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企业重组的税务筹划-税务筹划课件_第1页
第14章-企业重组的税务筹划-税务筹划课件_第2页
第14章-企业重组的税务筹划-税务筹划课件_第3页
第14章-企业重组的税务筹划-税务筹划课件_第4页
第14章-企业重组的税务筹划-税务筹划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四章企业重组的税务筹划第一节企业债务重组的税务筹划第二节企业合并的税务筹划第三节企业分立的税务筹划第四节企业清算的税务筹划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按期偿还债务,或难以及时收回债权,可能会进行债务重组;出于发展壮大的目的,可能与其他企业进行合并;出于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或其他目的,会进行分立活动;由于破产或者设立目的已经达到等原因,企业需要进行清算。这些特定的活动,都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纳税金额,而且都可以通过税务筹划,增加企业的税收利益。第一节企业债务重组的税务筹划

一、债务重组对企业应纳税额的影响

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做出让步的事项。企业债务重组一般可采取以下方式:以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其他债务条件。(一)债务重组对债权人企业应纳税额的影响

债务重组对债权人企业的流转税影响不大,主要是对其企业所得税产生影响。根据税法规定,债权人企业的重组损失可在税前扣除,冲减应纳税所得额。(二)债务重组对债务人企业应纳税额的影响

债务重组不仅影响债务人企业的应纳所得税额,而且影响债务人企业的流转税额。根据税法规定,债务人企业的重组收益应当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在债务重组中,债务人企业发生重组损失的情况较少,例如在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方式下,债务人企业的重组损失是指重组债务的计税成本小于支付的现金金额或者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包括与转让非现金资产相关的税费)的差额。

债务重组对债务人企业流转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方式下,根据税法规定,债务人抵债的非现金资产应视同资产转让,缴纳有关的增值税、消费税等。二、债务重组的税务筹划

对企业的债务重组进行筹划,应选择最佳的重组方式,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

【例14-1】甲汽车公司12月份对外销售A型小汽车200台,当月平均对外销售价格20万/台,最高销售价格25万/台,最低销售价格15万/台,另外甲企业欠乙企业250万的债务,到期无法偿还,双方协商用10台小汽车抵偿该欠款,假设A型小汽车的消费税税率为5%,每辆小汽车的成本价为10万/台,城建税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征收率为3%。

方案1:直接用10台小汽车(市场公允价值20万/台)抵偿甲公司欠乙公司250万元的债务。

方案2:甲公司先将10台小汽车以每台15万/台的价格销售给乙公司,然后用该金额偿还欠乙公司的债务,不足偿还的部分,甲乙公司协商予以豁免。方案1债权人和债务人纳税情况分析。

(1)甲公司涉税情况如下:

应交增值税=20×10×13%=26(万元)

应交消费税=25×10×5%=12.5(万元)

应交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26+12.5)×(7%+3%)=3.85(万元)

应交所得税=[(20-10)×10-12.5-3.85+(250-20×10-26)]×25%=26.91(万元)

甲公司在债务重组中的总税负=26+12.5+3.85+26.91=69.26(万元)(2)乙公司涉税情况如下:

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26万元

债务重组损失=250-200-26=24(万元),可调减应纳税所得额24万元,抵减所得税6(24×25%)万元

合计扣税:26+6=32(万元)方案2债权人和债务人纳税情况分析。

(1)甲公司涉税情况如下:

应交增值税=15×10×13%=19.5(万元)

应交消费税=15×10×5%=7.5(万元)

应交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19.5+7.5)×(7%+3%)=2.7(万元)

应交所得税=[(15-10)×10-7.5-2.7+(250-15×10-19.5)]×25%=30.075(万元)

甲公司在债务重组中的总税负=19.5+7.5+2.7+30.075=59.775(万元)(2)乙公司涉税情况如下:

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19.5万元

债务重组损失=250-150-19.5=80.5(万元),可调减应纳税所得额80.5万元,抵减所得税20.125(80.5×25%)万元

合计扣税:19.5+20.125=39.625(万元)

通过方案1和方案2的对比发现,选择方案2,甲公司可以少纳税9.485(69.26-59.775)万元,乙公司可以多扣税7.625(39.625-32)万元,可见将货物直接抵债转换为将货物先销售后抵债能同时减轻债务人和债权人双方的税负。

第二节企业合并的税务筹划

一、企业合并的概念

企业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依据法律规定或合同的约定,合并为一个企业的法律行为。

狭义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依据有关法律合并为一个企业,包括吸收合并与新设合并。吸收合并指接纳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企业加入本公司,加入方解散并取消法人资格,接纳方存续,也就是所谓企业兼并。新设合并是指公司与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企业合并成立一个新企业,原合并各方解散,取消法人资格。

广义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成为一个依据有关法律需要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企业集团,包括吸收合并、新设合并、收购(控股合并)等。

合并是企业的一种产权重组行为,一般情况下企业合并是多种因素综合平衡的结果。这些因素主要包括:

1.谋求管理协同效应。

2.谋求经营协同效应。

3.谋求财务协同效应。

4.通过合并,企业还可实现战略重组,开展多元化经营。二、利用企业合并的税务筹划

企业合并的税务筹划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合并中产权交换支付方式选择的税务筹划;二是合并后存续公司的税收负担。(一)合并中产权交换支付方式的税务筹划

一般来说,一个公司与另一个公司合并,可以采用四种支付方式:以现金购买被合并公司股票;以股票换取被合并公司股票;以股票加现金换取被合并公司股票;以信用债券换取被合并公司股票。这四种产权交换支付方式对被合并公司股东来说,按照通常的做法有的是应税交易,有的是免税交易。(二)合并后所得税的税务筹划

1.原被合并企业的亏损是否可以承继结转

公司合并后的亏损承继结转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合并后,存续公司或新设公司可以承继被兼并公司或原各公司的亏损,结转冲抵以后若干年度的所得,直至亏损全部冲抵完才开始缴纳公司所得税。这样如果一个公司在某一年中严重亏损,或一个公司连续几年亏损,公司拥有相当数量的累积亏损,那这个公司往往就会被有大量盈利的公司作为合并对象,以达到节税的目的。

企业合并在通常情况下,被合并企业以前年度的亏损,不得结转到合并企业弥补。但如果合并企业支付给被合并企业或其股东的收购价款中,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其交易支付总额的85%,以及同一控制下且不需要支付对价的企业合并,而且合并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不以减少、免除或者推迟缴纳税款为主要目的,企业合并后的连续12个月内不改变原来的实质性经营活动,合并中取得股权支付的原主要股东在重组后连续12个月内不转让所取得的股权,经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可以不确认被合并企业全部资产的转让所得或损失、不计算缴纳所得税。被合并企业合并以前的全部企业所得税纳税事项由合并企业承担,以前年度的亏损,如果未超过法定弥补期限,可由合并企业继续按规定用以后年度实现的与被合并企业资产相关的所得弥补。具体按下列公式计算:

可由合并企业弥补的被合并企业亏损的限额=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截至合并业务发生当年年末国家发行的最长期限的国债利率2.合并后是否可以承继税收优惠

合并前各企业往往享有一定的税收优惠,合并后的企业是否可以承继这些优惠政策,也是税务筹划应该考虑的一个问题。

【例14-3】某股份有限公司甲欲购并乙公司。乙公司为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资料如下:

(1)甲公司发行在外股票1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市价2.5元),估计购并后甲公司每年未弥补亏损前的应纳税所得额为4000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假设购并后甲公司新增固定资产的平均折旧年限为5年。

(2)乙公司购并前账面净资产为1000万元,评估确认的价值为1500万元。2007年亏损100万元,以前年度无亏损。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经双方协商,甲公司可以用以下方式购并乙公司:

方式1:甲公司发行580万股股票并支付50万元人民币购买乙公司。

方式2:甲公司发行400万股股票并支付500万元人民币购买乙公司。

假定股票发行前后市价保持不变,甲、乙公司的合并为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

采用第一种购并方式,甲公司的股权支付金额占交易支付总额的96.67%(580×2.5÷(580×2.5+50))>85%。根据税法规定,被合并企业股东取得合并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以其原持有的被合并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确定。股权支付暂不确认有关资产的转让所得或损失,非股权支付应在交易当期确认相应的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并调整相应资产的计税基础。乙公司购并以前的全部企业所得税纳税事项由甲公司承担。以前年度的亏损,如果未超过法定弥补期限,可由甲公司继续按规定用以后年度实现的与乙公司资产相关的所得弥补。

乙公司应纳税额=(1500-1000)×50÷1500×25%=4.17(万元)

甲公司应纳税额=(4000-100+100)×25%=1000(万元)

甲公司税后利润=4000-100-1000-4.17=2895.83(万元)

甲公司在进行账务处理时,对乙公司的资产按评估确认价值入账,而税法上只能以资产的原账面价值为基础确定计税成本,因此,购并后甲公司要进行纳税调整,即对购并资产公允价值1500万元和原账面价值1000万元的差额,按5年时间平均每年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采用第二种购并方式,甲公司的股权支付金额占交易支付总额的66.67%(400×2.5÷(400×2.5+500))<85%,根据税法规定,乙公司应视为按公允价值转让、处置全部资产,计算资产的转让所得,依法缴纳所得税。乙公司以前年度的亏损不得结转到甲公司弥补。甲公司接受乙公司的有关资产,计税时可以按经评估确认的价值确定成本。则:

乙公司转让所得=400×2.5+500-1000=500(万元)

乙公司应纳税额=500×25%=125(万元)

甲公司应纳税额=4000×25%=1000(万元)

甲公司税后利润=4000-1000-125=2875(万元)

通过比较两种购并方式可以看出,第一种购并方式下甲公司负担的应纳税额共计为1004.17万元,税后利润为2895.83万元;第二种支付方式下甲公司负担的应纳税额共计为1125万元,税后利润为2875万元。所以应选择第一种方式。如果考虑甲公司购并后若干年内将要支付给原乙公司股东的现金股利因素,则结果可能就不一样了。假设甲公司每年税后利润计提10%的法定盈余公积,10%的任意盈余公积,其余全部分配给股东,计算甲公司购并乙公司后5年内的现金流出的现值(假设折现率为10%)。

第一种购并方式下,甲公司购并后第一年的税后利润先弥补乙公司100万元的亏损,再按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10%计提任意盈余公积后,分配给原乙公司股东的现金股利为:

2895.83×(1-10%-10%)×580/1580=850.42(万元)

甲公司购并后第二年至第五年支付给原乙公司股东的现金股利计算如下:

税后利润=4000-(4000+100)×25%=2975(万元)

可供分配利润=2975×(1-10%-10%)=2380(万元)

支付给原乙公司股东的现金股利=2380×580/1580=874(万元)

综合考虑甲公司购并后5年内的现金流出情况,分析如下:

购并时甲公司支付的现金=50万元

购并后第一年甲公司应纳所得税额=1004.17万元

购并后第一年甲公司支付给原乙公司股东的现金股利=850.42万元

购并后第二年至第五年甲公司应纳所得税额=(4000+100)×25%=1025(万元)

购并后第二年至第五年甲公司支付给原乙公司股东的现金股利=874万元

甲公司购并后5年内的现金流出现值=7208.17(万元)第二种购并方式下,甲公司购并后第一年的税后利润按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10%计提任意盈余公积后,分配给原乙公司股东的现金股利为:

2875×(1-10%-10%)×400/1400=657(万元)

甲公司购并后第二年至第五年支付给原乙公司股东的现金股利计算如下:

税后利润=4000-4000×25%=3000(万元)

可供分配利润=3000×(1-10%-10%)=2400(万元)

支付给原乙公司股东的现金股利=2400×400/1400=686(万元)综合考虑甲公司购并后5年内的现金流出情况,分析如下:

购并时甲公司支付的现金=500万元

购并后第一年甲公司应纳所得税额=1125万元

购并后第一年甲公司支付给原乙公司股东的现金股利=657万元

购并后第二年至第五年甲公司应纳所得税额=4000×25%=1000(万元)

购并后第二年至第五年甲公司支付给原乙公司股东的现金股利=686万元

甲公司购并后5年内的现金流出现值=6978.39(万元)

通过比较两种购并方式在购并时的现金支出和购并后应支付的所得税,以及因购并而多支付给原乙公司股东的现金股利的现值,第一种方式甲公司现金流出现值为7208.33万元,第二种方式甲公司现金流出现值为6978.39万元,如果考虑未来的现金流出,应选择第二种购并方式。

从本例可以看出,税务筹划必须考虑经营活动发生改变所带来的一定时期的税收变化和现金流量的变化。本例中,由于甲公司合并乙企业,不仅要考虑甲公司在合并时支付乙企业股东现金价款,而且要考虑由于乙企业股东还拥有甲公司的股权,甲公司每年均要向乙企业股东支付股利。由于合并企业支付给被合并企业的价款方式不同,将导致不同的所得税处理方式,涉及被合并企业是否就转让所得缴税、亏损是否能够弥补,合并企业支付给被合并企业的股利折现、接受资产增值部分的折旧等问题,情况比较复杂。

(三)合并后其他税种的税务筹划

流转税通常是在生产、流通或者服务领域中,按照纳税人取得的销售收入、营业收入或者进出口货物的价格(数量)征收的,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和关税等。流转环节越多,企业应缴纳的流转税额就越多。如果购并企业和目标企业在生产经营业务方面具有一定的联系,则通过购并减少了流转环节,可以节省部分流转税。

(1)合并可以减少部分增值税

由于增值税是价外税,从理论上讲,无论企业各期缴纳多少增值税,其总体税负是不变的。但考虑到货币时间价值,如果能使企业纳税时间推迟,也能使企业获得节税利益。合并对企业应纳增值税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

其一,合并过程中涉及的进项税额处理。如果目标企业有大量的进项税额可以用于抵扣,则合并企业在当年的应纳增值税额就会减少。

其二,根据增值税税法的规定,设有两个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的行为,视同销售货物,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如果合并企业和目标企业在同一县、市,购并前需要缴纳增值税的业务在合并后则被视为双方移送货物用于销售,不会被视同销售货物,无需缴纳增值税。

(2)合并可以减少部分消费税

合并会使原来企业间的购销环节转变为企业内部的原材料转让环节。如果合并企业双方存在着原材料供应关系,则在合并前,这种原材料的转让关系为购销关系,应该按照正常的购销价格缴纳消费税。而在合并后,合并企业和目标企业之间的原材料供应关系转变为企业内部的原材料转让关系,因此不用缴纳消费税。这笔税款递延到以后的环节(即销售环节)缴纳,使企业获得递延纳税的好处。而且,因为前一环节应该缴纳的税款延迟到后面的环节缴纳,如果后面环节适用的消费税税率较低,则合并前企业的销售额在合并后可以适用较低的税率,直接减轻了企业的税收负担。

第三节企业分立的税务筹划

一、企业分立

企业分立是指一个企业依照法律的规定,将部分或全部业务分离出去,分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新企业的法律行为。分立按被分立公司是否存续,可分为派生分立与新设分立。派生分立,即公司以其财产设立另一种新公司的行为。这种方式下,新设的公司需注册登记,原公司存续,但需要办理减少注册资本的变更登记。新设分立,是将公司全部财产分解为若干份,重新设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新公司,原公司解散。企业分立是企业产权重组的一种重要类型。二、利用企业分立的税务筹划

(一)利用不同税率的税务筹划

在流转税中,一些特定产品是免税的,或者适用税率较低,这类产品在税收核算上有一些特殊要求,而企业往往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满足这些核算要求而丧失了税收上的一些利益。如果将这些特定产品的生产部门分立为独立的企业,也许会获得流转税免税或税负降低的好处。

当企业所得税采用累进税率时,通过分立可以使原本适用高税率的企业,分化成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适用低税率的企业,从而降低企业的总体税负。【例14-4】乐华制药厂主要生产抗菌类药物,也生产避孕药品。该厂抗菌类药物的销售收入为4000万元,避孕药品的销售收入为1000万元。全年购进货物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400万元。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为320万元,其中避孕药品应纳税所得额为100万元。从增值税的角度考虑,该厂是否要把避孕药品车间分离出来,单独设立一个制药厂呢?不考虑规模经济的影响,分立后对所得税有何影响呢?合并经营时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为:

400-400×1000÷5000=320(万元)

另设一个制药厂:

如果避孕药品的进项税额为50万元,则乐华制药厂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400万元减去50万元,结果为350万元,大于合并经营时可抵扣的320万元,可多抵扣30万元。此时分设另外一个制药厂对乐华制药厂有利。

如果避孕药品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00万元,则乐华制药厂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400万元减去100万元,结果为300万元,小于合并经营时可抵扣的320万元,则采用合并经营较为有利。

如果避孕药品的进项税额为80万元,则乐华制药厂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400万元减去80万元,结果为320万元,与合并经营时可抵扣的320万元相等,分立经营与合并经营在纳税上并无区别。此时,免税产品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占全部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比例为80万元除以400万元,结果为20%,免税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为1000万元除以5000万元,结果也为20%。因此,当免税产品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占全部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比例与免税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相等时,分立经营与合并经营在税收上并无差别,从税收角度考虑,企业此时处于一个平衡点。

因此,当免税产品进项税额/全部进项税额>免税产品销售额/全部销售额时,合并经营较为有利;反之,免税产品进项税额/全部进项税额<免税产品销售额/全部销售额时,分立经营较为有利;当免税产品进项税额/全部进项税额=免税产品销售额/全部销售额时,分立经营与合并经营在税收上并无差别。再分析规模经济不变时,分立对所得税的影响:

分立前企业应交所得税:

320×25%=80(万元)

分立后企业应纳所得税:

100×25%×20%+100×25%×20%+120×50%×20%=22(万元)

分立后企业所得税费用减少58万元。

(二)利用支付方式的税务筹划

企业分立业务按照支付方式的不同,其税务处理方式也不同,而税务处理方式的不同,也会对分立企业或存续企业的所得税负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企业分立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支付方式。第四节企业清算的税务筹划

企业清算是企业出现法定解散事由或者章程所规定的解散事由后,依法清理企业债权债务并向股东分配剩余财产,终结企业所有法律关系的行为。清算按其原因划分,可分为破产清算和非破产清算。一、企业清算的所得课税

按照税法规定,纳税人清算时,应当以清算期间作为一个纳税年度,清算终了后的清算所得,应按照规定纳税。

清算所得是指企业的全部资产可变现价值或者交易价格减除计税基础、清算费用、相关税费等后的余额。清算所得的计算公式如下:

清算所得=企业的全部资产可变现价值或者交易价格-资产净值-清算费用和共益债务-相关税费+清算期间经营性收益-清算期间经营性费用+债务清偿损益

清算所得应纳企业所得税额=清算所得×法定税率(25%)

企业全部资产的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