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_第1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_第2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_第3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_第4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4-义务教育阶段学业质量测试八年级物理2018.01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3大题,32小题,总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2.答题前,考生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上.3.答选择题时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色会不同B.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不可以传递能量C.在太空中两名宇航员,当离开飞船舱进行作业时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那里没有空气D.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第2题图2.如图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第2题图A.声音产生的原因B.响度和振幅的关系C.音调和频率的关系D.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3.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室内的人可以听到室外小红和小华的谈话,且能分辨出他们所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他俩的音调不同B.弹琴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的长度,这样做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色C.高音与低音,指的是声音的强弱D.植树木和种花草,既能美化环境也具有吸收、减弱声噪的作用4.姑苏城是一座美丽的园林古城,四季分明.下列在四季中的事例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早春池塘里冰块的消融 B.夏天天热时扇扇子时感觉到凉快C.冬天的雪时间久了会发现变少或变小了 D.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云25-1.(2分)如图甲所示,物体的长度为▲,刻度尺的小分度值为▲.10℃01025-2.(2分)如图乙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10℃010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上表面▲;110℃01026.(3分)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以上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27.(7分)如图甲所示,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碎烛蜡a和碎冰b.它们的加热时间——温度曲线如图乙所示(a为实线,b为虚线),(1)这种加热方法一般称为▲,优点是▲.(2)由乙图可知,▲晶体,▲非晶体,那么,区分非晶体的重要依据是:▲.(3)继续加热到水沸腾,此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且一直保持不变,则水的沸点是▲℃,这说明水沸腾时特点是吸热温度▲.(升高/降低/不变)第第27题图温度/℃时间/min100806040200-2010203040甲乙丙ab28.(4分)为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则M是一块小的平面镜.(1)在左图中需要改变▲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的反射方向,并分别测出反射光线与ON的夹角和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2)小华将纸面F折向后出现了如右图的情景,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第29题图平板玻璃蜡烛(3)在图甲所示的实验中,小华把光沿FO方向射到镜面,会发现反射光沿第29题图平板玻璃蜡烛MMONEFMOENF第第28题图29.(7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1)实验室提供较厚和较薄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的玻璃板做实验;(2)同时选用两支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关系.(3)如果将蜡烛靠近平板玻璃,像的大小将▲(变大/变小/不变)(4)在实验中如果把平板玻璃向右倾斜,如图所示,观察到蜡烛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A/B)处.(5)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前放置蜡烛A,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直到看上去蜡烛B与蜡烛A的像▲.(6)撤去蜡烛B,将光屏放在蜡烛B原来的位置上,发现光屏上▲(能/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像.30.(5分)如图所示是小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操作过程.00实验次数物距u/cm像距v/cm13015220203153045/第第30题图(1)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2)实验时几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3)第4次实验时所成像的特点是▲.(4)当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时,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屏上的像变大些,应将蜡烛▲透镜,将光屏▲透镜.(靠近/远离)(5)第1次实验时,小华将一近视眼镜紧贴在凸透镜的前面,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靠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31.(6分)小明喝水时,偶然发现透过水面看不见玻璃水杯外侧的手指,他感到很惊奇:玻璃和水都是透明物质,为什么光却不能透过呢?小明决定找出原因,下面是小明的探究过程:根据光经过的路径,首先想到了这种现象与光的折射有关,为此他根据光从水中射向空气的光路进行了推测,如图甲,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也逐渐增大,那么,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值时,会不会……??水空气第第31题图甲光斑光斑激光笔光屏水(1)小明的推测是▲;第31题图乙(2)小明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测,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激光笔射向水面的入射角的角度,当增大到某一角度时,小明观察到第31题图乙(3)当光从空气射向水中时,也会出现“看不见”的现象吗?第32题图甲乙丙说出你的观点并解释:第32题图甲乙丙32.(6分)底面积不同的甲、乙、丙三个质量相同的小纸维,让它们从不同高度分别沿竖直滑杆下落,经某区域时,用照相机通过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的方法记录小纸锥的运动过程.如图是其中一段的示意图,均匀的虚线为其背景,相邻虚线间距为1cm,曝光时间为0.01s.则:(1)甲、乙、丙三个小纸锥的速度之比为▲;(2)小纸锥甲的速度为▲;(3)你认为造成三个小纸锥速度大小不同的可能原因是▲.

义务教育阶段学业质量测试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2017.01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CBDABDBDABA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13.产生 传播 14.响度 音调15.凝华 放热 16.升华 凝华 341017.保护眼睛 直线传播A18.漫反射 红、绿、蓝19.烟雾 0.29 20.3×108 长度21.甲透镜 近视 22.加速 匀速23.加速 匀速三、解答题(第23题每图2分;29-31每小题2分;其余每空1分;选择2分;共50分.解答第31题时要有解题过程.)24.图略25.(1)2.80cm1mm(2)-3平齐26.乙丁,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的音调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27.(1)“水浴法”被加热物质受热经较均匀(2)ab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或晶体具有固定的为熔点)(3)不变28.(1)入射光线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3)光路可逆29.(1)较薄(2)大小(3)不变(4)A(5)重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