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反应器-第五章-动植物细胞培养动力学_第1页
生化反应器-第五章-动植物细胞培养动力学_第2页
生化反应器-第五章-动植物细胞培养动力学_第3页
生化反应器-第五章-动植物细胞培养动力学_第4页
生化反应器-第五章-动植物细胞培养动力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动植物细胞培养动力学

第一页,共四十八页。编辑课件5.1动植物细胞培养的特性(tèxìng)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是一项将动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在适当的培养基中进行离体培养的技术。组织是指由结构和功能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具有(jùyǒu)一定形态和生理功能的聚集体。器官是指机体中具有特殊结构和完成特殊功能的分化部分。组织与器官的培养是指在人工条件下,使它们得以继续生存或发展的一种培养方法。根据培养对象的不同,细胞培养分为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细胞培养两类,下面介绍这两类细胞培养的基本特征。

第二页,共四十八页。编辑课件5.1.1动物(dòngwù)细胞培养的特性由于动物细胞体外培养具有明显的表达产物的优点,为传统微生物发酵所无法取代,因此,生物技术中许多有价值的生物制品,需要借助于动物细胞培养而获得,这种需求极大地促进(cùjìn)了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

第三页,共四十八页。编辑课件早在1907年,美国的Harrison在世界上首次将蛙的神经组织在试管内培养成功,建立起动物组织体外培养的第一块基石。1950年前后,Enders及其同事发表了第一篇关于在培养细胞中生长病毒的报告,开拓(kāituò)了以动物病毒为研究对象的新领域。当时人们已知道在细胞培养物中存在一些有特殊功能的蛋白质,如干扰素、抗生素、疫苗等,但是由于动物细胞的营养要求复杂,培养要求严格,长期以来未能利用细胞培养来进行有经济价值的物质的生产。第四页,共四十八页。编辑课件作为大规模细胞培养,Copsik等成功地进行(jìnxíng)了有关仓鼠肾细胞(BHK)的悬浮培养。随后,细胞培养的原理与方法日臻完善。采用在培养液中添加人工合成的小球状惰性聚合体载体,大幅度提高了细胞的产量,并在10000L发酵罐内成功地进行深层培养。第五页,共四十八页。编辑课件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有许多基因产物不能在原核细胞内表达,它们需要经过真核细胞所特有的翻译后修饰,以及正确的切割、折叠后,才能形成与自然分子一样的功能和抗原性,使得动物细胞一跃成为一种重要的宿主细胞,用以生成多种生物制品,如病毒疫苗、淋巴因子(如r干扰素等)、单克隆体、红细胞生成素、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第八因子、肿瘤坏死因子、上皮生长因子和过氧化物(ɡuòyǎnɡhuàwù)歧化酶等。采用大规模细胞培养技术生产贵重药品在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第六页,共四十八页。编辑课件动物细胞培养与微生物培养对比有许多不同点(表5—1)。主要是动物细胞无细胞壁,机械强度低,适应环境能力差;生长速度缓慢,易受微生物污染,培养时需要抗生素,且大多数哺乳动物的细胞需附着在固体或半固体的表面才能(cáinéng)生长;对营养要求严格;大规模培养时,不可简单地套用微生物培养的经验等。

第七页,共四十八页。编辑课件第八页,共四十八页。编辑课件大规模细胞培养的主要危险之一是微生物污染。设备、培养基、悬浮系统和操作方法等的复杂性都易引起微生物污染,这是细胞培养都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wèntí),在大规模培养中更为严重。动物细胞生长十分缓慢,并易被大多数微生物污染物所破坏。支原体(mycoplasma)对动物细胞培养的威胁最大,因为其感染力强且不易检出。因此,大规模细胞培养成功的必要条件是要有一个设备精良的细胞库(cellbank)。在细胞库中的冷冻细胞不受污染。

第九页,共四十八页。编辑课件由于动物细胞(xìbāo)无细胞(xìbāo)壁,因此人们一般认为细胞(xìbāo)的脆性是导致培养控制(如溶氧)复杂化的关键。然而,选择坚韧的细胞(xìbāo),就不存在上述问题。经仔细设计的培养装置可使细胞(xìbāo)悬浮液很好混合,在向培养基内流加基质和输送气体时也不会损坏细胞(xìbāo)。第十页,共四十八页。编辑课件动物细胞培养基的配方十分复杂,并且还需补充血清和蛋白胨。原料(yuánliào)的质量控制和培养基的生产是大规模细胞培养的主要问题。因为血清来源困难,质量不稳定,残留血清给产物提纯带来困难等,所以,常采用无血清培养基。但是,在无血清培养基中更可能出现细胞毒(与水中的微量元素或有机污染有关)。

第十一页,共四十八页。编辑课件因此,与培养物相接触的水必须采用高纯度的水。高纯度水的腐蚀性很强,并且(bìngqiě)有从金属物沥出元素的能力,所以,凡是与纯水接触的不锈钢容器和管道的表面都必须进行适当处理。培养基一般需经膜过滤器过滤。常用的膜过滤器可保证其无菌状态,甚至支原体也可被0.1um的过滤膜滤出。第十二页,共四十八页。编辑课件目前,利用(lìyòng)动物细胞培养的方法生产的有用产品大致可分为4大类:①疫苗;②干扰素;③单克隆抗体;④遗传重组产品。

第十三页,共四十八页。编辑课件总之,动物细胞培养过程的特征是:(1)生长速率慢,易被微生物污染,但可采用在培养基中加入抗生素等措施来解决。(2)细胞个体大且无壁,对环境敏感,因此应慎重解决供氧(搅拌与通风)与细胞脆弱的矛盾(máodùn)。(3)设备放大是一新课题,不能完全按照微生物反应过程的经验。(4)反应过程成本高,主要用于高附加值产物的生产。第十四页,共四十八页。编辑课件第十五页,共四十八页。编辑课件5.1.2植物(zhíwù)细胞培养的特性

有关植物细胞培养的基础研究很多,而工业规模应用却较少。早在1902年,出生于奥地利的德国植物学家巳Haberlandt就预言植物细胞培养的可能性。1937年前后,法国和美国科学家分别成功地进行了胡萝卜和烟草的组织培养。随后,人们(rénmen)认识到生长素等植物激素在组织培养中的作用。第十六页,共四十八页。编辑课件1966年Klein指出,能利用植物(zhíwù)细胞培养物代替栽培植株来生产生化制品。近40年来,植物(zhíwù)细胞培养研究成功的例子已有不少,如用紫草悬浮培养物生产紫草宁,烟草细胞的大量培养等。第十七页,共四十八页。编辑课件与微生物相比,植物细胞具有这样一些特性(表4—1):①细胞个大,并且细胞壁是以纤维素为主要成分,耐拉不耐扭,因此,抗剪切能力(nénglì)低。②与动物细胞培养类同,生长速率慢,为防止培养过程中染菌,需加抗生素。③细胞培养需氧,而培养液黏度大,且不能强力通风搅拌。④产物在细胞内且产量低。⑤培养的植物细胞常生长成各种大小的团块(从几个细胞到几百个细胞),增加了悬浮培养的难度等。第十八页,共四十八页。编辑课件生长缓慢等是植物细胞的先天不足,然而它能产生一些微生物所不能合成的特有代谢产物(chǎnwù),如朝鲜参皂角苷、桉树油和某些生物碱等。植物细胞培养技术为大规模生产这些有用物质提供了新途径。细胞培养用于试管苗生产,如兰花等名贵花卉的培育,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

第十九页,共四十八页。编辑课件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进行工业化生产,有产品规格好;易达到供需平衡;生产占地少等优点。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紫杉醇的研究成功并应用于临床,植物细胞培养及其次级代谢(dàixiè)产物的研究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尤其是诱导子、前体饲喂、两相法培养、质体转化、毛状根和冠瘿瘤组织培养等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发现和发展,更显示了植物细胞培养工程在制药领域的广阔发展前景。第二十页,共四十八页。编辑课件另外,将固定化技术(jìshù)应用于植物细胞培养中的研究对有效改善植物细胞培养中出现的不足有一定成效。可以认为,固定化技术有可能在植物细胞培养中得以应用。

第二十一页,共四十八页。编辑课件5.2生长(shēngzhǎng)模型与培养条件

5.2.1动植物细胞的生长模型微生物的生长是多种环境因子与细胞内复杂的代谢(dàixiè)反应的综合结果,生长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目前还难以用简单的方程式来表达。同理,动植物细胞生长是细胞与影响细胞生长的环境因子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并且其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

第二十二页,共四十八页。编辑课件5.2.1.1碳源与生长(shēngzhǎng)模型

微生物反应中,细胞的生长速率与限制性基质间的关系(guānxì)常用Monod方程来描述。同理,Monod方程也可以用于表达某些碳源与动植物细胞生长速率间的关系。例如,在植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多以蔗糖为碳源,据安田报道,烟草细胞在分批培养中,细胞的生长速率与蔗糖浓度的关系可利用Monod方程来表达,此时umax=0.023h-1,Ks=2.35g/L。第二十三页,共四十八页。编辑课件蔗糖为碳源时,植物细胞首先分解蔗糖为葡萄糖和果糖(guǒtáng),然后优先利用葡萄糖。分别以果糖(guǒtáng)或葡萄糖为碳源分批培养烟草细胞时,前者有umax=0.038h-1,Ks=0.25g/L,后者为umax=0.038h-1,Ks=0.94g/L。第二十四页,共四十八页。编辑课件5.2.1.2呼吸(hūxī)与生长模型

由于动植物细胞的培养过程是好氧过程,因此,许多科技工作者研究了与细胞呼吸速率相关的因素。例如,人参细胞培养中,添加椰子汁后细胞的生长速率加快,耗氧量比不添加椰子汁时明显增大。另外,也有报道,Acer.PsedoplatanusL.细胞培养中,细胞体内(tǐnèi)的含氮量与耗氧量有正比关系。第二十五页,共四十八页。编辑课件一般(yībān)好氧微生物的比生长速率u与菌体的维持常数m及氧的比消耗速率Qo2有如下关系:第二十六页,共四十八页。编辑课件据加藤等所获得的烟草细胞分批培养的结果表明,当氧为细胞生长的限制性因素时,u与Q02有与(5—1)式相似的关系。这说明,植物细胞培养中氧的消耗(xiāohào),部分用于维持代谢,部分用于生长繁殖,所获得的m=0.09mmol/(g·h),Y=0.061g/mmol,与一般微生物的m和Y值相比,m很小而Y较大。这可能是植物细胞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特性。第二十七页,共四十八页。编辑课件5.2.1.3胞内物质与生长(shēngzhǎng)模型

微生物培养中,把细胞内RNA含量作为描述其生长速率的指标,且随微生物比生长速率的增加,RNA含量增大。植物细胞培养中,也有类似的报道。吉田等在进行人参细胞培养中发现,在对数(duìshù)生长期,细胞的RNA含量显著增大。培养烟草细胞时,人们详细研究了细胞的比生长速率与细胞内RNA的关系,发现其与一般微生物相似,可以用一次方程表达,即第二十八页,共四十八页。编辑课件综上所述,动植物细胞生长动力学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借鉴了微生物反应动力学理论(lǐlùn)。从已有的实例看,又多属于定性探讨。

第二十九页,共四十八页。编辑课件5.2.2动植物细胞(xìbāo)的培养操作

5.2.2.1植物细胞的培养操作植物细胞的培养方式根据植物细胞所处状态的不同,分为悬浮培养法与固定(gùdìng)化植物细胞培养法,根据操作方式的不同,又分为分批式、反复分批式和连续式培养3种。下面以悬浮培养法(分批、反复分批和连续培养)为例进行介绍。

第三十页,共四十八页。编辑课件(1)分批培养植物细胞的分批培养与微生物的分批培养类同。由于操作简单,从实验室到大型罐广泛应用。分批培养中,植物细胞的生长曲线一般呈s形,可明显观察出诱导期、对数生长期、减速期、静止期和衰亡期(死亡期),但是与细菌和酵母菌的培养相比(xiānɡbǐ),即使是生长速率快的烟草细胞,分批培养时间(一个周期)也要6d以上,这也就是前面所说的植物细胞培养的先天不足——生长缓慢。

第三十一页,共四十八页。编辑课件表5—2表示某些植物细胞分批培养中对数生长期的u与微生物的比较。即使已知生长较快的烟草细胞的平均世代时间也要15.8h(u=0.044h-1),不到酵母(jiàomǔ)比生

长速率的l/10。因此,有必要开发长期无菌培养技术。

第三十二页,共四十八页。编辑课件第三十三页,共四十八页。编辑课件目前,无论在实验室还是在工厂中,大至20t罐,广泛采用(cǎiyòng)分批式操作。藤田开发的二步培养法是分批培养法的一种变形,同时使用两个反应器,第一个反应器主要是为大量培养细胞,第二个反应器是为增加目的产物的含量。分批培养中,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底物浓度,可增加目的产物的产量,但浓度过高又会造成接种细胞的死亡。第三十四页,共四十八页。编辑课件(2)反复式分批培养若反应器内培养液体积为V,补加(bǔjiā)量为F'(等于取出量),则比值F'/V称为替换率D'。D'与连续培养中的稀释率D不同,其与培养液取出至加入完成期间的比生长速率u'有如下关系:第三十五页,共四十八页。编辑课件第三十六页,共四十八页。编辑课件(3)连续培养由于连续培养可以保证细胞生长环境长时间的稳定,因此,在研究细胞的生理或代谢等方面时,连续培养是一种重要的培养方法。与微生物的连续培养相同,对于单罐连续培养系统,与细胞生长相关(xiāngguān)的物料衡算式为:第三十七页,共四十八页。编辑课件第三十八页,共四十八页。编辑课件第三十九页,共四十八页。编辑课件一般连续培养的细胞产率高于分批培养的,但由于(yóuyú)植物细胞生长速率慢,维持长时间的无菌状态是需要解决的基本技术问题。另外,单罐连续培养法并不能适应各种反应,因此,有必要开发一些新的方法。

第四十页,共四十八页。编辑课件5.2.2.2动物(dòngwù)细胞培养方法

动物细胞培养方法有两种类型,一类是非贴壁依赖性细胞的培养,来源于血液、淋巴组织的细胞,许多肿瘤(zhǒngliú)细胞(包括杂交瘤细胞)和某些转化细胞属于这一类型,其可采用类似微生物培养的方法进行悬浮培养。另一类是贴壁依赖性细胞的培养,大多数动物细胞,包括非淋巴组织的细胞和许多异倍体体系的细胞属于这一类型,它们需要附着于适量正电荷的固体或半固体的表面生长。

第四十一页,共四十八页。编辑课件能够进行悬浮培养(péiyǎng)的动物细胞是一类能无限繁殖的细胞,这样的细胞又称为确立细胞株。由于动物细胞对剪切力的敏感,丰富培养(péiyǎng)基容易形成过多泡沫,这都增加了反应器操作的难度。悬浮培养(péiyǎng)多采用分批式操作方法,其原理与植物细胞的类同。另外,适用于动物细胞的还有一种连续式操作方法——灌流培养(péiyǎng)法。这种方法是把细胞置于某种封闭系统中,连续注入新鲜培养(péiyǎng)基的同时,连续等量排出用过的培养基,但不排出悬浮的细胞。

第四十二页,共四十八页。编辑课件采用这种方法后,从产物开始分泌时起,便可用快速纯化方法不断地从流出培养基中收集目的产物。虽然灌流培养系统具有以上优点,但也存在培养基消耗量比一般(yībān)悬浮培养高几倍,工作过程复杂,培养物易受污染和培养细胞不稳定等缺点。第四十三页,共四十八页。编辑课件灌流培养系统可分为3类:①微小均质系统,如灌流悬浮细胞培养,微载体系统;②巨大均质系统,如把细胞包埋在微小球或凝胶中;③非均质系统,如边灌流边用过滤(guòlǜ)膜将细胞加以固定。上述灌流培养方法属于微小均质系统中的灌流悬浮细胞培养。第四十四页,共四十八页。编辑课件大多数动物细胞需附着在固体或半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