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44页,共=sectionpages44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第4讲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1.王阳明说:“变化气质,居常无所见,惟当利害、经变故、遭屈辱,平时愤怒者,到此能不愤怒。忧惶失措者,到此能不忧惶失措。”王阳明在此强调(
)A.自我修养的重要性 B.社会矛盾的复杂性C.士人阶层的责任感 D.君主制度的腐朽性2.清代在管理蒙古、西藏事务时,"以其习俗既殊,刑制亦异",制定了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典章和刑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重视与当地的民族习惯法相互补充。同时,《大清律》的一些条款也适用于这些地区。这些举措A.因俗而治、稳定边疆 B.削弱了法制的权威性C.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 D.体现了民族平等意识3.学者郭建龙认为,西汉之后的中国古代哲学可分为两大周期:第一个周期从西汉开始,到隋唐结束;第二个周期从宋代一直持续到晚清。在每一个周期中,又都可以分成几个阶段,分别是:建立期、庸俗期、反抗期、变异期。材料中的“变异期”可能是(
)A.天人合一、玄学 B.玄学、理学C.三教合一、实学 D.玄学、心学4.万历二十六年(1598),给事中郝敬说:“今海内行钱,惟北地一隅;自大江以南,强半用银。即北地,惟民间贸易,而官帑出纳仍用银,则钱之所行无几耳。”这种现象的影响是A.君主专制统治得到加强 B.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C.中国传统经济关系受冲击 D.中国与世界建立密切联系5.明清之际,一些士人开始改变“君子谋道不谋食”的观念,在保留士人身份的同时兼营商业,一些商人从商的余暇也习儒术,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这一现象说明当时A.儒家思想地位动摇 B.资本主义经济萌芽C.封建等级受到冲击 D.传统观念有所削弱6.明初婚姻礼仪有严格规定,体现了“官贵民轻”的等级制度,以及“男女授受不亲”的礼制。明中后期不论出身如何低贱,一旦“骤得富贵”,就可与名门大姓结亲联姻。这一变化表明当时A.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质变 B.理学的影响力逐渐衰微C.商品经济发展冲击婚姻观念 D.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7.自康熙朝开始,清廷实行粮价奏报制度,规定粮价由省级相关官员单独向中央奏报,不与他事混淆;在奏报时间和格式上,定每月一次,由专人专职负责。据此可知清代A.市场流通体系发达 B.政府重视粮食安全C.中央控制地方财权 D.公文流转程序简化8.下图为明万历年间《湖州府志》中的《湖州府郡城图》,其绘制只注重呈现与政治、宗教、备荒、教育相关的公共建筑,尤其突出府县街署,很少标注集市、街坊等私人生活空间。这种绘制方式在明代方志地图中十分普遍。由此可知,明代方志地图的绘制A.体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 B.服务于政治管理的需求C.强调政治功能忽略实用价值 D.反映出城市经济的凋敝9.会党是清中后期以反清复明为旗号的一些民间秘密团体的总称,组织成员以破产农民、手工业者和游民无产者为主体。他们游离于社会生产之外,强调互济互助,有饭同吃,会党势力无处不在。会党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民族矛盾激化 B.土地兼并严重C.清朝人口过剩 D.民主思想传播10.据下表能够推断出当时明后期的部分科技著作著作内容作者《同文算指》引进与中国传统筹算、珠算不同的笔算法李之藻与利玛窦合译《崇祯历书》引进了地球、经纬度等概念,比传统历法更加进步徐光启奉命重修,聘用传教士主其事《泰西水法》介绍西方水利学知识,部分内容为徐光启《农政全书》所采用意大利传教士熊三拔《奇器图说》介绍重心、比重、杠杆、滑轮等概念和原理瑞士传教士邓玉函与中国教徒王征合著《远镜说》介绍光学知识德国传教士汤若望《职方外记》叙述五大洲风土物产,较全面地介绍了世界地理知识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A.士大夫普遍思想开明学术包容 B.最高统治者注重引进实用科技C.西学东渐涉及的领域比较广阔 D.中国传统科学技术已全面落后11.明清时期,中央政府在治理土司地区时,奉行“齐政修教”的方略。“齐政”主要强调土司地区与经制州县在政务与相关制度等方面的一致性;“修教”主要指国家在土司地区建立多种学校,强制土司及其子弟入学读书。由此可见,“齐政修教”旨在A.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B.完善国家行政结构C.实现儒学思想的世俗化 D.拓宽学校教育路径12.康熙年间,清廷对全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测绘活动,历十年之久制成了《康熙皇舆全览图》。此次测绘聘请传教士参与,天文观测法结合三角测量,以北京本初子午线为零度线,使用梯形投影法绘制,比例尺为1:40万经纬网制图。这说明当时清廷A.停止了思想文化的控制 B.开创了实地测绘的先河C.放弃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D.受到了西方科技的影响13.明后期徐光启《农政全书》对灾荒高度关注,不仅设置历代农书所没有的“荒政”专题,而且其篇幅占全书约1/3左右。材料反映了A.以民为本的可贵思想 B.推崇西学的开放意识C.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 D.讲求实验的科学精神14.明清运河的畅通,使北方村镇中对南方流行的河神、水神崇拜日益增多,北方的神灵也“泊去”南方受到当地人的尊崇。这从根本上反映了A.理学在民间缺少了思想根基 B.明清商业繁荣贸易发展较快C.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D.运河畅通促进南北经济平衡15.1728年,清政府同沙俄签订《恰克图条约》,重新确认了之前《尼布楚条约》《布连斯奇条约》所规定的中俄东北段和中段边界,并规定清廷需开恰克图为口岸与俄通商,俄国在恰克图、尼布楚两地进行的贸易免除关税等内容。《恰克图条约》的签订A.有利于北部边疆的发展与稳定 B.表明清政府开始放弃锁国政策C.是清政府丧权辱国的典型体现 D.加速了俄国资本主义对华掠夺16.明清两朝中国人口增长了四倍多,但科举取士的数额并未相应增加。士人们逐渐抛却“君子谋道不谋食”的观念,同时兼营商业;而商人中也有许多学习儒术。这些现象A.表明八股取士引起士人的不满 B.反映了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C.说明士商融合社会价值观倒退 D.冲击传统观念促进思想解放17.如图所示,蒙古各部经过休养生息,已成明朝边患。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刺部太师也先寻衅发兵进攻大明,太监王振怂恿英宗集结五十万军队御驾亲征,结果士兵死伤过半,英宗被俘,王振为乱军所怒杀,史称"土木堡之变"。这段史实说明A.宦官对皇权有重大影响 B.明朝惨败导致土崩瓦解C.明朝首都被瓦剌攻陷 D.瓦剌占领大明大片领土18.清代前期,南方各地形成“一田二主”制度,土地所有权裂变为占有权和使用权,两者可以单独典卖。有些富裕的人甚至绅缙、土豪,往往置买土地使用权,再行出佃;也有的在购得土地使用权后,使用雇工经营。这一土地制度的实施A.推动了农业经济重心的南移 B.促进了农业资本主义产生C.导致了传统自然经济的瓦解 D.有利于劳动力的自由流动19.明内阁建立后在大部分时间里与六部尚书相互制约,“尚书不入阁”成为惯例,但由于正德以降政局混乱及士大夫改革呼声高涨,“尚书人阁”逐渐成为常态,到张居正时期内阁完全压制六部,万历以后再次恢复两者制衡。材料表明明朝A.君主专制受到部权的严重挑战 B.内阁侵夺六部职权较严重C.中枢决策机制因时而自我调适 D.废宰相导致明代格局混乱20.如图为我国古代北方边疆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中原内地关系的三种模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模式一下民族关系一直紧张,战争频繁B.模式二下少数民族加速汉化,国家统一C.模式二下少数民族内迁,经济重心南移完成D.模式三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加强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漕运是封建王朝通过水路(或附以陆路)向都城或其它指定地点大规模输送粮草的一种经济活动。如表为明代漕运概况。主要征收地浙江、江西、江苏、湖南、湖北、河南、山东征收对象粮食(如遇特殊情况可以将粮食折征其他,明初折征以实物为主,后银布并征,明中后期开始,折征全部用银)运输途径“河运”“海透”反复争论,最终由海洋走向了运河管理人员中央曾设漕运总督、漕运使、遭运总兵等;地方基层设立粮长运输人员农民、军队——据五琦《漕运与社会制衡》等围绕“明代漕运”,从表中提取一项或几项信息,自拟论题,结合明代史实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外,论据准确,逻辑清晰)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开始修建长城,以建立永久的防御体系,他还在长城沿线的甘肃、陕西、内蒙古等地设立十二郡,迁移大量人口屯田实边。秦汉时期,将归降的部分匈奴人迁徙于这一带地区,形成了匈奴人与汉人交错杂处、相邻交往的局面。匈奴人在与汉人杂居相处相互交往的过程中,直至南北朝时期逐渐融合于汉民族当中。——摘编自弋戈《民族问题和秦始皇修长城》等材料二清康熙时,驻守古北口长城的总兵官向朝廷建议,拨款维修加固长城。康熙帝阅批奏折后认为守国之道不在于修长城,而在于“修得民心”。清王朝治国安邦的一个大手笔,便是将北方草原上凶猛剽悍的蒙古铁骑,变成了护卫江山的真正长城。回放历史的画面,在内蒙古木兰围场、承德避暑山庄、故宫保和殿都曾经记录下有清一代民族团结和睦的历史佳话。——摘编自《世界遗产在中国》(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秦始皇修筑长城等治理北方边疆的措施。(2)据材料二,指出康熙帝实现“边境自固”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角度归纳康熙帝的突出贡献。答案第=page22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第4讲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参考答案1.A【解析】根据材料“平时愤怒者,到此能不愤怒。忧惶失措者,到此能不忧惶失措”,可以看出,王阳明认为世事无常,但我们要修养心性,不至遇事愤怒、忧惶失措,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自我修养的重要性,不是社会矛盾的复杂性,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个人自我修养的重要性,不是士人阶层的责任感,排除C项;材料主要强调自我修养的重要性,没有体现君主制度的腐朽性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2.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代在治理蒙古、西藏时,结合当地实际,采取因俗而治的措施,这有利于稳定边疆,巩固国家的统一,A项正确;清政府结合当地的民族习惯法制定刑罚,同时,《大清律》的一些条款也适用于这些地区,这有利于地区的稳定,不会削弱法制的权威性,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君主专制统治,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因俗而治,与民族平等意识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3.C【解析】据题意可知,“异变期”是每个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所以第一个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是隋唐时期,此时开始出现三教合一的内容;第二个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在清朝后期,此时出现民族危机,主张实学,C项正确;玄学是在魏晋时期,不属于“异变期”的内容,排除ABD项。故选C项。4.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代万历年间民间使用银多于钱,这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对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有冲击,C项正确;用银属于经济领域,与君主专制无关,排除A项;古代中国没有放弃过重农抑商政策,排除B项;材料与外交或与外国联系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5.D【解析】据题意可知,明清之际一些士人兼营商业,一些商人也学习儒术,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这是对传统等级观念的冲击,说明传统观念有所削弱,D项正确;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地位并没有动摇,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雇佣关系,不能体现资本主义萌芽,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传统观念的削弱,不是封建等级受到冲击,排除C项。故选D项。6.C【解析】“骤得富贵”反映出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朝婚姻观念由等级森严到“出身低贱可与名门大姓联姻”,从而说明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婚姻观念,C项正确;“质变”夸大其辞,排除A项;明清的主流思想仍然是理学,理学并未衰微,排除B项;材料无法看出市民阶级兴起,“瓦解”一词也属夸大,排除D项。故选C项。7.B【解析】根据“清廷实行粮价奏报制度,规定粮价由省级相关官员单独向中央奏报,不与他事混淆”“由专人专职负责”可得出,清代统治都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对粮食的管理,反映出清代统治者重视粮食安全,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政府的重视,而不是市场体系,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粮食管理,不是财政,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公文程序方面的简化,排除D项。故选B项。8.B【解析】明代的县志绘制只注重呈现与政治、宗教、备荒、教育相关的公共建筑,尤其突出府县街署,很少标注集市、街坊等私人生活空间,这说明其不太注重县城的经济职能,县志绘制主要是为了满足当时政治管理的需要,B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在县志绘制中并未体现,排除A项;县志绘制中关注到了实用性,排除C项;县志绘制缺少集市等内容,不等于城市经济凋敝,排除D项。故选B项。9.C【解析】会党问题的根源是清朝人口的膨胀超过了农耕社会的承载能力,从而出现大量流民,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由于清朝人口过剩,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和民族矛盾无关,排除A项;土地兼并不一定带来大量流民,租佃关系一定程度上可以缓和土地兼并带来的流民问题,排除B项;会党跟民主思想传播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0.C【解析】据材料可知,明后期的部分科技著作中引进西方的学术、科技涉及数学、天文历法、水利技术、物理学以及地理学等领域,这反映了西学东渐涉及的领域比较广阔,C项正确;材料中涉及的李之藻、徐光启积极学习西方科技,体现了其思想开明、包容,但不代表所有的士大夫都是如此,实际上当时大部分士大夫思想保守,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最高统治者的信息,而且这些科技不仅包括实用科技,也包括概念、原理等,排除B项;当时中国传统科技仍然走在世界前列,在自然科学领域落后于西方,排除D项。故选C项。11.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央政府在治理土司地区时奉行的“齐政修教”方略,从多个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这说明“齐政修教”旨在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A项正确;材料没有相关国家行政结构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土司地区,且宋代就已开始儒学思想世俗化,C项表述过于宽泛,排除C项;材料只是涉及到土司及其子弟入学读书,非拓宽学校教育路径,排除D项。故选A项。12.D【解析】根据“此次测绘聘请传教士参与,天文观测法结合三角测量,以北京本初子午线为零度线,使用梯形投影法绘制,比例尺为1:40万经纬网制图。”可得出清代测绘活动中有西方传教士的参与,同时也受到西方测绘技术的影响,D项正确;A项太绝对,排除A项;材料不能证明是开创先河,排除B项;材料与闭关锁国政策无关,也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13.A【解析】材料“不仅设置历代农书所没有的‘荒政’专题,而且其篇幅占全书约1/3左右”体现的是对灾荒的重视,彰显的是以民为本的思想,A项正确;材料与推崇西学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以农为本的思想,排除C项;中国古代科技重视经验总结,缺乏实验精神,排除D项。故选A项。14.B【解析】据材料可知,随着明清运河的畅通,南北方的风俗习惯互相影响,这从根本上是商业贸易发展的产物,反映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频繁,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理学”的内容,排除A项;“传统文化”是以儒家为核心的,而材料反映的是南北风俗信仰的互相交流,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南北经济平衡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15.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恰克图条约》,重新确认了之前《尼布楚条约》《布连斯奇条约》所规定的中俄东北段和中段边界,并规定清廷需开恰克图为口岸与俄通商,俄国在恰克图、尼布楚两地进行的贸易免除关税等内容。这有利于稳定东北边境,促进中俄贸易发展,故A项正确;“开始”一次过于绝对,且材料无法说明清政府放弃锁国政策,排除B项;《恰克图条约》属于一种平等条约,排除C项;俄国资本主义对华掠夺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16.D【解析】据题意可知,人口的增长没有带来科举取士数额的增长,因此士人们逐渐抛却传统观念,兼营商业。这体现了对传统观念的冲击带来的思想解放,D项正确;是人口增长没有带来科举取士数额增长而导致士人的观念变化,并不是八股取士引起士人不满和重农抑商政策松弛,更不能说明社会价值观念倒退,排除ABC项。故选D项。17.A【解析】材料中王振怂恿英宗集结五十万军队御驾亲征,说明王振对皇权有重大影响,A项正确;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明朝首都并未被瓦剌攻占,排除C项;材料看不出瓦剌占领大明大片领土的说法,排除D项。故选A项。18.D【解析】根据材料“清代前期,南方土地所有权裂变为占有权和使用权”、“绅缙、土豪,往往置买土地使用权,再行出佃;也有的在购得土地使用权后,使用雇工经营”可知土地使用权加快流转,使佃农减少了对地主的依赖,有利于劳动力的自由流动,D项正确;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排除A项;“雇工经营”具有了资本主义的属性,但无法判定其是在清代前期“产生”的,排除B项;我国传统自然经济在鸦片战争后开始瓦解,排除C项。故选D项。19.C【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明代尚书的入阁是当时的政治形势造成的,说明中枢决策机制因时而自我调整,C项正确;明代君主专制大大强化,没有遭到严重挑战,排除A项;内阁并没有侵夺六部的职权,排除B项;废宰相加强了皇权,没有导致格局混乱,排除D项。故选C项。20.D【解析】元朝和清朝符合模式三,两朝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成本控制的具体措施培训
- 2024国家正规房屋租赁合同
- 2024商业门面租赁合同书模板大全版B版
- 财务信息保密计划
- 2024年口罩供应链协作合同样本版B版
- 2024买卖房产分期付款合同范本
- 二零二四年度建筑工程施工劳务合同
- 2024年土地征用委托代理协议范例版B版
- 2024年公司法定代表人借款协议书样本版
- 2024年度纺织企业用染料输送泵供货合同2篇
- 《经济法》第四章-公司法律制度教案
- 2024年军队文职统一考试《专业科目》管理学试卷(网友回忆版)含解析
- TSTIC 120082-2023 建筑产业电商平台服务规范
- 2024至2030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战略规划及投资机会预测报告
- (新版)高级缝纫工职业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DL-T 380-2010接地降阻材料技术条件
- 部编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表格式)
- 第五单元大单元教学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C语言程序设计(第5版)》全套教学课件
- 2024年广东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公司项目管理规范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