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功能测定课件_第1页
左心功能测定课件_第2页
左心功能测定课件_第3页
左心功能测定课件_第4页
左心功能测定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功能测定

(CardiacFunctionTests)

1整理课件心脏的基本功能是在舒张期接收静脉系统回流的血液,并在收缩期将其排入动脉系统以供全身新陈代谢的需要。因此,心功能应包括舒张功能和收缩功能两个系统,又应分为左心功能和右心功能两个方面。超声心动图能够观察心脏的内部结构形态,血流方向和性质,测量心肌的厚度和运动幅度、血流速度、心腔大小,从而能够计算出若干心功能指标,定量地评价心脏的功能。2整理课件多年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M型、B型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能够无创地、定性或定量地获得心功能的各项指标,且与有创的“金标准”——心导管和心血管造影有着高度的相关关系,因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与欢迎3整理课件左心功能测定4整理课件左心功能包括左室的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两方面,收缩功能又包括左室心肌的收缩性和左室泵功能。5整理课件一、左室的收缩功能测定(一)心肌收缩性6整理课件1、射血前期(PEP)正常值:95.7±11.4ms2.左室射血时间(LVET)正常值:304.9±16.1ms上述二项指标在M型超声心动图心底波群测得。PEP为心电图Q波始点至主动脉瓣开放(K点)的时间。LVET为主动脉瓣开放点(K点)至关闭点(G点)的时距。7整理课件3、PEP/LVET正常值为0.35±0.04左室收缩功能轻度受损为0.44~0.52中度受损为0.53~0.60重度受损>0.608整理课件4、左室短轴缩短率

(Short-axisfractionalShortening,FS)FS=Dd-DsDd×100%正常值:>25%

(34%±5%,平均30%)*左室收缩来自长短轴的缩短,而以短轴为主。9整理课件5、平均周径缩短率(mVCF)(meanVelocityofCircumferentialfiberShortening)又称环行纤维平均缩短速度mVCF=Dd-DsET×Dd正常值:>1.1周/s10整理课件6、左室内径变化平均速度(DV)DV=Dd-DsST正常值:3~6cm/s*ST:收缩时间,即Q波始点至T波终点之时距,单位为秒。11整理课件7、室间隔增厚率(△IVST%)△IVST%=STs-STdSTd×100%*

STs与STd分别为室间隔的收缩末和舒服张末厚度正常范围:﹥30%12整理课件8、室间隔收缩速度(IVSVs)IVSVs=IVSEET*IVSE:室间隔收缩幅度。正常范围:1.5~2.5cm/s13整理课件9、左室后壁增厚率(△LVPWT%)△LVPWT%=LVPWTs-LVPWTdLVPWTd×100%式中LVPWTs为左室后壁收缩末厚度

LVPWTd为左室后壁舒张末厚度正常值:﹥30%14整理课件LVPWVs=LVPWEET10、左室后壁收缩速度(LVPWVs)*式中LVPWE为左右室后壁的收缩幅度。正常值:﹥4.5cm/s15整理课件上述第4~第10式的测值均在M型超声心室波群获得。16整理课件11、收缩期左室壁应力(systolicwallstress)收缩期室壁应力是指收缩期左室心肌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张力。根据力的平衡原理,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收缩期室壁应力应等于单位面积左室心肌对抗负荷的力。当左室收缩时作用于室壁的应力有三种:经向应力,周向应力和轴向应力。由于左室压力升高,出现轴向应力,为了维持心室形状,心室肌产生经向应力和周向应力。因此,通常只计算后两种应力。17整理课件(1)收缩期左室经线室壁应力(Edδm)(力的作用方向与左室长轴平等)Edδm=0.334×SBP×DdPWTd×(1+PWTD/Dd)式中SBP为收缩期血压正常范围:137±28dyn/cm2×10318整理课件

(2)收缩期赤道线(纬线)室壁应力(EdδE)

(力的作用方向与左室长轴垂直)EdδE=SBP×Dd/2IVSd+LVPWTd/2正常范围:430±14dyn/cm2×10319整理课件12、主动脉血流参数应用脉冲波多普勒记录主动脉血流频谱,由此可测得:(1)主动脉最大血流速度(PeakVelocity,Vp)正常值:0.72~1.2M/s主动脉血流频谱加速支中,流速对于时间的一阶微分的最大值正常值:14~26M/s2(2)主动脉血流最大加速度(dv/dtmax)20整理课件(3)主动脉血流平均加速度

(meanacceleration,MA)主动脉血流最大速度与加速时间(AT)的比值MA=VpAT正常值:7.35~13.2M/s221整理课件(3)主动脉血流流速积分

(SystolicVelocityintegral,SVI)SVI=ET0V(t)dt∫正常值:12.6~22.5cm22整理课件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主动脉血流频谱参数因受到左室前负荷的显著影响在部分左室显著扩大者,尽管其收缩功能已显著降低,而其主动脉血流参数完全正常。23整理课件(二)左室泵功能一、左室的收缩功能测定24整理课件心脏如同一个水泵。心脏泵功能是指在收缩期内左室将血液排入主动脉的能力。25整理课件1、左心室容量(1)在M型超声心室波群测得左室收缩末径(Ds)和舒张末径(Dd)。按下述公式计算每搏量(SV):①立方体公式(cubicformula)左室容量V=D3②椭圆体法(Pumb法):SV=1.047(Dd3_Ds3)③Teichholtz校正法:SV=7.02.4+DdDd3-7.02.4+DsDs3上述公式中①高估左室容量,将左室假想成立方体并不符合事实,比较而言以②较准,③最准。都不准!26整理课件(2)在B型超声心尖四腔切面测得左室面积(A)和其长径(L)面积长度公式(arealengthformula):左室容量V=8A2/3πL27整理课件左室容积V=AmL3+Am+Ap21LL333+Ap()式中Am为左室二尖瓣水平短轴切面的面积

Ap为左室乳头肌水平短轴切面的面积

L为心尖二腔或四腔面的左室长轴长度(3)改良Simpson公式本方法是将左室容积(V)假设成为等高的一个圆柱体(从心底水平至二尖瓣水平),一个截头圆椎体(从二尖瓣水平至乳头肌水平)和一个圆锥体(从乳头肌水平至心尖)体积的总和,则:28整理课件在上述所有计算左室容量的公式中公认改良Simpson公式最准确,缺点是切面较多,测量和计算较繁。左室容量的正常值为舒张末70±20ml/m2

收缩末24±10ml/m229整理课件2、左室容量的衍生指标①每搏量又称心搏量(StrokeVolume,SV)SV=Vd-Vs

式中Vd为舒张末容量,Vs为收缩末容量。正常值60ml~120ml。②心排血量(CardiacOutput,CO)即每分钟左室排出的血量

CO=SV×HR式中HR为心率正常值3.5L~8.0L/min30整理课件③心脏指数(CardiacIndex,CI)即心排量与体表面积的比值

CI=CO/BSA

正常值:2.2L~5.01L/min.m2④每搏指数(Storkeindex,SI)

即每搏量与体表面积的比值

SI=SV/BSA

正常值:40ml~80ml/m231整理课件⑤射血分数(EjetionFraction,EF)

即每搏量与舒张末容量的比值

EF=SV/VD×100%

正常值:67%±8%轻度减低40%~50%

中度减低30%~40%重度减低﹤30%32整理课件3、血流量用多普勒方法结合M型及B型超声测量可计算出瓣口血流量①主动脉瓣环的血流量度(QAO)

在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测量收缩期主动脉瓣环内径,假设瓣环为圆形,由此计算出瓣环面积(AoA),再在心尖五腔切面,将多普勒取样容积置于主动脉瓣环水平,得出主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积分(SVI),则

QAO=AoA.SVI

应用此公式的条件是不能有主动脉瓣的反流33整理课件②二尖瓣环血流(QMV)在心尖四腔切面,通过测量二尖瓣环内径,以圆面积计算方法求出二尖瓣环面积(MAA),再将多普勒取样容积置于二尖瓣环水平,得到二尖瓣环舒张期血流速度积分(DVI),则

QMV=MAA×DVI应用此公式应排除二尖瓣反流和室间隔缺损等因素。34整理课件应用上述二公式测定血流量时,还应注意:

A、瓣环面积在血流通过时间固定不变或虽有变化而有法矫正

B、测量部位空间流速分布均匀一致,即呈层流分布

C、声束与血流方向平行,以确保测得最大血流速度。35整理课件二、左室舒张功能测定36整理课件左室舒张功能是指左室心肌扩张和充盈纳血的能力,是一个主动耗能的过程。大多数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舒张功能减损先于收缩功能减损,因而早期发现舒张功能减低对早期发现和诊断某些心脏疾病是重要的预警指标。左室舒张包括等容舒张期和充盈期二个时相。当左室开始舒张时,左室压力下降,当低于左房压力时,二尖瓣开放。从主动脉瓣关闭至二尖瓣开放之一时间间期内,左室内仅有压力下降,而无容量改变,故称为等容舒张期。从二尖瓣开放至二尖瓣关闭这一时间间期内,左室内不仅有压力而且有容量变化,称为充盈期。37整理课件(一)M型超声心动图指标⒈二尖瓣前叶EF斜率(MVEF):前提条件是二尖瓣无狭窄和无心房肿瘤出现。正常范围110±25mm/s。该值减低表示心肌舒张顺应性下降。38整理课件3.心腔顺应性公式(△V/△P):△V=SV△P=SBP-LVEDP正常值11±2mmHg。⒉左房和主动脉(升段)前后径之比(LAD/AOD):正常值0.96±0.12。心肌舒张顺应性减低时,该值增大。

39整理课件⒈E峰加速时间(EACT):血流频谱始点至E峰出现时之间距。正常范围89±20ms。⒉E峰减速时间(EDCT):E峰至其下降至零点时所需时间。正常范围106±18ms。⒊1/2E峰加速时间(1/2EACT):即从始点至1/2E峰所需的时间。正常值62ms。⒋1/2E峰减速时间(1/2EDCT):从E峰顶点降至其1/2高度时所需时间。正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