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成考专升本考试2022年大学语文测试题及答案_第1页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成考专升本考试2022年大学语文测试题及答案_第2页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成考专升本考试2022年大学语文测试题及答案_第3页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成考专升本考试2022年大学语文测试题及答案_第4页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成考专升本考试2022年大学语文测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成考专升本考试2022年大学语文测试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郁达夫和郭沫若曾一起组织过()

A.语丝社B.创造社C.文学研究会D.未名社

2.在《季氏将伐颛臾》一文中,孔子用“周任有言日:‘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为论据来批评冉有,这种论据的类别是()A.A.具体事例B.历史事实C.至理名言D.科学公理

3.下列句子中“诸”字的含义是“之于”的是()

A.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巡。

B.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

C.诸广之军吏及士卒或取封侯。

D.公伐诸鄢。

4.《左传》是一部

A.编年体的历史著作B.国别体的历史著作C.纪传体的历史著作D.纪传体的断代史著作

5.“多行不义必自毙”“贻笑大方”“夙兴夜寐”三个成语依次出自()

A.《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季氏将伐颛臾》

B.《郑伯克段于鄢》《庄子.秋水》《诗经.氓》

C.《陈情表》《诗经.氓》《郑伯克段于鄢》

D.《礼记.大同》《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

6.下列关于作者、作品、文中涉及的人物搭配错误的是()A.A.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司马光

B.李斯——《谏逐客书》——秦王

C.柳宗元——《张中丞传后叙》——许远

D.李密——《陈情表》——晋武帝

7.我国先秦时期,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家是()

A.孔子B.孟子C.左丘明D.庄子

8.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

A.不忍登高临远B.叹年来踪迹C.渐霜风凄紧D.是处红衰翠减

9.杜甫的《蜀相》一诗的体裁是()

A.七言律诗B.七言绝句C.古风D.乐府

10.《风波》的中心情节线索是()

A.皇帝坐了龙庭B.九斤老太的五十大寿C.辫子事件D.七斤的飞黄腾达

11.属于书信驳论体的文章是

A.《陈情表》B.《答司马谏议书》C.《秋水》(节选)D.《寡人之于国也》

12.屈原根据战国时期楚地祭祀乐歌加工而成的组诗是

A.《国殇》B.《楚辞》C.《九歌》D.《九章》

13.孔子所说的“小康社会”指的是()

A.五帝时代B.“三代之英”的时代C.夏、商、周三代D.春秋战国时代

14.李煜是一个()A.A.唐代词人B.南宋词人C.五代词人D.北宋词人

15.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所运用的是反驳,其着眼点是

A.反驳论点B.反驳论据C.反驳论证D.反驳态度

16.闻一多曾提出新格律诗的“三美”主张,即新诗要有()

A.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B.色彩浓、回味永、意境C.理想美、思想美、形式美D.节奏、韵味、意境

17.

14

下列选项中,朱自清《论气节》认为属于“气”的是()。

1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提出者是()A.A.孔子B.孟子C.韩非子D.荀子

19.在《爱尔克的灯光》中,作者通过回忆姐姐的命运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感情是()

A.对理想的追求B.对封建家庭和封建礼教的否定C.对不幸者的哀悼D.对故居的留恋20.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是()A.A.宝玉同情投井自杀的丫环金锣B.宝玉与戏剧演员琪官的交往C.鄙弃仕途经济D.贾环诬告宝玉二、填空题(10题)21.庄子的主张是“____________”。

22.玉露凋伤枫树林,_____________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23.问渠哪得清如许,____________。(朱熹《观书有感》)

24.找最好的字句要靠__________,找最好的__________要靠安排。

25.李白《蜀道难》:“所守或匪亲,__。”

26.《长亭送别》选自中国古典戏曲名作_________。

27.《诗经》包括风、雅和___________三部分。

28.本文作为一篇历史散文,是属于典型的__________文章。

2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其散文自然畅达,行云流水。其词开豪放一派,突破了唐五代以来的艳词藩篱,与_________并称“苏辛”。

30.杂剧《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的"末"指的是_________。

三、判断题(5题)31.《谏逐客书》是李斯向秦王陈述意见的奏章。()

32.白居易是盛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

33.梁启超《论毅力》一文的中心论点是“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34.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有《骆驼祥子》《月牙儿》等。()

35.在《报刘一丈书》中,作者以略带夸张的漫画手法描绘了反面人物的言行举止。()

四、文言文阅读(3题)36.从这段文字看,贾政为什么要训斥宝玉?37.(一)阅读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1~24题。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在这段文字中,王安石揭露了士大夫怎样的嘴脸?

38.

阅读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4~26小题。

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壬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化,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五、现代文阅读(3题)39.诗歌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手法?有何效果?

40.作者在"偶然"和"意外"上加引号的用意是什么?

41.沙子龙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熟习”断魂枪说明了什么?

六、作文(1题)42.写作题目:“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构句之美,在于对仗整齐,这是一种和谐:“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构句之美,在于长短错落,这也是一种和谐。和谐,指存在各方面彼此相和,关系融洽而协调,文字如此,其他艺术呢?人?社会?我们生存的世界呢?——以“和谐与美”为题,写作800字以上的作文。

参考答案

1.B

2.C

3.D【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文言多义词。【应试指导】A项“诸”可当“其他”讲;B、C两项“诸”都当“众多”讲;D项“诸”当“之于”讲。

4.A

5.B

6.C选项C“柳宗元——《张中丞传后叙》——许远”,作者写错,应为韩愈。这道题既考查了作家作品,又考查了作品中的人物。

7.B

8.A

9.A

10.C

11.B

12.C解析:《九歌》是屈原根据战国时期楚地民间祭神乐歌加工而成的组诗,共11首。因此应选择C项。

13.B

14.C

15.A

16.A闻一多对新诗提出“三美”主张,即新诗要有“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和“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17.A

18.B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因而他游说诸侯,宣扬王道,提出了著名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政治主张。

19.B

20.C

21.无为

22.巫山巫峡气萧森巫山巫峡气萧森

23.为有源头活水来为有源头活水来解析:此句出自朱熹《观书有感》。原诗四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一首极具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24.选择层次

25.化为狼与豺化为狼与豺

26.《西厢记》

27.颂

28.记事

29.辛弃疾

30.张生(或张珙、张君端)

31.Y

32.N

33.Y

34.N

35.Y36.因为宝玉讨厌贾雨村这类贪赃枉法的“禄蠹”,他不愿走仕途道路。37.不关心国事,附和流俗,以讨众人欢心为能事。

38.“||”标在“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之后。

39.诗人用呼告、反复的手法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满目疮瘐的祖国的悲愤、失望和深挚的爱。诗人没有用具体细节从正面描述他踏上故土所见到的军阀混战、生灵涂炭、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而是直接抒发自己深沉的爱和令人窒息的失望,从而使诗更凝练、概括、容量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