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国统万城遗址的发现与研究_第1页
大夏国统万城遗址的发现与研究_第2页
大夏国统万城遗址的发现与研究_第3页
大夏国统万城遗址的发现与研究_第4页
大夏国统万城遗址的发现与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夏国统万城遗址的发现与研究

陕西与内蒙古交界处的统万城是16世纪匈奴人阿诺德修建的夏国首都。这里在当时是扼守北魏都城平城(今大同)通往西域的要道,也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经济交汇融合的枢纽。历经1600余年的朔风寒雨、沙漠变迁,统万城见证了胡汉民族的朝代更迭、攻伐杀戮,高大坚硬的夯土城墙及马面、墩台等仍傲然挺立于毛乌素沙漠中。由于城址建在湖相沉积的沙层上,随着岁月流逝,大部分遗迹被沙漠覆盖。统万城的消失《晋书•赫连勃勃载记》载赫连勃勃“乃赦其境内,改元为凤翔。以叱干阿利领将作大匠,发岭北夷夏十万人,于朔方水北、黑水之南营起都城”,到公元418年宫殿落成。《续世说•卷九》记载:“夏世祖性豪侈。筑统万城,高十仞,基厚三十步,上广十步,宫墙高五仞,其坚可以厉刀斧。台榭壮大,皆雕镂图书,被以骑绣穷极文采。”公元428年,赫连勃勃死后,大夏败于北魏,统万城沦陷。北魏改统万城为统万镇,北魏孝文帝于太和十一年(487年)以此为夏州治所。到了隋代,统万城属朔方郡,大业(605~618年)末年梁师都据此称帝,国号梁。唐代以其地复为夏州,置都督府。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朔方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夏州;唐贞元(785~805年)中期分振武、朔方二节度置夏州节度使,治夏州,领夏、绥、银三州,兼领宥、盐二州(今陕西绥德以北、甘肃、宁夏东部及内蒙古南部)。唐广明(880~881年)年间,拓跋思恭因为替唐朝镇压黄巢起义有功被封为定难军节度使,并赐姓为李。以后李家世代领有定难军。由于党项族建立的西夏政权以此为据点侵扰北宋,宋太宗在淳化五年(994年)就下诏毁废统万城,迁居民于绥(今绥德一带)、银(今陕西米脂、横山、子洲一带)等州。从此,统万城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直到清道光年间(1821~1850),沉睡于毛乌素沙漠800余年的统万城遗址重新被人发现。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及北宋,575年内,统万城一直是我国北方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之一。1996年统万城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统万城遗址由外郭城、西城及东城组成。东、西城城垣大部分留存至今,外郭城也有部分城垣断断续续得以保留,城墙色白而牢固,城内建筑浩大宏伟。2009年,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评审时曾有专家问我:“你怎么确定这就是统万城?”面对由国内顶级考古学家组成的评审组,紧张在所难免,我那时支支吾吾说一个原因是学者们大多都认为白城则(子)古城就是统万城,另一个是文献记载。又问:“大家认为是就是对的?文献记载就是对的?你挖过有‘统万城’三个字的文物没有?”问得我一时语塞。其实我们现在能够确定其为统万城的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方面是根据文献记载考证,另一方面就是考古发现的证据。文献记载《太平寰宇记》中曾有记载:统万城,《水经注》:“赫连勃勃于无定河北,黑水之南,筑此城。”勃勃书云:“今都城已建,宜立美名,朕方统一天下,君临万国,宜以统万为名。”其城土色白而牢固,有亢敌楼,峻崄,非人力可攻。郦道元云:“统万城蒸土加功,雉堞虽久,崇墉若新。”其城南门曰朝宋,北门曰平朔,东门曰招魏,西门曰服凉。其子城在罗城,东门曰凤阳,本有三门,夷人多尚东,故东向开。真珠楼、通天楼,皆勃勃建,在城内。……《十六国春秋》:“赫连勃勃北游契吴而叹曰:‘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流。吾行地多矣,自马岭以北,大河以南,未有若斯之壮丽矣。’”雕山,连亘郡界。无定河,一名朔方水,亦曰奢延水,源出县南,即汉李陵失利于此河之外。乌水,旧名黑水,以周太祖讳,名曰乌水,源出县北平地,亦契吴之麓。唐代诗人许棠在其诗作《夏州道中》对当时的统万城进行了形象的描述:考古证据通过实地调查,我们了解到榆林一带现有两座白色夯土古城,一座位于榆阳区巴拉素镇,当地人俗称“白城台”,可能为代来城(戴应新:《赫连勃勃与统万城》),也有人认为其建成及使用年代在西夏(榆林市文物保护研究所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档案)。白城台古城廓清晰可见,呈长方形,城墙为白泥土夯筑,夯层厚8~15厘米。东墙残高9.3米,厚6米;南墙基宽15米,墙体最高处为9.9米。城垣四面中部均设城门和瓮城。城内散见瓦片、唐宋时期瓷片。另一座位于无定河边,当地人称为“白城则(子)”。白城则(子)东、西城内均有地层堆积,西城内地层堆积较厚,可达5米左右,以唐宋时期的地层堆积为主,元代以后堆积零星出现。东城主要为唐、五代、宋代地层堆积。白城台古城内地面散见唐宋时期耀州窑瓷片,加之其夯土成分、夯筑方法、城市布局都与统万城相似,其年代当与统万城相当。两座城的布局互为犄角之势,白城台规模小于统万城,其作用应当是拱卫都城统万城。文物部门在统万城周边还征集到诸多唐代墓志,明确记载墓葬距统万城的距离及方位:唐故化州司户参军上柱国曹(恽)……粤(开元)十六年七月廿一日,与夫人贾氏合葬于统万城南廿里之平原,礼也。(《陕西金石文献汇集•榆林碑石•曹恽墓志铭并盖》)唐故上柱国杨(会)……因官寓夏,宅彼朔方……以(开元)廿四年七月七日,葬于统万城东卅里原,礼也。”(《陕西金石文献汇集•榆林碑石•杨会墓志铭并盖》)大唐故左卫亲卫上柱国扶风马(文静)……开元廿年十一月三日,合葬于朔方挚磨忏原,礼也。(《陕西金石文献汇集•榆林碑石•马文静墓志铭并盖》)大唐故上骑都尉权(通)……以(景龙)三年岁次已酉十月甲申朔廿六日已酉,合葬于夏州城东五里原,礼也。(《陕西金石文献汇集•榆林碑石•权通墓志铭并盖》)白城则(子)城垣、马面、墩台均为夯土筑成,成分经化验为粘土、沙及白灰。粘土为统万城及周边沙土下沉积的一层白色土,地质学家称其为湖相堆积层,因夯土颜色苍白,当地人称为白城则(子),现所在村名也为白城则村。通过地层堆积及唐代墓志记载,我们可以肯定现在的白城则(子)就是历史记载中的统万城。党项部的建立—夏、大夏与西夏夏古史传说时代的夏朝,始于大禹,终于桀,共有17位统治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据《史记》引帝王纪云:“禹受封为夏伯,在豫州外方之南,今河南阳翟是也。”因用以称其政权为“夏”。另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认为,是禹的儿子启西迁大夏(山西南部汾浍一带)后,才称“夏”的。大夏按照《史记•匈奴列传》的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乐产《括地谱》更详细地解为“其(即桀)子獯粥(另作獯鬻)妻桀之妻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徒(即北原游牧民族),中国谓之匈奴。”公元407年,赫连勃勃在高平(今宁夏固原市原州区)称王建国,年号龙升,他认为匈奴是夏后氏苗裔,故称国“夏”,后人也称为“大夏”“胡夏”等。西夏西夏是由党项人建立的政权。唐初时,党项族开始强大起来。其中拓跋赤辞投降唐,被赐姓李,迁其族人至庆州(今宁夏境内),封为平西公,自此于今陕西榆林、内蒙古河套及甘肃东部、宁夏一带定居。唐末,党项部首领拓跋思恭以夏州为聚集中心,势力壮大,因助唐王朝平黄巢起义有功,再次被赐姓李。从此,其所部的武装被称为“定难军”。直至北宋初,拓跋思恭及其后代成为不容小觑的藩镇势力。《宋史•夏国传》,元昊上宋仁宗表章:“臣祖宗本出帝胄,当东晋之末运,创后魏之初基。”《辽史•西夏外记》:“西夏本魏拓跋氏后。”《金史•西夏传》:“夏之立国旧矣,其臣罗世昌谱叙世次,称元魏衰微,居松州者因以旧姓为拓跋氏。”2008年,考古人员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乌审旗纳林河乡排子湾村曾发现一处五代至北宋初年拓跋部李氏家族墓地,出土了几方珍贵的墓志。墓志铭用了大段文字记述拓跋部李氏家族起源经过,并明确表示其家族为“本乡客之大族,后魏之莘系焉”,这又一次把党项拓跋部和鲜卑拓跋联系在了一起。宋初赵匡胤削藩镇的兵权,引起李氏的不满。虽然他们一开始服从宋的命令,但两者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1032年,李德明之子李元昊继夏国公位,开始积极准备脱离宋。他首先弃李姓,自称嵬名氏。第二年以避父讳为名改宋明道年号为显道,开始了西夏自己的年号。在其后几年内他建宫殿,立文武班,规定官民服侍,定兵制,立军名,创造自己的民族文字(西夏文)。公元1038年,李元昊称帝,建国时便以夏为国号,称“大夏”。又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从此确立宋辽夏三国鼎立的局面。1115年金朝兴起,三国鼎立的局面被破坏,辽朝、北宋先后被灭,西夏经济被金人掌控。漠北的蒙古崛起,六次入侵西夏,最后于1227年亡于蒙古。夏、大夏、西夏,三个政权时间跨度长,但似乎又有联系,禹为夏伯,故国名定为夏。赫连勃勃自认为夏后氏后裔,也定国名夏。李元昊祖先久居夏州,夏州一带是其积聚割据势力的中心地区,于是定国名也为夏。赫连勃中所改姓也非正统十六国时,南匈奴铁弗部勃勃称大夏天王,自称赫赫连天,以赫连为氏。据《晋书》所载,“刘元海之族也……僭称天王……下书曰:朕之皇祖,自北迁幽、朔,姓改姒氏,音殊中国,故从母氏为刘。子而从母之姓,非礼也。古人氏族无常,或以因生为氏,或以王父之名。朕将以义易之。帝王者,系天为子,是为徽赫实与天连。今改姓曰赫连氏,庶协皇天之意,永享无疆大庆。系天之尊,不可令支庶同之,其非正统,皆以铁伐为氏,庶朕宗族子孙刚锐如铁,皆堪铁伐。”意为:刘元海之族篡位自称天王,有诏书曰:我的先祖,从北方迁至幽朔后,改姓姒,与中原的姓氏不同音,故又随母亲姓刘。子孙随母姓是不合礼仪的。古代人姓氏不定,有随母姓的,有随父姓的,我如今要根据礼法改变这种习惯。帝王是上天之子,是显赫的徽记,天地相连的枢纽。故如今改姓称赫连氏,顺应天意,永享天下。天子位尊,不能与支庶同姓,其他非正统的子孙,皆以铁伐为氏。愿我的宗族子孙刚锐如铁,皆能征善战。由此可以看出,自刘元海起,其后代遂以赫连为姓,称“赫连氏”,根据《通志•氏族略》可考证赫连氏是匈奴右贤王刘去卑的后人,赫连勃勃(刘勃勃)建立夏国后,亦自称“云赫连天”。这方面的说法在《夏录》中也有记载,《晋书》上也详细说明了赫连勃勃改姓的经过。从以上文献记载可以知道,当初赫连氏在南北朝五胡乱华时期还是胡人,跑到中原,并当了皇帝,同时他选用这个姓氏也是费尽脑筋的。赫连勃勃在诏书中明确规定,只有他的正统嫡系子孙才得相袭此姓,其余支庶,只能以“铁伐”为氏。这个家族,都是匈奴的后裔,不过在共同的传统文化大熔炉中,经过漫长的锻炼和融合,大家早已分不出彼此了。望族居渤海郡(今河北沧县一带)。赫连氏后人奉赫连勃勃为赫连姓的始祖。内部建筑基址图7西城、东城与外郭城现存统万城遗址主要由西城、东城及外郭城构成。东、西城并列,坐东北面西南,均呈长方形,东城南垣凸出。西城西垣、东城南垣均有一个拐角。西城北垣长548.69米,东垣长694.87米,南垣长481.48米,西垣长734米,面积367934平方米;西城城垣现宽16米,高10余米。东城北垣长524.72米,东垣长738.22米,南垣长557.50米,西垣长753.88米,面积403613平方米;东城城垣宽7米,高3.4米。永安台位于西城南部中央,10余米高的夯土台是城内的制高点,为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窄,相对独立的夯土块组成庞大的夯土台,夯土块之间自基础而上有明显的缝隙,平夯。夯土台周围有厚25厘米左右的踩踏面,之下即为原始沙层。自踩踏面而上,现存夯土台高近19米。2012年,我们对东城中部偏北现地面隆起的部分进行了考古钻探,发现了一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东西宽96米,南北长48米。从其所处位置来看,距东城南垣440米,距北垣251米,距东垣57米,距西垣379米,距南北门连线53米,应该是东城的主体建筑之一。从发掘情况看,这组建筑中心部分夯土台基东西39.4米,南北36.5米,建筑面积1438平方米。在其南78米还有另一组建筑,宽55米,长25米,应该与这组建筑为同一组建筑的前后院落。这组建筑坐西北面向东南,夯土边缘与城垣方向一致。中心夯土台东西宽28.3米,南北进深26.7米,面积755平方米。夯土台侧面用厚2~4厘米的白色土涂抹,平整光滑。东南部夯土厚度达2米。南面有两个斜坡墁道,长6.8米,宽4.4米,墁道两侧及夯土台外侧有砖砌散水。南半部中心夯土台外有“U”字形夯土带,与中心夯土台相隔2.2~2.6米,中间形成凹槽,凹槽内发现近40个柱洞。夯土台外地面出土数十件兽面瓦当,另有沙石雕刻莲花座、壶门内雕刻的残佛头等。出土的陶瓷片大多为五代、北宋时期。经过钻探,我们发现夯土以下,仍有灰土地层堆积,有的地方灰土层厚达1米余,钻探出的残瓷片为唐代耀州窑所产。发掘解剖的结果验证了钻探的成果。大型夯土建筑基址直接建筑在唐代地层上,所以我们认为这组大型夯土建筑修建年代大约为晚唐五代时期。外郭城呈曲尺形,周长13865.4米,其中南垣长4853.5米,西垣长2000米,东垣长891米。面积约7.7平方公里,西北部凸出,城垣走向与东、西城城垣基本平行。东南部被红柳河冲毁。现仅残存东北城角墩台,从城垣连线看,城角均非直角。从残存城垣看,东部城垣宽达8米,西部只有1米余,可能并非一次建成。马面、隅台古代在城墙外侧每隔一定距离修筑一个突出于城外的城台,因其突出于城墙之外,有如竖长之马首,故名“马面”。士兵可藏于内,通过两侧孔眼向逼近城墙或正在攀城之敌军射杀,以消灭城墙下部之射击死角。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一:“延州故丰林县城,赫连勃勃所筑,至今谓之赫连城。紧密如石,劚之皆火出。其城不甚厚,但马面极长且密。予亲使人步之,马面皆长四丈,相去六七丈,以其马面密,则城不须太厚,人力亦难兼也。余曾亲见攻城,若马面长则可反射城下攻者,兼密则矢石相及,敌人至城下,则四面矢石临之。须使敌人不能到城下,乃为良法。”先秦时称“台城”或“行城”,如《墨子•备高临》:“守为台城,以临羊黔,左右出巨,各二十尺,行城三十尺,强弩射之,技机藉之,……”这种城台有实、虚两种:实台中心如城一样坚实,守城士兵只从其顶上向下侧方射杀。虚台中空,内分数层,以木板为楼,守城士兵可从其各层孔眼中向两侧的上中下各方射杀,致使攻城敌军防不胜防。西城、东城城垣外均有马面。其中西城每面9个,东城12~13个。西城南垣外9座马面最为壮观,经清理,自基础而上,高度达12米。西城四角均有隅台,西城东南隅台、东城东南、东北隅台人为取土破坏严重,现地面以上基本无存,外郭城目前只发现东南隅台,人为取土形成大坑,只存底部和边缘夯土。西城西南隅台是现存统万城遗址的制高点,高大的夯土台蔚为壮观。夯土基础下为纯净的原始细沙,这就说明统万城建立在沙层上。经测量,自基础以上,西南隅台现存高度为26.62米,底部长约35米,宽约26米。《统万城铭》中“高隅隐日,崇墉际云”,就是对西南隅台的形象描绘。城垣、马面及隅台作为城市防御系统的一部分,配合撒于地面的铁蒺藜及城垣外、马面周围的虎落,在冷兵器时代可以居高临下,分割并多面抵御来犯之敌。朝宋门、招魏门、服凉门和平朔门瓮城也是统万城城市防御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打开瓮城门,放敌入瓮城,可以居高临下,以弓箭、礌石等武器四面攻击抵御来犯之敌。统万城东、西城城门外均有瓮城,目前西城已探明3处,分别为西门及瓮城、南门及瓮城以及北门及瓮城,三座瓮城现存高均约12米,其中西瓮城已发掘;东城探明两处,分别为南门及瓮城、北门及瓮城,东门瓮城因当地村民取夯土建房,损毁严重,暂无法确认。西城南瓮城位于西城南垣偏东处,距西城东垣126米,东西长34.5米,南北宽24.5米;北瓮城位于西城北垣偏东处,距西城东垣120米,东西长43米,南北宽27米;西瓮城位于西城西垣偏南处,距西城西南隅台外端204米,瓮城南北长38.5米,东西宽22米。西门瓮城内流沙堆积厚达近8米,清理出隋代墓葬1座、瓮棺1座、灰坑十多个。另外,还发现水井一眼,已清理了4米,经钻探深13米仍不见底。瓮城门面南,紧贴西城西垣。瓮城底部发现比统万城城垣年代更早的方形灰坑。从发掘情况看,至迟在隋代,瓮城门已坍塌,城门以夯土块封堵,瓮城内成为废墟。西门在宋代遭焚毁,宋代地层普遍有一层灰烬、木炭块等,从而证明宋淳化五年(994年),下诏毁废统万城的记载不虚。《晋书•赫连勃勃载记》记载“名其南门曰朝宋门,东门曰招魏门,西门曰服凉门,北门曰平朔门”,那么这四门究竟指的是哪四座城门呢?文献中所称朝宋、服凉、平朔三门,即我们已经钻探清楚的西城南门、西门、北门,而东门即招魏门一直钻探无法确认的原因可能与东城的修建有关。护城壕和壕沟2002年,考古队员于西城东南隅台外发现护城壕,距西城西垣底部水平距离11.3米,我们只清理了其中的28.5米,现存壕堤顶部低于城墙基础表面3.7米。护城壕剖面呈锅底状,宽11.5米,其中壕沟宽7.1米,壕堤宽2.2米,现存深度2.2米,经钻探知壕沟底部夯土厚0.8米。已清理的护城壕北高南低,走向与城墙保持平行。随着城墙加宽处直角外凸,护城壕也出现呈直角外拐的现象。经钻探得知,护城壕向北延续至沙梁下,向南西拐后进入沙梁下,又呈直角南拐并继续延伸。解剖后得知,护城壕是在原始沙层上先挖好形状,然后用与城墙相同的土以平夯筑成,内壁光滑,制作极为规整。西城城垣外南、西、北三面,东城北、东两面都有护城壕,东城南垣外沙层较厚,不易钻探故情况不详。东城东只有一道夯土,是否为护城壕有待发掘验证。护城壕亦为统万城防御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因建立在湖相堆积的沙层之上,不易存水,夯土虽坚硬,但遇水即酥,从我们清理的迹象观察,统万城西城外的护城壕应不蓄水。夯土台与祭祀台统万城南北各有夯土台。南夯土台遗址位于统万城南约2.5公里处,隔红柳河、圪坨河与主城相望。遗址由围墙及围墙内三处夯土台组成,围墙仅存东北、西南两角及部分墙体,拐角均为直角,西墙残长162米,北墙残长26米。经复原围墙南北长300米,东西宽180~200米,墙体均为夯土,宽1.8~2米,残高1.2~2米。三处夯土台均近方形,北部夯土台长35米,宽34米,夯土厚2.2~3.2米;中部夯土台长32米,宽26米,夯土厚0.8~1.2米;南部夯土台长36米,宽34米,夯土层厚5.5~10.5米。夯土台间距约100米,夯层厚12~15厘米。每座夯土台四面均有供上下的斜坡墁道。北部夯土台位于统万城北2.5公里处,当地人称此处为查干圪台,由两座大型夯土台组成,目前只发掘了一座。由中心夯土、东西及南北夯土道路及外围夯土护坡组成。中心夯土台近方形,长14米,宽13米,现存厚度1.8米。南北夯土道路长28米,顶部宽1.2~1.3米,底部宽1.5米,呈斜坡状,北高南低。东西夯土道路全长90米,其中中心夯土台西部长达76米,西低东高,呈斜坡状。东部较短,长14米,东低西高。中心夯土台及道路夯层厚12~15厘米。夯土护坡外缘近圆形,南部保持较好,土色较杂。南夯土台遗址多被隋唐时期墓葬打破,结合统万城建城及沿用历史,我们认为这些夯土台应该与统万城差不多同时建成,是统万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查、发掘,我们发现南北两处夯土台及其附近没有建筑材料出土,据此我们判断这些夯土台上应该没有建筑。《十六国春秋•夏录》载:“起冲天台于统万南山,欲登之,以望长安。”《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城墙、护城壕及马面、瓮城等构成统万城的防御设施,而处于城外的大型夯土台,结合唐长安城南发现的天坛遗址,我们觉得从位置、规模、形制结构等分析,这些夯土台除登高望远外可能与祭祀有关。统万城、宋墓3座2011~2012年,我们在统万城遗址周边共清理了古墓葬40座,其中北朝墓葬14座、唐代墓葬20座、五代墓葬2座、宋代墓葬3座,基本搞清了与统万城有关的墓葬年代、形制及各时代之间墓葬形制的演变序列。统万城周边墓葬延续年代与统万城的建立和废弃大体吻合。最早的是大夏二年田焸墓,另有北周墓志1方、隋代墓志1方、梁师都永隆年代墓志2方、唐代墓志50方、五代墓志5方、宋代墓志2方。暂未发现早于统万城建立年代及晚于统万城焚毁年代的墓志或其他带有文字的文物。统万城的建立在沙层上,极可能在半干上作为游牧民族匈奴族后裔,虽然受汉民族文化的影响,但赫连勃勃应该有根深蒂固的游牧民族观念,牧场、战马、牛羊是其固国的根本。统万城周围天高气爽、地域辽阔,有肥美的草场,适宜放牧。建都于此,进可以占据关中(建都时已经占领关中)、威震中原,退可以抵御北魏、北凉、西秦。2002年我们对西城西南隅台基础进行清理,2008年我们清理了西城西门瓮城,明显可以看到,夯土基础下即为极为纯净的湖相沙层堆积。另外,处于统万城同一台地外郭城以内的文管所有一眼水井,深50余米,据介绍岩石层以上均为沙层,没有发现土层。统万城建立时,这里的生态环境应该是一片遍布沼泽的草地。赫连勃勃曾经北游到达契吴(今统万城一带),为这里的美景所折服,叹曰:“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流。吾行地多矣,自岭已北,大河以南,未有若斯之壮丽矣!”加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