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语文限时作业(期末)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小题。(19分)材料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传统法律文化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法律精神和制度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先人们早就开始探索如何驾驭人类自身这个重大课题,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自成体系的成文法典,汉唐时期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典。我国古代法制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智慧和资源,中华法系在世界几大法系中独树一帜。”经过长期发展演进,中华法系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和中华法制文明的深厚底蕴,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有很多优秀的思想和理念值得传承和弘扬。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发展很早的国家之一,法制文明的历史源远流长。法律制度作为文物典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史上大放异彩。早在公元前21世纪的夏代便产生了习惯法,夏朝之后的殷商进一步发展了奴隶制法律制度,至西周臻于完善。夏商周三代法制的发展,尤其是西周的礼乐刑罚制度,为中国封建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春秋战国时期,法家主张“以法而治”,战国时期李悝的《法经》创新封建法典体制。西汉时形成的汉律60篇,两汉沿用近400年。唐太宗以奉法为治国之重,一部《贞观律》蔚为大观。在《贞观律》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唐律疏议》,成为中华法系代表之作。汉唐诸代君臣和思想家熔礼义刑德于一炉,使中国封建法制呈现出国法、天理、人情融合的鲜明特色。隋唐时,中华法制文明逐渐定型与完备,中华法系日臻成熟。“以礼入法,得古今之平”的《唐律疏议》,以其完备的体例、严谨而丰富的内容成为封建法典的范本,在中华法制文明发展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后世立法产生深刻影响。不仅如此,《唐律疏议》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制度还超越国界,成为不少国家学习的范本。与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伊斯兰法系等不同,中华法系是在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和中华法制文明的深厚底蕴。在内涵和外延上,中华法系与中华传统法律文化是相通的。它体现着中华传统道德、政治、哲学、伦理等理念,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又寻求自然与社会秩序的和谐。礼法结合是中华法系的重要特征。中国古代注重教化,反对“不教而诛”。“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礼法并重、隆礼重法方为治国之良策。出礼入刑、隆礼重法,是中华法制文明的独特智慧。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主张“天下无讼”“以和为贵”,崇尚人际和谐的社会环境。以无讼为有稳,通过道德教化劝民止讼:坚持官府调解和民间调解并行,通过定分止争促民息讼,从而实现和睦无争、礼义有序的社会状态。无讼与和谐体现着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的一种价值取向。明德慎罚是从西周时期就形成的思想。明德就是倡导敬德、保民,慎罚就是主张刑罚得中,实施德教德治,刑罚适中宽缓。“德主刑辅”的思想在西汉时期确立,强调“厚其德而简其刑”。唐代主张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治理国家和社会要把德礼教化与法律惩罚结合起来,德礼教化为根本,法律惩罚是辅助。(摘编自夏锦文《中华法制文明具有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材料二:历史是最好的老师。经过长期发展,我国古代在社会治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和智慧,构建起一系列法律制度,以保障社会安全、应对风险灾害等,展现出强大的制度建设能力。援法断罪、罚当其罪,是中国传统法律制度的一个鲜明特点。古代社会依据案件的严重程度、不同性质,采取不同处理方式。官府往往集中力量处理重大刑案,而将其他纠纷放至地方自理或民间调处。在处理重大刑案时,要求官员严格引据成文法,涉及重刑必须经过上报文牍和逐级复核程序,适用错案严格归责的处分规则,这体现了对法律及其执行过程的充分重视。在这方面,历代律典、则例都有明确规定。在清代,对故意或过失导致判罚偏差的官员,《吏部处分则例》规定了详细的处罚措施。在处理各类案件时,我国传统法律制度强调德主刑辅、情法结合。汉代儒家学者倡导引入《春秋》等儒家经典作为审理案件的依据。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看,这种“引经决狱”的方式在缓解律令苛酷、实现礼与刑的结合上具有积极意义。在具体案件处理过程中,以道德教化为主、与刑罚手段并用,兼顾情理法等进行全面评判,努力实现罪罚相当、礼法平衡。历代刑案和判牍文书的记载显示,裁判者们不仅在民事诉讼中兼顾天理、国法、人情等各种因素,而且在命盗刑案中也充分考虑司法的道德教化效果和礼法平衡的实现。事理、情理、法理相结合,是我国古代司法的重要特色。今天,我们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仍然需要面对纠纷化解、情理法关系等问题,中国传统法律制度中的慎刑、平等、恤刑等思想观念可以提供启迪。研究中国传统法律制度,我们还可以发现,许多较为系统、运行有效的制度安排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汲取前代历史经验教训、顺应时代变迁的基础上,历经较长时间演变而成。这种演变凸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强大适应力和生命力。(摘编自王志强《注重事理、情理、法理相结合》)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探索如何驾驭人类自身这一课题的过程中,中华传统法律从无到有,再到发展较完备,中华法系成为独树一帜的法律体系。B.作为文物典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法律制度先后涌现出西周礼乐刑罚制度、汉律、《贞观律》等典型代表。C.无讼在维持中国传统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百姓长期进行道德教化即可实现“天下无讼”。D.古代官府往往集中力量处理重大刑案,在处理重大刑案过程中对错案严格归责等做法,客观上保证了刑事大案判决的公正性。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法制文明的发展历史十分悠久,产生于4000多年前的夏代的习惯法,已经是当时自成体系的成文法典。B.《唐律疏议》可以体现国法、天理、人情三者融合的特点,它不仅在中国有重要影响,在国外也是不少国家学习的法典范本。C.从“明德慎罚”到“德主刑辅”再到“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变化中可知,随着历史发展,刑罚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小。D.《春秋》等儒家经典被引入到古代案件审理中,在缓解法律严苛的同时,也实现了罪罚相当、礼法平衡。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A.“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B.“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权衡所以定轻重,准绳所以正曲直。”C.“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D.“诸断罪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违者笞三十。”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结构。(4分)5.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中华传统法制文明对当今社会的积极意义有哪些。(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大先生赵威①先生姓凌,有绝活儿。能把戏里的场景搬到木头上,一块巴掌大的破木板,只需半炷香的工夫,就能让人瞧明白刻的是“桃园三结义”还是“三英战吕布”。所以凌先生起初是凌木匠。②凌木匠不是本地人,早年间逃荒来的。凌木匠来到村里的日子,是那年冬天日头最短的时候。北风襄扶着雷片。在空中横扫。薄幕下。先是一根打狗棍进了三叔家的院门,继而是一个身影,使用那根棍子挑进来的,破衣旧絮,褡裢挂在肩头。趿拉着一双单布鞋的脚,有一只似乎受了伤,缠着破布条。正在院里喂鸡的三婶,委实被吓着了,以为大白天撞到鬼。刚要喊人,“鬼”却先开口,怯生生地道:“大娘啊,要饭的来了,给口吃的吧。”三婶仔细一瞧,是个讨饭的。只见他端着搪瓷缸子的手捂在胸口,哀求就是从那里发出来的。给完吃的,三叔三婶看他可怜,天又冷,就留他在磨坊里过夜。凌木匠望着三叔三婶的眼睛,变得浑浊了。天亮后,他见磨坊里堆着打磨了一半的木料,知道这家要盖房。就对三叔说,他会做木工,可以帮忙,给口吃的就行。三叔寻思,正好雇的木匠有事,就让他试试吧。没想到,凌木匠的手艺精得很,不但会做门窗,还会木雕,窗棂花饰、门簪颂语,好看极了。聊着聊着,又知他不光有好手艺,还装着一肚子墨水。嘿,正好村小缺个先生。③就这样,凌木匠留在了我们村,成了凌先生。“手艺人”在村人口中格外尊贵,而凌先生的尊贵,一部分来自他的手艺,一部分来自肚子里的墨水。因此,“手艺人”和“先生”似乎都配不上凌先生了,村人便称他为“大先生”。④大先生活儿细,字儿好,可闷头做活儿可以,写信作文也行,只是嘴太笨,肚子里的学问也便像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来。而大先生却总认为自己的理儿多,不光要讲个“知其然”,还要讲个“知其所以然”,于是越讲越糊涂,化简单为复杂了。渐渐地,就不受娃们待见,老是捉弄他。一开始,大先生气得直跺脚,骂道:“朽木不可雕也!孺子不可教也!”后来,习惯了,也便没了火气,只顾讲他的,哪管下面乱成一锅粥?大先生是文人,文人最瞧不上文人,他总是跟我们讲,历代风流才子中只佩服李白,还是半个。他说李白一半是诗,一半是酒,他最讨厌喝酒,也便只佩服半个李白了。⑤大先生喜欢讲唐诗,尤其是李白的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大先生说李白的床不是床,而是井栏。说这话时,身为木匠的大先生显得颇有把握。我们却哄堂大笑,床就是床,怎么可能是井栏呢?每次我们一笑,他就一窘,嗓门提高了,像是要争辩,说:“你们想想,床在屋里,窗户是木头的,还贴着纸,哪会看得见月光?在院子里,就着月光,看到井栏,才会思乡,背井离乡嘛!”⑥讲到这里,他突然停住了,扭头望着窗外,我们也停止了议论,只有窗外不知谁家的羊在不知趣地叫着。大先生陷入沉思,眼睛变得浑浊。然后,他又扭过头来,说:“这是思归之辞也!”教室里又是一片笑声,“死鬼之词”,大先生骂李白是个死鬼哩……不知从哪冒出来的灵感,我站起来说了一句:“就是想家了嘛!”大先生用浑浊的目光向我投来赞许之意,似乎还念叨了一句:“孺子可教也。”⑦农村撤点并校后,大先生也退了。教了几十年的书,一下子闲下来,不知所措,于是,大先生又拾起了木匠活儿。第一件作品,就是把祠堂里的旧课桌搬回家,拆掉,打磨,又合到一起,变成一口棺材,严丝合缝。漆了好多遍,晾干,放到厢房里,是留给自己的。不教书了,自己也老了,大先生认为剩下的日子也不多了,只等着哪天躺进去了,身为木匠,那是一生最大的幸福。可是,他想不明白的是,自己却越活越精神。⑧想不明白的事不只这一件。国家针对民办教师的新政策出台后,给大先生补上了退休待遇。头次领到工资,他就跑到支书家里,不干了,说:“我教书时,每月不到300块,现在不教了,怎么还拿3000块呢?不能白拿这钱。”支书跟他掰扯了半天,也没讲明白,命令道:“国家的政策,不拿也得拿!”大先生的眼睛又浑浊起来。⑨后来,大先生用每月领到的钱买了好多木料,做了结实的课桌椅,给镇上的学校送去。再后来,还设了助学金,村里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他就赞助一笔。直到有一天,他心满意足地躺进自己打制的棺材。⑩大先生死的那天,我特地查了《辞海》,其中一条写:“床,井上围栏。”(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2月22日)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本文开头描写大先生却以“能把戏里的场景搬到木头上”的“绝活儿”呈现其木匠形象,颇能吸引读者,并引出下文对大先生不平凡经历的叙述。B.文中写大先生“见磨坊里堆着打磨了一半的木料,知道这家要盖房”,可见其精明能干,有学问,这也是他成为村里人心中尊贵的好艺人和先生的契机。C.大先生嘴笨,不神言辞,自认理儿多却越讲越糊涂,不受孩子们待见。作者笔下的大先生正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类似;两位作者对自己笔下的形象所寄寓的情感也相同。D.第⑨段写他“心满意足地躺进自己打制的棺材”,“心满意足”的原因,既有落魄时有人帮助,手艺能得到大家认可,教书受村人尊重;也有能享受退休待遇,还能回报村人,为学校做善事。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②段属于插叙,交待了大先生来我们村的过程,突出了他的身份和特殊手艺。承接了上文,引出了下文对大先生的描写;同时又丰富了人物,避免了平铺直叙。B.大先生为什么逃难到村里,家里又是什么境况,小说没写,大先生也没说。这使小说的情节不够完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说的阅读效果。C.小说三次写大先生眼睛“变得浑浊”,既突出了他的感恩之心和对家乡的思念,也有助于凸显主题;同时又有贯穿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使小说脉络清晰。D.小说中的“我”,既是大先生半生的见证者,增强小说的真实性,又侧面衬托了大先生的人格与博学;同时,“我”还起到贯穿小说情节的线索作用。8.第②段划线部分,刻画出了大先生穷困潦倒的乞丐形象,请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刻画这一形象的?(4分)9.小说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注】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曰:“能。”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请而见之。冯谖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选自《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有增删)【注】文,孟尝君的名。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B.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C.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D.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使人属孟尝君”与“举酒属客”(《赤壁赋》)两句中的“属”字含义相同。B.“食之,比门下之客”与“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两句中的“食”字含义不同。C.“后期年”与“期年之后,虽欲言”(《邹忌讽齐王纳谏》)两句中的“期年”字含义相同。D.“孟尝君顾谓冯谖”与“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两句中的“顾”字含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冯谖生活贫寒,但不甘平凡。他虽然生活困难到无法养活自家,但并不满足于获得基本的生活条件,仍不断要求获得与其他门客同样的待遇。B.冯谖长于计谋,有政治远见。他以特殊方式为孟尝君收债市义,并为孟尝君作出圆满解释,体现出他为主人长远利益考虑的智慧。C.孟尝君心胸宽广,体恤下人。他在冯谖多次要求提高待遇且“左右皆恶之”的情况下没有反感拒绝,还派人供给冯谖老母食用。D.孟尝君知人善任,心胸宽广。他了解冯谖的能力并将收债任务交付于他,虽然对冯谖未能如其愿收债心有不快,也只是埋怨他回来得太快。1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1)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4分)(2)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4分)(3)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江上逢故人韦庄前年送我曲江西,红杏园中醉似泥。今日逢君越溪上,杜鹃花发鹧鸪啼。来时旧里人谁在,别后沧波路几迷。江畔玉楼多美酒,仲宣①怀土莫凄凄。[注]①仲宣,是东汉王粲的字,他曾作《登楼赋》表达身在异乡思念故土之情。14.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诗人回忆起前年朋友送别自己的场景,诗人在红杏园中喝的酩酊大醉,此处用了比喻的手法。B.颔联借景抒情,写诗人与友人相聚之时,正是杜鹃花开之时,借杜鹃花开时的艳丽美景抒发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喜悦之情。C.“别后沧波路几迷”一句是写分别后,这江上烟波迷茫,方向难辨,几乎让我迷路。D.颈联情感复杂,既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喜悦和作者的思乡之情,还写出了诗人对前途难测、命运难料的感叹。15.如何理解诗歌尾联?尾联两句是怎样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2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1)白居易《琵琶行》中借助对船上听者和江中月影的描写,侧面表现琵琶乐声的巨大魅力的诗句是“,”。(2)《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3)《登泰山记》中用博戏的掷具形容所见到的山峰的句子是:,。(4)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沦陷区的人民已经安于异族的统治的两句是“,”。(5)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赤壁之景,“,”两句从声色方面描写惊涛骇浪,雄奇壮丽。(6)《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两句,表现了李白寻仙访道、寄情山水的人生追求,也表现了他逃避现实的态度。三、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7-19小题。(14分)①在穿越了一条条宽阔马路,躲过来来往往的车辆以及①的人群,准备走进那座高楼大厦的时候,却忽然被不知藏在什么地方的孤独感袭击。于是,我飞离城市,开始找寻那些遗失在远处的疼痛或者温柔,来到那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②转过一道山梁,又穿过一道峡谷,眼前②。那是一种惊诧!仿佛一下子掉进了一幅最浓艳的油画里。一朵秋阳,斜挂山腰,被染红的山风成了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南京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数学 含解析
- 浅谈初中历史作业错题的归纳和利用方法
- 《广东省常规跨径公路钢桥安装标准化指南(2024版)》
- 《新闻学基础》题集
- 市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新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下Unit 3 My hometown单词表
- 《培养良好书写习惯》主题班会教案3篇
- 部编小学语文三下二单元(《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大单元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
- 2024年营林及木竹采伐机械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强迫症简介以及案例分析
-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及答案【可打印】
- 绿色钢铁产业链构建
- 2024年企业股东退股补偿协议版
- 河南省商丘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 V带传动设计说明书
- 墓地长期租用合同模板
- 2024年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考试题库(浓缩500题)
- 物 理第四章 第1节光沿直线传播课件-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2024)
- 2024年银行考试-反洗钱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 培训员工的课件
- 2025年九省联考新高考 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