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李广利拜》史事考论_第1页
《汉书李广利拜》史事考论_第2页
《汉书李广利拜》史事考论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书李广利拜》史事考论

司马迁的历史形象给后人留下了愤怒的印象。这一历史形象在经过《汉书》的进一步建构后,遂成不刊之论。然而这一历史形象的建构中,对部分史料的使用却有不尽合史实之处。为了更好地理解司马迁的历史形象,尚须对之进行辨正。一、司马迁的历史地位司马迁有着自觉的建构自我历史形象的意识。司马迁的一生以宫刑为界,前期职位为太史令,后期职位为中书令。司马迁在写作《太史公自序》时,其身份是“尊宠任职”的中书令司马迁是以发愤著书为中心来建构自我历史形象的。他在《自序》中说:“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在《汉书》中,班固继续沿着“沮贰师—宫刑—发愤著书”的逻辑,进一步建构了司马迁充满悲剧意蕴的历史形象。二、以《汉书李广利传》的叙述,“人以色,”《汉书》进一步加强了对“沮贰师”与宫刑之关系的论述。《汉书》通过章节的刻意安排,凸显了李广利与司马迁宫刑的关系。《汉书》卷六十一《张骞李广利传》、卷六十二《司马迁传》《迁传》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上半部分是约《太史公自序》而来,下半部是迻录《报任安书》。显然将《李广利传》置于《迁传》前,就是为了让人更好地理解《报任安书》中的“沮贰师”说。《迁传》赞语中说:“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既陷极刑,幽而发愤”是班固对《报任安书》主要内容的概括,其中“幽而发愤”是对书信中所言“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一语更为精炼的描述。在解释司马迁宫刑之悲时,班固接着说:“迹其所以自伤悼,《小雅》巷伯之伦。”为了进一步坐实“沮贰师”与宫刑之关系,班固继续沿着司马迁的思路,塑造李广利平庸的形象,并加强对武帝与李夫人恩爱关系的叙事。《史记·大宛列传》与《汉书·李广利传》都将叙事集中到伐宛四年事上,叙事的基调是武帝“欲侯宠姬李氏”。《李广利传》主要讲述了李广利所率六千骑及郡国恶少年数万到了第二年就“士不过一二”了,其欲回玉门关内,令武帝大怒,“使使遮玉门关”,伐宛后期,兵“非乏食,战死不甚多”而“物故众”,即便如此,“天子为万里而伐,不录其过”也封其为海西侯,这一叙事显然是要极力呈现李广利不善带兵的无能形象。至于伐宛后的事情,《史记·大宛列传》未曾涉及,而《汉书·李广利传》对此也只是一笔带过:“后十一岁……兵败,降匈奴,为军于所杀。”为了建构武帝偏袒李广利的逻辑链条,班固在《汉书》的叙事中着意书写了李广利与汉武帝的裙带关系。《汉书·外戚传·李夫人传》从李夫人以色得幸展开叙事,尤其是“一见”的叙事,通过戏剧化的人物对话,详细地叙述了武帝如何试图与“病笃”中的李夫人做最后一见,以表达他对李夫人的深爱,但李夫人却誓死不见,甚至不惜顶撞天子。李夫人之所以坚持不见,是因为她认为“以色事人者,色变而爱弛,爱弛则恩绝。”她的目的显然是想让武帝别因自己的离去而恩绝于李氏。武帝也知道李夫人的这一心思,他甚至放下帝王的身段,央求李夫人:“一见我属托王及兄弟,岂不快哉?”但李夫人终未允相见,这令武帝大为伤感,也愈加怀念,怀念的表现是:“及李夫人卒,上以后礼葬焉。其后,上以夫人兄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封海西侯,延年为协律都尉。”为了突出武帝对李夫人的爱恋,《李夫人传》还接着写了武帝招魂李夫人并著录了武帝的《李夫人赋》。班固的这些叙述显然意在强调武帝对李夫人的深厚情感,而武帝越是对李夫人情感深厚,就越能说明李延年、李广利的升官或封侯是本于裙带关系的。《李夫人传》的叙述补齐了武帝因李夫人偏袒李广利从而责罪司马迁的逻辑链条。这一完足的叙述逻辑与司马迁“沮贰师”说正相呼应,《汉书》用“事实”证明了“沮贰师”说的可靠性、真实性,强化了司马迁忍辱负重以成《史记》的历史形象。三、真实历史中的李广利“沮贰师”说是司马迁发愤著书历史形象建构的一个重要前提,马、班所叙,都属意于此,并征援史事以为证说。然详而考之,这些史事却与史实多有出入,不尽可信。首先,作为武帝偏袒李广利之前提的武帝与李夫人之关系,并非如《汉书·李夫人传》所言那样情深意重。李夫人约卒于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因李季与宫人乱,李氏即被夷族,武帝对李夫人之情分于此可见一斑;又,《李夫人传》用以表现武、李恩爱的记载多不可靠,其中“一见”、招魂、《李夫人赋》的真实性,颇受学者质疑。宇文所安认为,“一见”是在“班固对李夫人情不自禁地怀有极大的反感”的叙述态度中展开的,尤其是其中所叙李夫人与姊妹的私语更是史官控制文本意义的做法,其目的在于暴露李夫人有意通过控制皇帝的情感来达到她个人的目的。其次,李广利被拜为贰师将军并不能说明武帝因爱李夫人而恩及李广利。因为当时正是西域“绝远,非人所乐”之时,故武帝“募吏民无问所从来”,对那些侥幸返回不愿再去者,武帝则故意罗织罪名,“辄覆按致重罪,以激怒令赎,复求使”再次,真实历史中的李广利并非一个庸将。第一,伐宛失败的原因是多重的,如极弱的军力、对西域地况的不熟、对敌情所知甚少等,不能完全归结为李广利的将才平庸。第二,自伐宛以来十余年间,李广利一直是对宛、匈作战的统帅,天汉二年(公元前99)、天汉四年(公元前97)、征和三年(公元前90)等对匈作战中,李广利都是主帅。天汉四年(公元前97),贰师将六万骑、步兵七万,老将路博德将万余人与贰师会,韩说将步兵三万人出五原,公孙敖将万骑、步兵三万出雁门对以上史实的辨正让人清楚地看到,马、班所建构的武帝因偏袒李广利而罪责司马迁、致其宫刑的逻辑关系是不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