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旅游卫星账户的建立及创新_第1页
浅析我国旅游卫星账户的建立及创新_第2页
浅析我国旅游卫星账户的建立及创新_第3页
浅析我国旅游卫星账户的建立及创新_第4页
浅析我国旅游卫星账户的建立及创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我国旅游卫星账户的建立及创新【摘要】本文从旅游卫星账户的国际定义出发,以世界各国旅游卫星账户的发展为基础,重点阐述了我国旅游卫星账户的建立及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在创新方面给出一些思考。

【关键词】旅游卫星账户建立问题创新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不断提升,准确测量旅游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便显得越来越重要了。旅游卫星账户作为一种新型、权威、有效的衡量工具应运而生,成为世界旅游组织和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推选的国际标准,并成为各国政府部门制定旅游经济发展政策的有力工具。

一、旅游卫星账户概念的提出及其发展

1、旅游卫星账户的涵义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旅游卫星账户核算方法一经出现就受到了世界有关经济学家和统计学界的推崇。2000年3月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正式批准了世界旅游组织提交的《旅游附属账户:建议的方法框架》(简称“框架”),使旅游业成为第一个拥有获得联合国首肯的国际性标准来测量和计量的产业。旅游卫星账户(TSA,TourismSatelliteAccount)又称为旅游附属账户,是一种宏观统计计量方法。它是以国民经济核算为统计基础,按照国际统一的国民账户的概念和分类标准,在国民经济核算总账户下所单独设立的一个子系统。通过编制这一账户可以把由于旅游消费而引发的国民经济各行业中的直接和间接的旅游产出,从相关行业中分离出来单独进行核算,从而达到在国际统一的统计框架下对旅游经济进行全面测量和分析比较的目的。旅游卫星账户区别于传统的旅游统计体系,为各旅游发展国家提供了一个国际统一标准的计量方法,不仅大大提高了旅游统计数据的可信度和区域间的可比性,还能够准确全面地测度旅游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实现国际间的可比和对旅游业经济影响的量化分析。

2、世界各国旅游卫星账户的建立情况

2001年5月,由加拿大旅游委员会、世界旅游组织(WTO)、世界旅游理事会(WTTC)和世界经合组织(OECD)主办,在温哥华举行了“旅游卫星账户(TSA)——为良好决策提供可靠数据”的国际会议。温哥华会议确认了TSA作为一种国际标准,用以测量一个经济体系之内旅游对其他产业和其他经济体系产生的直接经济影响,承认以往开发和实施TSA的努力遵循了多样化的方法;承认各国可以根据各国自己的情况,在TSA标准之内对分类进行调整。目前,加拿大、澳大利亚、西班牙、法国、新西兰、瑞士、美国等国相继进行了旅游卫星账户编制的实践。他们以“框架”为基础,并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补充。许多发达国家通过旅游卫星账户的成功编制,为制定旅游业发展政策和规划提供了决策依据。在对旅游卫星账户的界限与分析中,许多国家从中受益。

二、我国旅游卫星账户的建立

1、创建我国旅游卫星账户的有利条件

由于TSA是由一些逻辑严密、协调一致的账户表式组成,所以在其建立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创建我国旅游卫星账户大致具备以下优势:一是国际TSA理论和实践的丰富经验。国际成功的TSA理论与实践,显示了旅游统计与旅游核算国际化和科学化的最高水平。TSA为进行旅游经济宏观经济分析和决策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建立以国际化标准为基点的旅游统计与核算体系,不仅是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有效规划和管理旅游业服务的重要手段,更是跻身国际旅游产业的重要前提。二是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多次参与世界旅游组织会议之后,国家旅游局在我国部分省市进行了研究编制旅游卫星账户的试点工作。在此基础上,国家旅游局和国家统计局研究商定,于2006年正式开展了“中国国家级旅游卫星账户”研究编制工作。三是我国旅游统计国际化初见成效。国民经济核算是统计体系的框架和参照点。TSA提供了建立科学的旅游统计体系的规范:在TSA框架下选取指标、定义概念和构建指标体系,统计过程应覆盖更宽的信息范围,提供具有国际可比性、高可信度和一致性的数据。1991年6月,世界旅游组织颁布了《关于旅游统计的建议草案》,并以《世界旅游组织和联合国关于旅游统计的建议草案》形式作为一种国际标准在世界范围内推广。

2、我国建立旅游卫星账户的偿试

我国之所以先后在厦门、秦皇岛、桂林、江苏等地区,开始建立区域旅游卫星账户进行试点,这主要是因为我国TSA在建立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成本高昂,搜集旅游相关的详细数据任务艰巨。尤其是在数据收集方面存在数据不够全面和数据落后等问题,极度影响我国TSA的建立和账户数据的准确性。二是TSA所依赖的统计数据并不能经常更新,原因也在于成本高昂。三是TSA所采用的一些定义和结论形式与旅游传统上所采用的并不一致,这就可能造成一些误用和无用,或者无法理解和无法使用。四是我国在旅游卫星账户的建立上面虽然有外国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我国TSA的建立也要从本国的实际出发。

2002年9月江苏省旅游卫星账户编制试点工作组完成了《江苏旅游卫星账户体系构建》,较系统的提出了江苏区域旅游卫星账户的构想。2006年国家旅游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组成工作组,正式启动国家级旅游卫星账户研究编制工作。2007年3月1日“中国国家级旅游卫星账户”项目工作组召开的汇报鉴定会,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旅游局有关专家组成的研究小组,经过长期的研究工作,以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批准的《旅游附属账户:建议的方法框架》为基本原则,利用2004年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和国民经济核算的相关资料,初步编制完成“中国国家级旅游卫星账户”的部分账户表。

三、我国的旅游卫星账户的优缺点及创新

1、我国旅游卫星账户的优点

我国TSA的建立大大拓展了旅游统计与核算的范围,强调旅游活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及理论框架的一致性、统计指标与数据收集的同一性、旅游经济活动与其它行业经济活动的可比性以及国际间、地区间的可比性。TSA允许应用不同经济理论和方法建立模型,揭示国民核算的主要经济指标与TSA特有指标之间的关系。相比之下,原有的旅游统计与国民核算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功能。同时TSA反映了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它所确定的核算主体范围反映了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特征。它关于基本核算单位的界定及其部门划分的原则,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基本经济单位的独立性特征。我国的TSA主要有以下优点:一是统一性,我国旅游卫星账户建立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之下,其概念与理论、统计指标与数据的搜集都具有统一性,澄清了过去许多存在模糊的区域。二是可比性,在旅游卫星账户下的旅游统计与分析数据和其他行业一样,统一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因此,在我国内部,旅游行业可以和其他行业比较,同时世界各国采用规范的旅游卫星账户,也使旅游所产生的经济影响可在不同国家间进行比较。三是综合性,我国旅游卫星账户能够全面地衡量旅游的产出效应、收入效应和就业效应等,这为今后旅游的宏观规划及旅游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四是灵活性,我国一旦建立起了旅游卫星账户,研究者就可根据需要计算旅游对某个方面的影响,比如说就业、收入等。

2、我国旅游卫星账户的不足

我国旅游卫星账户虽然已完成了初步编制,但是它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复杂性和滞后性是旅游卫星账户存在的最普遍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旅游卫星账户相对于其他旅游经济效应分析方法来说,要复杂的多。对于我国或者一个大的城市来说,也许创建一个卫星账户是有益处,而对于一个较小的地区来说,旅游卫星账户可能过于复杂,其花费往往要大于收益。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投入产出表常常几年才编制一次,采用过去的投入一产出表,毫无疑问,数据是具有滞后性的,随着时间的变化,产业间的关系、生产与消费等都会产生变化,这会影响旅游卫星账户的效果。不过从短期来看,问题不大,如果用于长期的预测,肯定有相当程度的偏差。

3、我国旅游卫星账户建立的障碍

一是旅游前后的支出难以全部涵盖到账户中。目前,我国旅游卫星账户侧重于旅游期间的支出。然而,旅游前后往往也会发生与旅行相关的花费。二是耐用消费品往往被忽视。主要是单用车辆和购买第二住宅或别墅。如何处理个人资本或耐用消费品的支出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三是术语和概念有时难以掌握。TSA本身是一份面向技术人员阅读的报告,报告本身的写作无懈可击。然而,对一般读者而言,其中的一些概念和术语则难以理解。四是TSA中的一些数据之大出乎意料。这主要包括某些行业或就业人数的相对数量水平往往招致异议。五是TSA不提供有关特定市场的数据。尽管TSA包括需求和供应两方的数据,但是它并不提供任何有关具体市场或消费者群体的规模或其它特征的信息,六是数据往往过于概括难以应用。TSA表格中的数据往往局限于国家级的水平和总量。产业分析者认为他们需要分解到省级或更小地区的信息,但是这种分解水平,超出了我国旅游相关的现有商业调查的能力。

4、我国旅游卫星账户的创新

为了充分地交流已有成果,将TSA的影响扩展至我国整个旅游业,我国旅游卫星账户在与各国交流中应采取新的措施。首先,要求参与开发TSA的国家旅游办公室,应使用非技术语言编写一系列有关行业具体事实的表式,从而为各个行业提供汇总的统计数据。其次,每一个事实数据表示的内容和格式可以与相关行业的代表协商确定,通过协会自己的邮件列表分发给相关人员。同时未来版本的卫星账户应当包括更细致的行业分类,尤其是对景点。

我国现有的旅游卫星账户中的基本框架,应当与时俱进,把一些新发展的旅游消费信息也加入到TSA账户中。另一方面,针对TSA的信息滞后性缺点,应对TSA中的数据及时更新与发布。

【参考文献】

[l]郭鲁芳:旅游经济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Stephen·J·Smith:TourismEconomic[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10).

吴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