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家庭暴力报道的伦理思考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1b08e1e46dfa798b72f5d1cf72e97e0/91b08e1e46dfa798b72f5d1cf72e97e01.gif)
![网络媒体家庭暴力报道的伦理思考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1b08e1e46dfa798b72f5d1cf72e97e0/91b08e1e46dfa798b72f5d1cf72e97e02.gif)
![网络媒体家庭暴力报道的伦理思考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1b08e1e46dfa798b72f5d1cf72e97e0/91b08e1e46dfa798b72f5d1cf72e97e03.gif)
![网络媒体家庭暴力报道的伦理思考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1b08e1e46dfa798b72f5d1cf72e97e0/91b08e1e46dfa798b72f5d1cf72e97e04.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网络媒体家庭暴力报道的伦理思考
一、基于文献和意义(一)家庭暴力普遍存在,已成为国内基本矛盾中的女性群根据201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暴力法》,暴力行为是指家庭成员之间通过殴打、绑架、破坏、限制人身伤害、定期虐待、威胁等方式发生的疾病。家庭暴力,特别是针对女性的暴力行为,是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也是国际热点问题之一。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2.7亿个家庭中约有30%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并且90%的受害者是女性。2011年,中国妇联公布的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显示:接受调查的处于婚姻生活中的女性有24.7%遭受过配偶的侮辱、谩骂、殴打、限制人身自由等不同形式的家庭暴力,其中有5.5%的女性明确表示遭受过配偶的殴打。长期以来,受到男尊女卑和家丑不可外扬等一些陈旧思想观念的影响,家庭暴力常常被视作家庭内部事务,同时由于家庭人际关系的特殊性和家暴发生场所的隐蔽性,歧视殴打妇女、虐待老人和残疾人、暴力管教子女的情况往往反复发生。家庭暴力的存在严重侵害了受害者的人身权利,也僭越了社会道德的底线。2016年,我国的反家暴法正式实施,作为国内第一部针对家庭暴力、保护家暴受害者的法律,它标志着中国防治家庭暴力法律体系的形成。(二)我国互联网发展现状自1998年以来,中国的商业网站进入新闻传播领域并且逐渐转变为门户网站,许多网站开辟了新闻中心或新闻频道,开始把新闻作为网站业务的增长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数量日益壮大。2018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中心发布的全国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的网民规模约为8.02亿,手机网民达到了7.88亿,占到网民群体的98.3%。从网络应用类型来看,网络新闻作为个人互联网基础应用,拥有庞大的用户群,网民使用率达到82.7%二、让互联网媒体关注道德,并收集信息(一)关怀的道德发展路径1982年,卡罗尔·吉利根(CarolGilligan,1982)发表了《不同的声音——心理学理论与妇女发展》一书,由此构建起关怀伦理学的心理学基础。通过经验研究,吉利根发现了一种不同于已有心理学对人类道德发展描述的声音,这种声音是关怀、责任、联系的声音,并且多数情况下与女性联系在一起,在对女性生活的进一步研究中,一种不同于传统的道德发展理论的道德概念初现端倪,由此她意识到西方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实质上忽视了对女性道德发展的研究,它将女性置于边缘地位或者看作一种异端。吉利根基于对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等人提出的传统发展心理学的批判继承,结合女性道德发展的经验,绘制出一条全新的道德发展路径,即关怀路径。在吉利根之后,内尔·诺丁斯(NelNoddings)对关怀伦理学做了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的阐述,她明确地将关怀与女性联系起来,认为相比于男性,女性具有三个特点:1.更加倾向于联系情境,根据具体情况来讨论道德问题;2.更倾向于通过关怀而不是原则、推理、判断或证明来解决道德问题;3.更注重情感、感觉和他人的需要。这些不同于男性的道德倾向源于女性在传统生活中的经验:她们在生活中更多地负责关怀老人、孩子和病人的工作,她们希望照顾他人的需求,并保持一个愉快、和谐的环境。诺丁斯认为,伦理学的基础是关怀,公正只是它的补充和修正。(二)伦理分析的结果关怀伦理学主张女性和男性在伦理上有不同的推理方法,他们在道德的判断和选择上也存在差异。男性通常基于普遍的道德原则对伦理进行抽象的逻辑分析,女性则是基于实际情境,联系感情和关系对伦理进行具体分析;男性的道德以保护自我权利为目标,他们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含有一种消极、防范的性质,女性的道德基于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所产生的责任感,她们的道德责任是对他人的需要做出反应,从积极肯定的角度去论证道德的必然性。此外,关怀伦理提出的女性关怀道德与传统伦理学中的女性美德有所不同,前者深入探讨了男女道德差异的真正内涵,并确立了女性在道德发展上与男性相同的价值与意义,而后者用人为树立的女性美德来强调道德上的男女差异以此压迫女性。同时,关怀伦理始终考虑的是具体情境中特定的人,以及他们的需要、反应和体验三、关于网络媒体关于家庭和家庭的报道中存在的问题(一)属于施暴者的话语权是对自己观点的放2012年,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家暴案受到了广泛的社会关注,被称为中国里程碑式的反家暴事件,由此案开始,家庭暴力事件逐渐从私人领域走入公众视野,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在李阳家暴事件中,李阳先后接受了中央电视台和凤凰卫视的专访,网络媒体也将大量篇幅用在传播李阳的个人观点上,几乎将话语权全部交给了他,媒体乐于通过李阳激烈的言辞来吸引眼球,李阳也借新闻报道不断宣扬、放大自己的观点。例如,网易新闻报道的《李阳自认“家暴”代言人称替中国人教育美国人》、凤凰网新闻报道的《李阳家暴短信曝光疯狂恐吓:战斗至死杀了你》,这些骇人听闻的标题在带来可观点击率的同时也将大量的暴戾言行不断传达给受众,而对于家庭暴力受害者李阳妻子李金的感受,媒体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也很少出现相关的报道,这样一种不平衡的话语权在给了施暴者大量辩白机会的同时模糊了家庭暴力事件的核心问题,施暴者通过新闻报道散播有利于自己的观点,在为自己开脱的同时指责受害者,将批评的矛头引向受害者,一些新闻报道的内容集中于暴力行为的过程而非后果,用施暴者的暴力行径引发读者强烈的猎奇心理,从而忽视了家暴问题的本质。大量以施暴者角度发表的报道,在转述施暴者贬低女性激烈言辞的同时将强烈的女性刻板印象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样的报道不仅无形中助长了性别歧视观点的传播,也对受害者造成二次伤害,让更多沉默的家庭暴力受害者不愿发声。(二)蒋劲夫家暴事件是由长近期,国内演员蒋劲夫家暴日本女友事件受到社会大量的关注和许多网络媒体的追踪报道,这一事件发端于蒋劲夫女友中浦悠花在个人社交网站上对遭受家暴受伤情况的曝光并很快获得网络媒体的大量转载。国内网络媒体对这一事件的报道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大量转载受害人中浦悠花的个人社交网站内容,描述受害人伤情,例如凤凰娱乐报道《蒋劲夫家暴?女友晒照全身淤青红肿》,网易新闻报道《蒋劲夫女友晒照指控其家暴身上多处伤口淤青》。其次,在蒋劲夫朋友对家暴事件做出回应后,报道转向蒋劲夫与女友的交往过程,指出女友在交往中品行不端,暗示受害者有错在先,例如凤凰娱乐报道《蒋劲夫家暴又反转!女友称男方将自己踢到流产,男方好友斥其说谎》。最后,蒋劲夫被警方逮捕后,网络媒体热议蒋劲夫将面临何种刑罚,直至2019年1月,蒋劲夫与女友达成和解被释放回国,蒋劲夫家暴事件正式结束。从整个事件的报道过程中可以发现,网络媒体大量重复报道受害者的伤情、渲染暴力行为、不断挖掘家暴背后的各方隐情,却很少对家暴事件做出评价和价值判断,它们消费着受害者和当事双方的私人生活以满足读者的猎奇心理,赚取大量点击率,而对引导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不屑一顾,将大众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转化成对名人私生活的窥视欲,淡化了家庭暴力这一核心问题。四、关于网络媒体关注的伦理的报告(一)守守体现的体现关怀伦理认为,人与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种联系性决定了关怀是一种关系行为。关怀关系的形成,需要关怀方感受到被关怀方的需求,并做出关怀反应;关怀方通过自己的行动尽可能地满足被关怀方的需要,对某人或某事负责,保护他的利益、维持他的发展。网络媒体在家暴报道中注重关系,体现在对受害者具备责任感,给予他们关怀和帮助。在许多家暴报道中,网络媒体一是容易忽视受害者的话语权,二是容易过分关注受害者的遭遇。媒体忽视受害者的话语权,是作为关怀方没有感知到被关怀方的需求,忽视了受害人的利益,而媒体过分关注受害者,在帮助受害者获取同情的同时也难免有渲染暴力、博取关注的嫌疑,容易对受害者造成二次伤害。一个负责任的网络媒体,应当在报道中给予受害者表达观点的机会,尊重受害者的意愿,不对受害者遭受的伤害施加过量关注。(二)对受害者情感的关怀休谟认为,人们普遍具有一种内在的感觉,这种感觉给予道德积极的德性。重视家暴事件报道的情感性,需要网络媒体摒弃以往通过激烈、极端、暴力的言辞和感情吸引关注的做法,以关怀受害者的方式表达出关爱的情感。例如,网络媒体在报道中不采用歧视女性的态度和观点,从两性平等的角度做出客观公正的报道。此外,不陷入受害者有罪论的泥淖,坚定地站在保护受害者利益的立场关怀受害者,并将关怀的情感传达给读者。网络媒体在报道中表达出关怀的态度和情感,有助于唤起读者心中关爱他人的自然情感,从而促使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更容易去选择关怀他人,进一步促进关爱他人社会环境的形成。(三)网络媒体对家暴事件发生的情境性的判断系统分析关怀伦理注重联系具体情境讨论道德问题,诺丁斯提出人们应当根据具体情境下的情感和经验做出道德判断,而非通过一个抽象的、普遍性的道德准则来实现道德决定,一个立足于关怀的道德判断强调的是关注具体情境中人物的不同定位和他们之间的联系。将情境性落实到家暴事件的报道中,需要网络媒体对家暴事件发生的环境、人物关系等具体情况做出全面了解,并考虑事件本身对当前社会环境下的影响。网络媒体对于家庭暴力的报道往往忽视对其具体情境的考察,转而关注和放大当事人的其他隐私,将对社会问题的讨论转变为满足猎奇心理的丑闻和爆料,通过丑闻引导大众的关注,网络媒体应在考察事件具体情境的基础上开展事件报道,进行道德判断和价值引导,以积极正面的态度推动社会热点问题的解决,促进关爱、和谐的社会道德风气的形成。网络媒体家庭暴力报道中关怀伦理的运用在网络媒体日益发展壮大的今天,网络媒体的影响力也在迅速扩展,如何发挥好网络媒体在反家暴工作中引导社会舆论、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5《七律 长征》 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001
- 2024年四年级英语下册 Unit 7 What's the matter第4课时说课稿 译林牛津版001
- 18《慈母情深》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001
- 2025门窗工程承包合同
- 2025市场咨询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嫁接种苗技术服务合同书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第2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7课 启蒙运动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3
- 信息平台建设合同范本
- 7 《我在这里长大》第一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
- 书推广合同范例
- 超声科医德医风制度内容
- QC成果清水混凝土楼梯卡槽式木模板体系创新
- 高三开学收心班会课件
- 蒸汽换算计算表
- 四年级计算题大全(列竖式计算,可打印)
- 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培训
- 591食堂不合格食品处置制度
- 国际金融课件(完整版)
- 导向标识系统设计(一)课件
- 220t锅炉课程设计 李学玉
- 全英文剧本 《剧院魅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