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方案名师资料合集(完整版)资料_第1页
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方案名师资料合集(完整版)资料_第2页
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方案名师资料合集(完整版)资料_第3页
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方案名师资料合集(完整版)资料_第4页
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方案名师资料合集(完整版)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方案名师资料合集(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

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方案名师资料合集(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平遥现代工程技术学校工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名称】工艺美术【专业代码】142000【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基本学制】三年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工艺美术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对工艺美术技能人才的要求,确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工艺美术行业各专业方向,培养具有一定现代科学文化素养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技术技能,有独立工作能力,掌握一定工艺美术理论,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1.职业素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事业单位规章制度。热爱生活和自然,热爱工艺美术专业,具有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职业理想。具有创新精神和服务意识,掌握必需的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具有一定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沟通交流与社会适应能力。诚实守信,具有职业道德和岗位责任意识。具有职业所需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意识。2.专业技术技能掌握一定的工艺美术理论知识和工艺史知识。掌握绘画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色彩理论知识和色彩搭配技法。掌握基本的构图原理,具有初步的构图创作能力。具备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修图、版式、制图等)。了解工艺美术行业动态。具备收集、选取艺术创作素材的能力。具有初步的艺术审美和美术鉴赏能力。具备1-2个工种的初、中级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具备的职业能力。专业(技能)方向——室内装潢设计掌握室内装潢设计的基本技能,具有初步的室内装潢设计和实际岗位工作能力。了解室内装潢设计的发展概况与基础理论。了解室内装潢行业规范与政策法规。专业(技能)方向——推光漆艺掌握推光漆艺的基本技能,具有初步的推光漆艺创作和实际岗位工作能力。了解推光漆艺创作的发展概况与基础理论了解推光漆艺行业规范与政策法规。二、职业岗位分析与职业资格证书本专业依据对毕业生就业和企业要求的调查,分为室内装潢设计、推光漆艺如下表所示表1工艺美术专业职业岗位分析与职业资格证书专业名称专业方向主要专业技能对应职业(工种)职业资格证书颁发单位工艺美术室内装潢设计室内设计制图室内设计效果图家具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室内装饰装修设计员装饰美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推光漆艺推光漆艺髹饰技法漆画设计与制作漆艺制品设计与制作漆画设计与制作漆器镶嵌漆器镶嵌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三、教学分析与课程体系表2工艺美术专业教学分析与课程体系序号就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归纳行动领域转换学习领域构建课程素质能力知识2室内装饰装修设计员装饰美工室内设计制图室内设计效果图家具设计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认识现代中国国情,适应社会。2、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合作交流、公平竞争、团结协作、团结奉献。3、掌握室内设计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运用方法。4、将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方法转化为实践行为,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1、项目策划统筹能力2、编辑撰写文字内容能力3、手绘造型语言表达能力4、手绘色彩语言表达能力5、绘制草图方案能力6、使用设计软件表达能力7、多种设计软件综合应用能力1、造型语言2、色彩关系3、元素编排4、软件操作5、仪器使用和维护6、基本材质属性《AutoCAD制图》《手绘效果图表现》《影像表现》《3dsMax》《家具设计》《室内设计》22漆器制作员漆器镶嵌工推光漆艺髹饰技法漆画设计与制作漆艺制品设计与制作1、观察能力2、语言表达3、职业道德4、团队意识5、环保意识6、自学能力7、策划能力8、解决问题1、作品设计创作能力2、分析欣赏作品能力3、成果的整合能力1、造型语言2、色彩关系3、风格特点《白描》《推光漆艺基本技法》《描金彩绘》《漆画设计与制作》《漆艺制品设计与制作》(一)工艺美术专业(中级)职业活动特点表3工艺美术专业(中级)职业活动特点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1工作过程2工作过程3工作过程4工作过程5装饰设计图纸项目功能分析项目设计草案方案深入设计施工图绘制

制图规范核对图纸设计软件操作设计软件操作学习文字图片导出、导入整合工作素材进行加工编排整理绘制最终效果图存储格式室内设计设计前文件、资料、数据等方面的充分准备熟悉施工文件和业主的意图完成初步方案设计工作

绘制平面布置图和透视效果图深化设计方案漆器制作木胎灰胎漆工画工镶嵌(二)工艺美术专业技能型人才职业特征内涵本专业培养面向工艺美术行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地区旅游业建设和发展第一线需要,具有美术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计算机应用辅助制图能力,掌握工艺美术品设计工艺的技能技巧,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岗位职业能力,能从事工艺品设计、制作、管理、策划、营销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

所有课程的教学组织都需要围绕这一目标来进行。以就业为导向,贯彻“教学做合一,项目教学”等原则;按照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构想,在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再设计中,实施具有地方特色的“校中企,企中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为企业提供车间,以企业名称冠名实训基地,并利用学校影响力为企业进行宣传推广,企业则为学校带来项目教学案例,实习岗位、能工巧匠、工艺美术大师。将民间手工技艺单一的传承模式,转化为班级授课制与现代学徒制相结合的模式。(三)工艺美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表4课程结构图顶岗实习顶岗实习专业技能课综合实训专业技能课综合实训推光漆艺方向1、白描2、推光漆艺基本技法推光漆艺方向1、白描2、推光漆艺基本技法3、影像表现4、描金彩绘5、漆画设计与制作6、漆艺制品设计与制作室内装潢设计方向1、AutoCAD制图2、手绘效果图表现3、影像表现4、3dsMax5、家具设计6、室内设计专业选修课1、书法2、篆刻3、书画装裱4、其他专业方向课程专专业核心课立体构成素描速写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图案基础Photoshop应用立体构成素描速写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图案基础Photoshop应用历史公共艺术体育与健康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数学语文哲学与人生经济政治与社会职业道德与法律历史公共艺术体育与健康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数学语文哲学与人生经济政治与社会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生涯规划公共基础课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1、心理健康2、其他(四)工艺美术专业教学策略研究以适应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核心,强化知识传授与岗位实践紧密结合。改革教学模式,建立以岗位为目标、任务为引领、能力为本位、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模式建立中首先注重“以岗位为目标”,教学的目标始终坚持以岗位的要求为宗旨,着力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工作的方法能力和从事职业活动的社会能力。在教学中“以任务为引领”把知识和技能融合在一起,实施任务驱动;始终坚持“以能力为本位”。在实施教学过程中,通过工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在教学设计中“以项目为载体”设计教学方案。以项目教学为主,采用岗位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互评和教师总结评价相结合,通过项目教学方法在教育活动中的应用,学生在活动中体现出来极大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团队协作、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学习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完成任务后,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四、人才培养模式工艺美术专业以校企合作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密切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实行由行业企业学校双主体共同培养人才;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按照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构想,实施具有民族特色的“校中企,企中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具体内容如下:

(1)坚持教、学、实践一体化。积极采取有效途径,教师在实践中教创意、教设计、教手艺、教知识;学生在实践中学知识、学创意、学设计、学手艺,逐步完善教、学、实践一体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

(2)坚持教学与科研并行,构建跨学科协作的“双师”模式,优化课程设臵和课程结构,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注重学生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设计能力的培养。

(3)坚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力度,以岗位需求为指导,实施订单式定向培养模式。校内以企业的研发方向引导教学方向,以项目课题方式在校内虚拟企业项目;校外实训基地以顶岗实训模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在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再设计中,形成“校中企,企中校”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4)坚持人才培养目标考核的开放性。变课堂考核、书面考核为主为校企联合考核为主,变以知识考核为主为实践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并重考核为主。注重学生作业的产品转化率和社会满意率的提高。

(5)坚持阶梯式和递进式教学进程,做好学生由学习到工作角色转变的理论基础和技能基础。五、教学进程和教学安排表5教学进程时间分配序号课程模块课程名称学时学分总课时周数周课时总学分开课学期理论学时理论学分实践学时实践学分1公共基础课程职业生涯规划36236182212职业道德与法律36236182223经济政治与社会36236182234哲学与人生36236182245语文21612216183121-46数学21612216183121-47英语21612216183121-48计算机应用基础1825447218261-49体育与健康342110714418281-410公共艺术3623618123-411历史3623618121-212小计10806213专业核心课素描3627241081866114速写362361822115平面构成3627241081866116Photoshop3627241081866117色彩3627241081866218色彩构成3627241081866219图案基础362361822220立体构成3627241081866221小计7204022室内装潢设计方向课AutoCAD制图54310861621899323手绘效果图表现54310861621899324影像表现543108616218994253dsMax54310861621899426家具设计54310861621899527室内设计54310861621899528小计9725429推光漆艺设计与制作方向课白描54310861621899330推光漆基本技法54310861621899331影像表现54310861621899432描金彩绘54310861621899433漆画设计与制作54310861621899534漆艺制品设计与制作54310861621899535小计9725436选修课程书法181811337工艺美术史181811438社会文化辅导181811539综合实训3241818540顶岗实习5403030641合计3690207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一周),累计假期12周,周学时为38学时,顶岗实习每周30小时(1小时折合1学时)安排,3年总学时为3690,我校实行学分制,一般16-18学时为1学分,3年不得少于176分。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以1周为1学分,共4分。六、教学方法与考核评价(一)教学方法工艺美术专业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核心,强化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本,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要求,教学实施工学一体,按照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合一的总体原则,根据专业和课程开展项目教学、场景教学、主题教学和岗位教学,注重因材施教;融入到班级授课制与现代学徒制当中。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教学中,让教师尽可能地采用计算机辅助、演示展示等直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能力为本位”,形成了“以项目为载体”教学方法。(二)考核评价工艺美术专业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为宗旨;以贡献和能力为依据;按照企业用人标准构建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突出技能考核,促进学校课程考试与职业资格鉴定的衔接统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适应学生对口就业、转岗和终身发展的需求。教学质量评价坚持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岗位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为重点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质量观;以企业岗位要求、企业文化、职业资格要求为评价依据,实施评价内容评价手段的多元化;建立校企一体的评价主体,制定企业化、多元化、校企一体化的教育教学评价模式;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多元并举的原则、发展性评价原则、适度原则、互动原则。考核权重过程评价60%结果评价40%成绩汇总等级项目1项目2项目3……小计理论40%实践60%小计评价方式知识评价、技能评价、职业素养评价命题考试优良中差评价主体教师、学生、家长、企业实训指导教师、校内实训指导教师教导处、教研室、教师表6工艺美术专业学生学习评价表科目班级教师考核细则学生信息过程性评价(20%)学期评价(80%)总评出勤作业课堂表现实践项目互评期末成绩实操成绩自评小组评教师评学号姓名ABCABCABCABCABCABCABC考核办法:1、总评分为优、良、中、差。总评成绩>90′为优秀,80′~90′为良,60′~80′为中,<60′为差。2、总评成绩=过程性评价(20%)+学期评价(80%)。其中,过程性评价考核为A、B和C,分别对应3′2′和1′。表7学生实习评价表姓名班级岗位工号实习类型□生产实习□训练实习实习考核评价行为规范(50分)实训成绩(50分)企业教师学校教师企业指导教师学校指导教师态度(5)计划工作量纪律(5)实际完成量□100%25分□80%15分□60%5分□100%25分□80%15分□60%5分卫生(5)保养(5)合格率□95%-5分□90%-10分□95%-5分□90%-10分安全(5)合计教师签名:教师签名:合计教师签名:教师签名:班主任评价平时表现(50分)实习报告考核:实习成绩(100分)实习能力考核:总分班主任签字:自我评价学校评价指导教师签名:机械技术系(盖章):年月日备注:实习成绩优90分以上,合格60分以上,不合格60分以下。表8工艺美术学生顶岗实习鉴定表姓名班级实习时间蹲点教师实习单位实习期自我鉴定带教师傅意见(学生实习态度、劳动纪律、专业技能、完成实习任务等情况)带教师傅(签名):(单位盖章)年月日实习单位鉴定意见(分项目打“√”)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职业素养团队合作岗位技能任务完成综合评价□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蹲点教师意见蹲点教师(签名):年月日学校意见(单位盖章)年月日七、实施保障师资队伍1、师资队伍结构工艺美术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关键在于:要有一支具备良好“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因为符合工艺美术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专业调整整合、课程体系及内容的设计与实施、生产性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都要靠这样一支教师队伍去操作完成。工艺美术专业全面实施“双师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让专业教师到企业接受顶岗培训,不断学习新技术、新工艺;进行“双师结构”的师资结构调整,聘请企业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参与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学结合教材的开发和实训室的建设;将部分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聘为兼职教师,来校讲授专业性较强、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弥补目前本专业师资队伍在数量、年龄、学历、职称等方面的不足,使其能够满足课程改革的要求。近年来,本专业教学团队与企业合作实现人力资源共享,企业工程师担任学生的实训指导老师,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同时,有3人下企业锻炼,从而形成一支具有较强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科技服务能力的专兼职教学团队,成为一支整体水平较高、充满活力的适应学校事业发展需要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表9工艺美术专业师资队伍结构表类别数量类型数量说明专业课教师(36人)专任教师12学科带头人1骨干教师4实训指导教师3双师型教师12中级职称0高级职称0兼职教师3学科带头人1骨干教师1实训指导教师3双师型教师中级职称高级职称文化课教师182、师资队伍培养规划遵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1-2021)和山西省职业院校重点建设专业总体目标,实施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和技能提高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方案,从事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践环节指导的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的专业技术实践经验,技能训练指导教师必须具备技能系列职称。同时师资队伍需要有二部分组成,一方面是一定数量的专任教师,另一方面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尤其重要的是通过制定一系列保障制度,来建成一支专业水平高、双师素质优、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师资队伍中,首先是专业带头人能在本地区行业具有一定知名度,并能掌握本专业前沿信息,主导专业建设发展方向,同时具有较强专业教学能力和较丰富的专业实践能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专业培养方案制订及专业建设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其次是需要各方面技能骨干教师:室内装潢设计、推光漆艺。骨干教师不仅具有较强专业教学能力,同时需要具备较丰富的专业实践能力,能承担所从事技术方向的纵向或横向技术服务课题,具有较强的教学改革和技术研发能力。专业基础课程教师可与专业群共享,专业课程及实践指导环节均需配备专任教师。专任教学团队需在专业技术侧重、年龄梯队、职称结构等方面合理优化。平时需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类技术培训,同时需要建立一支动态组合、校企互通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1)培养背景专业带头人的培养,是加速我校工艺美术专业建设,提升我校工艺美术专业办学水平和办学能力的需要。目前,我校工艺美术专业教师队伍总体来说,年青教师多,学历本科,教学经验不够丰富,实践能力亟待提高。专业教师提高动手能力,是我校工艺美术专业目前十分紧迫的任务。(2)培养任务通过培养培训,使工艺美术专业带头人具备提高工艺美术专业教师学历层次,并使其获得相应的职称和专业技术证书。要求本专业校级专业带头人通过学历培训,获得同类专业本科文凭,鼓励已获得本科学历的培养对象攻读研究生学历;所有培养对象在培训期内必须获得所教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由学校统一组织,有计划分年度安排培养对象下到专业对口企业进行顶岗实践,落实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5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制度,专业教师每2年企业实践的时间累计不得少于2个月。(3)培养措施成立培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侯奇麟副组长:朱永亮成员:王晓婷郝丽霞刘双平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培养过程的监督与评估。对照专业教师培养的具体目标要求,由培养工作领导小组对工作班子的工作实绩分年度、分阶段逐项检查与评估,评估事项为:具备较高的教学业务水平,遵守教师常规文化(师德十条、师行十点、师言十美、师表十具备),对专业有较大的贡献。以此加强对专业带头人培养工作的督促、考核。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加大行政管理力度。加强密切协作,推动培养工程顺利实施。专业教师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处室通力合作,围绕培养目标,共同协助教研教改课题研究,应用技术研究推广,市场调研情况的分析,确保集体项目如期完成。强化队伍管理。学校将对培养对象进行严格的管理,培养对象要制定个人受训计划,签定目标责任书。开展带教活动。加强校内“传、帮、带”活动,以课堂为载体,切实提高培养对象的专业水平。专业带头人不能等、靠、要,教师的成长主阵地在校内。为此,在校内坚持“结对子”的活动,切实抓好带教,让培养对象逐步形成自身的教学特色和风格。为体现校内的专业带头人的培养成果,学校每学年举行一次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的赛课活动。(二)实训条件工艺美术专业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在课堂学习专业基础知识,更需要在校企合作共建的实训实习基地进行。学做合一训练,通过实践教学达到专业培养目标。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针对中职学生思维方式、认知

能力和学习习惯,教学实施过程中,需将教学点和实训结合在一起,采取学中做,做中学,学做合一的现场教学模式,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岗位职业素养。实现学做合一,需要将课堂传统的教室移到实训室或实训车间,专业基础知识学习教室和实训室穿插进行,实践性强的课程整体安排在实训室进行讲解,边讲边练。恒隆泰漆艺工艺美术基地,以重点建设专业推光漆艺为主体,突出本专业复合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同时作为面向全学校相关专业的共享平台,集专业教学、生产实习、产品展销等功能于一体,是我校开放型、共享型具有生产性、实践性的工学结合实训基地。表10校内实训基地序号实训室主要设备数量可支持实训项目1工艺美术实训基地大师工作室、烤漆房、展厅等30制胎、漆工、画工、镶嵌等2工艺美术设计室电脑55Photoshop3DSMAX等3工艺美术制作室制作台、制作工具50室内设计手工操作4影像表现实训室摄影摄像器材30摄影、摄像表11校外实训基地序号企业签订时间实训岗位1平遥观印象艺术发展2021年6月装饰美工2山西省中艺网络2021年7月室内设计员3平遥县永隆漆艺2021年7月工艺品制作员4平遥唐都漆器2021年8月工艺品制作员5山西核心文化传媒2021年9月室内设计员备注(三)质量保证体系为了确保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有效运行,依据学校关于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意见,促进教育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切实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1、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组织保障根据《学校关于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意见》,学校成立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建设工作指导委员会,实施监控办、教务科、系部三级监控体系。(1)监控办:监控办是监控体系运行的职能部门,由学校教研室代行其职责。主要监控与评价教学质量、德育质量、实习质量等情况,并负责向学校汇报,向各相关处室、教师反馈人才培养质量信息。(2)教务科:教务科是学校教学管理的职能部门,负有在监控体系中对教学工作进行布置、检查、管理、指导等职能,是教学质量建设的责任主体。主要监控教学管理工作规程、教师教学工作规范等教学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教学计划的实施情况和师资等教学资源的配备利用情况。同时也负有对监控与评价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和建设的职责。教务科还要积极支持和配合监控办开展教学监控与评价工作。(3)系部:系部是学校学生管理的职能部门,要积极主动参与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要与监控办、教务科、就业办等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在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规范实习实训加强德育教育、搞好实习管理、培养创新人才等方面发挥本部门特殊的功能和作用。2、人才培养质量目标与标准确立质量目标与标准是保证培养质量的前提,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培养质量目标与标准既是教学工作的追求目标,又是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的基础。3、人才培养质量信息收集系统人才培养质量信息系统是为了全面及时地掌握学校人才培养过程各环节、各因素在教、学、管过程中基本状况的网络组织系统。其主要任务是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反馈,保障信息的真实性、全面性、群众性。信息收集的渠道主要包括:(1)校领导评价信息学校领导要对所分管的职能部门进行考核。强化这一渠道既有利于各级领导深入基层、深入课堂了解教育教学状况,又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切实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营造一个全校各级领导都关心学生、尊重教师、重视教学、严格管理、为学生成材服务的良好氛围。(2)学生评价信息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对象,应作为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来源。学生评教由教务处组织,以班级为单位采用无记名方式,每学期进行一次,评价时间根据教学进程而定。(3)督导员评价信息学校督员按照值日情况巡查全校教学班级、实训室,并划分出当日最好班级、最差班级、最好的一堂课、最差的一堂课,日公布,周汇总,学期统计至监控办。(四)体制机制保障1、建立校企合作法律法规。在校企合作中能发挥主导作用,因而制定出完备的政策法规,确保校企合作顺利实施尤为必要。要构建具备刚性制约机制的法律作保障。政府搭建平台,完善政策,建立机制,加大宣传,改善校企合作的制度环境,以行政手段来明确企业对职业教育的责任和义务。

2、学校层面。大力推行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主动积极地与当地企业联系和沟通。要加大力度与更多的企业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真正建立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为学生的技能提高创造条件,为学生的就业畅通渠道。学校要成立校企合作专门管理机构,建立符合“校企合作”需要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激励考核制度以及评估和反馈。统一协调解决校企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制定配套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3、企业层面。企业领导要有支持职业教育的意识,这不仅有利于企业的长远目标的实现,更重要的是为自己培养了大批的后备力量,使企业可持续发展稳步前进。校企合作的结果是双赢的,对企业而言,今天的学生可能就是企业明天的员工,对学生精心栽培就能有后续的员工队伍数量上的保证,又有具有专业技能型人才质量上的保证;对学校而言,既明确了培养目标,又畅通了学生的就业渠道。八、毕业要求学生总学分220分,学生取得176学分即可毕业。课程性质与学分构成比例是:各门课程学习完成后,达到学校合格标准,可考取相应资格证书。未达到必修课学分,不准许考取相应资格证书。九、修订说明1、本计划是为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发展和我校实际情况而修订的,从2021春开始实施;根据企业调研和我校工艺美术专业建设指委员会建议进行的修订,注重职业素质教育及职业素养的形成。2、本计划在实施过程,根据社会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可进行适度调整,调整范围不超过30%。如需调整,由系部提出建议,教务科审批,报教学校长批准后方可。课题研究报告许昌工商管理学校二O一四年十二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报告《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是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重点课题。从立项开始,我们认真做好开题工作,整个实验过程中边研究、边修改、边发展。通过一年多的探索与研究,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资源互用。在市教育局业务主导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课题实验进展顺利,对校企合作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课题研究基本按原计划要求按时完成,现将课题研究工作的主要情况与研究结果报告如下:一、课题的提出1、“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创新,要牢牢把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方向”。即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办学与就业市场实现零距离对接,这就决定了中职学校和企业必须共同努力培养人才,才能适应企业需求。一般来讲,中国中职教育校企合作开始于二十世纪80年代,经过30年的实践与探索,我国中职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在校企合作的形式和模式上也有一些突破和创新。但是,和世界上发达国家德国、日本、美国等国相比,我国开展校企合作的时间短、经验不足,和世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企业、学校、政府在如何发挥主体地位作用和各自的优势上还存在着许多困境和困惑。2、国家对中职教育空前重视,中职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202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提出“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3、目前关于这个课题的研究虽然比较多,但主要集中在高校领域,而针对中职校企合作的研究较少。河南省中职学校在这方面的课题研究落后于其他省份。4、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已进入了“规模到质量”的瓶颈阶段,如何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加大改革力度、加强校企合作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已经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因此研究与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地区经济发展和学校实际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推动高职院校与企业长效合作,互利共赢,共育高技能人才,是一个重要而迫切的课题,值得研究。5、我校是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省级示范性职业学校,教学设备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科研队伍壮大,我们肩负着为本地经济发展培养合格人才及教育现代化的使命,沉积了多年的职教经验,我们有校企合作的良好基础,有责任和有能力完成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我校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比如与河南省瑞贝卡发制品等企事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办学实施方案》等,这些成果为本课题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二、课题研究的目标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要构建起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彻底改变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重构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在专业设置上以职业分析为导向,在培养目标上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在课程设计上以职业活动为核心,在教学内容上除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还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在培养方式上淡化理论课、实训课的界限,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和现场教学,为学生提供获得真实工作体验的机会,使学生毕业后能立刻走上工作岗位。课题组将在文献研究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通过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现状的深入调查,认真剖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根据我国国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中等职业院校教育实际,提出多渠道、多层次、多模式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为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深入推进提供解决方案,切实提高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互相联系的4个方面:(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现状通过对多所中职院校办学理念、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调查,了解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现状。(2)中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剖析其中的原因(3)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对策分析针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地思考,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对于政府、学校和企业提出对策和建议(4)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在分析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探讨多层次、多方位、多形式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四、课题研究的方法课题组通过对国内外关于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研究文献的整理分析,以及对目前中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的调查,对校企合作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校企合作实践进行了研究,在研究的不同阶段,分别采用如下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国家教委、教育部及劳动部相关文件进行广泛的收集,从图书馆、电子期刊及互联网上对国内外校企合作的有关文献进行查阅、收集、分析、综合、加工、整理。2、调查研究法本课题通过实地调查、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进行了数值上的统计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3、比较研究法从多方面、多角度研究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与问题,参考有关行政管理学、教育学、职业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选择不同的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对比研究,从中探索规律、借鉴有益经验。为本课题研究的深化提供思路和理论基础。4、案例研究法以许昌工商管理学校等院校与企业合作教育的典型案例深入剖析,总结归纳,从而进行模式构建。5、经验总结法在研究中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撰写有关论文,提升到理论,揭示规律,深化研究,指导实践。五、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一)准备阶段(2021年12月—2021年6月)自2021年12月份承担课题后,学校建立课题领导机构,成立了领导组,领导组下设了专家指导组、课题实施组,并对课题研究的任务进行了分解,确保人人负其责,个个有任务,事事有人干,从而为实验的有效推进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同时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了总课题组下发的专门文件,及时传达了总课题组召开的专门会议精神,学习相关理论,真正做到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从源头上积极抓起,从氛围上积极渲染,从行动上积极引领,做好实验前各项准备工作,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做好课题论证工作等。学校请高校教授、名师到学校给课题组教师做专题培训。专家们的培训,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拓展了教师的认知领域,启发了教师的智慧和创造性,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二)研究实施阶段(2021年6月—2021年10月)这一阶段,先后分别围绕中职校园文化的定位和内涵、功能和作用、特质和特点,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意义、模式和途径等问题,组织了多次研讨会。并邀请了专家来我校作课题指导专题讲座。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始终坚持课题研究与推动工作相结合,边研究、边实践、边完善,每一个问题的研究,都先由课题组集体研讨,分工到人撰写出相应的研究论文,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三)总结阶段(2021年10月—2021年12月)课题组召开了研讨会,在认真总结前段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课题研究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对课题研究材料的收集整理、归纳分析进行了分工。在全面总结课题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完成了本课题研究报告。六、课题研究的效果为了解目前中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实施情况,课题组成员做了广泛的调研工作,通过调研,基本摸清了目前校企合作基本现状,找出了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思路与方案。具体情况报告如下:(一)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现状对这些学校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有密切关系的办学理念、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工作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1、办学理念在办学理念方面,我校提出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手段,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创优势,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服务”的办学理念;从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将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以实现培养技术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目标。通过对于学校有关领导和师生的问卷调查及访谈显示: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大部分受访者对学校的重要意义比较了解,绝大部分受访者认为中职校企合作更能给高职发展带来许多现实利益。2、专业建设我校适应区域经济及行业发展要求,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并且依据企业对人才需求,确定建设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系统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形成以财经管理为主,工、管、经、文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在专业建设方面,学校依托多年办学过程中积累的优质资源,优化整合专业建设,初步形成了与经济社会发展、行业需求相适应的中职专业结构,为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师资队伍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我校师资队伍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初步形成了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兼职教师库。4、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对此进行了书面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深入访谈、资料查阅等多种方式和途径,课题组了解到几所院校采取了多种不同的校企合作模式。院校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各个专业都推行了“订单式培养”,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以特殊“定制”的规格,一定的数量,提前预订毕业生,企业出资用于学生的学费补贴、奖学金等,并参与课程的共同开发和教学管理,多家企业出资设立定向委培班、企业冠名班、企业订单班。5、实训基地建设对几所学校的调查显示,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这些院校成果丰硕,形成了校企投资共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调查发现,由于不同的中职院校自身条件和所处的环境不同,因而各自实训基地建设的模式也不相同。有校外实训基地和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又有学校主导的实训基地和企业主导的实训基地及共建共享型实训基地。不同形式的培训基地优势互补,不可替代。(二)中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研究,虽然我国中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值得我们认真分析研究。现将存在的问题简要归纳如下:1、合作层次不高,深度不够被调研的中职院校,都与企业开展了合作教学,有的学院校企合作的企业数目达数百家,但是这些合作大多处于较浅层次。一些院校对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重视不够,意识淡薄,没有把它上升为一种学校办学模式的高度来认识,合作的意识不强,合作的诚意不足,合作的力度不够。常见的表现为“以工代学”,简单地认为把学生推到社会上实习就是“校企合作”,最常见是“放羊式”的顶岗实习。2、缺乏有效政策支持和长效合作机制(1)缺乏法律和政策保障。国家虽然出台了《职业教育法》,但地方政府并未在《职业教育法》允许范围内制订具体实施条例,对校企合作中的学校、企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约束,尤其是对企业的利益保护不够。(2)政府宏观调控不力。政府在校企合作中角色定位不明确,组织协调职能发挥不到位。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宏观调控(包括组织、领导、保障与统筹规划、监督方面)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3)校企合作缺少组织和领导保障。大多数中职院校对于校企合作缺乏有效的组织和领导,没有建立合作指导和管理机构,没有成立由学校和企业领导共同参加的校企合作委员会。由于缺乏组织上的保障机制,各系部、各处室就不能按照学校统一布署,统一协调解决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无从建立符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激励考核制度以及项目评估和反馈体系。3、校企合作对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作用有限中职院校虽然对校企合作持积极态度,但很多学校缺乏战略眼光,看重的是企业的资金投入以及合作所带来的招生宣传效应。部分院校在校企合作对象的选取上没有结合自身专业设置的实际仔细考虑,有些企业在提供实习岗位方面,多属于技术含量低的“劳力型”岗位,而技术含量较高的“技术型”岗位则很少提供,在实践经验传授方面,缺乏师傅的真传,多数学生在实习之后,对岗位技能只能达到肤浅了解的程度,实习难以达到真正锻炼专业技能的预定目标。4.学校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存在缺陷中职院校难以吸引行业企业参与开展深层次的合作,主要原因还是中职院校自身实力不强,吸引企业参与合作的优势不明显。学校自身的科研能力比较弱,专业建设缺乏内涵,对市场发展的信息不够通畅,师资水平不高,教师专业知识不能适应技术发展,教材内容落后,从而导致教学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人才培养水平不能得到企业的认同,制约了校企合作的深层次开展(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对策分析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本课题组进行了认真地思考,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对于政府、学校和企业提出如下建议:1、建立校企长效积极合作的体制机制应通过立法,明确企业参与教育的责任、义务和权利,强制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这在德国双元制教育体系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目前校企合作状态下,我国政府应当充分发挥行政职能,把参与职业教育作为评估企业资质的法律指标,这是校企深度融合的一个长效机制保障。政府还应制定相关校企合作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参与教育,行政部门可以依据企业参与教育的贡献大小,对其进行相应的税收倾斜和政策照顾,这是刺激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热情的一个有效手段。出台落实校企合作政策的具体措施,使校企合作制度化。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今后在教育资源的分配,无论是办学经费,还是其他社会资源,如人才引进、职称评审、科研立项、各类评奖活动等,都应向职业教育倾斜,改变职业教育的弱势地位,增强高职院校参与校企合作的实力和对企业的吸引力。2、加强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合作办学是通过毕业生的培养方(高职院校)和需求方(企业)的密切配合,使人才培养更加贴近企业生产实际,增加高职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要建设起一批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适应工学结合并富有特色的系统化课程体系。为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在专业技能、务实精神和就业能力等方面都有所提高,学校必须对教学的各个环节作必要调整,让学生学得进,用得上。学校可以按照企业需求,改变原来固有的课程设置模式,调整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并使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保持同步,实践课程的操作内容要达到与企业的生产作业接轨。(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1.订单式培养这是目前最常见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把“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之一。2.建立生产实习基地+顶岗实习式培养模式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双方都在为培养“准职业人”这个准成型产品而相互考证,学校既要保证培养技能人才的需要,选择设备先进、技术力量较强的企业作为学生进行生产实践的实习基地,又要关注毕业生的就业去向问题,甚至合作的目的就是推荐(安置)毕业生就业,而企业在履行基本的社会义务和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以外,更加关心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爱岗敬业、技术熟练的高素质员工队伍,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把学校和企业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实训基地的建立,为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素质,达到技能过硬的教学要求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七、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本课题在时间短、经费少的条件下,基本上完成了开题时的预期目标,但还有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主要有:1.本课题需要对诸多企业和中职院校进行调查,由于人员、时间和财力的限制,在异地的调查只能在短期完成,因而存在取样不全面,调查不够充分的缺陷。2.调查组某些成员教学任务较重,用于课题研究的精力有限,对于文献的搜集和整理不够全面,问题的思考不够深入。3.如何使中职院校与企业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地对接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实践。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方案湖北省郧阳科技学校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要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必须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为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结合湖北省农业机械制造、使用和维护、教学与管理、营销与服务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符合型等方面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制定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人才需求与培养目标分析(一)人才需求分析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国是农业大国,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提出了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优先地位。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公布施行以来,全国农机市场产销两旺,农机工业产值逐年均增长。湖北省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俗称“玉米之乡”。农机企业不算少,农机化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鄂西北、汉江平原、长江平原综合开发工程,农业机械正朝着大功率、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据统计,目前湖北省从事农机制造、修理、销售、使用和管理人中,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不多,且文化基础低,技术水平差,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机械自动控制和智能控制、精准作业和联合作业的需求。随着我省农机化程度的提高,据调查,未来5年,湖北省每年需要农机管理人员,各类农机技术人员,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大约13万多人,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从近几年湖北省对各专业人才需求情况排名来看,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名列榜首,这为该专业及专业群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二)职业目标分析通过企业调研和职业岗位分析,本专业面向农场、农村和农机生产、销售、维修等企业,培养从事农机使用与维修、农机装配与调试、农机管理、农机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并根据湖北地区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的需要,面向农场、农村承担一定规模的农机操作人员、机务管理人员和农民工劳动力转移培训,以适应现代农业机械对高素质、高技能农机技术人员的需求。主要就业岗位:农机使用与维修、农机装配与调试、农机管理、农机营销及农机售后服务等岗位。(三)职业资格要求职业岗位对应职业资格分析表序号职业岗位职业资格等级备注1农机使用与维修农业机械操作工中级四选一农机修理工中级电焊工中级农机电器设备修理工(电工)中级2农机装配与调试农业机械操作工中级三选一农机修理工中级普通钳工中级3农机管理普通车工中级二选一农机修理工中级4农机营销及售后服务计算机操作工中级三选一农机修理工中级市场营销师中级(四)岗位职业能力分析通过调研本专业面向的行业企业和分析就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了本专业学生从事相应工作岗位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即应具备一定的自然和人文科学知识及适度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具备熟练的农机操作与维修等专业能力;具备协调沟通和独立解决问题等社会能力;具备辩证思维、系统思考的方法能力;具备爱岗敬业、求真务实的职业素质。具体的岗位能力分析,见下表所示。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职业岗位岗位描述职业能力职业素质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农机使用与维修使用农业机械,按田间作业标准完成田间作业;完成农机具日常维护工作;排除农机故障,完成农机修理任务。1.机械图样识读能力;2.农机驾驶及作业能力;3.农机维护保养能力;4.农机检测能力;5.6.农机修理能力。1.具有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2.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3.公共关系处理能力;4.劳动组织与协调能力;5.成本控制能力;6.自我评价、自我展示能力。1.独立思考能力;2.创新与设计的能力;3.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及理论知识能力;4.信息获取与自主学习能力;5.工作计划、方案制定能力。1.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2.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3.熟练的工作技能和科学的创新精神。4.爱岗敬业和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5.安全文明生产与环保意识。农机装配与调试在农机制造或维修企业完成各种农业机械的装配与调试任务。1.机械图样识读能力;2.简单的机械加工能力;3.;4.农机的调整与检测能力;5.6.农业机械装配能力。农机管理对农机具进行优化的作业调配,对农机具的存放、油料、检修进行合理管理。1.农机驾驶及作业能力;2.农机具的调度能力;3.统计分析能力;4.油料管理能力;5.农机检测能力。农机营销及售后服务根据市场需求对农业机械及配件进行推广销售,能根据用户的反馈,进行三包服务,及时为用户排除故障。1.农机驾驶及作业能力;2.农机维护保养能力;3.市场调研与分析能力;4.农机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力;5.产品推销能力;6.统计报表能力。(五)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备机械图样、机械材料、农业机械构造与原理、农业机械管理、农业机械营销等基本知识,掌握农机使用、保养、检修、安装调试等职业能力,面向农业机械的使用维护、检测维修、营销、安装调试以及管理等岗位需要的从事农机使用、维修、售后服务工作的技能型人才。二、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与实施1.工学交替践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为国家示范性重点建设专业。示范建设期间本专业在原有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基础上,对农场、农机生产企业、农机销售公司、农机合作社进行广泛调研,通过分析本行业的人才需求状况,经专业建设委员会论证,确定出主要工作岗位;分析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根据任务的典型性、重要程度确定典型工作任务;依据工作任务的情况、完成任务的方式归纳、整合形成行动领域;按行动领域所包含的知识、能力的相互关系构建学习领域;从职业素质、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几个维度确定学习领域能力目标,即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技能人才的职业素养。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依托本专业的农机作业服务站、校内农场和郧县柳陂农业基地、安阳农业基地等实训基地,构建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2.校企合作平台建设校企合作的长效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合作深度不断加强。学校成立了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制定了校企合作章程,建立了校企合作制度,规范了合作内容、合作形式、运行方式、利益分配方式等内容,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工学交替,与后山农场、郧县柳陂农业基地、安阳农业基地、比亚迪公司、科尔华、艾迪斯、富士康、中日龙等多家大型企业采取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完成学生的生产性实训和毕业顶岗等实习任务,主要进行顶岗和选岗实习,培养农业机械高技能人才。引入郧县知名企业入校,合作建立集“生产、培训、教学、服务”四位一体的农机新技术培训基地,有力保证了工学交替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建立了农机底盘、农机发动机、农机电气、收获机械等实训室,训练学生的发动机、底盘、电气、液压等方面的拆装和故障排除能力。3.顶岗实习运行与安排按照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对本专业的顶岗实习安排如下:第一轮工学交替:社会实践实习。第一学年的5月份和第二学年的8、10月份农机作业季节,学生到学校农场(耕地50亩)进行从耕整地、播种到收获的完整农机作业环节的第一轮生产实践。在每个生产环节的生产实训之前,安排相关课程的学习及农机驾驶实训,其中《小型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课程的学习与校外生产实践交替进行。在生产实践中,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作业机械操作和农业机械驾驶技术及基本维护能力。第二轮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第二学年的5月份和第三学年的8、10月份农机作业季节,学生到柳陂农业基地、安阳农业基地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等校外生产性实习基地进行第二轮顶岗生产实践。在校学习期间,学生主要进行农机作业标准、农机机务管理、农机新技术等课程的学习,为生产实践做准备。在生产实践中学生在实践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农业机械操作、机务管理、农机检修等项目的顶岗生产实践,强化学生的农机驾驶作业和使用维护、农机标准化作业、机务管理、农机检修和故障排除的能力,为下一步的选岗实习打下基础。第三学年3月至7月份为选岗实习,学校负责为学生提供如农机作业、机务管理、农机营销与售后服务等不同的实习岗位与比亚迪公司、科尔华、艾迪斯、富士康、中日龙等多家大型企业岗位,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取向及个人专长自主选择,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一.课程体系设计思路农业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应以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打破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模式,逐步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观念,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业,有选择性地开设课程,注重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在传授给学生以先进的知识和实用的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自主选择能力,以提高其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本领。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基于农业生产过程,注重学生吃苦耐劳、善于与农民打交道、热爱农业的品行培养,构建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围绕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开展课程建设。各专业课程不仅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还突出学生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1)以必须够用为度、兼顾可持续发展,设置专业技术基础学习领域课程和专业拓展学习领域课程;(2)基于农业生产过程的职业行动领域和郧县典型农机具,结合农机构造、维修、调整、使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建设专业核心课程;(3)以职业性和实践性为出发点,设置两轮生产实践;在实习中进行课程的学习,由专任教师和行业专家共同讲授。(4)根据农机新技术的发展调整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在课程中融入行业标准、农机作业标准,职业资格标准,并体现“立志为农,强技为业”的品德。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课程开发小组通过企业专家、行业协会、用人单位、毕业生反馈共同研讨确定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如下所示。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序号主要工作岗位岗位描述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工作过程1农机使用与维修1.能按田间作业标准完成田间作业;2.能完成农机具日常维护工作,保证机械的完好率不低于95℅。拖拉机驾驶道路驾驶场地驾驶联合收获机驾驶拖拉机维护保养完成日常保养、1号保养、2号保养、3号保养、4号保养。联合收获机维护保养农机具的维护保养田间作业完成耕整地、播种、中耕、收获等作业任务。2农机装配与调试发动机装配与调试各种农业机械的拆缷、检测、装配、调试。拖拉机装配与调试收获机装配与调试农机具装配与调试3农机营销与售后服务能根据市场需求对农业机械进行推广销售,能根据用户的反馈,分析判断故障,进行现场维修。发动机销售对农业机械的性能参数及适用性向用户进行详细讲解。拖拉机销售收获机销售农机具销售发动机故障排除与用户交流沟通,对用户的故障车辆现场提出解决方案,对常见故障能及时排除。底盘故障排除电气系统故障排除液压系统故障排除农机具故障排除4农机管理能对农机作业合作社或农场作业区农业机械进行合理管理。农机具保管按机务管理制度的要求,合理调度农机具,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农机作业调度农机具的编组农业机械的管理按农机监理的规章制度要求,完成农业机械及人员的管理。三.加强重点课程建设,优化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工作过程的完整性、任务的难易程度、学时分配的合理性和教学组织的可操作性前提下,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职业能力养成规律,按行动领域所承载的知识、能力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能力培养的递进关系,确定本专业课程体系。(一).课程改革思路课程体系的构建是教学改革的基础和关键,它直接反映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新构建的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课程体系方案,体现了以下的改革思路:(1)体现了加强基础、拓宽专业知识面的教学改革基本思想。强调了基本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训练,并在此基础上突破了原有体系,对课程进行了重新整合,压缩专业课学时,增加了基础课学时。如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合并为工程力学;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合并为机械设计基础;原农业机械学120学时、拖拉机汽车学120学时,分别压缩为90学时、80学时;原农机运用学和企业经营管理两门课,共90学时,合并为农机运用与经营管理学,50学时。在大量压缩课内学时的同时,加大了基础理论的覆盖面和深度。例如,增加了CAD制图、CAXA制图、编程等课程。(2)重视学生基本实践技能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改革实验教学,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动手实验机会,增强实践动手能力;重视学生创作实验室建设,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同时,注意引导学生了解市场动态,在实践中学习先进管理办法,培养市场经济、市场经营的观念。(二).加强重点课程建设,优化教学内容课程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课程建设是教学改革的基本要素。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项目组对专业主干课进行了重点建设,对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结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是培养人才、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通过项目建设已经完成了各门专业课教学大纲、实验课大纲的修订工作。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教学内容应反映学科交叉、融合及综合的趋势,应随着学科的发展不断更新。课程描述如下:课程描述序号课程名称课程类别课程目标主要内容备注1农机机械基础专业主干课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掌握农业机械常用材料、机械零件、零部件的受力分析和常用机构等基本知识。初步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与构件选材分析、具备构件受力分析能力,常用机构的设计能力、具有设计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查阅及运用资料手册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农业机械系统和机械工程的综合应用能力。主要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性能,构件受力分析,农业机械中比较常见的机构与传动的类型及其应用,本课程通过理论教学、实验和综合实践等形式,培养学生掌握典型机构的机械运动规律,并初步学会并运用这些规律分析和解决农机实际工作过程中的机械问题。2柴油机拆装与维护专业主干课通过本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柴油发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等基本知识,柴油发动机常见故障现象及基本诊断方法,以及废气涡轮增压、缸内直接喷射等发动机的新技术;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基本维修工具对发动机进行维护保养的技能,使用解码器、示波器等专用仪器对发动机进行故障诊断以及维修的技能。柴油发动机基本结构原理、发动机机械维修工具和设备、维修资料的选用和查询;曲柄连杆机构零件的检测与修复、配气机构零件的检测与修复;润滑系统零部件的检测与修复、冷却系统零部件的检测与修复;柴油发动机机械系统综合故障诊。3底盘拆装与维护专业主干课通过本学习领域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底盘系统的结构、原理及检修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对底盘的使用保养、故障诊断和维修等专业能力。离合器、变速器、驱动桥、转向器、制动器等关键总成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离合器、变速器、驱动桥、转向器、制动器的拆装与调整;底盘系统的使用保养、故障诊断与修理;底盘系统的装配、调试与磨合;4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主干课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和“两轮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种作业机械的结构、工作原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各种作业机械的保养、故障诊断和维修等专业职业能力以及营销咨询、售后服务等拓展职业能力。农业机械维修设备、仪器工具、维修资料的使用和查询;工作场所的准备、工作安全与环境保护;耕整地机械、播种与栽植机械、田间管理机械、谷物收获机械的结构原理;常用各种作业机械的拆装、检查、保养、故障诊断及排除;5农机液压系统检修专业主干课通过本学习领域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液压元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能正确拆装液压元件;会检测液压油和液压元件;能够承担农机液压系统的安装、操作、维护和调试等工作任务,能对农机液压系统进行简单的改造;了解并掌握一个完整项目实施过程的工作步骤及其关键要素;能根据环境保护要求处理使用过的辅料以及损坏零部件。按典型工作任务划分7个学习情境:学习情境1:液压油污染的检修,学习情境2:液压缸漏油的检修,学习情境3:齿轮泵噪声严重的检修,学习情境4:收割机割台下降速度过快的检修,学习情境5:液压悬挂系统不提升的检修,学习情境6:液压转向失灵的检修,学习情境7:静液压驱动收割机行驶无力的检修。6农机电气系统维护专业主干课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使学生掌握农机常用的电器及辅助电子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加深对农机电器总线路图的理解;培养学生具备正确使用仪器、仪表进行农机电器与辅助电子系统的检测、维修、保养和基本故障初步的诊断能力。充电系统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检修方法;起动系统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检修方法;照明与信号系统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检修方法;仪表与报警系统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检修方法;辅助电子系统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检修方法;整车线路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检修方法;空调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检修方法;总线路的综合分析及检修;农机电器系统综合故障诊断;7顶岗实习专业主干课顶岗实习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求学生在企业生产一线上岗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所学专业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岗位技能,了解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正式就业打下基础。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要求,学生要严格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听从学校和企业指导教师的安排和指导,虚心求教,多动脑、多动手。同时要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生产组织管理,技术质量控制的方法和程序;接受生产一线的现场锻炼,学习提高岗位知识与岗位技能。2、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教学内容的更新必然要求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特别是在学时数普遍缩减的情况下,更应通过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以前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实行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法。在教学手段方面,部分学科基础课已实行了多媒体教学,同时,专业必修课多媒体开课率达到100%,学科与专业选修课多媒体开课率达到66%。课程均按学习领域课程模式设计,建议采用“教、学、做”一体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场景教学模式。教学实施过程中,可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头脑风暴、情景教学等行动导向教学法,按“六步法”行动环节组织实施,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指导教师课前应充分准备满足学习情境教学需要的信息单、资讯单、任务单、考核评价单等教学文件,并创设与职业环境同构的教学情境。教学效果评价应采取过程评价(任务考评)和综合考评(含理论考试、技能考核、职业素质评价,三者按2:6:2分配)相结合的方法。过程评价,通过细化工作过程质量标准,在学习情境实施过程中对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质量,随时进行评价;综合评价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相结合的形式,从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过程考评占70%,综合考评占30%。(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技术的重要途径。加强实践教学的建设和管理,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是保证实践教学环节有效实施的关键。学校领导和项目组对此高度重视,始终把它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来抓。2、认真修订教学计划,进一步完善工程实践技能系统化全过程的训练体系。把它具体落实在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中。在教学计划中,实践环节的周时数保持在一定水平,在实践教学计划的安排上,逐渐完善、优化,形成全过程、系统化工程技能的训练模式,做到全学程机械制图、设计不断线,计算机应用不断线,专业技能训练不断线。3、努力改善实验、实习条件,提高实验水平和实践能力,项目组通过多次外出调研,完成了现代农机实验室的发展规划、人员、设备配套论证等工作,完成了专业课的新实验大纲修订,已完成一期设备购买,二期设备购买项目已申报。建立和巩固了一批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实习提供了有利实习条件。(四).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树立良好教风学风。有了好的教学计划,还必须有好的教学管理制度来保证计划的落实,这样才能保证新教学计划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在这方面项目组两年来完成了以下几点工作:1、任课教师做到“三有”:有教学大纲、有教学进度表、有教案和实验计划表。2、教研室每学期都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检查,互相听课、互相监督,对教学进行有效监控,提高了教学质量。3、教考分离,建立试题库,严格考试制度。有条件的部分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已建立了试题库。考试完后,抽查考卷,严禁打“人情分”,保证考试成绩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得到较好落实。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通过两年的建设,目前本专业的专业课教师队伍学历结构层次方面有了较大的变化,我们将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进修、实行外出学习、老教师传帮带,同时和国内外相关专业进行交流,争取在近几年内建成一支年龄、学历、知识结构合理、教学和科研水平较高的专业师资队伍。四.改革课程实施1.实施的基本思路(1)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为目标;(2)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3)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行动导向组织教学;(4)采用场景教学法、头脑风暴法、案例教学法、引导文法等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5)以特色教材为核心,构建立体化教学资源,便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2.教学模式设计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实际岗位中的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开发学习性工作任务,按照能力培养目标的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教学过程的系统化设计并在试点班组织实施。具体实施过程如下:教师布置任务→学生自主策划任务的完成→教师讲解、任务分解→学生修订策划→投入实施训练→记录工作状况、数据→教师和学生互动总结→学生撰写任务报告→教师批改→问题反馈”的模式,分层次逐步消化知识点。对实操技术中的难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