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死者笔记》诗意的现实主义
一“意境的形式主义”创作手法的独特优势在世界文学中,很少有人像屠龙那样成为小说家,但他们不愧为诗人。作为诗人,他也是一个现实主义的人。他在关注社会重大问题时采用了诗一般的笔法,创造出美的意境。西方评论家把屠格涅夫的现实主义视为“诗意的现实主义”。这种独特的创作手法,在他初登文坛时就已被成熟地运用于他的成名作《猎人笔记》中。《猎人笔记》主要描写了在农奴制度下的农民和地主的相互关系中,那些令人发指的社会不公正和俄罗斯农民的尊严遭受践踏等社会现象。它不仅揭露了一个衰败的地主世界,同时还展示了农民的生活和精神世界。然而屠格涅夫在描写这些冷峻而尖锐的社会现实问题时并没有用同样冷峻、尖锐的笔法。他用他“诗意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向世人展示了一幅田园牧歌式的画卷。他让读者在直面那些社会问题的同时,领略了俄罗斯大自然的风景,而当读者沉醉自然风景中时,却无法不重新审视这自然美景中所发生着的真实而残酷的现实。这就是屠格涅夫“诗意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魅力。《猎人笔记》中“诗意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对农民世界特别是农民精神世界的刻画,对地主的讽刺,对大自然的描写和猎人形象的出现。二霍里和测定了俄罗斯农民的精神世界《猎人笔记》里农民的身上折射着人类优秀的品质:智能、毅力、自信和富于诗意的高尚感情。《猎人笔记》开篇第一则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霍里和卡利内奇,性格和气质上:一个是纯理性的人,一个却是浪漫主义者;一个接近人类社会,一个接近大自然;一个造房子积蓄小款项,善于处世;另一个却穿着草鞋,喜爱唱歌和雕刻。他们是好朋友但表达友情的方式却不同:霍里爱卡利内奇,常常庇护他,主人不给他鞋钱,就为他鸣不平;卡利内奇爱霍里,尊重他,温情的用一束草莓来相送。两个人都乐意听国外的情况,霍里感兴趣的是行政和国家的问题,卡利内奇关心的却是大自然和建筑物。他们虽然都是农奴,但一个表现出惊人的独立性,能驾驭自己的全部生活,另一个则在主人面前毫无半点奴颜婢膝之态。在残酷的窒息人性的农奴制度下,俄罗斯农民中竟然会有霍里和卡利内奇这样的人物,他们无论从特长、兴趣爱好、待人处事、性格、气质都不同,但都体现出俄罗斯农民卓越的创造才干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作者更是把霍里与伟大的人物联系在一起,说霍里很像苏格拉底,在和霍里谈话时,令人想起彼得大帝。正像别林斯基在评价《霍里和卡利内奇》时说,屠格涅夫“从他以前任何人都没有这样接近过的角度接近了人民”。《猎人笔记》中还出现了一系列优秀的农家少女形象。《活尸》中的露克丽亚因患病变成一具“活尸”。她一个人孤单地在林中一间草房里躺了七年,但从不诉苦,还在大自然中寻找乐趣。当偶尔在树林中发现她的猎人与她告别时,问她有什么要求,她对自己一无所求,却提出要女主人为农民减租役。屠格涅夫笔下的露克丽亚虽然变成了“活尸”,但面貌漂亮,心灵圣洁,注重内心世界的和谐。七年里她与自然完全融合,似乎世界上也只有最自由纯真的自然界才能给她以真正的生活,才配得上她圣洁的心灵。《契尔托普哈诺夫的结局》中的吉卜赛女郎玛莎,怀着对美好生活的信念,毅然舍弃拼命追求她的老爷。《幽会》中的阿库林娜虽然被负心汉抛弃,但她对于爱情的真诚追求使人深深感动。如果说玛莎代表了坚强和独立,那么阿库林娜则是温柔、善良的代名词。这些动人的农家少女也是精神世界高尚丰富的俄罗斯农民的杰出代表。在《猎人笔记》的人物画廊里农民的形象占优势。他们热爱自由、有自尊心,敢于判断、有审美能力。屠格涅夫以饱满的诗意宣告:世世代代被人蔑视的、受压迫受剥削的农民不但是“人”,而且还是了不起的人,他们身上蕴藏着极大的智慧和才能。作者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使生活升华为理想,把农民拔高到有教养的人的水平,使人物形象具有不同寻常的特点。三语言的使用环境作为一位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是忠于现实生活的,他没有粉饰现实,没有忽视对地主丑恶灵魂的鞭挞。这是他“现实主义”最直接的体现。作者通过向世人展示一幅幅地主讽刺画来达到批判的目的,这又是他“诗意”的地方。《总管》中那个全省最有修养,头脑里充满了对希腊哲学的信仰的青年地主佩诺奇金,他的穿着、爱好、行为和住宅都体现了文化、文明、高度人道主义。可是他一进村,村里立刻鸡飞狗跳起来:穿裙子的农妇用木片投掷那些感觉迟钝的或者过分热心的狗;一个胡子从眼睛底下生起的跛足老头把一匹还没有喝饱水的马从井上拉开……穿长衬衫的男小孩哭哭啼啼地跑进屋里去,把肚子搁在高高的门槛上,挂下了头,翘起两只脚,就这样很敏捷的滚进门里到了黑洞洞的穿堂里,不再从那里出现了。连母鸡也都急急忙忙的加快步子走向大门底下的缝隙里去了;只有一只黑胸脯像缎子背心、红尾巴碰着鸡冠的大胆的公鸡,停留在路上,已经完全准备啼叫,忽然困窘起来,也逃走了。佩诺奇金进村,不仅村农们人人自危,纷纷躲避,连动物也仿佛长了人性,懂得分辨起善恶来,也逃跑了。这真是对这位文化、文明、高度人道主义者的绝佳讽刺。他下令鞭打侍仆后,碍于猎人的在场,连忙带着愉快的笑容用法语说:“失礼了,亲爱的先生。”并用手碰碰猎人的膝盖以示亲切。当他来到村里听到两个农民状告他的总管时,他勃然大怒,正想发作,突然想到猎人在场,就扭过脸去,来了一句法语“请原谅我,我的亲爱的”。他勉强装出微笑,显著地降低了声音说:“这是奖章的反面……”他那两句惯用的法语非但不能体现他的文明高雅,反而暴露了他的虚伪。装腔作势的摆出文化、文明、高度人道主义者的姿态,不但令猎人感到反感,也令所有正直的人感到厌恶。《两地主》中作者先对地主赫瓦伦斯基的外貌嘲笑了一番,说他“淡褐色的头发,至少现在所留下的那些,都已经变成了淡紫色,这全赖于从罗苗的马市上一个冒称亚美尼亚人的犹太人那里买来的药水的功效”。地主往往自作聪明、弄巧成拙,最后不但受骗上当,还落得个滑稽的外表。赫瓦伦斯基十分好色,他在路上看见一个漂亮女人,马上就跟着她走,但走起路来立刻就一瘸一拐了,作者对此评价是:“这光景真是好看”。讽刺之意不言而喻。屠格涅夫笔下的地主们,或是只注重衣着的华丽、摆设的讲究、排场的威严,事实上却品味低下、庸俗不堪;或是满口诗歌、哲学、附庸风雅,事实上却头脑简单;或是一派温和谦虚、举止文雅,内心却暴虐残酷、麻木不仁……相对于农民的高贵、理想、有教养,地主们则粗俗、平庸、可笑。屠格涅夫对地主和农奴制的批判是显而易见的,但他没有直接呐喊,他的“现实主义”显示在对各种类型地主的抨击中,他的“诗意”则用于对地主辛辣的讽刺,在他笔下“地主不是被表现得滑稽可笑,就是常常被弄得极不体面而有损名誉的样子”,屠格涅夫以“诗意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撼动了地主和农奴制。四《美人梅奇河的西瓜扬》中“自然”的运用《猎人笔记》中体现屠格涅夫“诗意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另一处就是大量穿插于作品中的大自然描写。这是本部作品最具诗意的地方。作者以清新淡雅、优美抒情的笔调对俄罗斯山川景物做了细腻的描绘,无论是明媚的春日还是静谧的秋夜,无论是晨曦、日出,还是夕阳、月色,都是一幅幅富有诗意、令人神往的风景画。大自然由于作者特殊的抒情才能而诗意化了。屠格涅夫对大自然的描写不仅仅停留在自然风景上,他笔下的大自然包含了更广的内容,比如动物、植物和人。《死》中,作者称橡树为“我的老朋友”,哀叹他们的凋零,为它们受摧残的命运而悲伤,并向那垂死的大树发问:“你们大概感到可耻和悲哀吧?”《列别迪扬》中马儿们鲜明夺目,一匹匹马仿佛是一个个人,具备了世人风格。《美人梅奇河的卡西扬》中,卡西扬是一个受尽剥削的农奴,然后他身上有一种超乎一般人的气质。他过着一种接近原始状态的生活。渴了,喝一口泉水,累了,倒在泥地上睡一觉。他吃的是野蘑菇和野菜。他会学鸟歌唱,会用草药治病。他热爱一切活物,反对杀生,认为天生一草一木,一鸟一兔都是圣洁的,决不加以侵犯,卡西扬仿佛就是一个自然之子,他热爱自然,崇拜自然,他依赖自然而生,他几乎已经和大自然融为一体。所有这些描写都让人觉得屠格涅夫把花草、树木、鸟兽等同于人来写,而又把人放在等同于自然万物的地位上。被作者人格化的自然,是最高极限的自然美,自然化的人才算得上是真正的人。作者在客观自然界里表现出主观世界的特质,在《猎人笔记》中,他把人类社会的酒店、庄园、宴会、事务所、集市、磨房等折射到了自然之中,描绘出了俄罗斯的百态众生,形成了与自然界山川草木形成对照的社会风景。社会风景完全融入了自然风景中,而自然风景又是社会风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如果把自然风景抽去,那么《猎人笔记》的光彩和美丽即使不是消失殆尽,也会大为失色。值得注意的是,屠格涅夫描绘的景物大多与那些能够领略大自然美的心灵相契合,而拥有这样心灵的正是作者笔下心爱的人物——精神高尚的农民。因此这些自然景物不仅蕴含了作品中善良的主人公的主观感受,更透露出作者本人的内心感受。而腐朽,贪婪,庸俗的地主则与大自然无缘。所以,屠格涅夫表现的大自然不是远离生活的世外桃源,而是活生生的现实本身。“诗意”和“现实”在这片美景中得到了最完美的结合。五《理想国》中“自由人”的形象解析《猎人笔记》中无论基于故事形式还是故事内容,猎人形象都是不可忽略的。这一形象贯穿全书,以看似漫不经心的娱乐形式引出了当时社会迫切的农民问题。19世纪40年代俄罗斯文坛上,以狩猎为题材的随笔并不少见,当年《现代人》杂志编辑巴纳耶夫发表《霍里和卡利内奇》时,顺手给作品加上“摘自猎人笔记”的副标题,所以猎人形象并非屠格涅夫新发明。然而屠格涅夫本人确是一位出色的猎人,1846年夏秋两季,他背着猎枪走遍了奥廖附近的几个省,接触了大量农民,深入了解了农民和地主的生活,当猎人的敏锐、丰富的阅历与他诗意的情怀相结合,《猎人笔记》就诞生了。从整部作品来看,这是一个出色的猎手,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真诚善良和富有同情心的人,他徜徉于树林草原,一面打猎,一面关心着周围的人和事,他讲述着他的亲身经历,没有人会怀疑他讲述的真实性。这无疑增强了《猎人笔记》内容的现实性。而“猎人”这一身份,本身就带给人以诗意的幻想。当然,猎人形象在“诗意的现实主义”这一创作手法上的作用不止于此。猎人更是一个见证人和参与者,他见证了农民和地主之间的种种关系,甚至参与到他们的生活中。《活尸》中如果猎人不出现,有谁来倾听露克丽亚的遭遇,谁来发现她感恩的心情和为他人着想的美德?《幽会》中,猎人是阿库林娜卑微而绝望的爱情的见证人。猎人也以贵族地主的身份与其他地主结交,并在与他们的交往中暴露他们的恶劣内心和行径。《叶尔莫莱和磨房主妇》中兹维尔科夫自命不凡、假仁假义;《莓泉》中彼得伊里奇伯爵穷奢极欲;《独院小地主奥夫尼科夫》中“猎人”祖父千方百计折磨奴仆……这些都是通过猎人所见、所闻、所感呈现在读者面前的。由于猎人的声音和作家本人的声音没明显的界限,所以可以说猎人对这些高尚的心灵或是残酷的灵魂的评价都来自作者本人的感受,猎人既是线索又是作者的传声筒。猎人是诗意而现实的人性的见证人,也是诗意的大自然的观察者。因为只有猎人才能深入了解大自然的奥秘,只有猎人才能在昼夜的各个时分看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可怕,猎人成为获取自然、感受自然、享受自然、珍藏自然的最直接的代表。特别是压轴篇《树林与草原》,这是唯一一篇没有具体人物和情节,而只有对大自然热情描绘的作品。作者写道:“但是在向他告别的时候,不能不略谈几句关于打猎的话……带了枪和狗去打猎,就本身而论……是一件绝妙的事:纵然您并不生来就是猎人,但您总是爱好自然和自由的,因此您也就不能不羡慕我们的猎人……请听我说吧”。屠格涅夫把它作为压轴是意味深长的。由这一篇,我们可以说《猎人笔记》是“诗意”和“现实”的双重存在。六《家庭和家庭》的创作背景屠格涅夫之所以会形成“诗意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他本人的文学思想、文学气质相关。屠格涅夫初登文坛时,俄罗斯文学正开始由诗歌转向散文,这是生活向文学提出的新要求:19世纪40年代,俄罗斯农民暴动次数的不断增长,引起社会的注意,使得农民逐渐成了文学的主要任务,也成了屠格涅夫笔下的主人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
- 委托二手房买卖合同的
- 国家基本药物政策目录及招标相关政策解读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车队租赁车辆保险及理赔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个人担保贷款协议书2篇
- 2025年度环保技术合资企业个人股东股权转让协议书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工业遗产厂房拆迁补偿与文化传承协议2篇
- 2025年钢材贸易居间代理服务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旅游景区景点租赁服务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自动化仓库租赁运营合同3篇
- 寺院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比摩阻-管径-流量计算公式
- 专题23平抛运动临界问题相遇问题类平抛运和斜抛运动
- GB/T 42430-2023血液、尿液中乙醇、甲醇、正丙醇、丙酮、异丙醇和正丁醇检验
- 五年级数学应用题100道
-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完整整套课件(马工程)
- 高三开学收心班会课件
- GB/T 33688-2017选煤磁选设备工艺效果评定方法
- 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培训
- 591食堂不合格食品处置制度
- 黑布林绘本 Dad-for-Sale 出售爸爸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