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干线(钟三路至东新高速)工程勘察设计大学毕设论文_第1页
南大干线(钟三路至东新高速)工程勘察设计大学毕设论文_第2页
南大干线(钟三路至东新高速)工程勘察设计大学毕设论文_第3页
南大干线(钟三路至东新高速)工程勘察设计大学毕设论文_第4页
南大干线(钟三路至东新高速)工程勘察设计大学毕设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大干线(钟三路至东新高速)工程勘察设计目录PAGEPAGE1目录TOC\o"1-3"\h\z\u10171第一篇效果展示图 34399第二篇设计说明书 625002第一章概述 6139901.1工程范围及规模 6239631.2项目背景 6193091.3项目建设意义 773181.4设计范围及内容 7207851.5设计依据 749351.6设计规范及标准 725793第二章自然条件及地质情况、现状情况 9171062.1地形地貌 992312.2场地岩土条件 10300092.3水文地质 11116592.4场地与地基的地震效应 118659第三章项目影响区的经济社会概况及发展规划 12192483.1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12252613.2番禺区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1612009第四章项目影响区的道路现状、发展规划及交通量预测 22270874.1广州市道路交通现状 2249284.2广州市道路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 2376034.3广州市道路交通运输需求分析与发展规划 25272584.4拟建项目的交通量现状分析及预测 3032372第五章本项目的难点、建议与工程创新 40224065.1本项目的难点 40167701.交通量分配 40182802.地质资料 40163455.2建议 40304765.3工程创新 4029455第六章工程设计 41206456.1工程建设范围 41245016.2工程主要技术指标 4194726.3道路工程 41327346.4桥梁工程 44103566.5排水工程 4558396.6照明工程 4662346.7交通工程 48243446.8绿化及景观工程 51218046.9绿化给水设计 52201496.10管线综合规划设计 52242556.11电缆管沟设计 5218655第七章环境保护 53192567.1施工期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5350417.2运营期间对环境的影响 53221817.3施工期间环境保护措施 54224947.4营运期间环境保护措施 5622627第八章工期计划表 5825337第三篇勘察工作大纲 605305一、针对项目场地及工程性质采用的勘察方案及建议,本次勘察的重点、难点及建议。 6026916二、勘察工作流程和相应的工期进度计划 6021587三、勘察报告综合评价深度,勘察成果文件内容目录 60105343.1文字部分 60144613.2图表部分 60118263.3测量成果目录 6114930四、投标人依据的勘察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一览表 611255五、需要建设单位配合的事项 6129750六、投标人参与施工验槽,解决工程设计和施工中与勘察工作有关问题的服务承诺、响应时间 619554第四篇投资估算 634181一、估算内容 638695二、编制依据 6319461三、工程估算金额简介 6427691第五篇设计图纸 66南大干线(钟三路至东新高速)工程勘察设计设计方案PAGE57PAGE3海珠区新港路(猎德大桥至琶洲村)道路升级改造工程设计投标文件第一篇效果展示图第二篇设计说明书PAGE57第二篇设计说明书第一章概述1.1工程范围及规模图1-1地理位置示意图港环岛路位于海珠区洲头咀,本段南起厚德路,北至滨江西路,路线全长约592米,规划红线宽度20-30米,为城市次干道。本项目为道路升级改造工程,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公共交通工程、绿化工程设计、排水工程和施工期间交通组织设计。1.2项目背景为了拓宽城市的发展空间,2000年以来,广州市城市空间布局及发展战略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城市发展空间进行了革新性的拓展。在新的城市空间拓展战略中,“南拓”发展战略使海珠区的城市地位得到了根本性的提升,城市功能定位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海珠区由城市边缘走向城市中心,确立了中心城区的功能地位。在一系列利好政策和措施的推动下,海珠区的经济社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区域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城市和社会管理水平得到加大的提升,人民群众安居立业,区域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城区的核心竞争力得到很大的提升,中心城区的地位得到确立。近年来海珠区加快了区域主骨架路网建设,通过建造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网、打通区内“断头路”和延长原有道路等工作,基本形成“九纵”和“九横”的路网系统。1.3项目建设意义本工程位于海珠区,随着海珠区的发展,对地块的开发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对环岛路进行改造,能改善区域的交通状况;能疏解地区交通流,提高市政配套综合服务能力,促使周边区域的经济文化发展,便利社区市民的生活;本路的建设能推动土地开发中心的土地收储和开发进程,合理的拆迁工程也同时可以改造当地环境,改善周边群众的生活条件。环岛路工程是海珠区的一项顺民心、合民意的重点工程。1.4设计范围及内容设计范围:环岛路工程位于海珠区洲头咀,本段南起厚德路,北至滨江西路,路线全长约0.59公里,规划红线宽度13.5米,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道。设计内容:建设内容包括道路、桥梁、排水、给水、照明、公共交通、绿化工程、电力管沟、管线综合施工期间交通组织设计内容。1.5设计依据(1)《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刚要(2008-2020)》;(2)《珠江三角洲城镇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3)《广州2020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2009;(4)《广州市番禺片区发展规划》;(5)《番禺片区干道网络深化方案》;(6)《广州市番禺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7)《番禺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刚要》;(8)《广州市统计年鉴2010年版》;(9)《广州市番禺区统计年鉴2010年版》;(10)南大干线钟三路至东新高速工程勘察设计招标文件。1.6设计规范及标准(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3)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7);(4)城市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5)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B01-2006);(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8)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9)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10)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11)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12)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1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1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1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1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17)其他相关的国家标准、规范。

第二章自然条件及地质情况、现状情况2.1地形地貌本项目位于海珠区洲头咀,本段南起厚德路,北至滨江西路,路线全长约0.59公里,规划红线宽度13.5米,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道。海珠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人文环境,是广州市唯一的岛区,与荔湾、越秀、天河、黄埔、番禺各区隔江相邻,江岸线长达47.3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大面积的水网果林风景区,呈现出“山水城市”的格局。全区总面积102平方千米,辖18个街道(赤岗、新港、滨江、素社、海幢、凤阳、龙凤、沙园、瑞宝、江海、南华西、南石头、江南中、昌岗、南洲、琶洲、官洲、华洲),全区户籍人口99.73万人,登记在册外来人口101.2万人。

2.2场地岩土条件本场区第四系土层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1)、第四系晚更新统冲洪积层(Q3al+pl)、第四系残积层(Qel)、石炭系下统砂岩、粉砂岩、炭质页岩夹煤、石磴子组(Clds)石灰岩e9夹炭质页岩。场区第四系土层厚薄不均匀,总体厚度5.0~25.0m。在岩岩性种类多而且分布不均匀。各岩土层的性质自上而下分述如下: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4m1)广泛分布于场区,以杂填土和素填土为主,灰色、褐灰色、灰黄色等,结构疏松,主要由亚粘土和碎石组成,稍压实~压实状,顶部有0.20m~0.40m混凝土路面。层厚0.90~6.15m,平均2.25m。第四系晚更新统冲洪积层(Q3al+pl)顶界埋深3.20~6.45m,按岩性可划分为以下4个亚层:2-1亚粘土:褐红色、硬塑,粘粒为主,含粘粒,粘性强,可搓成长条,切面光滑,层顶深度3.20m,层顶标高10.67m,层厚1.90m。标准贯入试验1次,实测锤击数10击。2-2细砂:黄色、,饱和,稍松,石英、长石为主,磨圆好,级配不良。层顶深度5.10m,层顶标高8.77m,层厚1.20m。2-3淤泥粘土:灰黑色,软塑~流塑状,具臭味,含有机质,局部夹细砂。层顶埋深6.30~6.45m,层顶标高6.71~7.57m,揭露厚度1.40~1.80m,平均1.60m。2-4中砂:浅灰色~浅黄色,饱和,稍松~稍密,石英、长石为主,磨圆好,颗粒均匀,级配不良。层顶深度7.85m~8.10m,层顶标高5.31~5.77m,揭露厚度0.85~3.20m,平均2.03m,标准贯入试验3次。实测击数7~10击,平均8.0m击。第四系残积层(Qel)场区大部分地段都有揭露,灰黄色、灰黑色,硬塑状为主,为粉砂夺及灰质页岩风化残积土(亚粘土)。亚粘土:场区大部分地段都有揭露,灰黄色、灰黑色,硬塑状,粘粒为主,含较多粘粒及粉细砂,局部浅灰色,粘粒为主,粘性强,遇水软化。层顶深度0.90~3.40m,层顶标高9.43~12.8m,揭露厚度4.95~10.55m,平均7.41m。石灰系下统(C1)岩性主要为粉砂岩、炭质页岩,浅灰色,局部灰黑色,粉砂质结构,层状构造,基岩顶界埋深1.10~8.70m,按岩石风化程度分为全风化、强风化,分述如下:4-1全风化带:场区部分地段有揭露,浅灰色,原岩结构基本破坏,尚可辨认,呈密实粉土状,可挖进,干钻容易。该带广布于场区,顶界埋深1.10~8.70m,顶界标高4.46~12.47m,揭露厚度1.10~3.30m,平均2.23m。4-2强风化带:场区部分大地段都有揭露,浅灰色~灰黑色,原岩结构大部分破坏,风化裂隙很发育,岩芯土柱状,顶界埋深3.30~13.30m,顶界标高2.57~10.27m,揭露厚度1.30~8.50m,平均3.23m。石英系基岩(C)场区附近主要出露石炭系中上统壶天群(C2+3ht)石灰岩和石炭系下统梓门桥组(C1dz)砂砾岩、砂岩、页岩硅质岩,中部和南端主要露石炭系下统测水段(C1dc)炭质页岩夹薄层灰岩、石炭系下统石磴子段(C1ds)石灰岩夹炭质页岩。其中粉砂岩呈紫红色;炭质页岩、炭质灰岩呈灰黑色;石灰岩呈灰白色、浅灰色、肉红色,局部石灰岩含炭质则呈灰黑色,隐晶质结构,厚层状构造。基岩层顶埋深大致为5.00~25.00m,根据岩石风化程度又可划分为:全风化带、强风化带、弱风化带、微风化带四个带。2.3水文地质场区总体地势低平,是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迳流排泄区。场区地下水类型主要有上层滞水、孔隙潜水、孔潜承压水、裂隙承压水以及岩溶承压水。上层滞水:赋存于人工填土层。人工填土层分布广,厚度较大,结构疏松,含上层滞水。但含水量不大,其动态受季节性控制。上层滞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生活用水的补给。孔隙承压水:赋存于冲洪积砂层孔隙中。由于砂层分布局限具有一定厚度,透水性良好。主要接受地下水的侧向补给。2.4场地与地基的地震效应场区地貌为冲洪积平原,地势较平坦,软土不发育,本次勘察未揭露到明显断层现象,故场地应属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场地土的类型为软弱~中硬土,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140m/s<Vse≤250m/s,覆盖层厚度一般大于3m,小于50m,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应属Ⅱ类建筑场地。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当在地面下20m范围内有饱和砂土时,地质年代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及其以前时,可判为不液化。因本工程饱和砂土地质年代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所以判定场区砂土为非液化土。

第三章项目影响区的经济社会概况及发展规划项目直接经济影响区为广州市,主要影响区为番禺区等,项目所在地行政区域见下图3.1所示。、图3-1广州市行政区域图3.1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3.1.1地理位置广州市是广东省省会,广东省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的中心。广州市地处中国大陆南方,广东省的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缘,接近珠江流域下游入海口。其范围是东经112度57分至114度3分,北纬22度26分至23度56分。东连惠州市博罗、龙门两县,西邻佛山市的三水、南海和顺德区,北靠清远市的市区和佛冈县及韶关市的新丰县,南接东莞市和中山市,隔海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相望。

由于珠江口岛屿众多,水道密布,有虎门、蕉门、洪奇门等水道出海,使广州成为中国远洋航运的优良海港和珠江流域的进出口岸。广州又是京广、广深、广茂和广梅汕铁路的交汇点和华南民用航空交通中心,与全国各地的联系极为密切。因此,广州有中国“南大门”之称。广州市与周边城镇的关系非常紧密,在以广州市为核心的20km半径圈内有佛山市禅城区和南海区;20~30km圈内有佛山市顺德区,30~50km圈内有东莞市,佛山市三水区、高明区、鹤山市和西樵山风景区;50~70km圈内有中山、江门、四会、清远、四市;肇庆市距广州80km;珠海、深圳距广州100km;澳门为110km;香港为130km。3.1.2行政区划、面积与人口2005年,撤消东山区、芳村区,新设立南沙区、萝岗区,全市辖越秀、荔湾、海珠、白云、黄埔、白云、白云、番禺、南沙、萝岗10个区和从化、增城2个县级市。2005年4月,广州市进行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撤销东山区并入越秀区;撤销芳村区并入荔湾区;设立南沙区和萝岗区。广州市辖10个区和代管2个县级市。2014年2月,撤销黄埔区、萝岗区,设立新的广州市黄埔区;撤销从化市、增城市,设立从化区、增城区。广州市下辖11个市辖区。总面积7434.40平方千米,占全省陆地面积的4.18%。其中,市辖10区面积3718.5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50.02%;2个县级市面积3715.9平方千米,占49.98%。广州市2015年常住人口1350万,外来人口496万,户籍人口854万,自然增长率11.9%,流动人口466万人。3.1.3自然条件广州属于丘陵地带,地势东北高、西南低,背山面海,北部是森林集中的丘陵山区,最高峰为北部从化市与龙门县交界处的天堂顶,海拔为1210米;东北部为中低山地,有被称为“市肺”的白云山;中部是丘陵盆地,南部为沿海冲积平原,为珠江三角洲的组成部分。广州地处南亚热带,其气候属南亚热带典型的季风海洋气候。由于背山面海,海洋性气候特征特别显著,具有温暖多雨、光热充足、温差较小、夏季长、霜期短等气候特征。由于水热同期,极利于作物的生长,但自然灾害威胁也较大,台风、暴雨、寒潮、雷电、雾霾等灾害性天气,常给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带来不利的影响。全年平均气温为22.5℃,日均气温在0℃以上。雨量充沛,年降雨量为1938.2mm。广州市地处南方丰水区,境内河流水系发达,大小河流(涌)众多,水域面积广阔,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1条,老八区有河涌231条,总长约913公里。不仅构成独特的岭南水乡文化特色,也对改善城市景观、维持城市生态环境的稳定起到突出的作用。广州市水资源的主要特点是本地水资源较少,过境水资源相对丰富。全市水域面积7.44万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0%,主要河流有北江、东江北干流及增江、流溪河、白坭河、珠江广州河段、市桥水道、沙湾水道等,北江、东江流经广州市汇合珠江入海。栽培作物具有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鲜明特征,广州市是全国果树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包括热带、亚热带和温带3大类、40科、77属、132种和变种共500余个品种,更是荔枝、橙、龙眼、乌(白)榄等起源和类型形成的中心地带。蔬菜向以优质、多品种著称,共有14类400多个品种。花卉包括观叶植物、鲜切花、盆花、盆景、盆桔、观赏苗木、工业用花等,传统品种和近年引进、开发利用的新品种共300多个。粮食、经济作物、畜禽、水产和野生动物种类也很多,且不乏名优特品种。广州市的地质构造相当复杂,有较好的成矿条件。已发现矿产46种,矿产地794处,其中进行过地质调查工作的43种,探明有储量的29种。在探明有储量的矿产中,规模大、中型以上的15种,矿区111处。主要矿产有建筑用花岗岩、水泥灰岩、陶瓷土、钾、钠长石、耐火粘土、石英砂、芒硝、霞石、正长石、大理石、矿泉水和地下热水等,其中,建筑用花岗岩储量210816万吨,水泥灰岩储量37604.97万吨,陶瓷土储量2449.53万吨。区内燃料矿产和金属矿产十分短缺,规模均属小型且零星分散。3.1.4历史文化广州市是历史文化名城,宗教历史源远流长,有“一都、二城、三特四地”自称。

“一都”是指广州是著名的商都;“二城”指的是广州是闻名遐迩的古城、花城,这就把城市悠久的历史文化和适合人生的优良生态环境两大特征都包括进去了;“三特”指广州所特有的粤语、粤菜和粤剧;“四地”说的是,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近现代革命策源地、岭南文化中心地、改革开放前沿地。3.1.5交通运输广州是华南地区的海陆空交通中心。铁路有京广、广深、广茂和广梅汕等铁路在此交汇;广州铁路新客站(广州南站)、武广铁路客运专线、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网等项目,使得广州拥有了四通八达的铁路网络。对外公路交通包括105、106、107、324国道以及广佛、广肇、广清、广深、广惠、京珠高速公路,环城高速公路,广园东快速路及其延长线等,形成环形放射状高等级公路网主骨架。新白云国际机场位于广州花都,是中国内地按照中枢理念建设的第一个大型现代化枢纽机场。同时广州拥有中国第三大港口的广州港,是珠江三角洲以及华南地区的主要物资集散地和最大的国际贸易中枢港,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2005年跻身世界五大港口之列。随着南沙港区的建设发展,使得广州港进一步向国际枢纽港发展。广州的城市交通发达,基本形成以道路交通为基础、公共交通为主题,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交通体系。3.1.6社会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经济迅猛发展,整体素质及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规模迅速扩大,产业结构合理化进程加快,外向型经济格局逐步形成。随着社会主义特色的经济不断发展,广州国民经济发展又增添了许多活力,各种指标正高速发展。经济总量2014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6706.8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7.52亿元,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5606.41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10862.94亿元,增长9.4%。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1.42:33.56:65.02。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3%、30.9%和68.8%。图3-2:2010-2014年广州市GDP及其增长速度财政收支2014年来源于广州地区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978亿元,增长18.8%。其中,国税部门组织收入2375亿元,增长15.6%;地税部门组织收入1148亿元,增长20.3%。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979.47亿元,增长20.5%。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支出1185.73亿元,增长21.2%。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89.50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1391.84亿元,增长23.7%;民间投资1814.37亿元,增长24.9%;港澳台、外商经济投资864.92亿元,下降0.2%。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7.02亿元,同比增长67.3%。第二产业完成投资721.98亿元,增长7.3%;其中,工业完成投资685.12亿元,增长6.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150.50亿元,增长15.7%。房地产开发业完成投资1816.15亿元,比上年增长15.5%。按用途分,商品住宅开发投资994.90亿元,增长4.7%。其中,90平方米以下住宅投资226.91亿元,增长7.0%;144平方米以上住宅投资288.57亿元,下降6.1%;别墅、高档公寓投资46.28亿元,下降31.7%。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投资222.90亿元和293.56亿元,分别增长33.6%和42.6%。工业全年工业增加值5075.41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0.8%,民营企业增长6.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7.8%,股份制企业增长9.8%,集体企业增长4.7%,股份合作制企业增长13.8%。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5.3%,重工业增长9.8%。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877.60亿元,增长1.0%;实现利润总额1060.27亿元,增长2.0%。亏损企业亏损额上升24.0%;企业亏损面16.1%,上升3.0个百分点。基础设施建设市区(十区)城市道路总长度达7072公里,增长1.2%;城市道路总面积10032万平方米,增长3.1%。全市建成区绿地率35.6%,绿化覆盖率40.3%,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按户籍人口计算)15.05平方米。建设了234个城市公园,2038公里绿道,230公里天桥绿化。年内,全市地铁通车里程达到236公里。表22015年广州市规模以上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产品名称计量单位绝对数比上年增长(%)发电量亿千瓦小时418.96-1.0纱万吨3.94-15.5布亿米5.50-10.7化纤万吨2.4318.5卷烟亿支665.50-0.1人造板万立方米37.28-26.9彩色电视机万部694.0737.9家用电冰箱万台349.74-4.4房间空调器万台1154.2938.6程控交换机万线7.59-2.4移动电话机万部577.18微型电子计算机万部12.4313.6集成电路亿块2.51-76.3发光二极管(LED)亿只25.96150.6纯碱万吨62.974.7粗钢万吨101.44-13.7钢材万吨658.37-4.1十种有色金属万吨0.12-7.7水泥万吨781.38-0.5汽车万辆220.9711.9#轿车万辆148.65-2.8民用钢质船舶万载重吨111.80-33.93.2海珠区经济社会发展概况2012年,是海珠科学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我区围绕新型城市化发展要求,抓住海珠生态城规划建设等契机,加快转型升级、推进社会建设、努力改善民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发展稳健、质量良好、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良好局面,GDP总量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实现历史性跨越。一、综合GDP总量突破千亿元大关。据初步核算,2012年,全区生产总值(GDP)达到1002.38亿元,比上年净增128.7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0%,GDP增速列广州市六个中心城区首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6亿元,下降8.3%;第二产业增加值162.26亿元,增长5.7%;第三产业增加值837.16亿元,增长13.5%。三次产业比重为0.3:16.2:83.5,第三产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1.6%,拉动我区经济增长11.0个百分点,是推动我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财税收入平稳增长。2012年,全区税收总收入131.90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国税收入48.91亿元,增长8.6%,为区财政贡献收入5.59亿元;地税收入82.99亿元,增长8.4%,为区财政贡献收入21.67亿元。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9.99亿元,同比增长12.5%。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80.53亿元,增长50.7%。二、农业农农业生产下降。2012年,全区农业总产值4.9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9.4%。全年蔬菜总产量2.03万吨,下降9.8%;水果产量1.54万吨,下降9.7%;水产品产量2860吨,下降42.4%。三、工业和建筑业工业增势良好。2012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272.02亿元,同比增长13.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06.90亿元,增长15.2%。规模以上工业六大支柱行业呈“五升一降”,除饮料制造业外,其它五大行业均保持增长,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和医药制造业增势最高,分别增长25.0%和12.5%。工业“六大支柱行业”合计完成产值136.7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66.1%。建筑业产值实现增长。2012年,全区资质四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实现产值265.66亿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建筑工程产值241.29亿元,增长1.1%;安装工程产值13.86亿元,增长24.7%;其他产值10.51亿元,增长1.8倍。四、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增长。按法人在地统计口径,2012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2.92亿元,同比增长8.0%。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21.02亿元,下降45.3%;其他投资341.90亿元,增长64.9%。按三次产业划分,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93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0.6%;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7.86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0%;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32.13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93.4%。五、国内贸易消费市场繁荣活跃。2012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7.82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541.12亿元,增长12.1%,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96.70亿元,增长36.9%;全区连锁超市零售额62.25亿元,增长10.0%。商品流通规模不断扩大。2012年,全区实现商品销售总额2655.80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其中批发额2114.68亿元,增长35.7%;零售额541.12亿元,增长12.1%;全区年销售额超亿元商业企业有114家。六、对外经济总部经济发挥领头作用。2012年我区新认定了广州联合交易园等一批新总部企业,全区重点总部企业由上年的85家增加到95家。全区总部企业实现增加值242.93亿元,同比增长15.5%,比GDP增速快3.5个百分点,占全区GDP的比重达24.2%;总部企业实现税收收入54.01亿元,占全区总税收的比重达41.0%;总部企业实现区库税收收入8.07亿元,占区库税收的比重达31.2%。战略性主导产业发展良好。我区已初步建立以会展业为龙头,商贸业、科技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为支撑的战略性主导产业发展格局。2012年全区四大战略性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302.28亿元,同比增长13.2%,比GDP增速快1.2个百分点,占全区GDP的比重为30.2%。其中,会展业实现增加值42.82亿元,增长11.8%;商贸业实现增加值169.88亿元,增长14.5%;科技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2.76亿元,增长12.2%;文化创意业实现增加值26.82亿元,增长10.1%。现代服务业拉动作用明显。现代服务业是我区经济转型升级的推进器,2012年,全区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23.92亿元,同比增长13.5%,比GDP增速快1.5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占全区GDP的比重达52.3%,拉动全区经济增长6.9个百分点。会展业稳步发展。2012年,琶洲地区共举办展会180场,展览面积761万平方米,分别增长30.4%和12.9%,其中10万平方米大展13场,比上年增加了1场,会展经济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进一步增强。全年会展业实现增加值42.82亿元,增长11.8%。七、对外经济贸易外资外贸形势基本平稳。2012年,全区新批三资企业项目83个,同比增长45.6%;实际利用外资1.65亿美元,增长13.0%。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28.60亿美元,下降1.5%,其中出口17.05亿美元,增长2.8%。出口目的地前三位的国家(地区)分别为东盟、欧盟、非洲,出口额分别为3.30亿美元、2.68亿美元和1.90亿美元,所占比重分别为19.4%、15.7%和11.1%。八、文化、卫生和体育文化事业稳步发展。新建4个社区文化广场,新增3家图书分馆和2个流动图书服务站,图书通借通还数居全市区级馆首位。举办“南粤幸福活动周”、首届中国(广州)星海国际合唱锦标赛“走进星海的故乡—文化惠民合唱进社区”、第三届广东珠三角咸水歌会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区图书馆总藏量29.18万册,书刊文献外借人次9173人次,书刊文献外借册次172163册次;组织各类培训班、讲座200余次,参加人数达15000人次。卫生事业持续发展。2012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43间,其中医院21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4间,门诊部39间,卫生所、医务室128间,公共卫生机构9间,其他卫生机构2间;拥有医疗床位7954张。全区卫生技术人员1177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943人,注册护士5148人,药师(士)754人。体育事业扎实推进。2012年我区参加省、市组织的体育活动19项,直接参与人数近5000人;共组织区级群体活动19项,直接参与人数9万人次,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2012年末,我区共有2555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其中国家级8人,一级150人,二级242人,三级2155人。辖内共有17个全民健身广场,265片篮球场,健身路径296条,全区人均公共体育面积达1.6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为65%。九、科学技术和教育教育事业持续发展。顺利通过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督导评估,提前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覆盖率100%目标。2011学年(2011年9月-2012年7月),全区公办小学在校学生53131人,比上年增加274人;公办初中在校学生32984人,比上年减少889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1487人,比上年减少694人。科技事业稳步发展。2012年末,我区经评审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共有61家、市民营科技企业147家;本年新认定市重点软件企业2家,争取市以上科技经费4592.78万元,比上年增长10.4%。1-11月全区专利申请量为2109件,同比增长19.7%,专利授权量1578件,同比增长12.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85.49亿元,比上年增长6.4%;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41.3%,比上年提升1.8个百分点。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户籍人口有所增加。2012年末,全区户籍人口97.6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88万人。全区人口出生率10.68‰,死亡率6.67‰,自然增长率4.01‰。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2012年,我区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645元,增长11.4%,其中工资性收入29499元,增长13.1%;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8089元,增长11.1%,其中食品支出9917元,增长9.8%,恩格尔系数为35.3%,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民生投入不断增加。按照区委、区政府建设“幸福海珠”的要求,我区不断加大民生和公共事业方面的投入,区财政投入民生和各项社会公共事业资金占区财政支出的78.5%,达49.09亿元,增长18.3%。其中教育支出18.84亿元,比2011年增加2.75亿元,增长17.0%;医疗卫生支出5.19亿元,增加2.27亿元,增长77.5%。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2012年末,全区各险种参保人数达192.0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9%。其中参加养老保险322036人,增长13.7%;参加失业保险318180人,增长4.6%;参加工伤保险291760人,增长7.4%;参加生育保险204909人,增长11.9%;参加医疗保险783460人,增长6.3%。社会福利事业持续发展。低保标准从480元提高到530元,低收入困难家庭标准从530元提高到800元。2012年末,全区共有社会福利单位19个,床位2711张。全年共为4200户低保户(8204人)发放低保金3735万元;资助8407名低保、低收入、重度残疾人、优抚对象等人员参加医疗保险;医疗救助16127人次,医疗救助金支出568.49万元。十一、环境保护生态宜居环境进一步提升。顺利通过“创文”复检、“创卫”复审、“创模”复核。海珠湿地一期示范区建成开园,营造了“水在脚边流、花在眼前开、鸟在树上鸣、人在画中走”的都市湿地美景,海珠湿地成为广州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建设试点单位,在湿地核心区海珠湖建成广州市首个景观水质自动监控系统。城区空气质量持续好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全部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地表水质稳中好转,海珠湖已基本达到Ⅳ类水标准。推进“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工作。成功创建省级绿色社区1个,市级绿色社区7个,区级绿色社区16个,

10家中小学参评市级绿色学校与省级绿色学校。我区共拥有国家级生态示范村1个、国家级绿色社区1个,省级绿色社区4个、市级绿色社区32个、区级绿色社区68个,国家级绿色学校2所、省级绿色学校24所、市级绿色学校81所,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达100%。

第四章项目影响区的道路现状、发展规划及交通量预测4.1广州市道路交通现状根据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发布的《2014广州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2014年广州交通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交通运行状态在国内超大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对外交通方面,贵广、南广高铁,广乐、肇花高速公路,南沙港三期码头4个泊位,机场第三跑道等门户性交通设施建成,中心城市功能不断提升;市内交通建设稳步推进、交通管理手段日趋成熟,同德围高架、花城大道东延线、新化快速路南段、金沙洲大桥拓宽、洲头咀隧道五大道路工程建成开通,11条(段)在建地铁工程顺利推进,小客车限购、调整停车收费两大交通需求调控手段平稳运行,可变车道、信号灯智能化等先进管理措施向全市普及。总体来说,广州交通系统功能日趋完善、运行平稳。2014年小汽车保有量增幅有所回落,然而由于保有量基数高、外地车入城比例高等因素,小汽车占机动化出行比例从上年的41%增加至41.4%。全市机动化出行总量较上年增长2.0%,在出行分布上呈现出核心区(环城高速以内)向外扩散、新城区迅速发展的趋势。全年核心区内55%的道路车速出现下降,比上年下降5.8%,晚高峰干道车速从22.5km/h降至21.2km/h左右,尤其在越秀、天河尤为明显。虽然车速在超大城市中仍处于领先水平,但连年下降的趋势亟需进一步的措施加以缓解。2014年轨道交通在机动化出行方式中比例上升了0.8个百分点,达到16.8%;客流密度日均2.39万人次/公里,继续保持国内城市第一;高客流断面以珠江新城为核心向外扩散,3、5号线断面客流持续升高,轨道运能短板初现,最高满载率超过120%。公共交通整体出行量较上年增长1.8%,海珠新型有轨电车的开通丰富了广州公共交通体系,但公共交通在与小汽车的竞争中继续处于下风。2014年广州空铁水路运输量全面增长,显示广州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枢纽地位正在加强。各类对外枢纽面临不同的发展态势: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全年增长4.5%,达到5479万人次,基本实现年初预定目标,第三跑道投入运营后将助推机场加速发展;贵广、南广高铁年底开通,广州南站旅客日均发送量跃升至10.2万人次,位居全国前三,广州与泛珠三角腹地的联系更为紧密;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速回升至7.1%,增速低于前一位青岛港的7.6%,差距扩大至9万标箱,竞争压力较大;公路方面,广州与周边城市交通流量较上年增长6.4%,显示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均在增强。从各类机动车组成构成看,2014年全市小客车拥有量比例较去年增加1.7个百分点,而摩托车比例较去年下降2.4个百分点,货车比例增加了0.6个百分点。番禺南沙片区摩托车比例下降了7.5个百分点,小客车比例增加了6.4个百分点,是所有区域中增长幅度最大的,其小客车占全部车辆比例达77.9%,;增城继去年小客车比例首次超过摩托车后,今年小客车与摩托车比例的差值继续扩大;从化仍然以摩托车为主导,比例为57.8%。4.2广州市道路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广州市公路网络现状,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公路的承载能力不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虽然近年来广州市的公路发展迅速,但始终赶不上交通需求的增长。广州市十区2001~2006年是公路发展迅速的阶段,但机动车拥有量年均增长率达到4.85%,若不计摩托车,其他机动车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4.67%。另外,伴随着出行次数及出行距离的增加,公路的交通压力与日俱增,公路的承载能力逾显不足。(2)路网级配不合理,整体功能难以充分发挥路网级配不合理,主、次、支路比例失调,部分道路功能混乱;中心城区次支路网建设不足,难以形成微循环系统,导致交通向主要干道集聚;局部路段出现交通瓶颈,急需调整路网解决结构性问题;交通阻塞点多,表现在断头、瓶颈、错位,路口与路段能力不匹配,缺乏渠化措施,给公路容量带来较大损失。交通问题严重,已给广州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制约;(3)市域主骨架路尚未完全成网。主要道路通行能力不足向湖南方向仅有京珠高速一条通道,能力有限,春运期间尤为突出。广州与肇庆、江门联系的快速通道不顺畅,出行时间较长。南部地区缺少与东莞之间的联络通道,导致广州至东莞、佛山至东莞的过境和出入境交通向中心城区路网挤压。高快速路系统与干道系统之间的衔接不够完善,道路交通的结构性制约严重,局部地段出现交通瓶颈,严重影响城市道路网络整体功能的发挥。(4)区域交通枢纽的集散疏运道路系统不完善新机场、南沙港的集疏运通道不完善,导致对珠三角地区的吸引能力较弱,尚不能完全发挥区域与交通枢纽的作用。(5)道路使用不均衡道路收费导致路网流量不均衡(高速公路与普通道路、中心城区与外围);番禺片区与中心城区联系道路大部分为收费公路,致使交通流量分布不均,仅有的一条不收费道路洛溪大桥交通阻塞情况严重;立交系统不完善,高快速路系统与干道系统之间的衔接存在不足,使得高快速路系统的功能难以充分发挥;(6)公路混合交通现象严重目前广州市正处在城市化和汽车进入家庭的快速发展期,公路上汽车、自行车、行人交通混行现象严重。每年由于混行交通引起的交通事故频发,不仅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和财产损失,也造成公路的交通拥挤,大大降低了公路的通行能力,这个问题在靠近市区、墟镇的公路段非常突出。(7)部分公路路面破损严重目前广州市的多条公路中,特别是在周围的区市如花都、增城和从化的部分公路由于路面破损严重,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力和行车安全。综合分析“路面破损”有两大原因:一是由于实行费改税,二级以下道路收费站逐步取消,造成车流量猛然间增多,对路面的压力也增大了许多;二是由于监管不力,车辆超载严重。交通问题严重,已给广州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制约。预计到“十一五”期末“十二五”期初,随着目前在建项目的陆续完工,上述问题将有所缓解。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公路交通的发展总是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加上各地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广州市的整个路网结构,南面和北面向外辐射的纵向公路骨架网较密,东至东北部不足;纵向干线相对较多,而环向、横向干线不足,以至于无法有效地疏导来自纵向主干道的车流,导致广州市城区交通压力日重。鉴于广州市公路网络现状,做好未来的规划,增加东至东南面纵向干道骨架,完善与各向外辐射主干线的横向、环向连接,加密各片区区间连接干线,提高现有连接线公路技术等级是当务之急。4.3广州市道路交通运输需求分析与发展规划4.3.1广州市道路交通需求分析4.3.2“十二五”广州道路交通发展规划《广州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中提出,广州交通发展的远景战略目标是:以“共享、畅达、集约、绿色、公平”为理念,构建多模式和一体化的“和谐交通体系”,促进广州并带动整个泛珠三角地区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谐交通体系”以强化区域辐射与合作,协调交通与土地利用为基础,以加快发展重大区域性交通基础设施和城市道路网、轨道网为依托,坚持“以公共交通为主、个体机动交通为辅”的可持续性机动化发展方向,积极构筑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和水上客运等为补充的多方式协调发展的公共交通系统,以适应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两个适宜”城市发展要求。全市综合交通系统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密切结合土地利用,积极构筑以机场、港口、铁路为龙头,以“双快”交通体系(高快速道路与快速轨道线)为骨干的高效、快捷、人性、智能、生态的都市综合交通运输系统,适应、促进并合理引导城市空间拓展与未来的持续发展,强化广州作为交通枢纽、物流、客流中心的地位,充分发挥华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国际商贸中心的作用。广州市将会积极增加道路供给,进一步完善城市道路功能分级体系,应对小汽车进入家庭的趋势。在市域继续发展并完善环形放射(中心城区)加方格网状(新发展区)的高快速道路系统。在中心城区继续坚持道路改造并积极增加供给,逐步完善道路系统。在新发展区强调根据交通发展需求以及地区实际情况布设高快速路。主骨架道路系统是城市的骨架,主要为城市长距离、快速的对内、对外交通出行服务,解决出入境或过境交通,城市组团间跨区交通,组团内交通出行需要。广州市市域规划的高等级道路由22条高速公路,47条快速路,39个城市出入口,186座立交所组成,规划道路长度1900公里。规划以广州中心城区为核心,形成“四环十八射”环型放射状网络形态。其中高快速路网布局,规划高等级道路主骨架长度1175KM,全部高等级道路长2025KM。四环包括:内环快速路、环城高速公路、北二环—东二环—广明高速公路、北三环—珠三角南二环高速公路。十八射分别为:广清高速路、机场高速路—街北高速路—街东高速路、广从路、京珠高速路—华南北路、广河高速路、广汕路—广惠高速路、广深高速路、广园东路、黄埔东路—广深沿江高速路、广珠东线高速路、南沙港快速干线、华南南路—迎宾路—南沙大道、东新高速、广珠西线高速路、龙溪路、广三高速路、广佛高速路、华南西路。图4-1广州市与周边地区道路网络衔接规划图中心组团在路网形态上,其道路网络将形成以广州中心城区为核心的环形放射状路网,由两环、一个半环、七条联络线、十八条放射线高级道路和十四横、十二纵区域性交通主干道组成。4.4拟建项目的交通量现状分析及预测交通量预测是城市道路建设项目前期咨询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它不仅是项目投资和建设的基本依据,是决定道路设施建设规模的重要前提,也是项目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的基础。4.4.1预测思路与方法思路:研究项目位于海珠区,广州市海珠区洲头咀周边。鉴于地区未来城市布局、产业结构及人口规模都将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因此在未来交通需求预测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这种结构调整变化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出行总量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快速增长、分布特征也将发生一定的变化。交通量增长是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经济发展的快慢将决定交通量增长快慢,同时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又将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为此,交通量预测将以未来影响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资料以及机动车起终点(OD)调查为基础,通过分析社会经济与交通运输发展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客货流量、流向特点,并参考历年交通量观测及调查资料,预测各影响区的交通集中、发生量;根据项目影响区交通量分布规律,进行趋势型交通量分布预测;最后拟订各特征年的道路网,进行交通量分配,获得本项目及相关道路分路段、分车型交通量和各互通立交的转向交通量。方法:预测方法采用“四阶段法”。首先是进行区域社会经济现状分析和发展趋势研究;其次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与特点及其与交通运输的相关关系,预测区域交通运输总需求,即进行发生、集中总量预测;然后按照交通出行特点研究区域发生、集中总量在区域路网上的具体分布,最后根据项目影响区道路网现状及未来年道路网规划进行交通量分配。4.4.2预测前提假设交通预测实际上就是对交通需求进行的分析,交通需求又是与交通供给水平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交通需求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意愿,决定了交通供给水平;另一方面,不同的供给水平又反作用于交通需求,影响需求变化,两者互相作用从而达到一种平衡,交通预测正是在这种供需的平衡中找出需求的最合理特征。4.4.3预测流程4.4.4基础资料调查4.4.5经济发展预测4.4.6交通产生与吸引4.4.7交通量分布预测4.4.8交通方式划分预测4.4.10交通量预测综合结果根据以上预测的各部分交通量结果,本项目的汇总交通量预测结果见下表。表4-6项目交通量预测结果汇总表特征年双向交通量预测(PCU/D)20156453120166775720177114520187470220197843820208236020218518420228810620239112820249425420259748720261008312027104289202810786620291115662030115393203111935120321234452033127679203413205820351367404.4.11设计车道数及设计通行能力一、车道可能通行能力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当计算行车速度为80km/h,一条机动车道可能通行能力为1750pcu/h。主路:80km/h的设计速度,辅道采用40km/h。二、车道设计通行能力①、主道单向通行能力计算AADT=CD×10×NNs=AADT/2×K式中:AADT——预测年的平均日交通量(pcu/h);按三级服务水平计算双向8车道年平均日交通量为140000pcu/hCD——一条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按三级服务水平主车道按1750pcu/h;N——车道数;K——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设计高峰小时交通量与年平均日交通量的比值。

当不能取得年平均日交通量时,可用代表性的平均日交通量代替;新建道路可参照性质相近的同类型道路的数值选用。参考范围取值0.07~0.12,本次高峰小时系数取用0.08。Ns——单向机动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pcu/h);②、辅道单向通行能力计算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中关于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路段单向机动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计算如下:Ns=Np×αc×km×αa式中:Ns——单向机动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pcu/h);Np——1条车道可能的通行能力;辅道按设计车速40km/h,取1650pcu/h;αc——机动车道分类系数,城市次干道取0.80;km——车道折减系数,自道路中心第一条车道为1.0,第二条车道为0.85,第三条车道为0.75,第四条车道为0.65;单向二车道km=1.85;单向三车道km=2.6;单向四车道km=3.25。αa——针对不同的计算行车速度、绿信比、交叉口间距等因素的折减系数,考虑到辅道交通干扰因素较多,αa取0.85。三、设计车道数确定按上式,根据主车道采用80km/h的双向8车道,辅道采用40km/h的双向4车道的断面形式。

第五章本项目的难点、建议与工程创新5.1本项目的难点1.交通量分配交通量分配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到具有多种个性的行为,由于交通网络的复杂性及交通状况的动态性和随机性,且路径选择的基准不同,选择时又是在不确定信息下通过主观判断进行路径选择,因而建立具有普遍的模型有一定的难度。2.地质资料本次设计,地质资料不齐全,在下一步的设计工作中,应提供地质资料以完善路基路面的设计工作。5.2建议1.由于本项目位置有少量管线,在设计时需要详细摸查管线具体情况,并且提出切实可行的管线迁移及保护措施。建议征地拆迁部门提早做好管线迁移计划。以加快施工工程进展。2.由于地形较老,下一设计阶段需重新测量与管探,以便对沿线管线拆迁进行统计。3.本项目一方面可以改善地方交通,必将大大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也会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和噪音污染,对空气环境、水环境和生态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有必要采取工程措施使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根据工程环境影响分析,只要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就可以使这些影响控制在最低程度。5.3工程创新工程区域内有大量软土地基存在,需考虑合理的软基处理方案,以使道路安全、经济、适用。

第六章工程设计6.1工程建设范围南大干线钟三路至东新高速(K0+000~K3+000)工程位于番禺区南站商务区范围内,本段西起钟三路,东至东新高速,路线全长约3公里,规划红线宽度80米,道路等级为城市快速路。6.2工程主要技术指标道路等级:城市快速路计算行车速度:80公里/小时荷载等级:城市A级标准轴载:BZZ—100坐标系统:广州城建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广州城建高程系统表6-1主要技术指标表分项单位指标(括号内为采用值)道路类别城市快速路计算行车速度100、80、60(80,60)平曲线不设超高圆曲线最小半径米1000(1005)缓和曲线最小长度米70(75)竖曲线凸型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米4500(4500)凹型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米2700(2700)竖曲线长度极限值米70(72.794)最大纵坡度一般值%4(1.55)停车视距米110(110)行车净高米≥4.5(5.0)6.3道路工程6.3.1设计原则①对于城市快速路标准的路段,应注重技术与经济的结合,采用城市快速路指标,合理控制交叉规模及出入口。②注意平纵综合设计,做到平面顺适,纵断均衡,横面合理。应保证视觉性诱导,线形连续,安全与舒适。③结合规划路幅宽及已有指导性文件,做好横断面布置。④做好交叉口的间距、形式等综合设计,达到系统通行能力的均衡。⑤根据本项目特点,做好工程划分,特别注意界面衔接。⑥各结构物的选型与布置应合理、适用、经济。6.3.2道路平面设计①以规划线位为前提,充分考虑本项目在路网中地位和作用,合理选择线位。②尽量避开高压线路的铁塔等建筑物,以减少拆迁工程。③合理运用技术指标,结合地形、地质条件,寻求短捷线路,以减少工程投资和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④综合考虑道路与沿线管理、服务等设施设置的需要;重视环境保护,务求与沿途交通等要求相协调。⑤对于规划中直线相连或平行的情况,应结合红线宽度,合理选择小偏角,降低行车安全隐患,控制投资规模。6.3.3道路纵断面设计1、设计原则(1)参照城市规划控制标高并结合现状及规划河涌标高、沿路范围内地面水的排除的要求;(2)各路段以相交或相邻的较高等级市政道路规划标高为控制标高;(3)本工程所处区域地形平坦,最小纵坡宜尽量满足路面纵向排水要求。2、设计方案本工程所属地区地形平坦、开阔,地势总体上中间低两边高,地面自然坡度平均为0.1%~0.2%,道路一般路段设计纵坡较为平缓。道路纵断面设计标高主要根据现有道路标高、两侧建成区地坪标高、现状自然地面及地下水位标高、规划河涌近远期设计标高、城市防洪标高、桥梁控制标高及相交道路等控制性标高来确定。道路纵断面设计标高为道路中线路面标高或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路面标高,高程采用广州市城建高程基准。道路纵断面设计综合考虑设计范围内起终点道路的现状标高,全线共设变坡点6个,最小纵坡为0.3%,最大纵坡为1.55%,设计中注重了道路平纵线形的合理结合,使驾驶员视觉线形连续圆滑、走向明确、安全舒适。6.3.4道路横断面图6-1道路标准横断面图根据规划红线宽度与交警部门意见,并根据交通需求及管线布置需要,钟三路至东新高速道路横断面进行多方案比较,推荐方案横断面采用80米宽,布置为:80m=9m(人行及非机动车道)+8m(辅道)+4m(侧绿化带)+15.5m(主车道)+7m(中央绿化带)+15.5m(主车道)+4m(侧绿化带)+8m(辅道)+9m(人行及非机动车道)。6.3.5路基工程一般路基设计①地面横坡缓于1:5时,清除地表草皮、腐殖质土后,可直接在天然地面上填筑路堤。地面横坡陡于1:5时填方路段挖台阶,台阶宽2至4m,向内坡度4%。②填方路段路堤边坡按1:1.5自然放坡,挖方路段路堤边坡按1:1自然放坡。③在填挖交界路段,填筑部分应挖台阶,台阶宽2至4m,向内坡度4%并且横向搭接土工格栅不小于5米。(2)特殊路基设计软土路基的允许工后沉降按规范要求的30cm控制。软土地基处理设计原则:软土路基处理方法多种多样,在各种处理方法中,软弱土层的工程特性、分布范围及厚度,通常是道路路基处理首先考虑的重要因素。根据国内外的工程经验,软基处理方法的选择一般按照不处理—浅层处理方法—排水预压方法—复合地基(桩基)方法的顺序来考虑。不同的方法所解决的主要问题各异,但亦可针对某一地质状况采用几种方法起到综合处理效果。本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方案的选择遵循以下原则:①根据道路沿线地形、地基土的工程性质、路堤填筑高度及不同路段的接坡位置、工期要求等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分段加固地基;②处理方案的确定应以减小路基总沉降量,控制工后沉降为主要目的;③经济可行、易于施工、技术先进;④总工期能满足进度要求。6.3.6路面工程在满足交通量和其他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节约投资的原则,进行路面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施工的路面结构方案。沥青砼面层及水泥砼在本项目中均适宜,两种面层形式的一般比较详见下表。表6-2沥青路面与水泥路面比较表比较项目沥青路面水泥路面设计年限设计目标为15年,可通过维修延长使用年限设计目标为30年抗变形、耐磨耗性易产生变化的车辙,耐磨性较差不易产生车辙式的变形,耐磨耗性较好噪声和振动较小,对居民影响小较大,对居民影响较大明色性路面反射能力弱,夜间行车性差夜间明快平稳性比水泥砼路面好稍差施工进度可采用大型机械施工,施工进度快,开放交通早大型施工机械受到条件制约,施工速度稍慢,开放交通迟工程造价稍高较低综合评价:本工程实施的最主要因素包括工期、景观、行车舒适性及环境影响等,通过各参数对比推荐本工程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根据交通量、道路等级对路面结构强度的要求,参照珠三角地区邻近的高等级道路路面设计使用状况,结合沿线气候、土质、水文和材料供应等情况。各部分推荐路面结构如下:1、新建车行道路面结构:上面层4cm细粒式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中面层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下面层7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上基层20cm5%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20cm4%水泥稳定石屑;路面结构层总厚度为56cm。潮湿路段增设15cm碎石垫层。2、人行道铺装结构:5cm环保透水砖;3cmM10水泥砂浆调平层;15cm4%水泥稳定石屑基层;铺装结构层总厚度为23cm。6.3.7平面交叉口交叉口是路网的联结点,是城市交通的咽喉,其设计和使用对道路交通的安全与畅通特别重要,因此交叉口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道路的通行能力,关系到整条道路、路网功能的发挥。本道路主要交叉口有本钟三路、东新高速。设计时在与为建设规划路和既有村道的平面交叉处预留路口。6.3.8行人设施1、导盲带和无障碍通道道路的人行道上设置连续的导盲带。在交叉口人行横道对应的人行道及被路缘石隔断的人行道上设置无障碍通道。2、行人过街系统信号控制的平交路口,设置行人过街相位。路段根据行人特征分析,在人流密集处设置信号灯控制行人过街系统,或考虑设置人行天桥。结合远期交通流量及人流量的增长需求,交叉口预留行人过街按钮控制系统。6.4桥梁工程本项目在桩号K0+800、K1+500和K2+200处各设置了一座人行天桥,此桩号为人行天桥的中心桩号,人行天桥与路面行车道方向垂直相交,总跨径为85米,采用钢箱梁结构。6.5排水工程6.5.1设计标准与规范《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广州市城市防洪排涝总体规划》;《番禺区污水处理系统分区规划》;《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4年版)》(GB50014-200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01);《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50280-1998);《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1990);《城镇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修订)(2001)。6.5.2设计原则以《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广州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广州市污水治理总体规划修编纲要》为指导,依据国家制定的“城市污水处理工程技术政策”城市污水以集中处理为主,分散处理为辅为主要原则。具体确定如下设计原则:(1)收水、输水系统规划结合现状,充分考虑现有部分段已铺设的污水管及渠涌的利用价值,并在可能的条件下,考虑分期实施的可能性,尽量利用已建排水工程设施;(2)应充分利用地形坡度,减少管网长度和埋深,减少泵站,以降低建设费用和运行费用;(3)应结合水利规划,充分利用塘、渠及洼地的调蓄能力,提高防汛、排涝质量或减少投资。(4)应与城市给水、道路交通、水利及其他专业规划相协调;(5)应结合水利规划,雨水尽量自流排除。(6)排水管道将尽可能避免穿越河道、地下建筑和其它障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