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疾病护理常规_第1页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_第2页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_第3页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_第4页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一、原发性肝癌护理按内科及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病情观察]1.根据病情观察上腹部、右季肋部、自发痛、压痛的规律性。2.并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3.如有门静脉高压所致的大出血、肝昏迷,应及时与医师联系对症处理。4.如行动脉造影后应压迫止血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每30-60min测血压与脉搏1次,并观察注意有无血肿与血栓形成,每小时观察足背动脉搏动的情况;化疗期间应密切观察药物的副作用,鼓励患者进食。[一般护理]1.视病情适当卧床休息以不增加肝脏负荷为宜。2.保证蛋白质摄入,适量的脂肪,高维生素。3・有腹水患者,盐的摄入应在每日3〜5g;有肝昏迷先兆与肝昏迷者,要暂时停止蛋白质的摄入,以糖为主。【对症护理]1・腹部胀满伴有腹水,应采取半卧位,保持床单位平整,定时翻身防止褥疮。2・对伴有疼痛者,根据不同的疼痛程度可给予适量镇静剂或镇痛药并进行心理疏导。3.对患者及家属给予精神安慰,说明病情有突然变化的可能性,应事先与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急剧变化时的联络方法。【健康指导】1.注意饮食卫生。2.保持心情愉快,护士应采用鼓励语言与理解的态度,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3.注意休息与营养。二、消化系统一般护理[病情观察]1.及时了解有无呕吐、便血、腹痛、腹泻、便秘等。2.呕吐、呕血、便血、严重腹泻时,应观察血压、体温、脉搏、呼吸、神志,并详细记录次数、量、性质。3.腹痛时,注意观察其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与饮食的关系,如有病情变化及时汇报医师处理。[一般护理]1.危重及进行特殊治疗的患者,如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晚期、肝昏迷、肝脓肿、急性胰腺炎等,应绝对卧床休息。轻症及重症恢复期患者可适当活动。2.饮食护理对溃疡病、肝硬化腹水、急性胰腺炎、溃疡性结肠炎等患者,指导食用易消化、高蛋白、低盐或无盐、低脂肪无渣的治疗膳食。3.当需要进行腹腔穿刺术、肝脾穿刺活检、纤维内镜、经皮肤肝穿刺介入疗法等检查时,应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工作。4.备齐抢救物品及药品。5.加强心理护理,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安慰工作,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6.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参照消毒无菌技术常规。[健康指导]1.强调饮食质量及饮食规律与节制烟酒。2.指导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掌握发病的规律性,防止复发与出现并发症。3.向患者阐述一些与疾病有关的医疗知识。4.说明坚持长期服药的重要性。5.指导患者保持情绪稳定。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护理按内科及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病情观察】1.及时了解患者有无腹痛、暧气、返酸、恶心、呕吐等表现。2.当患者出现四肢厥冷、脉速、血压下降、黑便、腹痛剧烈、呕吐,提示有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等并发症,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一般护理]1.嘱患者保持安静,急性发作或有并发症时应卧床休息。2.指导患者用药并观察药物副作用,抗酸药应在两餐之间或临睡前服药,宜研碎或嚼碎。长期服用出现便秘者可给予轻缓泻剂。3.饮食护理应少量多餐,以柔软易消化的食物。忌粗糙或多纤维饮食,保证足够量的热量与维生素,尽量避免食用刺激胃液分泌亢进的食物,如浓茶、咖啡、烟酒与辛辣调味品。进食时细细咀嚼。[健康指导]1.向患者讲解疾病注意事项,避兔精神紧张、过度疲劳,生活要有节奏,遵守饮食疗法。2.正确服药,坚持服药,以防疾病复发。3.加强观察,如发现有上腹部痛、不适、压迫感、恶心呕吐、黑便等,应及时就诊。肝硬化护理四、按内科及本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病情观察】1.根据病情随时观察神志、表情、性格变化以及扑翼样震颤等肝昏迷先兆表现。2.对躁动不安的患者,应用约束带、床栏等保护性措施,以免坠床。3.观察鼻、牙龈、胃肠等出血倾向,若有呕血及便血时,做好记录,及时与医师联系作对症处理。[对症护理]1.饮食以高糖、高蛋白、低脂肪、低盐、多维生素软食,忌吃粗糙过硬食物。2•伴有水肿与腹水的患者应限制水与盐摄入(每日3—9g)。3•肝功能不全昏迷期或血氨升高时,限制蛋白在每日30g左右。4•正确记录24h出入液量。5.禁烟,忌酒、咖啡等刺激性饮料及食物。[一般护理]1.肝功能代偿期患者,可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肝功能失代偿期患者应卧床休息。2.大量腹水的患者,可采取半卧位或取患者喜欢的体位,每日测腹围与体重,详细记录。衬衣、裤要宽松合适,每日温水擦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有牙龈出血者,用毛刷或含漱液清洁口腔,切勿用牙签剔牙。3•适当补充多种维生素,尤以B族维生素类。4.注意观察用利尿药后的尿量变化及电解质情况,随时与医师取得联系。【健康指导】-1.保持良好心情。2.按时正确服药。3.正确指导患者生活规律,注意劳逸结合。4.避免感冒等各种感染的不良刺激。五、呼吸系统一般护理1.恢复期可下床适当活动,危重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2.给高蛋白、高热量、多维生素易消化饮食。高热量与危重患者,可给流质或半流质饮食。3.严密观察病情。随时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有否感染性疾病所致全身毒性反应如畏寒、发热、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衰竭等;以及本系统疾病的局部表现如咳嗽、咳痰、咯血、哮喘、胸痛等。4,若系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所致感染性疾病,应进行呼吸道隔离。有条件时将同一种致病菌感染的患者集中一室,或住单房间。5.当患者需进行支气管造影、纤维支气管镜窥视、胸腔穿刺、胸腔测压抽气、胸膜活检等检查时应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6.呼吸困难者应给予氧吸入。护士必须掌握给氧的方法(如持续或间歇给氧与给氧的流量)。7.结合临床,了解肺功能检查与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8.呼吸衰竭患者如出现兴奋、烦躁、谵妄时应慎用镇静药,禁用吗啡与地西伴等巴比妥类药,以防抑制呼吸中枢。9.留取痰液、脓液、血液标本时按常规操作。取样要新鲜,送验要及时,标本容器要清洁干燥。10.病室空气要流通,每日定时通风,但避免对流。空气消毒每日1次,定期监测空气污染情况与消毒效果。11.高热、咯血患者护理参考有关章节。12.做好卫生宣教工作,积极宣传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措施。指导患者进行体育锻炼,阐明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劝告患者注意保暖预防感冒。13.备好一切抢救物品与药物。肺炎护理六、按内科及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病情观察]1.定时测血压、体温、脉搏与呼吸。2.观察精神症状,是否有神志模糊、昏睡与烦躁等。3.观察有无休克早期症状,如烦躁不安、反应迟钝、尿量减少等。4.注意痰液的色、质、量变化。5.密切观察各种药物作用与副作用。【对症护理】1.根据病情,合理氧疗。-2.保证静脉输液通畅、无外溢,必要时置中心静脉压了解血容量。3.按医嘱送痰培养2次,血培养五次(用抗生素前)。4.高热护理见高热护理常规。5.胸痛、咳嗽、咳痰可采取对症处理。[一般护理】1.饮食护理,给予高营养饮食,鼓励多饮水,病情危重高热者可给清淡易消化半流质饮食。2.注意保暖,尽可能卧床休息。【健康指导】1.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2.季节交换时避免受凉。3.避免过度疲劳,感冒流行时少去公共场所。4.尽早防治上呼吸道感染。七、自发性气胸护理按内科及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病情观察】1.观察患者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的程度,及时与医生联系采取相应措施。2.根据病情准备胸腔穿刺术、胸腔闭式引流术的物品及药物,并及时配合医生进行有关处理。3.观察患者呼吸、脉搏、血压及面色变化。4.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应观察创口有无出血、漏气、皮下气肿及胸痛情况。【对症处理】1.尽量避免咳嗽,必要时给止咳剂。2.减少活动,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屏气,必要时采取相应的通便措施。3.胸痛剧烈患者,可给予相应的止痛剂。4.胸腔闭式引流时按胸腔引流护理常规。[一般护理]1.给予高蛋白,适量进粗纤维饮食。2•半卧位,给予吸氧,氧流量一般在3L/min以上。3.卧床休息。[健康指导]1.饮食护理,多进高蛋白饮食,不挑食,不偏食,适当进粗纤维素食物。2.气胸痊愈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避免抬、举重物,避免屏气。3•保持大便通畅,2d以上未解大便应采取有效措施。4.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避免剧烈咳嗽。支气管哮喘护理八、按内科及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病情观察】1.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神志、紫绀与尿量等情况。2.观察药物作用与副作用,尤其是糖皮质激素。3.了解患者复发哮喘的病因与过敏源,避免诱发因素。4.密切观察哮喘发作先兆症状,如胸闷鼻咽痒、咳嗽、打喷嚏等,应尽早采取相应措施。[对症护理]1.了解患者有否其他疾病,正确应用支气管解痉剂。2.应合理给氧、鼓励多饮水,保证每日一定的水量。3.帮助痰液引流,翻身拍背,雾化吸入等。[一般护理]1.饮食护理,给予营养丰富清淡饮食,多饮水,多吃水果与蔬菜。2.给予精神安慰与心理护理。3.半卧位,保持病室的安静与整洁,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刺激。[健康指导]1.居室内禁放花、草、地毯等。2.忌食诱发患者哮喘的食物,如鱼虾等。3.避免刺激气体、烟雾、灰尘与油烟等。4.避免精神紧张与剧烈运动。5.避免受凉及上呼吸道感染。6.寻找过敏原,避免接触过敏原。7.戒烟。九、支气管扩张咯血护理按内科及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病情观察]1.观察痰液的颜色、性状、气味与量的变化,必要时留痰标本送验2.观察病情变化,有无感染与咯血。3.观察体温变化。4.观察有无窒息的先兆症状,及时采取措施。5.观察各种药物作用与副作用。【对症护理】1.根据病情,合理给氧。2.体位引流根据不同部位的病变作体位引流。弓|流时间每次为15min,鼓励患者咳嗽。弓|流完毕后给漱口。每日1〜2次(清晨、入睡前)作体位引流,记录引流出的痰量及性质。弓流应在饭前进行,应协助拍背。3.清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可每日2次进行超声雾化吸入。4.咯血患者按咯血护理常规给予精神安慰,鼓励患者将血轻轻咯出。给予温凉,易消化半流质,大咯血时禁食。密切观察止血药物的作用与副作用。密切观察咯血颜色与量,并记录。保证静脉通路通畅,并正确计算每分钟滴速。大咯血患者给予患侧卧位头侧向一边。准备好抢救物品与吸弓器。必要时正确记录特护单。密切观察有无窒息的先兆症状。保证病室安静,避兔噪音刺激。及时清除血污物品,保持床单位整洁。[一般护理]1.饮食护理鼓励患者多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2.口腔护理晨起、睡前、进食后漱口或刷牙等,减少细菌下延至呼吸道弓起感染。3.适当休息适当下床活动,以利痰液引流。[健康指导]1.注意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2.注意口腔清洁,勤漱口、多刷牙,定期更换牙刷。3.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4.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引流排痰。5.定期做痰细菌培养,尽早对症用药。十、肺结核护理按内科及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病情观察】1.注意观察体温、脉搏、呼吸等变化,如出现高热、咳嗽加剧,应注意是否有结核播散。2.对咯血患者,要密切观察有无窒息先兆表现,一旦发现应及时抢救(详见咯血护理)。3.密切观察药物疗效与不良反应。[对症护理]1,发热结核病一般午后低热,应加强休息,如出现高热应按高热护理。2.盗汗结核病多在夜间出现盗汗,应及时擦身,勤换内衣裤,注意保暖。3.乏力注意卧床休息,减少活动。4.咳嗽给予相应止咳剂。5.女性患者如出现月经紊乱或倒经,应给予适当解释与心理安慰。6.注意消毒隔离(1)餐具食用后煮沸smin后再擦洗,剩余饭菜煮沸10min后弃去。(2)用具、便器、痰具用后消毒。(3)痰液入纸盒或纸袋,焚烧处理。(4)病室、被褥、书籍可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或日光曝晒Zh。【一般护理】1•饮食护理给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2.根据病情,适当卧床休息。3.按时、按医嘱给予服抗结核药。【健康指导】1.不随地吐痰,到公共场所要戴口罩,咳嗽、打喷嚏应轻捂口鼻。2.尽可能与家人分床、分食。3.定期随访,有利调整治疗方案。按内科及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病情观察】1.注意观察体温、脉搏、呼吸等变化,如出现高热、咳嗽加剧,应注意是否有结核播散。2.对咯血患者,要密切观察有无窒息先兆表现,一旦发现应及时抢救(详见咯血护理)。3.密切观察药物疗效与不良反应。[对症护理]1,发热结核病一般午后低热,应加强休息,如出现高热应按高热护理。2.盗汗结核病多在夜间出现盗汗,应及时擦身,勤换内衣裤,注意保暖。3.乏力注意卧床休息,减少活动。4.咳嗽给予相应止咳剂。5.女性患者如出现月经紊乱或倒经,应给予适当解释与心理安慰。6.注意消毒隔离(1)餐具食用后煮沸smin后再擦洗,剩余饭菜煮沸10min后弃去。(2)用具、便器、痰具用后消毒。(3)痰液入纸盒或纸袋,焚烧处理。(4)病室、被褥、书籍可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或日光曝晒Zh。【一般护理】1・饮食护理给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2.根据病情,适当卧床休息。3・按时、按医嘱给予服抗结核药。【健康指导】1・不随地吐痰,到公共场所要戴口罩,咳嗽、打喷嚏应轻捂口鼻。2・尽可能与家人分床、分食。3・定期随访,有利调整治疗方案。十一、呼吸衰竭护理按内科及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病情观察】1.密切观察神志、血压、呼吸、脉搏、体温、尿量与皮肤色泽等,观察各类药物作用与副(尤其是呼吸兴奋剂)。2.密切观察动脉血气分析与各项化验指数变化。【对症护理】1.保持呼吸道通畅(1)鼓励患者咳嗽、咳痰,更换体位与多饮水。(2) 危重患者每2〜3h翻身拍背一次,帮助排痰。如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应加强湿化吸(3) 神志清醒者可每日2—3次做超声雾化,喷雾吸入,每次10〜20min。2.根据血气分析与临床情况合理给氧。3.危重患者或使用机械通气者应做好特护记录单。4.重危患者保持床单位平整、干燥,预防发生褥疮。5.使用鼻罩或口鼻面罩加压辅助机械通气者,做好该项护理有关事项。6.病情危重患者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应按人工气道护理要求。7.建立人工气道接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时应按机械通气护理要求。[一般护理]1.饮食护理,鼓励患者多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安置胃管患者应按胃管护理要求)。2.保持病室整洁、通风,每日2次。3.正确留取各项标本。4.严格控制陪客与家属探望。【健康指导】1.鼓励患者做缩唇腹式呼吸以改善通气。2.鼓励患者适当家务活动,尽可能下床活动。3.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保暖、季节交换与流感季节少外出,少去公共场所。4.劝告戒烟,如有感冒尽量就医,控制感染加重。十二、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按内科及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病情观察]1.观察血压、体温、脉搏、呼吸的变化。2.在大出血时,每15—30min测脉搏、血压,有条件者使用心电血压监护仪进行监测。3.观察神志、末梢循环、尿量、呕血及便血的色、质、量。4.有头晕、心悸、出冷汗等休克表现,及时报告医师对症处理并做好记录。[对症护理](一)出血期护理1.绝对卧床休息至出血停止。2.烦躁者给予镇静剂,门脉高压出血患者烦躁时慎用镇静剂。3.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安慰体贴患者的疾苦,消除紧张、恐惧心理。4.污染被服应随时更换,以避免不良刺激。5.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尽快补充血容量,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或血浆代用品,大量出血时应及时配血、备血,准备双气囊三腔管备用。6.注意保暖。(二)呕血护理1.根据病情让患者侧卧位或半坐卧位,防止误吸。2.行胃管冲洗时,应观察有无新的出血。[一般护理]1.口腔护理出血期禁食,需每日2次清洁口腔。呕血时应随时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无味。2.便血护理大便次数频繁,每次便后应擦净,保持臀部清洁、干燥,以防发生湿疹与褥疮。3.饮食护理出血期禁食;出血停止后按序给予温凉流质、半流质及易消化的软饮食;出血后3d未解大使患者,慎用泻药。4.使用双气囊三腔管压迫治疗时,参照双气囊三腔管护理常规。5.使用特殊药物,如施他宁、垂体后叶素时,应严格掌握滴速不宜过快,如出现腹痛、腹泻、心律失常等副作用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健康指导]1.保持良好的心境与乐观主义精神,正确对待疾病。2.注意饮食卫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3.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4.禁烟、浓茶、咖啡等对胃有刺激的食物。5.在好发季节注意饮食卫生,注意劳逸结合。6.对一些可诱发或加重溃疡病症状,甚至引起并发症的药物应忌用如水杨酸类、利血平、保泰松等。急性胰腺炎护理十三、按内科及本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病情观察】1.严密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的变化。2.认真听取患者主诉,腹部疼痛的部位、性质、时间以及引起疼痛的原因等。3.使用胃肠减压时应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内容物及量。4.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如脉速、出冷汗、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及患者有无腹胀。肠麻痹、脱水等症状,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对症护理】1.患者剧烈疼痛辗转不安时,应注意安全,必需时加用床档,防止坠床。2.抑制胰腺分泌,禁食与胃肠减压使胰腺分泌减少到最低限度,避免与改善胃肠胀气并保持管道通畅。[一般护理]1.禁食期间,患者口渴可用含漱口或湿润口唇,待症状好转逐渐给予清淡流质、半流质、软食,恢复期仍禁止高脂饮食。2.对休克患者除保证输液、输血的通畅外,还应给氧,并注意保暖。3.急性期按常规做好口腔、皮肤护理,防止褥疮与肺炎发生。【健康指导】1.应向患者讲清本病好发的特点及治疗中注意事宜,给予鼓励安慰以稳定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2.注意饮食卫生。3.禁食高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以防疾病复发。溃疡性结肠炎克隆病护理按内科及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病情观察】1.根据病情观察腹泻的频率次数与大便的性状。2.暴发型患者因大便次数频繁,应观察是否有口渴、皮肤弹性减弱、消瘦、乏力、心悸。血压下降等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与营养障碍的表现。3.如病情恶化、毒血症明显、高热伴腹胀、腹部压痛、肠呜音减弱或消失,或出现腹膜刺激症,提示有并发症应立即与医师联系协助抢救。【对症护理】1.腹痛应用解痉剂时,剂量宜小,避免引起中毒性结肠扩张。2.严重发作者,应遵医嘱及时补充液体与电解质、血制品,以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等。3.需行结肠内窥镜或钡剂灌肠检查时,以低压生理盐水灌肠做好肠道准备,避免压力过高防止肠穿孔。4.指导患者以刺激性小、纤维素少、高热量饮食;大出血时禁食,以后根据病情过渡到流质与无渣饮食,慎用牛奶与乳制品等。[一般护理】1.连续便血与腹泻时要特别注意预防感染,便后温水坐浴或肛门热敷,改善局部循环。并局部涂擦抗生素软膏。需行药物保留灌肠时,宜在晚睡前执行,先嘱患者爿Dat便,取方叙B啦,行低压盐水灌肠。轻者适当休息,指导患者晚间安然入眠,重视午睡;重型患者应卧床休息,以减轻肠蠕动与肠痉挛。【健康指导】向患者讲解此病的诱发因素、治疗后的效果,并保持情绪稳定。按时正确服药,配合治疗与护理。血液系统一般护理【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有无进行性贫血、出血、发热、感染等症状,及时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等情况变化,并经常了解有关检测项目,以结合临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随时做好各种急救准备。2.遵医嘱正确及时完成治疗,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预防与观察治疗副反应,确保医疗安全。3.协助做好各种实验室检查,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合作,正确采集标本及时送验,确保检验的可靠性。4.对患者与家属宣传疾病相关的自我保健护理知识,以及预防并发症,预防疾病复发等健康指导。【对症护理】(一)贫血护理1.严重时要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后发生晕厥,注意安全。2.贫血伴心悸气促时应给予吸氧。3.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类食物,如瘦肉、猪肝、豆类、新鲜蔬菜等,注意色、香味烹调,促进食欲。4.观察贫血症状如面色、睑结膜、口唇、甲床苍白程度,注意有无头昏眼花、耳鸣、困倦等中枢缺氧症状,注意有无心悸气促、心前区疼痛等贫血性心脏病的症状。5.输血时护理认真做好查对工作,严密观察输血反应,给重度贫血者输血时速度宜缓慢,以免诱发心力衰竭。(二)出血护理1.做好心理护理,减轻紧张焦虑情绪。2.明显出血时卧床休息,待出血停止后逐渐增加活动。对易出血患者要注意安全,避免活动过度及外伤。3.严密观察出血部位、出血量,注意有无皮肤粘膜瘀点、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呕血。便血、血尿,女性患者月经是否过多,特别要观察有无头痛、呕吐、视力模糊、意识障碍等颅内出血症状,若有重要脏器出血及有出血性休克时应给予急救处理。4.按医嘱给予止血药物或输血治疗。5.各种操作应动作轻柔、防止组织损伤引起出血。避免手术,避免或减少肌内注射,施行必要穿刺后应压迫局部或加压包扎止血。6.应避免刺激性食物、过敏性食物以及粗、硬食物,有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禁食,出血停止后给予冷、温流质,以后给予半流质、软食、普食。(三)感染的预防1.病室环境清洁卫生,定期空气消毒,限制探视,防止交叉感染,白细胞过低时进行保护性隔离。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与无菌技术操作防止各种医源性感染。3.保持患者机体清洁、防止体内细菌传播,做好口腔护理、会阴肛门护理,预防各种感染。4.观察患者有无发热、感染伴随症状及体征。注意保暖,高热时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鼓励多饮水,警惕感染性休克。5.按医嘱给予抗感染治疗,合理配制抗生素,观察药物效果及不良反应。6.对患者及家属做好预防感染的卫生宣教工作。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护理按内科及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病情观察】1.观察出血症状可有广泛自发性出血,皮肤粘膜瘀斑,伤口、注射部位渗血,内脏出血如呕血、便血、泌尿道出血、颅内出血意识障碍等症状。应观察出血部位、出血量。2.观察有无微循环障碍症状皮肤粘膜紫组缺氧、尿少尿闭、血压下降、呼吸循环衰竭等症状。3.观察有无高凝与栓塞症状如静脉采血血液迅速凝固时应警惕高凝状态,内脏栓塞可引起相关症状,如肾栓塞引起腰痛、血尿、少尿,肺栓塞引起呼吸困难、紫绀,脑栓塞引起头痛、昏迷等。4.观察有无黄疽溶血症状。5.观察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含量、3P试验等。6.观察原发性疾病的病情。[对症护理]1.出血的护理(1) 按本系统疾病护理的出血护理常规。(2) 按医嘱给予抗凝剂、补充凝血因子、成分输血或抗纤溶药物治疗。正确、按时给药,严格掌握剂量如肝素,严密观察治疗效果,监测凝血时间等实验室各项指标,随时按医嘱调整剂量,预防不良反应。2•微循环衰竭的护理(1) 意识障碍者要执行安全保护措施。(2) 保持呼吸道通畅,氧气吸入,改善缺氧症状。(3) 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观察尿量、尿色变化。(4) 建立静脉通道,按医嘱给药,纠正酸中毒,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维持血压。(5) 做好各项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6)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时应作相关护理,详细记录。[一般护理]1•按原发性疾病护理常规。卧床休息,保持病室环境安静清洁。3•给予高营养,易消化食物,应根据原发疾病调整食品的营养成分与品种。4•正确采集血标本,协助实验室检查以判断病情变化与治疗效果。【健康指导】根据病因或原发性疾病作相关指导,促进患者进一步康复。心律失常护理如何护理心律失常患者?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根据其护理原则,应注意如下几点:(1)注意休息,轻者可做适当活动,严重者需绝对卧床静养,室内光线一般不宜过强。(2)保持环境清静,禁止喧哗、嘈杂,尤其对严重心律失常的病人更应注意。嘈杂声音的刺激可以加重病情。(3)避免喜怒忧思等精神刺激,要善于做患者的思想工作,使之配合治疗,以利于康复。护理人员不能慌张、忙乱,应保持沉着,给患者以安慰。护理人员操作宜轻稳,避免触动病人的卧床而引起病人情绪波动,加重病情。患者的衣服不要太紧,尤其呼吸困难时,应将钮扣松开。喘息不能平卧者,应用被褥垫高背部或采用半卧位。有水肿者,饮食宜低盐或无盐,控制摄入水量,记录出入量,测腹围,隔日测体重。经常注意观察病人,密切注意病人的症状、血压、心率。如果服用洋地黄制剂,服药前应测脉搏,若脉搏在160次以上或60次以下(每分钟),均需报告医生。如果有心功能不全者,输液速度不宜快,以免加重心功能不全。如发现病人呼吸困难,唇色紫绀,出汗,肢冷等情况,应先予吸氧,同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什么样的心律失常病人要住监护病房?心律失常的病人是否要住监护病房,要视其疾病的严重程度而定。需要住监护病房的心律失常有:(1)室颤、室性心动过速、阿—斯综合征、快慢综合征。⑵室性早搏(频发、多源、RonT)、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窦性心动过缓(心率每分钟者低于50次)、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快速型心房纤颤、结性或房性早期、H°□型房室传导阻滞。对第(1)种心律失常要在监护病房的心电监测下进行抢救。不立即抢救会引起死亡。第(2)种亦为较严重的心律失常,应在监护病房的心电监测下进行治疗,加以纠正,防止病情加重。第(3)种心律失常可根据病情来决定是否需要治疗。如果在心肌梗塞后出现心律失常,无论哪种心律失常,都应进行监测。因为心梗后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即使是不严重的心律失常,亦可能很快转成严重的心律失常。为什么要注意心律失常病人的血压及心率?心律失常常由冲动起源不正常或因传导不正常引起,心脏不能正常有节律地跳动完成其正常泵血功能。观察心律失常患者的血压及心率可以明确心律失常的种类及严重程度。严重的心律失常发作时,心脏的泵血功能消失,每搏输出量可以到“零”,血压可以降到0(测不到血压)。这样的患者如得不到及时抢救,很快就会死亡。因此测血压可以观察患者的病情。测心率有助于明确心律失常的类型。如同样是快速整齐的心率,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时,颈静脉搏动的频率与心率一致;心房扑动时,颈静脉可能显示急速浅表的搏动,频率超过心率;而心房纤颤时,心音则强弱不等,心律绝对不齐,心率与脉搏跳动不一致。慢速及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患者,心率的快慢可以表示病情的严重程度。因此,临床上要注意心律失常病人的血压及心率变化。病人如何自己记录心律失常日记,应记哪些内容?对于没有住院治疗及没有进行监护的心律失常病人,应自己记录心律失常日记,以使医生及本人了解自己的病情及服药后病情的变化。患者应记录睡醒后起床前的心率及脉搏、活动后的心率及脉搏,并定期测血压,必要时可在每日同一时间及条件下测血压。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患者,应记录服药前后的心率及脉搏,并记录每天自我感觉的症状。尤其感到症状加重时的心率及脉搏及引起症状加重的因素。还应记录每日的活动量、饮食量、大便情况,并粗略估计小便量,以观察有无明显减少。患者还应记录每次到医院就诊的时间及情况,记录检查心电图及生化检查的结果。如果用药的剂量或种类变化,亦应记录。总之,记录心律失常日记对患者掌握自己的病情,了解疾病加重的因素,对主治医生掌握其病情都有很多益处。如何防止心律失常患者发生意外?心律失常的发生多由心脏疾患引起,故防止心律失常患者发生意外,首先要积极治疗原发病。需要服药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一定要按时服药,以免加重心律失常,导致不良后果。心律失常患者所服药物及剂量,一定要经医生认可,对于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的患者,应避免使用一切足以减慢心率的药物,以避免发生晕厥、猝死等意外。有严重室性早搏的室性心动过速者,应及早纠正,以免发生室颤。有严重传导阻滞者,如n°n型及皿。房室传导阻滞,尤其阻滞部位在双束支者,如果出现心脑供血不足症状,如胸闷、头晕、视物不清、心慌、心前区疼痛,要及时加以纠正。此时行动宜迟缓,避免做幅度大的动作,应予吸氧。如果心脑供血不足的症状经常出现,并有阿—斯综合征发作者,应考虑安装临时或永久起搏器。心律失常患者平时生活中还应注意不宜过饿、过饱,大便宜通畅,运动不宜过于剧烈。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护理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angina;UA)是指稳定性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塞(AMI)与心脏性猝死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包括除稳定性心绞痛以外的其它各型心绞痛。既可逆转为稳定型心绞痛,也可能迅速进展为AMI甚至心脏猝死。UA曾被称为中间型冠状动脉综合征,急性冠状动脉机能不全,进行或强性心绞痛、心肌梗死前心绞痛、加速型心绞痛、冠状动脉衰竭、濒临心肌梗死前综合征等。因此早期对其正确积极的治疗及精心细致的护理,是治疗及提高生命质量的关键。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的病人常多为50〜80岁的老年人,多有高血压(并伴有睡眠差)、高胆固醇血症(表现为肥胖)、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等疾病的病史;也与家族史有关。其病情可因病程的时间、发作的时间、发作间隔的时间呈进行性加重,疼痛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与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发作反复、频繁。心电图常见ST段压低0.1mV(1mm)出现暂时性的心肌缺血。病情观察:了解病人发生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部位、性质、有无放射性的疼痛、疼痛程度、持续时间、缓解方式,询问发生前有无诱因存在是评估疼痛的重点,并及时准确地记录及处理。诱发因素:疲劳、情绪激动、紧张、环境吵杂或寒冷、体位突然改变、进食过饱、饮食习惯过甜过咸等。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体力活动可增加心脏负担,增加心肌耗氧量,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随心肌的需要增加而增加。发病初期休息是治疗的关键。患有鼾症,甚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老年人应及时通过使用nCPAP治疗或外科治疗矫治鼾症,预防因鼾症引起的内皮素合成增加所致收缩血管物质释放,心脏负荷加重,同时冠状动脉收缩,加重心肌缺血缺氧,导致心绞痛的发作。饮食:进食清淡、富含维生素、优质蛋白质及纤维素的食物,不宜过快过饱,可少食多餐。饮食不宜过咸,有关研究表明:因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HLD)、高胰岛素血症(HID)引起的糖耐量异常(IGT),局部炎症细胞的浸润以及全身性炎症,是导致冠心病心绞痛发病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故限制甜食及高脂饮食,并应忌烟酒。日常生活习惯:根据病情进行活动,女口:太极拳、散步……有助于促进侧支循环的发展,提高体力活动的耐受量改善症状。改变体位时行动应缓慢:如起床时应做到“三个1分钟”,睁眼后1min在原处坐起,坐起1min后方可移至床边,待1min后下地行走。保持大便通畅,按时排便,若大便硬结可给予开塞露20ml塞肛,严禁用力排便、导泻或行高压灌肠(清洁灌肠)等,易出现心输出量骤然增加,心肌缺血缺氧诱发不稳定型心绞痛。使用硝酸甘油的护理:使用后出现颜面潮红、头痛、心悸等症状,是因为药物造成头面部血管扩张引起。为防止用药后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可嘱病人用药后卧床休息。静脉滴注硝酸甘油,使用输液泵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以防止意外发生,一般8〜10mg/min。输液过程中嘱病人在床上解大小便,避免体位突然改变而出现血压下降、头晕、冷汗、心悸等症状。输液前及输液期间,应定时测血压。输液时的护理:输液速度宜慢不宜快。由于输液时间长,应在治疗前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鼓励安慰病人耐心地坚持输液治疗。观察并记录24小时出入量,避免加重心脏负担的情况发生,便于及时调整输液量及观察肾脏代谢功能。治疗中对血管的保护:多数病人的血管为弯曲、弹性差、细小、脆性大、不易固定,在进行输液、抽血等治疗时应注意对血管的保护。使用留置针,必要时可做颈外静脉切开留置术等,可减轻病人因反复穿刺而带来的痛苦。十四、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护理:(1)术前做好心理护理,介绍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必要性,以及平与的心态与充足的睡眠对次日手术的成功有很大帮助。行抗生素皮试及碘过敏实验。术野皮肤的备皮及术前血常规检查、术前使用小剂量镇静剂。术前12h内禁食,8h禁饮水。术前排便。造影前可适当饮水,避免脱水以利于造影剂的排出。术后使用沙袋(1kg)压迫止血(静脉6〜8h,动脉8〜12h);术后卧床8〜12h,做好心理护理及生活护理;行心电监护观察:心电、血压、体温、局部出血情况、远端动脉的搏动;常规应用抗生素3〜5天。鼓励病人多饮水,消除病人的害羞心理,解释通过尿液将造影剂排出体外的重要性,观察尿量,必要时予利尿剂,以利于造影剂的排出。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angioplasy,PTCA)的护理:冠状动脉造影术示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有单支、孤立=1年者;左心室功能良好;病变位于冠脉近端、管腔狭窄程度大于50%,一般应在70〜75%的以上,病变范围长度小于15cm无钙化的向心性狭窄;无心肌梗死史;以及不能耐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者也在考虑进行该手术。此项介入治疗多与冠状动脉造影术连续进行。术前通过口服如万爽力或静脉点滴如硝酸甘油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改善心肌功能,减轻心脏负荷等预防心绞痛的发作,并口服抑制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或波立维。(其它术前护理同冠状动脉造影术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术后护理护理。但要注意手术部位取被动体位,预防因手术部位体位改变而发生破裂、内膜撕裂的现象;术后仍须继续口服抗凝药物治疗1〜3个月;如PTCA手术不成功或不适应该手术的应紧急或及早行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急救措施:心绞痛发作时就地即给予硝酸甘油片0・5mg(1片)舌下含服,疏散围观的人,安抚病人的情绪,严重时(出现昏迷)将病人就地平躺以减轻心脏负荷,掐人中穴。同时通知医生,并做好心电图的记录。五分钟后症状如无好转,可再给予硝酸甘油片0.5mg(1片)舌下含服。如心绞痛发作发生在院外,应及时联系“120”急救中心或经治医院。心理护理:应从老年人的心理出发考虑问题,关心、询问病人掌握其心理变化,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告知病人情绪变化对本病的影响,消除紧张,保持心态平与,乐观积极的心态对本病的恢复十分重要。情绪变化可使心脏工作量加大,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心脏负荷加重而诱发心绞痛。无论是在住院治疗还是出院回家时,都应关注病人的心理及情绪变化,与其谈心分担或消除病人的心理负担,稳定病人的情绪,避免心绞痛的发作。健康教育:向病人介绍该病的常识,嘱病人坚持服药,定期回院复查,遵医生指导用药,忌随意停药、换服药物。指导病人自制一张个人健康联系卡与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随身携带,联系卡注明:姓名、年龄、病史、家人联系、经治医院的联系及医生,卡上还可附上简单的急救要领。并随身备有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以便发作时急用。总结: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突然,症状严重,应及时处理,以免发展成心肌梗塞。护理工作是观察心绞痛发作的前沿,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获取病人的信任,指导病人从生活习惯与心理的调节各方面预防心绞痛的发作。进入老龄化的今天,不稳定型心绞痛已成为威胁老年人生命的病症之一。优质的护理工作是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转危为安、尽快康复的保证,也是减少发病,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十五、脑出血的急救原则:(1)安静卧床,尽量减少搬动。呼叫急救车大夫出诊,待病情较为稳定后,立即送医院急救。(2)脑出血的最初的5分钟内,对于生命是至关重要的。由于病人舌根后坠易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在救护车到来之前,采取措施保证呼吸道通畅:松解衣领,取下义齿,侧卧位,头后仰,便于口腔分泌物自行流出,并及时清除口腔呕吐物,一旦窒息,尽快掏净口腔,进行人工呼吸。调整血压,对血压较高的脑出血,可用小量利血平治疗或硫酸镁10毫升深部肌肉注射;神志清楚的给予口服心痛定。如果病人倒在厕所、浴池等狭小场所,要尽快设法移到宽敞的地方。具体做法因地制宜,原则是尽量不要震动头部,保持头部水平位搬运,以免堵住呼吸道。⑸用止血药,常用止血敏、抗纤溶芳酸、维生素K。止血药用量不可过大,种类不宜多。(6)防治肺部感染与褥疮。尤其是脑出血昏迷的病人,早期给予抗生素预防肺部感染,定时翻身防止褥疮,活动肢体防止关节僵硬。(7)外科手术治疗,可做血肿穿刺抽吸术或开颅手术清除血肿。目的是提高生存率,降低残废率。食管静脉典张破裂出血套扎术后的饮食治疗与护理我科是消化内科,从2001年以来,共收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246例,其中84例是食管静脉破裂出血,全部经洛赛克等抗酸剂,善宁、垂体后叶素等降门脉压药及其他止血药输血输液等治疗措施后未能控制活动性出血,于是在胃镜下片套扎术后再返回我科治疗,经过我们精心治疗与护理,使他们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性5例,女性33例,年龄在38—70岁之间,平均年龄52岁,首次出血30例,再次出血54例,有26例曾有上消化道出血史。其中肝炎后期肝硬化23例,酒精性肝硬化18例,肝癌15例,住院天数为7—50天,平均26天。临床表现所有病人均有呕吐鲜血,伴有黑便,甚至暗红色大便,总出血量在500—4500毫升不等,首次血红蛋白26—90g/L不等。饮食治疗与护理术后先禁食,让病人平卧,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误入气管,引起窒息,保持环境安静,嘱其卧床休息,避免劳累。因活动能引起心率加快,心排出量增加,静脉回流血量增加,门脉压升高,从而使已曲张变薄的静脉更易破裂,劳累后可消耗体内大量的能量,可使食管粘膜细胞内的ATP水平下降,细胞内能量储备不足,而使粘膜易于受损,引起再次出血。因此,休息对于患者来说非常重要,因术后下床活动而引起再次出血的病人曾有一例。呕血停止或禁食24小时后,不再出血即给易消化高蛋白、低盐低脂肪的冷流质饮食,如牛奶、稀粥、鱼汤、米糊等食物,要待凉后再吃,避免因热血管扩张引起出血。此时患者由于食欲较差,尽量做到少食多餐,保证每天供给热量2。09—4。8MJ为宜,为防止水电解质紊乱,食盐不能少2—5克/天,水分不能少于1000—3000ml/天。停止出血后2—3天,选择营养价值高,细软,易消化的食物。如鸡蛋花、豆浆、肉末等,经过加工烹调使其变的细软,对胃肠无刺激,待凉后用餐,保证摄入足够的热能、蛋白质与维生素。少数患者是由于暴食引起胃内压力升高,胃酸返流,致食管粘膜损伤而出血,故应尽量说服病人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交待病人不要吃生硬、油炸、辛辣刺激性食物,如烧饼、油条、辣椒等,因吃生硬食物引起再次出血的病人曾有2例。停止出血4天后,如不再出血,可给优质蛋白、高维生素等半流质食物,如面条、鸡蛋、混沌、水饺等,少用甜食,以免引起胃酸分泌过多,出现烧心,食欲不振,加重病情。嘱病人少饮酒,正常情况下,酒精很少引起食管粘膜出血,但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情况下,食管粘膜的防御保护修复功能下降,酒精可直接引起食管粘膜的损伤,另外,酒精可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使返流增加,胃酸、胃蛋白酶、胆汁等均可加重食管粘膜的损伤,导致食管静脉再次破裂出血。因此,肝硬化病人戒酒对预防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有重要意义。健康指导保持良好的心境,应教育病人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培养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正确对待疾病。注意饮食卫生,食物选料要新鲜,餐具要洗刷干净,定时消毒,不能吃剩饭、剩菜,发霉、变质的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进食时要细嚼慢咽,餐后30分钟到一小时要安静休息,勿食过冷过热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证维生素的供应。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注意劳逸结合,要禁烟酒,不吃对胃有刺激的食物。脑卒中病人治疗管道的护理在脑卒中抢救与治疗过程中,适当及时地建立有关治疗管道,并对这些治疗管道进行良好护理,关系着抢救治疗的成败。现将我们对脑卒中病人治疗管道护理的体会报告如下。1输液管道的护理输液的目的是维持体液平衡、纠正电解质的紊乱,同时输入治疗药物与营养物质。脑卒中病人输液往往连续进行,持续时间较长,因此对输液管道的精心护理至关重要。静脉的选择选择上下肢易固定较大静脉,以上肢静脉为主,因下肢静脉血流速度缓慢,易发生血栓与炎症。一般情况下不应在瘫痪肢体静脉穿刺与输液,偏瘫肢体行较长时间静脉输液,静脉炎发生率较正常肢体静脉炎发生率高3〜4倍[1],给患者带来痛苦,影响药物的顺利输入,不利于治疗,但由于偏瘫肢体不活动,易固定,在偏瘫肢体进行静脉穿刺极为普遍,应坚决纠正。对于长期静注者应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一般每1〜2天交换一次穿刺部位,避免连续多次在同一条血管上进行穿刺,亦应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长期注药。严格无菌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应注意穿刺消毒与扎止血带顺序,应消毒再结扎止血带,避免扎止血带时间过长,这样可使局部血管壁的损伤减少到最低限度。严格掌握配伍禁忌与输注速度每瓶输液联合用药以不超过2〜3种为宜,避免多而滥的联合用药,应注意配伍禁忌及药理动力学情况,并根据药物种类及病人情况决定输液速度。注意观察穿刺部位局部变化注意穿刺部位有无水肿、发红、液体外漏渗出现象,尽量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处置。严防各种微粒进入静脉配药时针头不宜过大,以免橡胶碎屑进入药液中。同时为了避免输液微粒进入静脉内,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情况下多留尾液。2气管插管的护理气管插管常用于脑卒中处于昏迷状态伴有呼吸衰竭的病人。气管插管的护理应注意两个方面。插管后症状体征观察插管后通过血气分析、观察瞳孔大小、浅反射及一般状态判断呼吸器调节是否得当。对光反射恢复,角膜反射、吞咽反射、咳嗽反射正常,说明呼吸器的作用及调节得当。反之,若通气过度,二氧化碳排出过多,可导致呼吸性碱中毒,发生肌肉抽搐;若通气过小,二氧化碳潴留,导致呼吸性酸中毒,病人气促紫绀,血压下降,昏迷加重。遇此应详细记录,积极配合医生治疗。2.2保持呼吸道通畅气管插管后,正确有效地排除呼吸道分泌物,是保证通气、减少肺部感染的重要环节。可通过正确的吸痰达到保持呼吸道通畅的目的。吸痰时,应选择粗细适宜的导管,将导管徐徐插入插管内,由浅入深,一面插一面吸,不停地缓缓转动,遇有粘液或分泌物宜稍停留,待清除后再深入,防止将痰液推下。一般连续吸痰不超过10分钟,以免引起呼吸道痉挛。同时需与吸水交替进行,以便冲刷导管内分泌物,进行有效吸引。吸痰后廿脊芟蚱苣诘稳肷硌嗡?〜5ml,保护呼吸道湿化。也可用3%高渗盐水或加入化痰药稀释痰液。3气管切开的护理气管切开是脑卒中病人常用的辅助治疗手段,熟悉其护理特点,对减少其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有密切关系。3.1注意术后体位术后24〜48小时应采取平卧位,头略向后仰,避免气管套管远端压迫或刺激气管壁粘膜,造成糜烂并形成假膜脱落堵塞套管,或损伤无名动脉导致大出血。3.2密切观察病情术后定期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注意有无出血。若病人气管切开周围反复出现血性分泌物,警惕有出血的可能,应及时报告医生。套管的护理保持套管清洁,避免痰液再吸入气管或附着管口形成干痂堵塞呼吸道。内套管每2〜4小时清洗擦拭消毒1次,24小时煮沸消毒1次。内套管取出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痰痂阻塞外套管。套管周围纱布垫要保持清洁干燥,每日更换1〜2次。经常检查创口周围皮肤有无感染与湿疹并及时处理。保持呼吸道湿化,平时用3〜层生理盐水纱布敷盖套管口,保持湿润,防止灰尘吸入。室温保持18〜20°C,相对湿度60%〜70%。向套管内定时滴入生理盐水3〜5ml。4留置胃管的护理脑卒中处于昏迷状态的病人需鼻饲,即将胃管经鼻腔插入胃内,向管内灌注流质食物、药物及水分,达到治疗、供给营养及水分的目的。留置胃管的护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防止误插由于病人处于昏迷状态或气管切开,会厌不能随吞咽完全盖住喉口,插管时易误入气管内,因此应特别慎重。一般成人胃管插入50〜55cm,按要求插入后,可采用在胃管口端贴上几条棉絮或将管口置于装有少量凉开水的碗中以检查胃管是否在呼吸道内。要证实胃管是否在胃内,可用抽胃液与注入空气以区分,亦可用兰色石蕊试纸试验胃液,或再注入空气,在胃区听到气体响声为准。注意并发症的发生在胃管插入或留置过程中易发生并发症,如后鼻道出血、鼻翼鼻中隔溃疡、胃出血穿孔、中耳炎、腮腺炎、呼吸系统合并症、细菌异常繁殖、水电解质紊乱等[2],应注意观察,及时处理。灌注方法灌注前应先把气管内痰吸干净,以免鼻饲过程中吸痰咳嗽,弓I起呕吐造成窒息。灌注量每次不超过200ml,速度应慢。灌注后30分钟不宜搬动病人。冬天应将流质食加温后注入胃内,再用少量温开水冲尽胃管内流质,最后将胃管开口端反折,用胶布扎紧。胃管更换胃管应每周更换1次,留置期间固定要牢靠,胶布可经常更换,以保持整洁。换胃管应在当天最后1次鼻饲完后,夹住胃管开口端拔出,清洁鼻腔,待第二天早晨再从另一鼻孔插入。留置导尿管的护理脑卒中病人发生尿潴留或尿失禁时,常留置导尿管。常用的导尿管有普通导尿管、双腔气平导尿管、菌状导尿管、花瓣导尿管等。严格无菌操作按操作常规插入选择好的导尿管,插入长度以有尿流出再插入2cm为原则,一般男性18〜20cm,女性4〜6cm,插入后予以固定。若将管误插入阴道或脱出时,应立即拔出,更换导尿管后重新操作。导尿管及附件的护理留置导尿管每2〜3小时开放1次,并记录尿量,保持每小时尿量不少于30ml,24小时不少于500ml。留置导尿管每日用消毒液消毒尿道口,并每日行膀胱冲洗1〜2次,贮尿瓶中尿液满时,应及时倒去,并记录尿液性状及尿量。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常规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患者体内存在大量自身抗体,使机体多系统多脏器受损,从而弓起不同脏器受损以后的不同临床症状。因此在护理上,应细致全面地观察病情,除做好一般护理外,还必须根据患者受损脏器情况做好各种特殊的护理。一、一般护理要点:1、要体贴病人疾苦,做好思想开导工作,解除患者恐惧心理与思想压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2、向患者普及狼疮知识,帮助患者正确对待疾病,积极配合治疗。3、重症患者应卧床休息。4、发热时,按发热病人常规护理,避免受凉,积极预防并治疗感冒。5、不宜晒太阳,室内阳光过强时,应挂窗帘。禁用紫外线等光性疗法,或服用感光药物与食品,如中药补骨脂与蔬菜中的芹菜等。外出要打遮阳伞,戴遮阳帽,穿长袖上衣与长裙、长裤。6、长期应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者,应注意副作用的出现,积极预防并及时治疗各种病毒、细菌感染。7、生活要有规律,保持乐观情绪与正常心态,避免过度劳累。8、给予优质蛋白、低脂肪、低盐、低糖、富含维生素与钙的饮食。忌食海鲜及辛辣食品,戒除烟酒。二、特殊护理要点1、狼疮性肾损害:有50%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狼疮性肾炎,引起严重临床后果,因此对狼疮肾的护理至关重要,其护理要点是:(1)不论急性、慢性狼疮肾炎活动期,还是狼疮肾肾功能不全及衰竭期,都应卧床休息。当疾病活动控制与缓解后,慢性狼疮肾炎恢复期,可适当活动。(2)给予低盐、低脂饮食,限制蛋白入量,补充体内蛋白应给予瘦肉、牛奶等优质蛋白,忌食豆类及其它植物性蛋白。使用激素血糖升高者,给予低糖饮食。(3)严重水肿及少尿者,注意营养补给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按医嘱要求准确输入液体或口服中药。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一、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评定(一)临床评估1、心脏病性质及程度判断收缩期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为:①左心室增大、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增加及LVEF<40%。②有基础心脏病的病史、症状及体征。③有或无呼吸困难、乏力与液体潴留(水肿)等症状。(1)根据病史及体格检查,提供各种心脏病的病因线索,如冠心病、心脏瓣膜病、高血压、心肌病与先天性心脏病。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判断左心衰竭、右心衰竭或全心衰竭。(2)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及多普勒超声检查:①诊断心包、心肌或心脏瓣膜疾病。②定量或定性房室内径,心脏几何形状,室壁厚度,室壁运动,心包、瓣膜及血管结构,瓣膜狭窄定量、关闭不全程度,测量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与收缩末期容量(LVESV)o③区别舒张功能不全与收缩功能不全丄VEFM40%为左室收缩功能不全。LVEF还能鉴别收缩功能不全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④LVEF及LVESV是判断收缩功能与预后的最有价值的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容量指数(LVESVI=LVESV/体表面积)达45ml/m2的冠心病患者,其死亡率增加3倍。⑤为评价治疗效果提供客观指标。在左室扩大、呈球形及左室短径已大于长径的1/2时,通过M型超声心动图左室短径的测量,用立方法计算左室容量及LVEF显然有很大的局限性,尤其当存在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时,M型心脏超声测量会产生误差,故推荐采用2DE的改良Simpson法测量左室容量及LVEF。2DE与造影或尸检比较,测量左室容量与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