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廊坊市联合中学2022年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北省廊坊市联合中学2022年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北省廊坊市联合中学2022年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北省廊坊市联合中学2022年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北省廊坊市联合中学2022年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廊坊市联合中学2022年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某水生生态系统中,分布有水鸟、藻类、芦苇等动植物,某些水鸟具有秋季迁移的习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水生生态系统的物种数量随季节而发生变化B.减少芦苇和藻类后,输入该水生生态系统的能量维持不变C.藻类和芦苇等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该水生生态系统动植物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可产生含氮化合物参考答案:B2.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B.植物激素自身的合成也受基因组控制C.植物体内,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D.化学物质乙烯、吲哚乙酸、吲哚丁酸都是植物激素参考答案:C【分析】五类植物激素的合成、分布和功能:名称合成部位存在较多的部位功能生长素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蔬果赤霉素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①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②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细胞分裂素主要是根尖细胞分裂的部位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根冠、萎蔫的叶片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①抑制细胞分裂②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植物的各个部位成熟的果实中较多促进果实成熟【详解】细胞分裂素主要是在根尖合成的,A正确;植物激素的合成受基因组的调控,B正确;植物体内,生长素一般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但是在在植物体成熟的组织器官中也可以从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C错误;乙烯、吲哚乙酸(生长素)、吲哚丁酸都是由植物体产生的植物激素,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各种植物激素的生理功能,络结构,同时能够能联系实际,作出准确的判断。3.下图中甲、乙、丙代表的是某种结构或物质,下列叙述与图示内容不符的是(

)A.若甲、乙、丙分别表示二倍体植株、花药、单倍体苗,则丙一般含有一个染色体组,③可表示秋水仙素处理B.若甲、乙、丙分别表示抗原、B细胞、浆细胞,则①需要糖被的参与,②表示细胞增殖和分化,③表示抗体C.若甲、乙、丙分别表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则①为促甲状腺激素,③表示激素的反馈调节作用D.若甲、乙、丙分别表示根尖、愈伤组织、植物体,则①②分别表示脱分化和再分化参考答案:C【分析】本题以概念图的形式考查相关生理过程。1、单倍体育种包括花药离体培养和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两个过程。2、体液免疫的过程: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需要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以及T细胞的呈递,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发挥免疫效应。【详解】A项,若甲表示二倍体植株,其花药乙为一个染色体组,则花药离体培养所形成的单倍体幼苗丙一般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由单倍体形成二倍体,可采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故A正确。B项,若甲表示抗原,乙表示B细胞,则①过程为B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此过程中B细胞要识别抗原,因此①需要B细胞中细胞膜上糖被的参与。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会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则②表示细胞增殖和分化,浆细胞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则③表示抗体,故B正确。C项,若甲乙丙分别表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则①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③为甲状腺激素,可反馈给下丘脑,故C错误。D项,若甲乙丙分别表示根尖、愈伤组织、植物体,则该图所示过程为植物组织培养,由根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为脱分化,由愈伤组织形成植物体的过程为再分化,故D正确。【点睛】1、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对课本上所提到的重要的生理过程图和操作流程图做到熟练掌握。2、本题的易错点有两点:一是不能将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的过程与B细胞识别过程相联系;二是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确实有反馈调节的特点,但是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之间是以激素相互联系的,①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③表示促甲状腺激素。4.下列结构中不含磷脂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和中心体

B.核糖体和染色体C.高尔基体和内质网

D.核糖体和中心体参考答案:D5.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果实发育所需的生长素主要来自顶芽

B.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影响不同

C.顶端优势现象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D.顶芽和幼茎中生长素浓度一般保持在促进生长的范围参考答案:答案:A6.测定某mRNA分子中尿嘧啶有26%,腺嘌呤有18%,以这个mRNA反转录合成的DNA分子中,鸟嘌呤和胸腺嘧啶的比例分别是:A.18%、26%

B.28%、22%

C.26%、18%

D.44%、8%参考答案:B7.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C、细胞质基质中的H+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耗能量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无分解作用参考答案:D8.下图中能正确表示人体胰蛋白酶对底物的分解速度和温度关系的是(

)参考答案:C9.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分解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的量与安静时相等

②若细胞内Na+浓度偏高,为维持Na+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

③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不是同一物质

④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参考答案:B10.将物种①(2n=20)与物种②(2n=18)杂交可产生子代③,对③将作如图所示处理。(注:①的染色体和②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不会相互配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过程皆可发生B.⑥是一个新物种C.由③到④过程发生了等位某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由③到⑥的过程不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参考答案:B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图形分析可知,物种①和物种②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不能产生可育后代,所以图中③不能自交产生后代,即图中⑤到⑨的过程是不存在的,A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已知,③不是一个物种,⑥是③加倍形成的,是可育的,属于一个新物种,B正确;由③到④过程表示的是诱变育种,进行的是有丝分裂,而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错误;由③到⑥的过程表示的是多倍体育种,可以发生基因突变,D错误。11.以下情况,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①唐氏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

②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相应部位的交叉互换

③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

④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

⑤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

⑥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

⑦猫叫综合征患者细胞中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

A.④⑤⑥

B.③④⑤⑦

C.①③④⑤⑦

D.①③④⑦参考答案:D12.以下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病因示意图。对该示意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患者肝细胞膜上缺少胆固醇受体而无法摄取脂质B.增加极低密度脂蛋白量有助于肝细胞分解胆固醇C.该家族控制胆固醇脂质受体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D.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促进了胆固醇向肝脏的运输参考答案:B13.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诱导融合的方法完全相同

B.所用的技术手段基本相同C.所采用的原理完全相同

D.都能形成杂种细胞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比较,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这两项细胞工程技术中,都包含有细胞融合的过程,结果都形成杂种细胞;对于诱导方法来说,除动物细胞的融合还常用灭活的病毒做诱导剂外,其他的基本相同的;植物体细胞杂交在完成细胞融合后,还要将杂种细胞培育成植株,所以,它们所应用的技术手段是有差别的;至于所采用的原理,植物体细胞杂交是细胞的全能性,而动物细胞融合主要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错题分析:本题做错的原因没有准确记忆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比较。A只有电击等几种相同。B植物体细胞杂交在完成细胞融合后,还要将杂种细胞培育成植株。C植物体细胞杂交是细胞的全能性,而动物细胞融合主要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

14.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与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量出汗后应喝些淡盐水,这样可以维持细胞内液的正常渗透压

B.糖尿病患者机体逐渐消瘦,原因是体内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加强

C.人体对寒冷刺激的反应,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表现为协同作用

D.吸附在细胞表面的抗体与过敏原结合,会导致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参考答案:答案:A15.水是细胞内重要的化合物。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自由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B.水分子往往顺相对含量梯度进行跨膜运输C.m个氨基酸形成n条肽链时脱去m-n个水分子D.代谢旺盛的细胞内自由水所占比例较大参考答案:A【分析】细胞内的水分为自由水和结合水,后者是细胞的结构组成成分。肽键的数目=氨基酸的数目-肽链数目。【详解】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A错误;水分子是顺浓度梯度的被动运输,B正确;氨基酸脱水缩合时,脱去的水分子数目=肽键数目=氨基酸数-肽链数,C正确;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含量较高,D正确。故选A。【点睛】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升高,细胞代谢加快,抗逆性下降;比值下降,细胞代谢减慢,抗逆性增强。16.下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血糖的平衡可以通过A→C→D→F和H→D→F途径进行调节B.处于炎热环境中可通过A→B途径使散热大于产热C.G过程可表示甲状腺激素对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的影响D.E过程具有使血液中的激素维持在正常相对稳定水平的作用参考答案:B17.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正常动物细胞可转变为癌细胞,有关癌细胞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可能发生单一基因突变,细胞间黏着性增加B.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C.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D.细胞中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参考答案:A【分析】依题意可知:本题是对细胞癌变的原因及其癌细胞特点的考查。理清相应的基础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据此分析各选项。【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误认为只要相关的单一基因突变就能引发细胞癌变;事实上,细胞癌变是一系列的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变异逐渐积累的结果。本题的难点在于对C选项中的“染色体可能受到损伤”的理解;如果能联想到“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存在平行关系”,则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18.下列属于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是①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②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③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④根瘤菌将大气的氮气转化成为无机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无机环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答案:B19.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对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

B.在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细菌转化的实质是发生了基因重组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为使噬菌体外壳带有放射性,需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D.格里菲斯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有转化因子,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参考答案:C20.下图表示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①过程表示胚胎发育,②过程表示胚后发育B.受精卵卵裂的过程中,每个细胞的体积不断增大C.兔子、雄鹰和眼镜蛇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会出现羊膜D.原肠胚是进行胚胎移植的最好时期参考答案:C略21.某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突变,获得该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体上具有红色显性基因B,正常染色体上具有白色隐性基因b(见下图)。如以该植株为父本,测交后代中部分表现为红色性状。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减数分裂时染色单体1或2上的基因b突变为BB.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3与4自由分离C.减数第二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自由组合D.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参考答案:D根据题干所知,染色体缺失花粉不育,则正常情况下,该植物做父本只产生含b的配子,测交后代不可能出现红色性状。既然测交后代中有部分个体表现为红色性状,说明父本产生的配子中有部分含有B。若发生基因突变,则后代个体只有有个别个体表现为红色;若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因为交叉互换有一定的交换率,故父本产生的配子中可能有一部分含有B,测交后代可能会出现部分(不是个别)红色性状,B正确。22.植物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体系,它的边界是()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核膜 D.液泡膜参考答案:B【考点】细胞膜的功能.【分析】细胞膜的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将细胞内结构与外界分隔开,起保护作用,保证细胞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过程起决定作用.【解答】解:A、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对细胞起支持和保护作用,但其没有生命活性,是全透性结构,不能作为细胞的边界,A错误;B、细胞膜将细胞内结构与外界分隔开,起保护作用,保证细胞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细胞的边界,B正确;C、细胞核是细胞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不是细胞的边界,C错误;D、液泡膜存在于细胞内,不属于细胞的边界,D错误.故选:B.23.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可用吡罗红染色剂代替醋酸洋红染液B.人工诱导多倍体时,可用低温处理代替秋水仙素处理C.观察线粒体时,可用嫩而薄的藓叶代替人的口腔上皮细胞D.制备纯净细胞膜时,可用鸡的红细胞代替猪的红细胞参考答案:B24.有科学家发现普遍存在于动物中的磁受体基因,其编码的次数提蛋白能识别外界磁场和顺应磁场方向排列,并据此提出一个新的“生物指南针”分子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磁受体基因的骨架是由磷酸和核糖相间排列而成的B.基因中相邻磚基之间通过一个五碳糖和一个磷酸相连C.同位素标记该基因中的两条链,每次复制后带有标记的DNA分子数目不变D.翻译时,每种密码子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反密码于参考答案:C25.一片树林中,树、昆虫和食虫鸟类的个体数比例关系如图2—3—6所示。下列选项能正确表示树、昆虫、食虫鸟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的是(选项方框面积表示能量的大小

参考答案:C26.为研究CO2浓度对针叶树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将红松、红皮云杉和长白落叶松的幼苗盆栽于模拟自然光照和人工调节CO2浓度为400和700μmol·mol-1的气室内,利用仪器测定了各树种的相关数值(光补偿点表示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照辐射强度,光饱和点表示光合速率开始达到最大时的光照辐射强度),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随着环境中CO2浓度的升高,三种植物均在更弱的光照下达到光补偿点

B.随着环境中CO2浓度的升高,三种植物均在更强的光照下达到光饱和点

C.从光饱和点的变化推测,CO2浓度的增加会使光合速率因暗反应速率的加快而提高

D.在700μmol·mol-1的CO2浓度下,长白落叶松合成有机物的能力最强参考答案:D2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荧光素—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测定人参愈伤组织中ATP的含量,以研究人参细胞能量代谢的特点。荧光素酶价格昂贵,为能准确测定ATP的含量,又能节省酶的用量,学习小组探究了“测定ATP含量时所需荧光素酶溶液的最佳浓度”,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实验分析,错误的是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荧光素酶溶液的浓度B.由图可知该实验共设置了8组不同浓度的荧光素酶溶液C.实验涉及的浓度中,e点所对应的荧光素酶浓度为最佳浓度D.因ATP全部被水解,e、f、g点所对应的发光强度相同参考答案:B28.与“限制性内切酶”作用部位完全相同的酶是A.逆转录酶

B.DNA连接酶

C.RNA聚合酶

D.解旋酶参考答案:B29.下列关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全过程中,都需要严格灭菌B.果酒发酵、果醋发酵过程中温度分别控制在30℃、20℃C.果醋发酵过程中,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D.利用酵母菌酿酒时,密封时间越长,产生的酒精量就越多参考答案:C【分析】果酒制作的菌种是酵母菌,代谢类型是兼性厌氧型真菌,属于真核细胞,条件是18~25℃、前期需氧,后期不需氧。

果醋制作的菌种是醋酸菌,代谢类型是需氧型细菌,属于原核细胞,条件是30~35℃、一直需氧。

腐乳的制作原理: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有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多种,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其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适宜温度为15℃~18℃;毛霉能够产生蛋白酶和脂肪酶,将蛋白质和脂肪分别水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详解】A.在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全过程中,不需要严格灭菌,A错误;B.果酒的适宜发酵温度是18-25℃;果醋发酵的适宜温度是30-35℃,B错误;

C.由于醋酸菌是需氧型生物,在果醋发酵过程中,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C正确;

D.利用酵母菌酿酒时,在一定范围内,发酵时间越长,产生的酒精量越多,但时间过长后,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等原因,酒精产量减少,D错误。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腐乳的制作,要求考生识记参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微生物及其代谢类型;掌握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原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30.细胞中不能合成ATP的部位是A.线粒体的内膜

B.叶绿体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C.内质网的膜

D.篮藻(蓝细菌)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参考答案:C31.一对夫妻中,男性色觉正常,女性色盲,婚后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色觉正常的儿子,产生这种染色体变异的细胞和时期分别是

A.卵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卵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C.精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精子、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参考答案:C32.紫草素具有抗菌、消炎效果。在工业化生产中,取紫草植株部分组织诱导形成紫草愈伤组织,再转入紫草素形成培养基,然后再将细胞破碎后提取出紫草素。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工业化生产过程包括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B.愈伤组织在形成培养基中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化C.紫草素在细胞内合成后被分泌到细胞外D.紫草的愈伤组织细胞在低渗溶液中不会涨破参考答案:C工业化生产过程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A正确;愈伤组织在形成培养基中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化,B正确;紫草素在细胞内合成后并没有分泌出细胞,而是将细胞破碎后提取出紫草素,C错误;由于有细胞壁的保护,紫草的愈伤组织细胞在低渗溶液中不会胀破,D正确。33.下图是根据某有益生物种群当年种群数量与前一年种群数量的比值(X)而绘制的曲线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第4-10年种群年龄组成均为稳定型B.第12年后收获该生物并使生物数量保持第12年水平,可获得最大经济价值C.第20年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种内斗争最激烈D.第20-24年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参考答案:D第4-10年λ小于1,说明种群增长率小于0,年龄组成均为衰退型,A错误。第20年种群增长率最大,使生物数量保持在这一水平,可获得最大经济价值,B错误。第20年时种群增长率最大,处于增长型,而K值为稳定型,C错误。第20-24年,λ大于1,说明种群增长率大于0,其年龄组成为增长型,D正确。34.如图是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某同学观察此图后,作出了四项判断,你认为他的结论有几项是正确的(

)①该细胞取自低等植物

②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除去8后,剩余结构可称为原生质层

③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3种

④此细胞一般不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分A.一项 B.二项C.三项 D.四项参考答案:C【分析】分析图解:图中1是线粒体,2是中心体,3是核糖体,4是内质网,5是高尔基体,6是染色质,7是核仁,8是细胞壁,9是叶绿体,10是液泡。【详解】①由于该细胞中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中心体等,因此该细胞属于低等植物细胞,①正确;②图中8是细胞壁,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因此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除去细胞壁后,剩余结构可称为原生质体,②错误;③细胞中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这三种细胞器中含有核酸,③正确;④由于该细胞没有大液泡,因此该细胞一般不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分,④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细胞的结构以及渗透作用的有关知识,考生要能够识别图中各结构,并根据细胞结构确定细胞的类型;识记细胞中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掌握渗透作用发生的两个条件,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断。35.下列关于细胞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高尔基体有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分类的功能B.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C.叶绿体内含有遗传物质

D.细胞内整个呼吸作用过程都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参考答案:D36.(08广东卷)研究者给家兔注射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链脲佐菌素(STZ)进行血糖调节研究。为了准确判断STZ是否成功破坏胰岛B细胞,应①在兔饱足状态下 ②在兔空腹状态下 ③测定血糖含量④测定尿液是否含糖

⑤测定血液胰岛素含量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参考答案:答案:B解析: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进入血液,作用降血糖,在兔饱足状态下,研究者给家兔注射STZ,血液胰岛素含量下降,血糖含量升高,可测定。37.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

B.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

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

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参考答案:A甲地植被消失,地下部分保留,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乙生物全部消失,发生的演替属于出生演替,A错误;甲地因气候适宜,若没有外力干扰,可重现森林。,B正确;出生演替最先定居的是地衣,然后是苔藓,C正确;演替的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加,D正确。

38.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作用表述错误的是(

)A.人体严重缺铁会导致乳酸中毒B.人体内血钙含量过低会发生抽搐,说明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有重要的作用C.蛋白质中的N主要存在于肽键中,核酸中的N主要存在于碱基中D.C、H、O、N、P可构成细胞中的RNA,RNA具备的生物功能不少于三种参考答案:【知识点】A4

细胞与化学组成综合【答案解析】B解析: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元素,严重缺铁会影响血红蛋白合成,从而影响红细胞携带氧气的能力,氧气减少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从而导致乳酸中毒,A正确;人体细胞中钙其中一个作用就是抑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钙离子有降低神经骨骼肌兴奋性的作用。血钙浓度低到每100毫升血7毫克以下时,神经骨骼肌兴奋性增强,可以出现手足搐搦症或惊厥,但是不能说明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有重要的作用,B错误;核酸中的N存在于含氮碱基中,蛋白质中的N主要存在于肽键中,C正确:C、H、O、N、P可构成细胞中的RNA,RNA分为三种一种为mRNA可以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模板,一种为tRNA可以携带氨基酸,一种为rRNA构成核糖体的成分,而且有些RNA可以作为催化剂,D正确【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细胞代谢中各类化学反应的进行,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39.(00广东卷)血友病属于隐性伴性遗传病。某人患血友病,他的岳父表现正常,岳母患血友病,对他的子女表现型的预测应当是

A.儿子、女儿全部正常

B.儿子患病,女儿正常

C.儿子正常,女儿患病

D.儿子和女儿中都有可能出现患者参考答案:答案:D40.对有关突触结构及其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A.抑制性突触的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神经递质B.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需要ATP参与C.突触间隙中传递的信号是化学信号D.神经递质的释放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时,突触后膜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参考答案:A【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据此答题.【解答】解:A、抑制性突触的突触前膜能释放抑制型神经递质,A错误;B、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为胞吐,该过程需要ATP参与,B正确;C、兴奋在突触间隙中通过神经递质传递,因此突触间隙中传递的信号是化学信号,C正确;D、神经递质的释放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时,突触后膜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D正确.故选: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06广东卷)(9分)番茄紫茎(A)对绿茎(a)是显性,缺刻叶(B)对马铃薯叶(b)是显性,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1)用两个番茄亲本杂交,F1性状比例如上表。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

(2)用表现型为绿茎、马铃薯叶的番茄产生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若得到两种表现型的单倍体,原因可能是

(3)基因型为AaBb的番茄自交,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A与a的分开时期是

,F1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F1中基因型为AABb的几率是

(4)在番茄地里发现一株异常番茄,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采用

方法可获得大量稳定遗传的幼苗。

(5)番茄叶片内的维管束鞘细胞不含叶绿体。若用14CO2饲喂番茄叶片,光照一段时间后,放射性14C最先出现在

化合物。参考答案:答案:(1)AaBb

aaBb(2)基因突变

(3)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1/4

1/8

(4)组织培养

(5)三碳化合物解析:本题以番茄的两对相对性状为命题点,主要考查遗传的基本定律的理解的应用能力,以及变异无性繁殖和C3C4植物的理解能力。aabb的个体产生了两种配子,可能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的同时,上面的等位基因也随之分开;AaBb的后代中,每种纯合体各占1/16,共4种。快速的无性繁殖的方法就是组织培养。42.野生型家蚕翅为白色,饲养过程中偶然发现有的个体翅为黄色,为了解该性状的遗传方式,研究者设置了6组家蚕交配组合,统计相同时间段内的繁殖结果如下。组合编号IIIIIIIVVVI交配组合黄翅♀×白翅品种甲♂黄翅♂×白翅品种甲♀第I组F1自交第I组F1×白翅品种甲黄翅×白翅品种乙第V组F1自交子代家蚕总数(只)黄翅59766413643460176白翅00463359956792(1)前四组的子代家蚕中黄翅和白翅性状均不存在性别差异,说明相关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遗传符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