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史-对接选择性必修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_第1页
世界古代史-对接选择性必修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_第2页
世界古代史-对接选择性必修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_第3页
世界古代史-对接选择性必修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_第4页
世界古代史-对接选择性必修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九世界古代史——对接选择性必修课时27世界古代的食物生产、商业贸易与居住环境一、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1)特点:以自然界现成的动植物为主。(2)表现①食物来源:可食的植物果实和茎叶、鱼虾或动物。②生产工具:用木、骨和石等材料制作。③生活方式:迁徙生活,用火取暖、烧烤食物。④妇女地位:生育和抚养后代,采集植物果实昆虫等。(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1.采集和渔猎【链接·选择性必修2·第1课】(2)概况农耕西亚:小麦、大麦东亚:粟(黄河中上游)、水稻(长江中下游)中美洲:玉米、甘薯畜牧西亚:绵羊和山羊中国:猪、狗南美:骆马(3)意义①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②促进了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③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2.农耕和畜牧(1)时间:大约1万年前,原始的农耕和畜牧出现。(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1.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1)食物生产:种植大麦和小麦,饲养山羊、绵羊、牛等家畜。(2)社会生活:王室和神庙拥有土地。2.古代中国(1)食物生产:分为北方粟麦农业区和南方稻作农业区。(2)社会生活商和西周时期土地掌握在君主和各级贵族手中,农夫集体耕作战国以后①铁犁牛耕的应用;②农民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生产秦以后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秦汉到隋唐逐渐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3.古代希腊:大麦和小麦成为主要粮食作物,只有公民才能拥有土地。4.古代罗马:以谷物生产为主,土地国有。5.古代美洲: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甘薯、马铃薯。土地贵族私有,村社公有土地。(三)生产关系的变化1.农业产生以后,男子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女子在农业生产中逐渐退居从属地位。2.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生产的产品有了剩余,出现了私有财产,氏族内部出现了贫富分化。3.随着剩余产品的增加和私有制的出现,阶级产生了。为了调节阶级之间利益冲突,国家应运而生。【链接·选择性必修2·第4课】二、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1.农业工具的变化(1)耕作工具:石制工具青铜农具和铁制农具。公元前15一前14世纪,小亚细亚东部的赫梯人率先掌握冶铁技术;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以灌钢法制作的农具。(2)灌溉工具:制造陶器,汲水灌溉。中国东汉末期出现翻车,唐朝出现筒车。2.手工业工具的进步(1)纺织工具:古代中国的骨针、陶纺轮、提花机、纺织机等,古代西方的纺车。(2)陶瓷工具:坯车、匣钵、支钉等。(3)冶炼工具:土炉、锤、锉、坩埚、范等3.劳作方式的发展(1)农业家庭式劳作①条件: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个体劳作成为可能,集体劳作的形式逐渐瓦解。②表现:a.战国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生产模式产生并不断发展。b.古希腊罗马,一家一户的家庭式劳作日渐普及。(2)农业庄园式劳作①特点:大规模集中劳作,生产力低下。②主要形式:罗马共和国晚期的大型奴隶制庄园,中古时期西欧的庄园,中国魏晋南北时期的坞堡也带有庄园经济的色彩。(3)手工业家庭与作坊:手工业者世代传承,由统治者登记造册进行管理。【链接·选择性必修2·第7课】三、古代的商业贸易(一)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1.起源: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社会分工、产品剩余及私有制的产生,出现了交换。2.概况时期表现商朝出现了商人,商业主要掌握在官府和贵族手里春秋战国“工商食官”的格局被突破秦汉货币、车轨、度量衡的统一隋唐到两宋城市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元、明、清①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②形成全国范围的商业贸易网络③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兴盛(2)古代世界:古希腊、古罗马海外贸易十分活跃,拜占庭帝国一度垄断了中国丝绸等东方奢侈品在欧洲市场的贸易,阿拉伯商人从事中介贸易。3.古代的贸易通道(1)丝绸之路:古代贯通亚、欧北非的重要贸易通道。(2)海上贸易兴盛:中国官府在东南沿海一带设置市舶司,掌管对外贸易。(3)朝贡贸易: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方式.4.商业贸易的作用: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丰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二)货币、信贷、商业契约1.货币:便利了商品交换和流通,并成为财富的象征;促使商业功能由最初的互补余缺向逐利增财转化。2.信贷(1)古代世界:古埃及出现较为完备的借贷合约,古希腊的货币经营行业开始兴起,出现了汇票的雏形。(2)古代中国西周已有借贷纠纷的记载春秋时期实物借贷形式普遍,出现货币信贷唐代出现“飞钱”宋代使用交子会子等纸币明朝中期以后钱铺等新式金融机构盛行清朝资本性借贷有显著发展,出现了本票性质的庄票3.契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时期,人们已经使用契约。中国唐宋以后,契约的应用更加广泛。【链接·选择性必修2·第10课】四、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1.村落(1)产生:农业出现以后人们筑屋定居,形成村落。(2)影响:为人们的定居、繁衍和防卫提供了条件和保障,也为人们进行集体活动提供了便利。2.集镇(1)兴起①原因: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兴起。②兴起:在原始社会末期,形成了古代集镇的雏形,逐渐成为一定地域内的经济中心。(2)中国古代的镇①功能:主要是为军事目的而设的。②发展a.两宋:工商业者经营及定居的集镇发展,促进了市场的繁荣b.元朝:漕运和海运发达,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工商业集镇c.明清:集镇进一步发展并出现专业分工。3.城市(1)内涵: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2)发展中国①布局分为宫殿区、手工业区和商业区、居民区。②商朝时城市已初具规模,周朝营建城市成制度西方①古希腊城市布局反映出行政、宗教和商业的功能。②古罗马:城市的道路系统和系统,成为后来西方城市建设的标准。③欧洲:中古时期出现了以核心的新型城市和城镇4.世界各地的民居(1)特点:体现了居住地的自然环境,反映了当地的社会经济水平与文化习俗。两河流域用土坯建造房屋,用木材作栋梁。由前庭前室、主室构成古埃及用泥和木材修建房屋,具有防晒保暖功能,庭院是家庭活动的场所古代中国①远古:巢居和防御构成最早的两大类型②先秦以来:民居设计遵循严格的等级概念和礼仪制度;住宅布局讲求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民居最普遍采用的是木构抬梁结构。③明朝:砖木结构的民居建筑开始普及古希腊罗马中庭是民居的核心。混凝土、拱券和希腊柱式相结合,成为古罗马建筑最主要特征印第安人圆锥形的帐篷课时28世界古代丰富多彩的文化一、古代亚洲、非洲和美洲文化【链接·选择性必修三·第3课、第5课】1.古代西亚文化(1)文字:苏美尔人创造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2)文学:《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3)建筑艺术:有苏美尔人的泥偶雕像,亚述帝国的人首飞牛,波斯的王官等。(4)法典:《汉漠拉比法典》①内容:宣扬君权神授;规定臣民义务及惩罚措施。②作用:是研究古代两河流域历史的重要资料。2.古代印度文化(1)宗教①公元前1500年左右,逐渐形成了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②公元前6世纪,佛教产生。③4世纪时,印度教开始兴起,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印度的主要宗教。(2)文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3)艺术:佛塔、石柱和石窟是佛教艺术的代表。(4)数学: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3.阿拉伯文化(1)文学: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2)数学:伊本·穆萨的《积分和方程计算法》,把代数学发展为独立学科。(3)天文学:白塔尼修正了计算太阳和部分行星轨道的方法,证明了发生日环食的可能性,代表作是《萨比天文历表》。(4)医学:伊本·西那的《医典》是一部医学百科全书。(5)数字:印度的数字符号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4.古代朝鲜与日本文化(1)古代朝鲜:瞻星台、《三国史记》、朝鲜人创制了本民族文字。(2)古代日本:《万叶集》和《源氏物语》、法隆寺、大和绘和浮世绘。5.古代埃及文化(1)文字:象形文字,约形成于公元前4千纪末。(2)文学:创作出神话、诗歌、哲理故事和散文故事。(3)建筑:豪华陵墓和众多神庙。(4)立法:太阳历。6.美洲印第安文化(1)代表: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印加文化。(2)成就①宗教:玛雅人信仰自然神,伊查姆·纳是最重要的神。太阳神在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的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②建筑:规模宏大的金字塔和太阳庙。③文字:玛雅人创造了象形文字阿兹特克人使用图画文字。④历法:玛雅人发明了“玛雅历”。印加人制定了太阳历和太阴历。⑤数学:玛雅人知道“零”的概念,创造出20进制。⑥医学:印加人会使用麻醉剂,能进行人体解剖。二、欧洲文化的形成1.古希腊文化【链接·选择性必修3·第4课】(1)哲学①研究对象:宇宙起源和人生意义等自然和社会问题。②特点:力图用理性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③表现苏格拉底探讨人生哲理和社会伦理,用对话形式提出哲学思想柏拉图将哲学和数学知识融会贯通,为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奠定了基础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对欧洲科学知识系统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2)文学:《荷马史诗》,戏剧是古典时代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3)雕塑:米隆的《掷铁饼者》(4)建筑:帕特农神庙。(5)史学:①希罗多德:《历史》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体裁。②修昔底德:其著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西方史学的经典之作。2.古罗马文化法律成就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地位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内容主要涉及债务法、继承法、婚姻法以及诉讼程序等评价(1)以维护贵族和富人的财产利益为核心。(2)明文公示、按律量刑,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规范了社会契约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平民利益,成为后来一系列公民法的基础。(3)罗马法体系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对后世欧洲国家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文学卢克莱修、西塞罗和维吉尔是古罗马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史学李维的《罗马史》和塔西佗的《编年史》建筑万神殿、大竞技场等是其中的代表立法凯撒时期制定的儒略历后经修订成为世界通用的公历3.中古西欧文化(1)突出特征:①基督教信仰成为西欧地区普遍的文化符号。②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反映了封建时代和城市复兴时期的社会生活。(2)意义: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奠定了必要的基础。4.拜占庭俄罗斯文化(1)拜占庭文化:①突出特征: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融汇文化和来自西亚、北非的文化,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②主要成就:《罗马民法大全》是拜占庭文化的标志性成就;圣索菲亚大教堂以罗马式穹顶而闻名。(2)俄罗斯文化①特征:深受拜占庭文化的影响②成就:史诗《伊尔远征记》;圆顶多塔风格的教堂建筑,被视为东正教的象征。一、古代商路上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三次高潮1.汉朝时期:随着以汉帝国为一端、以罗马帝国为另一端的海陆两条丝绸之路的发展与繁荣,中西方文化交流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中国丝绸、冶铁和水利技术远播中亚、欧洲地区。2.唐、宋、元时期:中西方文化交流进入一个迅猛高涨的新时期。中国的造纸术、纺织技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传入阿拉伯、北非和欧洲地区。3.明末清初:伴随着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相对自由的活动,欧洲的科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使中西方文化交流出现了第三次高潮。《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国外。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甘薯、玉米、马铃薯、烟草等传入中国。1.多样性的表现(1)古代的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以及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凭借大河流城灌溉之利,发展农业生产,产生了国家,创造了文字,形成各具魅力的文化,构成了世界文明的源头。(2)美洲大陆在相对孤立的条件下,形成玛雅、阿兹特克、印加三个印第安文化中心,丰富了人类文明。(3)伊斯兰文明独树一帜,并对世界文明的传播交流产生持久的影响。(4)希腊城邦民主制精彩纷呈的艺术文化成果以及罗马法制为欧洲文明,尤其是工业文明的孕育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遗产。(5)随着日耳曼人入侵,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中世纪形成以庄园经济、附庸采邑制和基督教信仰为基本特征的封建社会。(6)古代世界基本上处于各地区独立发展为主的区城文明阶段,文明起源多元性、文明发展多样性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总体特征。二、古代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与统一性2.统一性(1)这个统一性是指具有共同的本质。如不同地区的人类,都有基本的物质(衣、食、住行等)、精神生活(文字、文学、思想、艺术等)的需要,但是,满足这些基本需要的手段和方式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民族中是有差异的,即统一性存在于多样性之中,是多样性的本质和依据。(2)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都创造了优秀的文化成果,形成自身的文明特点,逐渐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材料一早在阿拉伯国家成立之初,穆罕默德就注重提高阿拉伯人的文化……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比较注重先进文化的摄取……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帝国服务,另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逐渐融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阿拉伯文化。——摘编自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答案:(1)重视人才;翻译、研究、吸收东西方文化;整合东西方文化。(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