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纸的故事》教案_第1页
三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纸的故事》教案_第2页
三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纸的故事》教案_第3页
三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纸的故事》教案_第4页
三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纸的故事》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4纸的故事教材分析:背景知识: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远古时代没有纸。商朝时,将字刻于龟甲、兽骨之上(既“甲古文”)。周朝时,用竹简(即竹片)、木简、帛写字著书。西汉时,劳动人民发明用丝絮造纸,后来用麻纤维造纸。东汉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为原料造纸。从此,纸的产量大增。唐朝时,造纸术开始外传朝鲜、日本和阿拉伯、欧洲等地。教材特点:这篇课文用对话的形式介绍了纸的发明经过。全文共8个自然段。第6、7、8自然段是重点,讲述的是纸的发明和造纸方法的传播,赞颂我们祖先的创造业绩。教学目标:1.知道纸是我们祖先发明的,知道外国人懂得造纸要比中国迟一千多年,感受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2.学会本课14个生字,区别形近字,学会给生字确定部首。3.会用“谁怎么样地说什么”的句式说一句话,会用“怎么”提问。4.能说出纸的发明过程。5.能在学懂课文的基础上写一段赞叹中国人了不起的话。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从纸的发明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清纸的发明过程。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从整体了解课文。2.初步了解纸的发明过程。3.初步熟悉部首查字法教学准备:可以用课件让学生带字典教学过程:一、学前预习:1.预习课文,读课文、标好自然段、划词等2.预习字词:写好偏旁、字典页码、注好拼音3.布置课前查纸的资料二、整体把握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了解学生问:“你知道纸的哪些知识?”A、对课文内容了解比较少B、和课文差不多C、除了课文知识另外还知道很多2.自读课文,划句子A、读通课文,划出课文中所讲的有关纸的知识,记一记。B、自读课文,划出你不知道的知识。C、自读课文,试着从课文中找到有关纸的发展的过程根据不同情况的学生,有选择的请几个反馈3.再读课文(1)对刚才还不熟悉的地方自己再读读熟(2)齐读课文巩固4.了解纸的发展过程A、完成课后练习3B、在完成课后练习3的基础上,按照这样的顺序来说一说纸的发展过程。C、在完成课后练习3的基础上,结合课文加上自己的补充来介绍纸的发展过程三、了解部首查字法(如时间不够可挪后)1.给生字确定部首,有困难的:豪(○亠、豕)、絮(糸)、且(○丨一)2.以“豪”为例讲解部首查字法。老师或请会的同学示范,学生跟着做。要点:部首目录--部首几画(部首)--检字表--部首--数除部首外几画--找到字--字典正文。对“絮”和“且”进行练习,讲清独体字的偏旁确定(起笔)教学目标:1.巩固字词,完成相应练习2.扩展知识教学过程:一、巩固字词1.比较组词图圆异导豪毫洲州2.加部件成字组词糸--絮、紧、紫、累、系3.听写二、巩固朗读1.同桌分角色读2.指名读对提示语进行补充:林玲()地问对提示语进行替换:林玲瞪大了眼睛说--林玲()地说3.男女分读4.齐读三、课外扩展1.收集各种新型的纸张(课前准备)2.四人小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