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核心素养_第1页
语文核心素养_第2页
语文核心素养_第3页
语文核心素养_第4页
语文核心素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核心素养什么是语文素养?《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文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识能力和人文素养。在小学乃至大学的语文学习中,语文素养都贯穿着整个语文教学。众所周知,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语文更是中国人从小到大都在学习的学科,所以它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小学语文教学是各个学科学习的基础,更是起着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纽带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中的重点。《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所列10条,是对接受义务教育的每一个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的基本要求。把“语文素养”的内容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分为6个层次: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离开知识的能力是不可设想的,轻易否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教学走向非理性主义的误区。在小学阶段,教学一定的汉字音形义的知识、基本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常用的段落和篇章结构知识、基本阅读和写作方法知识等,是非常必要的。语文学习必定涉及语言知识学习,知识是一定要教的,但教什么知识,如何教知识,还有很多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篇篇具体的范文,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量的感性语言材料,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掌握350个0左右常用字和汉语常用书面词汇,背诵一定量的语段和优秀的诗文,阅读一定量的课外书籍,是形成语文素养的基础。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能力。语文教学必须在大量的语言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查字典、朗读、默读、说话、听话、作文、写字等基本技能;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和常见的语言表达方式,能掌握常用的思维方式,善于把自己独特的思维结果用规范的语言进行加工和表述,初步具备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根据不同语言材料和不同交际场合适当地使用语言,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感。第四,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教学必须牢记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如,勤查工具书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认真听讲的习惯,书写整洁的习惯等。第五,深厚的文化素养。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理的科学态度;欣赏汉字的形象美,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的文化智慧;尊重多元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营养。第六,高雅的言谈举止。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儒雅气质和文明举止。与人交往态度要大方,谈吐要文雅,能根据不同场合选择合适的措辞。要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也要耐心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的观点。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欣赏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学会文明地和他人沟通和交际。可见,《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语文素养概念的提出,使语文教学在弘扬科学理性精神,注重语言的准确、简明、实用,满足国家现代化生产的基本要求,与防止把人工具化,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人文精神的熏陶、完美人格的塑造这两者的矛盾张力中寻求一种平衡。这是对《语文教学大纲》的历史性超越。语文课程改革,要致力于每个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的核心是什么?是语文能力。因此,我们必须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较强的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能力,字1-篇2,避免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好的语文学习方法能够激发孩子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自主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效率,那么有哪些好的语文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去借鉴呢:日积月累。孩子们可以选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积累,比如:读新闻,网络检索,身边的趣事搜集等。老师在课堂上可以采取每日一练,选择3-个5孩子进行展示。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还可以锻炼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为我们的作文教学搜集素材。2.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通过社会实践、贴近社会生活的习作指导、或者结合其它学科开展我们语文的课堂。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当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够满足教学需要或者学生需要时,偶尔改变一下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思维创造能力,还能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语文教学形式应该多样化,这样才能更好的达到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综上所述,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我们的语文课堂,还应该融入我们的生活;不仅仅在于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还应该落实在学生的日常生活所得,希望在学校、家庭和学生个体的三方努力中,我们能够将我们的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素养落实得更好,更到位,帮助孩子们更好的学习语文。一堂小学优秀语文课的评价标准(原创)(一)看教学目标达成。目标是先导,目标是方向,目标是统帅。看一堂课好不好,成功不成功首先要看教学目标。一是看目标订得好不好,主要指标是八个字:明确、全面、恰当、具体。明确,事先预设,胸中有数,清淅突出,一目了然,知道自己这堂课要教给学生什么,学生要掌握什么。全面。三维整合,和谐统一,恰当,符合教材实际,符合学生实际,符合年段实际。具体。可操作性,可检测,可理解。二是看目标达成意识强不强。也是八个字,围绕目标,指向目标。教师要紧紧围绕目标来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教师教学的每一步骤都能清楚地看出是在直接或间接为了目标的实现而努力。(二)看教学理念贯彻。只有理念先进,才能行动正确。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行动体现理念。理解贯彻理念准确全面。语文教学要贯彻哪些基本的教学理念?四条基本课程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四条教学建议: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力性和创造性;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四条评价建议: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几个重要的教学理念:1、素养为本。体现以提高语文素养为本。无论是目标的确立,还是方法的选择,都体现一点,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以读为本。重视读书,重视朗读,课堂上要书声朗朗。3、以生为本。学生是语文学生的主人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课为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要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为主要手段,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是围绕着学生的学来设计来组织的。学生的学习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4、以悟为本。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重视学生的语感培养,运用感悟体验的方法,不用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自己的感受,不是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不是代替学生自己的思维。5、训练为本。重视双基训练,重视听说读写训练,重视语文积累,在训练中培养语文能力。6、实践为本。结合语文运用实践,结合学生生活实践,在运用中学语文,开发利用课外资源。(三)看教材内容处理1、讲授内容科学。知识概念正确,价值取向正确,2、教材把握准确。一是教材特点把握准确,抓住了教材的独特地方;二是教学重点把握准确,把最重要的内容用最好的方法来让学生掌握。三是教学难点把把握准确。真正找准了难点,突破难点的方法恰当有效。(四)看教学过程组织1、过程清淅。主线清淅,条理分明,详略得当,步骤清楚2、过程逻辑性强。衔接紧密,环环紧扣,过渡自然,前后呼应3、预设与生成无缝衔接。4、及时有效恰当地进行反馈评价。(五)看教法学法选择有效:对实现教学目标有明显效果效率。实用:易操作,方便可行。恰当: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与心理水平,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新颖:有创意有创新有特点有个性。(六)看教学基本功展示1、激励:调动学生积极性意识强、方法多、效果好。2、语言:表达准确、简洁、儿童化,教育性,有感染力。忌:成人化语言,脱离学生实际;重复罗嗦,表达不清;条理不清,逻辑混乱,3、教态:自然、亲切、精神饱满,充满激情,有亲和力。忌:或过分强势,高高在上;或过度夸张,矫情做作。或平淡冷漠,面无表情,或表情虚假,装模作样。忌精神不振,毫无激情。4、板书:工整简洁、醒目美观,独具匠心,辅助作用明显。忌:或杂乱无章,字迹潦草,或毫无目标,顺手涂鸦,写写擦擦;或错字掉字,很不严谨。5、调控:有良好的调控能力与应变艺术。突发事件应对自如,处置恰当,生成教学顺势而上,借力发力。6、评价:有较强的课堂评价能力。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及时、恰当、到位,具有激励作用、促进发展作用。7、操作:选择和使用现代教学手段与教具的能力。促进教学,有利学习,无负作用。忌:为直观而直观,为时尚而时尚,只图新鲜,只管热闹,只求时髦,不问效果。甚至实得其反,降低了教学效果。8、导引:有较强的引导启发能力。(七)、看教学效果实现1、学生兴趣高参与意识强。学生爱学乐学主动学,课堂学习气氛好。2、预定教学目标基本达到。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提高,综合素质得到了发展。3、教学效率高无效劳动少。能最大发挥每一教学环节的效益,善于一石多鸟,一个教学行为,能取到多种教学作用和教学效果。忌无效提问,低效合作,低效练习。(八)、看个性风格特点1、体现个人的风格与特点2、有自己的创新与特色3、有亮点一、评教学目标与目标意识1.教学目标要全面、具体、明确,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①全面:指能从语文知识、能力、思维品质、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等几个方面确定教学目标。②具体、明确: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维品质、思想情感目标有明确要求。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所确定的语文教学目标,能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体现教材编写意图,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难易适度。2重点、难点提出与处理得当,抓住关键,以简驭繁。能正确理解和掌握小学语文教材,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抓住教材特点和关键,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教师在处理教材时敢于对教材要求的教学内容及重点进行大胆的浓缩,不面面俱到,将知识归纳、分类整理。区分出哪些知识是本课学习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哪些知识是本课学习中要用到的,有助于知识的理解,但以后还要作为重点内容学习的;哪些知识是相关的。然后合理分配学习时间,从而突出重点内容。(二)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特别是面对知识激增、日新月异的时代,试图拥有所有的知识已经不可能,怎样获得知识包括怎样选择知识,无疑比拥有具体知识更为重要。教师必须转变僵化的“学会”的教育老观念,在教学活动中注重方法的传授,如预习的方法、识字的方法、遣词造句的方法、分段的方法、积累的方法、阅读的方法、口语交际的方法、写作的方法等等。只要他们掌握了学习方法,懂得了怎样学习,将来长大成人之后,就可以根据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主动地去学习。“教是为了不教”,因此,学习最终是学生自己的事,是自主学习。浅谈一节优质小学语文课的评价标准随着语文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很多语文教育的专家学者,特别是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都在思考和探索“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新的基本评价标准”这一带根本性、导向性的问题,希望弄清楚新课堂与旧课堂到底有哪些区别,以探索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学策略,更好的落实新课程理念,大面积大幅度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一、努力做到“实”首先教学内容要“实”,即要有具体而实在的教学内容,也就是常说的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要知道这节课所传授的知识、所要培养的能力、或所要进行的情感熏陶。实实在在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是一节课的出发点和归宿。内容的实在、目标的明确是一节好的语文课的首要条件。(1)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对学生来说,至少要学到东西,再进一步锻炼了能力,进而发展到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有意义的课,也就是一堂扎实的课,不是图热闹的课。(2)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一是对面上来说,对全班多少学生有效率;二是效率的高低,没有效率就不算是好课。有效率的课,也就是充实的课,是有内容的课。(3)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即一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情感、智慧的交流,这个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这样的课可以称为丰实的课,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发。(4)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课堂的价值在于通过师生碰撞,相互讨论,生成许多新的东西。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要淡化公开课,多上研讨课。不管谁在听课,教师都要做到旁若无人,心中只有学生。(5)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它不可能十全十美,它应该是真实的、不粉饰的、值得反思的,可以重建的课。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有缺憾恰恰是真实的指标。这种课可以称为真实的课。在执教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加大投入力度,不搞花样,实实在在地付出才能获得实实在在的效益。二、一节好的语文课还要有突出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所谓重点,就是教师在正确地把握、深入地理解教材的基础上需要着重引导学生去理解掌握的知识、能力或着重培养的某种情感。所谓难点,一是指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二是指教师针对平时学生的情况而确定的需要着力突破的知识障碍。没有重点的课也不是一节好课。教材把握要准。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深入细致地分析教材,把握教材,是教师能够驾驭课堂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基本前提。语文新课堂应该是一个快乐的、对话的、开放的、感悟的课堂快乐教学是一种成功的教学实践,让每一位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是新课程的一个最基本的理念。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之,乐之,就是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求知欲望强烈,以学为乐。那么,怎样才能献给学生一个快乐的课堂呢?最基本的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三个充满”:1、充满情趣,使学生热情高涨地学习语文。兴趣是入门的先导,热情是不竭的动力。要把一节语文课上得让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就必须把激发兴趣、调动热情放在首位。2、充满激励,使学生信心十足地学习语文。激励性语言犹如催人奋进的号角,能鼓舞人心、增强自信。那么,怎样才能使教学充满激励、让学生具有学习的信心感和安全感呢?首先要求教师必须遵循三条基本原则:即确保“学生无错”原则,从多角度评价学生;坚持民主平等原则,多与学生商量沟通;尊重学生人格原则,不伤害学生自尊。其次是提倡教师采用激励性的课堂用语:如盼其成功:“别着急,再想想,你会想起来的”;促其成功:“你想得真好!为大家开了一个好头”;帮其成功:“你的想法真好,能把想法说得更清楚一些吗?”3、充满赏识,使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习语文。赏识能使人快活,赏识能使人心智开启,赏识能使人灵感涌动。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赏识学生呢?赏识学生,就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善待学生;赏识学生,就要蹲下来看学生,细心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赏识学生,就要包容学生,在包容中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作为教师,我们永远也不要对学生说“你不行。”因为说学生不行,实质就是学校不行、老师不行,应该检讨的是学校和教师。有人问一位日本教师:“你们班上谁最差、谁最笨?”这位教师说:“不知道,我们班里没有最差的学生,更不存在笨学生,只有在不同方面表现出色的学生。”如果我们每位教师都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就能读出每一位学生的优点,欣赏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分享每一位学生成功的快乐。语文新课堂应该是一个对话的课堂对话教学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是相对于传统的“独白式”教学而言的,是以“沟通性”的“对话”为其本质的教学。克林伯格指出:“在所有的教学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法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本质性的标识。”对话教学主要有言语型对话、理解型对话、反思型对话三种课堂实践形式。言语型对话是指以言语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教学对话,可分为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理解型对话是指人与文本的相互理解与阐释,包括师本对话和生本对话;反思型对话是指以自我反思为主要手段的师生对话。在课堂上,几种对话形式密切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错综复杂的对话教学实践形态。运用语文新课程理念来审视,进入对话状态的语文教学主要由生本对话、师生对话与学生的自我对话所构成,并且具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积极参与、面向生活的广阔天地、能挖掘学生无限的创新潜能四个显著特征或重要作用。因此,语文教学要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必须抓住三种对话状态,以切实发挥上述四方面的作用:1、生本对话,充分感悟,使学生在感悟中不断提高。生本对话就是指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由此可见,将学生阅读文本视为对话,强调的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使他们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将个体感受与文本意义交融,与文本共同生成各种带有学生个性色彩的文本意义。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对这种解读的最高明的形容。2、师生对话,沟通引领,使学生在引领下不断进步。作为语文教学状态的师生对话,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语文课堂上的师生问答,而是蕴涵着教育性的相互倾听和言说。它需要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获得精神的交流和价值的分享。因此,教学中的师生对话,是师生心灵的相互沟通,它不仅表现为提问与回答,还表现为交流与探讨、独白与倾听、欣赏与评价;教学中的师生对话,不是居高临下地告诉学生“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而是引领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探究发现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3、生生对话,互动交往,使他们在交往中不断发展。合作学习理论认为,生生对话是教学系统中极具潜力的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教学活动成功的不可或缺的因素。因为,生生对话赋予了教学浓厚的情意色彩,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生生对话给每个人提供了发表自己观点和看法、倾听他人意见的机会,能使同窗真正成为学友。生生对话主要有讨论式、问答式、辩论式三种形式。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在方式上不应再是单向的传授与示例,而是平等对话、合作探究。由于对话的地位是平等的、气氛是民主的、内容是“非预设性”的(开放的、动态的)、目标是“非精确性”的、感情是真实的、方法是“非指示性的”,因而对话教学与我们传统的驯化教学状态和传授教学状态相比较,至少具有四个显著特点或优势:即具有和谐的教学氛围、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能面向学生的广阔天地、能挖掘无限的创新潜力。一、语文新课堂应该是一个开放的课堂新课程所追求的教学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观念、教材内容、学习方式和教师心态的开放等方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在教学中要能真正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必须在教学时空、教学课型、教学内容等方面实施开放策略:1、教学时空的开放,以拓宽学习时空,让学生时时处处可以学语文。传统教学的教学时空是封闭的,以上课、下课铃声为教学的起始和终结,教师走进课堂才表明教学的开始。开放的教学时空是没有严格的起点和终点的。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课堂的时空向课前开放。比如,课前向学生公布教学内容,学生可先通过查找资料、搜集信息来帮助预习新课,以便课堂上与教师、同伴、文本对话,使课堂真正成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场所。特别是作文教学,如果事先让学生拟题、议题、定题,给学生较充足的准备时间,到作文课时,学生就会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二是课堂的时空向课后开放。下课铃声绝不是教和学的休止符,它应成为继续探究的新起点。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是把所以问题解决在课内,而开放式教学则提倡把问题带出课堂、带向生活。如教学《落花生》一课,课堂上让学生讨论:落花生的品质与现代社会需求的异同,你想做什么样的人?课上教师不给统一答案,让学生在课外去采访当地的普通劳动者、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把这关于人生观、价值观问题的讨论引向更广阔的时空。2、教学课型的开放,以创新学习的形式,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语文。开放的教学课型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教师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构建起开放的教学课型;二是指不搞统一的教学课型,鼓励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如质疑式(其操作程序为:“学生质疑T带疑阅读T尝试讨论T小组交流T解疑存疑。”、讨论式(其操作程序为:“出示讨论题目T定向学习材料T组织小组讨论T开展全班交流。”、辩论式(其操作程序为:“学习新材料T确定讨论题目T分组做准两组展开辩论T辩后师生小结。”、茶馆式(其操作程序为:“课前预习教材T七嘴八舌谈见解T教师适当作点评。”等等,各具特色,开放多变。3、教学内容的开放,以开发学习的资源,让学生的学习内容丰富多彩。开放的课程观认为,教材只是教学的一个媒介、一种载体,师生周围有取之不尽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一是用好有字之书,包括教科书(引导学生读好用好课本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教师要由“教教材”转变为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教材为师生的教与学所用)、课外书(古代多少学者说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如果诗人说“功夫在诗外”的话,那么学生则是“功夫在课外”。二是关注无字之书(教学起源于劳动、生活,理应回归生活。生活是一本无字的书,生活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我们应该随时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三是开发自己的书(根据学校特色,开发校本课程,以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二、语文新课堂应该是一个感悟的课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而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从心理学角度来描述语文教学过程的心理动词就有很多,比如“感受、体验、想象、体会、思考、感悟”等。事实上,“感悟”与语文及语文教学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感悟”一词所揭示的心理特征更真实具体地反映了学生在语文活动中的心理过程。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的阅读特别强调“感性、感觉、感悟”,特别强调“多义性”,不能以“一解”去断然地统一“多解”,去否定“多解”,更不能用“人解”(别人的解)去统一“我解”(自我的解),去否定“我解”。诗歌的阅读尤应如此,传统的逐字逐句串讲诗意的教学模式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也不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语文教学规律,应树立“以人为本,自读自悟”的教学理念。因为在所有的文体中,诗歌的音乐性是最强的,很讲究韵律和节奏。郭沫若把音乐性看作是诗歌的生命,只有吟咏、诵读,才能把诗歌的音乐美充分地体现出来。因此,朗读应成为小学阅读教学的主旋律,“读中质疑、读中探究、读中感悟、读中释疑”,应该是阅读教学特别是诗歌教学的基本途径。我们的语文课堂只要体现出“快乐、对话、开放、感悟、探究”等特征,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爱学语文的人,会学语文的人,有丰厚文化底蕴的人,有语文运用能力的人,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人”。三、教学方法要活。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保障。针对教学内容的不同,每节课课都有其独特性,教师应根据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要运用得当。虽说“教无定法”,但那是指任何教学都不能采用固定的方法。我们认为,教师要善于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灵活运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主动的、紧张的和有效的生成过程,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这里,随着科技的发展,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到教学上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总之,一堂好课,教师应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以一种满意的情绪对待学生每一点进步,以愉悦满意的情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宽容满意的情绪对待学生的差错,以兴奋满意的情绪激励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让学生在自尊、自信、自强中自主学习。评课的方法所谓评课,是指听课者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及由这些活动所引起的变化进行的价值判断。它对促进教学交流,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有着积极作用。评课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对上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确立现代教学观,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是加强常规管理,开展教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评课使授课者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改进不足,使听课者获得启迪借鉴,从而取长补短,最终达到迅速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能力的目的。总之,评课是教师应具备的一项基本功。在新的课改条件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评课,就下面几点浅见与大家探讨。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定和达成,是衡量课的好坏的主要尺度。所以教学目标要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本领域教学特点。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训练的过程,包括字、词、句、段、篇和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的训练。教学目标是否明确,主要指语文基本功训练的目标是否明确,需要传授哪些知识,进行哪些语文基本功训练,每一项知识、训练达到什么程度,都应十分明确、具体。2对.教材的理解处理是否恰当理解教材是教好一节语文课的基础,而恰当地处理好教材是教好本节课的关键。对教材的理解是否正确,反映了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语文能力;对教材的处理是否恰当,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对教材的处理,主要是对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的处理,以及据此设计的基本教学思路。对教材的处理是否恰当,包含以下方面:(1)看对教学内容的取舍是否合理。一篇课文需要讲解的东西很多,教师一定要有所取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舍得。(2)看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否突出。就语文课来说,所谓重点、难点,一是课文本身的重点、难点,指对突出课文中心起关键作用的内容和一些学生不易理解的内容;二是基本功训练的重点,指在引导学生读懂课文,进行字、词、句段、篇和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训练过程中,选择一两项着重进行训练。(3)看是否善于从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出既符合教材特点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思路。教学既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首先,教学思路不是凭空而来的,是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设计的。其次,教学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设计,使之更加适合教学的需要。3教.学过程是否体现了正确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得当,主要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体现了新的学习方式。即: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关爱、尊重中下等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把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与必要的接受性学习相辅相成;重视指导学法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看教师如何处理教与学的关系。看一节语文课是否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主要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得怎样。包括:一看教师是否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生;二看是否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体现了学生自主的学习;三看是否体现了教师引导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中得出结论的过程;四看是否重视学习方法的渗透。(2)看课堂上学生是否有足够的语文实践活动。主要指教师面向全体学生,把大量的、有层次的语言文字训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3)看教师如何处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关系。主要看教师是单纯地传授语文知识,还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特别要看教师是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4)看教学手段是否恰当有效。看教师能否从教学实际出发选择恰当而有效的教学手段,使现代教育媒体与教学有机结合。看教师使用电教媒体的技术熟练程度,是否效率高,效果好!4教.师的基本素质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课堂教学的好坏,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教师评课就要透过教学过程,看到授课者内在的专业素质。语文教师的教学基本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基本功。要求能够流畅地运用普通话进行教学,语言规范,用词准确,语句通顺,讲课通俗易懂,并能及时发现、纠正学生说话中的语病;(2)朗读基本功。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语调高低适宜,语速快慢适度,在朗读方面可为学生示范;(3)板书基本功。要求写字正确、工整美观、板书娴熟。(4)看教态。要求教态自然、亲切,感情饱满,举止端庄,热情大方,富有感染力。(5)看操作。运用教具、操作微机等的熟练程度。5教.学效果是否显著课堂教学效果就是教学取得的成效,它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一是看课堂教学效率,即单位时间取得的绩效,学生在有限的40分钟内能轻松愉快地学习。二是看学生受益面,要关注全体学生的收益状态,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和进步。三是看目标达成,这里要强调多维目标的达成度,不仅看学会了多少知识,提高了哪些能力,还要看学生在思想教育、情感体验、实际操作等方面的收获。总之,好的课堂教学是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使学生有丰富的知识积累,语文能力得到提升、情感得到陶冶、视野思维得到拓展、素养得到全面提升。评课应注意的三个问题5.1切忌泛泛而评,要突出重点,抓好亮点。评课者在评课前要充分熟悉教材内容,课标要求,听课时有详有略地记录好教学过程,把随感随想以批注形式写下来,便于评课时作出具体的指导。评课切忌泛泛而评,一定要有所侧重,肯定执教者的一个亮点。凝视每堂课都有值得回味的亮点:《搭石》:激情引读,听出了协调有序的踏踏声,看到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的亮丽;《慈母情深》:扣词揉读掏钱、数钱背瘦弱瘦小等,融理解与表达为一体;《伯牙绝弦》:知音文化,打动人心;补文拓展和信息阅读,夺人眼球。5.2以师为本,尊重教者,不居高临下。作为教研员,无论何时,都是一线教师教育教学的服务者、协作者,所以除了听课评课外,我们还要注意向他们学习。要尊重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即使课堂出现偏差,也不要过分批评指责,建议用商量的口吻提出,易于执教者接受。有时可先由授课教师自评,让他们自己明确缺失,发挥长处,以平和的态度共同进步。只有评课者与执教者达成一致,点评内容才能落实到实处。5.3加强学习,勤于思考,使评课别有一番风味。要想真正评好课,必须加强学习,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掌握学科特点、熟悉各种课型,并在实践中学会推敲点评的语言。这样才能给优秀者锦上添花,给不足者雪中送炭,使点评别有一番风味。小学语文评课的标准可尝试从下几方面去评。1、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教学目标要符合新课程标要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本领域教学特点,体现良好学习素质的培养和基础性目标的完成,关注学生发展性目标达成。2、新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关爱、尊重中下等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激活课堂,师生共同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结合。把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与必要的接受性学习相辅相成;重视指导学法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新课标要求充分落实。(1)识字:遵循汉字构字规律,注重汉字蕴涵的文化信息;采用多种识字方法,强调识字工具的指导与运用;培养主动识字的兴趣和意愿,养成良好书写习惯。(2)阅读:强化朗读感悟,注重阅读方法的个性化;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与体验,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培养语感,注重积累;学生思维与表现方法多样化,学用结合;鼓励学生质疑求异,培养创新精神。(3)表达:鼓励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写作中尝试运用已积累的语言材料;重视具体过程与方法的指导;重视修改和修改中的合作;关注儿童生活与情感世界。4、教学方法灵活、具有启发性。根据预设及学生提问设计教学过程,依据学情变化有效地调控教学步骤,以学定教。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基础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真正的启发式。讲授生动、恰当,提问有启发性。对学生课堂上遇到的问题与矛盾,随机采取切实有效的引导与补救措施。5、教学手段恰当、有效。从教学实际出发选择恰当而有效的教学手段,使现代教育媒体与教学有机结合。教师使用电教媒体技术熟练,效率高,效果好。6、教师业务素质良好。仪表端正,教态亲切。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规范,富有启发性、引导性。板书精当,书写工整。组织教学能力强,善于根据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有效开发和拓展语文学习资源,体现大的语文观。7、教学效果显著。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学习积极性高,兴趣浓,教学任务完成较好。不同层次学生均有所得,有所提高。三、评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站得高看得远。精彩的评课应结合有关教育教学理论,站在教材、课标,站在当前教学的高度,引导听者透过某些教育教学现象,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揭示教育教学的本质规律,而不仅仅是抓枝节问题,如字错,音错。2、要摆事实讲道理。评课者在评课前要充分熟悉教材内容,课标要求,听课时详略地记录好教学过程,把随感随想以批注形式写下来,并及时地整理、归纳。便于评课时具体指出哪个环节好,好在哪;哪些环节出现了问题及原因,应怎样改进。以使人心口折服。3、要体现以师为本。新一轮课改大潮中,无论是教研员,还是教学领导,均应成为一线教师教育教学的服务者,协作者。所以除了听评课外,我们还要注意向他们学习。要尊重教师创造性劳动,即使课堂出现偏差,也不要过份批评指责。评课者还要因人、因课而异确定评课侧重点及评课方法。评课内容(一)教学目标设定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1、教学目标设定,是否全面、具体、适宜.全面是指教学目标的设定,不能只设定单一的知识能力目标,还应在感情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设计明确的目标;具体是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适宜是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课标为指导,体现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难易适度.(二)教材处理.但教学资源整合较之教材处理具有更丰富的内容.对教材、教学辅助材料和其他教学资源的整合能力,是检验教师教学能力的一把尺子.评课时要从教师对现有教学资源的取舍、整合等方面进行分析,特别是教学内容的前后衔接、教学重难点的准确把握、教学资源的合理取舍、学生现有经验的有效利用、课内外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是评价一节课成败得失的重要依(三)教学程序展开教学过程的评价要点,既要看教学过程的预设,还要关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调整、应变、生成与发展.1、教学思路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为此,评教学思路,一要看教学思路设计是否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二看是否符合教学内容实际,是否符合学生实际;三看是否有一定的独创性,能否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四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五看预设的教学思路是否根据教学实际及时有效地进行调整和发挥.2、教学结构课堂结构主要指教学环节或步骤.教学指导思想的科学性,教学环节的完整性和时间安排的合理性是评价教学结构的主要内容.教学指导思想,是否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问题为核心”.教学环节是否完整?以讲授新课为例,通常应有复习巩固、新课导入、教师启发、师生互动、学生思考、教学小节、课堂训练(练习)等环节.(四)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的运用要因材施教、量体裁衣、优选活用.教学手段与工具的运用.既要积极鼓励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与手段,同时也要肯定不具备条件的教师使用传统的有效的教学工具和技术.要客服片面强调使用现代教学技术的倾向,不能“为使用而使用”,更不能为装潢门面而滥用.教学条件和工具的运用,关键要看是否适时、适当、有效.(五)教师基本功、板书:一是看板书设计的合理性,是否言简意赅,条理清晰,画龙点睛;2、教态: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3、语言:准确清晰、精当简练、语调适宜、快慢适度,是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较高要求: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或哲理、激情奔放、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幽默感.4、操作:看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微机等熟练程度.(六)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效果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课堂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看课堂教学效率,达成同样的教学目标,学生学得越轻松越好、学习负担越轻越好.二是看目标达成度,主要看是否实现既定教学目标.三是看学生受益面,要关注全体学生的收益状态,从不单要看优秀学生的发展,还要看中等生和学困生的进步,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各上层楼.对教学目标达成度的评价,可结合听课时当堂测试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确保评课有理有据、客观公正.《丰碑》评课稿《丰碑》这篇课文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文章讲述了红军在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文章对人物的刻画非常细腻,表现了红军将士们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今天有幸听到马老师执教这篇文章,教者在课堂中巧妙地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用情,让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却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这节课中马老师巧妙的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会思想感情。1。情境教学法:课堂中注重创设情境,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图片、录音等教学设备营造氛围,让学生观看红军过雪山的录相和冻僵的军需处长图片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鲜明形象,引起学生对课文中人物的关注,入情入境生情。诵读质疑法:指导读中感悟,读中质疑,实现语感积淀,促进学生自悟自得,使学生在图、声、乐、情中自主学习。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在诵读中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深刻领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媒体演示法,多媒体展示感人的画面,再配以柔和的音乐,把学生带入了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朱熹曾说:“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他充分肯定了在语文学习中“读”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手段.本节课还有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在马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将课文读得充分、读得精彩,读出了课文要表达的感情,也读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在本课教学中,学生以多种形式的读来整体感知这篇文章,即:1.大声自读,读通课文;2.分段朗读,检查自学;快速览读,概括内容。4.小声自读,画出最感动的语句。由品赏朗读到领悟情感自然水到渠成。学习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创造力主要依靠求异思维。在结尾之处的教学设计也体现出教者的别具匠心。马老师用课件出示军需处长在雪地里冻僵,像座晶莹的丰碑的画面,让学生仔细看图,并想像,“当军需处长靠在树下马上要牺牲了,他会想些什么呢?他有什么心愿吗?”让学生看图想象延伸,不仅练习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发展了思维,也让孩子们进一步感受了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这种精神在战士们心中树立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在同学们的心中也树立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军需处长和晶莹的丰碑一样永垂不朽。人们常说:“文道结合”,在总结课文时,马老师又问学生:“你从军需处长身上想到了什么?”这时学生畅所欲言纷纷把对军需处长的崇敬表达出来了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的作用不单是“信息源”,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调控器,教师应做到“导而弗牵”,为学生的学习导向、导法、导练、导学,以民主的教风和循循善诱的技巧,把学生引到一种想学、爱学、会学的境地。我认为马老师这节课的教学正体现了这些教育理念,也值得我去好好的学习。小学语文优秀评课稿各位领导、专家、老师:大家上午好!实值冬寒赴横店深感暖意,节临圣诞品好课倍受启迪。今天,我们有幸相聚在一起,参与本工作室的送课下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收获了感动与幸福。在此,我代表工作室全体成员衷心感谢横店教育总支和横店小学的领导对这次活动给予的大力支持,为我们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其次,要感谢向晓鸣、胡建华两位老师为我们奉献了两节精彩的示范课,让我们如品名茶,清香沁人心脾;如沐春风,倍觉神清气爽;如临大海,心胸豁然开朗。在精彩纷呈的课堂上,我们师生的心灵变得更加清灵和敞亮,目光变得更为清澈和深邃,思想变得更为明敏和成熟,人生变得更加充实而多彩。下面分别评一评两位老师的课。让生命的激情在课堂上飞扬——评胡建华老师执教的《小草的生命》《小草的生命》是一篇拟人体的童话散文,课文语言优美,形象生动,绘声绘色地叙述了小草顽强的生长过程,歌颂了小草不畏艰难困苦,蓬勃向上,坚忍不拔的精神和顽强的生命力。胡建华老师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以语文素养的提高为出发点,以引领者、合作者的身份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入到文本的语言之中,真正让学生感受语言,熟悉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师生在课文的重点,难点之处进行探索,交流互动,利用课文这个“例”,让学生得意、得言、得法,努力实现“例”的增值。纵观整节课,亮点纷呈,精彩不断,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地方:1、以学生为主体,努力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理念新。胡老师以全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学生的终身发展,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学生去体验、感受小草的形象与内涵,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教学目标定位准。胡老师坚守语文教学的本真,围绕一个中心,即以语言教学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即培养语文能力和提高语文素养来设计教学,三维目标有机整合,体现年段和教材训练重点(举例略)。3、体现阅读教学特色和学生认知规律,训练过程实。教学过程中,胡老师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和热情,以巧妙的切入,动情的渲染,灵活的方法,机智的点拨,恰当的评价等多种方法组织教学(举例略),体现了训练的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的过程。整节课情、景、理顺序清晰,调动学生进行生命的感悟和思考,给学生以情感的熏陶,精神的滋润。4、以语言训练为本,品词、析句、明理、悟情,语文味浓。围绕教学目标,胡老师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抠词抠句,潜心会文,认真思考,把语言文字活化为生动形象的生活画面。例如让学生运用多种方式的读(自读、听读、评读、合作读、角色读、表演读、配乐读等)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换词比较,动作演示等方法体会“冒”一词在句子中表情达意的作用;引导学生以“岩石妈妈”、“小诗人”的身份夸一夸小草,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使学生获得了初步的情感体验,激发起对小草精神的赞颂,升华了情感美。5、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学方法活。教学过程中,胡老师善于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乐学、爱学、会学。”例如,创设“岩石妈妈”与“种子宝宝”的对话情境,以“贫穷”一词为切入点。从小草的生活环境入手,联系学生的经验,初步了解小草恶劣的生存环境,感受岩石妈妈的担心与关爱,小草的坚强和自信。又如,师生合作,通过做一做、说一说、读一读、议一议、练一练、演一演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进入到小草的角色之中,在课文特定的情景中去体验小草的艰辛与喜悦,进一步体会小草坚强,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使学生与文本产生情感的共鸣。6、专业知识全面、厚实,学科视野宽,教学功底深。在不断地学习探索与教学实践中,胡老师逐步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教学风格,听她的课是一种愉悦和享受。她的教学语言规范、简洁、流畅,具有亲活力和感染力。课堂上能做到关注学情,适时调控,引领和评价能力强,教学智慧丰富,值得我们青年教师好好学习。提几点需要改进的地方:1、课堂显得过满,指导学生“静心会文”略显不足。2、动态学情的处理方法上有失偏颇,例如前排一个男生表现很积极,发言未经认真准备,老师的评价使他有受挫之感。3、教学时间应紧缩一些,这节课超时多了点。《鸟的天堂》评课前不久,在网上有幸聆听了优秀青年教师的示范课,其中黄芳老师执教的《鸟的天堂》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堂上,黄老师以她优美的教学语言,娴熟的教学技巧,独创的教学设计把学生带到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世界,巧妙地将语文实践和人文精神的熏陶融为一体,充分展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无穷魅力.《鸟的天堂》是一篇讲读课文,记叙了著名作家巴金先生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为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剖析黄老师执教的《鸟的天堂》,我有如下感受:第一,教师的设计理念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时间,空间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课堂上,教师紧紧围绕这是一株怎样的榕树这一问题,让学生边读边思考来展开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找出了关键词句,重点段落,很容易就想象出榕树的枝叶茂盛景象和群鸟纷飞的壮观景象,逐步将课文的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第二,教学特点与课型特点吻合.《鸟的天堂》是写景抒情的文章,行文优美.黄老师执教时采用以读为主的教学特点,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用自由读,指名读,默读,齐读等形式,使学生一个比一个读得好,让学生在读中积淀语言,内化语言.第三,多媒体为教学起到了辅助作用,为学生提供了直观感性材料.课文在写榕树大,茂盛,主要通过对枝干和绿叶的描写,展示了孤木成林的榕树的勃勃生机;写众鸟活动的热闹场面,主要写了数量多,种类多,而且鸟儿生活得自由,快活.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教师展示了课件,让学生直观感知鸟的天堂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当然,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听了黄老师执教的《鸟的天堂》这一课,我觉得教学的深度还不够.作为五年级的学生,不仅仅是让学生读熟课文,理解词语,教师有必要分析作者的写作方法,表达方法,让学生从中领悟一些写作技巧,为习作的谋篇布局奠定坚实的基础.《芭蕉花》评课很幸运能有机会聆听上海市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展示课,由于自己现在担任二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因此我特地抽空观摩了纪凌老师上的一堂《芭蕉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