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章无线网络
本章要点:
◆
了解无线网络的种类及基本概念◆
掌握光学和无线电波的无线传输技术及应用◆
掌握无线广域网WWAN技术及发展◆
掌握无线局域网WLAN标准及相应技术◆
掌握蓝牙技术及蓝牙的应用第7章无线网络本章要点: 1目录 7.1无线网络概述7.2无线传输技术7.3无线广域网WWAN
7.4无线局域网WLAN
7.5蓝牙技术第7章
无线网络目录 第7章无线网络2无线接入分为以下四种:1、无线个人网WPAN,代表是蓝牙。2、无线局域网WLAN,标准是802.11系列。3、无线城域网WMAN,基于IEEE802.16标准。4、无线广域网WWAN,代表是移动、联通的无线网络,发展速度更快。7.1无线网络概述通常无线接入是指WLAN和WWAN两种。WWAN是计算机通过手机或上网卡实现无线接入,一般通过GPRS或CDMA手机拨号上网;WLAN使用无线网卡、无线网络设备(如AP)接入,机场、学校、酒店等企事业单位大多做了做这些无线覆盖。无线接入分为以下四种:1、无线个人网WPAN,代表是37.2.1光学传输
1.红外线
(1)直接红外线连接直接红外线连接将两个设备的端口面对面(之间不能有阻隔物),即可建立连线,例如两台笔记本。这种连接方式安全,但发送范围较小。7.2无线传输技术(2)反射式红外线连接反射式的连接方式不需要让红外线通信端口面对面,只要是在同一个封闭的空间内,彼此就能建立连接。这种方式不过很容易受到空间内其他干扰源的影响,导致数据传输失败,甚至无法建立连接。7.2.1光学传输1.红外线7.2无线传输技术47.2.1光学传输
1.红外线(3)全向性红外线连接全向性连接集中上两种连接两种方式的长处,设置一个反射的红外线基地台为中继站,各设备的红外线通信端口指向基地台,彼此便能建立连接。7.2无线传输技术
红外线传输有以下两个缺点:一是传输距离太短,约在1.5m之内;二是易受阻隔,只要有任何障碍物屏蔽到红外线,连接就会中断。所以在无线局域网中,红外线传输并不受到重视,应用也较少7.2.1光学传输1.红外线7.2无线传输技术57.2.1光学传输
2.激光激光传输的连接模式只有直接连接一种。这是因为激光是将光集成一道光束,再射向目的地,途中几乎不会产生反射现象,在许多需要安全的连接环境中,激光传输是一个极佳的选择。激光传输适用于空旷或拥有制高点的地方,它不需要挖掘路面、埋设管线。例如需要连接的两栋大楼被河流相隔、办公室分处公路的两侧等场合。7.2无线传输技术7.2.1光学传输2.激光7.2无线传输技术67.2无线传输技术7.2.2无线电波传输
无线电波的穿透力强,而且是全方位传输,不局限于特定方向。WLAN主要采用无线电波传输技术,无线电波传输技术有ISM频段扩频、窄频微波、HomeRF和Bluetooth等。1.ISM频段及扩频无线电波频率资源受到管制,其中,2.4GHz(2.4~2.483
5GHz)频段是规划给工业、科学及医疗(ISM)领域的公用开放频带,也开放给所有使用无线电波的其他设备,用户不用申请便可直接使用。同属于ISM的公用频带还有900MHz(900GHz~928MHz)和5.8GHz(5.725~5.850GHz)。7.2无线传输技术7.2.2无线电波传输无线77.2无线传输技术7.2.2无线电波传输2.窄频微波微波采用高频率短波长(3~30GHz)的电波传输数据,可提供点对点的远距离无线连接,缺点是较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各厂商的产品无法互通。无线网络使用微波频段时一般不使用公用频带,需要申请专用频道,而且用非常窄的带宽(窄频微波)来传输信号。这种窄频微波的带宽刚好能将信号塞进去,这样不但可以大幅减少频带的耗用,也可以减轻噪声干扰的问题。7.2无线传输技术7.2.2无线电波传输2.87.3无线广域网WWAN笔记本用户原先可借助电话网络和MODEM接入广域网,现在WWAN利用蜂窝无线网络,笔记本用户可以无线接入。WWAN技术是利用手机信号通过笔记本或其他设备在蜂窝网络覆盖范围内,在任何地方连接到互联网的一种技术。无线广域网络由电信运营商经营,连线能力可涵盖相当广泛的地理区域,但传输速率都偏低,3G业务的应用为WWAN提供了更好的业务。无线广域网络技术基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和码分多址CDMA两大技术。7.3无线广域网WWAN笔记本用户原先可借助电话网97.3无线广域网WWAN7.3.1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技术
GSM俗称“全球通”,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目的是让全球各地使用同一个移动电话网络标准,实现用户国际漫游。占据全球三分之二的市场。GSM系统包括GSM900(900MHz)GSM1800(1
800MHz)GSM1900(1
900MHz)等几个频段。大多数手机是双频(900MHz、1
800MHz)手机,可以自由在两个频段间切换。而三频手机可在GSM900\GSM1800\GSM1900三种频段内自由切换。7.3无线广域网WWAN7.3.1全球移动通信系统107.3无线广域网WWAN7.3.1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技术基于GSM技术的通信系统有下面几个:(1)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传输速率为56~114Kbps。(2)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技术EDGE:最高速率可达384kbps,一般为200kbps。(3)基于3G的W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传输速率可达2Mbps。(4)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HSDPA:是提高WCDMA网络高速下行数据传输速率最为重要的技术,理论最大值可达14.4Mbps,基本可实现3.6Mbps速率,少部分地区可实现7.2Mbps速率。7.3无线广域网WWAN7.3.1全球移动通信系统117.3无线广域网WWAN7.3.2码分多址CDMA技术CDMA允许所有的使用者同时使用全部频带,并且把其他发出的信号视为杂讯,不必考虑信号碰撞的问题。CDMA的优点:一是语音编码技术,其通话品质比目前的GSM好,而且可以把环境噪声降低,使通话更为清晰;二是利用扩频通信技术,减少手机之间的干扰,可以增加用户的容量;三是手机功率可以做的比较低,使手机电池使用时间更长,更重要的是降低了电磁波辐射;三是带宽可以扩展较大,可以传输影像,因此3G网络选用CDMA技术;四是安全性能较好,CDMA有良好的认证体制,使用码分多址,增强了防盗听的能力。7.3无线广域网WWAN7.3.2码分多址CDMA127.3无线广域网WWAN7.3.2码分多址CDMA技术基于CDMA技术的通信系统及速度如下:(1)码分多址CDMA(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最高速率是230.4kbps,下载实际速度在10~15kbps。(2)CDMA2000适用于3G,是第三代CDMA的名称,它的第一阶段也称为1x,其整体系统容量增加一倍,数据速率增加到614kbps。(3)CDMA20001xEV-DO:比CDMA20001x更高的高速数据速率技术,韩国、日本等国家已经实现了2.4Mbps的峰值速率,目前中国可达3.1Mbps。7.3无线广域网WWAN7.3.2码分多址CDMA137.3无线广域网WWAN7.3.3移动通信系统
1.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GSM是ETSI于1990年年底制定,由于各个国家对无线电频率的规定不同,标准允许GSM可以工作在900MHz、1
800MHz及1
900MHz三个频带上。GSM系统信号采用电路交换技术,即通信时通话两端独占一条线路。GSM的数据传输速率只有9.6kbps,所以利用GSM平台接入Internet时速度太慢,手机或笔记本上网时,感到非常的不便。1998年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来加速GSM数据传输的速率,这就是GPRS。7.3无线广域网WWAN7.3.3移动通信系统147.3无线广域网WWAN7.3.3移动通信系统
2.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GPRS在GSM基础上构建,采用报文分组交换技术,数据传输速率理论上可达171.2kbps,比GSM快了近20倍。由于报文分组交换技术不像电路交换那样独占带宽,所以当多人使用信道时,会影响性能,再加上无线电波易受干扰及软件限制,所以GPRS实际传输速率大约为115kbps以内。7.3无线广域网WWAN7.3.3移动通信系统157.3无线广域网WWAN7.3.3移动通信系统
3.码分多址CDMACDMA技术的初衷是防止敌方对己方通信的干扰,广泛应用于军事抗干扰通信。CDMA技术诸多优势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从而在北美、南美和亚洲等地得到了迅速推广和应用。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韩国、日本、美国都已建有CDMA商用网络。美国和日本将CDMA作为主要移动通信技术,美国10个移动通信运营公司中有7家选用CDMA,韩国有60%的人口成为CDMA用户。中国联通于2002
。7.3无线广域网WWAN7.3.3移动通信系统167.3无线广域网WWAN7.3.3移动通信系统
3.码分多址CDMA中国联通于2002年1月正式开通了CDMA网络并投入商用,2008年10月转由中国电信经营,手机号段为133、153、189及尚未放号的180号段。CDMA2000成为窄带CDMA系统向第三代系统过渡的标准,它提出了1X和3X的发展策略,但随后的研究表明,1X和1X增强型技术代表了未来发展方向。7.3无线广域网WWAN7.3.3移动通信系统177.3无线广域网WWAN7.3.3移动通信系统
4.无线应用协议WAPWAP是移动电话网络协议,1997年9月由爱立信、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公司制定。WAP允许用户除了使用移动式笔记本接入网络外,还可以使用PAD等随身设备轻松上网。WAP主要说明数据如何在无线通信网络中传输,包括如何进行保密、数据压缩、在手机上正确显示所需信息。
WAP、GPRS和OSI/RM对照相比,WAP位于第5层到第7层,而GPRS则位于第1层到第4层,因此,WAP和GPRS彼此之间是互补的关系。7.3无线广域网WWAN7.3.3移动通信系统187.3无线广域网WWAN7.3.3移动通信系统5.3G3G(3rd-generation)或“三代”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信技术。1995年第一代(1G)模拟制式手机只能进行语音通话;1996~1997年第二代(2G)GSM、TDMA等数字手机可接收数据,如接收电子邮件或网页。3G通信的名称较多,ITU-T规定为国际移动电话系统IMT-2000标准,欧洲则称其为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7.3无线广域网WWAN7.3.3移动通信系统197.3无线广域网WWAN7.3.3移动通信系统5.3G3G与2G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提升,能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提供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与2G系统兼容。为了提供这种服务,3G必须能够支持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支持至少2Mbps、384kbps及144kbps等不同的数据传输速率。ITU正式公布的3G标准分别是欧洲的WCDMA、美国的CDMA2000和中国提出的TD-SCDMA,它们已成为3G时代最主流的三大技术之一。7.3无线广域网WWAN7.3.3移动通信系统207.3无线广域网WWAN7.3.3移动通信系统5.3G(1)WCDMAWCDMA基于GSM网,它架设在现有的GSM网络上,对于系统提供商而言可以较轻易地过渡。(2)CDMA2000CDMA2000从原有的窄带CDMA结构直接升级到3G,建设成本低廉。CDMA2000的支持者不如WCDMA多。(3)TD-SCDMATD-SCDMA由中国独自制定的3G标准,被国际广泛接受和认可。
7.3无线广域网WWAN7.3.3移动通信系统217.3无线广域网WWAN7.3.4中国的3G业务
1999年6月29日,中国提出TD-SCDMA,该标准辐射低,被誉为绿色3G。它不经过2.5代的中间环节,直接向3G过渡,适用于GSM系统向3G升级。军用通信网也是TD-SCDMA的核心任务。2009年1月,工信部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3张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分别为TD-SCDMA、CDMA2000和WCDMA技术。3G的核心应用包括宽带上网、视频通话、手机电视、无线搜索、手机音乐、手机购物和手机网游等。7.3无线广域网WWAN7.3.4中国的3G业务227.4无线局域网WLAN
WLAN是局域网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并逐渐成为计算机网络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无线网络技术较为成熟与完善,已广泛应用于金融证券、教育、大型企业、工矿港口、政府机关、酒店、机场、军队等需要可移动数据处理或无法进行物理传输介质布线的领域。WLAN一般采用无线电射频RF和红外线IR技术。而使用RF相对较多更多一点,因为其覆盖范围更广、传输速率更高。大多无线局域网使用2.4GHz波段,该波段在全世界范围内是可以自由使用的。7.4无线局域网WLANWLAN是局域网的重要补充23
1.IEEE802.11协议族7.4.1WLAN标准7.4无线局域网WLAN1.IEEE802.11协议族7.4.1247.4无线局域网WLAN7.4.1WLAN标准
(1)IEEE802.11b使用2.4GHz频段、高速直接序列扩频传输技术,传输速率为11Mbps。Wi-Fi是一个商标,也支持11Mbps的数据传输速率,所以人们习惯用Wi-Fi称呼802.11b协议。但实际上它们一个是协议,另一个是商标。(2)IEEE802.11a使用5GHz频段(少数国家公用开放的频段)、正交频分复用传输技术,传输速率6Mbps~54Mbps。IEEE802.11a与802.11b不兼容。注意,2.4GHz频段可用的带宽只有80MHz,而5GHz频段的可用带宽达300MHz。7.4无线局域网WLAN7.4.1WLAN标准257.4无线局域网WLAN7.4.1WLAN标准(3)IEEE802.11g使用2.4GHz频段、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技术,传输速率提高到54Mbps、108Mbps;能够与IEEE802.11b系统互联互通,可共存于同一个网络。(4)802.11n使用2.4GHz频段,传输速率提高到300Mbps甚至高达600Mbps。它采用多入多出与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相结合技术,提高了无线传输质量。802.11n采用智能天线技术,信号稳定,干扰少。不同系统的基站和终端通过它可互通和兼容。还可以实现WLAN与无线广域网络的结合,例如3G网络。7.4无线局域网WLAN7.4.1WLAN标准267.4无线局域网WLAN7.4.1WLAN标准
2.HiperLAN是802.11b标准的竞争者,主要用于欧洲,所以只作简单介绍。有HiperLAN/1和HiperLAN/2两个标准。HiperLAn/1标准采用5G射频频率,可以达到上行20Mbps的速率,采用调制前高斯滤波的最小频移键控GMSK技术。HiperLAN/2同样采用5G射频频率,上行速率可以达到54Mbps,采用的则是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而且HiperLan/2系统同3G标准兼容。HiperLAN系统可以传输数据、图形、语音数据。7.4无线局域网WLAN7.4.1WLAN标准277.4无线局域网WLAN7.4.1WLAN标准
3.HomeRFHomeRF以共享无线访问协议SWAP为基础,将语音与数据资料整合在一起传输。传输数据时,使用2.GHz频段跳频扩频传输技术,最高传输速率为2Mbps;传输语音数据时,采用数位增强无线电话系统标准,以时分多路访问模式传输语音数据。HomeRF的覆盖范围为50m,能支持128个节点,可和蓝牙设计在同一个设备中。HomeRF2.0使用10GHz频段,传输速率提高到10Mbps;HomeFR3.0版,传输速率最高达128Mbps。现在HomeRF已退出无线市场。7.4无线局域网WLAN7.4.1WLAN标准287.4无线局域网WLAN7.4.2WLAN的物理层IEEE802.11的物理层有跳频扩频FHSS、直接序列扩频DSSS和红外技术三种实现方法。扩频技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队所使用的技术,其目的是希望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中,依然能保持通信信号的稳定性及保密性。7.4无线局域网WLAN7.4.2WLAN的物理层297.4无线局域网WLAN7.4.2WLAN的物理层1.跳频扩频(FHSS)FHSS使用2.4GHz的工业、科学和医药ISM频段(2.4~2.4835GHz),共有79个信道可供跳频使用。第一个频道为2.402GHz,每隔1MHz为一个信道。在扩展频谱方式中,数据基带信号的频谱被扩展几倍至几十倍,然后由射频发射出去。它虽牺牲了带宽,却提高了抗干扰能力和安全性。由于功率降低,对其他电子设备的干扰也减小了。基带信号的频谱也可以采用窄带调制方式,不做任何扩展即直接被射频发射出去。窄带调制方式占用频带少,频带利用率高,一般选用专用频段。7.4无线局域网WLAN7.4.2WLAN的物理层307.4无线局域网WLAN7.4.2WLAN的物理层2.直接序列扩频(DSSS)DSSS是另一种常用的扩频技术,也使用ISM频段。DSSS将2.4GHz的ISM频段原来较高功率、较窄的频率变成具有较宽频的低功率频率,以在无线通信领域获得令人满意的抗噪声干扰性能。当DSSS使用二元相对相移键控时,基本接入速率为1Mbps,当使用四元相对相移键控时,基本接入速率为2Mbps。IEEE802.11b和IEEE802.11g就采用这种扩频技术。7.4无线局域网WLAN7.4.2WLAN的物理层317.4无线局域网WLAN7.4.2WLAN的物理层3.FHSS和DSSS的比较DSSS由于采用全频带传送资料,速度较快,未来开发出更高传输频率的潜力也较大。DSSS技术适用于固定环境或对传输品质要求较高的场合。DSSS无线技术产品主要应用于厂房、医院、网络社区、分校联网等放场合;FHSS则主要应用于需快速移动的端点。由于FHSS传输范围较小,所以FHSS技术所需要的设备要比DSSS技术设备多,在整体价格上,可能也会比较高。目前企事业等单位高速移动端点应用较少,而大多较注重传输速率及传输的稳定性,所以无线网络的发展以DSSS技术为主流。7.4无线局域网WLAN7.4.2WLAN的物理层327.4无线局域网WLAN7.4.2WLAN的物理层4.红外技术IRIR使用波长为850~950nm的红外线,在室内传输数据,接入速率为1~2Mbps。红外线最大优点是不受无线电干扰,使用不受国家无线管理委员会的限制。一般家电遥控器大多数都是采用的红外线传输技术。但红外线对非透明物体的穿透性极差,因此传输距离受限制。一般在单个房间内使用。而两种射扩频技术(FHSS和DSSS)可以用来覆盖大范围的区域,当采用蜂窝配置结构时,它们可以覆盖整个园区。7.4无线局域网WLAN7.4.2WLAN的物理层337.4无线局域网WLAN7.4.3WLAN的构成1.基本服务集BSS和扩展服务集ESS无线局域网的最小构件是基本服务集BSS,它类似于移动通信中的蜂窝小区,一个BSS由一个基站和若干个移动站组成,所有的站都是运行同样的MAC协议并以争用的方式共享无线传输介质。BSS中的基站称为接入点AP(AccessPoint)。一个基本服务集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通过AP连接到主干分配系统DS,分配系统可采用常用的有线以太网或其他的无线连接。然后接入另一个BSS,这样就构成了一个扩展服务集ESS。7.4无线局域网WLAN7.4.3WLAN的构成347.4无线局域网WLAN7.4.3WLAN的构成1.基本服务集BSS和扩展服务集ESSAP的作用与网桥相似,它使扩展的服务集ESS成为一个在LLC子层上的逻辑局域网。在WLAN中,一般通过AP与有线网络进行通信的,AP是跨越无线网络与有线网络间的桥梁,可以为无线设备提供进入有线网络。目前市场上有许多成熟的AP产品。常用还有无线路由器。7.4无线局域网WLAN7.4.3WLAN的构成357.4无线局域网WLAN7.4.3WLAN的构成2.WLAN的互联(1)网桥连接型:无线网桥提供物理层、数据链路层连接和路由选择等,利用它实现点对点连接。(2)基站接入型:移动站通过AP自行组网,还可以通过广域网与远地站点组建网络。(3)无中心结构:网络中任意两个站点可直接通信。它使用公用广播信道。7.4无线局域网WLAN7.4.3WLAN的构成367.4无线局域网WLAN7.4.4WLAN的硬件设备1.无线网卡无线网卡和以太网网卡的作用基本相同,它作为计算机连接WLAN的接口,在无线信号覆盖区域中,以无线电信号方式接入到WLAN。无线网卡分为PCMCIA无线网卡、PCI无线网卡、USB无线网卡、EXPRESS无线网卡等类型。PCMCIAPCIUSBEXPRESS无线网卡7.4无线局域网WLAN7.4.4WLAN的硬件设377.4无线局域网WLAN7.4.4WLAN的硬件设备2.无线AP和无线路由器无线AP和无线路由器的作用类似于有线网络中的集线器或网桥,无线路由器具有路由功能,用于连接两个或多个独立的网络段。AP有点对点、点对多点、中继连接三种工作方式。7.4无线局域网WLAN7.4.4WLAN的硬件设387.4无线局域网WLAN7.4.4WLAN的硬件设备2.无线AP和无线路由器理论上一个AP可以支持一个C类地址(可连接254个无线站点),但建议一个AP连接15~25台无线工作站为宜。单纯型AP无路由功能,相当于无线集线器。而扩展型AP就是无线路由器,它功能比较全面,大多数扩展型AP具有路由、DHCP和防火墙等功能
7.4无线局域网WLAN7.4.4WLAN的硬件设397.4无线局域网WLAN7.4.4WLAN的硬件设备2.无线AP和无线路由器(1)功能方面无线AP一般连接到有线交换机或路由器上,为与它连接的无线网卡分配IP。无线AP的覆盖范围是一个向外扩散的圆形区域,无线客户端与无线AP的直线距离最好不要超过30m。无线路由器是单纯型AP与宽带路由器的一种结合体,它利用路由器功能,使无线网络中的计算机能进行Internet连接共享。所以,无线路由器就是AP、路由功能和交换机的集合体,支持有线、无线组成同一子网。7.4无线局域网WLAN7.4.4WLAN的硬件设407.4无线局域网WLAN7.4.4WLAN的硬件设备2.无线AP和无线路由器(2)应用方面AP在那些需要大量AP来进行大面积覆盖的公司使用较多,所有AP通过以太网(有线)连接起来并连到独立的无线局域网防火墙。无线路由器在SOHO的环境中使用得比较多,这种环境下一个AP就足够了。无线路由器一般包括网络地址转换(NAT)功能,以支持无线局域网用户的共享连接。大多数无线路由器有四个端口的以太网连接口。7.4无线局域网WLAN7.4.4WLAN的硬件设417.4无线局域网WLAN7.4.4WLAN的硬件设备2.无线AP和无线路由器(3)组网方面AP不能直接与ADSLModem相连,使用时必须通过一台交换机(或者集线器)来连接。无线路由器由于具有宽带拨号的能力,因此可以直接与ADSLModem连接并进行宽带共享。如果都是连接到Intranet(如校园网、企业网),则连接到AP的无线用户的IP地址为Intranet内部的网络地址,而连接到无线路由器的无线用户的IP地址,一般为内部保留地址(如192.168.1.x)等。7.4无线局域网WLAN7.4.4WLAN的硬件设427.4无线局域网WLAN7.4.4WLAN的硬件设备3.无线天线当无线网络中各网络设备相距较远时,随着信号的减弱,传输速率会明显下降以致无法实现无线网络的正常通信,此时就要借助于无线天线对所接收或发送的信号进行增强。无线天线有多种类型,常见的有室内天线和室外天线两种。室内天线的优点是方便灵活,缺点是增益小,传输距离短。室外天线的类型比较多,一种是锅状的定向天线,另一种是棒状的全向天线。室外天线的优点是传输距离远,适合远距离传输
7.4无线局域网WLAN7.4.4WLAN的硬件设437.4无线局域网WLAN7.4.5WLAN的安全性(1)WLAN的网络安全WLAN在信息的保密性方面没有有线网络那样严格,安装无线网卡的计算机有可能进入到无线网络中,很容易带来安全威胁。(2)WLAN的安全措施
数据加密和控制访问。例如通过加密技术或者采用网络验证识别技术,确保只有指定用户才能进入到无线网络中。具体措施有正确设置网络密钥、更改默认的SSID设置、合适放置天线等防范工作。例如,创建“MAC访问控制表”,将合法的MAC地址输入表中,这样只有合法的MAC地址节点,才能访问WLAN。7.4无线局域网WLAN7.4.5WLAN的安全性447.4无线局域网WLAN7.4.6WLAN的优点移动性好扩充性强建设成本低施工周期短兼容性强工作效率高多终端接入7.4无线局域网WLAN7.4.6WLAN的优点移457.5蓝牙技术7.5.1蓝牙概念1.蓝牙的由来蓝牙(Bluetooth)一词曾是公元10世纪一位丹麦国王HaraldBlatand的绰号,Blatand的英文意思也可以被解释为蓝牙Bluetooth,人称蓝牙国王。公元10世纪,北欧的瑞典、芬兰与丹麦等诸侯争霸,蓝牙国王依靠他的沟通能力和不懈努力,结束了战争,各方坐到谈判桌,通过沟通,诸侯们冰释前嫌。所以,蓝牙也就成了沟通的代名词。1995年,爱立信公司最先提出蓝牙概念,其目的是开发出一种使手机和无线耳机连接的技术,使用用户不必受电线限制。7.5蓝牙技术7.5.1蓝牙概念1.蓝牙的由来467.5蓝牙技术7.5.1蓝牙概念1.蓝牙的由来1998年5月Ericsson、IBM、Intel、Nokia和东Toshiba等五家世界著名的计算机和通信公司成立了蓝牙特别兴趣小组,制定了一套短距离无线连接技术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蓝牙。一千年后的今天,用丹麦国王的绰号命名这种新技术标准,含有将四分五裂的局面统一起来的意思,旨在希望它成为一个沟通能力很强的无线通信标准。用户了解了蓝牙技术应用和性能后,就感觉到用蓝牙这个概念来命名这种无线技术再贴切不过了。7.5蓝牙技术7.5.1蓝牙概念1.蓝牙的由来477.5蓝牙技术7.5.1蓝牙概念2.蓝牙技术蓝牙不仅是一种技术,还是一种概念。它是一种短距离、低功率、低成本无线电波传输技术的代称,所有使用蓝牙的设备互相连通。笔记本间、PDA、手机、无绳电话、照相机、打印机、扫描仪、身份识别系统、安全检查系统、无绳耳机、MP3,游戏机、GPS、家用电器等领域,都可以使用蓝牙技术实现无线通信。手机之间利用蓝牙传送图像、音乐等资料。消费类电子设备都内置了蓝牙功能,在生活中经常看到。全世界可以通过廉价的蓝牙网连成一体。7.5蓝牙技术7.5.1蓝牙概念2.蓝牙技术487.5蓝牙技术7.5.2蓝牙的传输技术蓝牙标准是IEEE8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二单元 汉字输入:第5课 词语输入速度快》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浙江摄影版(2020)三年级下册
- 2024秋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3章 全等三角形13.5 逆命题与逆定理 3角平分线-角平分线的性质教学设计(新版)华东师大版
- 8《课余生活真丰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
- 10方便的手轮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粤教粤科版
- 7 鹿角和鹿腿(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 2023三年级英语上册 Unit 1 Hello Part A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PEP
- 12我的环保小搭档(教学设计)-部编版(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
- 胃息肉术后护理诊断及措施
- 5《 煮鸡蛋》(教学设计)人教版劳动三年级上册
- 14 文言文二则 学弈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 中医春季情志养生知识讲座
- 井下电缆及其连接装置
- “少儿好舞蹈”大赛活动报名表
- 复地A2A3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方案济南复星国际中心A2A3地块总承包工程
- 节前安全检查表
-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教案
- 英语中考复习研讨课Problemsandadvice
- 频谱仪N9020A常用功能使用指南
- 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预备技师)人才培养方案(含一体化课程标准)
- 业主委员会致全体业主的公开信
- 《旅游接待业》考试复习题库(强化练习40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