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地区的民族分离主义_第1页
东南亚地区的民族分离主义_第2页
东南亚地区的民族分离主义_第3页
东南亚地区的民族分离主义_第4页
东南亚地区的民族分离主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南亚地区的民族分离主义什么是民族分离主义?为什么要分离?目标是什么?一、概念民族分离是指多民族国家内的非主体民族/族群为了在己方成员所居住的区域内取得政治、经济、文化的有效控制权,采取现行政治体制所允许的公民抗议方式或者是非法的武装反抗方式,来达到从国家政治中心获得自治的目的,其形式可以是联邦、半联邦、分离和独立;一、概念从定义上理解,民族分离有这样几个特点:并不否认现存国家的政治权威,而是企图把国家权威限制在本民族成员所居住的区域之外;第二,民族分离运动往往带有对领土的要求,以本民族成员居住的区域为诉求范围,直接对国家的领土主权提出了挑战,民族分离往往和地区分离相重合;第三,民族分离运动并不一定需要完全的政治独立。在某些情况下,一个民族要求从现存的多民族国家分离,其目的是希望成为另一个国家的一部分。如泰国南部马来穆斯林的分离运动就要求加入马来亚,成为英国保护下的马来亚的一个邦。二、全球民族分离主义状况对多民族国家而言,在民族问题上最突出和棘手的问题就是民族分离主义。民族分离主义一般并不以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政治制度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为转移。它是受多因素影响,聚集和生活在特定地域上的民族想要从现存的主权国家中分离出一部分领土建立自己独立的国家、自治主权、或并入他国。二、全球民族分离主义状况冷战结束后,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新一轮民族主义浪潮在全球风起云涌;与一战、二战结束后形成的两次浪潮不同,民族分离主义成为此次浪潮的一个主要特征;许多原本在一个国家内和睦相处的民族,竞相提出了分离主张;民族矛盾较深、曾爆发过民族冲突国家的民族,如菲律宾的摩洛人、印度的锡克人以及伊朗、伊拉克和土耳其的库尔德人、俄罗斯的车臣人等,民族分离主义活动明显活跃;后冷战时期,多年平静的西方发达国家内部,如英国的北爱尔兰和苏格兰、法国的科西嘉、西班牙的巴斯克及加拿大的魁北克,民族分离主义问题也开始升温。东南亚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的原因东南亚地区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分散,被地缘政治学家称为破碎地带,成为民族分离主义产生的客观条件;另外,更重要的是东南亚被人种学者称为人种博物馆,分布着数以百计不同语言、不同宗教和文化的种族。民族与文化的破碎更易诱发民族的对立和分离,使得一个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区域里很难建立统一的国家认同;从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东南亚国家政治发展的特征是实行不同程度的军人专制的集权主义政治,在不同程度上损害了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利,诱发了分离主义;经济上的掠夺式开发,导致中心与边缘地区经济发展的失衡,贫富差距增大,诱发地区分离主义运动的产生;文化上的强迫同化政策,抹杀民族的特征,实行强迫同化,必然招致少数民族的强烈反对。三、当代东南亚民族分离主义的阶段战后东南亚地区的民族分离运动主要是多民族国家内部的非主体民族谋求自治或建立独立的主权国家的活动。从其发展过程来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二战结束到60年代初,民族分离运动初现端倪;主要表现为民族矛盾激化,民族分离意识加强;20世纪60年代初—70年代末。这一时期东南亚各国大都处于军人专制政府集权统治时期,民族矛盾极端尖锐,民族分离运动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至今,缅甸、泰国、菲律宾的民族矛盾相对缓解,民族分离运动逐渐走向低潮时期,但局部地区的民族分离武装仍然坚持与政府对抗,有些地方则开始与恐怖主义势力结合,严重危害地区和平与发展。第一阶段:二战结束到60年代初二战后,西方殖民势力撤退留下的权力真空迅速被一些国家的主体民族占据,少数民族则被纳入以主体民族为核心的统一的政治体系之中;在这些多民族国家,由于各个族群此前都有自己独立的历史发展进程以及独特的社会政治结构和语言、宗教、文化及民族习俗。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很难彼此重合,国民意识非常淡薄,而族群意识却相当浓厚,加上少数民族与主体民族之间长期存在的历史宿怨,极易滋生民族分离意识。第一阶段:二战结束到60年代初1953年在达乌德

贝鲁的领导下,印尼的亚奇爆发了反对印尼中央政府的叛乱,目标是建立一个实行伊斯兰教法的自治省;在武力镇压的同时,1956年,雅加达方面作出让步,给予亚齐自治的地位,并允许实行伊斯兰教法,

但是这一切并没有写进宪法,亚齐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缅甸独立前夕,昂山将军认识到民族团结和联合是独立的首要条件,认为国家的第一部宪法应以著名的彬龙协议为基础,确定缅甸的国家体制为联邦制,民族自治邦享有自治权力;缅甸独立后,新的国家领导集团在民族问题上缺乏远见,大缅主义严重,取消了原宪法中给少数民族自治邦的一些权利和给少数民族上层人物的一些特权;1958年缅甸成立10周年时,由于政府拒绝给原来许诺的给予掸邦和克伦邦的民族自治权,引起这两个邦的武装分离运动;第一阶段:二战结束到60年代初在泰国,马来穆斯林在1909年被正式并入泰国后,其中心北大年就经常发生叛乱。1947年,北大年伊斯兰同盟提出7项自治要求遭拒,叛乱开始升级,20世纪60年代发展成为武装反对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