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热点专题突破专题5化“斜”为“直”课件_第1页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热点专题突破专题5化“斜”为“直”课件_第2页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热点专题突破专题5化“斜”为“直”课件_第3页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热点专题突破专题5化“斜”为“直”课件_第4页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热点专题突破专题5化“斜”为“直”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五

化“斜”为“直”化“斜”为“直”,通常在解直角三角形一章时用这种方法较多,即通过作垂线或平行线把斜三角形转化为直角三角形,通过解直角三角形达到解斜三角形的目的.其实化“斜”为“直”的方法还可以推而广之,用它来解决其他的数学问题也很有效.当然,化“斜”为“直”仍是转化思想的一种具体应用.因为我们平时储备的有关直角三角形知识和方法较多,通过作垂线或平行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把我们相对不熟悉的问题转化为熟知的问题,这样做必然利于解题.安徽中考中这类试题几乎每年都能多次遇到,如2015年第18题,2016年第19题、第22题,2017年第6题、第17题等.类型1类型2类型3解直角三角形中化“斜”为“直”典例1

如图,防洪大堤的横断面是梯形ABCD,其中AD∥BC,坡角α=60°,汛期来临前对其进行了加固,改造后的背水面坡角β=45°.若原坡长AB=20m,求改造后的坡长AE.(结果保留根号)【解析】过点A作AF⊥BC于点F,在Rt△ABF中求出AF,然后在Rt△AEF中求出AE即可.类型1类型2类型3【名师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过点A作AF⊥BC于点F,从而把关于斜△ABE的问题转化为两个直角三角形(Rt△ABF和Rt△AEF)的问题.其实这种通过作垂线或平行线把斜三角形化成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在解直角三角形问题中极为常见,注意学习体会.类型1类型2类型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化“斜”为“直”典例2

如图,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经过A(3,0),B(0,3)两点.

(1)求b,c的值;(2)点P为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在第一象限部分上的一动点,其横坐标为x(0<x<3),写出四边形OAPB的面积S关于点P的横坐标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S的最大值.【解析】(1)用待定系数法求解;(2)过点P作PC⊥x轴于点C,过点P作PD⊥y轴于点D,四边形AOBP转化为矩形CPDO和Rt△BDP,Rt△APC.用关于x的式子表示出这三个图形的面积,即可求出四边形OAPB的面积S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从而求出S的最大值.类型1类型2类型3【答案】

(1)将A(3,0),B(0,3)两点代入y=-x2+bx+c,得b=2,c=3.(2)过点P作PC⊥x轴于点C,过点P作PD⊥y轴于点D,由(1)得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x2+2x+3,设P点坐标为(x,-x2+2x+3),则矩形CPDO的面积为x(-x2+2x+3)=-x3+2x2+3x,【名师点拨】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通过作两个坐标轴的垂线(或平行线)把位置是“斜”的图形转化为位置“平直”的图形,在解题中可以实现事半功倍.类型1类型2类型3其他几何问题中化“斜”为“直”典例3

如图,正方形ABCD的四个顶点分别在四条平行线l1,l2,l3,l4上,这四条直线中相邻两条之间的距离依次为h1,h2,h3(h1>0,h2>0,h3>0).求证:h1=h3.【解析】我们可以认为这里的正方形ABCD是“斜放”在一组平行线中,正因为“斜放”才给我们带来难度,我们通过“过点A作AF⊥l3分别交l2,l3于点E,F,过点C作CH⊥l2分别交l2,l3于点H,G”即可实现“化直”的目的.类型1类型2类型3【答案】

过点A作AF⊥l3分别交l2,l3于点E,F,过点C作CH⊥l2分别交l2,l3于点H,G.∵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l1∥l2∥l3∥l4,∴AB=CD,∠ABE+∠HBC=90°,∵CH⊥l2,∴∠BCH+∠HBC=90°,∴∠BCH=∠ABE.同理∠BCH=∠CDG,∴∠ABE=∠CDG,∵∠AEB=∠CGD=90°,∴△ABE≌△CDG(AAS),∴AE=CG,即h1=h3.12345678910111.如图,要在宽为22米的九洲大道AB两边安装路灯,路灯的灯臂CD长为2米,且与灯柱BC成120°角,路灯采用圆锥形灯罩,灯罩的中轴线DO与灯臂CD垂直,当灯罩的轴线DO通过公路路面的中心线时照明效果最佳.此时,路灯的灯柱BC高度应该设计为

(

)D123456789101112345678910112.(2018·四川绵阳)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为对称中心,把点A(3,4)逆时针旋转90°得到点B,则点B的坐标为

(

)A.(4,-3) B.(-4,3)C.(-3,4) D.(-3,-4)【解析】如图,由旋转的性质可得△AOC≌△BOD,∴OD=OC,BD=AC,又∵点A的坐标为(3,4),∴OD=OC=3,BD=AC=4,∵B点在第二象限,∴点B的坐标为(-4,3).B1234567891011C1234567891011【解析】如图,作FN∥AD,交AB于点N,交BE于点M.∵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CD,∵FN∥AD,∴四边形ANFD是平行四边形,∵∠D=90°,∴四边形ANFD是矩形,∵AE=3DE,设DE=a,则AE=3a,AD=AB=CD=FN=4a,AN=DF=2a,12345678910114.如图,△ABC纸片中,∠C=90°,AC=3,BC=4,在△ABC纸片中剪取一个△DEF,使得∠EDF=90°,DE=2DF,且D,E,F分别在AB,AC,BC边上,则AD的长为

(

)A12345678910115.如图,等腰直角△DEF的斜边中点O与等腰直角△ABC的斜边的中点重合,D,E两点分别在AB,BC上.已知AB=4,AD=1,则△DEF的面积为

.

【解析】连接CF,易证△AOD≌△COF,∴∠FCO=∠A=45°,∴∠FCE=90°,∵∠DEB+∠FEC=90°,∠DEB+∠BDE=90°,∴∠BDE=∠FEC,又DE=EF,∴Rt△BDE≌Rt△CEF,∴BD=EC.∵AB=4,AD=1,∴BD=3,BE=1,512345678910116.如图,已知点O是矩形ABCD的对称中心,另一与矩形ABCD全等的矩形EFGO的一个顶点与点O重合,从图1位置开始绕点O逆时针旋转(旋转角0°<α<180°).两矩形的边的两个交点为M,N,已知AB=2BC=20cm,当两个矩形的重叠部分△OMN为等腰三角形时,则AM的长为

cm.

5或151234567891011【解析】如答图1,连接AC,过点O作OH⊥AB于点H,则OH=BC=5cm,∴MN=2OH=10cm,又AM=BN,∴AM=5cm;如答图2,再过点O作OH⊥MN于点H,作OQ⊥AB于点Q,则OH=MN=5cm,易得四边形OQMH为正方形,∴BM=5cm,∴AM=15cm.12345678910117.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BC=4,动点M,N同时分别从点A,C出发向点B,D匀速移动,且两点的移动速度相同,当点M移动到点B时,M,N两点同时停止移动.过点N作NP⊥CD交BD于点P,当△BMP为等腰三角形时,则AM的长为

.

12345678910118.(2018·湖北咸宁)如图,以△ABC的边AC为直径的☉O恰为△ABC的外接圆,∠ABC的平分线交☉O于点D,过点D作DE∥AC交BC的延长线于点E.1234567891011解:(1)连接OD.∵AC是☉O的直径,∴∠ABC=90°.∵BD平分∠ABC,∴∠ABD=45°.∴∠AOD=90°.∵DE∥AC,∴∠ODE=∠AOD=90°,∴DE是☉O的切线.12345678910119.如图,AB为☉O的直径,l与☉O相切与点C,AC=BC,D为l上一点,连接BD交AC于点E,BD=AB.(1)求证:AD=AE;(2)求

的值.1234567891011123456789101110.如图,一次函数y1=ax+b分别与x轴,y轴交于A(2,0),B(0,2)两点,与反比例函数

y2=(x>0)的图象交于C,D两点,已知AB=2CD.(1)求一次函数y1=ax+b和反比例函数y2=(x>0)的表达式;(2)试比较y1,y2的大小.1234567891011123456789101111.P为平行四边形ABCD内一点,分别连接PA,PB,PC,PD.(1)如图1,若PA=AD,∠DAP=∠DCP=90°,求∠ABP的度数;(2)如图2,设△PAB的面积,△PBC的面积,△PCD的面积,△PAD的面积分别为S1,S2,S3,S4,求证:S1+S3=S2+S4;(3)如图3,若∠ABP=∠ADP,求证:∠PAB=∠PCB.1234567891011解:(1)延长CP交AB于点E,∵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易得△APE≌△CBE,∴BE=EP,即∠ABP=45°.(2)如图,过点P作AB的平行线分别交AD,BC于点E,点F,作BC的平行线分别交AB,CD于点M,N,易得四边形AMPE、四边形BMPF、四边形CNPF、四边形DNPE均为平行四边形,∴△AMP≌△PEA,△BMP≌△PFB,△CPF≌△PCN,△DNP≌△PED,S1=S△APM+S△BPM,S3=S△DPN+S△CPN,S2=S△BPF+S△CPF,S4=S△APE+S△DPE,∴S1+S3=S2+S4.1234567891011(3)过点P作AB的平行线分别交AD,BC于点E,F,∵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ADC,∵∠ABP=∠ADP,∴∠CBP=∠CDP=∠EPD,∵∠PFB=∠PED,∴△PFB∽△DEP,又∠AEP=∠PFC,∴△AEP∽△PFC,∴∠PCB=∠EPA=∠PAB,∴∠PA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