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唐文崔敦礼碑》校补
《全唐文》第145卷是志宁为庆祝崔敦力而写的。“”中的“”中的“”中没有文字。但《全唐文》不注明出处,此碑录文根据何时拓片?其录文可信程度如何?值得细加校核。张彦生氏《善本碑帖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卷3《唐宋碑刻》有“唐崔敦礼碑”条称:正本。现存拓本右下角廾四行,行廾字(据天津孟继勋本)。额篆书。石,乾隆后佚。于志宁撰,于立政书。唐显庆元年。碑在陕西醴泉昭陵。见明拓二本:一本由西安来;一本归朱翼安,今藏故宫。原明装黑边小本,浓墨精拓,有小残页,予曾照二页留念(图一七)。又见吴湖帆藏潘祖荫本,墨色与明拓基本同。西安本首残缺;此潘本中有残缺,今归上海博物馆。此本与故宫藏本合印最宜。孟氏藏乾隆初拓本,今归吴湖帆,首有“于志宁制文”等字,有部份清晰可见,此本或今藏上博,裱整张,有孟题字。由于种种原因,我无缘见到“明拓二本”和上海博物馆所藏潘祖荫本及有孟氏题字的拓片。藉以初校《全唐文》所根据的主要资料是:一、北宋欧阳棐《集古录目》卷五《太子少师崔敦礼碑》条(《云自在龛丛书》本);南宋陈思撰《宝刻丛编》卷九引《集古录目》(《十万卷楼丛书》本)。二、清陆耀遹《金石续编》卷五《中书令昭公崔敦礼碑》翦装本录文。(罗振玉《昭陵碑录》宣统元年番禺沈氏刻本及宣统三年鄂州刻本,分别收入《晨风阁丛书》、《宸翰楼丛书》,均迻录陆氏《续编》,故不另注),后简称《续编》。三、《罗彐堂先生全集》·续集八,罗氏据上海庞芝阁藏翦装本《崔敦礼碑》录文(文华出版公司印行),后简称《碑录》。四、张沛编著《昭陵碑石》之《崔敦礼碑》拓本照片及录文(三秦出版社1993年出版),后简称《碑石》。五、张彦生故宫所藏明拓本《崔敦礼碑》残页照,后简称《明拓残页》。陆氏称,《崔碑》“榻本,字径七分,正书”。罗氏《全集》载《崔碑》碑目小注,虽称“据河间庞氏翦装本入录,……行数、字数不可知”,但录文严谨,“尊讳”前空一格或二格明晰。而张氏《碑石》载《崔碑》有拓本照片、著录、照片说明和注。其“说明”称:“碑身高三三八厘米,下宽一一〇厘米。……约三十六行,满行八十四字。碑右下部字迹尚清,左面中上部亦可辨认”;原石正文自第1~19行,每行行首及行末之字,均见著录。以上种种,为初校《全唐文·崔碑》提供了基本的条件。此稿,先对碑额、碑目、撰碑人、书写人及立碑年月,以一節简单交待;然后按《崔碑》分为前19行,第20至22行,《碑》末铭文以及《铭文》前数行四部分,逐一校核。“碑额”:篆本,30字,为“大唐太子故少师中书令开府仪同三司并州都督上柱国固安昭公神道碑”,考证详见拙文《“崔敦礼碑”碑额录文歧异》(载《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5辑)。“碑目”:诸翦装本录文均未提及。《全唐文》直书作为:太子少师中书令开府仪同三司并州都督上柱国固安昭公崔敦礼碑不书“大唐”、不带“故”、直书名讳,虽源于原碑,但非迻录。《碑石》著录为“大唐太子少师故中书令监修国史□□□□开府仪同三司并州大都督□□□李昭公神道碑”,“三司”之后为黑体字。据《碑石·凡例》,此黑体字系原字损灭,“按前人著录补入的文字”,此处“前人著录”多误,上引拙文已论及,在此不赘。而黑体字前张氏之著录,正可以补《全唐文》之删省。按“御撰”《李勣碑》碑目“大唐故司空太子太师上柱国赠太尉扬州大都督英贞武公李公之碑”推测,《崔碑》“碑目”似为:“大唐太子少师故中书令监修国史上柱国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都督固安昭安崔公之碑”。撰文人、书碑人及立碑年月:“碑目”行下,仅存“于志宁字仲谧作文”8字。《集古录目》卷五称《崔敦礼碑》:尚书左仆射于志宁撰,志寧子太常少卿立政书。……碑以显庆元年十月立。《宝刻丛编》引《集古录目》载:(崔敦礼碑),唐尚书左仆射于志宁撰,太常少卿于立政书。……碑以显庆元年十月立。《旧纪》,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八月“己巳,侍中、燕国公于志宁为尚书左仆射”。显庆四年(公元659年)四月“己未,太子太傅、尚书左仆射、燕国公于志宁为太子太师,仍同中书门下三品”。《旧书》卷78《于志宁传》载,显庆“四年,表请致仕。听解尚书左仆射,拜太子太师,仍同中书门下三品”。则显庆元年十月,于志宁为“尚书左仆射”,与《集古录目》所载不悖,惜原碑“于志宁”上残缺,职官不存。于志宁子立政,《旧书·于志宁附立政传》及《新书》卷72《宰相世系表二下》,均载任职“太仆少卿”;《录目》作“太常少卿”,或立政曾任此职,或《录目》误记?不敢妄断。又原碑“仲谧作文”与正文第一行“之始树绩”4字并列,此下仅余六格,“太常少卿于立政书”或“显庆元年十月立”等字均无法容置。按《杜君绰碑》末行载有“麟德元年岁次甲子春正月己酉朔廿八日景子建殷王府□□□□□□弘文馆高正臣书万宝哲刻字”(据《昭陵碑石》榻本照片及录文),疑《崔碑》亦是如此,立碑年月及书碑人官职姓名均在碑之末行,而末行于北宋之后即已漫灭。二《碑石》自“盖闻”至“成配”为正文第一行。《全唐文》著录为:盖闻虞后纳麓五臣膺其宏图周王定霸四友赞其英略故能拨乱□极类帝禋宗(缺三十六字)至若献筹绨构之始树绩云雷之初成配录47字,注缺37字,共84字,是为满行。“麓”,《碑石》作“楚”;误《碑石》自“□之功”至“□之作”为第二行。《全唐文》著录为:天之功建定鼎之业经文伟武尊主庇人齐德夔龙连芳风力形图录68字,注缺16字,合计84字。“我”,《碑录》、《碑石》均误作“武”;“公讳敦礼,字安上”,《录目》则称“此碑曰:‘君讳安上,字敦礼’。”《碑》文通篇尊称敦礼为“公”,此独作“君”,文体不合,疑《录目》有误;《录目》又称:“又曰:‘本名元礼,武德二年勅改为敦礼’。”《全唐文》“字敦礼”之后,缺16字,《录目》所载,似可补《全唐文》录文之缺。此行:《续编》录44字;《碑录》录46字;《碑石》录43字,半字1。《碑石》自“□□□林”至“总管隋”为第三行。《全唐文》著录为:□□词林子玉□□之文思穷物理絓组奕叶方十纪之羽仪伸佩蝉联比九世之卿(缺十九字)煨烬□于缇ue837藏□被于简牍曾祖宣猷周梁州总管随录49字,注缺25字,共74字,缺录10字;疑“(缺十九字)”为“(缺廾九字)”之漏误。“子玉□□之文”,《碑录》作“子玉□艺之文”,可补;“《碑石》自“大□□□”至“固安县”为第四行。《全唐文》著录为:大将军通守汲郡大浸稽天预奠川之鸿□可□□缟(缺二十四字)階大将军代州总管太常卿礼部尚书固安县录36字,注缺27字,合计63字;漏录21字。按《全唐文》“曾祖宣猷周梁州总管随大将军通守汲郡”,《碑石》“曾祖宣猷周梁州总管隋大□□□□□□□”,“大”后缺7字,推知《全唐文》在此漏录一字。《周书》卷35《崔猷传》,猷字宣猷,周保定元年为梁州总管,“隋文帝践极,以猷前代旧齿,授大将军,进爵汲郡公”。崔宣猷,隋时勋位“大将军”,进爵“汲郡公”,《全唐文》录《崔碑》漏一“公”字。又据本传,崔宣猷“开皇四年卒”,而“通守”为炀帝大业时增置,宣猷不可能任此职,疑为“进爵”二字漫溢误录。“大浸稽天预奠川之鸿□可□□缟(缺二十四字)”;《碑石》录文为“大浸稽天预奠川之鸿业丑徒啸侣参□□之元勋铁石之志愈□□□之质可(缺二十六字)”;多录字《续编》、《碑录》同。可知《全唐文》在“鸿□”之后、“可□”之前,漏录20字。以上两处缺录21字,均应补足。“階大将军”,《碑录》作“隨□将军”,《碑石》“隋大将军”,“階”为“隨”之录误。此行:《续编》录42字;《碑录》43字;《碑石》42字。《全唐文》补录后,实录53字,注缺31字。《碑石》自“公”至“鸿”为第五行。《全唐文》录文于次:公学窥典坟文韬雅颂言成表率行为师范盛德光于八士芳□冠于十臣父寿周□□县男□□□通事舍(缺十七字)蜀定州诸军事定州刺史委质平基藻思越于牧马陪游河曲鸿录61字,注缺23字。“父寿”,《续编》、《碑录》、《碑石》均作“父焘”,《全唐文》录误;“盛德”,《碑录》同,《碑石》误“盛”为“成”;“蜀”,疑为“督”,形近录误;“平基”、“牧马”,《续编》、《碑录》、《碑石》均作“平台”、“枚马”。平台,古地名,在今河南商邱东北,此外借指行辕;枚马指枚乘、司马相如,《全唐文》录误。此行:《续编》录48字;《碑录》录46字;《碑石》50字。《碑石》自“□□于应”至“九万□”为第六行。《全唐文》著录:笔丽于应刘英声振于生前哀荣备于身后扬晖凤策播美龙图公昭孝怀忠(缺三十四字)日□之光渥水初腾骋千里以追电溟池将运搏九万以录49字,注缺35字。“孝怀”之后,《碑录》有“□□□□幼”;《续编》作“□文□质幼”(《碑石》同),似可补《全唐文》。此行:《续编》录48字;《碑录》49字;《碑石》49字。《碑石》自“摩宵”至“循□”为第七行。《全唐文》著录于次:摩霄文极词条才高吞鳥学该繁露思逸梦蛟论道宰化之方体国经野之术齐晖稷契比美萧张□□属始(缺十八字)穷髪□□□□□黄屋没于望夷黔首坠于涂炭大唐循璣录58字,注缺25字;据《碑录》在“大唐”前,尊讳空一格,合为84格、满行。“思逸”,《碑录》同,《续编》、《碑石》误作“思兆”;“比美萧张”,《碑录》同,《续编》、《碑石》漫溢,误录作“□□業□”。此行:《续编》录48字;《碑录》录49字,半字2;《碑石》50字,半字1。《碑石》自“升历”至“泣血三”为第8行。《全唐文》著录于下:昇历辩□居元安车以礼通贤蒲轮以征奇士公识芒碭之啟圣知梁宋之兴王投刺辕门庇身有(缺二十四字)礼殆将□主感钻燧而增□对风树以兴哀昔高柴泣血三录58字,注缺27字,合85字,衍一字。“辕门”后为“庇身有(缺二十四字)礼”,《碑石》作“(缺二十三字)□□□礼”,知《全唐文》“缺二十四字”为“缺二十三字”之误;‘殆将□主”,《碑录》作“殆将□性”,《续编》、《碑石》为“殆将灭性”,当是。“辩□居元”,《续编》、《碑石》作“辩位居方”,《碑录》作“辨□□□”。此行:《续编》录52字;《碑录》49字;《碑石》53字,半字1。《碑石》自“年杨臻”至“左贤陡□”为第9行。《全唐文》著录:年杨臻居丧七载校斯至性讵可相方武德二年奉勅夺情授左勋卫四年授通事舍人□□□□飞□□□□□□□刑□□□□□□□缙绅六年奉勅检校左骁卫府长史□□右校叛换亟扰天田左贤陆梁录62字,注缺20字;据《碑录》两“勅”字前因尊讳各空一格,共84格,满行。“左贤陸梁”,《碑录》作“左贤陸□”,《碑石》误录为“左贤陡□”。此行:《续编》录50字;《碑录》录53字,半字1;《碑石》录57字。《碑石》自“将迴”至“庐”为第10行。《全唐文》著录于次:将迴地轴荡滌逋寇事藉谋猷奉勅副郢国公宇文士及往妫州径略事了还京公乃□元□□奉□蒙忝□□旷□□□□□之恩□□易名奉□王之诏比斯□□彼何人哉□□四□奉勅往幽州追都督庐录62字,注缺18字,为80字。《碑录》,两“勅”一“诏”前均讳空一格;“易名奉□王之诏”,疑□为“秦”,若此则“秦王”之前亦当讳空一格。“还京”,《碑录》作“还日”。此行:《续编》录41字;《碑录》录44字,半字1;《碑石》录42字。《碑石》自“江王”至“细马”为第11行。《全唐文》著录为:江王李瑗时瑗阴预戾園之谋将据河朔之地啸命凶丑肇为乱階公非理被囚意在嫁□长□不□□□□□太宗嘉公乃诚(缺十一字)赐绢五百疋□□□人金银器皿十一件细马录57字,注缺21。《碑石》自“被囚”至“人”字间“缺四十三字”;《全唐文》录16字,当缺27格,除散缺十格(包括“太宗”前尊讳一格)外,“(缺十一字)”当为“(缺十七字)”之误。“凶丑”,《续编》、《碑石》作“凶酖”,《碑录》作“凶丑”,疑《续编》等误录;“器皿十一件”,《碑录》同;《续编》为“器□十一件”,《碑石》误作“器四十一件”。此行:《续编》录40字;《碑录》44字,半字1;《碑石》录41字。《碑石》自“一匹”至“散骑”为第12行。《全唐文》著录为:一匹其年奉勅副御史大夫安吉郡公杜淹往武功遂简□还授中书舍人□司階□申张武之茂功□□丝□□□□之□□贞观元年封固安县男□土□枋书之以山河开国成家传之以茅赋六年授员外散秩录70字,注缺13字。据《碑录》,“勅”前讳空一格,合84格。“往武功遂简□”,《碑石》、《续编》为“往武功□简点”,《碑录》“往武功道简点”,当从《碑录》;“员外散秩”,误,当从《续编》、《碑录》、《碑石》作“员外散骑”。此行;《续编》录38字;《碑录》40字,半字1;《碑石》录39字,半字1。《碑石》自“骑常侍”至“化洽九江”为第13行。《全唐文》著录于次:常侍行中书舍人七年守太常少卿三雍七郊之礼则□之于灵台九成□英之乐□□之于(缺十一字)山□□□□□大□□使□于汉中□□□□□□□行旃于夏首化洽九江录47字,注缺29字。据《续编》、《碑录》及《碑石》,原碑衍“骑”字,《全唐文》未录;《碑石》自“□□之于□□”至“□使□于汉中”间,注明“缺二十六字”,而《全唐文》仅空19字,漏空7格。“则□之于灵台”,“□”《碑录》作“卷”。“九成”,《续编》、《碑石》作“□咸”;“□行旃”,《续编》、《碑录》、《碑石》“□”作“发”,当补。此行:《续编》录40字;《碑录》42字,半字1;《碑石》录43字,半字1。《碑石》自“循吏”至“选列”为第14行。《全文》著录于下:循吏于是弹冠贪夫为之解印声高八俊誉迈二星九年属有国哀灵驾进发以公摄侍中□人□□丧事十年授□□少(缺十字)兵部侍郎□□静□兵机戢武之先□□定功戎昭禁暴之本□选列录63字,注缺19字。按《碑录》,“灵驾”前讳空一格;《碑石》“摄使十”(即“摄侍中”之误)至“戢武”之间,注明“缺三十一字”,《全唐文》录、缺字合计为30,少一格,误。“定功戎昭”,《碑录》为“定功茂昭”,《碑石》为“定切羲昭”。功、切,戎、茂、羲,均形近易讹。此行:《续编》录43字;《碑录》44字,半字1;《碑石》47字。《碑石》自“代”至“俎深”为第15行。《全唐文》著录于次:代咸寄亲贤今授此官允于佥望昔炎政□季□宇混淆六乐与沙龙俱崩三礼将原火(缺十三字)之多(缺十三字)封固安县子□年加爵为侯拜护军延陁恃烛龙之阻深录55字,注缺29字,合84字。“□宇”,《续编》、《碑石》、《碑录》均作“区宇”,当补。此行:《续编》录41字;《碑录》41字;《碑石》录41字。《碑石》自“骋”至“和亲事”为第16行。《全唐文》著录为:骋射录63字,注缺20字。《碑石》自“于是”至“年”,共缺34字,而《全唐文》录字、缺字仅33;疑“于是”之后有“奉勅”等字,“勅”前例空一格。“枉”,当依《碑录》、《续编》、《碑石》正为“衽”。此行:《续编》录47字;《碑录》45字;《碑石》录47字。《碑石》自“蒙”至“譬魏”为第17行。《全唐文》著录于次:蒙赐绢三百疋其年授右屯卫将军望超二卫□重三军方信布之爪牙比良平之心腹汉朝□宠极□魏(缺十八字)授银青光禄大夫守灵州都督方李牧作宰声振龙庭譬魏录61字,注缺21字。《碑石》自“汉”至“都督”间空36格;《全唐文》仅录14字,注缺20字,疑另二格为讳空。“□重三军”,《续编》、《碑石》作“寄重三军”,当补。“方李牧”,《碑录》、《续编》、《碑石》均作“比李牧”,似是。此行:《续编》录47字;《碑录》45字,半字1;《碑石》录47字。《碑石》从“尚”至“职”为第18行。《全唐文》著录于次:尚剖符威慑狼望膠折息萧关之骑月满绝甘泉之烽廾年授银青光禄大夫守兵部尚书(缺十七字)七年□驾(缺十一字)武候大将军□左右相辟杖事位光七命职录54字,注缺30字。“武侯大将军”为“武候大将军”之录误。此行:《续编》录42字;《碑录》43字;《碑石》43字。《碑石》自“统”至“□西□□”为第19行。《全唐文》著录于次:统五戎政典伫之以纳言喉舌寄之以元凯声驰礼阁誉满周行寻正除兵部尚书检校(缺十七字)之酋□□□□□□□方之长浮□海以来庭左雄之流誉东京韦贤之飞英西汉不录59字,注缺25字,为满行。此行:《续编》录36字,半字1;《碑录》录38字;《碑石》录37字。正文第二十行后,《碑石》自称“系据罗氏《昭陵碑录》迻录,原录文行次不清,故未便补入”。但《碑石》载《崔敦礼碑》著录“注二”又称:原石第二十行下端可见“司八柄□”,第二十二行下端可见“方驾□敦”,第二十三行下端可见“通识□”……等字。据昭陵博物馆王七一同志函告:(原石)下部所存数字,均为该行最后几字,计:第20行最后四字(即第81、82、83、84字)为“司八柄□”;第21行(非是22行)最后四字为“方驾□敦”;第22行(非是23行)最后三字为“通识□”;……。《碑石》注,特别是王七一先生的信函,使《崔碑》正文第20至22行按行校订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条件,我们完全可以按第19行以前的方法进行推定。《碑石》自“之尚也”至“司八柄□”为第20行。《全唐文》著录于次:之尚也其年副太尉赵国公检校山陵卤簿事毕蒙进爵为公食邑一千户赐物五百段(缺二十六字)以贊时雍□侍□□中书令□□□□载笔西省司八柄以录50字,注缺33字;据《碑录》“山陵”前尊讳空一格,足84格。此行:《续编》录34字;《碑录》录34字(《碑石》同)。《碑石》自“奉纶言”至“方驾□敦”为第21行。《全唐文》著录为:奉纶言负玺左曹托七车以对明诏献替旒扆损益机断虽渭浦兆叶周傅阴梦感殷□□□方(缺十八字)事(缺九字)缨玉裕曳□□灵57字,注缺32字。据《碑录》,“纶”、“诏”、“旒”三字前,各讳一格,合计92格,衍8格。疑“缺十八字”为“缺十字”之误。“纶言”、“明诏”相对,尊讳当在“纶”、“明”之前。此行:《续编》录30字,半字1(《碑石》同);《碑录》31字,半字1。《碑石》自“淡白”至“通识□”为第22行。《全唐文》著录为:淡白志尚清虚固让机权願归闲逸既而承华肇建望苑初开审喻藉以正人调护资于(缺二十字)男食邑三百户授尚舍直长赐物八百段昔桓荣硕儒离经于副主臣□通识训录64字,注缺21字,衍1字。“愿归闲逸既而承华肇建”,《碑录》为“愿归闲逸而承华肇建”,《全唐文》即衍此“既”字。“资于(缺二十字)”,《碑录》作“资于端(缺)”,“端”字可补。此行:《续编》、《碑录》录33字。《碑石》同。《碑石》“照片说明”称,《崔碑》“约三十六行,满行八十四字”;“注二”说:“第三十五行下端可见‘方□□□’等字。”据王七一同志函告,此4字即此行末第81、82、83、84格处。《全唐文》著录为“方镌佳城”。唐碑碑铭在碑末。此碑铭为四言八句诗若干首。《碑录》另行顶格著录,诸本“其一”全录且无歧异:“仪天曾构,控地长源;大庭诞祉,尚父开藩;赋超雅颂,论拟文言;家传积善,世树高门。”《碑录》铭文,第四首首句“圣人有作”之“圣”字前尊讳空二格;“其一”、“其三”等字,均小字横排,仅占一格。据此,《崔碑》铭文也可按每行84格,逐行校核。《全唐文》“碑铭”第一行为:仪天曾构控地长源大庭诞祉尚父开藩赋超雅颂论拟文言家传积善世德高门录62格,注缺22字,合84格。“诞生”,《碑石》作“川□”。此行:《碑石》录37字;《碑录》录36字。《全唐文》“碑铭”第二行为:狐鳴星亡鬼哭怀生择主天元改卜录55格,注缺27格。据《碑录》“圣人”前,讳空两格,合84格。“怀生择主”,当依《碑石》作“怀玉择主”。此行:《碑石》录31格;《碑录》录31格,半字2。《全唐文》“碑铭”第3行为:屯警卫六官述职龙池鼓鳞凤條矫翼子房审喻长與亮直俨若朝典隐如敌国其六□机□□□□□□□□□□□□□□□□□□□□□□□□□□□□□□录47字格,注缺36字格,疑“其七”有尊讳例空一格。“俨若”,《碑录》作“仪若”。此行:《碑石》录28字格;《碑录》录28字格。《全唐文》“碑铭”第4行录文为:照日宰树笼烟玉棺永闷宝剑空悬录14字格。据铭文格式,此为第八首四言八句诗,故“悬”字后当缺占一格之“其八”二字。从铭文内容看,此似为最后一首。若此,则“铭文”完,墓碑也结束。本行末或另行应为书碑人职官姓名和立碑年月。此行:《碑石》录13字;《碑录》录14字。五《全唐文》录文第二、三、四节,对“碑铭”和“碑序”第1~22行逐行校核,结果可表列于下:上表说明:逐一校核“碑序”、“碑铭”26行,有漏衍者9行,约占1/3,字格无误者17行,约占2/3;在总计2114字格中,漏衍者65字格,约占3%。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全唐文》“录文”、“注缺”基本可信。为了对《崔碑》面目有较全面的认识,我们试图参考《碑录》尊讳空格,对“碑铭”之前、“碑序”第22行后《全唐文》之录文、注缺,按每行84字,进行逐行推排。《全唐文》“碑序”第23行之录文应为:从于储君故以德茂曩贤名高往哲者也而东流难止西景易沉未登千月之期奄切九□之□以显庆元年岁次□□□月癸已朔三日乙未薨于□阳里第春秋六十有一哀感宸极痛结储闱闾里于是兴磋簪录76字,注缺6字,讳空2字。此行:《续编》录34字;《碑石》录46字;《碑录》32字,半字2。《全唐文》第24行应为:裾为之挥涕輿驾于云龙门举哀诏秘书监驸马都尉长孙冲职方郎中温□□□□□□州都督开府仪同三司□□□□□□□□□□□陪葬昭陵鼓吹往还□事葬事官给务从优厚仍令兼司农卿长录62字,注缺18字,尊讳4字。“□事”,《碑石》作“以事”。此行:《续编》录33字;《碑石》录47字;《碑录》33字。《全唐文》第25行录文为:孙知人监护太府少卿韦思齐为副又令中书侍郎李义府持節吊祭皇太子则□□□□□□仍令□□□□□韦□率更令萧钧致祭太常考行谥曰昭公礼也以其年十月壬辰朔十八日己酉窆于昭陵之南安录71字,注缺11字,讳空2字。此行:《碑石》录49字;《续编》录34字;《碑录》录35字。《全唐文》第26行录文为:乡平美里惟公降辰昴之秀气禀岳渎之精灵郁郁材耸栋梁汪汪量澄江海□□□□□□□登□□□□□□□乃□□□□□□博穷开辟洙□之教聿兴藻轶翰林睢涣之文斯著怀仁履信蕴德居贞为衣冠之表缀录65字,注缺19字。“量澄江”、《碑石》、《续编》作“望澂江”,《碑录》作“量澂江”。此行:《碑石》录31字;《续编》录31字;《碑录》34字。《全唐文》第27行录文为:实朝倫之规矩自随风不競海县分崩三户兴灭秦之师八百起亡殷之众人□□□之□家□□□□□太宗膺赤□之符殄绿林之□再安地纪重正天纲公□月日之晖献戡翦之略茂勋斯建神算远闻吐录69字,注缺12字,讳空3字。此行:《续编》录35字;《碑石》录35字,《碑录》34字。《全唐文》第28行录文:纳赤墀对扬流誉时卫丹扆巡警有声建節揄关尘清柳室张旃鹿塞雾布狼山□银□□朝□□□□□□□□□□□□□□□户求才方令君之举□开门接士□□□之待贤散金恤穷指困济物王孙惭其好录61字;注缺21字,讳空2字。此行:《续编》录33字;《碑石》录33字;《碑录》33字。《全唐文》第29行录文为:施子敬愧其轻财博识古今超晋朝之武库决胜樽俎冠秦官之智囊见□之□□劳马援之诫闻人之善□□曹邱之□□□□□□□□□□□□多□□□禾足俦崇荀孟儒雅之风鄙申商文峻之法可谓廊庙之录64字,注缺20字。“秦官”,《续编》、《碑石》作“汉室”;“见□之”,《续编》、《碑石》作“见□宓”;“劳马”,《续编》、《碑石》作“分马”。此行:《续编》录36字;《碑石》录36字;《碑录》录31字,半字1。《全唐文》第30行录文为:瓌宝朝序之宗从者焉而眉寿莫终麦邱之祝遂爽日制未及□□之□无□便□□□□□□□□□□□□□□□□□□□□□□□□□□□太子通事舍人□业等哀纒罔极痛切天经至性尽追远之心孝德究录53字,注缺31字。“宗从”,《续编》、《碑石》及《碑录》均作“宗臣”;“□之□无□”,诸本均作“召之□无□”。此行:《续编》录29字;《碑石》录29字;《碑录》27字。《全唐文》第31行录文为:慎终之道恐桑田变海深谷为陵懿範不传徽猷永没所以勒兹三□继公之遐踪□□□□□□□□□□□□□□□□□□□□□□□□□□□□乃为铭曰录35字,注缺29字,合64字格。“三”,《碑录》同,《续编》、《碑石》作“二”。此行:《续编》录28字;《碑石》录28字;《碑录》29字。按每行84字格进行推排,无法反映《全唐文》录文的漏、衍,自然要影响录文的准确性,甚至行数;但是,从推排的结果看,自第23~31行这9行,大量缺字均在每行的中部,与前面“碑序”的第1至22行和后面的“碑铭”1至4行集中缺字处一致,因此,可以认为与原碑行字无大的歧异。《碑石》“照片说明”称,《崔碑》“约三十六行”,是指正文(包括“碑序”和“碑铭”)而言,今据《全唐文》,“碑铭”4行,“碑序”31行,共仅35行;若加“碑目”及碑末立碑年月、书碑人官职姓名,则为37行,与“说明”不合。此一矛盾,只能待更早、更好之拓片公布后,才能有准确的结果。《全唐文》这部份录文,经本节推排之后,其结果可以表列于次:按《崔碑》正文35行,此9行占1/4稍强;《崔碑》正文共字格2850,此736字格,亦占1/4稍强;《全唐文》总录1996字格,此556字格,占1/4强。约以录文漏、衍3%计算,《全唐文》这部分之误差,亦当在17字格左右。六昭崔公碑《唐昭陵石迹略序》北宋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欧阳棐作《集古录目》,实本其父欧阳修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成书之《集古录》。当时,《崔敦礼碑》基本完好,故能指明此碑为“尚书左仆射于志宁字仲谧作文”,其子“太常少卿于立政书”,“显庆元年十月立”。时距立碑之唐高宗显庆元年(公元656年)已400年。南宋理宗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陈思撰《宝刻丛编》,径引《录目》,似未曾重勘《崔碑》。此后,《崔碑》长期不见著录。明清时期,有关《崔碑》的记载较多,现选其重要者抄录于次。赵崡《石墨镌华》卷2《唐中书令崔敦礼碑》跋尾:此碑久仆,少传于世。余起而榻之,有千余字,于志宁撰文,名氏尚存。据《金石录》无书者姓名,而书法方整园健,与王知敬书《李卫公碑》如出一手,或当是知敬书;《金石略》以为于立政书,未知是否?崔公先名元礼,高祖改敦礼,字安上,《金石录》曰崔安礼,误。同书卷7《附录·二·游九方榻(《孔颖达碑》)而王生(赵崡之甥,名允濂)马忽逸。追之,马止处,一碑仆地,王甥语余,余募人起之,乃崔相公敦礼碑,大半完好,是又一奇也。赵崡,字子函,其《石墨镌华》,成书于明万历戊午(公元1618年)七月;子函偕甥王允濂携榻工于昭陵榻诸石碑,据《附录·游记》即在当年“夏四月”。时,《崔碑》“大半完好”,榻得“千余字”;而从“于志宁撰文,名氏尚存”推断,志宁之职官和书碑人及立碑年月均已涽灭,故有书者或为王知敬之疑。此时,距欧阳修作《集古录》已过550余年。清康熙庚子(公元1720年)林侗《唐昭陵石迹考略》卷3《太子故少师中书令固文昭崔公碑》跋尾云:公讳敦礼,显庆中卒。碑残缺,《金石录》为于志宁撰、于立政书,亦以碑额知为崔公。墓在陵东南第五区赵村东南。赵子函云,游九“丁丑《醴志》”,指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修《醴泉县志》。公元1618至1697年为80年,重起时“大半完好”的《崔碑》,风雨浸蚀,仅存700余字;再过23年至康熙庚子岁(康熙五十九年)已“字损过半”,仅存500余字了。前引张彦生氏提到,孟继勋所藏清乾隆(公元1736~1795年)初拓本,“右下角廾四行,行廾字”,“有部分清晰可见”;此碑,“乾隆后佚”。推测《崔碑》又复仆地。解放后,此碑复出。《碑石》称:“石右下部字迹尚清,左面中上部亦可辨认。”王七一先生函告:“张沛所说此碑‘左面中上部亦可辨认’,误矣。其实,左面中上部泐蚀尤甚于下部。”是则《崔碑》今仅右下角19行,行存字数不等,20至22行,每行仅存最末4至3字;左下角仅倒数第二行,行末存“方□□□”。实较乾隆初更为缺损,经200余年风雨浸蚀故也。回顾《崔碑》存留的历史:北宋嘉祐年间,此碑首尾尚全,碑文基本完好,欧阳棐《集古录目》有幸记录了撰者、书者和立碑年月。此后《崔碑》仆地,明万历间赵崡偶然发现,“大半完好”,起碑榻之,得“千余字”,为后辈保存了较完整的拓本。清康熙后期,碑“字损过半”,丁丑《醴志》,得“七百余字”;庚子年,林侗所见者仅500余字;乾隆初之拓本,仅“左下角廿四行,行廿字”,共约480字。今碑所存整字,又当少于此数。拙文第二、第三、第四、第五节,初略考校了《全唐文》、《续编》、《碑录》和《碑石》四书有关《崔碑》的录文(其中《碑石》录文出自多源,估作一书,以便比较),现分行表列于次:《崔碑》正文2850字格,《续编》、《碑录》和《碑石》所录不到1400字格,当属于“字损过半”后,即康乾后拓片之录文;而《全唐文》录文达1996字格,超过半数,与明万历四十六年赵崡所榻“大半完好”之《崔碑》符合,若增补漏录23字,减少衍录1字,则《全唐文》正文应录2018字格。因此,《全唐文》所据拓本当为明万历拓本。其次,张彦生氏明拓残片二页之照相,除《碑石》已参考补录(参见拙文《<昭陵碑录>所载<崔敦礼碑>有两种不同的录文》,载本辑《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可以不论外,亦可用于对《全唐文》、《续编》及《碑录》录文进行比较。先按《善本碑帖录》所附明拓本残页二页之照片,分页横录于次。第一页:7从优厚仍令兼司农卿长第二页:按《续编》将有关内容,整段抄录(缺)嗟簪裾为之挥涕舆驾于云龙门举哀诏秘书监驸马都尉长孙冲职方郎中温□□□□□司农卿长孙知人监护太府少卿韦思齐为副又令中书侍郎李义府持節□祭皇太子(缺)昭陵之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简单的土石方承包合同范本
- 临时安保服务定制协议:2024年标准版B版
- 二零二五年跨境电商平台合作销售合同3篇
- 个性化制作服务费及销售权合同(2024版)版
- 二零二五年度高端房地产信托借款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辑服务合同范本3篇
- 天津城市职业学院《铸造工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单元操作原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铁道职业学院《游戏治疗》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门窗安装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合同协议3篇
- 专题6.8 一次函数章末测试卷(拔尖卷)(学生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举一反三系列(苏科版)
- GB/T 4167-2024砝码
- 老年人视觉障碍护理
- 《脑梗塞的健康教育》课件
- 《请柬及邀请函》课件
- 辽宁省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个体防护装备安全管理规范AQ 6111-2023》知识培训
- 青海原子城的课程设计
- 2023年年北京市各区初三语文一模分类试题汇编 - 作文
- 常州大学《新媒体文案创作与传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麻醉苏醒期躁动患者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