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全国甲卷历史(答案)2023_第1页
A全国甲卷历史(答案)2023_第2页
A全国甲卷历史(答案)2023_第3页
A全国甲卷历史(答案)2023_第4页
A全国甲卷历史(答案)202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甲卷)文综历史试题(全国甲卷:贵州、四川、西藏、广西)24.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国君爵位由高到低称为公、侯、伯、子、男。楚国先祖在西周初被封以“子男之田”,春秋时期,楚国国君自称为王,称霸中原,争当华夏盟主。孔子编撰《春秋》,仍坚持称楚王为“楚子”。孔子此举目的是A.实录历史事实B.提升周王权威C.维护等级秩序D.强调文化差异24.C解析:《高效历史学习笔记·必修上册(第二版第二印,下同)》P18“楚子熊通要求晋升爵位不成,自行称王;楚庄王问鼎事件,是诸侯国对分封制的公开挑战。”《高效历史学习笔记·必修上册》P19“春秋后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春秋时期的鲁国季孙氏‘八佾舞于庭’,孔丘斥责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25.在中国古代,自然环境、社会生产状况、国家政策、灾害以及战乱,都会对人口的区域布局产生影响。图3显示了两汉间江浙一带与湘江流域人口增长的巨大差异,能够解释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图3A.土地兼并程度B.经济发展水平C.人口自然增长D.移民流入数量答案B26.民众日常生活能够反映时代特点。下列情景中,可能出现于北宋都城市民日常生活中的是A.早晨在家喝红薯玉米粥B.晚上去夜市听人说书C.到指定市场用银元购物D.出门时穿件黄色棉袍答案B《高效历史学习笔记·选择性必修》P155有“常见农作物的原产地及进入中国的大致时间。”依据该书直接排除A项。常见农作物的原产地及进入中国的大致时间名称原产地传入中国时间小麦西亚的新月沃地河姆渡遗址葡萄中亚、西亚东汉玉米(玉蜀黍)美洲明朝红薯(甘薯、番薯)美洲明朝土豆(马铃薯)南美洲明朝辣椒中南美洲明朝番茄南美洲明朝《高效历史学习笔记·必修上册》P135条目“宋元时期的棉花种植的推广”,“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宋末元初,棉花种植由边疆迅速向内地传播。文献记载:宋元之间始传种于中国,关陕闽广首获其利,盖此物出外夷,闽广通海舶,关陕通西域故也。”依据该书,可以直接排除D。关于中国白银使用情况,《高效历史学习笔记·必修上册》P188,有如下讲述(图书与原文截图),可以直接排除C。依据《高效历史学习笔记·必修上册》关于宋朝“城市革命”条目,可以直接选出正确答案。27.明代很多熟读儒经而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秉持“虽终日做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的信条,尽心于实践“圣人之学”,与这种社会行为最契合的思想观念是A.“百姓日用即道”B.“心外无物”C.“存天理,灭人欲”D.“工商皆本”答案A《高效历史学习笔记·必修上册》P199截图(bcd选项的词条在《高效历史学习笔记》中有详细解读,不再截图):28.清末,陈去病在《论双剧之有益》一文中说“此其奏效之捷,必有过于劳心焦思,孜孜矻矻以作《革命军》《驳康书》《黄帝魂》《落花梦》《自由血》者殆千万倍。”他号召青年人投身戏剧。这反映出A.传统戏曲的演出逐渐衰落B.戏剧开始由愉悦达官显贵转向民众C.戏剧成为宣传革命的手段D.反清书籍宣传革命思想的作用弱化答案C29.有学者认为,绅商是个新兴的社会阶层,主要活跃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们已开始接触和使用新的资本主义营运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开始带有近代趋向,但在很多方面依然非常守旧和传统。这可用于说明当时中国A.绅士是社会转型的主要阻力B.“尊士践商”的积习遭弃C.传统社会阶级结构已被颠覆D.民放资产阶级的两面性【答案】D30.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注重增强阶级基础,中共一大在讨论今后的工作时,“决定集中我们的全部精力组织工厂工人……鉴于我们的党至今几乎完全由知识分子组成,所以代表大会决定要特别注意组织工人”。这反映出当时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B.民主革命纲领开始制定C.党的中心任务确立D.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答案C《高效历史学习笔记·必修上册》相关知识截图。31.1943年,中共中央指出,“提高妇女的政治地位、文化水平、改善生活,以达到解放的道路,亦须从经济丰裕与经济独立入手”。这一决定的实施A.促成妇女彻底摆脱封建束缚B.有利于抗日根据地政权巩固C.扩大了陕甘宁边区阶级基础D.适应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需要【答案】B32.共和之前的古罗马部分诉讼中,败诉方须将用于担保的牛羊祭神,以赎伪誓之罪。担保的牛羊多超出诉讼物价值,且影响农牧生产。共和国早期,败诉方改向国家缴纳罚金,到公元前3世纪末,罚金已无足轻重。这一变化表明罗马共和国时期A.系统完备的罗马法体系形成B.法律注意保护公民的权益C.法律事务受到神权严格控制D.贵族对法律的解释权扩大【答案】B33.西方某一文学思潮挑战和反叛了强调“主观”“创造”“情感”“想象”的文学成规,主张科学理性精神,刻意追求“客观”“写实”。据此可知,该文学思潮属于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文D.现代主义【答案】C34.有学者认为,巴黎公社工人制造了个断裂,历史的连贯性步伐在这里戛然而止,它宣告了工人阶级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来缔造一个新的世界。这里的“断裂”是指A.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则被颠覆B.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人们生活C.空想社会主义的第一次尝试D.封建保守势力复辟梦想破灭【答案】A解析:打碎旧机器,建设新机器。35.1952年,美国对菲律宾启动了蔬菜种子项目,次年升级为“民主种子”项目。该项目将募集或低价购买的蔬菜种子在菲律宾农村分发并给予种植指导,同时将西方观念传播给受助的菲律宾民众。美国“民主种子”项目的实施A.反映两极格局形成后美苏对抗的升级B.旨在促进菲律宾经济发展与观念变革C.推动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独立与解放D.凸显了对第三世界地区的宣传与争夺【答案】D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塞尔登中国地图》长160厘米,宽96.5厘米,采用中国古代风景画手法,使用汉字标注,并采用上北下南方位,同时标识了欧洲风格的罗盘和比例尺条。图中明朝信息最为丰富,北京城、黄河、各省边界等都有详细描绘,但却仅位于地图左上部分,中国南海前所未有地占据了中央位置,地图展现了东亚和东南亚金貌,覆盖了西起印度洋、北抵日本海、东南达印尼中部诸岛的广大地区。该地图准确性较高,但它并非一幅中国传统的陆地舆图,而更可能是一幅航海路线图。这些航线以中国南部的泉州与漳州港为起点,形成一个网络,最远可达地图最西端的印度卡利卡特港,图中还标注了如何前往也门、阿曼和霍尔木兹海峡。有学者根据图中信息判定,该地图为明末中国人所绘。该地图后被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约翰·萨利斯获得,辗转落到了约翰·塞尔登(1584~1654)手中。塞尔登是英国律师,下议院议员,东方学家,是对波斯、阿拉伯以及中国的相关知识感兴趣的英国学者之一。在他那个年代,海洋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塞尔登比同时代的人更敏锐地察觉到,自己生活在一个正经历海洋变迁的时代,他主张海洋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由国家行使管辖权。在去世前夕,他将该地图捐赠给母校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塞尔登中国地图》的名字也由此而来。——摘编自(加)卜正民著《塞尔登的中国地图:重返东方大航海时代》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简析这幅地图流传到英国的背景。(12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学者判断这幅地图为中国人所绘制的依据,以及该地图的意义。(13分)(1)[参考答案]背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欧洲主要国家对外进行殖民扩张,在世界范围内大肆掠夺财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早期资产阶级力量逐渐壮大;启蒙运动兴起;新航路开辟,航海技术进步;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和贸易往来日益密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2)[参考答案]依据:地图的内容使用中国古代绘画手法,使用汉字标注;采用中国传统上北下南的方位标注,有关明朝的内容最为丰富;以中国南海为中心;航线网络以中国的泉州和漳州港为起点。意义:有助于了解中国明朝后期的对外经贸往来;为了解当时中国和东亚、东南亚甚至其他地区的地理状况提供了较为翔实的资料;冲击了中国传统的对于世界的认知;有利于研究当时的中外交往,加强了中外交流。(第1问,妥妥的时代特征。《高考历史解题技巧》p178第十讲“世界近代史阶段特征”,与答案一模一样。)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武汉长江大桥(暂时未知原卷配图)武汉长江大桥是新中国在长江上建造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大桥,也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毛泽东豪迈地写道:“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武汉长江大桥已经成为新中国的国家记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无论是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结合史实阐释一则新中国的“国家记忆”。(要求:体现国家意义,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农奴制改革前,俄国铁路建设较为缓慢。1855年,俄国铁路总长度仅为980俄里。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政府又制定了一系列时政和行政管理措施,并为私有铁路公司作为建设资金的股票和债券提供5%的收入担保。1870~1880年,俄国政府将境外发行债券中约6亿卢布入账政府的专项铁路建设基金,以用于购买私有铁路公司的债券、股票等。19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政府全面收购私有铁路公司,统一运输。随着帝国主义在远东地区矛盾的加剧,90年代俄国铁路修建的重心转向中亚、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至90年代末,铁路长达5万多俄里。——摘编自张广翔、逯红梅《19世纪下半期俄国私有铁路建设及政府的相关政策》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后半期俄国铁路建设发展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农奴制改革对铁路建设的影响。(9分)(1)[参考答案]特点:政府主导并重视;制订了一些列管理措施;支持私有铁路公司的发展;设立专项铁路建设基金,以购买私有铁路公司债券、股票(为债券资本提供担保);统一造价;90年代铁路修建重心转移至中亚等地区;成就显著。(2)[参考答案]影响:通过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为铁路建设扫清了一些障碍;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为铁路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为铁路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农奴制改革,为俄国铁路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加快向中国东北移民的步伐,在伪满初即制订了所谓“屯田兵”移民和一般“农业移民”的侵略方针。为实现移民侵略,日本政府对本国人民进行欺骗性宣传。日本移民主要配置在沿苏边境一带,山林边缘地区、重要政治、经济、军事和交通的中心地区。日本侵略者认为“选定和取得农耕地,与满洲日农移民成败的关系级大”。1936年,日本政府正式通过了庞大的移民计划,并列为“七大国策”之一。为此,日本和伪满洲国都强化了有关移民机构,截至1944年底,日本移民侵占土地相当于当时东北耕地总面积的1/10。到1945年战败投降为止,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移民达10.6万户31.8万人。——摘编自孔经纬《一九三一至一九四五年间日本帝国主义移民我国东北的侵略活动》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向中国东北移民的主要方式。(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移民中国东北的后果。(6分)(1)【参考答案】方式:制定侵略方针;欺诈性宣传;政府主导;有目的向重点地区移民;强化移民机构等。(2)【参考答案】后果:使我国东北的农业生产围绕着日本帝国主义利益进行,是“工业日本,原料满洲”的殖民主义经济政策的具体体现;他们对东北地区的农业物资和人力资源进行野蛮掠夺,使之成为日本进行侵略战争的经济后方;使得东北地区的社会经济进一步殖民地化;严重地破坏了东北地区的农业经济等。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在周游列国遭遇困窘的情况下,仍“讲诵弦歌不衰”。孔子曾向鲁国、齐国的音乐大师学习,并有深刻的领悟力和高超的演奏技巧。史载,孔子整理的《诗》305篇,“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迷,以备王道,成六艺”。孔子强调“正音”“雅乐”,反对靡靡之音。他说:“《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又说:“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在孔子看来,“乐教”不仅仅是声乐、器乐、歌舞等形式,而且是育人才、齐风俗,实现政治与社会理想的重要途径。“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据《史记》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提倡“乐教”的原因。(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孔子“乐教”思想的影响。(6分)(1)【参考答案】原因:春秋晚期,王官之学开始向私家之学过渡;孔子是西周奴隶制度的崇拜者和积极唯护者;维护等级秩序的需要;乐本身已经具备了礼的性质;乐具有情感感化的作用等。(2)【参考答案】影响:乐教思想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所包含的“礼乐”、“感化”、“美”的思想亦成为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乐教侧重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以个人的自我修养,达到社会的和谐;乐教把音乐和社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为现实政治服务;孔子的乐教思想是企图教导人们维护传统的贵族音乐,以达到政治上恢复西周宗族制的所谓理想社会。《高效历史学习笔记·前言》左手高中右手大学《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新课程标准实施后,高中历史必修课程采取通史方式,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发展趋势;选择性必修和选修采取专题史方式,旨在让学生从多角度进一步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就《中外历史纲要》(必修)教材而言,把早前五个学期才能讲授完毕的高中历史教材,整合成两个学期授课时长的两本教材,而且增加了一些新的知识点,如中外远古史,非洲、拉美、亚洲史等,其内容也只能高屋建瓴、点到为止甚至挂一漏万了。广大师生普遍反映本轮教材“高度有余,细节不足”,“既面面俱到,又点到为止”,这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新的考验。但是,无论高中教材如何变化,新形势下的高考都不会再局限于“历史课本”了,高考考的是“历史”而不是“历史课本”,已成为命题人员和相关研究人员的共识。我们应该如何学习新时代背景下的高中历史呢?高考历史成绩需要“七分知识,三分悟性”。史料浩如烟海,高考试题年年更新,高考试卷尤其是历史科目,不可能出现陈题旧题。所以,题海战术未必省力,盲目做题未必高效。虽然新高考以“能力立意”为主,但知识是能力的载体,任何考试策略、解题技巧只有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起作用。无论高考试题如何变化,基础知识才是永恒的王牌。准确、系统、牢固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历史知识,是提高能力的前提条件。尽管当前的高考命题出现了“去教材化”的倾向,离“课本”的距离越来越远,但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高中阶段的教学与学习也并非漫无目的,高中师生的教与学仍要“以课标为中心”“以课本为框架”,必须对高中历史教材涉及的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都有所了解,并尽可能把相关知识拓展到适当的广度和深度。为使广大师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知识,对教材内容“挖深、挖透”,本书采取左右两栏格式。左侧是高中历史教材内容,我们对每一个知识点都进行了逐条分解,既总览课本全貌,又概括历史规律,方便学生从宏观维度把握知识框架。为使行文流畅,便于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我们适当补充了必要的初中历史知识。右侧是对高中历史教材的“注疏”,我们对课本涉及的每一个知识点,参考大学教材的相关内容,吸收最新史学研究成果,尽可能地进行了详细的诠释,引领学生准确认识相关历史问题的背景、性质、特点、作用及影响,力争使相关知识达到相应的广度和深度,以方便学生理解教科书的“微言大义”,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边进行教学实践探索,一边对相关内容进行修正,力争使本书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难以理解的,我们做了较多的解释说明;易于理解的,我们尽量使其符合学生的记忆规律,力争使本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新课程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将面临新的严峻挑战,但也给师生开拓了新的学习空间。相信本书对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考试能力,会有积极作用。本书是专门针对有志于参加高考的考生而编写的。不过,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无论是“客观存在的历史”还是“对客观历史的主观描述”,不是也不应该是本书这个样子。学习历史的途径和方式有多种,本书只是提供了其中的一种模式,千万不要因本书而束缚你的想象力。虽然本书最大限度地诠释了高中历史教材,但本书仍不能涵盖高考涉及的所有知识。除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之外,你还需要具备阅读能力、读图能力、感悟能力、文字功底、应试技巧等。而这些能力的获得,显然需要长期的积累和个人良好的潜质。同学们,你们正值青春年华,应当全力以赴的年纪不能过早地顺其自然。你心中一定有一个梦想,内心藏着一个故事。追求“远方”,实现“梦想”,需要我们付出心血与汗水。相信自己,努力的现在,会有一个水到渠成的未来。《高效历史学习笔记》包含《必修上册中国史》《下册世界史》《选择性必修》全套三本,约一千页,一百五十万字,开本与高中历史课本大小一致(A4大小),正文“宋体/楷体”五号字,黑色+红丝印刷。以下为原书内容复制: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课程标准】1.6明至清中叶中国版图的奠定、封建专制的发展与社会变动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内容导读】(明清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国家稳固,承古萌新)明清时期,专制集权空前强化,统一多民族国家更趋稳固,现代中国的版图逐渐定型,商品经济更加活跃,文化科技、对外关系都有新的发展。(世界局势)这一时期,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新航路开辟后,世界逐渐连为一体,欧洲走出了中世纪,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新兴工业文明取代传统农业文明,已成为世界大势所趋。(明清转型困难,逐渐落后)明清之际的中国,虽然出现过西学东渐的现象,(落后的原因)但由于传统经济机构和专制体制的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日益受到阻碍。统治者故步自封,拒绝扩大对外交往,进一步扼杀了中国跟上世界潮流的机会,埋下了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伏笔。【单元分析】本专题有两个学习要点,一是认识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意义,二是认识明清时期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变化和面临的危机。

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内容概要】明朝时期,专制集权趋于强化,统一多民族国家趋于稳固。政治上,废宰相,设内阁,权分六部,宦官专权;海疆治理上,郑和下西洋,从海禁到重新开放海外贸易,西欧殖民扩张,沿海地区受到严重侵扰;内陆边疆治理上,明朝和蒙古关系的演变,明朝对西藏的有效治理,满洲的崛起与明清易代。【重点、难点】重点:明朝面临的内部和外部问题。难点: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一、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1.元末农民起义⑴1351年,元朝爆发农民起义,动乱迅速波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多支反元队伍。⑵佃农出身的起义将领朱元璋势力逐渐强大,统一了南方大部分地区。元末农民起义⑴背景:①元朝中后期,帝位纷争(皇帝频繁更迭)、权臣擅政、吏治腐败,加上干旱、蝗灾、瘟疫与水灾频发(黄河决堤并改道),社会矛盾尖锐。②元朝末年,“开河变钞”(开挖黄河新河道和滥发纸钞),通货膨胀,徭役繁重,社会矛盾加剧,民变四起。⑵概况:①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韩山童、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起义爆发。(元朝征发15万人修治黄河,官吏克扣“食钱”引发民愤。北方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及其教友刘福通趁机发动起义,起义军头裹红巾,称红巾军。)随后,郭子兴率众响应,出身寒微的朱元璋加入了郭子兴队伍。②朱元璋趁元军疲于对付北方红巾军及各派军阀势力互相攻伐之机,用“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力量逐渐崛起,先后消灭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势力,逐渐统一了南方大部分地区,为北上灭元奠定了基础。2.明朝建立⑴建立大明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国号大明。朱元璋就是明太祖。明朝建立⑴1368年初,朱元璋在应天(南京)称帝,国号为大明,年号洪武,朱元璋即明太祖。⑵大明国号来源:学术界有多种说法。一说出自白莲教,而源头则是佛教;一说大明国号的源头是明教。朱元璋用“明”作国号以示明教的正统地位,也应和了“明王出世”(即弥勒佛降世)的预言。以明喻火,根据“五德终始”说,表示明朝取代元朝是“以火克金”。⑵统一全国同年,明军北伐,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统一全国⑴朱元璋称帝后,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名进行北伐,攻占大都,元顺帝北逃,中国再次回归汉族王朝统治。(元廷北遁后,朱元璋改大都为北平。明成祖朱棣迁都后,再改为北京。)⑵之后,朱元璋又相继消灭四川、云南、辽东等割据势力,并多次派兵深入漠北,大破北元,天下初定。(1368年以后,元廷退居漠北,史称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夺权,改回蒙古旧称,北元灭亡。)对地方实行更为严密的控制(初中)⑴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①朱元璋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承宣布政使司,掌管民政和财政,提刑按察使司掌刑狱监察,都指挥使司掌军务。三司的长官由中央任命。②三司分立,相互牵制,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⑵朱元璋还先后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以巩固皇室。承宣布政使司⑴概念:承宣布政使司,是明清两朝的地方政府机构。⑵设立及职权:①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所以承者,朕命也;宣者,代言之也;布者,张陈之也”。②尽管在习惯上布政使司仍被称为“省”,但其职权范围远比元朝行省狭窄,仅掌管一省之民政及财赋,与掌管刑名的提刑按察司、掌管军事的都指挥使司合称为“三司”,互不统属,分别隶属于中央。⑶评价:①地方机构中行政、司法、军事三权分立,共同对朝廷负责,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②但三司互不统属,造成事权不一、效率迟缓之弊,遂有中央派遣官员“巡抚”地方之举,以协调地方三司。(景泰以后,随着巡抚的全面地方化和制度化,巡抚成为居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军政长官,巡抚由临时性差遣演变为设立衙门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同时,巡抚只能奉敕行事,不得擅权越职,中央派出镇守总兵和镇守太监监督巡抚。)⑷发展:清朝沿袭明制,保留各承宣布政使司,并在各省布政使之上设置总督、巡抚掌管全省军民事务,布政使成了巡抚属官,专管地方民政、田土、户籍、钱粮等。知识补充洪武之治⑴元朝的国家制度相对粗略,而且带有草原游牧民族色彩。朱元璋在北伐元朝的檄文中,提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政治口号。明朝讳言对元朝制度的继承,表示要直接继承宋朝的制度。⑵朱元璋即位后,建立起一套比较严密、规范的国家制度。朱元璋通过多种措施,将百姓严密地控制在政权的管辖范围内。①赋役黄册,是明朝政府为核实户口、征调赋役而制成的户口版籍。黄册以户为单位,详载籍贯、姓名、年龄、丁口、田宅、资产等,并按职业分为民、军、匠三类户籍。民户承担赋税和力役;军户提供兵役;匠户即手工业者,承担工匠差役等。黄册每隔十年重新修订,载明期间的各户人丁、财产变迁,以便官府依据户籍变化合理征发赋役。②鱼鳞图册,是中国古代的土地登记簿册,将房屋、山林、池塘、田地按次序连接地绘制在簿册中。图册中详细登记每块土地的编号、地主姓名、亩数、四至以及土地等级。由于田图状似鱼鳞,故名。宋朝曾在农业较为发达的浙闽等地编造过。明朝洪武年间,命各州县分区编造,摸清了地权,清理了隐匿,方便了赋役的征收,扩大了财税来源。③确立里甲制。为了落实赋役征收及维持地方治安,朱元璋以110户编为一里,由丁粮最多的10户轮流担任里长,试图建立以守法地主为乡村领导层的地方社会秩序。⑶朱元璋惩治贪官污吏,轻徭薄赋,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号使用时间为1368至1398年,共使用三十年。)知识补充洪武四大案⑴胡惟庸案(1380年):朱元璋以中书左丞相胡惟庸谋反为借口,杀胡惟庸,前后受诛三万余人。朱元璋借此罢黜左右丞相,废除中书省,从此中国再无宰相一职。⑵蓝玉案(1383年):朱元璋借口凉国公蓝玉(常遇春妻弟,在北伐蒙元中屡立战功)谋反,受诛功臣宿将约二万人,尤以武将居多。朱元璋借“胡蓝之狱”,把开国功臣骁将诛戮殆尽,将行政、军事大权牢牢地控制在皇帝手中。⑶空印案(1375年):空印指预先盖好官印的空白账册。空印案是明太祖严惩地方财政人员持空印账册至户部结算钱谷的案件。按制度,每年各省(布政使司)及府州县均须派计吏赴户部,呈报财政收支账目及钱谷等项数字,户部审核稍有出入,即驳回令重造账册。计吏为免于往返奔走,皆带有空印账册,遇被驳即刻重新填报。此法作为“权宜之务”,习以为常。明太祖认为是官员串通舞弊,此案受诛官员数百人。⑷郭桓案(1385年):属于整治官吏贪污的案件。户部侍郎郭桓等人勾结地方官吏,吞盗官粮,后被告发。明太祖将六部左右侍郎以下全部处死。为了追赃,各地地主遭抄家而破产者不计其数。朱元璋重典统治明显带有极端强化君主集权的色彩。朱元璋通过打击功勋,设立锦衣卫,加强特务监视等手段来加强皇权。3.废除宰相制度⑴目的:为加强专制皇权。⑵概况: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自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并且严令子孙永远不许设立宰相。⑶影响:这一举措对以后五百余年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人们习惯以宰相来代称皇帝之下拥有最高行政权和决策权的官员。但是,宰相只是一种俗称,历史上除了辽代以外,宰相一直不是正式的官职名称。)宰相制度的废除⑴背景:①明初承袭元制,在朝廷设中书省和左右丞相,丞相统辖六部,总揽全国政务。②朱元璋性格多疑、专断,迷恋权力,事必躬亲。③为了巩固皇权,加强统治(目的),朱元璋吸取历史上宰相专权乱政、妨碍皇权的教训,决定废除宰相制度。⑵宰相制度的废除:①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借“胡惟庸案”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并下令以后也不许再设丞相。②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①朱元璋敕谕群臣:“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事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丞相废除后,由于皇帝工作量太大,洪武十五年(1382年)不得不使用翰林院的文学侍从官员来协助文墨工作,为皇帝顾问,内阁雏形产生。②吏部为六部之首。主掌监察、弹劾的御史台更名为都察院,设左右都御史,与六部尚书合称“七卿”。大理寺主管复审、平反冤狱,与刑部、都察院合称“三法司”。“通政司”,掌内外章奏和臣民密封申诉等事项。)⑶结果:①皇帝集君权和相权于一身(国家元首身份兼任官僚机构首脑),加强了专制皇权,君主专制达到新的高度。②导致繁杂的政务集于皇帝一身,皇帝的工作压力增加。(补救措施)朱元璋设立殿阁大学士作为皇帝的侍从顾问,是为内阁制的雏形。殿阁大学士品秩较低,仅供备问兼协理奏章,并不参与决策。③皇权兼并了相权,标志着皇权对于相权的斗争取得了彻底的胜利。(宰相在中央集权制度内部可发挥双重作用,既可以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决策机要,也可能因权力过重而威胁君权。按照中国古代传统观念,宰相选贤而任,是“贤人政治”的体现,可以适度弥补君主世袭带来的一些弊病。宰相制度的废除,使官僚机构对皇权的调节机制大为削弱。所以,黄宗羲认为“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4.设立内阁⑴原因:废除宰相后,皇帝需要直接领导六部等具体职能部门,工作压力成倍增加。⑵设立:①明太祖的儿子明成祖在位时,选拔一些文官到皇宫内的文渊阁值班,充当秘书。②从此,一个常设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形成,称“内阁”,其官员称为某殿或某阁大学士。⑶发展:票拟与批红。①(明宣宗时期,内阁大臣获得“票拟权”。)大学士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②皇帝在票拟的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称为“批红”。⑷内阁权力的变化:明朝中后期,有的大学士深得皇帝信任,权力很大,被比喻为宰相。(虽然有的内阁首辅权重一时,但从制度上讲,内阁必须完全遵照皇帝的旨意行使,不准自行其是,所以内阁实质上仍是皇权的组成部。)明朝内阁制度的建立⑴原因:废除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多,遇到大事也无人商量。⑵建立:明成祖朱棣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大学士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制度正式确立。(文渊阁地处宫廷之内,阁臣又常在殿阁随侍皇帝左右,故称内阁。殿阁学士,意思是能够进入内阁的学士。)人物/年号阶段名称阁臣权力权力演变明太祖/洪武奠基/雏形殿阁大学士处理文案的侍从秩五品明成祖/永乐正式确立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明宣宗/宣德发展完成内阁大学士票拟权与六部平等明世宗/嘉靖(首辅)大权尽归内阁位在六部之上⑶演变:①明宣宗时(朱瞻基,年号宣德),授予内阁大学士“票拟”权,帮助皇帝草拟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②内阁成为辅助皇帝决策的中央机构,其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③为预防内阁地位上升威胁皇权,又以司礼监太监予以牵制。(①票拟与批红:群臣奏章在呈皇帝批示之前,由内阁学士把批阅建议写在纸上并贴在奏章上面,叫作“票拟”。内阁意见和建议对皇帝决策会产生一定影响,票拟权使内阁地位上升。皇帝对内阁意见用红字做批示,称为“批红”或“朱批”。若“票拟”不合皇帝意见,则令内阁再拟,称为“改票”。明朝中后期,由于皇帝怠政或幼冲等原因,皇帝经常让司礼监太监代笔“批红”。②宦官专权:宦官擅权是皇帝授权的结果,也是皇帝利用宦官牵制内阁的产物。虽然明朝司礼监太监拥有很大的权力,但司礼监始终受制于皇权,不能像唐代后期那样任意废立皇帝。③首辅,是明代首席大学士和清代领班军机大臣的习称。明代典制中并未明文规定“首辅”之名,但习惯上称内阁主要柄政者首席大学士为首辅。首辅大致出现于明英宗天顺年间,始于李贤。嘉靖、隆庆和万历初期,首辅、次辅界限严格,首辅主持内阁大政,拥有相对特殊的职权和地位。张居正之后,内阁首辅的权力逐渐衰落。)⑷性质(特点):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仅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马汉麟著、栗强笺注《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现在一般认为皇帝辅臣并非宰相,理由有三:①首辅、辅臣有议政之权,而无监督百官之权,更不能指挥六部等行政机构工作。②辅臣们草拟的诏谕(即所谓“票拟”)能否生效,完全取决于皇帝“批红”签字。③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皇帝让司礼太监代行“批红”之权。辅臣不光要揣度皇帝之意而行事,更要处处受太监的制约。这都是承担秘书、顾问工作的辅臣们与百官之首的宰相的巨大区别。所以说,明初朱元璋废除宰相是中国古代官制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改革。]⑸评价:①内阁没有行政权,内阁在制度上只承担秘书、顾问工作,不能正式统帅六部百司,无监督百官执政之权,内阁首辅也不是法定的中央政府最高行政长官。②内阁权力来自于皇权,阁臣的升降和职权的大小全由皇帝决定,虽有内阁首辅大权在握的现象,但其权力并不是来自于制度和职位,而是来自皇帝的支持与信任,一旦失宠,地位便一落千丈。③内阁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内阁票拟必须符合皇帝心意,票拟的采纳与否也取决于皇帝的批红。④内阁的建立加强了君主专制,强化了中央集权。(①也有观点认为,随着阁权代代积累,明中叶以后的内阁大学士已经掌握了部分宰相之权。嘉靖中叶至万历初年的五十余年间,大学士夏言、严嵩、张居正相继入阁成为首辅,内阁逐渐成为国家中枢机构。②内阁政治地位的提高,主要来源于“票拟”权。内阁大学士所写的票拟是否被皇帝采纳是内阁实际权力与地位的决定因素。明代中后期,皇帝将自己的“批红”权力交给司礼监,出现了内阁与司礼监双轨辅政和相互制衡的局面。③明代中枢经历了从六部分管,到司礼监与内阁共同管理的嬗变。“监阁共理”体制并非是一种简单的“双轨制”。由于皇权倾斜对象不同,造成了明代权力中枢在司礼监和内阁之间游移。这种游移,一方面确保了皇权的稳固,另一方面也是明代发生“宦祸”与“党争”的内在原因。)5.宦官专权⑴比较而言,宦官比内阁更多地得到皇帝信任,以致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⑵概况①代行皇权:内廷宦官机构司礼监,获得了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②控制厂卫:宦官集团还负责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对官民的言行进行监视、侦查,有权逮捕、施刑。司礼监⑴司礼监始置于明太祖洪武年间,是明朝内廷管理宦官与宫内事务的“十二监”之一。司礼监设掌印太监一人,秉笔太监数人,负责皇帝的公文处理。⑵明初,司礼监权力并不大。到了中后期,由于皇帝怠政以及幼冲等原因,皇帝经常让司礼监代帝批红。司礼监利不断扩大自己的权力,干预中央决策,成为整个宦官系统中最高的权力机构。明英宗以后,司礼监成为和内阁相对的机构,其掌印太监实际已成为与内阁首辅对柄机要的“内相”。明朝著名宦官王振、刘瑾、冯保、魏忠贤等都曾担任司礼监掌印太监,魏忠贤还兼任东厂太监。⑶司礼监太监代皇帝“批红”,是在代行皇权。明朝宦官是以皇帝家奴的身份窃取了“管家”的权力,一直处于权力体系中的非法定状态。(与汉唐宦官专权不同,明朝宦官的权力始终受制于皇权。)(明朝内廷宦官机构统称“二十四衙门”,内设十二监、四司、八局。十二监包括:司礼监、御马监、内官监、司设监、御用监、神宫监、尚膳监、尚宝监、印绶监、直殿监、尚衣监、都知监。包括司礼监在内的宦官机构的主管宦官称太监,于是太监逐渐成为宦官的代称。明朝擅权的宦官以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最为著名,被称为明朝“四大权阉”。即使是不可一世的刘瑾、魏忠贤,最后也被皇帝轻易铲除,表明宦官权力只不过是皇权的延伸。)厂卫制度⑴概念:明代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合称“厂卫”,是在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个司法机关(“三法司”)以外,设置的直接听命于皇帝、执掌“诏狱”的特务机构。⑵概况:①为了监视官民,明太祖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掌管侍卫、缉捕、刑狱、收集情报等事,基本贯穿明朝始终。锦衣卫由皇帝信任的武将担任,独立处理皇帝钦定的案件,相当于皇帝的私人警察。②明成祖又设立缉捕“叛逆”的特务机关东厂(全称东辑事厂)。东厂起初由明成祖直接指挥,后来统辖权移至宦官手里。东厂设立之初,和锦衣卫是平级关系,后来变成了锦衣卫的上级。东厂作为明代威权最大的负责侦缉和刑狱的特务机构,一直存在到明朝灭亡。③西厂存在时间较短,是明宪宗朱见深委派汪直设立,权力一度超过东厂。成化、正德年间,西厂两次设立和撤销,存在约十年时间。明武宗正德年间,复开西厂。西厂与东厂虽然都受刘瑾指挥,但两者之间争权夺利。于是刘瑾又自建内行厂,权势居东西厂之上。刘瑾倒台后,内行厂与西厂一同被撤。④锦衣卫的首领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属于外臣。东厂、西厂或内行厂的头目,多由司礼监太监充任。明朝的东西厂之间、厂卫之间是互相勾结又互相钳制的关系。⑶评价:厂卫制度对各级官员有明显的牵制作用,是明朝皇权膨胀的产物。作为直属皇帝的侦讯机构,厂卫可以不经司法机构,直接审判并处罚疑犯,反映了明代君主独裁统治的特色。(以下初中内容)⑶昏君辈出:明朝自明武宗(朱厚照,年号正德)开始,屡出昏君。明武宗长期不上朝,明世宗(朱厚熜,年号嘉靖)迷信道教,明神宗(朱翊钧,年号万历)更是二十多年不理朝政。由于君主不理政事,朝政大权落入奸臣与宦官手中。明世宗时,严嵩父子把持朝政二十多年。⑷宦官专权:明中期以来,又出现了宦官专权的局面。大宦官王振、刘瑾先后擅权。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天启)时,宦官魏忠贤主宰朝政,党羽遍天下,形成“阉党”,实施恐怖统治,被称为“九千岁”。⑸东林党争:魏忠贤擅权,激起东林党人的反对,他们上书弹劾阉党的罪行,遭到阉党的残酷迫害。明末党争(东林运动)⑴背景:明神宗(年号万历)怠政,官场腐败,社会矛盾激化。⑵东林运动:①源于1604年(万历三十二年)顾宪成创办东林书院。东林书院以“孔子表彰六经,程朱表彰四书”为榜样,意在纠正阳明心学“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倾向,回归儒家正统(回归程朱)。②天启初年,一些原先与东林书院有关的人士回到政坛,把重整道德的精神带到了官场。他们针砭时政,要求廉正奉公,革除积弊,得到了社会的同情与支持。⑶明末党争:①太监魏忠贤及其依附势力把凡是反对“阉党”专政的人一概斥为“东林党”,把原本子虚乌有的“东林党”当作一个政治实体,予以打击。(“阉党”为打击异己,将“东林党”的范畴无限扩大化。)②被东林清流认为品行有缺的官僚,因地域不同也结成党派,如齐党、浙党、楚党等。魏忠贤趁明熹宗朱由校荒嬉,逐渐掌握内廷大权,反东林诸派相继投至魏忠贤门下,形成庞大的阉党集团。③明末党争,几乎是东林人士与全国朋党集团之争,党争绵延数十年。⑷结果:①1625年(天启五年),明熹宗下诏毁禁全国书院,东林党人也遭到打击。②1627年(天启七年),明思宗朱由检(年号崇祯)即位后,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集团被剿灭,东林书院得以修复。⑸评价:①东林人士坚持原则,重视气节,具有一定“为民请命”的色彩,是古代士大夫的精神楷模。②在政治实践中,他们党同伐异,意气用事,给自身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也加剧了明朝政坛的分裂。(明朝中期以后,江南地区的商品经济和工场手工业进一步发展。在一些工商业发达的城市,商人、作坊主、手工匠以及其他城市平民,开始成为一支新的社会力量。不少东林人士也兼营工商业,有些人突破了“以农为本”的经济思想,提出了“工商皆本”的新观点。东林党人反对增收工商税,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要求自由发展经济的呼声。)知识补充《大明律》⑴制定:明太祖统治期间,制定了《大明律》。⑵特点:《大明律》变通了体例,调整了刑名,增加了经济立法,扩大了民法的范围,在“礼”与“法”结合方面体现了维护纲常名教的特征。《大明律》确定了皇族、贵戚、官绅的法律特权,但文武官员的特权与前代比较有所下降。《大明律》很多内容沿袭《唐律》,在量刑上大抵是罪轻者更为减轻,罪重者更为加重(对谋反及重大经济犯罪,量刑更重;对有关典礼、风俗、教化等对政权危害不严重的犯罪,量刑较唐律为轻)。⑶地位:《大明律》是中国明代以前各个朝代法典文献编纂的历史总结;推动了清代乃至近代中国立法活动的发展。知识补充靖难之役⑴背景:明朝开国不久,朱元璋先后封自己的儿子们到北方边境和长江中部世袭为王。这些藩王在抵御蒙古侵略和镇压地方叛乱方面起了一定作用,但也造成了藩王尾大不掉的隐患。(受元朝影响,明初分封制重新抬头,鲜明地体现了明朝家天下的特征,是一种历史倒退。)⑵概况:建文帝朱允炆(朱元璋皇太孙)担心封王的皇叔威胁皇权,与亲信大臣密谋削藩,周王、代王、齐王、湘王等先后被废或被杀。建文帝密谋逮捕燕王事泄,封藩北平的燕王朱棣以“清君侧,靖内难”为名,起兵反叛,史称“靖难之役”。“靖难之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地方藩王叛乱成功的例子。⑶结果:1402年,朱棣攻破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同年,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1403年,改元永乐,改北平为北京,开始酝酿迁都。⑷永乐十九年(1421年),北京主体工程完成,明成祖正式迁都北京。北京是朱棣的“龙兴之地”,迁都有利于稳固自身权力,有利于防御蒙古南侵、加强北部边防。(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的分远离,京师物资供应必须依赖于从江南长途转输,增加了明清两朝的经济负担。)知识补充永乐盛世明成祖朱棣雄才大略,他即位后励精图治,发展经济,提倡文教,疆域辽阔,国家富强,天下大治,史称永乐盛世。⑴政治上:完善了文官制度,形成了后来内阁制度的雏形。明成祖即位后,继续削藩。将边塞诸王迁回内地,严禁诸王过问地方军政事务。到永乐末年,诸王不再拥有代表皇帝镇遏地方的军事权力,多数成了单纯的皇族地主。(由于皇族后代日益增多,且不从事四民之业,皇族成为腐朽的寄生阶层。)⑵军事上:收复安南,设交趾布政司。多次亲征漠北,攻打鞑靼与瓦剌。在归附的建州女真、海西女真设置卫所,安抚野人女真。1407年设奴儿干都司,扩大东北疆域。⑶外交上:派郑和下西洋,与各国进行政治经济来往,将朝贡制度推向巅峰,扩大了明朝对南洋、西洋的影响力。⑷文治方面:为改变“篡逆”形象,推行了一些标榜文治、尊崇儒学的措施。朱棣令解缙率三千文人编修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引书达七八千种,约3.7亿字,备份了古籍。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1.郑和下西洋⑴时间15世纪前期(从1405年到1433年),明成祖派遣宦官郑和远航海外。⑵概况郑和先后七次率领船队出海,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史称“郑和下西洋”。⑶评价①(地位)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历史上空前规模的远洋航行,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半个多世纪之后的欧洲远洋航海家的航行。②(局限)其目的主要是“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因此后来未能持续。郑和下西洋⑴概念: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从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共计七次(第七次是在明宣宗宣德年间),远航到达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⑵目的:①为炫耀国威,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②同时也用中国货物换取海外的奇珍异宝。(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众说纷纭。《明史·郑和传》同时提供了寻找建文帝和宣扬大明威德两种说法,此外还有防范帖木儿帝国、获取海外朝贡以及出于宗教目的等说法。学界多倾向于宣扬威德说。明成祖好大喜功,想通过“耀兵异域”,令蛮夷畏威怀德、输诚纳贡。)⑶特点: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赤道以南的非洲东海岸,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纪末地理大发现之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上探险(比欧洲地理大发现早半个世纪以上)。⑷评价:①郑和船队展示了明朝的政治和军事优势,明廷主导的朝贡体系规模扩大。②开拓了海外贸易,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明太祖以来的禁海政策。③为中国输入了新的工艺产品、原料、技术,从而影响了中国国内的手工业生产。④加强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促进了明朝对外界的了解。⑤(局限)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不是发展海外贸易,而是“厚往薄来”,忽视经济利益,得不偿失,劳民伤财,使远航难以为继。(郑和下西洋后继无人的原因:①“政治挂帅”,“厚往薄来”,成本明显高于收益,违背经济规律。②耗费巨大,国库枯竭,国力衰退。③推行海禁政策,实行闭关锁国。④用来输出的物品多由官府督造或低价强征硬派,官营手工业日益衰落,民营工匠大量逃亡。)知识补充朝贡贸易⑴含义:朝贡贸易是封贡体系的衍生物,又称勘合贸易,是一种具有政治色彩的交换行为。外国使节在进贡的前提下,中国古代政府准许其随车船携带的进贡之外的商货可在中国与民贸易。⑵特点:①由官府控制和垄断。朝贡船队必须持礼部颁发“堪合”(凭证)才可以上岸。在官员的护送下,使节向朝廷递交国书、贡献方物后,携带的货物方可在指定地点进行交易。②不以获利为目的。⑶目的:①政治上,宣扬国威,达到“四夷宾服”的目的。②经济上,获得异域珍宝和特产,满足统治者对奢侈品的需求。⑷影响:①由于朝贡贸易是明清唯一合法的海外贸易途径,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海外贸易需求,导致民间走私泛滥。②在朝贡体制下,中国政府用“朝贡—回赐”的方式维系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宗藩关系,“厚往薄来”,“倍偿其价”,朝贡贸易越频繁,政府财政负担越重。(由于从事海上贸易获利甚巨,仅允许勘合贸易的做法刺激了民间走私和海盗活动。明朝中后期取消海禁,私人海外贸易一度成为主流。)2.倭寇骚扰⑴倭寇扰边从元朝末年起,日本海盗不时在我国东部沿海骚扰,被称为“倭寇”。⑵明朝海禁明朝前期,朝廷出于对日本实行经济封锁的目的,严厉禁止海外贸易。⑶民间走私东南民间海上走私活动猖獗,与倭寇混杂,出没沿海,烧杀抢掠,造成巨大破坏。明朝的“海禁”政策⑴原因:①明初实行海禁主要是因为统治者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②明朝中后期的海禁主要是为了防范红夷(荷兰,又作红毛夷或红毛番,后来泛指欧洲人)和倭寇(日本)入侵。⑵表现:①朱元璋出于稳固统治的考虑,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诏令“寸板不许下海”,多次宣布“通番禁令”,严禁私商出海贸易。②永乐年间,虽然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但是放开的只是朝贡贸易,民间私人仍不准出海。③由于实行海禁,明朝与海外诸国的经济往来,唯一的合法途径是由官方控制和垄断的“朝贡贸易”,即所谓“惟不通商,而止通贡”。(①明朝“海禁”执行的是由官府垄断海外贸易的政策,只是禁止民间私人海外贸易。“海禁”政策时松时紧,总的趋势是以“禁”为主。②1757年,清朝乾隆时期推行广州一口有限通商政策,标志着清政府彻底开始奉行闭关锁国政策。)⑶影响:①约束了中国工商业与海外贸易的发展。②海外市场对中国商品需求旺盛,导致走私猖獗与“倭寇”之乱。⑷政策调整:隆庆年间,明政府调整政策,有条件地允许民间赴海外通商,沿海地区的海外贸易再度发展起来。3.戚继光抗倭⑴概况①明廷派遣大将戚继光等人平倭。在抗倭斗争中,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②在福建、广州与抗倭将领俞大猷合作,连续重创倭寇。戚继光抗倭⑴背景:明朝前期和中期,朝廷厉行海禁,致使走私猖獗,走私商与倭寇混杂,威胁沿海安全。①海禁。入明以来,倭患时断时续。嘉靖时期,倭寇活动进入猖獗时期。嘉靖二年(1523年)发生“争贡之争”。当年日本诸侯大内氏、细川氏均遣使至宁波通贡。细川氏使团后至,但其买通市舶司太监,得先行贸易。大内氏使者怒而与细川使团发起仇杀,烧杀掳掠。明廷由此认为“倭患起于市舶”,遂罢市舶司,厉行海禁,断绝日本贡使。②倭患。中日朝贡贸易规模有限,不能满足日本各诸侯的物资需求,这本来就是倭患持续不断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朝贡完全中止,倭患更加严重。③走私。东南沿海工商业发达,沿海商民从海外贸易中获利颇丰。厉行海禁同样损害了这些人的利益。一些海商大贾不顾朝廷禁令,形成海上走私集团。他们亦商亦盗,多以日本为根据地,如王直、徐海等与倭寇勾结,劫掠东南沿海,壮大了倭患的声势。嘉靖倭寇“虽曰倭,然中国之人居三之二”,这是其有别于嘉靖以前倭寇的重要特点。⑵概况:面对倭寇骚扰,沿海民众自发组织抗倭斗争。在抗倭斗争中,涌现出了以戚继光、俞大猷为代表的抗倭名将。戚继光招募金华、义乌丁壮,训练出一支纪律严明、战斗力强的“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荡平了浙江的倭寇。后来,他又率军开赴福建、广东,与俞大猷配合,最终取得了抗倭斗争的胜利。另一方面,政府逐渐放松了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东南沿海的形式才稳定下来。(史学界认为,明代嘉靖年间倭寇平息的主因并不是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而是隆庆帝解除了海禁,武装走私已无必要,“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戚继光抗倭胜利、明政府解除海禁和日本实现国家统一,共同促成了倭寇消失。)⑵结果①经过长时间战斗,东南沿海的形势才稳定下来。②随后,朝廷放松了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隆庆开关⑴背景:①倭寇问题基本解决,东南沿海形势逐渐稳定。②在平定倭乱的过程中,一些有远见的官员认识到,海禁无法限制富商武装走私,反而驱使沿海居民与倭寇内外勾结(“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海禁愈严,贼伙愈盛”),纷纷建议解除海禁。③为解决财政危机,发展海外贸易,隆庆皇帝决定解除海禁。⑵概况:①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朱载坖(jì,明朝第十二位皇帝,1566—1572年在位)宣布解除海禁,民间的海外贸易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合法地位。②政府允许民间商船到福建漳州的月港(位于今福建漳州市龙海区海澄镇)办理相关手续后,可以从事海外贸易,并允许外商经广州、宁波两地市舶司输入商品。月港开放后,成为进出口商品的主要集散地,其他港口的民间外贸也活跃起来。③输出的商品主要是生丝、丝织品、瓷器和蔗糖,进口的多为香料之类的奢侈品。(明朝开放海禁后,下海商船缴纳税款获得“商引”,方可进行海外贸易。)⑶结果:明朝灭亡前的最后70多年里,海外流入明朝的白银约3.3亿两(也有学者估算约5亿两),相当于当时全世界白银产量的1/3。⑷评价:隆庆开关促进了民间私人贸易的繁盛,推进了中国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为大明帝国积累了巨大的财富(为张居正改革奠定了经济基础),促使晚明白银货币化的最终完成。(甚至有学者认为,隆庆开放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4.欧洲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明朝中后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的活动日益频繁。⑴葡萄牙入居澳门①从16世纪开始,葡萄牙殖民者不断侵扰我国东南沿海。②16世纪中期(1553年),葡萄牙人以晾晒货物为由,贿赂香山县地方官获得了在濠镜澳的租住权。(濠镜澳,后来称澳门,当时归广东香山县管辖。)葡人入据澳门⑴背景:16世纪初,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人出现在中国东南沿海一带,进行香料贸易。[葡人初抵澳,询问当地地名,居民误以为问的是庙宇,答称“妈阁”(即妈祖庙)。葡人以其音译成“Macau”,是为澳门葡文名称的由来。]⑵借居:1553年(明嘉靖三十二年),葡萄牙人以“借地晾晒水浸货物”为借口,以每年500两白银贿赂广州海道副使汪柏,获准在澳门半岛暂时居住。葡萄牙人以澳门作为贸易中转的据点,将中国市场纳入世界性贸易的网络之中。⑶租居:汪柏离任后,贿金改为地租,上交政府财政。明清政府对澳门半岛“建城设官而县治之”,行使对澳门的主权。鸦片战争后,葡萄牙趁火打劫,逐渐完成了对澳门的占领。⑷强占:1887年,中葡签订《中葡里斯本草约》(或称《中葡会议草约》),正式通过外交文书占领了澳门,清政府被迫同意“葡国永驻管理澳门”,澳门成为葡萄牙的殖民地。⑸回归:1987年中葡两国签署《中葡联合声明》,1999年12月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⑵荷兰侵占台湾①稍晚东来的荷兰和西班牙,分别占据了台湾岛的南部和北部。②明朝末年,西班牙被荷兰击败,退出台湾。⑶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继葡萄牙之后而来的西班牙,以菲律宾的马尼拉为中转站开辟了一条东向的新航路。二百年间,往返于马尼拉和墨西哥阿卡普尔科的商船,将汇集在马尼拉的中国生丝与丝绸,源源不断地运往美洲(“太平洋丝绸之路”)。欧洲国家在与中国的贸易中出现了巨大的贸易逆差,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荷兰侵占台湾⑴背景:①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新兴的海权国家加紧对外殖民扩张。②荷兰在17世纪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⑵概况:①1604和162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殖民者两次入侵澎湖。1624年,明军击溃荷兰,荷兰被迫拆除在澎湖的要塞和炮台,转而侵占中国台湾岛西南部。荷兰殖民者在今台南市修筑热兰遮城(郑成功改称安平镇)和普罗民遮城(或称红毛楼,今赤崁楼),建立军事侵略据点。②1626年至1642年,西班牙殖民者也曾入侵台湾。③1642年,荷军打败侵占鸡笼(基隆)和淡水的西班牙殖民者,占领了台湾北部。⑶郑成功收复台湾:1661年,南明延平郡王郑成功率军登陆台湾,于次年将荷兰殖民者全部赶出,结束了荷兰在台湾38年的殖民统治。三、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1.明朝与鞑靼、瓦剌的战争与和平⑴鞑靼、瓦剌元朝灭亡后,草原上的蒙古人逐渐形成鞑靼、瓦剌两大集团。鞑靼与瓦剌⑴明朝兴起后,原居中原的蒙古人大部分退回漠北。后来,漠北蒙古分裂成东、西两部,明朝称其为瓦剌(漠西蒙古,清朝称其为卫拉特)、鞑靼(东部蒙古),两部各自为政,争斗不休。⑵永乐初年,明成祖朱棣分别遣使与瓦剌、鞑靼“谕之通好”,招抚瓦剌、鞑靼各部。瓦剌首领马哈木为借助明朝力量对付鞑靼,向明朝称臣,明成祖封其为顺宁王。明朝在蒙古地区建立了一些羁縻卫所,以经济贸易手段加以笼络。⑶15世纪中叶,瓦剌一度兼并鞑靼,基本统一漠北。瓦剌首领也先死于内乱,瓦剌部族衰落,退回草原西部。鞑靼部是蒙元皇帝的嫡裔所在,瓦剌部衰落后,鞑靼再度崛起,达延汗和俺答汗时期,曾一度统一了大漠南北。⑷终明一朝,始终无法根除来自蒙古的威胁,蒙古骑兵不断对明朝北方边境进行袭扰和掠夺。⑵战争①明中期,瓦剌和鞑靼不断威胁明朝北部边防,两次突破长城深入内地,包围北京。②瓦剌还曾经在一次战役中俘虏了明英宗。土木堡之变与夺门之变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北征瓦剌兵败且被俘的事变。[明英宗朱祁镇,明朝第六位(1435—1449年)和第八任(1457—1464年)皇帝。]①背景:明英宗朱祁镇继位后,瓦剌势力渐盛,兼并鞑靼诸部。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首领也先大举南侵。②概况:在太监王振鼓动下,英宗亲征瓦剌,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附近)兵败被俘。③结果:兵部侍郎于谦等大臣拥立英宗异母弟朱祁钰为帝(明代宗),并亲自守城拒绝也先送英宗回京,遥尊英宗为太上皇。④影响:土木之变使明朝精锐军队损失殆尽,京城门户洞开。土木堡之变后,明朝对蒙古不再有压倒性优势,只能被动防御。⑵夺门之变:①英宗被瓦剌俘虏后,兵部侍郎于谦抵制南迁之论,拥护郕王朱祁钰即位,是为明代宗。②景泰元年(1450年),也先见以英宗要挟明廷不得逞,遂释放英宗,代宗把英宗软禁于南宫。③1457年,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联盟,趁代宗重病之际发动政变,拥护英宗复辟,贬代宗为郕王,并处死于谦等人,史称“夺门之变”或“南宫复辟”。④土木堡之变使大批文武重臣战死,英宗复位后又杀了以于谦为首等众多权臣,导致明朝中枢机构严重断层。皇帝重用宦官,文武大臣离心离德,国势日蹙。⑶应对措施①修筑长城为防御蒙古骑兵南下,明朝重新修筑了长城。②和议1571年,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明朝册封。双方恢复封贡互市,直到明末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③边境贸易恢复并扩大边境贸易。明长城⑴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又称边墙。它以城墙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等组成,沿线设立卫所,开展屯田,进行生产,并修建了相连的道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⑵为防御北方蒙古等游牧民族犯边,明朝在长城沿线设置了九个重镇,派驻重兵,进行防卫,称为“九边”或“九镇”。同时,明朝也在辽东、宣府、大同等地开放马市,与蒙古、女真各族进行贸易。⑶(作用)军事上抵御了少数民族的侵扰,经济上有利于边疆经济开发,政治上有利于巩固国家的安全与统一。隆庆和议(俺答封贡)⑴概念:明朝隆庆年间,明朝与蒙古达成了对俺答汗的封王、通贡和互市的协议。(俺答汗又译阿拉坦汗,鞑靼蒙古土默特部首领。景泰末年,瓦剌太师也先死于内乱之后,瓦剌分裂为多个不相统属的部落,鞑靼再度崛起。嘉靖时,鞑靼土默特部在俺答汗领导下,占据漠南,控制河套,对明朝形成威胁。)⑵背景:①为解决牧区物资短缺,蒙古各部经常南下掳掠中原,明朝与蒙古严重对立。(当时蒙古各部“生齿浩繁,事事仰给中国”。1550年,俺答汗对明朝发起进攻,直抵北京城下,“且犯且求开市”,一边劫掠一边逼迫明朝扩大“贡市”往来。明廷认为“虏情多诈”,对其要求不予理睬。)②俺答汗的家庭纠纷。隆庆四年(1570年),因俺答汗强娶其孙汉那吉已聘之妻三娘子,汉那吉愤而降明。俺答汗率军威胁明廷交人。内阁首辅高拱、次辅张居正等决定与俺答汗议和。⑶协议内容:隆庆五年(1571年),明朝册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在大同、宣府等边镇开通“互市”场所;俺答汗将叛明投蒙的白莲教主赵全送往北京,明朝也派遣使节把汉那吉等人送归俺答汗。⑷结果:双方结束敌对状态,恢复定期朝贡和互市关系,俺答汗严禁附属各部骚扰明朝边境。(1571年,明朝封漠南蒙古右翼领主、土默特部俺答汗为顺义王,并授予很多领主以官职。但对漠南蒙古左翼的示好不予理睬,双方仍处于对立状态。)⑸影响:①隆庆和议的达成,使蒙古各部的物质需求得到较大满足,扩大了明朝与蒙古的通商贸易,有利于双方社会经济的发展。②缓和了明朝北部边防的压力,确保了长城沿线的长期和平。2.对西藏的管理藏族地区在明朝称为乌思藏。⑴明廷封授给当地的僧俗首领法王、王等称号。⑵设立了行都指挥使司等机构管理西藏军民事务,任用藏族上层人士进行管理。明朝对西藏的管理⑴权力交接:明朝取代元朝后,派人入藏招抚,收缴元朝旧敕旧印、换发明朝新敕新印,实现了管理权的和平过渡,继承了对西藏地方的国家主权。⑵僧官封授:明朝建立了一套别具特色的僧官封授制度。各地有代表性的政教首领,明朝中央政府均赐封以不同的名号,颁给他们印章和封诰,命其管理各自的地方。(明永乐年间,西藏喇嘛教中的格鲁派兴起。格鲁意为善律,因该派僧人戴黄色僧帽,故又称黄教。该派强调严守戒律,后来成为西藏地区占统治地位的教派。16世纪中叶,黄教领袖的产生开始实行“转世灵童”制度。明万历初年,蒙古俺答汗在青海会见黄教领袖索南嘉措,奉上“达赖喇嘛”的尊号,是为达赖名号的开端。后来黄教内部又出现另一位宗教领袖,尊号班禅,也用“转世灵童”之法传袭。至清代,达赖与班禅转世均由清廷确认,成为西藏地方政权政教合一的执政教派。)⑶行政管理:在行政区划与军政机构设置上,明朝基本上承袭元朝。在元代乌思藏宣慰司、朵甘思宣慰司故地,明朝设立卫指挥使司和元帅府等羁縻性质的机构。后来,又将乌思藏、朵甘思两个卫指挥使司升格为行都指挥使司,其下设指挥使司、宣慰司、招讨司、万户府、千户所等机构。各级军政机构的官员,均委任当地僧俗首领出任。(明朝在藏区进行广泛的册封,但并没有驻军和派官。明朝中期,蒙古人再度占据青藏高原。)⑷茶马贸易:明朝在藏区沿边设立茶马司,以茶易马,严禁私贩。事实上私人贸易并不能完全禁绝,藏民经常以马匹、毛毡等物品至边地换取盐、茶、布匹,汉族商人亦多深入藏区交易。永乐时,开通了雅州(今四川雅安)至乌思藏(元明时对西藏的称呼)的驿站,更为汉藏往来提供了便利条件。3.对东北的管理明朝前期,派人到东北招抚,在黑龙江流域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并对东北地区女真部落首领封授官号。奴儿干都司⑴概念:都司,全称都指挥使司,是明朝的地方军事机构。奴儿干都指挥使司是明代政府设置于东北的地方军政机构。⑵概况:洪武年间,黑龙江下游的元代故臣多归降明朝。永乐九年(1411年),明朝政府正式设立奴儿干都司,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奴儿干都司的治所,在黑龙江下游东岸的奴儿干(今俄罗斯特林)。都司的主要官员初为流官,后为世袭,由明朝政府授予印信,行使统治权。境内民众多以渔猎为生。⑶意义:奴儿干都司的设置,密切了东北与内地的政治、经济联系和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后来,随着明朝边疆政策的收缩,奴儿干都司罢废,明廷对黑东北的女真等民族实行羁縻统治。)卫所⑴卫所是明朝的一种军队编制制度,为明太祖所创立,类似于隋唐时代的府兵制。(府兵制,始创于西魏,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制历西魏、北周、隋朝,至唐初日趋完备,唐玄宗天宝年间停废。)⑵明代在各要害地方皆设卫所(尤其是西北、东北以及西南等中原与少数民族交界地区),屯驻军队,若干府划为一个防区设卫(或数府一卫,或一府数卫),卫下设所(数量视各地战略地位的重要程度而定)。⑶卫、所归分属各省的都指挥使管辖,各省都指挥使又归中央五军都督府管辖。兵士有军籍,世袭为军(类似于世兵制),平时屯田或驻防。遇有战争,朝廷命将,率领卫所的士兵征战。明中叶以后,屯田多被军官吞蚀,军士破产逃亡,徒存官署。⑷卫所制度耕战结合,可以减少政府的补给压力,减轻财政负担,有利于应对突发军情,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巩固边防。4.从后金到大清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①16、17世纪之交,女真建州部首领努尔哈赤逐渐统一女真各部。②1616年,他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称汗,国号金(史称后金),并对明朝展开进攻。⑵皇太极建立大清①其子皇太极在位时,将女真族名改为满洲。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今辽宁沈阳)称帝,改国号为“大清”。②后来,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分别被尊为清太祖和清太宗。从后金到大清⑴女真崛起:明朝末年,内忧外患,活动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不断发展壮大。当时,女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又称东海女真)三大部分,归奴儿干都司管辖。后来,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八旗制度,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⑵建立大金:①1616年(明朝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后尊称兴京,今辽宁省新宾县永陵镇)自立为汗,国号大金,建元天命。为区别于12世纪建立的金朝,史称“后金”。②努尔哈赤以“七大恨”为借口,起兵反明。后金多次取胜,使明朝北部受到严重威胁。1619年的萨尔浒之战,是明亡清兴的拐点。此后,后金主动出击,明军由进攻转为被动防御。③1625年,努尔哈赤迁都沈阳,改沈阳为盛京。(清朝建立后,努尔哈赤被尊为清太祖。)⑶建立大清:①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后被尊为清太宗)继承汗位。皇太极联合蒙古各部,继续对明朝展开攻势,势力不断扩大。②1636年,皇太极统一东北,在盛京称皇帝,改国号为“大清”。(1635年,为避免汉人把对宋代女真人的反感引到自身,皇太极将女真族名改为满洲。)③1640年松锦之战,明朝在辽东的防御体系完全崩溃,在关外只剩下宁远一座孤城。5.明末农民起义及明朝灭亡⑴背景明朝后期,政治黑暗,天灾不断,政府又向农民加收军费,农民起义蜂起,统治摇摇欲坠。⑵概况1644年,农民军首领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随即攻占北京,明思宗崇祯皇帝自缢,明朝灭亡。明朝灭亡的背景⑴天灾:17世纪起,全球处于小冰河时期,中国气候显著变冷,北方风沙日甚,旱灾逐年增多,农业收成锐减带来全国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