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一轮复习_第1页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一轮复习_第2页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一轮复习_第3页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一轮复习_第4页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1.课程标准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2.高考考点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考点梳理D基础知识【重难突破】1.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比较(1)共同点:①都是在斯大林模式下进行的局部调整;②都从下放自主权入手,提高生产积极性;③都未能放弃高度集中管理的计划经济这种斯大林模式的核心;④都缺乏科学的理论的指导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没有将改革推向深入。(2)不同点:①赫鲁晓夫的改革侧重于农业;勃列日涅夫的改革侧重于工业,尤其是与军事有关的重工业部门。②赫鲁晓夫改革因为下台而被迫终止;勃列日涅夫因为自满而在70年代中期自动停止改革。2.苏联解体的原因(1)历史原因:斯大林模式弊端阻碍了苏联的健康发展,积弊日益严重。这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①斯大林模式经济方面的缺点:过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另外一贯侧重重工业的发展,导致农、轻、重比例失调。②斯大林模式政治方面的缺点:权力高度集中,个人崇拜严重,党政不分,缺少群众监督,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破坏。由于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问题和矛盾,并且逐渐激化。(2)内部原因: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导致苏联解体,这是直接原因也是重要原因。(3)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实行“和平演变”战略等。3.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1)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发展是20世纪历史发展的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原因在于:①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均不成熟。②社会主义国家如果在经济现代化建设和政治民主化方面不能赶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要真正站住脚是很困难的。③社会主义需要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才能走向成熟。④资本主义多方面的敌视和遏制以及颠覆,对社会主义国家和运动的发展,无疑带来了严重影响。

(2)认识:实践表明,社会主义制度需要通过改革不断完善,改革既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继续,又是事关革命成败的问题。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仅说明苏联模式受挫,并非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应从本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他山之石】岳麓版不同说法1.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1)在教条主义盛行、思想僵化的时期,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一定成效。(2)但是,赫鲁晓夫经济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苏共提出的“20年建成共产主义”的目标严重脱离了苏联的实际。2.勃列日涅夫改革在农业领域的措施: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