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C.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38:26:23D.一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8.今年我国进行了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工作,环境保护是重要的考核指标,下列做法不利于创建文明城市的是()A.用电或天然气替代燃煤,改善空气质量B.污染企业治理达标后,再生产C.再生水用于冲洗道路、浇灌花草树木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9.容器中物质X(用□表示)和物质Y(用○表示)的反应微粒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A.3X+8Y=X3Y8B.X+2Y=XY2C.3X+6Y=X3Y6D.3X+8Y=3XY2+2Y10.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NaOH B. C.HgO D.11.人类的生命活动一刻也离不开水和氧气。下列关于水和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属于氧化物B.氧气常用作氧化剂C.氧气可供给呼吸D.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12.在H2、H2O、Ca(OH)2、H2SO4四种物质的分子中,都含有()A.两个氢原子 B.两个氢元素 C.氢元素 D.1个氢分子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想探究“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氧气的最低体积分数是多少?”每个同学分别收集多瓶不同体积分数的氧气进行实验。(1)甲同学想收集体积分数为50%的氧气,他向容量为250毫升集气瓶内装入125毫升水,然后用如图所示的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他能否收集体积分数为50%的氧气________,(填“能”、“否”)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2)乙同学也想收集体积分数为50%的氧气,他向容量为250毫升集气瓶内装入125毫升水用如图排水法收集。能否收集体积分数为50%的氧气________(填“能”“否”)因为____________(3)丙同学想收集一瓶体积分数为20%的氧气实验,你觉得有无必要,____________(填“有”“无”),因为________________(4)丁同学收集了一瓶体积分数为40%的氧气发现并没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又收集了一瓶体积分数为60%的氧气发现使带火星木条复燃了,你觉得他下一步实验应该做什么____________(5)戊同学用250毫升集气瓶用排水法收集体积分数为50%的氧气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小明同学按下图在实验室中制备氧气。(1)认识仪器:请写出图中热源的名称_________,并指出使用它时的一点注意事项___________。(2)操作顺序:①装药品和放棉花。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时,固体药品取量___________。②连接仪器,固定试管。③点燃酒精灯,加热。加热时应先___________。(3)实验分析:①请帮助她找出上述实验过程中漏掉的一个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②生成的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原因是___________,实验结束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其理由是____________。(4)拓展与迁移:①如果用分解过氧化氢来制取氧气,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选填如图中“甲”或“乙”);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②实验室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请你另写一种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③化学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自制氧气,有同学从家里拿来了洗脸盆并盛了半盆自来水,用罐头瓶(带玻璃片)装满水倒放入脸盆中准备收集气体,还有同学从化工试剂商店买来了高锰酸钾作原料。由于自带仪器不够用,又有同学准备从学校化学实验室借用一些仪器。他们还需借用的仪器是(至少写2种)_______________。15.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填空:(1)图中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2)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____________,再添加药品;给装置A试管里的固体物质加热时,应先________,然后集中加热盛有药品的部位。(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应选用发生装置是______(选填装置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4)实验室制备气体时,选择气体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和_________。(5)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块状的石灰石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备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选填装置序号),收集装置是_____(选填装置序号)16.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四个实验装置(天平略)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1)图A所示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在实验中看到气球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其中,只有A装置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C、D装置则不能。否定B装置的理由是_________;(3)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在反应物不变的前提下对C装置可以进行改进,你改进的措施是_______。(4)图D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结果在石棉网上收集到产物的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你认为出现这样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现有石灰石12g(所含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向其中加入某未知浓度的稀盐酸100g,恰好完全反应,称得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7.6g,请计算:(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g(2)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8.2015年10月5日,中国宁波籍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青蒿素的发现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在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部要放一些水;在做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部也要放一些水;那么在这两个实验中水的作用是否相同____________?如果不同,请分别写出在两个实验中水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解题分析】
【题目详解】A、给试管加热时,试管口应朝向没人的方向,故A错误;B、为防止中毒,实验室内的药品不可品尝,故B错误;C、实验室用剩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但可丢入垃圾堆中,故C错误;D、过滤时,漏斗中的液面应低于滤纸的边缘,故D正确。故选D.2、B【解题分析】
A.向试管中倒入液体,瓶塞倒放,标签朝向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试管中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此选项错误;B.闻气体的气味,手在瓶口处轻轻地扇动,使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此选项正确;C.禁止用一只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此选项错误;D.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漏斗末端紧贴烧杯内壁,此选项错误。故选B。3、B【解题分析】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改变了化学反应速率,该题中的“?”指的是催化剂。
A.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该反应中无催化剂,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加入二氧化锰,该反应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此选项符合题意;C.加热到发红的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该反应中无催化剂,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向灼热的氧化铜通入氢气,该反应中无催化剂,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4、B【解题分析】
A、AgNO3中不含有硫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不可能是SO2,故A错误;B、AgNO3中存在银、氮、氧三种元素,NO2又有刺激性气味,所以有可能,故B正确;C、AgNO3中不含有氢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不可能是NH3,故C错误;D、N2无刺激性气味,不可能含有,故D错误。故选B。5、C【解题分析】
A、每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24个原子,故A错误;B、葡萄糖中碳、氢、氧元素个数之比为1∶2∶1,质量之比为:(12×6):(1×12):(16×6)=6:1:8,故B错误;C、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12+16×6=180,故C正确;D、葡萄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故D错误。故选C。6、C【解题分析】
A、丹桂飘香,香满校园因为花中含有香味的分子运动到了人的鼻子之中的缘故,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故解释正确;
B、H2O2能杀菌消毒而H2O则不能,是由于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构成两种物质的分子种类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不同。故解释正确。
C、水银温度计中的汞柱是由汞原子构成的,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间隔,在受热的条件下,原子的运动加快,微粒之间的间隔也变大,导致汞柱的体积变大而上升。故解释不正确。
D、氯化钠和氯化钾在水中都能电离出相同的阴离子,故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故解释正确。
故选:C。【题目点拨】应用微粒的基本观点:①微粒在不停地运动,②微粒之间有间隔,③同种物质的微粒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不同的物质微粒种类不同,化学性质也不相同,④可溶性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形成自由移动的粒子。7、B【解题分析】
A、由化学式为C76H52O46可知,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选项错误;B、单宁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76):(1×52):(16×46)=228:13:184,故单宁酸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选项正确;C、由化学式为C76H52O46可知,一个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76:52:46=38:26:23,选项错误;D、由化学式为C76H52O46可知,一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选项错误。故选B。【题目点拨】化学式可以表示宏观、微观及数量关系三种意义: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8、D【解题分析】A、用电或天然气替代燃煤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利于创建文明城市,故A正确;B、污染企业治理达标后,再生产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利于创建文明城市,故B正确;C、再生水用于冲洗道路、浇灌花草树木可以节约水资源,利于创建文明城市,故C正确;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资源,不利于创建文明城市,故D错误。故选D。9、B【解题分析】
根据反应容器中物质X和物质Y的反应微粒之间的关系图,图中的3个X物质的微粒全部参加反应,而8个物质Y的微粒有2个剩余未参加反应,反应生成的三个分子都是由1个X与2个Y构成的XY2型分子,因此该反应可表示为:X+2Y=XY2。故选B。10、C【解题分析】
根据氧化物概念含有两种元素的化合物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进行解答。【题目详解】A、NaOH含三种元素,不符合题意;B、O2只含一种元素,不符合题意;C、HgO为含两种元素的化合物,且含有氧元素,符合题意;D、Na2SO4含三种元素,不符合题意。故选D。【题目点拨】要熟知化学基本概念,不能靠感觉做题。很多同学对氧化物理解存在误区,认为含氧化合物就为氧化物,忽略了只含两种元素的限定。11、D【解题分析】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A正确;B、氧气具有氧化性,常用作氧化剂,故B正确;C、氧气能供给呼吸,故C正确;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1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故D错误。故选D。【题目点拨】氧化物的概念可简记为:两元素、氧元素、化合物。12、A【解题分析】
A、在H2、H2O、Ca(OH)2、H2SO4四种物质的1个分子中都含有2个氢原子;故选项正确。B、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且元素是描述宏观物质的组成;故选项错误。C、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且元素是描述宏观物质的组成;故选项错误。D、在H2、H2O、Ca(OH)2、H2SO4四种物质的分子中,不能再含有分子;故选项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否因为收集到的是纯氧否因为半瓶空气中还有五分之一的氧气无因为空气中21%的氧气已经不能让木条复燃收集一瓶浓度在40%-60%之间的氧气进行实验先在集气瓶中预先放94毫升水,然后用排水法收集【解题分析】
(1)根据集气瓶内装有水,氧气将空气排出,收集到的是纯氧分析;
(2)根据空气中含有五分之一的氧气分析;
(3)根据空气中含有21%的氧气以及空气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分析;
(4)根据数据分析40%-60%之间的数据进行实验;
(5)用排水法收集50%的氧气,可先在集气瓶内装入部分水,然后用排水法收集.由于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氧气的总体积应是通入的氧气的体积加上通入的空气中含有的氧气的体积;然后根据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50%,列等式计算出预先装及水的体积。【题目详解】(1)容量为250毫升集气瓶内装入125毫升水,剩余125毫升为空气,然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将125毫升的空气排出,收集到的是纯净的125毫升的氧气,他不能收集体积分数为50%的氧气;
(2)容量为250毫升集气瓶内装入125毫升水,剩余125毫升为空气,然后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将125毫升的水排出,收集到的是125毫升的氧气,剩余125毫升空气中还含有五分之一的氧气,不能收集到体积分数为50%的氧气;(3)因为空气中21%的氧气不能让木条复燃,所以没有必要收集体积分数为20%的氧气进行实验;
(4)体积分数为40%的氧气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体积分数为60%的氧气使带火星木条复燃,那么40%~60%之间的体积分数的氧气能否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所以丁同学应该再收集一瓶浓度在40%-60%之间的氧气进行实验;
(5)空气中也有氧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设通入氧气后在集气瓶中预先放水的体积为x,则=50%,解得x≈94mL;
故戊同学用250毫升集气瓶用排水法收集体积分数为50%的氧气,可先在集气瓶中预先放94毫升水,然后用排水法收集即可。14、酒精灯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或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个酒精灯等只需盖满试管底部预热(或均匀受热或来回移动酒精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氧气不易溶于水防止水槽里的水倒吸进入热的试管中,造成试管破裂甲H2O2H2O+O2KClO3KCl+O2铁架台、酒精灯、大试管、橡皮塞、导管【解题分析】
(1)由图可知,热源的名称为酒精灯,使用酒精灯的注意事项有:1、酒精灯的灯芯要平整,如以烧焦或不平整,要用剪刀修正;2、添加酒精时,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酒精不少于1/3;3、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4、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5、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任意一点即可)。(2)①装药品和放棉花。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时,固体药品取量只需盖满试管底部;③点燃酒精灯,加热。加热时应先预热(或均匀受热或来回移动酒精灯)。(3)①在使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备氧气时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因此她漏掉的一个实验步骤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因此生成的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为了防止水槽里的水倒吸进入热的试管中,造成试管破裂,因此实验结束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4)①如果用分解过氧化氢来制取氧气,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需要平稳的加入反应物,因此应该选择甲,装置乙持续平稳不能加入反应物;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加热高锰酸钾,过氧化氢分解和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因此第三种制备氧气的方法为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符号表达式为:KClO3KCl+O2。③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的仪器有铁架台、酒精灯、大试管、橡皮塞、导管(选其中两种)15、分液漏斗水槽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预热B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BC【解题分析】
实验室制取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主要看反应物的状态(固态还是液态)和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将发生装置分为固体加热型装置和固液混合不加热型装置;收集装置主要根据生成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以及是否和水反应考虑能否用排水法,不易溶于水或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还可以根据气体和空气密度的比较以及是否和空气中的各成分反应,判断能否采用排空气法收集,如果气体密度和空气密度非常接近则不适宜采用排空气法,在使用排空气法收集时,密度比空气大的采用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题目详解】(1)图中①的名称是分液漏斗;②的名称是水槽;(2)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添加药品;给装置A试管里的固体物质加热时,应先预热,然后集中加热盛有药品的部位,防止受热不均试管炸裂;(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反应物是固液混合,反应条件不需要加热,应选用固液混合不加热型的发生装置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氧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由分析可知,实验室制备气体时,选择气体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5)块状的石灰石是固体,稀盐酸是液体,反应在常温下进行,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不能使用排水法收集,应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是C。16、4P+5O2=2P2O5调节压强,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锂辉石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气体检测设备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印刷品、记录媒介复制品合作协议书
- 2025年买卖个人房屋合同(4篇)
- 2025年临时工聘用合同协议标准版本(三篇)
- 山西省2024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成长的时空第七课在集体中成长情境基础小练新人教版
- 2025年临时工解除合同样本(2篇)
- 2025年人防门制作安装工程施工合同模板(2篇)
- 2025年个人无息借款合同经典版(2篇)
- 2025年二人合作经营协议参考模板(三篇)
- 物流托运单模板
- 【员工关系管理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800字】
- 六年级语文下册阅读及参考答案(12篇)
- 《发展汉语(第二版)中级综合(Ⅰ)》第7课+课件
- 第四章《数列》复习小结示范公开课教学PPT课件【高中数学人教A版】
- 苏教版(苏少版)九年级美术下册全册课件
- 2022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英语试题及参考答案
- 中国文化简介英文版(ChineseCultureintroduction)课件
-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课件(完整版)
- 工程经济学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程
- 鼻空肠营养的护理及注意事项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