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区归属感与社区满意度社区作为中国城市社会中一种新的社会基本组织形态,已经逐渐被广大市民所普遍认同和接受,成为中国城市社会再组织和城市居民再社会化的工具与载体。其中,居民的社区归属感是决定社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它直接来自于居民从社区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满意度,而社区质量又是促进人们对社区满意的根本原因。因此,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努力提高居民的社区生活质量,不断提升人们在社区生活中的满足感,以此促进社区的整体进步。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社区归属感是影响社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所谓社区归属感是指社区居民把自己归入某一地域人群集合体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既有对自己社区身份的确认,也带有个体的感情色彩,主要包括对社区的投入、喜爱和依恋等情感。认真研究和准确把握居民的社区情感对推动城市社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城市居民的社区归属感研究回顾目前,我国学术界关于城市社区归属感的讨论主要存在两种意见。一些学者认为随着我国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市的追求,传统的地域社区和社区情感正在受到严重挑战。如王思斌在《体制改革中的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分析》中指出,“现代化是一个破坏传统社区的力量,它以经济理性和社会流动的力量冲击传统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共同体意识和情感性联系,并造成颠覆性后果。”张志浩在对我国社区建设问题的研究中指出,“由于事不关己、少管闲事的价值观念盛行”,我国城市居民普遍“缺乏对社区的责任感”。黄玉捷也认为“今天的中国城市面临着一个世界性问题,那就是城市居民关系冷漠”。但也有部分学者反对这一观点。项飚在其《社区何为对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研究》一文中指出,“社区是整体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是‘大社会’的结构转化到人们行为之间的桥梁”,他认为“社区并不是在作为‘历史残留’而逐渐消失,而是要用新的方式和这个趋势结合在一起,从根本上说不会削弱人们的社区意识和归属感,恰恰相反,构成社区质量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环境、教育、能源等因素的状况及其变化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社区意识和归属感”。王铭铭也认为,“一些传统社区在回应大社会一体化的进程时,其地方或社区共同的特点和力量不但存在,有时甚至比以往还要更为明显、更为强大”。问卷设计及调查结果根据卡萨达、贾诺威茨和格尔森等人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居民的社区归属感进行测量:居民是否感觉自己属于这个社区,愿意长久居住并且认同自己是其社区的居民;居民是否对社区发生的事情感兴趣,并认为这些事情同自己息息相关;当居民要迁出社区时,是否会对该社区感到留恋和依依不舍;居民是否愿意为社区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依据上述理论我们设计了一组问卷,在北京市部分社区进行了抽样调查。表1 胧市居民社区旧晨媛调香表 N=4处首定比般肯定一相否定对计区申徂考卖的认同房4S7彳栋n7.ft%?.ft%牡区队同感反主人拿意诋00.6%射社区争美世关心福茏30(%轴知luKU6%iE%社国喜餐思坟睫篥识47曲1叫;LE.16%Mi枇匡戒恋用8%5:询调查结果表明,有94.8%的居民对社区这种组织形式持肯定态度,有96.8%的居民具有较强的社区认同感,愿意承担作为社区主人的责任与义务。有70.8%的居民认为社区事务与自己息息相关,并在潜意识里将自己归入所属地域人群的利益共同体。有66.6%的居民表达出较强烈的社区喜爱和地域意识,有68.8%的居民表示如果搬家会对现在的社区感到留恋,多数人都希望能够回迁或在附近购买新房。上述研究表明,在“单位制”日趋解体的今天,社区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基本组织形态已经被我国广国城市居民的社区意识和社区归属感也在不断增强。虽然在现代城市社会中,由于工作地与居住地的分离,地域社区的核心地位已经大大削弱,但传统的地域文化和地域情结仍然根深蒂固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这也提醒我们,城市社区建设必须充分考虑人们的社区情感,必须充分尊重那些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地域关系纽带。二社区归属感的影响因素分析有关理论影响居民社区归属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居民的社会经济地位;居的社区参与程度;居民的社区满意度。以往研究表明,上述因素与居民的社区归属感之间都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此外,我们在这次调查问卷中还设计了一个题目:您认为近十年来您所在的社区同以前相比有何变化?备选答案分为“好很多”、“好一些”、“差不多,没什么变化”、“不如从前”和“差很多”五种。这个问题的本意是想从居民主观感受的角度,对我国城市社区建设成果作一个总的巡视。但随着调查的深入,我们发现,人们对社区进步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到他们对社区未来的判断和信心,进而影响到他们对社区的喜爱程度、满意程度以及是否想要在此长久定居的愿望,二者之间似乎也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社区归属感影响因素研究根据上述理论,我们将社区居民的社会地位、在社区内的居住时间、对社区活动的参与程度、在社区内的社会关系、社区满意度以及对社区进步的认知度作为此次研究的自变量因素,探求其对我国城市居民社区归属感的影响。为了测量方便,我们将居民的社会经济地位转化成为居民受教育程度和月实际收入两项指标,将居民在社区内的社会关系转化为社区内互动频度和交往人数两项指标。衰2 社区归■感!r响因蛾的料为分柝■决匡采蝶1居住明间q15再.cos'顷社会地枝-也D4IE“0017顼蜥*人际关采Q1957Q038342139.映尸■450社区咨与Q22234.HZ59p社区霸意度U37961】,??■!45(1社区讲步讯钮U511(1(1U3耕115,一呻-45(1注〃夜示『靖微定.,•表示二端趋定,未述显雷度。调查结果显示,除去“居民的社会经济地位”这一因素未达到任何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度外,居民在社区内的居住时间、社会关系和社区参与程度与其社区归属感之间均呈现正相关关系,皮尔逊相关系数分别为0.1916、0.1957和0.2223,显著度分别达到,005和.0005。这表明居民在社区内居住的时间越长,邻里交往越广泛、关系越亲密,参与社区活动越多,对社区的感情就越深、社区归属感也越强;反之,则反。但值得指出的是,上述三种因素与居民社畴。换句话说,居民在社区内的居住时间、社会关系和社区参与程度并不是影响他们社区归属感的主要因素。此次测量中对社区归属感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是居民的社区满意度和对社区进步的认知度,其皮尔逊相关系数分别高达0.6161和0.59,显著度均达到.0005水平。这说明在目前我国城市社会中,居民的社区满意度是促进和形成居民社区归属感的重要因素。同时,居民对社区进步的认知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社区归属感,认知程度越高,对社区的未来越有信心,其社区归属感也越强。根据上述测量结果,我们进一步对居民的社区满意度.表J械市居民社区妇厩樱影咽因素的回旧公祈净回白瘁效tb】标雇回妇正散men©... •4很一牡区进步以.知度..心K'il1.国25•F橙宾哀明.该性算盾在.WI曲置倩水平上是显辑的。城市居民的社区满意度能够促进其对社区进步的认知,而对社区进步的认知又会增强其社区满意度,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关联、密不可分。实际上,无论是社区满意度还是对社区进步的认知度,都是基于居民对社区整体环境的主观认识。如果说,社区满意度反映的是城市居民对社区环境的现实满意度,那么对社区进步的认知度则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人们对社区未来的预期满意度,二者共同构成了居民对社区的综合满意度,其与社区归属感的复相关系数达到0.6889。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我国,城市居民的社区归属感主要取决于他们的社区满意度,亦即他们在社区生活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三城市居民的社区满意度所谓社区满意度,就是居民对其社区环境的总体感受及主观评价。罗杰克、格勒曼特和萨满等人提出,可以从社区服务的质量方面检测居民的社区满意度,其中社区服务的质量指标由居民对社区各项环境的评价指标组成,如对社区学校、社区安全、社区医院、地方税务等的满意程度。克里斯坦森、巴尔达萨认为,对社区满意程度的研究可以从研究居民在社区内的生活质量入手,而社区服务质量决定着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潘允康、关颖在社区研究中也提出,人的满意度、归属感离不开社区的物质建设与精神建设,而社区的物质建设和回答。本节的研究路径是,在已验证社区满意度与社区归属感高度相关的基础上,用人们对社区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来测量城市居民的社区满意度。1.总体满意度情况据统计,在接受调查的城市居民中,有11.4%的居民对目前所在社区的整体状况表示“很满意”,有38.7%的居民认为“比较满意”,有33.3%的居民对自己的社区感觉“一般”,有13.4%的居民对自己的社区感到“不太满意”,另有3.2%的居民感到“很不满意”。如果采用粗略估算的方法,将那些对社区整体状况感到“很满意”或“比较满意”的居民归入高满意度群体,将那些对社区整体状况感到“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的居民归入低满意度群体,则约有五成居民对社区的总体满意程度较高,有近三成半的居民对社区满意程度一般,另有超过一成半的居民对社区满意程度较低。在使用五级量表对统计数据进行简化以后,得出城市居民的总体社区满意度为3.41,处于“一般”和“比较满意”之间的中等略微偏上的水平。2.对社区环境要素满意情况城市居民对社区的总体满意度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它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它来自于社区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人们长期以来各种微观感受的一种累积效应,反映了社区客观实在与居民主观需求的一种吻合程度。在初步研究和预调查的基础上,借助前人研究成果的理论框架,我们把影响城市居民社区满意度的诸多因素归纳为20个方面,如住房条件、社区绿化、环境卫生、社会治安、居委会工作等,请社区居民对所在社区的上述情况做出评价,并用三级量表赋值法对统计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表4 居民对杜建腾■的暮本评扯别值NI.供水2T2.484好2供电2T0..513.爆气供应2MU交通>七一.543.小常购K5便剥程座247伽Z邮电通用2B段庆蛙化1311.皴a环境卫生%网ays、外出就餐方便看度1周国血境分布j1网,制IS上杜区埔路115.网峻但社痫唐安221.702L9ij■住房条件ZH.714PJ*适动中心健身场所L邮4吗战附返幼儿鹳托.儿所1,叫_,6647J心早点^主食供虫"龄4H3以附近中,小学1,*547S出社区医疗卫生1,755柯141景政.服务1.75.5K顾HL文化挠屎活碰1TI149S在上述20项因素中,居民对社区供水、供电、煤气供应、公共交通及日常购物等5项的评价最高,其均值分别达到2.72、2.70、2.61、2.49和2.47,处于“一般”和“较好”之间偏于“较好”的位置水平,满意人群超过半数;对社区内的文化娱乐、家政服务、医疗卫生、附近中小学校、早点及主食供应、附近的幼儿园、托儿所、活动及健身中心等7项评价最低,其均值分别为1.71、1.75、1.75、1.82、1.89、1.93和1.95,均处于“一般”水平之下,不满意人群达到四分之一 三分之一。尤其是对其中的社区家政服务和文化娱乐活动两项,持肯定态度的人还不到社区居民的十分之一。这说明在我国目前的城市社区中,活动服务设施还很不完善,社会服务方面存在着较大缺口,社区的精神文化生活也相当匮乏;而其余8项,即邮电通讯、社区绿化、环境卫生、周围饭馆、小区道路、社会治安、居委会工作和居住条件的评价值基本处于“一般”和“较好”之间偏于“一般”的位置水平。四社区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人的情感世界是微妙而复杂的,它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但二者又绝不是简单的对等关系。因此,在了解了城市居民社区满意度的总体情况及其对社区各环境要素的主观评价后,仍然需要进一步探求它们之间的深层次联系。我们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以了解这些具体因素对居民总体社区奈5杜区备要素与居民杜鼠满氟度伺的关系相关系数F1社赫史,6061.(H)05'W住房驻律.6011.灿厂上姓区母化.577(5,W05'4M3S中、小学,W05'&居胃壹工作.5408.(KXJ51食扯区道路.53&27.日掌稍物健荆是度.5274<邮劫儿网述儿所,4呻灯杜区医序卫生.49B5,CM)05']值外出St蟹的方便技度调围版馆骨布f,492:1.M)05BIL,文化摒荥沽动,4叫3.CMXW住环境卫生,4793.0«05',4714.0«05'询活动中心■身场m.4516.0005'15.家政眼旁.4317.0005'匝早京蜃主窗供质.3959.0005*]7,供水.jtM-6.0005F诅供电.3707,0005'.1第.0005b班邮电您讯.1772.硕厂•为,倦定『一端仆数据表明,所有20项因素与城市居民社区满意度之间都有被统计意义认可的正相关关系。其中,与居民社区满意度相关程度最大的前7项因素分别是社区的社会治安、住房条件、社区绿化、附近中小学、居委会工作、小区道路和日常购物的便利程度,也就是说,这7项因素是影响城市居民社区满意度的最重要的因素。对比表4我们发现,在对城市居民社区满意度影响最大的这7项因素中,居民对之评价较高的只有“日常购物的便利程度”一项(位于总体评价的第4位),而对其它几项因素的评价都处于一般甚至较低水平。但在相关程度排名最低的5项因素中,却有4项因素即社区的水、电、煤气供应以及邮电通讯都跻身于社区居民评价最高的行列之中,分别列于第1、2、3、6位。这种耐人寻味的倒置现象反映了总体与局部的差异性以及人们主观认识的复杂性,同时也显示出制约我国城市居民社区满意度的一些重要原因。五基于社区归属感与社区满意度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为了更清楚地认识上述因素在人们社区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它们与居民社区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找出社区建设的重点和突破口,我们利用因素推导模型对之进行了分析与评论。1.总体评价在上述社区因素推导模型中,位于第I象限的是那些实际状况良好、居民评价较高,但对居民总体社区满意度影响有限的因素,主要包括社区的供水、供电、煤气供应和邮电通讯,这说明我们已经基本完成了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阶段。位于第II象限的是那些实际状况良好、居民评价较高,同时对居民总体社区满意度的贡献也较大,需要我们保持和维护的因素,在这里主要是指居民日常购物的便利程度,社区满意度影响最大的因素,但事实上只有36.7%的居民对目前的社会治安表示满意,这从公众感受层面反映出当前城市社会治安状况欠佳的严峻性。安全感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社区建设应该在维护社会治安、建立良好社会秩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又如,“社区附近的中、小学校”是此次调查中影响居民社区满意度排名第4的因素,但实际评价值却位于倒数第4,“社区附近的幼儿园、托儿所”情况也与此类似。这反映出城市居民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目前实际教育力量与居民期待值之间的巨大差距。这些都是我们在社区建设与发展中亟需加强和改进的因素,也是我们未来社区建设的重点。UI幽2注屋因果推舞模2.综合分析社区因素推导模型是在居民主观评价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对构成社区整体环境的各种客观要素的一种再认识,这种方法在社区建设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但我们仍然需要对这种再认识进行综合分析,以便在众多繁杂的具体事务中,寻找出当前社区建设的总体方向。采用聚类分析法,将上述20项因素聚合成5个主因子:(1)社区环境:主要包括社区绿化、社区道路、环境卫生、社会治安、居委会工作等5个因子;(2)日常生活:主要包括居民的住房条件、日常购物的便利程度、外出就餐的方便程度、早点及主食供应等因子;(3)文化卫生:主要包括文化娱乐活动、社区医疗卫生和活动中心或健身场所等因子;(4)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供电、供水、煤气供应、邮电通讯及交通等因子;(5)教育因素:主要包括附近幼儿园、托儿所、中小学校等因子。矗&牡区主要嘉导居民社区满意度间的相关性分析相蚩幕皱决定跟敷显普度1.社区辞境.7515flfJI'15*Z口常拒浩,漩-0IJU5JM敖育国京,2765-IJ005J4曳化卫生-IJ005'.也4-OOCJ5"-T嗤定(-ML分析结果显示,聚类后的5项主因子,即社区环境、日常生活、文化卫生、基础设施和教育因素,与城市居民社区满意度间都有统计意义上认可的较强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社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其方方面面的情况都会对社区整体质量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人们的社区满意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助学贷款合同范本
- 商品房终止购买合同范本
- 教学任务计划安排布置
- 活动居间合同范本
- 技术合同范本模板
- 家政育婴合同范本
- 个人有效合同范本
- 电子设备整合承揽合同三篇
- 家人借款合同范本
- 代理大米合同范本
- 2024-2030年中国板翅式换热器行业竞争战略及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植物盆栽课件教学课件
- 《复活》精制课件
- 2023年四川绵阳科技城新区下属国有企业科服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中小学天文知识竞赛初赛试卷
- 2024年10月时政100题(附答案)
- 2024年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证考试题库
- JJF(苏) 275-2024 测斜仪校验台校准规范
- 【9道期中】安徽省黄山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含详解)
- 2024年时事政治试题【带答案】
- 因式分解经典题型(含详细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