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一、新课引入展示牛顿及其著作图片引入新课,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利用牛顿的图片引入课题,让学生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习兴趣。二、文字表述1、大小关系展示图像,用语言描述结论(提问) 2、方向关系课件展示:实验图片,分析小车受到合外力F的方向以及加速度a的方向实验演示: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分析合外力F的方向以及加速度的方向3、得到结论:加速度与合外力方向始终相同。4、总结大小和方向的关系,得到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设计意图通过对三个量大小关系以及加速度与合力方向的分析,让学生经历一个对探究实验现象和结论的总结归纳的过程,体会归纳分析是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方法。三、公式推导1、把上述语言描述写成比例式的形式能把这两个比例式合起来写吗?怎样把比例式写成等式的形式?教师板书2、这里的比例系数K可取几?如果让你来规定,取几最好?3、K=1应是有怎样的条件限制?4、规定1N=1Kg·m/s2此时K=1,教师板书5、得到公式设计意图公式推导的过程是本节的重点,其中怎样把K变成1学生比较难理解,采用层层提问,步步引导的方法,使学生在推导过程中感受公式导出的严密性,体验科学家对新的事物的大胆猜想和定义。四、公式理解1、展示图片问题:为什么推车推不动,与牛顿第二定律矛盾吗?学生讨论交流得到结论:公式中的F指的是受到的合外力。2、因果关系问题:若增大推力,使之大于车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车会怎样?具有了加速度,由此看来,加速度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得到结论: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3、瞬时性讨论交流物体受拉力F之前处于什么状态?有加速度吗?物体受拉力F之后做什么运动?产生加速度了吗?何时产生的?m撤去拉力F后物体做什么运动?a怎样变化?m得到结论:F与a是同时变化,瞬时对应的设计意图在教学中通过对简单例题的讨论交流,学生自主发现加速度和合外力F的瞬时对应性,能加深学习的印象,培养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4、矢量性从前面的结论看F合与a方向相同从公式看,a是矢量,m是标量,F是矢量,F合与a方向始终相同5、思考与讨论公式和有什么不同之处?a是由哪些量决定的?讨论交流分享成果设计意图通过对加速度的两个公式的对比学习,进一步加深对加速度概念的理解,区分定义式和决式的意义。6、抢答环节题目以抢答的形式出现,能促进学生积极的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设计意图要对学生适时的加以引导,在处理第二题要说明不计空气阻力,体现物理从生活到理论,又从理论回到生活。六、例题例题1:某质量为1000kg的汽车在平直路面上试车,当达到108km/h的速度时关闭发动机,经过60s停下来,汽车受到的阻力是多大?重新起步加速时牵引力为2000N,产生的加速度应为多大?假定试车过程中汽车受到的阻力不变。设计意图师生共同分析小车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需要注意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和加速度方向不同,需选定正方向。第二问学生自己完成,并分享结果通过例题总结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七、课堂检测设计意图针对本节的教学目标设定检测题目,旨在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习题难度适中,保证大部分同学有清晰的解题思路,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八、课堂小结通过本节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九、课后作业课本78页2、3、5题学情分析在学习这一内容之前,所教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力、质量、加速度、惯性等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的量度、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会分析物体的受力。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会用气垫导轨与光电测时系统或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会应用CAI课件处理实验数据。学生对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已有一定的了解,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面的能力有了一定提高。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对学习物理有较浓厚兴趣;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喜欢和同龄人一起学习,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具有团队精神。效果分析 1、牛顿第二定律中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质量的关系这部分类容的教学,一直是非常有难度的,本节课是在完成实验课之后的公式得到及运用。在引入环节,通过一则笑话和物理学史,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2、第一个环节效果虽然不错,但是学生讨论浪费时间较长,以至于后面的时间有点紧张,学生讨论的效果不错。3、第二环节中学生的积极性没能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气氛有些沉闷。4、课堂检测时,学生对公式掌握情况不错,但是规范性有待提高。教材分析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规律,是本章的重点和中心内容。牛顿第二定律是在实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重要规律,它是动力学的核心规律,也是学习其它动力学规律的基础。在新教材“物理1”中涉及本节的内容有:“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理解牛顿第二定律。”本条目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质量、力三者的关系,强调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本节课要回答的是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受的外力及物体的质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本节要研究的问题和方法,最后用数学的方法吧实验得出的加速度跟力的关系及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综合起来,找出a与F和m的关系。课堂检测练习1.关于牛顿第二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第二定律不适用于静止的物体;B.由a=F/m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受到的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C.由F=ma可知,物体所受合外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D.一旦物体所受合外力为0,则物体的加速度立即为0,其速度也一定立即变为0;练习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物体的加速度必为零.B.物体所受合外力越大,物体的加速度越大,速度也越大.C.物体的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合外力的方向三者总是相同.D.物体的速度方向可与加速度成任何角度,但加速度的方向总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练习3:光滑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是2kg的物体,它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互成90o角的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都是14N,这个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沿什么方向?教学反思在课前我一直为这节难上的课做很多准备,甚至担心自己上得不好,也听了同组前辈们的课。因此,在教案上又吸取一些新的思想,同时也为课堂上如何把效果达到更佳向同在高中教学的同学请教,从而为课堂做了充分的预设。当然我也没有忘记学生是活的,在课堂上生成的东西总有你意想不到的意外。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加速度将物体的运动和受力紧密联系,使前三章构成一个整体,这是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应使学生明确对于牛顿第二定律应深入理解、全面掌握,即理解各物理量和公式的内涵和外延,避免重公式、轻文字的现象。数学语言可以简明地表达物理规律,使其形式完善、便于记忆,但它不能替代文字表述,更不能涵盖与它关联的运动和力的复杂多变的情况。否则就会将活的规律变为死的公式。

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简单完美,记住并不难。但要全面、深入理解该定律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相互联系,牢固掌握定律的物理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对学生来说是较困难的。这一难点在本课中可以通过定律的辨析和有针对性的练习加以深化和突破,另外,还有待在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应用过程中去体会和理解。本节课最大的遗憾却是来自课堂设计本身,主要是学生的参与面太小,也由于实验器材和时间的限制。留给学生思考的东西太少,教师讲的太多,整个过程的活动设计还需要思考,但仍因教学内容太多,进度太紧而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课标分析本节的学习任务类型是综合型。在知识上要求知道决定加速度的因素、理解加速度、质量、力三者关系;在技能上要求能设计和操作实验,会测定相关物理量;体验性上要求经历探究活动、尝试解决问题方法、体验发现规律过程,体会科学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图象法的应用。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表达内容和数学表达式,理解表达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

2、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