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皇鸡种鸡生态养殖技术规范_第1页
参皇鸡种鸡生态养殖技术规范_第2页
参皇鸡种鸡生态养殖技术规范_第3页
参皇鸡种鸡生态养殖技术规范_第4页
参皇鸡种鸡生态养殖技术规范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参皇鸡种鸡生态养殖技术规范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参皇鸡种鸡过程管理中的环境与布局、鸡舍与设备、饲养条件、育雏期饲养管理、育成期饲养管理、产蛋期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废弃物处理、记录等各环节准则。本规程适用于参皇鸡种鸡生态养殖管理规范。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GB16548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T16569畜禽产品消毒规范GB18596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NY/T388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T682畜禽场场区设计规范NY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5040无公害食品蛋鸡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5041无公害食品蛋鸡饲养兽医防疫准则NY5042无公害食品蛋鸡饲养饲料使用准则NY/T5043无公害食品蛋鸡饲养管理准则术语和定义参皇鸡1号参皇鸡1号,是广西地方优良品种之一,已通过国家农业部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评审认定为“新品种(配套系)”。参皇鸡1号,雏公鸡为黄羽、黄胫、单冠;成年公鸡为正常型、黄胫、单冠大而红,冠齿5个~8个,冠、肉垂、耳叶鲜红色,喙、皮肤、胫均为黄色,头部、颈部、腹部羽毛黄色,背部羽毛金黄色,尾羽黑色。雏母鸡为黄羽,黄胫、单冠;成年母鸡为矮小型,颈羽、尾羽、主翼羽、背羽、鞍羽、腹羽均为浅黄色,部分尾部末端的羽毛为黑色,黄皮肤、蛋壳颜色为粉褐色。“参皇鸡1号”种鸡具有产蛋性能优良、体型矮小一致,饲料转化率、种蛋合格率、受精率和孵化率高等优点,适应性广,适合大规模节约化笼养。育雏期从1日龄到第6周龄的时期育成期从第7周龄到19周龄的时期产蛋期产蛋期从20周到产蛋周期结束全进全出制同一鸡舍或同一鸡场只饲养同一批次的鸡,同时进场、同时出场的管理制度。净道运送饲料、鸡群转群和人员进出的道路。污道粪污、污染物、病死淘汰鸡、外销鸡出场的道路。益生菌是一类能恢复肠道内正常菌群生态平衡的活性态微生物,用以预防和治疗菌群失调,以及由菌群失调导致的多种病症。微生物消毒剂用有益微生物和相应基质配制而成的活性液态剂。环境与布局鸡场周围环境、空气质量符合NY/T388要求,场地符合NY/T682要求;鸡场周围要设围墙或绿化隔离带;净道和污道要分开。鸡舍与设备鸡舍建设全遮黑环境可控鸡舍,鸡舍构架为全钢密闭式结构,防鸟防鼠;采用热镀锌钢板材质,屋顶用人字型钢结构作为屋梁,鸡舍屋顶铺盖新型的夹心复合隔热泡沫板,达到冬暖夏凉。养殖设备育雏期采用叠层式鸡笼;育成期、产蛋期采用三层阶梯式鸡笼,使用三鸡一笼,每笼配备一个自动饮水乳头。配置现代化设施设备,包括自动化喂料、净水饮水、清粪系统,鸡舍温度、通风、照明自动控制系统。饲养条件采用净水设备过滤饮用水,定期对饮用水进行水质监测,水质符合NY5027要求。饲料全程使用益生菌添加剂,饲料质量符合NY5042和GB13078等相关标准要求。育雏期饲养管理温度入雏前提前12小时对舍内加温,使鸡笼附近温度达到33-35℃,以后每周降温2-2.5℃直到25℃。湿度1-10日龄以65%-70%的湿度为宜;11日龄以后,以50%-55%的湿度为宜,但不能小于40%。通风在通风之前把鸡舍温度提高2-3℃,应在中午外界温度较高时进行,不能让气流直吹雏鸡,防止贼风出现。光照采用人工光照,1-3日龄24小时,4-7日龄22小时,之后每天减1小时,直至21日龄减至8小时。光照强度:30-60勒克斯饮水雏鸡进入鸡舍后,要先饮水后开食,育雏的1-3天,饮水中应加1%的葡萄糖和0.1%的电解多维。开食初次开食在饮水2-4小时后,育雏期每天喂料6-8次。断喙在6-10日龄进行,可防止啄羽、啄趾、啄肛等,而且减少饲料浪费。断喙部位:上喙从尖端到鼻孔1/2处,下喙剪断1/3。断喙前后2天,在饮水或饲料中应加入维生素K和抗生素,预防断喙带来的应激和出血。饲养密度合理的饲养密度,是保证鸡群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密度过大会限制雏鸡活动、采食、饮水,生长不整齐,密度过小,浪费设备和人力,增加保温难度。饲养密度参考周龄1234笼养(层叠式)50-60只/平方米30-40只/平方米20-30只/平方米20只/平方米育成期饲养管理温度鸡舍内温度保持在25-28度之间。湿度鸡舍内湿度保持在55%左右。通风根据天气温度调整风扇数量。夏天降温风速要达到2米/秒以上。冬天根据鸡群体重设定最小通风量0.0155立方米/秒/KG。光照8周龄起到18周龄之间实施恒定的光照程序,光照强度:5-10勒克斯。可促使鸡群的体成熟与性成熟的同步完成,从而得到良好的育成品质。恒定光照的时数在密闭式鸡舍定为8小时。分群分群即是根据鸡群肥瘦按大、中、小三群进行调整,确保肥瘦一致,体重一致,确保性腺发育一致。7周末全群称重进行第一次分群,过渡育成期饲料,11周及16周再次称重分群,根据体重不同的鸡群分别确定不同饲料采食量,确保均匀度在80—85%之间。根据鸡群均匀度不同进行限饲料喂养,限饲方法参考体重控制及饲喂程序。限饲料程序限饲料程序喂料程序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无周六周日每日限饲√√√√√√√喂六限一√√√√√√×喂五限二√√√×√√×喂四限三√√×√×√×喂料表示√,不喂料表示×限饲料喂养:7-12周采取四限三;13-17周采取五限二;18-19周采取六限一方法进行限饲。产蛋期饲养管理温度产蛋鸡鸡舍温度保持在25℃~28℃。湿度鸡舍内湿度保持在50%-70%。通风根据天气温度调整风机数量。夏天降温风速要达到2米/秒以上。冬天根据鸡群体重设定最小通风量0.0155立方米/秒/KG。光照在18周龄时,光照时长直接加至12小时,光照强度:20-30勒克斯,如果鸡群体重达到标准(1200g-1300g),可每周增加30分光照时长,直到产蛋率达到最高峰时光照总时数达到每天15或16小时为止。如果鸡群体重较轻,发育较慢,可在增加喂料的同时推迟到20周龄增加光照时间。采食为适应鸡体重的增加,生殖系统的生长和对钙的需求,在18周龄开始喂预产鸡饲料,20周龄开始喂产蛋高峰期饲料。同时在饲料中额外添加1倍量的多种维生素。取消限制饲喂的方法,让鸡自由采食。在开灯期间槽中始终保持有饲料。疫病防控卫生消毒环境消毒鸡舍周围环境每2~3周用2%火碱液消毒或撒生石灰1次;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道、下水道出口,每1~2个月用漂白粉消毒1次。在大门口设消毒池,使用2%火碱或煤酚皂溶液。人员消毒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前要更换衣服、鞋、帽,喷雾消毒。鸡舍消毒采用全进全出制,进鸡或转群前将鸡舍彻底清扫干净,用微生态消毒剂喷雾栏舍1次,空置一周后,再用微生态消毒剂喷雾栏舍1次,再空栏20-30天才能进鸡。用具消毒定期对养殖用具进行消毒,可先用0.1%新洁尔灭或2%~0.5%过氧乙酸消毒,然后在密闭的室内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30分以上。鸡群消毒定期进行带鸡喷洒微生物消毒制剂,一方面减少环境中的微生物和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另一方面吸收和分解有害气体如氨气等,同时也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病毒的繁殖,达到消毒的目的。兽药使用雏鸡、育成鸡前期为预防和治疗疾病使用的药物。全程禁止使用农业部规定的禁用药物或污染禁用药的其它兽药或添加剂,禁止超限量使用兽药、饲料添加剂或违反畜禽休药期用药,应符合NY5040的要求。禁止将原料药直接添加到饲料或家禽饮用水中或直接饲喂家禽。免疫根据当地疫病流行的实际情况,定期制(修)订及家禽免疫计划,包括:免疫天龄、疫苗名称、免疫剂量、免疫方法、使用疫苗生产厂家。免疫后20天进行疫病监测,鸡群的免疫要符合NY5041的要求。废弃物处理粪便通过自动化牵引式刮板清粪机输送到密闭式鸡粪车,运输到有机肥厂进行无害化处理后用于农业种植。养殖废水通过污水池处理,沉淀出过滤物及肥水,固体粪便则再次发酵生产有机肥,而肥水再通过三氧化塘处理进入鱼塘,排放符合GB18596要求。病死鸡使用自动化高温降解设备处理,通过添加菌种(芽孢杆菌)对动物尸体高温(125度)无害化降解处理,把动物尸体等废弃物高温降解处理为有机肥原料,用于农业种植。记录档案每批鸡要有完整的记录资料。记录内容应包括引种、饲料、用药、免疫、发病和治疗情况、饲养日记等。记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