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鸡病及其诊治刘杉新城疫(ND)新城疫俗名鸡瘟,是由病毒(副粘病毒属)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对养鸡事业危害极大。流行病学: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各种年龄和品种的鸡均可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在90%左右。在当今养禽业大发展的形势下,防制本病仍是各鸡场的首要任务。病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毒存在于口、鼻分泌物、粪便、血液及全身各组织器官中,污染环境、饲料、饮水、用具等,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甚至交配、创伤、接触而感染。病毒的抵抗力不强,易被干燥、日光和常用的酸碱消毒药杀灭病理变化:嗉囊内充气或充满酸臭、混浊的液体,粘膜糜烂和浅溃疡。腺胃乳头呈环状充血或出血。腺胃口和腺胃与肌胃交界处的粘膜有时见出血或出血、坏死。肌胃粘膜皱襞充血或出血。十二指肠的升段1/2处、卵黄蒂后约3厘米处、回肠的前1/5处(即两个盲肠尖相夹处)可见枣核形出血、坏死溃疡灶,病灶隆起,呈灰黄色,干燥,表面覆有绿色粘液或呈暗紫红色出血、坏死。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坏死。此外,有时还可见空肠前段20厘米处及其与卵黄蒂之间的肠淋巴集结,甚至盲肠体、底等处粘膜出现枣核形溃疡。上述溃疡灶一般从肠浆膜面即可看出,局部肿胀,呈紫红色。直肠和泄殖腔粘膜充血、出血,有时见散在的麸皮样、灰黄色坏死灶,病灶周围出血。产蛋鸡卵泡充血、出血明显。在卵泡顶部出现出血沟或疤痕。诊断:根据流行病学及典型症状、病变不难诊断。非典型性新城疫因病变不明显,应多剖检些病死鸡,重点观察腺胃和肠道的特征性病变,再结合流行病学和HI抗体高低监测情况进行判断。如HI抗体高低参差不齐,或过低、过高,而且又排除其他原因(如饲料变换,品质不佳,环境条件改变,其他类症疾病)时,再结合免疫程序、时机等,可考虑本病。病群血清学检查最好在发病时或发病后15天以上进行。两次监测结果有明显差异时更说明问题。防治:严格执行综合防疫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是防止疫病发生的基础;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并认真执行,可使鸡群保持高度、持久一致的免疫力。注意其他疫病(如传染性法氏囊病、鸡马立克氏病、鸡白痢、慢性呼吸道病)的防制,以提高免疫效果。鸡场发生疫情时,除加强隔离、消毒、尸体烧埋处理外,可施行紧急免疫。60天以后的中雏和青年鸡可用I系苗,但要注意远离育雏舍鸡群。产蛋鸡群或受威胁的蛋鸡群怕影响产蛋可用IV系苗注射免疫,若怕发生应激,可用三倍量IV系苗饮水免疫法氏囊位于泄殖腔的背侧,也称腔上囊,是禽类特有的免疫器官,在70-80日龄时体积最大,以后逐渐消退,性成熟时消失。该病引起雏鸡免疫抑制,故对马立克氏病和新城疫疫苗接种的反应能力下降,也使病鸡对球虫、大肠杆菌、腺病毒和沙门氏杆菌更易感,造成养鸡业的巨大损失。病原是双核糖核酸病毒。病毒抵抗力强,对一般酸性消毒药能耐受,碱性消毒药能较快杀灭。该病为高度接触性感染。病毒通过被污染的环境、饲料、饮水、垫料、粪便、用具、衣物、昆虫等传播,不经过彻底、有效的隔离,消毒措施很难控制。症状:潜伏期2-3天。该病精神萎靡不振,瘫卧,震颤,排米汤样稀便,迅速脱水,眼球凹陷,衰竭而死。病理变化:病死鸡皮下干燥,胸肌和两腿外侧肌肉出血,呈涂刷状;法氏囊肿大、发黄,浆膜下水肿、出血。囊腔粘膜出血,腔内充满混浊的粘液或干酪样渗出物。病愈后鸡的法氏囊萎缩、变小甚至消失。肾脏肿大、苍白,小叶灰白色,有尿酸盐沉积腺胃粘膜出血或腺胃乳头环形出血。日龄过小或日龄较大的鸡群发病时,病变较轻或不典型,肌肉出血不明显。鉴别诊断:注意与新城疫区别。后者没有肌肉出血,也没有肾和法氏囊的特征病变;注意与磺胺类药物、霉菌毒素中毒相区别。二者虽可见肌肉出血,但无法氏囊的明显病变,而且有饲喂药物或发霉饲料的病史。马立克氏病马立克氏病是鸡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肿瘤病,一般发生于2-5月龄,肉鸡可早在45日龄发病。发病率约5-10%,严重时达30-40%,甚至60%。200日龄产蛋鸡仍可零星出现症状:潜伏期3-4周,一般出现症状和死亡多在2月龄之后。根据肿瘤发生部位的不同而分成下列几型内脏型:表现精神萎顿、蹲伏、运动失调和腹泻等症状眼型(少见):主要表现一侧眼失明,瞳孔缩小,边缘不整齐,虹膜褪色,从正常的黄色变为灰青色,混浊皮肤型:颈、躯干和腿部毛囊肿大,呈结节状,大小如黄豆至拇指大神经型:表现消瘦,运动失调,步态拘谨,半瘫或全瘫。其中以一腿向前一腿向后的“劈叉”姿势最典型。有的病鸡出现低头、伸颈、歪颈、气喘或嗉囊胀大、翼下垂等异常现象。这分别是由于侵害颈神经、迷走神经和臂神经所致病理变化:内脏型:肝、脾、肾明显肿大,其上散布或多或少、大小不等的乳白色肿瘤结节,肿瘤切面呈油脂状。卵巢肿大,肉样,失去皱褶,原始卵泡少或消失,大者如核桃、似肉团;腺胃肿大、壁厚,粘膜乳头多融合成大的结节。有的病例尚可见肌肉肿瘤,心、肺肿瘤和小肠粘膜肿瘤性白斑。神经型:多见一侧神经(如腰荐神经、坐骨神经)肿粗;少数病例见迷走神经肿粗。诊断:根据发病情况、症状和病变可确定。取病鸡血清及羽髓,做琼扩试验,阳性者可确定。鉴别诊断:本病与白血病的病变很相似,需参考发病年龄和法氏囊有无肿瘤,加血清监测决定神经症状易与新城疫、维生素B缺乏、维生素E缺乏及多种原因引起的关节病患混淆防治:1日龄雏鸡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目前普遍使用的火鸡疱疹病毒疫苗只在鸡体内对马立克氏病毒起干扰作用,不能保护鸡免受病毒感染;而且抗体约在12日龄后才产生,故预防早期感染是关键所在加强综合防制措施,育雏室进雏前应彻底清扫、消毒并空舍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因素等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分呼吸道型和肾型两种类型近年来肾型传支危害更大流行病学: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季为多各种年龄的鸡均易感,雏鸡发病严重传染源主要是病鸡和康复后带毒鸡。病毒存在于呼吸道分泌物、肾和法氏囊内,经呼吸道、被污染的饮水、垫料等传播病毒对常用的消毒药敏感肾型传支多发生在1-5周龄,也见于10周龄以内的鸡,发病率高,死亡率达40%-60%症状:潜伏期2-3天。雏鸡突然出现呼吸道症状,气喘、咳嗽、打喷嚏,有气管鸣音,流鼻液,甚或流泪,鼻窦肿胀,5-6周龄以后发病时症状较轻。蛋鸡产蛋量下降25-50%,产畸形蛋、软壳、沙皮、大小不等蛋,蛋白稀薄如水,蛋黄和蛋白分离肾型传支:病初见轻微呼吸道症状,喘有气管鸣音;2-3天后全身症状明显。厌食、饮水增多,拉白色水样粪便,精神萎顿或瘫卧不动,脱水、衰竭而死。7天后达到死亡高峰,至半个月左右停止。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成鸡很少发病病理变化:呼吸道型:在鼻道、眶下窦、气管和支气管中发生浆液性卡他性炎症或见有干酪性渗出物栓塞;气囊混浊,也见渗出物。产蛋鸡腹腔中有液状卵黄,输卵管的长度和重量明显减少,有时见囊肿肾型:皮下干燥,肾肿大,小叶清楚、灰白色,表面呈槟榔状花纹。诊断:根据发病情况、症状和病变可初步诊断。确诊依靠琼扩试验,鸡胚接种分离病毒鉴别诊断:传染性支气管炎极易与传染性法氏囊病相混,但后者有特殊的病变,即法氏囊肿大、出血及胸、腿肌出血,且死亡有高峰,短时即过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呼吸道症状易与喉气管炎相混,后者发生于青年鸡和成年鸡,且以喉头、气管病变为主成年鸡传支引起的产蛋减少、畸形蛋等症状易与新城疫和腺病毒感染(产蛋下降综合征)相混,主要靠血清学诊断区别防治:肾型传支可用维持钾钠离子平衡的药物,一方面补液,同时也减轻肾功能负担,使伤亡减少预防现有弱毒苗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由于造成明显的呼吸困难致死及蛋鸡产蛋量显著下降,给养鸡业带来很大损失病毒对脂类溶剂及各种消毒剂抵抗力不强流行病学:本病主要发生于成年鸡,发病率30-50%,死亡率一般在10-20%,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传染迅速病鸡和带毒鸡是主要传染源,经呼吸道和眼内感染有继发感染时死亡率高鸡群接种疫苗后,可散毒,污染环境症状:潜伏期6-12天病鸡精神沉郁,呼吸困难,每次呼吸均有向上向前伸头、张口动作,并伴有喘鸣声,咳嗽,甩头,甩出带血的渗出物。检查口腔,喉裂处有干酪性渗出物栓塞鸡群产蛋量下降约12%,病程一般10-14天。病后产蛋恢复较慢30-40日齿龄鸡发病时症状较轻,多见结膜炎,流泪,眼有泡沫样分泌物;重者眼肿、失明,鼻腔有浆液性分泌物病理变化:喉头、气管粘膜肿胀、充血、出血,甚至坏死喉头和气管上段被黄白色干酪样渗出物堵塞,造成全身各器官组织严重瘀血鉴别诊断:注意与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鼻炎、支原体病和新城疫鉴别粘膜型鸡痘可见喉裂堵塞,但气管粘膜不见急性炎症传染性支气管炎主要发生于雏鸡阶段,病变现于气管中下部位,粘膜充血、出血,管腔中有多量粘液及血防治:传染性喉气管炎弱毒苗和传喉、鸡痘二联苗均有一定的保护力,但反应较强烈注意鸡舍通风和清洁及合理的饲养密度鸡群发病后应严格消毒、隔离措施,并辅以强力米先、强力霉素、庆大、泰乐加等治疗,以防继发感染白血病白血病又叫淋巴组织增生症,是由C型肿瘤病毒亚群引起的慢性肿瘤性传染病,其中包括淋巴细胞白血病、成红细胞和成髓细胞白血病等,但以淋巴细胞白血病最常见。病毒对环境及一般消毒药抵抗力不强。流行病学:传染源是病鸡和带毒鸡,主要是垂直传播。病母鸡的卵泡和输卵管中病毒浓度很高。孵出的病雏通过粪便排毒再横向传播,一般在2周龄内感染,性成熟期发病(至少14周龄以后)。如果4-8周龄感染,则发病、死亡很少,或根本不发病,蛋也不带毒。一般情况下,该病多为散发。有的种鸡群发病可引起较大损失(约20%)。症状:无特异症状。精神萎顿,冠苍白、干缩或呈青紫色,进行性消瘦,产蛋量下降或停产,腹泻,腹部增大,可触摸到肿大的肝。
病理变化:肝、脾、肾、法氏囊明显肿大,骨髓、心、肺、性腺也可受侵害有时肝弥漫性肿大,充满整个腹腔,脾、肾也弥漫肿大肿瘤灰白或乳白色,油脂状,切片见肿瘤细胞为一致的成淋巴细胞诊断:根据症状、病变和血液学检查可做诊断鉴别诊断:主要应与马立克氏病区别。二者病原不同,发病年龄不同,法氏囊肿大与否很关键;组织切片肿瘤细胞形态不同,马立克氏病的肿瘤细胞大小不等,类似淋巴细胞,而白血病的肿瘤细胞成一致的成淋巴细胞。马立克氏病可用琼脂扩散反应确定。防治:加强种鸡群检疫,及时淘汰阳性和可疑病鸡。从无白血病的种鸡场引进雏鸡和种蛋。加强兽医卫生防疫消毒制度。病毒性关节炎病毒性关节炎是由呼肠弧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发生于肉仔鸡。病群由于死亡、淘汰、生长发育停滞、饲料利用率低而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流行病学:本病毒常污染马立克氏病疫苗。该病发生于4-7周龄肉鸡,垂直传染。由于病毒随排泄物排出,污染环境,也可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小于6%。2周龄内最易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症状:生长受阻,跛行,趾屈和趾伸肌腱明显肿胀。12-16周龄鸡腓肠肌腱断裂也与本病有关。种鸡或蛋鸡群感染后,仅表现产蛋量下降10-15%,关节变化不明显。病理变化:趾屈和趾伸肌腱肿胀,跗关节有少量草黄色或血样液,甚至脓性渗出物。腱鞘水肿,滑膜出血。晚期,腱鞘粘连,关节软骨溃疡,滑膜上形成绒毛。踝骨等由于破骨活动形成外生骨疣。此外,也可见肝坏死和心肌炎。诊断:根据症状、病变可初步诊断,确诊通过琼扩试验、荧光抗体检查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鉴别诊断:关节炎支原体和细菌性关节炎有相似的症状和病变,但不存在肌腱肿胀和心肌炎等。此外,细菌培养和凝集反应可区别。防治:严格用碱性溶液和有机碘消毒可有效地防止垂直和水平传播。母鸡免疫可使雏鸡免受感染。鸡痘鸡痘是由禽痘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各种禽和鸟类均可感染。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不分性别、年龄和品种的鸡均可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本病通过接触、蚊虫叮咬和啄、抓感染。环境条件不好、饲养管理差、维生素缺乏等,会使病情加重。鸡痘流行时常爆发葡萄球菌病。症状和病变:鸡痘分皮肤型和粘膜型。皮肤型:冠、肉垂、颜面和眼睑或腿、趾皮肤上生长痘疱。病程2-3周,成年产蛋鸡患病时影响产蛋。发生眼痘时,易继发细菌(如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感染,引起化脓性结膜炎,造成眼睑肿胀,并有多量脓性分泌物。粘膜型:口腔、咽喉粘膜出现局灶性坏死伪膜,或在上部气管粘膜形成隆起的增生灶,甚至喉裂被干酪性渗出物堵塞。由于口、咽粘膜的病变而影响食欲,出现呼吸困难,甚至造成窒息死亡。鉴别诊断:应注意与喉气管炎区别。喉气管炎多发生于青年鸡和成年鸡,且发病时鸡群不见皮肤痘变化。防治:定期接种疫苗,一般采用刺种方法。第一次免疫多在10-20日龄左右。第二次在开产前进行。为有效地预防鸡痘发生,应根据各地情况在鸡痘高发季节到来之前,做好免疫接种工作。传染性脑脊髓炎传染性脑脊髓炎也称流行性震颤,主要侵害雏鸡。成年鸡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只出现短时期(1-2周)的产蛋下降。流行病学:病原是微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病毒。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主要是垂直传播(即经卵传播),雏鸡也可经口或接触水平传播。产蛋母鸡感染病毒后,3周内所产的蛋中带毒。污染的种蛋在传染性脑脊髓炎时鸡胚中途死亡,另一些胚可孵化出壳,于出壳后1-20天内发病、死亡,引起很大损失。一般发病率40-60%,死亡率25-50%。症状:潜伏期1-7天病雏表现迟钝,不愿活动,蹲坐或侧卧,随后出现共济失调。部分鸡出现头、颈不同程度的震颤,或持续或有不定时的间隔。部分存活鸡出现一侧或两侧晶状体混浊。成年鸡感染无明显的症状,只产蛋下降,幅度在5-15%之间,1-2周后逐渐恢复。病理变化:无特殊肉眼变化。有时病雏大脑后半部水肿、塌陷,切面脑组织液化,形成空腔。死胚个体小,颅后及颈部皮下出血、水肿,大小脑充血,胸腿肌出血、水肿。诊断:根据母鸡病史及病理检查可确诊。取脑组织接种鸡胚分离病毒可确诊。鉴别诊断:新城疫、脑软化和核黄素缺乏均可见类似症状和变化。防治:10-14周龄时用油乳剂灭活苗免疫是唯一有效的防治方法。母源抗体可保护雏鸡2-3周内不感染。大肠杆菌病大肠杆菌病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细菌性传染病。近年来在生产中较多发生,也较难防治,给养禽业造成极大的损失。发病原因:致病性大肠杆菌有很多血清型,广泛分布于环境、土壤、饲料、饮水、鸡体表、肠道、粪便、蛋皮和卵内,感染机会极多。特别是孵化过程中,蛋与环境消毒不严,饲养管理条件太差(如饲养密度大,鸡舍通风不良,氨味大,卫生不好,粪便堆积……),种鸡人工授精时器械的人为传播和种鸡患病带菌垂直感染等防不胜防,极大的增加了患病机会。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此外,它还与很多病毒病伴发,既使病情复杂,又造成更巨大的损失。症状和病变:潜伏期1-3天,无特征症状,多见腹泻。临床上常见下列类型:弱雏和脐炎:被污染的鸡胚若不死,则出壳后多出现弱雏和脐炎,表现大肚脐,腹部胀大,脐孔及其周围皮肤发红、水肿,腹泻,不食,1-2周内多发生败血症死亡或淘汰。剖检见卵黄囊不吸收,囊壁充血、出血,内容物黄绿色、粘稠或稀薄水样、脓样,甚至卵黄内为脓、血性渗出,脐孔开张,红、肿。呼吸道感染:常见于5-12周龄的鸡(特别是6-9周龄时),或单发或伴发于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支原体病(以支原体病最常见)。主要见气囊炎(特别是胸气囊和腹气囊),囊壁增厚、混浊,囊腔内常含有白色的干酪性渗出物。有的病例只见肺水肿,肺青绿色,液化。症状和病变:腹膜炎:腹腔及腹腔器官表面附多量黄白色渗出物,致使各器官组织粘连。肝周炎、心包炎:在肝表面和心外膜上覆一层黄白色的纤维素膜,肝褐色,脾肿大。蛋性腹膜炎:腹腔中弥漫浸润着破裂的蛋黄液。经时稍久即见蛋黄液凝固,或弥漫发生腹膜炎,使肠粘连;肠容易腐败,肠壁、腹壁变绿,味恶臭,肝褐色。残存的卵泡壁薄,卵黄液稀,淡黄白色、混浊。全眼炎:此型不常见,多侵犯一只眼,表现为眼前房液积脓,眼失明。症状和病变:输卵管炎:1-2月龄雏鸡患病时,输卵管明显增粗,内积黄白色干酪样渗出物;成年产蛋鸡发病时见输卵管局部高度扩张,内积异形蛋样渗出物,表面不光滑,切面呈轮层状;输卵管粘膜充血,粗厚。大肠杆菌肉芽肿:在盲肠、直肠和回肠的浆膜上见土黄色脓肿或肉芽肿结节,肠粘连不能分离;肝也可见大灶性、不规则形、黄色坏死灶,有时整叶肝发生坏死。滑膜炎:关节肿胀(多见于附关节),关节中积黄色粘液,滑膜肿胀、增厚。诊断:根据特征病变可诊断。确诊应取肝、脾、输卵管、卵黄液、关节液、眼前房液等处病料做细菌培养、鉴定。鉴别诊断:大肠杆菌的气囊炎、肝周炎、雏鸡输卵管炎易与支原体感染混淆。心包炎、腹膜炎、卵巢变形易与沙门氏菌病混淆。鉴别诊断主要靠细菌培养鉴定。眼炎,关节炎,肺水肿、液化也可伴发于其他感染,如葡萄球菌病,需做细菌培养确定。防治:加强饲养管理,如通风,注意温、湿度和饲养密度,加强卫生消毒工作,及时清理粪便,注意饲料品质及全价营养等。该病也常继发于其他疾病,特别是在慢性呼吸道病时,故也应控制其他常见病、多发病。大肠杆菌对药物极易产生抗药性,所以应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常用药物有庆大霉素、氯霉素、氟哌酸及恩诺沙星等;可试用大肠杆菌灭活菌苗(最好是从本场分离所得)和多价大肠杆菌油佐剂苗。冬季养禽场大肠杆菌防治对策
近几年来,大肠杆菌病久呈上升趋势,危害已大大超过了新城疫(ND),传染性法氏囊炎(IBD)和传染性支气管炎(IB),给养禽生产带来很大影响,已成为生产上的一大难题.大肠菌类细菌一般寄生于禽类的消化道,还大量分布于家禽的生活环境.大肠杆菌本身通常不会引起任何疾病,但易导致继发性传染病,如传染性支气管炎(IB).传染性喉气管炎(ILT).支原体病和鸡新城疫的呼吸症状.通常,冷热应激对家禽爆发大肠杆菌病起促进作用.大肠杆菌病既可以在同代鸡群水平传播,也可以在不同代鸡群中垂直传染.生殖道感染母鸡的产蛋,在生殖道中或产后蛋壳粪便污染的禽蛋,都会引起大肠杆菌病的传染.特别是在人工授精的种鸡群,由于输精管消毒不严和人为操作因素,大肠杆菌病多发生严重,除直接导致种鸡群的产蛋率低下外,还间接成为孵化后期胚胎死亡和雏鸡早期死亡的第一杀手.制定消除养禽场大肠杆菌病的计划,必须要了解在一定区域内疾病的发生原因和传播方式.以下从几个方面为冬季防治大肠杆菌病提供参考.种群
发生大肠杆菌病禽类的种蛋很容易感染致病性极强的大肠杆菌菌株.据报道,发病
后2周的母鸡有20-30%的产蛋已感染病菌,所有感染大肠杆菌的禽类约占全部产蛋
的30%.感染病菌的种蛋孵化时大部分胚胎会死亡.大肠杆菌的感染与其引起的胚胎死亡
和弱鸡数有较高的相关性,一般为60%-90%.死后解剖发现所有雏鸡都发生了脐炎,气囊炎,腹膜炎和卵黄吸收不良伴卵黄感染,呈紫黄色.种蛋的卫生
感染病菌通过蛋壳气孔进入种蛋,在胎液中大量繁殖,引起胚胎或雏鸡的死亡.为
预防感染,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卫生措施:1.种蛋必须经常收集,不能超过2小时.2.脏蛋不应作为种蛋,应单独收集,与干净蛋分开存放.3.所有的种蛋收集后要进行正确的灭菌和消毒措施,一般采用福尔马林加高锰酸钾
二级熏蒸消毒.孵化场的卫生
孵化场的卫生状况对大肠杆菌病的发生率也有较高的影响.每批种蛋孵化后,应从
蛋壳上取样检测大肠杆菌的含量.1.种蛋孵化之前应进行清洁和熏蒸消毒.2.做好孵化场场地和建筑的冲洗和喷雾消毒.3.做好出雏器.出雏盒和孵化部件的灭菌消毒.4.进行孵化场废品(包括无精蛋,死胚,淘汰小鸡蛋壳等)的消毒和处理.5.消毒后使用前采样检测大肠杆菌的感染状况.禽舍的卫生
良好的环境卫生是制订控制任何疾病规划的基本原则.大肠杆菌在环境中能存活数周.对新的鸡群来说,禽舍是一个重要的感染源.使用前禽舍应该进行严格的灭
菌和消毒,并且要认真地检查.清洁水的供应
水是大肠杆菌的主要繁殖场所.因此,我们有必要检测水中的细菌含量.1.最好采用乳头饮水器供水系统.2.定期(每周1-2次)进行水的氯处理,通常是加入次氯酸钠消毒液,浓度为0.1%.3.水中氯含量过高会影响水中投药免疫计划.4.水的PH值应保持在5-7,否则也会影响投药免疫的结果.减少应激因素
禽舍中最重要的应激因子是氨,对于肉鸡舍尤为关键.禽舍中氨浓度超过20PPM会使
鸡群更易发生呼吸道疾病.另外,劣质垫料,通风不良等也是应激因素.禽舍中鸡群
密度也是诱使鸡发病的应激因素.注意:冬季在注重保温的同时,应强化定时间隔通风,以保持舍内空气清新.免疫
目前,还没有能真正获得预防大肠杆菌感染的疫苗.大肠杆菌并不是引起养禽业经济
巨大损失的直接的,爆发性的原因.但我们应该制定出预防传染性喉气管炎(ILT),传
染性支气管炎(IB)和新城疫的免疫程序,并进行严格的检测.治疗
鸡发病后,我们应从病鸡中取样,分离大肠杆菌,并用治疗病鸡的药物进行药敏试验,并
认真细致地观察,记录临床用药效果.由于支原体能促进大肠杆菌病的发生,因此病鸡同时也应给予有效的抗支原体药物.VA、VC和VE的缺乏也会促进细菌的感染,因此,在大肠杆菌感染期间应额外添加这几类维生素.但很多治疗的药物很难到达
气囊,腹膜和心包,因此,我们有必要尽早对鸡群进行治疗.鸡白痢鸡白痢是由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褐壳蛋鸡种比白壳蛋鸡种易感。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是当前养鸡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不易控制,危害很大。症状:种蛋带菌或被污染时,孵化时死胚或出壳弱雏,表现衰弱,站不起,不吃,腹部膨大,粪便堵糊肛门;雏鸡白痢,多见于5-7日龄至2-3周时。病鸡表现缩头垂翅,羽毛蓬乱,怕冷,喜扎堆,不食,拉白色稀便,或肛门及附近羽毛被白色粪便粘结封堵。尖声鸣叫,呼吸困难。有的发生关节肿胀,跛行,死亡率高。青年鸡白痢多见于饲养管理条件差时,死亡率较高,一般只表现精神差,不爱吃和下痢,瘦弱;成年鸡多为慢性或隐性感染,表现下痢,产蛋量少,冠萎缩等,无特异症状。病理变化:雏鸡:出壳后5日内死亡者,一般无明显的特征病变。只见肝脾略肿大,卵黄囊不退缩或吸收不好;10日龄以上的病死雏鸡,可见肝、脾肿大,肝散在坏死点,肺可能呈褐色、实变,有坏死灶;20日龄至2月龄病死雏鸡,除肝脾变化外,尚见肺、心肌黄色坏死或灰白色增生结节,坏死灶界限不清,严重时心脏变形。10-20%的病例尚见肌胃有黄色不整齐的坏死灶。部分病例见肝破裂、内出血。关节感染者见关节肿大,内含黄色混浊的渗出物。成年鸡:卵巢变形,呈椭圆形、三角形、多角形、不规则形,或有长柄;变色,呈灰、白、黄、红、褐、灰绿甚至铅色;卵黄液油脂状、混浊、稀薄或呈干酪样,有的卵泡呈充满透明液的囊泡。慢性感染的鸡:常见卵泡破裂,引起广泛的腹膜炎。有的病例见心包炎、心包粘连,腹膜炎及肝、脾肿大,肝散在坏死斑纹,形如地图,甚至肝破裂、内出血。公鸡主要见睾丸萎缩,散在小脓肿。诊断:根据病变可做初步诊断,确诊靠细菌培养。病鸡作全面平板凝集试验(2分钟内出现明显凝集者为阳性反应),也可用沉淀抗原通过琼扩试验检查蛋黄中的抗体。鉴别诊断:鸡白痢所见的心包炎、腹膜炎易与大肠杆菌病的病变相混,而心肌坏死、增生和肺的增生变化变化易与马立克氏病的心、肺肿瘤相混,可借细菌培养和血清学反应区别。曲霉菌病也见肺干酪性坏死,通过细菌检查区别。防治:种鸡必须适时进行全群检疫,及时淘汰阳性鸡;孵化过程要严格按规章制度执行,蛋库、孵化器、出雏器及所用器具严格消毒。定期清洗、消毒水槽、食槽及用具。及时清除粪便,集中、无害化处理和带鸡消毒。育成阶段要尽量减少应激,如饲养密度、通风、温度、饲料骤变等‘药物防治可提高育雏成活率,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一般用庆大霉素、氯霉素、百病消及恩诺沙星等。禽霍乱禽霍乱也叫出血性败血症或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多种禽类的传染病。细菌对药物和阳光、干燥抵抗力不强。该病多发生于闷热、潮湿的环境条件下,见于青年鸡和产蛋鸡。病禽的排泄物中含有多量细菌,污染环境,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饲养管理不当、阴雨潮湿、通风不良等易引起发病和流行。症状:急性者发烧,口流浆液,冠、肉垂发绀,腹泻,病程短,死亡快;慢性禽霍乱可见肉垂水肿,窦、关节、趾爪肿胀,也可见渗出性结膜炎。病理变化:急性型:冠、肉垂黑紫色,胸肌和胸腔浆膜散在出血点。心包积多量浆液,心外膜出血明显。肝肿胀、棕黄色、质脆,散在大量黄白色坏死点,称“玉米粉肝”。十二指肠呈严重的出血性炎症变化,肠腔扩张,浆膜血管明显,并见出血斑点;肠内容物血样、粥状;粘膜高度充血、出血。慢性型:多见于疾病流行的晚期,零星发生。肉垂水肿、坏死,结黑色痂,甚至坏疽。此外,尚可见纤维素性坏死性肺炎、气囊炎、腹膜炎、心包炎和关节炎等变化。临床呈跛行的病例,见腿、翅各关节肿大、变形,关节腔中含有纤维素性或化脓性渗出物,关节囊增厚。母鸡可见卵巢坏死、变形。诊断:根据典型变化可诊断。取肝、脾、血做涂片,瑞氏染色,镜检,见短、粗两极着色的杆菌可确诊。鉴别诊断:小肠的变化与小肠球虫病相似,但后者绝无心、肝病变,且涂片检查可见大量球虫卵囊;眼和关节感染应注意与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相区别,通过细菌检查确定。肉垂、颜面部肿胀应注意与支原体病和嗜血杆菌感染相区别,主要通过细菌检查确定。防治:用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药、喹乙醇、庆大霉素等治疗。最好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疾病常发区可用菌苗接种,或用自场组织灭活苗紧急预防。做好环境卫生及消毒工作,避免潮湿。葡萄球菌病葡萄球菌病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传染病。各种年龄的鸡只均可发生,多见于40-80日龄中雏,死亡率15-20%。白羽型鸡和肉仔鸡易感,地面或网上平养较笼养多发。成年鸡较少发病。发病原因:葡萄球菌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畜、禽的体表。本病的发生多与创伤有关,凡能损伤皮肤和粘膜的因素(如断喙、接种疫苗,鸡只互相啄、斗或笼舍内尖锐物的刺、刮伤等)均易引起葡萄球菌感染。此外也可能通过呼吸道途径。该病又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如饲养密度过大,多雨、潮湿季节或环境、鸡舍不洁,通风不良等。症状和病变:有多种类型,最常见且造成较大损失的是败血型葡萄球菌病,主要发生于胸、腹部、翅膀内侧皮肤,或头、颌部皮肤,甚至腿、爪。病变部皮肤肿胀、湿软,羽毛极易脱落,局部呈青紫色或全为血污;其次为关节型病,主要侵害跗关节。被侵害关节肿胀,有热感,行走时出现跛行或卧地不起;眼型表现为眼睑肿胀,有大量脓性分泌物玷污眼周,甚至眼裂中积多量干酪样渗出物。趾部感染的鸡只,表现为足底和趾端的坏疽;出壳雏鸡也可感染葡萄球菌(多因蛋壳污染),表现为脐炎,脐孔周围红肿,腹部肿大。内脏变化常见肺出血、溶血、水肿、液化如泥。脾脏亦可见液化、不成形甚或消失。肝、脾有时可见黄色坏死灶。诊断:根据症状、病变可诊断。取皮下、关节鞘渗出物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见革兰氏阳性球菌可确诊。防治:鸡只饲养密度要适宜,笼应经常检修以防外伤。注意鸡舍的环境卫生,定期用0.3%过氧乙酸带鸡消毒。预防可用葡萄球菌多价氢氧化铝灭活苗,治疗用药应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本病常在鸡痘发生的过程中爆发,造成严重损失。做好鸡痘的免疫接种是防制本病的重要措施。传染性鼻炎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嗜血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育成鸡和产蛋鸡,多见于秋冬和早春寒冷季节,来势猛,传播快,3-5天即可波及全群。鸡群饲养密度过大、鸡舍寒冷潮湿、通风不良、缺乏维生素A以及管理不当是造成本病发生和严重损失的诱因。症状:潜伏期1-3天。病鸡采食量明显减少,颜面肿胀,鼻腔有粘液、粘液性分泌物;眼周围和肉鬓也肿胀;进而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育成鸡开产延迟;鸡发病后产蛋量明显减少,可从70%降至25%左右,死亡不多,病程4-18天。当全群精神状态好转时,产蛋量开始回升。病理变化:面部和肉鬓皮下水肿,鼻腔粘膜充血、肿胀,表面有粘液及炎性渗出物,眼结膜充血、发炎。病程长时,鼻窦及眼结膜囊内可有干酪性渗出物。诊断:根据症状、病变可初步诊断。确诊靠凝集反应和细菌培养。防治:用链霉素、庆大霉素和红霉素、强力米先治疗。预防用油佐剂灭活苗。绿脓杆菌感染绿脓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如动物体表、空气、土壤、粪便、羽毛、沼泽地等处),生活力极强,也存在于肠内容物中。带菌或被污染的种蛋在孵化过程中爆裂,细菌污染孵化器引起出壳雏鸡大批发病。最常见的原因是出壳雏鸡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由于器械和注射部位不消毒或消毒不严,造成绿脓杆菌严重感染,1-2天内死亡达70-80%。症状:本病多发生于1-5日龄雏鸡。临床症状主要为精神萎顿,不食,卧地站立不起;有的鸡表现震颤,很快死亡。有的鸡可见眼轮湿润,角膜或眼前房混浊。病理变化:病死雏鸡的头颈部皮下可见黄色水肿液。肝脏呈棕黄色,有淡黄色条纹。病程稍长的可见肝脏有坏死灶。有的雏鸡心包积胶冻状液,心外膜见出血点。诊断:取可疑病例的皮下水肿液或肝脏病料分离细菌做出诊断。雏鸡1-2天之内大批死亡应怀疑本病。防治:切实做好种蛋收集、贮存、入孵、孵化中期和出雏时的消毒工作,以及出雏器、雏鸡箱、鉴别厅、注射疫苗器具的清洗和消毒。用敏感药物治疗,一般用庆大霉素。霉形体病霉形体原称支愿体。鸡的霉形体分鸡毒霉形体(或败血霉形体)和滑液囊霉形体两种。败血霉形体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有人称之为慢性呼吸道病。发病原因:各种年龄的鸡均可发生,以4-8周龄的鸡最敏感。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或与病鸡直接接触,或生活在污染的环境下通过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带菌蛋垂直传播。该菌在鸡舍环境中存在,当通风不良,饲养密度大、气候骤变、闷热(包括门窗关闭,经常雾消毒)等不利条件下,极易引起发病。滑液囊形体除呼吸道、接触感染外,还与关节的外伤磨擦等皮肤感染有关。该病多继发于其他疾病,也常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症状:病鸡主要表现为脸肿,眶下窦炎,流泪,有泡;沫样液,鼻流浆液;眼肿,眼裂内积干酪样渗出物;肉垂肿胀,喘气,呼吸困难,有罗音,腭裂中积干酪样物等。滑液囊霉形体感染时,腿、关节肿胀,跛行。病理变化:眶下窦充满粘液,混浊呈絮状,或呈黄白色、干酪样团块。气囊(特别是胸气囊及锁骨间气囊)壁厚而混浊,气囊腔中积黄色干酪样渗出物。肺门处肺组织肉样变。有的病鸡出现象大肠杆菌感染时所见的输卵管炎。有的病例见肝表面有一层半透明膜,并见心包炎。有的病例见肝肿大,散在黄色坏死斑纹。关节感染时(主要是跗关节)见关节肿,内积黄色胶冻状液,或关节的腱部发生脓肿。诊断:根据症状、病变可以诊断。取病鸡血清作支原体平板凝集反应,阳性者可确诊。鸡群中如果个别鸡血清呈阳性反应,临床并无症状,建议观察鸡群动态,应尽量防止应激条件。鉴别诊断:脸肿和呼吸道症状应注意和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和传染性鼻炎相区别。眼变化注意和鸡痘、维生素A缺乏等症相区别。气囊炎、肝周炎等应注意和大肠肝菌病相区别。防治:搞好饲养管理和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减少应激因素。病禽群可用链霉素、红霉素、强力米先、支原净、泰乐加、北里霉素等药物治疗。进行新城疫气雾免疫时,可加入抗生素以防激发本病。预防此病,现有灭活苗可用。曲霉菌病曲霉菌病是由烟曲霉和黄曲霉等曲霉菌引起的真菌性疾病,各种禽类均可发生。发病原因:曲霉菌常存在于垫料、饲料、环境等处,凡遇潮湿、通风不良、温度合适时即大量繁殖。经呼吸道、消化道甚至创伤或经蛋壳感染。4-12日龄雏鸡极易感,幼雏呈急性爆发。发病率、死亡率可达10%-50%不等。成年鸡散发,多为慢性。症状:幼雏发病表现呼吸困难,张口喘气,喜饮水,精神萎顿,嗜睡,缩颈,垂翅,不食。眼感染时,一侧或两侧眼混浊,灰白,甚至结膜囊内有干酪样物。潜伏期1-3天。病理变化:肺或气囊壁(多在胸气囊)上出现小米粒至硬币大的霉菌结节。严重病例可见胃、肠浆膜及肝、脾表面有黄白色或灰白色霉菌结节。少数病例可见气囊壁厚、混浊,腔内壁为灰绿色霉斑覆盖,或生长霉菌菌落。诊断:根据症状、病变可疑本病时,取病灶(陈旧的、坏死严重的病灶应取邻近健康组织的坏死物质)处小块材料置于玻片上剪碎,加10%氢氧化钾1-2滴,覆盖玻片,置10分钟,镜检,发现带隔的菌丝可确诊;或进行细菌培养。鉴别诊断:肺霉菌坏死结接节易和白痢病的肺坏死相混,靠细菌培养区别。肝和肠浆膜的坏死结节应与结核病区别,也是靠病原检查区别。防治:勿用发霉或被霉菌污染的垫料和饲料。垫料应勤换;改善鸡舍通风,控制温、湿度;食槽、饮水器要经常清刷;病鸡及时挑出,并清除垫草、饲料;消毒鸡舍,用0.5‰硫酸铜;病鸡群用制霉菌素或两性霉素治疗,饮硫酸铜溶液。鸡球虫病是由艾美耳球虫引起的寄生虫病。艾美耳球虫在我国报道的已有7种,其中以柔嫩艾美耳球虫和毒害艾美耳球虫致病力最强,危害最大。发病原因:球虫的卵囊随粪便排出后,在适合的温度30-32℃、湿度80-90%条件下,经1-2天发育成感染性卵囊。鸡吃了被这种卵囊污染的饲料、饮水后,卵囊在肠上皮内发育,不断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严重破坏肠上皮细胞,从而引起发病。一般2-7周龄的雏鸡感染率、死亡率最高。2周龄内因有母源抗体保护极少发病。成年鸡抵抗力强,多为带虫者,发病不多,常伴发或诱发其他疫病。症状:1月龄左右的鸡多患柔嫩艾美耳球虫病,侵害盲肠;2月龄以上的鸡易患毒害艾美耳球虫病,侵害小肠中段。病鸡精神沉郁,头体卷缩,羽毛逆立,不愿活动,不食,冠和粘膜苍白贫血,排水样稀便,并带少量血液。盲肠球虫排血便,死亡率很高。病理变化:盲肠球虫,肠粘膜出血及坏死,肠内容物血样,内含坏死剥脱的粘膜,或混有血的干酪样凝栓。小肠球虫,肠腔扩张,肠浆膜充血,并密布出血点。肠壁变厚,粘膜显著充血、出血及坏死。肠内容物为血液、粘液、纤维素和坏死、脱落的上皮组织,浆膜和粘膜可见黄白色斑点。其他6种小肠球虫致病力不如前两种强,但常有魏氏梭菌伴发。此时,肠腔高度扩张,肠壁发绿。肠内容物为絮状,多汁或含有多量纤维素和脱落的肠粘膜,肠粘膜坏死。诊断:根据病变可诊断;刮病变部粘膜,将其放置在载玻片上,加盖片(此称湿片)镜检,见球虫卵囊或裂殖体即可确诊;小肠球虫并发梭菌感染时,取肠内容物或轻刮粘膜,做湿片镜检及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既见球虫卵囊,又可见多量革兰氏阳性两端较圆的粗杆菌。鉴别诊断:盲肠球虫时盲肠的出血、坏死易与盲肠肝炎的变化相混,但无肝病变;小肠球虫的肠变化易与禽霍乱的肠炎相混,但无心脏出血、肝小点坏死等败血症变化。防治:搞好卫生,保持鸡舍和地面或垫草干燥,勤清圈,粪便应发酵处理。水泥地面和墙壁最好用火焰喷射消毒。由于球虫对药物易产生抗药性,因此常用的抗球虫药应交替使用,或联合使用几种高效抗球虫药,如球痢灵、氯苯胍、菌球净、莫能菌素、盐霉素、复方新诺明、氨丙啉等。种鸡可使用球虫疫苗预防。组织滴虫病组织滴虫病也称盲肠肝炎,俗称黑头病(用于火鸡)。盲肠肝炎是组织滴虫(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发病原因:组织滴虫寄生于肠上皮细胞内。虫体随粪便排出体外,被鸡食入即可感染。但更多见的形式是组织滴虫被寄生在鸡盲肠内的异刺线虫(俗称盲肠虫)吞食,在其体内循环。最终带滴虫的线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鸡吃了这种带组织滴虫的线虫卵或鸡吃了蚯蚓(蚯蚓吃入带滴虫的线虫卵),线虫的卵壳被消化,线虫幼虫和组织滴虫共同移行至盲肠部位繁殖。线虫寄生在盲肠内,原虫既可在盲肠上皮下又可随血液经门脉至肝脏,造成盲肠和肝脏发炎、坏死。症状:本病多发生于4-6周龄散养、有运动场的鸡群。病鸡垂翅、低头、闭眼,行步如踩高跷,下痢可带血。火鸡病后期,由于血液循环障碍,头部皮肤淤血呈蓝紫色,故称“黑头病”。病理变化:一侧或两侧盲肠肿大,肠壁肥厚,粘膜出血、坏死、溃疡,肠腔中积干酪样凝栓;肝肿大,紫褐色,表面散在大小不等的圆形、黄绿或黄白色坏死灶,坏死灶中央稍下陷,边缘稍隆起,呈硬币状,周围常有红晕(出血带)。坏死深入肝实质内。诊断:根据病变可诊断,必要时取新鲜肠内容物置载玻片上,加盖片镜检可见虫体。防治:最好不要把鸡养在土质地面上或放牧,以避免鸡吃带虫蚯蚓感染;加强环境卫生,保持鸡舍干燥。地面用3%苛性钠消毒;病鸡群可用痢特灵、甲硝哒唑(灭滴灵)治疗。住白细胞原虫病住白细胞原虫病是禽类的一种寄生原虫病。原虫寄生在血细胞和组织细胞内,通过吸血昆虫(库蠓)传播。库蠓的活动时机是气温24℃以上,湿度60%时,北京是8-9月份,广州是4-6月份。病鸡是主要的传染源,库蠓是传播媒介。20余日龄至成年鸡均可发病。症状:冠、肉垂苍白,拉翠绿色稀便,其中有粘液;两腿无力,不愿走动,急性发病时不断煽动翅膀抽搐;小鸡见咯血。病理变化:口腔内积血,血液稀;皮下出血,胸、腿肌、皮下脂肪散在出血斑点,有时见针尖大白点,小点周围有出血环;胸骨内面、肝、胰、胃肠浆膜及粘膜、腔上囊粘膜、心外膜、肺、肾、脑膜等各处均见出血点或黄白色小点,有时小点集聚成簇,犹如梅花针迹。各处所见的出血、白点,切片镜检为巨型裂殖体。诊断:根据流行情况、症状和病变可诊断。确诊需取肺、肾、血涂片,姬姆萨染色,镜检见配子体和裂殖体。防治:药物杀灭媒介昆虫(用溴氢菊酯、马拉硫磷或DDV乳剂),防止库蠓进入鸡舍。治疗用磺胺二甲氧嘧啶、痢特灵等。痛风及尿石症尿酸盐沉积俗称痛风,禽类的痛风分内脏型和关节型两种。发病原因:内脏型痛风是由于肾功能衰竭或尿路闭塞,导致尿酸盐不能从肾脏排出,使血中尿酸盐含量急剧升高,而沉积在各内脏的浆膜上,不形成各组织的炎症,关节内不沉积;关节型痛风是由于喂高蛋白饲料、遗传缺陷等(病因尚不太明确),使尿酸盐沉积于关节和关节囊内,这点与人的痛风类似。内脏型痛风多见于青年鸡或中雏喂高钙饲料或高钙低磷饲料和发生肾型传支时。此外,也见于VA缺乏,水不足,饲料中尿素含量高,钾、钠不平衡,嗜肾性化学毒(如重铬酸钾)和霉菌毒素(赫曲霉、镰刀菌和黄曲霉)中毒等情况。症状:内脏型痛风无明显特征症状,常突然死亡;关节型痛风表现趾关节肿大、变形,跛行或不能站立。病理变化:内脏型痛风时,心外膜、肝表面、胸膜、气囊、肺和胃浆膜上均见白色如石灰粉样尿酸盐沉积(上述顺序依严重程度出现);肾脏肿大,小叶明显,色淡,表面有雪花状花纹,肾切面散在灰白色区域;也见关节的软组织(滑膜和腱鞘)有尿酸盐沉积,而关节内没有。关节型痛风时趾关节肿胀,切开有半液状或石膏状物质。诊断:根据病变可诊断。防治:针对发病原因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如钙磷比例、维生素和蛋白质含量等。内脏型痛风可用钾、钠离子平衡药物,如肾肿解毒药,以减轻肾功能负担。维生素E缺乏症维生素E缺乏症是由维生素E缺乏引起的营养病。维生素E又名生育酚,有提高精液品质、提高受精率、维持胚胎正常发育的功能;对各种脂肪酸、VD3和VA具有保护作用;与微量元素硒和胱氨酸等协同作用维持血管壁的通透性和肌肉收缩等,故缺乏VE时引起雏鸡脑软化,成年鸡造成繁殖障碍。发病原因:维生素E是脂溶性维生素,极易被氧化破坏,故饲料,特别是谷物饲料和豆科植物不宜久置,勿使发霉变质。此外,VE也因颗粒料加工,饲料中含多量不饱和脂肪酸及矿物质的破坏等造成含量不足;维生素E缺乏还可能由于饲料中VE含量不足,VA、VB的缺乏和微量元素硒不足等引起。症状:成年鸡表现为生殖能力损害,产蛋率和种蛋孵化率降低,精子形成不全,精液稀薄,精子数少、活力差,受精率低;雏鸡表现为脚软弱无力,步态蹒跚,运动失调,头后仰或向下弯曲,丧失平衡,颤抖等神经症状。病理变化:脑软化症主要见小脑肿胀,质地柔软,粉红色,脑膜充血、出血,脑回变平;切面见脑实质出血、液化,白质树枝状结构消失。诊断:根据症状、病变可诊断。鉴别诊断:易与慢性新城疫混淆,靠血清学检查和特征病变区别。防治:病鸡群补饲维生素E或含硒生长素。饲料应该是新配制的全价饲料;不喂陈旧、变质饲料(包括长期储存的豆类和谷物饲料、腐败变哈喇的脂肪和油)。鸡输卵管囊肿发生于产蛋母鸡,出现率约10%,病因尚不明确。凌育申(焱木)认为是大肠杆菌病—慢性输卵管炎所致;刘桂云等认为是沙眼衣原体感染;日本《鸡病临床图说》中叙述传支后遗症中有输卵管发育异常,粘膜出现水泡;speersG.M.等(1971)认为玉米赤霉烯酮引起输卵管囊肿。病鸡多发生在产蛋高峰或之后,未见产蛋的晚期发病者。症状:病鸡腹部下垂,触之有波动感,行路如企鹅,死亡不多,产蛋减少或停止。病理变化:输卵管极度扩张,壁薄,充满大量清亮透明液体(多可达1500毫升)。输卵管的上段内有2-3个小水囊,彼此分离;进而水囊增大,但仍彼此分离;最后,每个水囊发展很大,壁极薄,不易分辨,且极易破损。积水囊与输卵管顶端部和阴道均不通,自然情况下液体不能从两端排出。输卵管粘膜无明显变化,或中上段粘膜局部增厚、水肿,色白,犹如疱疹密布。防治:由于病因不明,尚无防治措施,已发病鸡淘汰。渗出性素质鸡渗出性素质是由于VE和硒两种物质缺乏引起的营养缺乏症。VE的作用和来源前已述及,硒存在于所有组织细胞内,其中以肝、肾和肌肉细胞中含量最多。它与VE协同作用能保护细胞膜,有抗氧化作用,促进抗体形成,增强免疫力等。当VE和硒都缺乏时,可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使血浆成分漏出增多,而成渗出性素质。发病原因:饲料中硒的需要量为0.15-0.2毫克/千克日粮,VE是11IU/千克日粮。如果含量不足,地区土壤中缺硒,或饲料存放过久,温湿度大引起饲料发霉变质等均可引起VE被破坏,从而又导致硒吸收不良,造成VE和硒共同缺乏,发生本病。这种病多发生于生长期的肉鸡(21-49日龄),死亡率达40%。饲料中缺乏VE和硒时,喂两周即发病。症状:生长发育差,胸、腹部皮肤浮肿,呈紫红、后灰绿。病理变化:头、胸、腹及腿内侧皮下积绿色胶冻样水肿液。皮下脂肪及胸、股肌群淤血,散在出血斑点,偶见灰黄色条纹(肌纤维变性、坏死)。胰腺萎缩、纤维化。缺硒可造成免疫功能抑制。诊断:根据症状、病变可诊断;必要时,测饲料、毛、血和肝的含硒量。防治:补饲亚硒酸钠或含硒生长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合同3篇
- 2024年度技术咨询合同:企业数字化转型咨询与实施2篇
- bim 建筑建模 课程设计
- 24倒计时课程设计
- C语言模拟时钟转动课程设计
- 2024年度深圳离婚户口迁移办理合同2篇
- 2024年度水泥管行业市场调研与购销协议2篇
- 2024年度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协议书2篇
- 二零二四年度股权转让合同协议范本
- 2024年度5G基站建设与维护分包合同
- 医师定期考核临床医学试题(一)
- 肾内科提高腹膜透析患者换液操作的合格率根本原因分析鱼骨图
- 医学实验技术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 《乡土中国》礼治秩序-课件
- 药物化学(广东药科大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广东药科大学
- 著作权律师函
- 教你如何做好竞品分析
- 某电厂钢结构施工方案
- 信息系统运维保密协议
- 刑事附带民事授权委托书(6篇)
- 医院医学装备管理委员会人员组成和工作职责制度及办公室职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