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健康测定-培养后的真菌检测种子健康测定方法_第1页
种子健康测定-培养后的真菌检测种子健康测定方法_第2页
种子健康测定-培养后的真菌检测种子健康测定方法_第3页
种子健康测定-培养后的真菌检测种子健康测定方法_第4页
种子健康测定-培养后的真菌检测种子健康测定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培养后的真菌检测种子健康测定方法一、吸水纸法

1、操作程序

(1)在培养皿中放入3层吸水纸,用无菌蒸馏水湿润,沥去多余水分;

(2)数取试样400粒,重复4次,把种子排列在纸上,保持一定距离(约1cm),盖好培养皿;

(3)放在20℃条件下让种子吸胀1d;

(4)在-20℃下冷冻过夜,杀死种子;一、吸水纸法

1、操作程序

(5)在18~20℃和每天12h黑暗与12h近紫外灯光照交替处理下培养5~7d,培养皿位于距光源40cm处;(6)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观察时用冷光,以防止孢子结构脱水。检查种子内部病菌时,种子应进行表面消毒,即把种子浸入1%有效氯的次氯酸钠溶液中10min,置于消毒过的培养皿内。一、吸水纸法

2、工作流程无菌蒸馏水湿润体视显微镜下观察试样400粒,重复4次种子吸胀冷冻过夜近紫外灯光交替培养一、吸水纸法

3、主要设备恒温水浴培养箱显微镜一、吸水纸法

4、病原真菌一、吸水纸法

4、病原真菌二、吸水纸法-水稻稻瘟病检测

1、水稻稻瘟病检测

方法

(1)取试验样品400粒种子(2)将培养皿(9.5cm)里的吸水纸用水湿润,每个培养皿播入25粒种子加盖保湿(3)将播好的种子在22℃用12h黑暗和12h近紫外光照的交替周期培养7d(4)在12~50倍放大镜下检查每粒种子上的稻瘟病分生孢子

稻瘟病菌会在颖片上产生小而不明显的灰色至绿色的分生孢子,成束地着生在短而纤细的分生孢子梗的顶端。菌丝很少覆盖整粒种子。

如有怀疑,可在200倍显微镜下检查分生孢子来核实。典型的分生孢子是倒梨形,透明,基部饨圆,具有短齿,分两隔,通常具有尖锐的顶端,大小为(20~25)μm×(9~12)μm。二、吸水纸法-水稻稻瘟病检测

2、水稻稻瘟病病原

显微镜下

的稻瘟病病原稻梨孢

各种类型的叶瘟症状二、吸水纸法-水稻稻瘟病检测

2、水稻稻瘟病病原

三、吸水纸法-水稻胡麻叶斑病检测

1、水稻胡麻叶斑病检测

方法

(1)取试验样品400粒种子(2)将培养皿(9.5cm)里的吸水纸用水湿润,每个培养皿播入25粒种子加盖保湿(3)将播好的种子在22℃用12h黑暗和12h近紫外光照的交替周期培养7d。(4)在12~50倍放大镜下检查每粒种子上的分生孢子胡麻叶斑病菌会在种子上严生真菌的分生孢子梗,也可在种子上产生淡灰色气生菌丝,并全部或部分覆盖其上,有时病菌会蔓延到吸水纸上。如有怀疑,可在200倍显微镜下检杳分生孢子来核实。其分生抱子为月牙形,(35~170)μm×(11~17)μm,淡棕色至棕色,中部或近中部最宽,两端渐渐变细变圆。三、吸水纸法-水稻胡麻叶斑病检测

2、水稻胡麻叶斑病病原

胡麻叶斑病叶部病斑1.病斑前期

2.病斑中期

3.病斑后期三、吸水纸法-十字花科的黑胫病(即甘蓝黑腐病)检测

1、十字花科的黑胫病(即甘蓝黑腐病)检测

方法

(1)

取试样种子1000粒(2)每个培养皿垫入3层滤纸,加入5ml0.2%(m/V)的2,4-二氯苯氧基乙酸钠盐(2,4-D)溶液,以抑制种子发芽(3)沥去多余的2,4-D溶液,用无菌水洗涤种子后,每个培养皿播50粒种子,在20℃用12h黑暗和12h光照交替周期下培养11d(4)6d后,在25倍放大镜下检查长在种子和培养基上的甘蓝黑腐病松散生长的银白色菌丝和分生孢子器原基(5)11d后进行二次检查,即检查感染种子及其周围的分生孢子器。记录已长有甘蓝黑腐病分生孢子器的感染种子。三、吸水纸法-十字花科的黑胫病(即甘蓝黑腐病)检测

甘蓝黑胫病四、琼脂皿法1、操作程序(1)将试验样品用1%~2%的次氯酸钠溶液作表面消毒后,用无菌水洗涤(2)把己经灭菌的琼脂到入培养皿(9cm)中,待其凝固并冷却后,把预处理过的种子间隔排列于琼脂表面,在20~22℃黑暗条件下进行培养5~7d(3)用肉眼检查每粒种子外部长成的典型菌落对有怀疑的菌落,可将长有该菌落的琼脂块(约5mm2)切出,用吸水纸法在20℃下进行培养,诱导孢子发育后在显微镜下进行鉴定。四、琼脂皿法2、小麦颖枯病检测

(1)试验样品400粒种子(2)1%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0min,无菌水冲洗5次(3)用含0.01%硫酸链毒素的麦芽或马铃薯左旋糖琼脂的培养基,每皿播10粒种子于琼脂表面,在20℃黑暗条件下培养7d(4)用肉眼检查每粒种子上缓慢长成圆形菌落的情况该病菌菌丝体为白色或乳白色,通常稠密地覆盖着感染的种子。菌落的背面呈黄色或褐色,并随其生长颜色变深。四、琼脂皿法2、小麦颖枯病检测

四、琼脂皿法3、豌豆褐斑病检测

(1)试验样品400粒种子(2)1%~2%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0min,无菌水冲洗5次(3)用含麦芽或马铃薯葡萄糖琼脂的培养基,每皿播10粒种子于琼脂表面,在20℃黑暗条件下培养7d(4)用肉眼检查每粒种子外部盖满的大量白色菌丝体对有怀疑的菌落可放在25倍放大镜下观察,根据菌落边缘有波浪状菌丝来确定。四、琼脂皿法3、豌豆褐斑病检测

五、砂床法

用砂时应将其通过1mm孔径的筛子,去掉砂中杂质,并将砂粒清洗,高温烘干消毒后放入培养皿内加水湿润,种子排列在砂床内。然后密闭保持高温,培养温度与纸床相同,待幼苗顶到培养皿时进行检查(经7~10d)。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培养检测方法一、吸水纸检测

1、程序

(1)在培养皿中放入3层吸水纸,用无菌蒸馏水湿润,沥去多余水分。

(2)数取试样400粒,重复4次,把种子排列在纸上,保持一定距离(约1cm),盖好培养皿。

(3)在一个固定的温度下,多数种子为20±2℃;种子培养一段固定的时间,通常为一周。一、吸水纸检测1、程序(5)培养箱应配备近紫外辐射的设备,每天12h黑暗与12h近紫外灯光照交替处理下培养(有刺激孢子生成的作用),培养皿位于距光源40cm处。(6)检查记录时使用放大50倍或60倍的立体显微镜,吸水纸检测法记录的要点是每个种所表现的特征性状,如分生孢子梗的形状、长度和排列方式,分生孢子的形状、大小、分隔、颜色、链状形成以及它们在分生孢子梗上的排列,孢子团的外貌,菌丝的特征,菌落的密度等等。一、吸水纸检测

1、程序无菌蒸馏水湿润立体显微镜下观察把种子排列在纸上培养温度20±2℃培养时间一周黑暗与近紫外光交替一、吸水纸检测

2、应用适用于所以类型的种子,包括禾谷类、各种蔬菜和观赏植物种子,吸水纸检测是植物病理学使用的保湿程序和种子技术中应用的发芽试验两者的合理结合,综合了活体外调查和活体内观察的优点。一、吸水纸检测

3、主要设备培养皿培养箱立体显微镜一、吸水纸检测

4、病原真菌二、琼脂平皿检测——检测从琼脂培养基种子上长出的菌落1、程序(1)为预防腐生物的旺长,试样种子先要进行预处理,将种子用1%~2%的次氯酸钠浸泡消毒。(2)把己经灭菌的琼脂到入培养皿中(常用的培养基是麦芽汁琼脂或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待其凝固并冷却后,把预处理过的种子间隔排列于琼脂表面,在20±2℃下培养5~8d,并设置紫外光/黑暗12h/12h交替周期培养。(3)放大镜或肉眼检查每粒种子外部长成的典型菌落二、琼脂平皿检测——检测从琼脂培养基种子上长出的菌落2、应用琼脂平皿检测法应用于腐生性菌的种,能提供适于菌丝生长发育、孢子生长或在幼苗和种子上能发展症状的条件。三、自然基质培养幼苗症状检测

将种子播种于蒸汽消毒锅的砂砾或细沙中,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受感染的种子和幼苗发展的症状与田间自然发展的症状相近似。

对于某些病原物来说,这类程序提供了种传的幼苗病害种子体的田间表现的固定情况。三、自然基质培养幼苗症状检测1、砖粒法(1)以消毒过的最大不超过3~4mm的碎砖粒为基质。(2)当用于小粒谷物时每个容器间隙合适地播种100粒,覆盖3cm厚度基质。(3)播种前,先将基质用水湿润,以后就不再浇水。(4)容器置于室温下黑暗中,两周后记录结果。此法可以检验处理过的种子,尤其是禾谷类种子。三、自然基质培养幼苗症状检测

2、砂培法(1)以消毒过的湿润细沙为基质。(2)种子上覆盖3~4cm厚饱和水的转粒(简化的盆栽法),或一层2~3cm厚的粗砂;对于小粒种子,粗砂层只需1cm厚。

(3)容器置于室温下黑暗中,两周后记录结果。此法应用于禾谷类以及农业、园艺和树木种子。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水稻种传真菌性病原菌的检测一、稻瘟病吸水纸检测

稻瘟病病菌(菌丝、分生孢子)在种子和稻草上越冬。带菌种子播种后,即可引起苗瘟。天气转暖降雨潮湿时,大量病菌从病草中飞散出来,借风传播到水稻上,使稻株发病。接着在病稻上连续不断地繁殖病菌(分生孢子),依靠风雨传播,继续危害水稻。

一、稻瘟病吸水纸检测

检测方法

1、试验样品400粒种子2、取耐热能透紫外光的培养皿(9.5cm)16只,每个培养皿里铺上2~3层经无菌水充分湿润的吸水纸备用。3、每个培养皿播入25粒种子,加盖保湿。4、培养

将已播好种子的培养皿移到培养箱放在在22℃下培养,以每天12h黑暗和12h近紫外光照的交替周期培养7d。培养箱培养皿一、稻瘟病吸水纸检测

检测方法5、检查

在12~50倍放大镜下检查每粒种子上的稻瘟病的分生孢子。稻瘟病菌会在颖片上产生小而不明显的灰色至绿色的分生孢子,这种分生孢子密集地着生在短而纤细的分生孢子梗顶端,而很少覆盖整粒种子。

如有怀疑,可在200倍显微镜下检查分生孢子来核实。典型的分生孢子是倒梨形,透明,基部饨圆有短齿,分两隔,通常具有尖锐的顶端,大小为(20~25)μm×(9~12)μm。显微镜一、稻瘟病吸水纸检测

显微镜下

的稻瘟病病原稻梨孢

各种类型的叶瘟症状二、稻胡麻叶斑病吸水纸检测

稻胡麻叶斑病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种子和稻草上越冬。种子发芽不久,病菌即侵入幼苗为害。胡麻叶斑病叶部病斑1.病斑前期

2.病斑中期

3.病斑后期二、稻胡麻叶斑病吸水纸检测

检测方法1、试验样品400粒种子2、取耐热能透紫外光的培养皿(9.5cm)16只,每个培养皿里铺上2~3层经无菌水充分湿润的吸水纸备用。3、每个培养皿播入25粒种子,加盖保湿。4、培养

将已播好种子的培养皿移到培养箱放在在22℃下培养,以每天12h黑暗和12h近紫外光照的交替周期培养7d。培养箱培养皿二、稻胡麻叶斑病吸水纸检测

5、检查

在12~50倍放大镜下检查每粒种子上的分生孢子

胡麻叶斑病菌会在种子上严生真菌的分生孢子梗,也可在种子上产生淡灰色气生菌丝,并全部或部分覆盖其上,有时病菌会蔓延到吸水纸上。

如有怀疑,可在200倍显微镜下检杳分生孢子来核实。其分生抱子为月牙形,(35~170)μm×(11~1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