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居家照护注意事项_第1页
腹膜透析居家照护注意事项_第2页
腹膜透析居家照护注意事项_第3页
腹膜透析居家照护注意事项_第4页
腹膜透析居家照护注意事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腹膜透析居家照护注意事项第1页腹膜透析液介绍导管照护与出口处护理换液注意事项有效水分控制腹膜透析饮食药品使用紧急事件处理第2页腹膜透析液有哪些种类?传统葡萄糖透析液胺基酸腹膜透析液淀粉类多醣腹膜透析液(爱多尼尔腹膜透析液)第3页

传统葡萄糖透析液

腹膜透析液葡萄糖浓度分为:1.5%、2.5%、及4.25%。◎含1.5%与2.5%葡萄糖浓度腹膜透析液,借助比体内较高渗入压差,清除体内毒素及脱水,对腹膜伤害较小。◎含4.25%葡萄糖浓度透析药水,具有较高渗入压差,能够提升留置时间与脱水效果。葡萄糖透析液中,钙离子浓度亦分一般钙及低钙,医师会依肾友临床需求进行处方。

第4页胺基酸腹膜透析液胺基酸透析液具有适用于肾衰竭病患必需与非必需胺基酸,能够在透析同步,经由腹膜给予养分,补充体内不足。1.1%浓度胺基酸透析液与1.5%葡萄糖透析液透析脱水及廓清效果相称。为达成透析液中胺基酸最佳吸取效益,提议胺基酸腹膜透析液最少在体内留置4小时。同步为避免热量不足,胺基酸药水应当在热量充足提供白天留置期。第5页淀粉类多醣腹膜透析液(爱多尼尔腹膜透析液)淀粉类多醣由于分子较大,不会直接为人体所吸取,因此虽然是长期留置,因此能够提供良好脱水效果。淀粉类多醣不会直接被身体所吸取,因此能够减少病患透析时,额外吸取热量。对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最为有利。为达成淀粉类多醣腹膜透析液较佳脱水效果,此透析液应在体内留置最少8小时。第6页导管照护与出口处护理

要如何护腹膜透析导管?长期照护标准:每天作导管出口处护理,并检查隧道及导管出口是否有发炎感染(红、肿、热、痛、分泌物)情形,每天更换清洁衣服和内衣裤。第7页

请记住下列五项重点:无论如何在照顾您导管前必須洗净双手第8页2.无论如何须須贴牢您导管于皮肤上第9页3.勿拉或扭轉您导管及勿使用痱子粉,乳液,润肤油,油膏等涂抹于导管出口处

第10页4.在您导管近處绝不可使用剪刀第11页5.按照护理人员教導您方式去照顾您导管第12页假如发觉导管出口红.肿.热.痛.分泌物:

请立即电告您护理人员第13页如何判断腹膜透析导管功能是否正常?腹膜透析导管功能良好,是指在换液过程中可使透析液顺利进出腹腔。因此,能够利用换液时间来观测导管功能是否良好。正常情况下,腹膜透析液注入时间约需要5~10分钟。而腹膜透析液引流时间约需要10~20分钟。假如发觉注入时间或引流时间要比日常更长或困难时,请与腹膜透析护理人员联系。第14页换液注意事项抱负换液场所透析液加温安全换液预防腹膜炎第15页抱负换液场所应如何选择?换液时环境必须是:洁净、安静、光线明亮、没有流动空气(关闭空调、门窗)、没有宠物不可有宠物在身边。若有其他人在身边,也要戴上口罩。换液桌不要摆在窗台下,桌面不应迭有其他对象。第16页如何加温透析液?能够使用电毯来加温透析液因微波炉加热方式会造成局部温度升高,造成药水变质,因此不提议使用,尤其是氨基酸腹膜透析液绝对避免使用。请与护理人员讨论加温方式。不可使用湿热法来加温,由于会造成细菌生长。第17页

为何我们要注意细菌?

腹腔是一种无菌环境因此为了预防腹膜腔感染,任何接触到物品都必须是无菌第18页细菌是从那里来?细菌为一很小微生物无法单独由肉眼辩识,仅能由显微镜看见每一种人,每天暴露在百万微生物环境中

第19页细菌来自什么地方?第20页BaxterHealthcareLtd/ChandraLin您如何避免得到腹膜炎?进行换液前,需小心认真洗手并确实擦干,以避免细菌存留在指间及指甲缝中太多。请好好照顾您导管出口处,并注意下列5点:

1.作导管护理时一定要先洗手

2.永远将导管固定在皮肤上

3.不要拉扯或扭转导管

4.不可在导管周围使用剪刀

5.请遵守护理人员所教诲方式执行导管出口处护理记得在进行换液时,需要戴口罩(避免咳嗽和打喷嚏所造成飞沫污染)在与机器单袋透析液连接或进行加药时,需注意避免与护帽以外地方接触。假如不小心碰触到,请务必要更换一套新管组。在输液管与透析液连接时,避免与护套以外地方碰触,如有碰触,即视为污染。345

第21页

为何洗手如此主要?清洗洁净可助清除某些细菌第22页在换液时必须保持您双手洁净必须小心洗净您双手第23页记住!您用物何处必须保持无菌!假如您接触了无菌区任何部位,您务必扔弃它!第24页

每次换液前洗净您双手记住!每次换液必须遵守护理人员指导!第25页如何懂得感染到腹膜炎?

有三种情况会懂得感染腹膜炎:

*混浊透析液

*腹部疼痛

*发热

腹膜炎不会自行痊愈假如有以上情形请立即电告您护理人员第26页为何须要控制水分?当有慢肾衰竭时,肾脏功能就无法排除多出水分,水分就会累积在体内。因此必须要控制水分摄取份量。如何懂得体内已有过多水分?当你有:*体重迅速增加,眼睛周围、双手和脚踝出现水肿。*虽然是吃药,血压还是比日常高。*呼吸困难。如有以上症状时,请尽快到腹膜透析中心作检查。第27页如何检查体内水分过量?检查出现水肿部位如眼睛周围、双手和小腿、脚掌、脚踝有没有水肿。监控体重每天量体重与统计,与没有水肿时体重做比较。定期测量血压每天量血压与统计,与没有水肿时血压做比较。出现呼吸困难时,请立即回医院处理。第28页如何平衡体内水分?注意饮水份量:根据透析排出液及尿液排出量,来计算喝液体量。限制食用含盐和高钠食品,例如:罐头食品、腌制加工食品和调味料。遵循医护人员批示来摄取适量水分。糖尿病患者请控制好血糖,因血糖过高易感口渴,水分摄取会更多,且高血糖会造成水分排除不易。第29页腹膜透析患者饮食注意事项蛋白质:腹膜透析在每天清除水分及废物同步,也会将部分蛋白质排除,提议肾友每天都要摄取高蛋白质食物,提议量:1.2~1.5公克蛋白质/千克/天,将流失蛋白质补回来。例:体重60千克肾友每天需要蛋白质量为:1.2公克×60千克=72克蛋白质(相称于10份蛋白质)第30页钠:钠摄取过多会造成水分堆积,下列食物含钠量多,要减少食用:罐头食品、腌制食品、蜜饯、香肠、腊肉、酱油、蕃茄酱、沙茶酱、味素等。醣类:由于部分腹膜透析液中具有葡萄糖,因此在热量上醣份摄取要避免高热量及甜品摄取第31页胆固醇与三酸甘油:胆固醇或三酸甘油脂过高,也许不会带来任何不舒适,但高血脂症是引发心血管硬化及缺血性心脏病主因。要有效控制血脂肪在正常范围内,除了给予药品外,控制饮食也是必要。一般说来,含油脂高食物,都不提议腹膜透析肾友食用。第32页磷:当肾脏功能变坏时,体内磷离子无法正常排除,形成钙磷不平衡,易发生肾性骨病变,且钙磷不平衡也会造成副甲状腺病变。因此,每次进食当中配合服用磷结合剂(钙片),可有效地控制高血磷。第33页高磷垃圾食物:下列食物含高磷且蛋白质生物价值不高,故需避免食用。第34页药品使用须知为何按时服药品很主要?药品能取代某些肾脏功能,再与透析治疗、饮食和水分限制互相配合,将身体控制在一种稳定状态下。常见药品:磷质结合剂-血液中如有过多磷时,将会对骨骼造成破坏,容易愈加疏松及脆弱。使用磷质结合剂可避免过多磷累积在体内,在进食同步服用效果愈加好。第35页软便剂-软便剂是治疗便秘一种药品。假如你出现便秘情形时,也许会发生下列情况:*引流时不顺*发生腹膜炎多吃高纤维食物来预防便秘,或按照医生批示服用软便剂。第36页降血压药:由于肾脏无法控制水分和血压,需要药品来控制血压。这些药品称为『降血压药』。按照医生批示每天定期量血压,并服用降血压药,不可自行停药。为预防高血压产生,请勿摄取过多水份和盐份。第37页红血球生成素(EPO)慢性肾衰竭造成贫血主要原因为缺乏EPO,而EPO是一种刺激制造红血球荷尔蒙。为了改善贫血,除了补充缺乏元素(铁质、叶酸、维他命B)外,也需要使用EPO来增加血液中红血球。必须注意下列事项:●根据医师处方透析●正确饮食●按时按量注射EPO●维持血液中铁质在正常范围●避免出血●注意血压控制第38页紧急事件处理第39页引流出浅红色或红色透析液时,如何处理?第40页消毒过无菌管组受到污染时,如何处理?第41页请注意:若遇到下列情形,一定不要使用:腹膜透析液袋内有杂质、破损、绿色拉环断裂、过期、或绿色拉环脱落。任何一种小白帽若出现下列情形一定要丢弃:*已经被打开或已被撕开。*在小白帽内海绵已经干了,或是没有优碘液。*已过有效日期。*假如你不能确认产品是否消毒过或是被污染了,那就请换一套新配件,重新进行换液。第42页换液时发生渗漏,如何处理?第43页透析液无法引流出腹腔时,如何处理?第44页透析液无法注入腹腔时,如何处理?第45页引流出透析液中有纤维蛋白,如何处理?第46页引流出透析液是混浊,如何处理?请注意!千万不能够自行乱服药。第47页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