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高三一轮复习课文化创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高中思想政治-高三一轮复习课文化创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高中思想政治-高三一轮复习课文化创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高中思想政治-高三一轮复习课文化创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高中思想政治-高三一轮复习课文化创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文化创新》教学设计【设计思路】本节课是高三一轮复习课,按照高考导航、体系构建、考点突破、高考精炼等复习课的结构式样开展教学,以《经典咏流传》节目为素材设置相关材料贯穿课堂教学,由学生探究分析,突破重难点。如:通过展示《经典咏流传》节目的创作过程,分析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展示节目对人以及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来分析文化创新的意义;以节目经典歌曲《登鹳雀楼》的创作为素材,探究文化创新的途径。这些探究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培养创新意识。【核心素养】政治认同: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科学精神:正确认识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树立创新意识公共参与:积极投身文化交流活动,积极投身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推动文化创新【教学重点】文化创新的意义、途径【教学难点】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情境教学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课件展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的讲话“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师:为了发展先进文化,从横向需要(文化传播),纵向需要(文化继承),文化传播与继承都蕴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所以,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这节课我们来复习“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将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结构安排课程内容。【以上内容通过板书即时呈现】生:回答括号中的内容探究点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课件展示:唐朝诗人白居易《与元九书》“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生:解读诗句内涵(生回答:文学创作应体现时代特色)师:2018年央视推出的一档大型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就体现了文学创作的时代性。课件展示:《经典咏流传》的相关资料节目总策划许文广谈到节目的创作初衷:“市场上的音乐节目虽然数量多,但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观众已经出现审美疲劳。”人民更高层次、更多样化的文化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在节目创作上,体现时代性,所选的诗词要对当下的中国社会有普世的关照性,能够把握时代脉搏,倾听时代声音,传达当下的主流价值观。探究:《经典咏流传》节目创作的源泉和动力是什么?师生共同总结: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进行有价值的文化创造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①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②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课件展示高考对这一核心考点的考查要求:高考中对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的考查,最常见的考法是提供人类的某项社会实践活动,如在文艺界广泛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主题实践活动等,通过强调实践活动对文化发展和创新的基础、推动作用,考查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题型一般设置为体现类、启示类试题;试题中常会设置一些错误说法作为干扰选项,如: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源泉;文艺创作者的灵感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等等。课件展示(2020全国Ⅰ,19)、(2019江苏卷,21)两道高考选择题,由学生按照解题思路分析。探究点二文化创新的意义课件展示:《经典咏流传》让传统文化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大众视野,将意境隽永的古诗词融入到现代旋律中来,让人们领略到了现代歌曲与传统经典文化融合之美,让古诗词活了起来。栏目播出之后,掀起了全社会的文化热潮,形成全民互动传唱经典的文化行为,尤其是使广大青少年学生更加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明日歌》、《苔》《将进酒》等经典诗词所传达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进程中昂首阔步,勇往直前。探究:文化创新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师生共同总结:文化创新的意义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②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归纳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辩证关系(决定作用和反作用),并引导学生联系哲学模块,明确其哲学原理是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课件展示高考对这一核心考点的考查要求:对文化创新的意义的考查,最常见的考法是提供某种具体文化产品在内容或形式上创新取得良好效果,或者以漫画和其他人文素材,考查区分社会实践的决定作用和文化创新的反作用,以及对文化创新的两个反作用的区分。常会设置一些错误说法作为干扰项,如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人民群众的喜爱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等等。课件展示(2019·江苏卷,25),由学生按照解题思路分析这一选择题。探究点三文化创新的途径课件展示以下英文诗歌并由学生朗读ThesunalongthemountainbowsTheYellowRiverseawardsflowsYoucanenjoyagrandersightIfyouclimbtoagreaterheight学生齐背英文诗歌对应的中文版本《登鹳雀楼》课件播放歌曲《登鹳雀楼》视频片段展示歌曲相关资料:果敢疯马乐队之所以选取这首诗词进行重新演绎,是因为这首诗描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在现代社会依然有它的现实意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尤其需要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作品以极致的中西结合的方式传承了这首文化经典。他们将中国二胡,蒙古马头琴,印度萨朗吉和法国古典吉他融合在一起,在让经典再次焕发出更加鲜活的生命力。作品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传播,获得了观众的喜爱。探究:歌曲《登鹳雀楼》的成功对文化创新有何启示?师生共同总结:文化创新的七条途径。其中,在分析“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时,引导学生明确如何处理好传统文化与文化创新的关系,并且引导学生明确在“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时容易犯“历史虚无主义”“守旧主义”两种错误倾向,所以要正确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在分析“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时,引导学生明确应注意的问题,并且引导学生明确在“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时容易犯“民族虚无主义”“封闭主义”两种错误倾向,所以要正确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课件展示高考对这一核心考点的考查要求:以选择题形式单独考查文化创新的每一条途径,会设置一些错误说法作为干扰项,如: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文化创新必须避免重复传统的东西;对外来文化要全面借鉴,加以吸收等。非选择题会综合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或者将本知识点与文化传播、文化继承、以及中华文化等知识结合在一起综合考查。通常的考查角度有:体现类、启示类、措施类等。课件展示(2018·海南高考,16)、(2019天津卷,7)两道选择题,学生合作探究完成2017年北京卷第15题“元青花传奇”,明确认识类主观题的解题思路。课件展示易错易混点,本课在选择题中容易出现易错易混点,如文化创新的源泉、渊源、根基、根本目的、根本出发点分别是什么,需要学生准确区分。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角度复习了“文化创新”的相关内容,最后总结文化继承、发展、传播、创新四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分享感悟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后的感悟有哪些,以此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达到情感升华。课后作业:完成步步高练习题。《文化创新》学情分析本节课是高三一轮复习课,学生通过高二新课学习,已对本课内容有了微观认知,但是缺乏宏观体系以及对高考命题的把握。本节课通过设置探究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在探究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对于宏观体系构建和高考命题的把握更为精准。《文化创新》效果分析以《经典咏流传》节目为素材设置相关材料贯穿课堂教学,通过探究活动逐一突破重难点,主干知识呈现的线索明了,内容清晰、紧凑,知识容量大,知识点全面,教学环节完整,目标明确。通过探究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提高。注重启发式引导学生思维,达到预设和生成的有机结合。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思维拓展开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重视知识、能力目标的落实,又让学生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培养创新意识。《文化创新》教材分析本课题是必修3《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第五课,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明确了文化的传播与继承,文化传承的过程就是文化发展的过程,而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传播与继承无不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如果没有文化创新,文化就不能得到传承,更不能达到发展。本课是本单元的落脚点。本课题内容共有三个核心考点,分别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创新的途径,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架构安排教学内容。《文化创新》练习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1.金字塔、古希腊神庙、古罗马斗兽场……故宫、白塔寺、黄鹤楼……不同的建筑,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中国人将木材选作基本建材,与中华民族生息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中多森林而少顽石相关,所以,中国传统建筑被称为“土木的史书”。这体现了()A.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B.优秀文化提高人的审美素养C.优秀文化陶冶人的心灵世界D.社会实践是优秀文化产生的源泉答案D解析不同的建筑,承载着不同的文化,这里的建筑就是社会实践,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建筑文化,D正确。材料主要强调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没有强调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没有涉及优秀文化提高人的审美素养、陶冶人的心灵世界,A、B、C不选。2.2019年5月18日,由某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的全国乡村戏曲走亲大会暨第三届乡村戏曲节开幕后如火如荼举办,为各地专业团队、民间戏曲团体提供了良好的展示、交流、创新平台。政府举办乡村戏曲节的文化生活依据是()①乡村文化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②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目的③繁荣乡村文化能够实现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④繁荣乡村文化能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C解析②说法错误,文化创新的目的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③说法夸大了繁荣乡村文化的作用,不选。3.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制造巨头乃兴国脊梁。江苏徐工集团始终坚持以突破核心技术为目标,推动工程机械制造整体创新并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成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领头羊。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中国“徐工”成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领头羊,是因为()A.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文化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C.文化创新能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答案C解析“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是从哲学的角度分析问题,A不选。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影响经济发展,但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B错误。材料主要强调文化创新能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没有涉及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D不选。4.传统中药一抓一大把,一熬一大锅。近年来出现的智慧中药房,利用互联网技术与医院门诊信息系统无缝对接,实时接收医院开出的处方,由专业药师完成调剂、煎煮、分包、快递送货上门等服务,为患者省去了排队、缴费、拿药和煎药的麻烦。这体现了()①中医、西医在交流互鉴中博采众长、不断融合②现代医学取代传统中医是大势所趋③科技进步是推动中医药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④创新是中医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题干主要分析了中医药的创新发展,并未涉及中西医的交流互鉴问题,①与题意不符;“智慧中药房”是对传统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并不会取代传统中医,故②错误。5.2019年4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一文强调,文艺创作、学术创新要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为此,文化工作者应该()①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抵制落后文化侵蚀②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③立足于满足文化市场需要,兼顾社会效益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锐意创新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文化工作者投身于实践,才能与时代同步伐,理解人民的文化需求,②正确。文化工作者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表明文化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④正确。题干强调文化工作者如何发挥好作用,而不是如何抵制落后文化,①不选。文化产品要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并且题干未强调立足于满足文化市场需要,③排除。6.动画电影《哪吒》被称为“国漫之光”,它是制作者以《封神演义》为原型进行再创作,走出传统、贴近时代、走进观众,在口碑与票房上实现双赢,彰显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让人看到“国漫崛起”的希望。这给我们的启示是()①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不断创新获得更好地传承和发展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支撑文化创新的强大基因③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助推了文化创新④与现代文化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A7.2019年4月19~22日,第八届中国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成功举办。依托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创博会立足苏州,辐射全国,以不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目的,提供创新创意人才、文创企业等的展示、对接和交流的平台。这表明()①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目的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③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前提④传统文化推动现代社会发展进步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8.在信息与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文艺受众也高度分化、多元。近年来传统戏曲在保留传统唱腔和舞台动作的表现方式的同时,借助现代传媒手段,大胆借鉴电影等艺术形式的特点,运用了符号化、象征式的舞美表现,跳跃、拼接式的场次衔接,让大批年轻观众喜欢上老戏曲。这启示我们()①文艺创作理应与时俱进,迎合年轻观众的实际需求②坚持文化多样性是文艺创作不断创新的重要途径③传统戏曲应当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实现形式的创新④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迎合年轻观众的实际需求”说法错误,①不选。坚持文化多样性不是文艺创新的途径,②不选。“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是实践,传统戏曲应当在实践基础上实现形式的创新,③正确。保留传统唱腔和舞台动作的同时,大胆创新表现形式,表明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④符合题意。9.2019年9月18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需要()①继承传统,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化保护②经济唱戏,让黄河文化快速地转化为生产力③立足现实,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④面向世界,对外积极推动黄河文化的推广渗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10.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取材于第一代塞罕坝建设者用青春报效祖国的动人事迹,用影像的方式将塞罕坝精神固化为民族记忆,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让观众热血沸腾。这说明文化创作需要()①博采众长,创造先进文化②立足社会实践,体现时代内容③继承传统,讲好中国故事④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取材于塞罕坝建设实践,用影视创作的形式将塞罕坝精神表现出来,弘扬了民族精神,传播了正能量,令观众大为震撼,深受鼓舞,②④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如何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①③不选。11.作家路遥深入陕西铜川煤矿体验生活采风创作,并阅读研究了大量中外名著和地方志,完成了反映中国城乡社会历史变迁的名作《平凡的世界》,在全国引发了强烈反响。2018年路遥被评为“改革先锋”。这说明()①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塑造人②文化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③博采众长可以推动文学创作④文学创作的根本途径在于实践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路遥为了创作而阅读研究了大量中外名著和地方志,这说明博采众长可以推动文学创作,③正确。深入陕西铜川煤矿体验生活采风创作,这说明文学创作的根本途径在于实践,④正确。材料主旨是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没有涉及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塑造人,①不选。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②错误。12.在诸多戏剧类型之中,传统戏曲程式技艺异常丰富,若展示古时帝王将相题材能够信手拈来,但是面对现代主旋律题材,却暴露出适应性弱的特点,难以打动人心。传统戏曲要克服上述弱点必须()①以传统文化为根基②着眼于观众的精神文化需要③注入新的时代精神④充分地吸收外国文化的成果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B解析要克服传统戏曲“面对现代主旋律题材,却暴露出适应性弱的特点”,就必须着眼于观众的精神文化需要,注入新的时代精神,②③正确。传统戏曲必须创新,①错误。传统戏曲要充分地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④错误。1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抒发“登高望远”情怀的诗,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融汇中法印蒙四国乐风,成为经典作品“国际化”最好的例证。由此可见()①融汇中西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②博采众长是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③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④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①错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②错误。1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这告诉我们,在文化创新过程中()①必须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②必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③要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④要正确处理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处理好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在继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发展,故②④入选;材料并未涉及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故①③不选。二、非选择题(共44分)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汴绣,是中国传统刺绣工艺之一,素有“国宝”之称。它以绣工精致、针法细密、图案严谨、格调高雅、色彩秀丽而著称。汴绣源于北宋都城汴京,当时皇宫设有文绣院,专为皇帝王妃、达官贵人绣制官服及装饰品。2008年,汴绣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河南的非遗传人为了传承汴绣技艺,做足了功课:走访汴绣非遗传承人,整理传统针法;搜集老绣片,重绣中国古代名画……传统绣品与现代生活不接轨,非遗传人让汴绣“跨界”,融入现代生活。他们以针为笔,以线为墨,十指春风下,传统汴绣在羊绒围巾、手拿包乃至小音响等现代生活用品上,流淌出千年汴京的柳暗花明;刻画动漫人物“绣儿”,传统汴绣被赋予现代气息;把《富春山居图》《千里江山图》等中国古代名画中的传统色彩和图案提炼处理,绣在室内挂画、沙发背景墙等现代家装上,装饰风格别具一格;把汴绣与书画相结合,以刺绣针法临摹中国名画佳作。如今,汴绣企业已经走出国门,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汴绣作品精品迭出。“文化遗产应该保持其原貌,不应创新。”请用文化生活知识进行评析。(22分)答案(1)文化遗产应该保持其原貌有其合理性。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②保留其原貌有利于展示历史文化成就,研究文化的演进。(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等观点说明保持其原貌也可)(2)文化遗产应该创新。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创新也可)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成舞剧,不生硬、不尴尬的太少了,《醒·狮》做到了雅俗共赏,做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情怀完美结合。”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国际舞蹈季于2019年6月25日启幕,承载着粤港澳大湾区同根同源历史底蕴的舞剧《醒·狮》作为开场舞蹈再次赢得了观众的认可。《醒·狮》是我国第一部以国家级“非遗”项目广东醒狮为主题的大型民族舞剧,2018年公演以来,好评如潮的《醒·狮》已成为新时代传承岭南文化、连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新名片。随着《醒·狮》公演场次和观众好评的叠加,传统非遗项目醒狮也再次焕发新的生机。“醒狮文化生生不息,醒狮气脉代代承传。我们一直想做醒狮题材的舞剧,但直到2013年在一次采风调研中才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明确了以醒狮表现民族觉醒的核心主题。”广州歌舞剧院院长、总导演史前进表示,如何将传统非遗的魅力通过舞台剧的形式表现出来是舞剧编创的难点所在,为此他们花了不少心思。南狮、南拳、蔡李佛拳、大头佛、英歌舞、岭南曲风、广东狮鼓、木鱼说唱……《醒·狮》中的舞蹈设计几乎都能找到其文化“出处”。此外,该剧还将民族舞蹈与广东狮舞相融合,将南拳马步和广东醒狮特有的腾、挪、闪、扑、回、旋、飞跃等技巧融入舞蹈语言,大开大合、刚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