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高中历史-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高中历史-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高中历史-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高中历史-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9PAGE第四单元亚洲觉醒先驱第1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教材分析】1、课标内容概述孙中山领导推翻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要史实,评价其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2、教学要求基本要求1、概述孙中山为中国的民主共和而斗争的主要史实: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领导辛亥革命、颁布《临时约法》、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促成国共合作。2、感受孙中山百折不挠寻求救国之路的探索精神、开天辟地的革命勇气和坚持民主共和的坚定立场。发展要求评价孙中山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说明教学本课时可联系必修Ⅰ“辛亥革命”和必修Ⅲ“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等课的相关内容,通过对孙中山主要史实的学习,加深对孙中山革命精神的了解,更好地评价孙中山的伟大历史贡献。3、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清孙中山先生革命斗争的几个重要阶段的主要史实;理解孙中山先生革命斗争的主要史实的历史地位;评价孙中山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2)过程与方法:整理主要史实,制作大事年表;掌握"宏观把握"(理清历史发展线索)——"微观突破"(难点剖析,观点论证)——"意义建构"(思维习惯,公民意识,道德意识等的养成)的历史学习方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站在历史的角度,体会历史人物的坎坷悲歌和心路历程;站在今天的视角,辩证地审视历史人物的功过。感知孙中山先生百折不挠的精神、开天辟地的勇气以及坚持民主共和的坚定立场;以史为鉴,提升历史素养,继承革命先辈契而不舍、与时俱进的斗争精神,树立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4、重点难点(1)重点:孙中山先生革命斗争的大事记(2)难点:感受孙中山先生的精神、评价孙中山先生【设计思路】本课的设计理念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重学习过程,通过对学生孙中山自制大事年表的展示与点评,由学生得出孙中山三次转变及对其三次转变原因的探究,使学生对孙中山的生平史实有所感知,进而在感知的基础上,紧扣选修4的核心“评说”二字,着重引导学生评说、感悟孙中山,并实行生生互,从而激发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真正实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并最终掌握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从而体现伟大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达到陶冶情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侵华战争图片,学生概括历史信息,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们历史悠久的祖国遭受列强野蛮蹂躏和侵略,中国的主权不断丧失,许多仁人志士奋起反抗,掀起一次又一次斗争,孙中山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由此导入新课。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从而掌握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的时代背景。(二)讲授新课多媒体展示课标要求(让学生集体朗读,教师强调关键词——概述史实、评价作用、体会精神)(提出问题)孙中山先生在你眼中是什么形象?评价历史人物首先要依托史实,孙中山先生是如何为中国的自由民主革命一生的?为了更好的了解孙中山的生平事迹播放一段视频材料《孙中山简介》。然后师生共同参与制作“孙中山先生为中国民主共和斗争的大事年表”。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整体上掌握孙中山领导革命的历史史实,培养其快速阅读及概括能力。一、孙中山的革命活动(自主学习、回归教材)时间归类革命活动1894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89519051905—19111911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9121913为捍卫民主共和而斗争1915191719201924促成国共合作1925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提高形成统一的认识,把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分为六个篇章:1、弃医从政,立志革命

2、创立政党,构想共和3、领导革命,创建共和4、继续斗争,捍卫共和5、晚年绝唱,国共合作6、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么接下来我们按照六个篇章了解孙中山先生的主要事迹。第一篇章:弃医从政,立志革命料1、孙中山……在哥哥的帮助下,先后到檀香山、香港和广东等地学习,接受西方资本主义教育。21岁时,孙中山进入香港西医书院学习……在校学习期间,萌发了“改良祖国,拯救同群”的愿望。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孙中山认为“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便“借医术为入世之媒”寻求救国途径。回答问题:孙中山早年的人生规划有何改变?为什么会有这一改变?材料2、…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材料3、“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孙中山《在檀香山戏院的演说》1903年根据材料2和3回答:孙中山早年的救国主张有何(政治主张)有何转变?第二篇章:创立政党,构想共和指导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完成以下表格兴中会同盟会时间地点性质纲领意义第三篇章:领导革命,创建共和【提出问题】阅读课文P60思考:同盟会成立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主要展开了哪两方面的工作?对辛亥革命的爆发起到什么作用?【创设情境】:小小辩论赛。让学生代表模仿革命派和保皇派,双方模拟论战。让学生感触历史。论战的结果带来了革命思想的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一系列武装起义,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合作探究】: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但是最终被袁世凯窃取果实。有人说:孙中山是“不带走一片云彩的匆匆过客。”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设计意图:近年来高考试题中常出现开放性试题,它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发散思维能力。这一设计。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辛亥革命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又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第四篇章:继续斗争,捍卫共和学生自主学习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名称起因经过结果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第一次护法运动第二次护法运动第五篇章:晚年绝唱,国共合作【提出问题】根据教材最后一目回答问题:1、归纳国共合作的原因。2、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做了哪些努力?第六篇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二:中山精神永存孙中山的民主革命历程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是精神的力量在支撑着他,使他“愈挫愈勇”,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认为他的哪些精神品质值得学习?请大家朗读诗歌《巍巍中山》有一种精神,托出了一缕破晓的曙光;屡败屡战,愈挫愈勇,一次次起义凝聚成百折不挠的力量。有一种人格,唤醒了一个沉睡的民族;光明磊落,平等博爱,崇高的德行凝聚成照亮天地的明珠。有一种理想,

凝聚成穿透黑暗的光芒;

振兴中华,三民主义,

艰难的奋斗推翻了封建腐朽的帝王。

有一种主义,

凝聚成普世价值的蓝图;

走向共和,天下为公,

伟大的预言开辟了一条未来的道路。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让学生探究何为中山精神,并思考中山精神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哪些启示?通过学习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反思和领悟功能力,变教师“言传”为学生自己“意会”,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且能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提供精神和动力支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全面了解孙中山一生的重大事迹及其政治理念,深刻感受到中山精神的伟大,那么我们如何评价孙中山呢?三、论从史出,科学评价孙中山【创设情境】:了解了孙中山先生的生平大事,分析了孙中山先生生平大事的历史作用,更感受了孙中山先生的品格魅力,请以史实为依托,评价孙中山先生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设计意图:让学生自由的讨论、交流他们的评价结果,既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是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显拙”,使其在显现中发现自身知识掌握的缺陷,在同学的帮助和教师的适时引导下,逐渐弥补缺陷,完成本课的学习目标。而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要注意历史人物评价方法的引导。四、情感升华,追忆中山【创设情境】:2017年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92周年活动:完成这份悼词(小组简短交流,自行整理)设计意图:孙中山先生之所以成为20世纪对中国影响深远的三个巨人之一,不仅因为他的生平大事,也因为他的人格魅力。应该让学生切身感受孙中山先生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开天辟地的革命勇气和坚持民主共和的坚定立场,既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精神,也落实了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五、板书设计1、弃医从政,图谋救国2、创立政党,构想共和3、领导革命,创建共和4、继续斗争,捍卫共和5、晚年绝唱,国共合作学情分析经过高一学年新课程的浸染,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能够初步理解新课程的内涵。在学习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比较自觉地运用新课程的学习方法,主动对学习内容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感悟心得体会。历史的主人是人,众多历史人物中的精英无疑是最吸引人们的历史元素。对高二的学生来说,他们还比较缺乏历史人物的分析与评价能力,而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注重要求学生分析评价历史人物,认识中外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或作用。这需要学生在掌握历史史实的基础上,学会历史人物评说的基本方法,并在评说的过程中感知历史人物的品格魅力。效果分析教学重学习过程,通过对学生孙中山自制大事年表的展示与点评,由学生得出孙中山三次转变及对其三次转变原因的探究,使学生对孙中山的生平史实有所感知,进而在感知的基础上,紧扣选修4的核心“评说”二字,着重引导学生评说、感悟孙中山,并实行生生互,从而激发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真正实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并最终掌握了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感受到伟大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陶冶了情操。教材分析本课是选修四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的第一课。所谓“亚洲觉醒”不仅指亚洲人民掀起反帝反封建斗争,资产阶级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更是指亚洲资产阶级从改良走上革命,走上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其中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就是中国的孙中山、印度的甘地和土耳其的凯末尔。而作为亚洲觉醒先驱的第一课,是同学们所熟知的孙中山,可引导学生充分把握孙中山基本活动的基础上,恰当分析和评价其在领导国家民族民主运动中的影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学习后两课,最终可在老师的引导点拨中理解“亚洲觉醒”的真正含义。评测练习1、结合史实,评价孙中山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设计意图:让学生自由的讨论、交流他们的评价结果,既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是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显拙”,使其在显现中发现自身知识掌握的缺陷,在同学的帮助和教师的适时引导下,逐渐弥补缺陷,完成本课的学习目标。而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要注意历史人物评价方法的引导。答案提示: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光辉旗帜。他系统提出了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和民主革命的纲领三民主义,并为之奋斗了终生。2.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之后又为捍卫民主共和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3.孙中山顺应历史潮流,实现了一生中的伟大转变,改组国民党,制定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并实现了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2、【创设情境】:2017年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92周年活动:完成这份悼词(小组简短交流,自行整理)设计意图:孙中山先生之所以成为20世纪对中国影响深远的三个巨人之一,不仅因为他的生平大事,也因为他的人格魅力。应该让学生切身感受孙中山先生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开天辟地的革命勇气和坚持民主共和的坚定立场,既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精神,也落实了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课后反思本课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是通过学生学生自制并展示大事年表,引导学生积极探究问题,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以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真正贯彻新课改“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经过本课的教学实践,有如下反思:1.强调知识的整体性。我把本课放在亚洲觉醒的背景下进行系统性教学,突出主干知识、重点知识,拓展了思维,让学生能够对本课内容有个整体的把握。2.突出体现新课程“学生为本”的理念和历史教学的教育功能。通过学生自制大事年表感知伟人,通过“评说”感悟伟人,从而激发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其个性健康发展。3.在选修与必修之间关系的处理上,选修中的重要基础知识在必修中已讲过,要不要再重点讲解的问题,后经过思考觉得应突出选修4的特点——“评说”,故大胆的舍弃掉,结果从教学效果看这种做法是可行的,不仅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而且落实了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4、在教学过程中也暴露一些问题:语言方面还有锤炼,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表达,课堂效果大不相同,在授课中要尽量把话讲得形象、直观、明快、生动,同时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让学生易于理解,乐于听课,积极接受知识。课标分析本课的课标要求:概述孙中山领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