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麦南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麦南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麦南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麦南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麦南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麦南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是关于植物光合作用的有关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芦荟具有一种特殊的CO2同化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CO2转化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分解释放CO2参与光合作用,如图一、图二.芥蓝的CO2利用过程如图三,请据图回答问题:①芦荟在夜晚不能合成三碳糖,原因是缺少碳反应所需的

.白天芦荟进行光合作用的CO2来源

;②如果在白天突然降低环境中的CO2,这段时间内芦荟C5含量的变化和芥兰分别为

;③白天,如果保持光照强度和水分供应不变,需要进一步提高芦荟的光合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2)气孔开放程度可以用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导度越大,说明气孔开放程度越大.如表是在研究“水分对苜蓿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中得到的数据(为一个月实验期间多次测量的平均值),请回答:据表中数据,请分析土壤含水量影响光合作用的原因

;③图2表示生长于不同的土壤含水量的两组苜蓿在一天内的光合速率的变化。由图可知,土壤含水量为8.0条件下,14:00时叶片的气孔导度

(大于/小于/等于)

16:00时;土壤含水量为17.1条件下,在图示时间范围内,苜蓿体内有机物总量最多的时间点为

;参考答案:(1)①ATP、NADPH

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和细胞呼吸产生②基本不变

下降

③适当增加CO2浓度(2)①一定范围内土壤含水量越高,气孔开放程度越大,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越多②小于

18:00(1)依据题意可知,①夜晚芦荟不能合成三碳糖,原因是没有光照,无法进行光反应合成ATP和NADPH,就缺少暗反应中的C3还原所必需的能量和还原剂,白天芦荟利用的CO2来源于: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的CO2和细胞呼吸产生的CO2;②白天降低环境中的CO2的浓度,芦荟由于气孔关闭,不影响C3含量的变化,故基本不变,而芥蓝白天气孔开放,会因为CO2的固定降低和C3还原正常进行,导致C3含量下降;③白天,保持光照强度和水分供应不变,需要进一步提高芦荟的光合速率常用的措施是适量增加CO2浓度;(2)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水分对苜蓿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是土壤含水量,因变量是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①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气孔导度越大,植物净光合作用速率越大,即气孔导度与净光合速率正相关,原因是一定范围内土壤含水量越高,植物叶肉细胞内通过渗透作用吸水越多,气孔开放程度越大,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越多;②分析题图曲线可知,土壤含水量为8.O条件下,14:OO时叶片净光合速率小于16:OO时,说明14:OO时叶片的气孔导度小于16:OO时;图示时间范围内,苜蓿体内有机物总量最多的时间点为18时。2.从某生物组织中提取DNA进行分析,其四种碱基数的比例是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46%,又知该DNA的一条链(H链)所含的碱基中28%是腺嘌呤,问与H链相对应的另一条链中腺嘌吟占双链全部碱基数的

A.26%

B.24%

C.13%

D.12%参考答案:C3.人体的内环境是一个液体环境,但不包括下列哪种液体A.细胞液

B.血浆

C.组织液

D.淋巴参考答案:A4.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A.白细胞通过跨膜运输的方式吞噬衰老的红细胞B.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载体蛋白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能量C.当主动转运发生在细胞逆浓度梯度吸收物质时,既需要消耗能量,也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D.易化扩散和简单扩散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既不需要消耗能量,也不需要载体蛋白参考答案:C5.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升高

B.糖尿病是由于摄入过量的糖所引起的

C.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过多引起的D.胰岛细胞产生的激素均能升高血糖浓度参考答案:A6.科学家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请推测原因可能是①突触小泡内没有细胞核

②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糖蛋白

③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糖蛋白

④突触小泡不能释放相应的递质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参考答案:D7.某致病基因h位于X染色体上,该基因和正常基因H中的某一特定序列BclI酶切后,可产生大小不同的片段(如图1,bp表示碱基对),据此可进行基因诊断.图2为某家庭病的遗传系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h基因特定序列中BclⅠ酶切位点的消失是碱基序列改变的结果B.Ⅱ﹣1的基因诊断中只出现142bp片段,其致病基因来自母亲C.Ⅱ﹣2的基因诊断中出现142bp,99bp和43bp三个片段,其基因型为XHXhD.Ⅱ﹣3的丈夫表现型正常,其儿子的基因诊断中出现142bp片段的概率为参考答案:D【考点】Q2: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分析】分析题图:图1中,正常基因H中的某一特定序列BclI酶切后,可产生大小不同的两种片段,即99bp和43bp,而致病基因h中的某一特定序列BclI酶切后,只能产生一种片段,即142bp.图2中,父母均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病的儿子,说明该病是隐性遗传病,且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说明该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解答】解:A、h基因时H基因突变形成的,因此h基因特定序列中Bcl1酶切位点的消失是碱基序列改变的结果,A正确;B、由以上分析可知该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所以II﹣1的基因型为XhY,其中Xh来自母亲,B正确;C、II﹣2的基因诊断中出现142bp,99bp和43bp三个片段,说明其同时具有H基因和h基因,即基因型为XHXh,C正确;D、II﹣3基因型及概率为XHXH或XHXh,其儿子中出现Xh的概率为,D错误.故选:D.

8.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改变正确的是A.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B.pH=c时,e点上移

C.温度降低时,e点不移,d点右移D.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d点左移参考答案:C9.用秋水仙素处理番茄的幼苗,不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A.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

B.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C.获得无籽番茄

D.获得多倍体番茄参考答案:C略10.试管婴儿、试管苗和克隆羊三者均属于生物工程技术的杰出成果,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都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母本性状

B、都是细胞工程的技术范围

C、都充分体现了体细胞的全能性

D、都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和变异参考答案:B11.下列与植物自身激素调节无关的是(

)A.二倍体幼苗诱导形成四倍体幼苗的过程

B.垂柳的枝条自然向下生长C.番茄果实的发育和成熟

D.棉花打顶后结出更多的棉桃参考答案:A12.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A点以一定的电流刺激,则甲、乙电流表指针发生的变化是

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参考答案:D13.对隐性性状的正确表述是()A.后代中表现不出来的性状

B.后代中不常出现的性状C.杂种F1未出现的亲本性状D.F2未出现的亲本性状参考答案:C14.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

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参考答案:D15.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围湖造田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影响

B.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C.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

D.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参考答案:D16.正确表示基因操作“四部曲”的是(

A.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B.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C.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D.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参考答案:C略17.下列糖类完全水解后,产物一致的是(

)A.淀粉和蔗糖

B.麦芽糖和蔗糖C.麦芽糖和乳糖

D.糖原和淀粉参考答案:D淀粉、麦芽糖、糖原完全水解后均得到葡萄糖;蔗糖完全水解后得到葡萄糖和果糖;乳糖完全水解后得到半乳糖和葡萄糖。18.下图表示两细胞间发生的某种信息传递过程,细胞甲、乙和物质M、N与图示不相符的是()A.效应T细胞、靶细胞、抗原、受体B.胰岛A细胞、肝细胞、胰高血糖素、受体C.甲状腺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激素、受体D.传出神经元、骨胳肌细胞、神经递质、受体参考答案:A【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动物激素的调节;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据图分析:甲细胞能够释放物质M,作用于乙细胞的表面受体N,引起乙细胞的相关生理反应.据此分析作答.【解答】解:A、效应T细胞是通过细胞接触与靶细胞实现信息交流,使靶细胞裂解死亡的,A错误;B、胰岛A细胞能分泌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细胞膜表面受体,B正确;C、甲状腺细胞释放的甲状腺激素能反馈调节,作用于垂体细胞上的受体,C正确;D、图示表示细胞甲释放的物质能直接和细胞乙膜上的受体结合,传出神经与肌肉之间能形成突触,通过神经递质完成信息传递,D正确.故选:A.19.单克隆抗体技术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以及生命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B.与抗癌药物结合可制成“生物导弹”C.体外培养B淋巴细胞可大量分泌单克隆抗体D.由效应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而成的杂交瘤细胞分泌参考答案:C20.有关PCR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PCR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的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B.PCR技术的原理是DNA双链复制C.利用PCR技术获取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D.PCR扩增中必须有解旋酶才能解开双链DNA参考答案:D略21.如图为大肠杆菌结构示意图,图中属于DNA、质粒的分别是()

A.1;2 B.2;1 C.1和2;2 D.2;1和2参考答案:C分析图解,图中1是拟核中的环状DNA,2是质粒,质粒是小型环状DNA,即1和2都属于DNA.22.稻田养鱼即利用稻田水面养鱼,既可获得鱼产品,又可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据题干分析,稻田生态系统中存在的种间关系有捕食和竞争B.水稻和鱼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分别属于生产者和消费者C.在生态系统中,水稻释放某些物质引来害虫的天敌来防治害虫属于化学信息的传递

D.若发现稻田中的某种杂草具有药用价值,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间接价值参考答案:D23.下列选项中与基因工程无关的是()A.利用DNA探针检测饮用水是否含有病毒B.选择“工程菌”来生产胰岛素C.用不育系培养杂种一代D.培育转基因抗虫棉参考答案:C【考点】基因工程的应用.【分析】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解答】解:A、DNA分子杂交技术是将转基因生物的基因组DNA提取出来,在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上用放射性同位素等作标记,以此作为探针检测饮用水是否含有病毒,A错误;B、用基因工程的方法,使外源基因得到高效表达的菌类细胞系称为工程菌,B错误;C、用不育系培养杂种一代属于杂交育种,与基因工程无关,C正确;D、基因工程也叫转基因技术,培育转基因抗虫棉利用了基因工程,D错误.故选:C.24.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体温的调节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方面B.有关神经兴奋能使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保持体温C.体温的变化是机体不间断地进行新陈代谢的结果D.体温调节可保证在任何环境条件下体温的相对稳定参考答案:D25.如图所示为在理想状态下和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对阴影部分的解释正确的是

①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

②环境中允许种群增长的最大值

③其数量表示种群内迁出的个体数

④其数量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参考答案:C26.如图表示用含3H标记的氨基酸培养液培养某细胞过程中蛋白质的合成和分泌示意图,则该细胞中出现3H的部位依次为()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参考答案:A【考点】2H: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和分泌示意图,其中①是核膜;②为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③是粗面内质网,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④为高尔基体,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分泌;⑤是细胞膜.【解答】解: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为:②核糖体合成蛋白质→③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⑤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⑤细胞膜,因此该细胞中出现3H的部位依次为②③④⑤.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关键是理解分泌蛋白合成相关的细胞器包括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以及之间的关系.27.如图1表示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有关操作,图2是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溶化的海藻酸钠应待其冷却至室温时与活化的酵母菌混合制备混合液B.图1中X溶液为CaCl2溶液,其作用是使海藻酸钠形成凝胶珠C.图2中搅拌可以使培养液与酵母菌充分接触D.图1中制备的凝胶珠用自来水洗涤后再转移到图2装置中参考答案:D【分析】图1所示的方法是包埋法,X溶液为CaCl2溶液,其作用是使海藻酸钠形成凝胶珠,制备的凝胶珠要用蒸馏水冲洗2~3次,洗涤干净后转移到图2装置中,在用海藻酸钠包埋酵母细胞形成凝胶珠的过程中,加热溶解海藻酸钠时应小火或间断加热,防止海藻酸钠焦糊,然后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酵母细胞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图2中为了使发酵过程更充分,应该均匀搅拌以使得固定化的酵母细胞和葡萄糖溶液充分接触。【详解】A.刚溶化的海藻酸钠要冷却至室温,才能与活化的酵母细胞混合制备混合液,以免高温使酵母细胞失活,A正确;B.加入CaCl2溶液进行固定化酵母细胞,CaCl2的作用是使海藻酸钠形成凝胶珠,B正确;C.发酵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培养液与酵母细胞充分接触,以利于发酵过程的顺利进行,C正确;D.制备的凝胶珠用蒸馏水洗涤,去除残留的CaCl2后再转移到图2装置中进行发酵,D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固定化细胞的过程,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实验操作过程的识记、理解与运用。28.下图表示连续分裂细胞的两个细胞周期。其中叙述错误的是A.a和b为一个细胞周期

B.c段结束,DNA含量增加一倍C.遗传物质平分发生在d段

D.抑制DNA合成,细胞将停留在b段参考答案:D29.人突然进入炎热环境时的反应是

()

A.皮肤血管收缩

B.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

C.细胞内酶的活性下降

D.温觉感受器兴奋参考答案:D30.如图所示的家系图中最可能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Y染色体遗传病、X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的依次是()

A.③①②④ 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参考答案:C【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分析】常见单基因遗传病分类:①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血友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假肥大型).发病特点:一般代代遗传;男患者多于女患者;男患者将至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交叉遗传)②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发病特点:一般隔代遗传;女患者多于男患者③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④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⑤Y染色体遗传病: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发病特点:只在男性中发病,传男不传女.【解答】解:①根据父母正常,女儿是患者拉进行判断,患病女儿致病基因来自父母,父母有致病基因而无病,故致病基因是隐性,父有致病基因而无病,此致病基因不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①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②代代患病,并且在第二代中患者全部是女性,最可能是伴X显性遗传病;③根据父母正常,儿子患病,可知该病属于隐性遗传病,根据第二代患者全是男性,所以推测最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④只在男性中发病,最可能的是Y染色体遗传病.故选:C.【点评】关于遗传方式的判断的题目,解决的要点就是熟记每一种遗传病的特点,能根据遗传系谱图推测的就要推测出来,不能推测就根据每一种遗传病类型的特点进行判断.31.下列几种酶中,能“缝合”双链DNA片段平末端的是

)A.EcoRI限制酶B.热稳定DNA聚合酶C.T4DNA连接酶D.E.coliDNA连接酶参考答案:C32.下列做法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的是A.引入外来物种时仅考虑美观性和经济效益B.利用堆肥和沤肥等方式将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C.以单一作物种植为主以获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D.排掉沼泽地的积水,使之变为农田和牧场参考答案:B【分析】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

(2)物种多样性原理:物种繁多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3)协调与平衡原理: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不能超过环境承载力(环境容纳量)的限度;(4)整体性原理:生态系统建设要考虑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影响;(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①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要通过改善和优化系统结构改善功能;②系统整体性原理:系统各组分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使得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顺利完成,并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即“1+1>2”。【详解】A、引入外来物种时仅考虑美观性和经济效益,违背了整体性原理,还要考虑生态效益,A错误;B、利用堆肥和沤肥等方式将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利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B正确;C、以单一种群获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这不符合物种多样性原理,C错误;D、排掉沼泽地的积水,使之变为农田和牧场,违背了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原理、整体性原理等,D错误。故选B。33.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分泌部位分别是

A.下丘脑和肾脏

B.垂体和肾上腺皮质

C.下丘脑和肾上腺皮质

D.大脑皮层和垂体参考答案:C34.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一定的联系。高尔基体具有极性,靠近细胞核的一面称为形成面,接近细胞膜的一面称为成熟面。从形成面到成熟面,膜的厚度和化学成分发生逐渐改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形成面似核膜,成熟面似内质网

B.形成面似内质网,成熟面似细胞膜

C.形成面似核膜,成熟面似细胞膜

D.形成面似内质网,成熟面似核膜参考答案:B35.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导致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改变

B.细胞癌变是所有细胞都要经历的一个阶段

C.细胞衰老时细胞呼吸的速率减慢

D.细胞死亡是细胞癌变的结果参考答案:C36.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的数量变化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两种群间为捕食关系B.M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两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是反馈调节的结果D.两个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减小意味着生态系统在衰退参考答案:BD【分析】据图分析,甲、乙两种群数量上呈现非同步性变化,说明甲乙两种群属于捕食关系,且捕食者数量高峰变动滞后于被捕食者,说明甲是被捕食者,乙是捕食者;两种群数量波动的幅度减小说明了该生态系统正在趋向稳定。【详解】A.甲乙两种群间为捕食关系,A正确;B.M点时甲种群的曲线是下降趋势,出生率小于死亡率,B错误;C.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种群的数量变化是反馈调节的结果,C正确;D.两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减小说明生态系统趋于稳定,趋于动态平衡,D错误。37.使用某农药防治某种害虫,开始效果很显著,但长期使用后,效果越来越差。原因是A.害虫对农药进行了定向选择

B.害虫对农药产生了隔离

C.害虫对农药产生了定向变异

D.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进行了定向选择,使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增加参考答案:D38.如图表示蓝藻DNA上遗传信息、密码子、反密码子间的对应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图分析可知①链应为DNA的a链B.DNA形成②的过程发生的场所是细胞核C.酪氨酸和天冬氨酸的密码子分别是AUG,CUAD.图中②与③配对的过程需要在核糖体上进行参考答案:D【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分析】遗传信息:基因中能控制生物性状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遗传密码:又称密码子,是指mRNA上能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反密码子:是指tRNA的一端的三个相邻的碱基,能专一地与mRNA上的特定的3个碱基(即密码子)配对.【解答】解:A、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①是β链;A错误;B、由于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所以完成此过程的场所在拟核,B错误;C、tRNA的一端的三个相邻的碱基是反密码子,密码子在mRNA上,C错误;D、图中②到③的过程是翻译,需要在核糖体上进行,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能根据密码子的碱基序列完成表格,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39.可以鉴定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方法是A.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B.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二苯胺试剂C.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苏丹Ⅲ试剂D.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参考答案:A40.利用泥浆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染土壤,原理是将污染土壤用水调成泥浆状,同时加入部分营养物质和菌种等,在有氧条件下剧烈搅拌,使污染物快速分解,由此推知,该反应器A.能够实现物质循环

B.主要处理有机污染C.可看作一个小型生态系统

D.存在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参考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如图一为人体手背皮肤(A)接受一定刺激后引起肱二头肌(E)发生收缩而产生屈肘动作的神经传导路径示意图.图二为从蛙体内剥离出某反射弧的一部分,甲为神经中枢,1、2、3、4为四个实验位点.

图一

图二

图三(1)F处的结构名称是

,在F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

,其兴奋传递方向是的.图三所示结构分布于图一中的F部位,①中含有作为信号的化学物质叫

,该物质出细胞的方式为,该过程反应了细胞膜具有的结构特点;①中的化学物质从突触前膜释放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从而引起下一个神经元

.(2)图中E点兴奋时,此处神经纤维膜内的电位变化为

.(3)欲探究图二中左侧神经为传入神经还是传出神经,方法步骤是①将微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分别搭在实验位点2和3的神经纤维外(每个实验位点只能用一次);②用电刺激实验位点

,若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

次,则左侧神经元为传出神经;若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

次,则左侧神经元为传入神经.(4)某患者体内产生一种抗体,这种抗体可与神经递质的受体结合并使其失活,导致患者肌肉萎缩.这种疾病从免疫调节看属于

病.参考答案:(1)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单向

神经递质胞吐流动性

兴奋或抑制(2)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3)4

2

1(或112)(4)自身免疫【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分析】据图分析:根据图一中B上的神经节或F处的突触结构可以判断出:A是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C是神经中枢;D为传出神经;E为效应器;F为突触结构.图二为从蛙体内剥离出某反射弧的一部分,甲为神经中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