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选择题:1.下列图片中能够反映“三大改造”时期我国经济建设状况的是:2.有人认为1956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新中国所取得的主要成就有①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②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果③基本完成国民经济调整的各项任务④人民公社体制在全国普遍建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08江苏单科)右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1953年4月出版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1953年4月出版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4.(2022广东理科基础65)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共中央提出“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即希望以较快的速度、较高的质量、较少的成本来取得较多的成果。但实际执行中往往只注意了其中的①“多”②“快”③“好”④“省”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我国在制订“二五计划”的目标时,对粮食、棉花、钢铁产量的预定目标进行了反复修改,下表是从1955年夏到1956年夏的三次修改。从中可以看出修改方案提出时间粮食产量(亿斤)棉花产量(万担)钢铁产量(万吨)1955年夏(第一方案)4600430011001956年初(第二方案)6400700015001956年夏(第三方案)500048001050—1200A.三个方案都是不可行的B.三个方案都是可行的C.第二个方案有冒进的倾向D.第三个方案过于保守(2022上海历史分叉部分A组14)右图是一份地方报刊的号外,它说明当时的社会A.注重科学,实事求是B.忽视工业,片面发展C.思想解放,决策民主D.急于求成,左倾浮夸7.右面这幅宣传图(图中火车运载的是一根玉米长棒)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新中国A.20世纪五十年代初期B.20世纪五十年代后期C.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D.20世纪八十年代后期8.1962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了:A.中央已经纠正了“左”倾的指导思想B.中央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C.“调整”在农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D.当时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9.“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的优越性和个人的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与之相关的选项是A.1950年的土地改革 B.国有企业改革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0.1978年11①是农民自发改革农村原有经济体制的尝试②是对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的具体响应③产生了第一个吃螃蟹的轰动效应④份为中国改革的里程碑而载入史册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11.右图是安徽省风阳县小岗生产队社员在20世纪70年代末签订的一份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不成,我们全部坐牢杀头也甘心。”这份契约签订的背景是A.人民公社体制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部分地区已经实行C.我国土地所有制正经历着变革D.农村解决了温饱,正在向小康迈进12.1980年,四川省广汉县的一个公社挂出乡人民政府的牌子,这意味着A.国家政治体制的倒退B.人民公社体制被否定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D.党政合一的一元化领导体制形成13.美国人哈默被称为“红色资本家”、他23岁时到苏俄访问,为俄国人购买了100万美元的小麦,列宁接见了他,并授予他在苏俄开采石棉的特许权。他81岁时乘坐自己的专机进入中国,他旗下的西方石油公司随后也成为首批进入中国的企业。以上活动发生的重要历史时期分别是A.苏俄实行战争共产主义政策时期,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B.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中国处于改革开放新时期C.苏联实施“一五”计划的时期,中国处于“大跃进”时期D.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中国处于“文革”时期14.从图1到图2的变化中,你能获得的正确信息有①反映了农村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②开始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③实现了农业现代化④生产关系严重超越生产力的发展A.①②③B.②④C.①③D.③④15.关于下列两幅图的共同点,说法正确的是A.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B.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发展C.有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D.使农民获得了自主生产的权利16..在建国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城乡居民都要凭票购买棉布(见右图)。1983年12月1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从此,曾长期使用的布票成为历史文物。上述政策的变化表明①中国的经济状况发生了很大改变②政府不再单纯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③中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17.(2022宁夏文综34)1980年,珠海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20世纪90年代,珠海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并获得联合国“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毗临港澳B.政策决策C.科技领先D.资源丰富17.(08南京一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的执政能力不断提高。主要体现在①首次正确分析我国面临的主要矛盾②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强化,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水平③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并成功地运用A.①②④B.①③C.②③④D.②④18.《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中,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的措施中客观上分别符合上述思想的有①没收官僚资本②人民公社化运动③五年计划建设④三大改造⑤大跃进运动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③⑤19.(2022山东基本能力49)(l分)音乐与时代的脉搏同步。请根据作品创作时间,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歌曲①《祖国颂》②《走进新时代》③《祝酒歌》④《黄河大合唱》A.①③②④B.③④②①C.④①③②D.④③①②20.图片承载着历史,它往往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特征。下列图片表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各个不同时期的历史风貌,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合作社的农民②全民炼钢铁③走进新时代④“东方红”1号A.①②④③B.①④③②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二、非选择题:21.(2022北京文综37题第(4)问)主题发言四:世界伟人邓小平发言引用了《邓小平文选》中的4个精辟论断:①“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③“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④“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4)请解读上引②、③、④论断,完成主题发言稿。(12分)(提示:下文划线文字部分是解读示例。请参照示例将答题内容写在相应的横线上。每个论断的解读都可从内容或作用中任选其一作答。要求:观点正确,内容具体)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邓小平坚定支持。这次讨论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关于党的基本路线,。关于“计划”和“市场”的论断,。关于新时期的外交,。总结:。答案要点举例:(从内容或作用角度作答,观点正确,内容具体,即可得分)22.(12分)2022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的征程,给我国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30年来,我国对外开放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措施典型代表意义建立经济特区深圳特区、珠海特区等①开放14个沿海城市②(广东代表城市)有力地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③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开放区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材料二近30年来,中国对外开放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从1978年到202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473亿美元增长到22257亿美元,……农村贫困人口由2.5亿人减少到2300多万人。1978年以前,中国外汇储备从未超过10亿美元,2022年末已突破1万亿美元。(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材料一的表格。(5分)(2)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其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3)英国有学者提出“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结合所学知识解释该观点。(4分)2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三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继续实施新型显示器、宽带通信与网络、生物医药等一批重大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充分发挥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集聚、引领和辐射作用。——摘自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请回答:①根据材料一,分析建国初期我国工业结构变化的特点。(2分)结合史实说明这一变化的必要性。(2分)②分析材料二中图1到图2深圳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1分)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深圳在改革开放三十年里给中国人民带来过哪些思想上的震撼?(2分)③材料三反映了我国现今工业化建设的哪些新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出现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3分)24.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共十七大召开前,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成为20世纪50年代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确立和坚持,而且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从无到有的问题,……一些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成就,显示了中国丰厚的智力资源。——《复兴之路》解说词(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在哪些方面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前提和基础?(3分)材料二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单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安徽和四川等一些农村开始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一年深圳、珠海等4个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中国在变,世界也在变,20世纪80年代全球经济展开了新一轮的竞争,……苏联依然陷于物质短缺的困顿,人们开始找于改变现状的新途径。——《复兴之路》解说词②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和苏联为改变现状寻找的新途径及其效果。(4分)材料三100年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在人类告别风云变幻的20世纪时中国告别了上个世纪曾经的苦难,经过100多年的求索与奋斗,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中国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世纪跨越,中国人跨越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节点,伴随着国家一起迈入21世纪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复兴之路》解说词③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和外交方面说明在世纪跨越的关键时期,中国如何“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3分)④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先后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选择上进行过哪两次成功的实践探索?(2分)2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4000英里。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5666英里。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42天缩短为5天,从伦敦到加尔各答也由3个月减为18天。此外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凭借全球性技术(如无线电通讯技术、核武器、洲际运载火箭、计算机网络等)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的利益。准确地说,全球化将处在掌握全球性技术力量的国家主导下。——赵英《技术演进与全球化》材料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1970年1992年33个发展中国家108美元297美元21个发达国家3129美元22185美元——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材料四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上个纪世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入世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近三十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科技进步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主要表现。(4分)(2)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其出现的原因。(4分)(3)近30年来,中国是怎样踩着历史节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从中可以总结出哪些成功的经验?(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中共十七大报告材料二1998—2022年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一一摘编自国家统计局网站材料三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挂牌仪式材料四2022年,我国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群众在教育、医疗、住房、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等六大民主领域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其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物价因素之后,城镇居民实际增长约13%,超过GDP增长速度;农民增长约8%。——国家统计局网站请回答:(1)材料一中“历史性变化”的伟大起点指的是什么?(1分)依据材料一、二,概述“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哪些变化?(2分)(2)从管理体制和所有制改革两方面,比较农村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同之处。(2分)中国90年代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是什么?(1分)(3)中共十四大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材料三表明国企改革的主要内容发生了什么新的变化?(2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2分)(4)从材料四中,你能获取什么历史信息?(1分)简要分析其成因。(1分)2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观察下列美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两幅图片:图1美国繁荣时期的汽车长龙图2美国人排起长队领救济①图1和图2反映了当时美国经济发生了什么重大的变化?(2分)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任何彻底革命的计划。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罗斯福②材料中“新应用”的准确理解是什么?(2分)在当时有何社会作用?(2分)材料三“在不同时期,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解说词③20世纪20年代初,列宁根据当时的国情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后,在社会经济方面实施了什么政策?(1分)起到了哪些作用?(3分)④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调整生产关系上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后,采取了什么措施?(1分)有何作用?(1分)参考答案:1-5BAAAC6-10DBCDC11-15ABBBB16-20BBCCA21.关于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关于“计划”和“市场”的论断: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为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理论根据。关于新时期的外交:新时期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具体地表现为不结盟政策;这种独立自主的、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既符合于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总结: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22.(1)①: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2分)②:广州、湛江。(2分)③: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分)(2)根本原因: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分)(3)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中国逐步融人世界,2022年加入WT0。进入21世纪,中国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影响世界经济格局变化,推动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所有这一切都源于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伟大的历史性转折。(4分。答案开放,言之有理即可)23.①特点:轻工业比重下降,重工业比重上升。(2分)必要性:现代工业基础薄弱,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1分);增强国防力量,维护国家独立。(1分)②主要原因:深圳是最早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1分)。改革开放初期的快速发展(或“深圳速度”)带动人们思想的解放(1分);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1分)。③新特点: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1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提升传统产业结合。(1分,答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即给分)原因:科技革命的要求;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改革开放创造的有利条件。(3分,每点1分)24.①政治前提: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1分。答出具体政治制度的也给分);经济(或物质)基础: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1分。答出工业体系也给分);科技(或技术)基础:尖端科学技术领域取得重要成就(1分)。中国: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2分)。苏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规范的采血流程
- 安徽省A10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阶段考试 数学试题(人教A版)D卷【含答案】
- 江苏省江阴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八校联考数学试题含解析
-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集装箱与多式联运2》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一中2025年高三高中数学试题竞赛模拟(二)数学试题含解析
-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环境科学专业英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汪清县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数学模型建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卫生职业学院《急救医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曲阜师范大学《景观设计与规划》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5G-Advanced 网络技术演进白皮书
- 【H公司员工培训的现状、问题和对策探析(含问卷)13000字(论文)】
- 新疆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
- 债权转让项目合同范本
-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英语八下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 水电站砂石加工系统封闭施工方案
- 三年级下册《春天的歌》作业设计
- 2024输送机械检查与维护规范第1部分带式输送机
- 劳务班组施工合同范本(2024版)
- 个人代持协议书
-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