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七年级历史的工作计划七年级历史的工作安排1
本学期根据学校的支配,我负责七年级(1)班的历史教学工作。为了让学生打好历史基础,依据学校教学安排的要求和本学期的特点,结合初一学生的实际水平,开展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使学生学会历史学问的一些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成果。本学期要力抓学生的历史史实学习,并培育学生的历史观和历史思维。
一、学生状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表现为:新奇,好动,上进心强,学习的主动性高;已经具备了肯定的学习技能诸如:阅读简洁材料,从图片、表格中获得历史信息,归纳整理等;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回答问题天马行空,学习习惯差。每个班级人数在40人左右,各个班级在班风、学风上存在着差异,很多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围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上课不留意听讲。由于学生学习习惯较差,相识又不足,故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有一点困难,所以从学期初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育,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需加大力度备好课,刚好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学问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很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学问活动。
2、教材内容:
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主题(“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等),叙述从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民族融合及文化的历史,共22课。5主题活动,共需46课时(其中新课讲授占29个课时,期中复习占2个课时,平常测验讲评9个课时,复习占6课时)
三、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民族融合及文化的这段历史。
2、理清这段时期的历史脉络,驾驭重要的历史时期的有关学问。
3、培育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历史学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思索和处理问题。
四、教学重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务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
五、教学难点:
教材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化及对历史事务、人物的评价。
六、教学措施
1、抓实基础,培育学生实力。
这学期的教学内容是授完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本学期教学最核心的内容。这就必需抓实基础,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究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育学生的实力。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仔细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3、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通过每天的课前提问和单元检测,刚好查漏补缺。做到刚好发觉问题,刚好解决。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习看法,主动参加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果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4、使学生主动参加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探讨,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培育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留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刚好发觉不足,刚好总结。
5.强化综合训练,抓住学科的薄弱环节,刚好补救。
七年级历史的工作安排2
一、内容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七年级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学问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很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学问活动。有利于进行生动形象的中华文明发展历史的教化。
2.学问结构:
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统一国家的建立”等),叙述从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民族融合及文化的历史,共22课,每课教学1课时,复习课须要4课时。3.学问内在联系: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尤其是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二、学情分析
学生学问实力基础方面:七年级学生活跃开朗热忱,上课主动发言。经过小学六年的学习,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肯定的学习技能诸如:阅读简洁材料,从图片、表格中获得历史信息,归纳整理等;但是由于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是很好,惰性较强,所以历史成果也不是很志向。2.个别差异: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高,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回答问题天马行空。3.疑难困惑:老师的最大难题是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育,学生行为的管理和规范,培育学生学习历史的爱好;学生的最大难题是学问点庞杂,对历史事务、人物的评价,对当今社会的一些问题的.正确理解和分析。
三、教学目标
本学期学科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民族融合及文化的这段历史。
2、理清这段时期的历史脉络,驾驭重要的历史时期的有关学问。
3、培育学生学会用运所学的历史学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思索和处理问题。
四、教学策略
(一)、培育学习爱好,提高教学效果。
1、开端引趣,上课一起先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剧烈的爱好。
2、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加竞争。
3、联系生活实际,激趣的效果也是相当明显的。
4、拓宽学问,发展学习爱好
5、细心设疑,激发学习爱好。
6、创设优化的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二)、运用多样的课堂教学策略,提高教化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1、与实践结合。
2、教学手段多样运用现代教化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激励学生主动参加学习的策略
4、针对差异性,实施分层教学策略
5、进行小组合作沟通、探究式学习的策略
6、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学习效益。
(三)、促进了老师的素养,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
五、教学措施
1.夯实基础,培育学生实力。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仔细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3.以多媒体教学为突破口,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爱好,注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
4.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刚好发觉问题,刚好解决。
5.强化综合训练,抓住学科的薄弱环节,刚好补救。
六、作业与辅导
布置适当的作业和练习,刚好检查。加强课外辅导,培优补差
七年级历史的工作安排3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学安排为指导,落实推动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实力、教学实力;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实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实力。
二、教学目标
1、完成七年级上册所学内容;
2、提高教学质量,期末测试综合评价力争进入全区前列。
三、详细思路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常规管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对“学困生”既要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培育学习的自觉性,更要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
2、强化志向前途教化、学习目的性教化和形势教化,学生学得好,以确保考试取得圆满胜利。
3、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仔细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4、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刚好发觉问题,刚好解决。
5、复习阶段,要仔细制定复习安排,细心组织复习,以书为本,讲清概念,提示规律,指引迷津,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的实力及速度。
6、引资料、学阅历。常常向老老师学习,常常听课。
7、仔细组织测试,强化综合训练,抓住学科的薄弱环节,刚好补救。
四、教学任务和要求
七年级历史教学,要求学生学习和驾驭基本的历史学问,即了解历史的基本线索,了解重要的历史事务,历史人物和历史观点,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
历史教学,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按时间依次视察历史发展和改变,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相识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评述,培育学生的历史思维实力,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实力,注意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加社会实践的实力。
五、教学设想
1、历史教学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面对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将来。对历史作出正确的叙述和分析,做到思想性科学性的统一,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2、接着深化课堂教改,在传授基础学问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思想的教化和实力培育,树立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学导结合的教学观,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树立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育人观,坚持教书与育人统一,提高课堂效率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育,激励学生主动探求新学问,提高学习素养和学习效率,尝试历史活动课的教学。
3、开展历史其次课堂,通过举办历史讲座,故事会,创办历史报等形成培育学生学习历史的学习爱好,提高学生的表达实力,分析综合,比较、概括问题的实力。跟踪辅导,找学困生谈心,了节其学习差的缘由,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进度
这套课本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构成,以课为单位。文化课每课教学一课时,活动课的时间可适当增加。
第一周:说在前面的话;我们的远古祖先
其次周:原始的农耕生活;奇妙的'远古传闻
第三周:单元回眸;夏传子家天下
第四周:公元纪年法;西周的分封
第五周:国庆长假
第六周:甲骨文与青铜器
第七周:春秋战国的纷争;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第八周:春秋战国的科技与文艺;百家争鸣
第九周:历史文物仿制活动;单元回眸
第十周:复习、中考
第十一周:中考状况总结;六王毕四海一
第十二周:伐无道诛暴秦;汉武帝“大一统”
第十三周:丝绸之路的开拓;评价历史人物
第十四周:秦汉的科学技术;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第十五周:单元回眸;三国鼎立
第十六周:三国历史故事会;北方民族大融合
第十七周:江南地区的开发;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技和艺术第十八周:单元回眸、复习
第十九周:复习
其次十周:复习、期考
以上教学安排,肯定仔细履行,争取在新的学期里教学教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七年级历史的工作安排4
为实现教学质量“四年提升规划”中“三年上水平”的目标,结合本人教学实际状况,特制定本教学工作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依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推动尝试教化教学为指导,在学校教学部门的领导下,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突出学的自主学习实力为主,加强常规教学的探讨力度,切实深化七年级历史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基本状况
(一)学生状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从从小学升入初中,表现为:新奇、好动、上进心强、学习的主动性高;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学习习惯差。四个班每个班级人数在45人左右,各个班级在班风、学风上存在着差异,很多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围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由于学习看法不端正,习惯又较差,相识又不足,故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较难,整体看来不愿读书及低智力者大有人在。所以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育,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需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刚好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学问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很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学问活动。
2、教材内容
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单元,叙述从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民族融合及文化的历史,共22课。
本教学材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实力为目标,探究新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课文特性显明、异彩纷呈。克服了注意教法轻视学法的弊病。留意了学生活动的多样性,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饶好玩味。
教材第一单元主要讲解并描述人类文明的起源,共三课,从最早的人类讲起到华夏族的形成。使学生统分相识了我国境内远古居民的生活面貌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骄傲感。其次单元主要讲解并描述奴隶制社会的产生发展和衰亡及社会的变革,使学生深刻相识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对人类文明的进步的影响。第三单元主要讲解并描述秦汉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使学生从学习中相识秦汉对后世的影响。第四单元讲解并描述了政权的分立和民族的融合。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务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化及对历史事务、人物的评价、自主学习实力的培育。
三、任务目标
增加学生对历史的学习爱好,使学生驾驭重要的历史事务,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育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实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意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实力。增加学生的民族骄傲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
四、主要教学措施:
1、夯实基础,培育学生实力。
这学期的.教学内容是授完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本学期教学最核心的内容。这就必需夯实基础,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究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育学生的实力。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仔细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3注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主动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协助性教学。
4、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通过每天的抽考和每月的月考,刚好查漏补缺。做到刚好发觉问题,刚好解决。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习看法,主动参加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果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5、使学生主动参加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探讨,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培育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留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刚好发觉不足,刚好总结。
七年级历史的工作安排5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初一备课组以学校工作安排为指导,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优化课堂教学为中心,团结合作,努力提高思想素养和业务素养,团结合作,相互学习,仔细备好课,上好每一节课,并结合新教材的特点,开展探讨性学习的活动,在教学中,抓好基础学问教学,着重学生实力的培育,打好基础,全面提高,为今后的中考作好充分的打算,争取优异的成果。
二、详细措施
1、本学期主要是学习中国古代史的内容,争取让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首先要端正学生的学习看法,重视历史学科的学习,让学生把它作为主要科目来学习,教会学生学历史的方法,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让学生爱学乐学,深化浅出地授好每一课,重视学生实力的培育,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学问体系,为中考作好打算、主动参加课堂教学改革,探究体现素养教化思想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2、优化课堂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思维发展的空间留给学生,增加课堂活力。切实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的民主性和开放性。推动师生互动,使学生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习惯。
3、本备课组将根据学校要求,仔细开展备课组活动,每月四次,每次活动都要做到针对该单元的内容,确定重点、难点以及教法,轮番发言并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理解教材,提高教学效果,还要作好具体记录、
4、备课组内做到六统一: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的内容、统一测试题目、统一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措、统一听课各评课、备课和教学中主动运用多媒体进行协助教学,增加学问含量,开阔学生眼界,主动推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主动运用投影、录音、录像、影片、多媒体,网络等。
5、重视学生对教学的看法,常常和学生联系,了解学生的状况和看法,刚好加以改进。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重视历史活动课的教学探讨,充分利用本地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主动开发地方校本历史课程。
6、备好每一节课,写出具体的、规范的教案。还要主动采纳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授课,每课都做出课件,并利用网上的丰富视频资料,再现历史事务,以便加深学生对历史学问的理解。
7、在备课组内开展相互学习活动,相互听课共同提高。本学期要多到各年级听课,学习各年级老师的优秀教学方法,取长补短,了解中考的最新动向,为下一学年作好打算、
七年级历史的工作安排6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安排在本学期,担当七年级4个班的历史课,新的学期起先,依据学校教学安排的要求和本学期的特点,结合初一学生的实际水平,开展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使学生的学会历史学问的一些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成果。在本学期要很抓学生的基础学问,指导学习方法,本学期的教学安排工作如下。
一、学生状况分析
初一学生总体水平查不多。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实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主动。
二、教材分析
1、教学特点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学问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很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学问活动。
2、教学内容《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写到的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2课。
3、教材重点、难点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务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化及对历史事务、人物的评价。
三、主要措施与教学目标
针对以上几点,本学期教学措施:
第一、仔细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
其次、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
1、目标统一,精确,
2、以“内容标准”的要求为依。
3、体现统一要求与特性发展统一。
第三、使学生主动叁与到课堂教学中,
如课堂上答题、动脑筋、小探讨,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培育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留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刚好发觉不足,刚好总结。
第四、主动开展历史活动课
激励学生参加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学问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实力。加强培育学生创建精神实践实力。
第五、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让老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
第六、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相互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进度
新教材初一历史第一册总共有22课,其中新课讲授占二十二个课时,单元复习占四个课时,期中复习占两个课时,期末总复习占四个课时。
七年级历史的工作安排7
一、学期教学目标
教化必需以人为本,教学必需以学生为中心。
1、七年级第一学期的历史教学仍要求学生学习和驾驭基础的历史学问,即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又要了解重要历史事务,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
2、七年级历史教学要向学生进行初步的辩证性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教化,尤其是社会发展规律教化,进行国情教化、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化,进行革命传播和道德情操教化,培育学生为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而献身的责任感。
3、七年级历史教学要求教会学生初步驾驭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法,培育学生视察和分析问题的实力。
二、教材分析
内容:历史学问的学问点分散到每个历史现象;历史事物和历史人物中,特殊是每一个详细历史事务的时间,人物事务的因果是教材的学问点。
本册分为四个单元,叙述我国从远古到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共有22课,前三单元各设一节活动课,第四单元后设两节活动课。本书的内容除正文部分为基本要求外,其他部分包括导入框、楷体字、动脑筋,文献资料,练一练,活动与探究,自由阅读卡和活动课等均不做统一要求。但它对引发学生爱好,培育良好习惯却起着重要作用。
重点:
第一单元:北京人;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人文初祖"---黄帝
其次单元:夏朝的建立、西周的分封制;青铜器的超群工艺;春秋争霸、战国七雄;商鞅变法;中华文化的勃兴
第三单元:秦朝统一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统一的措施;
汉武帝的大一统;秦汉文化
第四单元:三国鼎立;江南地区的开发;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难点:第一单元:北京人;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人文初祖"---黄帝
其次单元:夏朝的建立;夏朝的建立、西周的分封制;青铜器的'超群工艺;春秋争霸、战国七雄;商鞅变法;中华文化的勃兴
第三单元:秦朝统一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统一的措施;汉武帝的大一统;秦汉文化
第四单元:三国鼎立;江南地区的开发;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三、学生基本状况分析
学生状况:通过上学期的教学得知因学生对所学内容距今比较久远,比较生疏,学生驾驭起来就有肯定的难度,同时学生普遍存有不重视历史课,认为它是副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化,讲清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留意:激发培育学生的学习爱好,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主动性,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实力。
四、改进教学的措施及教学中应留意的问题
1、改进教学的措施、设想:
(1)解决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思想,一方面讲清学习历史课的重要性,列举历史学问在古今中外应用的实例,懂得"读史使人明智"的道理,另一方面留意激发并培育学生的学习爱好,实行敏捷多变的学习方式,亲密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调动他们学习历史课的主动性。
(2)充分利用新教材的特点,彩图多是新教材的突出特点,通过彩图可增加直观性,给学生形成深刻的印象,提高学生学习爱好,指导学生学习导入框和阅读小字,引发学生学习爱好,通过指导学生学习动脑筋和活动与探究的内容,使学生养成动手动脑,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通过自由阅读卡,可增长学问,开阔眼界,除此以外,老师在补充一些好玩的历史故事、历史常识等,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现象,发觉历史规律。
(3)变更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不单纯以书面成果评价学生,注意学生的综合历史实力。
(4)教给学生多种记忆方法,提高记忆速度,实行自我总结,相互沟通,老师举荐等形式,找出适合学生的记忆方法。
2、教学过程中应留意的问题:
(1)紧扣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要求既不能提高也不能降低。
(2)不能求传授学生多少学问,而应培育学生的实力,教给学生如何获得学问。
(3)教学方法要敏捷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防止学生死记硬背,指导并与学生一起探讨记忆的方法。
(5)充分利用新教材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爱好。
五、试验课题及方案:
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试验与应用;
方案:
1、仔细贯彻历史新课程标准
2、观看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的教学光盘。
3、学习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的理论。
4、教学中试用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
5、总结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优点和不合理之处,让其趋于合理。
六、教学业务学习及有关教学活动的支配:
1、业务学习
(1)学习《历史新课程标准》,加强自身业务,使自己的专业学问达到精深和广博,以适应教化教学的须要。
(2)仔细学习本学科教学大纲,比照历史课程标准,深钻教材,以便教学中把握好深度和广度。
(3)仔细学习探讨教化理论。理论是实际工作的指导,学习教化教学理论、和谐教学理论、创新教化理论、洋思教学阅历等,并仔细做好学习笔记。
(4)仔细学习他人教化教学先进阅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主动参与各项业务活动。
2、教学活动
(1)听课、评课、说课。
(2)组织历史活动小组,爱好小组。
(3)分班实行历史故事会。
七、培优补差措施:
1、培优措施:留意调整他们的学习心情,使之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忱,常常开展学问竞赛活动,培育他们的竞争意识。
2、补差措施:对待学生要做到耐性引导,不讽刺不卑视,坚持正面教化,建立同等的师生关系,的确把学生当做自己的服务对象,帮助他们仔细分析差的缘由,激励他们信任自己,增加信念,培育他们学习历史的爱好和求知欲。
七年级历史的工作安排8
为更好的抓好七年级的教学工作任务,实行好《国务院关于基础教化改革与发展的确定》,全面推动素养教化,培育四有一代新人,本学期七年级历史除传授学生应当驾驭的基础学问之外,还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化、等其他思想品德教化。“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宗旨,制定如下教学安排。
一、学生状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总体水平查不多。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实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主动。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七年级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岳麓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学问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很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学问活动。
2、教材内容
《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写到的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4课。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务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化及对历史事务、人物的评价。
三、主要措施与教学目标
针对以上几点,本学期教学措施:
第一、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
1、目标统一,精确。
2、以“内容标准”的要求为依。
3、体现统一要求与特性发展统一。
其次、使学生主动叁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探讨,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培育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留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刚好发觉不足,刚好总结。
第三、主动开展历史活动课,激励学习参加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学问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实力。加强培育学生创建精神实践实力。
第四、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让老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
第五、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相互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进度
周次教学内容课时
1第1课我们的远古祖先和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2
2第3课奇妙的远古传闻
第4课夏传子家天下2
3第5课公元纪年法
第6课西周的分封2
4第7课甲骨文与青铜器
第8课春秋战国的纷争2
5第9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第10课春秋战国的科技和文艺2
6第11课百家争鸣
第12课历史人物仿制活动2
7第13课六王毕四海一
第14课伐无道诛暴秦2
8第15课汉武帝“大一统”
第16课丝绸之路的开拓2
9复习1——8课2
10复习9——16课2
11半期考试及评卷2
12第17课评价历史人物——评秦皇汉武
第18课秦汉科技2
13第19课秦汉的宗教、史学和文艺
第20课三国鼎立2
14第21课三国历史故事会
第22课北方民族大融合2
15第23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24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技2
16复习17——24课2
17复习测试一及评讲2
18复习测试二及评讲2
19期终考试
七年级历史的工作安排9
本学期将依据学校工作精神,结合本人教学实际状况,为打造高效课堂,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实力,加强常规教学的探讨力度,切实深化七年级历史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教学工作安排如下:
一、学生状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表现为:新奇、好动、上进心强、学习的主动性高;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课堂吵闹、学习习惯差。四个班每个班级人数接近50人,各个班级在班风、学风上存在着差异,很多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围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由于学习看法不端正,习惯又较差,相识又不足,故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较难,整体看来不愿读书及不愿学习者大有人在。所以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育,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需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刚好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二、本学期本课程的教学任务:
1.深化对《新课程标准》及现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抓好课堂45分钟的效率,在教学中贯彻“全面性、系统性、精确性、综合性、科学性、巩固性”的原则。要做到精讲精练,概念清晰明白,条理清晰,重点突出,难点讲清,切、实做到落实“三基”,打好基础,发展学生智力,培育学生实力。
2.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习看法,主动参加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果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3.以创新精神和实践实力的培育为核心,主动探究教学形式和途径的多样化,丰富历史课堂内容。
4.注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主动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协助性教学。
三、本学期教授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务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
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化及对历史事务、人物的评价、自主学习实力的培育。
四、《新课程标准》对本学期教学内容的详细要求
要求学生学习和驾驭基本的历史学问,了解中国古代史历史的基本线索,使学生驾驭重要的历史事务,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育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实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意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实力。增加学生的民族骄傲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
五、本学期教学目标
1、学问与实力目标
使学生驾驭重要的历史事务、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时期的基本特征以及发展趋势,相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
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实力的培育。留意培育学生的创建性学习实力;解读、推断和运用历史材料的实力;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实力;培育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使学生主动参加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探讨,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培育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留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刚好发觉不足,刚好总结。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国情教化和爱国主义教化,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教化学生继承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养成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须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
六、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努力提高课堂教学实力:
(1)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仔细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2)注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主动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协助性教学。
2、改革教学方法
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通过检测,刚好查漏补缺。做到刚好发觉问题,刚好解决。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习看法,主动参加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果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3、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主动性,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学习
使学生主动参加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探讨,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培育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留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刚好发觉不足,刚好总结。
主动开展历史活动课,激励学习参加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学问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实力。加强培育学生创建精神实践实力。
七、教学进度
周次起讫时间时间进度实际完成进度备注
12.13——2.171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22.20——2.242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3盛唐气象
32.27—3.34唐朝的中外文化沟通
5安史之乱与唐朝盛世
43.6—3.10单元复习及检测
53.13—3.176北宋的政治
7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63.20—3.248金与南宋的对峙
9宋代经济的发展
73.27—3.3110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11元朝的统治
84.3—4.712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94.10—4.14综合复习
104.17—4.21期中测试
114.24—4.2813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单元复习及检测
125.1——5.514明朝的统治
135.8—5.1215明朝的对外关系
16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145.15—5.1917明朝的灭亡
155.22—5.2618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9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165.29—6.220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21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176.5—6.9单元复习测试
186.12—6.16综合复习
196.19——6.23综合复习
206.26——6.30综合复习
217.3——7.7期末测试
七年级历史的工作安排10
一、指导思想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意弘扬中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化,培育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留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倡老师探究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务、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意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实力。进一步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志向,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远大志向,肩负起时代给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培育学生运用学问分析解决问题的实力,培育学生的创新实力和自主学习的实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
三、学生基本状况分析:
初一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学问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学问的限制,社会辨别实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
为。老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相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爱好,端正学习看法,应常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学问结构,仔细分析其学习状况,发觉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状况动身,同时也要兼顾两头。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古代史部分,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课本按历史时期或学习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习题以及“畅想天地”等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
五、教学措施:
1.注意学科间学问的融合与渗透
在把握教材时,老师应从总体上突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在多学科的背景下驾驭教学内容。在宏观上,应保持合理的综合结构;在微观上,更要注意各人文学科学问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
2.注意变更学生的学习方式
提倡真正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教学;通过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阅历系统的教学;通过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主动的、深层次的体
验的教学;通过那些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真正做到“以参加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突出实力目标的主导
即强调学生思索实力、创建精神和自主探究实力的培育。以实力目标为主导,就是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要以同等、理解、信任的看法,创建融洽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地参加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始终围绕实力目标的实现,努力探讨用实力目标主导教学的途径和方式,真正地把学问、实力和人格培育有机结合起来。
六、教学进度支配:
初一《历史》课程设置为2课时/周,全学期约40课时,现将教学进度支配如下:
九月份:第一、二单元
十月份:其次单元
十一月份:第三单元
十二月份:第四单元
一月份:复习迎考
七年级历史的工作安排11
本学期,我担当七年级1、2、3、4、5班的历史学科的教学工作。新的学期起先,依据学校教学安排要求和本学期的教学特点,结合初一学生的实际水平,开展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使学生驾驭学习历史学问的一些方法,培育学生对于历史这一新学科的学习爱好。在本学期要重视抓学生的基础学问,指导学习方法,本学期教学安排工作如下:
一、学生状况分析
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所以课堂纪律较好。但新生缺乏综合归纳实力。七年级1、4、5三个班级的班额较大,尤其是1班共有七十多人,对于班额大的班级要留意对课堂纪律的严格要求。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学问性为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而且新增了很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学问活动。教材内容是从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写到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一共22课。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线索相关的重大事务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化及对历史事务、任务的.评价。
三、教学目标与主要措施
1、工作勤奋,仔细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
2、对学生初步进行唯物主义教化,社会发展规律教化,国情教化,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化,培育学生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和人类和平事业、进步事业而献身的精神和历史责任感。
3、使学生主动参加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动脑筋、小探讨、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留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刚好发觉不足,刚好总结。
4、用严格的要求来规范学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激励学生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学问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实力。加强培育学生创建精神实践实力。
6、主动听课,课后评议,相互帮助,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进度支配
人教版初一历史教材第一册总共22课,其中新科讲授占二十二课时,单元复习占四课时,期中复习占两个课时,期末总复习占四个课时。
七年级历史的工作安排12
一、教材分析
新课标教材七年级历史下册在全面贯彻基础学问,实力培育和思想教化三项教化目标的前提下,突出了三点:一是减轻学生负担,降低难度;二是增加启发性和生动性;三是培育创新实践实力。本学年接着讲授中国古代历史,主要以课为单位,叙述我国隋朝至明朝以及清朝初年的历史,共22课,每课教学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实施素养教化主渠道在课堂,实施素养教化的关键在老师。因此我安排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实力的培育;
2、老师适当补充一些练习作为课堂训练,从而改进评估教学;
3、组织学习某一历史人物进行正确客观的评价,培育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来看问题的实力;
4、教育学生理解记忆学问点。切忌死记硬背;
5、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经验、感受和体验。
教材贯穿一些材料阅读,“动脑筋”等虽然不是教材的正文,却是教材正文的扩展,事实上是给了学生肯定的思索空间,让学生更自主的学习,有助于扩高校生的学问面,形容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同时,又实施了爱国主义教化,人文精神教化,因些,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同时让学生分组探讨,人人参加视察、猜想、验证,推理与沟通等教学活动。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提倡师生同等,民主的人际关系,应敬重学生的差异,崇尚特性和主体性,激励探究真理,在老师启发、诱导下,学生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这给老师提出更高要求,学生在拥有发挥个人才智的机会和空间的同时,压力感又会促进学生去主动涉猎学问,独立思索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肯定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留意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共享彼此的思索,见解学问,沟通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旺盛与开放的社会;民族关系的发展,统一。
难点:我国的.民族关系是如何发展的以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如何巩固的。
四、教学方法与措施
1、仔细探讨课标,把握课标的基本要求和现行教材并吃透教材。注意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抓好课堂45分钟的效率。
2、在课堂上体现新的教化理念,注意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实力。以学生为本,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建性,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为探究性学习创建条件。
3、在教学中贯彻“全面性、系统性、精确性、综合性、科学性、巩固性”的原则。要做到精讲精练,概念清晰明白,条理清晰,重点突出,难点讲清,切实做到落实“三基”,打好基础,发展学生智力,培育学生实力。
4、要求学生注意教材内容的纵向和横向的分析。在横向方面驾驭同一时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对外关系等等,历史人物的活动及其历史作用。在纵向方面,要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从这两个方面增加学习的综合、比较、归纳、分析的实力,以利于把学问转化为实力。
5、从学生的实际动身,确定教学目的、步骤,抓住教材的重点。选择恰当的事例拟好课堂思索题,开启学生的思维火花,使学生能主动学习、参加教学。
七年级历史的工作安排13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学安排为指导,落实推动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实力、教学实力;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实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实力。
二、学生状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总体水平差不多。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实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主动。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七年级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学问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很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学问活动。
2、教材内容
《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写到的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1课。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务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化及对历史事务、人物的评价。
四、主要措施与教学目标
针对以上几点,本学期教学措施:
第一、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
1、目标统一,精确。
2、以“内容标准”的要求为依。
3、体现统一要求与特性发展统一。
其次、使学生主动参加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探讨,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培育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留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刚好发觉不足,刚好总结。
第三、主动开展历史活动课,激励学习参加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学问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实力。加强培育学生创建精神实践实力。
第四、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相互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七年级历史的工作安排14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依据课改精神,以全面推动尝试新教化教学方法为指导,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实力为主,加强常规教学的探讨力度,切实深化七年级历史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史,了解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历史事务和历史发展的线索;能够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学会社会调查的方法,能运用所学学问分析和说明历史问题。
三、学生基本状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接触历史,表现为:新奇、好动、上进心强、学习的主动性高;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育,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需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刚好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四、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本学期初中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学问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很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学问活动。
2、教材内容: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单元,叙述从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民族融合及文化的历史,共21课。单元复习占4课时,期中复习占2课时,期末总复习占4课时。
3、教材重点、难点: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务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化及对历史事务、人物的评价。
五、教学措施:
1、夯实基础,培育学生实力。这学期的教学内容是授完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究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育学生的实力。
2、优化课堂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仔细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3、注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主动运用多媒体、网络等进行协助性教学。
4、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刚好发觉问题,刚好解决。
七年级历史的工作安排15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七年级历史备课组以学校工作安排为指导,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主体教学探讨优化课堂教学为中心,团结合作,努力提高思想素养和业务素养,团结合作,相互学习,仔细备好课,上好每一节课,并结合教材的特点,开展探讨性学习的活动,在教学中,既要抓好基础学问教学,更要着重学生实力的培育。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经过一期的学习,把握了肯定的学习历史的技能,有肯定的历史基础学问,对历史事务有肯定的分析实力,初步驾驭了评价历史人物的实力。但他们的偏科思想比较严峻,对历史科的学习不重视,学习看法不够端正。
三、教学进度布置
这个学期一共18周,第十周进行期中考试,第十八周进行期末考试。
四、具体措施
历史备课
1、端正学生的学习看法,重视历史学科的学习,让学生把它作为个主要的学问来学习,教会学生学历史的方法,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让学生爱学乐学,深化浅出地授好每一课,重视学生实力的培育。
2、本备课组将根据学校要求,仔细开展新课程的`备课组活动,每次活动都要做到针对该章的内容,确定重点、难点以及教法,轮番作专题发言并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理解教材,提高教学效果。
3、备课组内做到统一进度、统一备课的内容、统一测试标题、统一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措施。学习、沟通
4、在备课组内开展相互学习活动,相互听课探究教学模式,共同提高。
五、教学设想
1、历史教学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面对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将来。对历史作出精确的叙述和分析,做到思想性科学性的统一,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2、接着深化课堂教改,在传授基础学问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思想的教化和实力培育,树立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学导结合的教学观,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育人观,坚持教书与育人统一,提高课堂效率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育,激励学生主动探求新学问,提高学习素养和学习效率,尝试历史活动课的教学。
3、开展历史其次课堂,通过举办历史讲座,故事会,创办历史报等形成培育学生学习历史的学习爱好,提高学生的表达实力,分析综合,比较、概括问题的实力。跟踪辅导,找学困生谈心,了节其学习差的缘由,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七年级历史的工作安排16
一、工作目标
本学期,学校依据教化局基础教化科最新一年工作思路“以实施素养教化为主题,以提高教化教学质量为核心,突出德育首要地位,奠基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开创我县基础教化新局面”为工作重点和目标,作为一线教学的实践者,我将深化学习课堂常规,并将其转化成课堂实践活动,切实提高七年级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
二、教学目标:
1、结合自己的课题《七年级历史学科师生教学活动方式转变的探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接着采纳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
2、关注学困生,帮助他们学有所得。关注智优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实力。为今后的历史学科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学生状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刚适应初中的学习方式,对新课程具有簇新感,对本学科学问感爱好,有肯定的学习动力。然而,由于教材呈现方式的更新和教材体系的重组,对于理解、分析实力远远不够的七年级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或许会有肯定的难度。七年级学生学习的习惯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七年级学生数较少,男女比例均衡,便于老师教学环节的操控和管理。
四、详细工作及措施:
1、备课
在我校活页教案书写日渐成熟,结合我的课题,对试验教案进行改动,本学期接着撰写课题试验教案。并严格遵守教学常规的`规定,仔细备课,保证教案的数量和质量。
严格根据学校教学安排要求备课:
①各种课型(包括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都有书面的教案。
②重教法、学法指导的设计。利用学案教学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③每节课仔细确立三维目标、重点、难点、学具等,教学过程(导入、教学方法、学法指导、例题、练习、归纳、板书设计等)、小结、作业分类设计等。
④每单元写教学反思、刚好写试验后记。每5课时一个试验后记
2、上课
高质高效的上课,在课堂上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学习过程交给学生,删除教学中的无效环节。把大量的剩余时间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爱好,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效率。
3、训练、批改和讲评
训练:经过协商,由历史课代表布置每节课的作业,老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岭南师范学院《因明学发展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度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出口商与国外分销商之间的商品交易3篇
- 2024年墙纸软包材料供销合同及新型材料研发与应用3篇
- 2024年中国香兰素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门面房租赁合同
- 2024年墙纸环保材料研究与市场推广合同3篇
- 1 草原 教学实录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 三室一厅房屋短期租赁合同
- 2024年汽车租赁挂靠合同3篇
- 2024版二手房出售含物业费结算及过户手续服务合同2篇
- GB/T 617-2006化学试剂熔点范围测定通用方法
- GB/T 16311-1996道路交通标线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
- 中国民俗礼仪课程
- 鱼的人工繁殖技术课件
- 高级会计师评审个人业绩报告(精选9篇)
- 基建类试题及答案
- 停窑检修的十大黄金准则
- 恶性胸膜间皮瘤诊治进展 华晶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与心血管疾病
- 英语口语 购物课件
- 《剧目》课程标准(高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