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届武汉市部分学校中考化学四调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0分)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与物理性质相关的是()
A.红磷除去空气中的氧气B.氢气用作航天飞机的燃料
C.氢气用于充探空气球D.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2.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A.无机物:金刚石、氯化钠B.碱:生石灰、熟石灰
C.氧化物:二氧化镐、干冰D.混合物:空气、冰水共存物
溶
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
3.abc解
度
是()g
A.t2℃时,30ga能溶解于50g水中形成80g溶液
B.b中混有少量a时,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b10一
I;Id
C.tjc时,a与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同°”“温度匕
D.tzP时,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JC时,其溶质质量分数大小为:b>a>c
4.如图是甲转化为丁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和丙均为氧化物
B.转化①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C.转化②属于化合反应
D.丁中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4:48
5.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选项是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铝粉铁粉加入过量稀盐酸,过滤
B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通入氧气,点燃
C氯化钾氯酸钾加热
D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A.AB.BC.CD.D
6.梅梅同学很善于归纳总结,她的化学笔记本上有如下记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知道一定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
B.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以知道金属活泼性的强弱
C.一定温度下,向溶液中加入溶质都会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D.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7.向Cud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和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取滤渣,然后
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只凭借以上信息和下列选项中的实验现象,就能判断出金属活动性
Zn>Fe的是()
A.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
B.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C.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生成浅绿色溶液
D.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仍有部分固体不溶解
8.下列实验对应的图象正确的是()
生
成
氢
气
的
A.质
量
0加入NaOH溶液质量,g
「液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4.0分)
9.某同学在做电解水实验时,采用了如图所示的简易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此装置中a端表示极,b端表示极。
(2)在水槽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
(3)图中表明实验是(填''未开始”、“刚开始”或“已经进行了一段时
间”)。
(4)此装置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
10.如图2是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流程图。
请回答:
(1)应称量_____g氯化钠固体,需加水mLo
(2)若称量氯化钠固体时指针向右偏转,则应_____直到天平平衡。
(3)实验中发现氯化钠固体已结块,为了较快地溶解,合理的方法有(填序号)。
A.用玻璃棒将氯化钠固体捣碎B.用热水溶解
C.加入更多的水D.用玻璃棒搅拌
(4)下列操作中可能导致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填序号)。
A.氯化钠中含有杂质
B,量取水时仰视
C.用已有少量水的烧杯溶解氯化钠
D.转移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5)取上述溶液10g,需加______g水稀释,可得到5%的氯化钠溶液。H
1LA-H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S
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T”表示物质转化),其中A是一种无V*
5-4
色液体,B、H均为黑色固体,E是一种淡黄色粉末,请回答:84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C在
实际生产生活中的用途是(一条即可)
(2)F的化学式是,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3)图中所有反应物中属于氧化物的有种.
三、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2.如图是利用锌粒与盐酸反应制取纯净氢气,并用以测定水的组成的实验装置.
氢
氧
化
钠
(1)装置B的作用是;有关化学方程式为.
(2)装置D中的现象是化学方程式为.
(3)装置E中放有无水CaCk,用来吸收生成的水,若反应后D的质量减少1.32g,E的质量增加1.485g,
试通过计算求出水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最简整数比).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3.2.8g铁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的质量为多少?消耗的氧气的质量为多少?(相对原
子质量Fe56O16)
【答案与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红磷除去空气中的氧气是利用了红磷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A错误;
B、氢气用作航天飞机的燃料是利用氢气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B错误;
C、氢气用于充探空气球是利用其物理性质密度小,故C正确;
D、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是利用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属于化学性质,
故D错误。
故选:Co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
出来的性质.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具有多种性质,解答时应该理解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哪种
性质决定的.
2.答案:C
解析:解:A、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不属于无机物.故选项错误;
B、生石灰是氧化物,不属于碱,故选项错误;
C、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氧化物:二氧化铳、干冰,分
类正确,故选项正确;
D、因为冰水共存物中只有水分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
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
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根据无机物、碱的
定义判断.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
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答案:D
解析:解:A、t2℃时a的溶解度是50g,30ga不能完全溶解于50g水中,只能够溶解25g,形成75g
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a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b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b中混有少量a时,应采用蒸
发结晶的方法提纯b,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tJC时,a与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不一定相同,是因为不知道溶液质量,该选项说
法不正确;
D、t2°C时,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JC时,由于tJC时b的溶解度大于a,因此b的质量分数大
于a,由于c在t2°C时的溶解度小于a在JC时的溶解度,因此a的质量分数大于c,其溶质质量分数
大小为:b>a>c,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某一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情况;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可以判断配制的溶液质量;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容%x100%。
100g+溶解度
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
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
响不同。
4.答案:C
解析: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由物质的组成可知,
甲和丙分别为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均为氧化物,选项说法正确;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转化①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选项说法正确;
C.由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知,转化②的方程式是:3NO2+H2O=2HNC)3+NO,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
种,不符合化合反应的特点,选项说法错误;
D.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丙为HNO3,丁中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4:(16x3)=1:14:
48,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o
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据其意义分析判断回答有关的问题。
本题属于微观示意图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由分子微观示意图确定分子构成,利用分子构成写出
物质的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能够考查知识运用能力。
5.答案:C
解析:解:A、铝粉和铁粉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
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
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氯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
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
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C.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
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
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
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6.答案:C
解析:解:A、从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一定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故选项说法正确。
B、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由金属的位置,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可以知道金属活泼性的
强弱,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一定温度下,若溶液是饱和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该溶质,不能继续溶解,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故选项说法错误。
D、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故选项说法正
确。
故选:Co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溶解度曲线的含义、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依据、金属活动
性顺序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A
解析:解:由于金属的活动性是锌>铁>铜,向CuCk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和锌粉,锌粉先与Cud2
反应生成了氯化锌和铜,当锌粉反应完全后,铁再与CuC12溶液生成了氯化亚铁和铜。
A、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说明了铁未反应,锌先参加了反应,能说明金属活动性Zn>Fe;
B、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了滤渣中有位于氢前面的金属,不能判断出金属
活动性Zn>Fe;
C、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生成浅绿色溶液,说明了滤渣中含有铁,由于氯化锌溶液是无色的,
不能判断出金属活动性Zn>Fe;
D、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仍有部分固体不溶解,不能判断出金属活动性Zn>Fe。
故选:A»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排在前面的金属会将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排在氢前面的
金属会置换出酸中的氢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
8.答案:C
解析:解:A、等质量的镁和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铝生成的氢气质量大于镁,在金属活动性
顺序中,镁在铝的前面,与酸反应的速率比铝快,在坐标中,斜线越陡,反应的速率越快,故A错
误;
B、向pH=2的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的pH大于7,最后溶液的pH会大于7,
故B错误;
C、硫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生成的氢氧化铜沉淀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所以一开始时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无沉淀生
成,当硫酸消耗尽,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C正确;
D、氢氧化钠的pH大于7,加水稀释其pH变小,但不会小于等于7,故D错误.
故选:C.
根据物质间的反应进行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镁在铝的前面,与酸反应的速率比铝快,氢氧
化钠的pH大于7,加水稀释其pH变小,但不会小于等于7,硫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
水,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生成的氢氧化铜沉淀能与硫酸反应生成
硫酸铜和水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间的反应以及溶液稀释pH变化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
合反应的实验现象进行.
9.答案:正;负;增强水的导电性;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便于检验生成的气体
解析:解:(1)此装置中,a端生成的气体体积小,是氧气,与产生氧气相连的电极是正极,那么b
端表示负极。
(2)在水槽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3)由图中信息可知,已经生成了一定量的氢气和氧气,说明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
(4)此改进后的电解水实验装置的优点是便于检验生成的气体。
故填:(1)正;负;
(2)增强水的导电性;
(3)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
(4)便于检验生成的气体。
电解水时・,与正极相连的试管产生的是氧气,与负极相连的试管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
比约为1:2.根据装置的特点来分析解答。
纯净水几乎不导电,可以通过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的方法增强水的导电性。
10.答案:7.542.5继续向左盘添加氯化钠ABDABC20
解析:解:(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X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50g,需氯化钠的质量
=50gx15%=7.5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一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50g-7.5g=42.5g(合
42.5mL)o
(2)在称量氯化钠固体的过程中,步骤应该是:先调好祛码和游码,然后向左边托盘添加固体物质;
若发现指针向右偏转,说明固体物质药品的质量小于祛码的质量,故应继续向左盘添加氯化钠,直
至天平平衡。
(3)根据生活经验,影响氯化钠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有温度、氯化钠颗粒大小和搅拌等,搅拌、升
温都能加快水分子运动速度,也就能加快氯化钠与水的接触机会,从而加快了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固体颗粒大小决定了固体与水的接触面积的大小,也能改变溶解速率;
(4)A、氯化钠固体不纯,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B、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
分数偏小;
C、用己有少量水的烧杯溶解氯化钠,水多,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D、溶液具有均一性,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5)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需加水的质量为x;
10gxl5%=(10+x)x5%
x=20g;
答案:
(1)7.5;42.5;
(2)继续向左盘添加氯化钠;
(3)ABD;
(4)ABC;
(5)20;
(1)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x溶质的质量分数,可根据溶液的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配制溶液
所需要的溶质的质量;再根据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即可求得水的质量。
(2)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指针偏右,说明药品质量小于祛码质量,据此进
行分析解答;
(3)根据加快溶解的方法解答即可;
(4)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则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小或溶剂质量偏大,可以分析出可能造成这两个方面错
误的原因进行分析解答;
(5)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注意事项等是正确
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MnO点燃
25
11.答案:2电。2^—2出0+。2T分解反应抢救别人等so23Fe+2O2—Fe304
解析:解:(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锌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配平即可,属于分解反应;氧
MnO?
气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用途是:抢救别人、潜水、支持燃烧等;故答案为:2H2O2—2H2O+。2T;
分解反应;抢救别人等(合理即可);
(2)淡黄色粉末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因此E是硫,F是二氧化硫;铁和氧气在点
点燃
燃的条件下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配平即可;故答案为:SO2;3Fe+2O2—Fe3O4'(合理即可)
(3)A是过氧化氢,B是二氧化镐,D是水,H是四氧化三铁,F是二氧化硫,因此一共五种氧化物;
故答案为:5;
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A是一种无色液体,B、H均为黑色固体,E是一种淡黄色粉末,过
氧化氢在二氧化镐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因此A是过氧化氢,B是二氧化镒,C是氧气,
D是水;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因此G是铁,H是四氧化三铁;淡黄色
粉末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因此E是硫,F是二氧化硫.
本考点属于物质的推断题,是通过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得出了正确的
实验结论.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图框式推断题;二是文字描述型
推断题;本题属于第一种类型.不论哪一种类型,都是通过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物质的组成.此考
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实验题中.
12.答案:除去氯化氢气体;NaOH+HC1=NaCl+H20;黑色粉末变成红色;CuO+H2^Cu+H20;
1:8
解析:解:(1)由于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氢氧化钠能与氯化氢气体反应.所以,装置B的作用
是除去氯化氢气体,反应的有关方程式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苏科版九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华师大版七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浙教新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版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合同4篇
- 临时商铺租赁合同样本版B版
- 2025年立柱广告牌租赁合同(含品牌推广服务)4篇
- 2024版建筑工程招投标咨询服务合同
- 2025年度体育器材打蜡保养服务合同模板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出租房屋消防安全责任委托管理合同3篇
- 2025版农户农产品收购贷款合同示范文本4篇
- 副总经理招聘面试题与参考回答(某大型国企)2024年
- PDCA循环提高护士培训率
- 2024-2030年中国智慧水务行业应用需求分析发展规划研究报告
- 《狮子王》电影赏析
-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5届高二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中医护理人文
- 2024-2030年中国路亚用品市场销售模式与竞争前景分析报告
- 货物运输安全培训课件
- 前端年终述职报告
- 2024小说推文行业白皮书
- 市人民医院关于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2023-2025年实施方案及资料汇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